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作为诗人的冯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
他在《赠之琳》一诗中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
”其实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
在冯至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两个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关键阶段,那便是他创作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的时期和创作诗集《十四行集》的时期。
对此文学史也早有定评。
对于前者,最著名的评价莫过于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极力褒扬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对于后者,朱自清先生也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
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
”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是,在20年代还是“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为什么在40年代的诗作中却以“耐人沉思的理”而引人注目,难道说二十多岁的年龄确实是适合抒情的年龄,而中年时期的诗人所作的也应当是真正沉潜的中年写作?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徐志摩这道始终“进溅不止的生命泉”,还有一出手就显得理智而成熟的穆旦?或许,真正回归到诗人的文本来探究他所抒的“情”究竟是什么情、所达的“理”究竟是什么理,二者之间在文本内又是如何渗透、转化与呈现的,以及它们与作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来探讨冯至和他的诗歌世界,才有可能更接近问题的真实。
我们这里所作的“情”与“理”的划分,纯粹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一旦落实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中,便有可能显得生硬和僵化,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让我们先走进冯至的诗歌世界吧。
一、抒情的少年冯至在创作第一首诗《绿衣人》时只有十七岁,这时作者对新诗的认识也仅限于读了一些郭沫若与胡适的早期诗歌。
这首诗和其他收入《昨日之歌》中的诗歌相比,虽然有初期新诗的清浅质朴,但一些冥想的调子和节制的表达也已初露端倪。
这样的诗在他的早期诗作中还有一些,但分量很少,在下面的论述中将会对它们进行单独分析,这里要谈论的是他早期诗歌中的一个主流,包括他的几首叙事诗在内。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陶忠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冯至在早期诗集 昨日之歌 、 北游及其他 中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如 小艇 、 春的歌 、 我是一条小河 、 在郊原 、 蛇 、 迟迟 、 我只能 、 南方的夜 等等。
诗人谱写的爱情诗以其深沉感伤的抒情底蕴、对人生哲理性的沉思和新颖奇巧的意象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彰显了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冯至爱情诗;感伤;哲理性的沉思;意象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5)04-0009-02一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导言 中,论及冯至及浅草社时说: 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现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 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 经一周三 ,却是分明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
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 世纪末 的果汁 ,鲁迅先生道出了冯至以及那个时代诗人的心境,那就是孤独、苦闷。
在冯至的爱情诗里也弥漫着浓郁的感伤孤寂的情感基调,如 秋千架上 、 风夜 ,渗透其间的有一种冷清的伤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它又在暮蔼里销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冷清清,四顾无人 ;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如船板漂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那海上的汹涛/我也怕那风中的星焰,/一闪,两闪,三闪 ,从这些诗行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少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
心湖的/芦苇深处/一个采菱的/小艇停泊;//它的主人/一去无音信 风风雨雨,/小小的船篷将折 ,诗人把心爱的人比做一去无音信的采菱人,以 小小的船篷将折 来喻孤独寂寞的心,氤氲着感伤凄清的情绪; 迟迟 中,夕阳西下,暮色四阖,诗人三番几次地叩问姑娘,姑娘却只是 迟迟地,不肯开口 ,使他不知在 歧路上 是 分开呢 还是 一同走去 ,诗仅三节,每节结句的 我问你 /你却总是迟迟地,不肯开口 的复沓,表现出诗人失望无助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冯至的诗昨日之歌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冯至的诗昨日之歌关键词:冯至《昨日之歌》节制哲思摘要:1920年代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与其说是为诗人日后《十四行集》的成功作了注脚,不如说是在白话新诗创作初期,在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从形式上为新诗重建规范时,冯至以其曲折幽婉的情感表达和冷峻深沉的哲思凝想,为探索中的白话新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
一《昨日之歌》是冯至在1927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诗人在1921年至1926年间所写52首诗歌。
这些诗都写在冯至21岁以前,那时候诗人还没有从北京大学毕业,因此完全属于青春少作。
另外,由于诗人自己对于这些早年的诗歌曾作过出这样的评价:“诗里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如果说它们还有一点意义,那就是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
”①因此,《昨日之歌》里那些只写“狭窄的情感”和“个人的哀愁”的青春少作长期以来很少被人重视。
事实上,冯至上述这段话是上世纪50年代说的,这样说除了自谦之外也有当时文化环境的原因,因此决不是盖棺之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这本诗集,研究也渐渐走向深入。
但综合起来我们却发现,这些研究一般都在以下三种框架内论述:一种是对《昨日之歌》内的个别名篇(如《蛇》《我是一条小河》等)进行解读;第二种是在考察诗人一生的诗歌创作时,作为第一个创作阶段的主要作品谈及,这种情况下论者的讨论对象除了《昨日之歌》,还会有冯至的另一本诗集《北游及其他》;第三种是在研究冯至1940年代能代表其诗歌创作高度的成熟之作《十四行集》后,追本溯源时才谈到《昨日之歌》的,所论一般都带上了寻找证明的色彩。
站在冯至一生的诗歌创作这条纵线上考察《昨日之歌》,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为冯至日后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找到一个注脚,但在这些研究中《昨日之歌》从未真正独立过。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上述诸种研究的不足,我们准备换一种视角,把这本诗集放在1920年代的诗坛上做一个横向考察:《昨日之歌》自身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它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被谈论?这样做的意义与价值又在哪里?二让我们首先回到最初的阅读感受。
读冯至叙事诗《蚕马》
读冯至叙事诗《蚕马》冯至1925年著的《蚕马》一诗,见录于北新书局1927年版《昨日之秋》集,是被朱自清誉为新诗中“堪称独秀”的四部叙事诗之一。
人们常说冯至小说有诗化的倾向,相对的,这首《蚕马》则是他某些诗歌小说化的一个明证。
《蚕马》之故事原型,来自干宝的《搜神记》,冯至在本诗附注里引:传说有蚕女.父为人掠去,惟所乘马在。
母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焉。
”马闻言,绝绊而去。
数日,父乘马归。
母告之故,父不可。
马咆哮,父杀之,曝皮于庭。
皮忽卷女而去,栖于桑,女化为蚕。
废名在《谈新诗》里说:“如果要做新诗,一定要这个诗是诗的内容,而写这个诗的文字要用散文的文字;以往的旧文学,无论旧诗也要,词也好,乃是散文的内容,而其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
我们只要有了这个诗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写我们的新诗,不受一切的束缚。
”这是一段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字,它给出了新诗和旧诗的一个重要分界。
废名的诗作,都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但有一点要注意,就像古诗里既允许有李商隐的《无题》诗,也允许有王梵志的顺口溜一样,新诗也当充分允许了各种形式的存在。
倘若不知变通地拿废名的主张去要求冯至这首《蚕马》,则它很可能是不被承认的。
从第一次读冯至的《伍子胥》始,我便觉得冯至是个富有想象力、生命力,而又很温存的人,文字上具备了极好的把握力和灵敏性,以至于教人觉得,他的小说、他的诗,都不必拿体裁去框限,他只是用一些舒展、优美的文字,来讲述一种情绪、一个故事,冯至的十四行诗向来是令研究者们热心的话题,即便对固定形式怀着否定态度的废名,也不得不承认冯至某些十四行诗取得了杰出成就,甚至要说“十四行体真是有助于诗情了”,然而这并非“十四行体”的功劳,而是冯至自身才华使然,所以废名又说“十四行体是你自己的自由,并非新诗的形式”。
也即是说:一个良好的诗人是可以驾御形式的,他可以选择这种或那种来达到艺术的审美效果;但任何形式都不该成为新诗的“规格”,拙劣的作者倘若依照某种体式去写诗,就只能成为被缰绳牵住的马,循着陈旧的老路哼出些陈旧的调子来。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摘要:冯至作为一位在中国新诗上倍受鲁迅、朱自清等大家赞誉,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诗人,其诗作有着异乎寻常的深邃思想。
试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和《十四行集》作为他三个时期诗作的代表来描述他诗作的变化轨迹,再现诗人丰富深刻的灵魂。
关键词:冯至情感变化思考历程《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并不是一个声名赫赫的诗人,他也不求人知,很少提出什么主张,张扬什么主义。
但是,他又实在是应为人知的:20年代即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则盛赞其叙事诗“尤称独步”。
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真正领会了现代主义思想真谛,而又能不局限于此,将中国传统思想与之整合,得出独到的哲思,并将深刻的体悟赋予完美的艺术形式,精彩地表现出来的现代诗人。
纵观他的诗作,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诗》这三个集子,正完美地记录了他情感变化及思考的历程。
一、我的叹息变成一首夜莺的歌——《昨日之歌》因幼年丧母兼家道中落,年少时的冯至饱尝冷眼,造成了他异常忧郁的性格,经常伤身世,叹命运,因而在这个时期里愁苦常常充斥在他的笔下。
随着这些忧伤而来的也有他对“风中乞丐雨中花”的怜悯和叹息以及对不幸未来的忧惧,满心的思绪促使他写出了第一首真正的诗《绿衣人》:“一个绿衣邮夫/低着头儿走路/有时也看看路旁/大半安于他的生活/带不着一点悲伤/日日的来来往往!但他小小手里/拿了些梦中人的命运/当他正在敲这个人的门/谁有留神或想——“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这首诗虽然尚显幼稚,但已显露出他的独到之处——诗意练达,语句自由,在诗中思索命运的莫测。
偶尔,他也有“叱咤风云”之作,例如写于1922年的《满天的星辰》:“我把这满天的星辰/聚拢在我的怀里/把他们当作颗颗的泪珠/用情丝细细的穿起/穿成一件外氅/披在爱人身上;我把那西边的弯弯的月儿/也慢慢取了下来/去梳她那温柔的头发……我们御风而行!我们到了天空/天上的最上一层/要将外氅打开/另把这满天的星辰安排。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 --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 --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
诗
刘小微
【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透过表层的爱情主题,在四首叙事诗整体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感悟:生命是痛苦的历程,终极的追求通向的是虚无.体现为从追求与痛苦到幻灭与绝望两个层次阶段.接近于后来他所接受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是诗人早期生活经历在心灵上的投影.在此,我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挖掘这些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刘小微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试论冯至早期叙事诗创作 [J], 曾军娥
2.论冯至早期叙事诗中的爱情书写 [J], 马炜
3.诗化而奇幻凄艳的人性悲歌--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 [J], 普丽华
4.完美的人生悲歌--探讨冯至早期四首叙事诗的意义 [J], 朱湘渝
5.冯至早期叙事诗与佛教文化 [J], 熊芬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二、匆匆地来。促促地去,什么也不能把定——
《北游及其他》 告别了《昨日之歌》所代表的大学时代。冯至踏 人社会。由于好友兼良师杨晦的力主。他离开熟悉 的北京来到了哈尔滨一中工作。当时的哈尔滨是一 个经受了沙俄、日本及奉系军阀轮番蹂躏的黑暗城 市。冯至“骤然从温暖的地点走入荒凉的区域.一切 都没有准备”a),因此。他非常苦闷:为情感的无着落 而苦闷.为经济的困窘而苦闷.为自己的孤独而苦 闷:为哈尔滨这个城市的罪恶而苦闷.为社会上人 与人之间的隔膜而苦闷.众多的苦闷汇成了冯至的 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这部诗集分为三辑。第一辑《无花果》,收录 1926年秋。1927年夏创作的新诗16首;第二辑《北 游》,收录1927年冬创作的新诗12首;第三辑《暮春 4
胭脂染红的嘴唇!/这里不能发现一粒星辰/这里
不能发现一点天真。/我也要了一杯辛辣的酒/一 杯杯浇灭我的灵魂/我既不为善,也不为恶,忏悔的 泪珠已不能滴上我的衣襟!/我同这些青年,舞女, 都融在一起/大家狂跳吧,在这宇宙间最后的黄昏! /快快地毁灭。像是当年的Pompeji” 因此,他感到窒息.几经挣扎却无从自救以救 人:“漫漫的长夜.我再也杀不出这漫漫的重围/我想 遍了死去的方法和死后的滋味/多少古哲先贤不能 给我一字的指导,他们同我可是一样的愚昧?” 这内心的挣扎与搏斗即是十三章长诗《北游》的 主题。而第三辑《暮春的花园》则是记录他回北平之 后与姚可昆的恋歌。 在《北游》中,“阴沉”一词多次出现。几乎像呼吸 一样从每首诗中传出.而对人生的难以把握则是作 者这个时期最深切的认识:“匆匆地来,促促地去,什 么也不能把定,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这 种意识其实已经透着现代主义的人生感悟.作者开 始对宇宙问各种现象的微妙联系进行思考.为将来
年的《满天的星辰》: “我把这满天的星辰/聚拢在我的怀里/把他
论冯至的诗情-2019年精选文档
论冯至的诗情前人对二十世纪杰出诗人冯至的研究硕果累累,如季羡林的《秋风怀故人:冯至百年诞辰纪念集》等,对冯至诗歌的意象、主旨、内涵进行了深刻细致的阐述,挖出了每一首诗的灵魂。
本文通过对冯至三个阶段不同创作风格的分析,刻画了一条冯至的精神旅程史,具体阐述了他在不同年龄段的心路历程。
同时在异中求同,通过对比,显露出了不变的精神内核。
“诗即人生,人生即诗”是对冯至最好的诠释。
一、昨日诗骨冯至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写了一大批表达“个人的哀愁”和“狭窄的情感”的诗歌,主要收录在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里。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爱情诗《蛇》,蛇是一种令人心生恐惧的动物,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美丽的爱情相媲比。
但在诗人笔下却幻化成了忠诚、坚贞的代表,它沉默却炽热,它无言却浓烈。
首先,诗人运用隐喻,将寂寞之情和蛇的意象联接,给读者以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其次,诗人通过塑造梦境给读者虚虚实实,若即若离的感觉,诗歌发展和梦的发展互相推进,代表美好和可能性的梦境更凸显出爱情的美妙,诗人所表达的对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如果说,《蛇》具有悠远深沉的浪漫气质,那么,《绿衣人》则代表残酷悲伤的现实情怀。
诗人擅于观察生活,捕捉平凡人的不平凡,一个普通的邮夫背后却折射出这个满目疮痍的时代。
一是动荡的社会使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生死未卜。
“这家人可怕的时候到了!”映照出绿邮夫不再是传递情感和平安的象征,而是人们想躲闪和规避的噩耗和死亡的象征。
二是人们冷漠麻木的人性缺陷。
绿邮夫“他的面貌很平常”“不带着一点悲伤”表现出社会动乱使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人数之多,绿邮夫早已习惯这家家户户该接受的噩耗。
而他和众多不注意他来往的人们一样,被冷漠蒙蔽了心灵,只知在乱世中苟且求生,不再理会人情冷暖和人道情怀。
诗歌流露出了一种悲哀和无奈,引人深思。
总之,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冯至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动荡里,既接受了进步的新思想,又怀有对未来的迷茫和苦闷。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
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
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
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
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
”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
”[1]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
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
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
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
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
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推荐下载】冯至20代的叙事诗浅析
二、无辜受害的儿童形象
鲁迅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中国儿童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犀利地形容道: 大 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席,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 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⑦
《明天》中的宝儿和《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妹子都是无辜死亡的儿童,三岁的宝儿 被一个装神弄鬼的中医何小仙误诊而死,狂人的五岁妹子死于 被吃 ,他们都是封建 社会的牺牲品.无辜早夭令人痛心,更为痛心的是,作为长者的单四嫂子和狂人的母
③年长后的作者对儿时美好的友谊持以深切的怀念,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中难见真 情,愈发引起儿时的感慨,我们再看一下他的《故乡》便可理解。
《故乡》用在儿童身上的笔墨不多,但西瓜地的小英雄闰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闰土是他儿时崇拜的对象,与闰土相伴玩耍成为作者永恒的回忆。二十年后 我
重回故乡,记忆中美丽温馨的故乡已全然改变,变得萧索而悲凉了,而 我 再见的成 年闰土,活泼的天性已经泯灭,代之以世故、麻木、困苦不堪,相见时的喜悦完全被 闰土恭恭敬敬的一句 老爷 所击碎。作者慨叹于和闰土之间的隔膜,同情闰土的辛
年: 我能医治人间的重病,因为在我的腔子里,蕴藏着你的精灵。 于是他 把洞箫劈
1
[键入文字]
作两半,煮成一碗药汤 。女郎病愈了,父母也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而青年却因思念自 己的洞箫而重病不起, 缕缕的箫的余音/引他们向着深山逃亡。 失去了美的爱就如失 去了精神的空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拯救生命的同时却在削弱生命的意义。
劳,又有些迁怒于他的麻木,成年闰土是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而萧索的故乡则是中 国社会的缩影,这里不免渗透着对社会的批判。社会现实如此破败不堪、使人失去希 望,但作者此时又在下代人宏儿和水生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们 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 所未经生活过的 。④
冯至早期抒情诗的艺术技巧分析
冯至早期抒情诗的艺术技巧分析胡冬智【摘要】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以哀婉清丽、含蓄蕴藉的文字创作出了打动人心的诗歌.他在早期抒情诗歌的艺术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循环复沓的诗歌形式与抑扬顿挫的情感节奏,将不同的画面运用与作品意蕴的发生相融合,并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与共鸣式的召唤结构,终成一代诗歌大家.【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冯至;早期抒情诗;艺术技巧【作者】胡冬智【作者单位】三亚学院人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冯至作为跨越现当代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大致经历四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40年代的《十四行集》;建国初期的《十年诗抄》以及晚年的《立斜阳集》。
每一个阶段虽自成一种诗风,然多种风格之间却有着连续性,贯彻始终的是亲切自然、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特色。
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早期抒情诗时期。
因而研究冯至的诗歌艺术,这一时期不容忽视。
对于早期的抒情诗创作,冯至个人比较低调,在作者自述中,认为自己的诗歌多抒发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1]172,且自认为“两部诗集印数不多,流传不广,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反应”[1]173。
然而事实却不尽然,正是这些与当时主流诗潮保持距离的诗歌为他赢来了鲁迅“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赞誉。
鲁迅没有言过其实,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冯至以并不太修饰的温婉忧郁的文字,开辟出别样的一番天地。
而本文也试图通过对早期冯至作品的具体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冯至诗歌的艺术技巧。
冯至诗歌中忧郁感伤的情绪与诗歌结构上的循环复沓不无关系,这种情感节奏上的抑扬顿挫,使诗歌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一)节奏与情感节奏是抒情诗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
所谓有规律就是有序,不杂乱,这种规律性在连续性展开的话语中以反复对应等形式体现出来。
论冯至早年叙事诗的悲剧性
中国叙事诗向来不发达。
在二千多年的古典诗歌中,流传下来的经典叙事诗可谓寥若晨星,只有极少的几篇,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三吏”、“三别”、《琵琶行》、《长恨歌》等。
这种状况到了新诗运动以后,有了一些变化。
中国新诗的第一个十年中,诗人们也曾创作了一些叙事诗,如刘半农的《敲冰》、玄庐的《十五娘》、闻一多的《李白之死》、《剑匣》、《园内》、《渔阳曲》、《南海之神——中山先生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白采的《羸疾者的爱》、朱湘的《猫诰》、《还乡》、《王娇》、饶孟侃的《莲娘》、韦丛芜的《君山》、柯仲平的《海夜歌声》、王希仁的《松林新匪》、叶绍钧的《浏河战场》、周仿溪的《炮火之花》等。
尽管在艺术上各有特色,但总体水平相对于抒情诗而言仍旧不高。
1923年5月,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创作了叙事诗《吹箫人》(最初发表时名为《吹箫人的故事》)。
随后每年创作一首,分别是《帷幔》(最初发表时名为《绣帷幔的少尼》)、《蚕马》和《寺门之前》。
冯至这四首叙事诗,一下子将当时并不成熟的叙事诗创作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朱自清先生非常欣赏,将前三首收入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我国已故的著名现代文学史家王瑶先生认为,冯至早期的诗作中,“长篇叙事诗尤称独步”(《中国新文学史稿》)。
我国著名的诗学家、北大教授谢冕先生对此也有同感,他认为“在叙事诗创作方面,冯至的功绩甚至超过了一向受到赞誉的抒情诗。
”[1]不过,大多的学者对冯至叙事诗的论述,或者是从艺术技巧的角度,对之称许有加。
如王瑶先生就说过,冯至这些叙事诗“形式技巧上都有比较高的成就。
”(《中国新文学史稿》)谢冕先生认为它们“就结构的谨严、章法的整饬、语言的精美而言,作品历经七十年不减其典范的价值。
”“构成了一个至今无法企及的诗美的高峰。
”确实,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些评价毫不为过,冯至的这些叙事诗已经成了不朽的经典。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这 首 诗 一 改 少 年 冯 至 往 E的 抑 郁 .表 现 出积 极 t
完 美 的 艺 术 形 式 . 彩 地 表 现 出 来 的 现 代 诗 人 纵 的乐 观主义 色彩 , 然深受 郭沫若 《 精 显 女神 》 的影 响。 其 观 他 的 诗 作 , 《 日之 歌 》 《 游 及 其 他 》 《 四 后 . 于 “ 草 社 ” 从 昨 、北 到 十 由 浅 的邀 请 , 至 欣 然 加 入 其 中 , 结 冯 广
随 着 这 些 忧 伤 而 来 的也 有 他 对 “ 中乞 丐 雨 中 花 ” 含 蓄 地 倾 吐 了 出来 。另 外 如 《 郊 原 》 《 》 有 着 风 在 和 蛇 也 的怜 悯 和 叹 息 以 及 对 不 幸 未 来 的 忧 惧 . 心 的 思 绪 不 俗 的 意 境 , 篇 蕴 藉 含 蓄 , 婉 清 丽 . 词 句 平 淡 满 诗 哀 虽
多 的北 京 来 到 了 哈 尔 滨 一 中 _ 作 。当 时 的 哈 尔 滨 是 一 遍 了 死 去 的 方 法 和 死 后 的 滋 味/ 少 古 哲 先 贤 不 能 T 他 个 经受 了沙俄 、 日本 及 奉 系 军 阀 轮 番 蹂 躏 的 黑 暗 城 给 我 一 字 的 指 导 / 们 同 我 可 是 一 样 的 愚 昧 ? ”
作 的 代 表 来 描 述 他 诗 作 的 变化 轨 迹 . 现 诗 人 丰 富 深 刻 的 灵 魂 。 再 关 键 词 : 冯 至 情 感 变化 思 考 历 程 《 E之 歌 》 昨 l 《 游及 其 他 》 《 四行 集 》 北 十
在 中 国 现 代 诗 歌 史 上 . 至 并 不 是 一 个 声 名 赫 年 的《 天 的星 辰》 冯 满 : 赫 的诗 人 . 也 不 求 人 知 , 少 提 出 什 么 主 张 , 扬 他 很 张
浅析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
浅析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摘要:冯至创作于20年代的四首叙事诗,为其赢得了极高的评价,本文试图摆脱前辈学者常常论及的哲理性内涵,而通过对这四首诗的分析,重点阐述其独特的悲剧性和与西方悲剧迥然不同的抒情意味。
关键词:冯至叙事诗悲剧意味抒情性中图分类号:I2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1923年,冯至创作了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随后他又创作了《帷幔》(1924)、《蚕马》(1925)、《寺门之前》(1926)。
后又将这四首诗收入了《昨日之歌》。
这四首叙事诗,在当时的文坛显得有些突兀,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朱自清先生非常欣赏它们,将前三首收入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王瑶先生也认为,在冯至早期的诗作中,“长篇目叙事诗尤称独步”。
现在让我们一同品味这四首诗歌中的悲剧意味:一、《吹箫人的故事》写的是一部爱与美的悲剧一个健壮俊美的青年,长年累月的在一座高山上独自吹箫,“忘却山外的人间”。
然而爱神敲开了他的心扉,于是,他“奔向喧杂的人间”,找到了心目中的女郎。
“流浪无归的青年/哪能娶豪门的娇女”,爱情受到了世俗的阻挠。
女郎一病不起。
洞箫告诉青年:“我能医治人间的重病,因为在我的腔子里,蕴藏着你的精灵。
”于是他“把洞箫劈作两半,煮成一碗药汤”。
女郎病愈了,父母也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而青年却因思念自己的洞箫而重病不起,“缕缕的箫的余音/引他们向着深山逃亡。
”失去了美的爱就如失去了精神的空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拯救生命的同时却在削弱生命的意义。
二、《帷幔》讲述的则是一出命运的悲剧一个少女无意中听到未婚夫是一个丑陋愚蠢的男子,“毅然走入尼庵中,情愿在尼庵里消灭她的青春”。
若干年后,“远远来了一对青年兄妹”,妹妹诉少尼,深情的哥哥“只因为一个未婚妻遗弃了他,他便抱定了永久不婚的志愿”。
少尼死寂的心被这意外的话撩起,“她取出一张红色的绸幔”,先在帷幔中央绣上了一朵白莲,象征她洁白无暇的一生;又绣上了象征爱情的比目鱼、相思鸟……终于“把帷幔绣成了极乐的世界”。
浅析冯至早期爱情诗的特点
刘禹阳 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上有个不能被遗忘的名字,“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鲁迅先生赠予他的美誉,他就是冯至。
他一直热烈追寻着理想的爱情,却以含蓄的方式表达这种丰富而深沉的情思,只有细细品读过后,才能慢慢体悟,这就是他的诗歌所特有的魅力。
一、含蓄而幽婉冯至笔下的诗文“不似郭沫若的爱情诗,坦率情烈如火;不似湖畔派诗人质朴自然,天真烂漫;不似徐志摩作品,在回荡的音乐旋律中,流露出甘甜……”,他的诗歌不华靡,不喧嚣,“把深情的关注和焦虑表现得极为恬淡”。
冯至忧郁内向的性格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这种性格也决定了他在创作中将情感深埋于内心,含蓄而深沉,因此鲁迅称他的诗作为“幽婉的名篇”。
如:在我们未生之前/天上的星、海里的水/都抱着千年万年的心/在那儿等待你。
——《等待》晴丝缕缕地沾惹着水面/脉络轻轻地叩我们心房/在这万里无声的境界/我悄悄地/叫你一声!——《默》“我”对“你”的感情之深邃如星如海,却不着意于张扬激荡,不直抒胸臆地宣泄,不浮想联翩地铺排激情,处处表现出节制的美。
诗人对爱人表达爱意时,不使用山盟海誓的壮语,也不使用缠绵悱恻的呢喃,诗意含蓄、克制、曲折地流露,充分体现出幽婉的诗风。
二、浓重的孤独感冯至在诗歌中所描绘出的爱情亦如他本身的情爱之路那样,是艰辛坎坷的,却远非灵犀相通、至死不渝。
这些诗歌文本也随之笼上了浓郁的孤独气息,读之令人悲伤感怀。
如:没有一个听众/除了我自己的魂灵/死沉沉,没有爱情/死沉沉,没有生命!——《我只能》她还不曾看见,/酒却洒了许多!/我只好加水吧,/ 不知加了多少次了!/可怜我这一杯酒啊!/一杯酒的残余呀——《残余的酒》诗人满怀希望与赤诚,想要向所爱之人奉献一切,却不被接纳。
尽管爱人在诗人心灰意冷、精疲力竭之时终于明白诗人宝贵的爱而回心转意,但莫名的失落感已经久久不能散去。
三、悲剧性冯至早期的爱情诗中,我们所看到更多的是爱而不能的悲伤,而非那种幸福甜蜜之感,着实难以让人对爱情这一话题心生美好想象,至于这种悲伤情愫的产生恰恰引人深省。
诗化而奇幻凄艳的人性悲歌——冯至早期叙事诗
诗化而奇幻凄艳的人性悲歌——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普丽华【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题号】J3【复印期号】2003年06期【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3年02期第116~120页【英文标题】OnFengZhi'sEarlyNarrativePoetryPULi-hua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普丽华(1954—),女,湖北应城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写作学、诗歌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冯至早期的叙事诗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由于它们运用传统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虽然没有及时表现社会的现实生活,却表现了至深至真的人性。
同时,冯至在吸取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把自我孤独与苦闷融入诗歌的艺术形式,用叙事诗的表现技巧,展现他对于人性的感伤。
FengZhi'searlynarrativepoetryhasextremelyhigh-tonedartachievements.Hisnarrativepoetrytakestraditionalmythlegendastheme,whichdoesn'tshowrealsocietylifepromptlybutrevealsthedeepestandtruesthumannature.Meanwhile,FengZhi,duringtheabsorbingofthewestern andnationalculture,mixedself-solitaryanddepressionintoartformand usednarrativepoetryexpressiontechniquestoshowhissorrowtohuman nature.【关键词】冯至/叙事诗/人性悲歌FengZhi/narrativepoetry/humannatureelegy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456(2003)02-0116-05对于冯至,鲁迅有“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极赏,朱自清有“叙事诗堪称独步”的称赞。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一)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一)论文关键词]盲点人生终极关怀结构主义深层结构幽婉的诗风论文摘要】透过表层的爱情主题,在四首叙事诗整体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感悟:生命是痛苦的历程,终极的追求通向的是虚无.体现为从追求与痛苦到幻灭与绝望两个层次阶段。
接近于后来他所接受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是诗人早期生活经历在心灵上的投影。
在此,我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挖掘这些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曾赞誉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研究者也把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冯至的抒情诗上,尤其是他的十四行集》,更成为大家反复解读论断的焦点。
的确,在冯至88年的生命历程中,写作数量最多的是抒情诗,四部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年诗钞》)中,最能代表他的辉煌成就的也是十四行集》,它是诗人步入中年所攀上的思想和艺术的巅峰。
作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风格独树一帜的诗人,冯至的卓尔不群还体现在他早期创作的四首叙事诗上。
这几首诗作者自己并不看重,处在众多的光彩夺目的抒情诗的遮蔽之下,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研究冯至的文章虽多,提及这几首叙事诗的文字却很少,把它们作为专题来论述的则至今尚无发现,造成了冯至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20年代的中国诗坛正处于叙事诗匮乏的阶段,冯至的这几首诗本身就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意义。
朱自清先生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同时选录了其中的三首:《吹箫人的故事》、《帷幔》和《蚕马》(未人选的是寺门之前》),共三百余行。
这在新诗发凡的年代,特别是这本经典式的选本中是绝无仅有的。
朱自清先生还在诗选的“诗话”中评价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就诗的思想内容而言,它们不仅体现了“五四”革命精神,还蕴涵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更为幽远的永恒叩问。
在艺术上这几首诗也有值得研究的“独步”之处。
一、与“五四”脉搏的共振冯至的四首叙事诗均做于20年代,从1923年至1926年每年一首。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冯至十四行诗选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冯至十四行诗选我接触《十四行集》前,已熟读所有新诗重要诗人,他们在语言上和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没有冯至在十四行诗中给我带来的那种陌生感和生疏感。
这是一种雕塑般的语言,有着雕塑般的沉静、质朴和空间感。
就冯至本人的变化而言,则是从幼嫩的白话过渡到明晰的现代汉语,这是一种适当的欧化的白话,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现代感受力。
——黄灿然冯至(1905-1993),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于1941年创作了27首十四行诗,编为《十四行集》于次年出版,被视为中国新诗进入成熟期的标志之作。
冯至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
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
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无情无恨 | 陈明章来自飞地00:0004:30冯至十四行诗选|1 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千年的梦像个老人期待着最好的儿孙吴冠中,Home of man,1999 7 我们来到郊外[1]和暖的阳光内我们来到郊外,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
有同样的警醒在我们的心头,是同样的运命在我们的肩头。
要爱惜这个警醒,要爱惜这个运命,不要到危险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
[1]: 原载1941年6月16日《文艺月刊》战时特刊第11年6月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盲点人生终极关怀结构主义深层结构幽婉的诗风[论文摘要】透过表层的爱情主题,在四首叙事诗整体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感悟:生命是痛苦的历程,终极的追求通向的是虚无.体现为从追求与痛苦到幻灭与绝望两个层次阶段。
接近于后来他所接受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是诗人早期生活经历在心灵上的投影。
在此,我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挖掘这些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曾赞誉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研究者也把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冯至的抒情诗上,尤其是他的<十四行集》,更成为大家反复解读论断的焦点。
的确,在冯至88年的生命历程中,写作数量最多的是抒情诗,四部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年诗钞》)中,最能代表他的辉煌成就的也是<十四行集》,它是诗人步入中年所攀上的思想和艺术的巅峰。
作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风格独树一帜的诗人,冯至的卓尔不群还体现在他早期创作的四首叙事诗上。
这几首诗作者自己并不看重,处在众多的光彩夺目的抒情诗的遮蔽之下,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研究冯至的文章虽多,提及这几首叙事诗的文字却很少,把它们作为专题来论述的则至今尚无发现,造成了冯至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20年代的中国诗坛正处于叙事诗匮乏的阶段,冯至的这几首诗本身就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意义。
朱自清先生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同时选录了其中的三首:《吹箫人的故事》、《帷幔》和《蚕马》(未人选的是<寺门之前》),共三百余行。
这在新诗发凡的年代,特别是这本经典式的选本中是绝无仅有的。
朱自清先生还在诗选的“诗话”中评价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就诗的思想内容而言,它们不仅体现了“五四”革命精神,还蕴涵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更为幽远的永恒叩问。
在艺术上这几首诗也有值得研究的“独步”之处。
一、与“五四”脉搏的共振冯至的四首叙事诗均做于20年代,从1923年至1926年每年一首。
<吹箫人的故事》发表在<浅草)季刊上,是“诗坛饥饿于叙事诗之际,最早送来的面包”。
其它三篇发表在与<浅草)有相承关系的<沉钟)周刊上。
这两个刊物都是有冯至参与的。
应“五四”革命号角的召唤而组织起来的文学社团刊物,其内容必然要和“五四”精神发生共振,更何况<沉钟)又是在运动转入低潮后,被鲁迅称赞为“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0l冯至1916年既到北京读书,置身于“五四”运动大潮的中心,自然要受其影响。
诗人自己也说是在读了<新青年>、《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之后,才学着写新诗的。
“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致力于打倒封建主义,让“人”字竖立起来。
冯至的诗都是用白话创作,从语言到形式技巧都已相当圆熟,这就是对“五四”新文学的一大贡献。
这四首叙事诗的题材都取自于古老的传说.冯至的好友陈炜莫因而指责他的诗“缺乏时代气息.没有摆脱旧诗词中的情调”。
陈翔鹤也曾讥笑他。
你写的那些和尚尼姑是干什么的?”所谓的和尚尼姑指的是<帷幔)和《寺门之前)两首诗。
《帷幔)叙说一位少女为逃避不如意的包办婚姻削发为尼,最终抑郁而死的悲剧故事。
作为她的悲剧的延伸还有那位被弃青年的立誓不娶和牧童的剃度为僧。
诗的主题无疑是对吃人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
尽管少女的反抗形式消极了些.但正如周良沛先生所言:…五四’后、解放后的抗婚者,正是在那时代背景的变化下,多有更激烈抗争的‘时代气息’。
但,这类题材的文艺作品,表现矛盾不可调和的高潮,也常是主人公的出走和私奔。
与<帷幔)里的少女遁人空门相比,从本质上看,都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同样的反抗。
它和投井或自缢的反抗一样,虽嫌消极。
也是血泪的控诉。
反抗得不是那么积极的消极,也常常是面对太强大的封建势力之无奈。
也是人们无法摆脱时代的和自身的局限。
”<寺门之前)的老僧看破红尘已是对社会现实的否定,那段令人悚惧的荒村经历更让人看到了宗教禁欲主义摧残人性的罪恶。
这样具有批判现实意义的尼姑和尚如何不可以写呢?其它两篇<l吹箫人的故事)和<蚕马)讲的是主人公真诚、热烈、执著地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既是对极力张扬个性的“五四”精神的体现。
也是对扭曲人性、压抑人性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否定。
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说它们缺少时代气息呢?[!--empirenews.page--][1][2][3][4][5]下一页今天距离“五四”已经八十多年了。
封建主义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完全被铲除。
也只剩下残渣余孽了,为什么冯至的这些诗依然能够在受众心中激起涟漪?要探究它们何以具有超越时代的恒久魅力。
需要以人为本位,去寻找冯至所追求的“在动人的爱情故事的背后。
隐藏着的一些更为悠远。
更令人深味的生命的真谛”。
二、对人生终极关怀的追问透过表层的爱情主题,在四首叙事诗整体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感悟:生命是痛苦的历程。
终极的追求通向的是虚无。
体现为从追求与痛苦到幻灭与绝望两个层次。
接近于后来他所接受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
是诗人早期生活经历在心灵上的投影。
在此。
我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挖掘这些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按照列维·斯特劳斯的深层结构分析方法。
首先需要把每首诗转换成基本的叙述句型。
再逐一分析它们的深层结构。
追求与痛苦四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因为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圆满而痛苦。
其中<吹箫人的故事)和<蚕马)叙述的都是主人公追求爱情的过程。
都有一个似乎“团圆”的收场,但字里行间萦绕的却是幽幽的惆怅。
<吹箫人的故事)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叙述句:1、一位青年以箫为伴在深山中过着恬静的生活。
2、为追寻梦幻中的姑娘.青年来到市镇。
3、青年和姑娘以箫为媒彼此相爱。
4、姑娘因为父母反对婚事而抑郁成疾。
5、青年毁箫为药救了姑娘。
6、青年因失去箫而病重.姑娘也用箫制药救活了青年。
这几个句型又可以依相似关系进一步归纳为两组:l、青年因有箫为伴而快乐、青年与姑娘因有对方相伴而快乐。
2、青年和姑娘因得不到对方而痛苦、青年因失去箫而痛苦(可以推想.姑娘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痛苦)。
在这里。
箫与人相对.是“精神”的物化意象。
两组关系暗示了这样的深层社会心理:人的快乐来自于精神和肉体的满足.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产生痛苦。
现实中灵与肉却常常分离。
凡事总是有得有失,所以人永远处于痛苦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痛苦的过程。
<蚕马)的叙述按照相似因素概括为:父亲远离.女儿感到孤独、凄凉、恐惧,白马为她寻回了父亲;父亲再次远离,在大地将要崩溃的一刻,马皮裹着少女化为蚕茧。
显然,“父亲意味着安慰与安全。
少女幻想中的青年就是关怀与保护的化身。
现实中担当这一责任的却是白马。
这是姑娘的遗憾也是白马的悲剧。
所以白马非但没有得到姑娘的爱情,反而被杀。
结尾马皮裹住姑娘的全身的一瞬。
爱情似乎圆满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本体的再次异化。
如果说<吹箫人的故事)蕴含了生之痛苦。
那么<蚕马)则揭示了外物不可认识、不可把握的无奈。
生命中有多少回经过固执的坚守与艰难的跋涉,终于切近目标时,却发现已经繁华落尽,物是人非。
难怪诗人唱出“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谁又能把身外的世界真正看个清楚明白呢? 幻灭与绝望相对于以上两篇的团圆,<帷幔)和<寺门之前)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帷幔)中相似关系的叙述包括:少尼因为婚姻不如意而出家、少尼因为生活理想不能实现而死、青年因为被弃而立誓不娶、牧童因为少尼死而剃度为僧。
诗中帷幔代表少尼的梦想。
少尼又代表青年和牧童的追求。
最终他们的理想都破灭了。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逆向的推想。
假如少尼当初没听到那句说新郎“是一个又丑陋、又愚蠢的男子的传言。
[!--empirenews.page--] 那么三个人的悲剧就都可以避免。
当然也就没有了这个故事。
可是人生的悲剧往往起因于这样一些不经意间的小小偶然。
命运不可逃,人生不可测。
也许在诗人看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惟有死亡能排除任何偶然和暂时的抉择.是最终实在的归宿吧。
从嗟叹人生不得意的痛苦到彻底毁灭了今生的希望.出家也好,死去也罢,惟有寄希望于来世了。
<寺门之前)的老僧向人们披露了一段令人悚惧冷颤的心路历程。
他少年时怀着对现世的失望和对来世的向往做了行脚僧。
痛苦地压抑着人性的rCx,~.艰难的修行,“挨过了十载岁月,,好容易踱到了中年”,内心才稍能平定。
一个夜晚,经过一座荒村时,脚下的一具女尸令他丧失了理性,心中宗教禁欲的堡垒轰然崩溃,完全失态的僧人最后竟枕尸而眠,自觉得“是魔鬼一般”,从此“再也不敢行脚在外边”,在这僧院里“一住住了三十年”。
然而“在这默默中间的三十年,僵楼的幻影回来三十遍”.那躺在女尸身边的感觉也从未离开过他。
老僧最后泣泣淹淹地讲到,“这是我日夜的功课!,我的悲哀.我的欢乐!,什么是佛法的无边?什么是彼岸的乐园?/我不久死后焚为残灰,,里边可会有舍利两颗?,一颗是幻灭的蜃楼,卜颗是女尸的半裸!”这结局写尽了人生追求的幻灭与悲哀。
老僧因追求不到蜃楼而出家,这是现世理想的落空,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追求佛境。
而夜遏女尸失态,又使成佛的希望破灭,本来看破红尘而人佛门,却又看空佛门而无告,这是何等不可拯救的哀痛! 总体来看,四个故事的一个共同因素就是,每个人都在追求又都在痛苦和失望。
所以“人生虽有快乐与希望,但更有痛苦与恐惧,人生的历程是毫无意义的”。
上一页[1][2][3][4][5]下一页(雅斯贝尔斯)一冯至生长在一个破败的大家族内.少年时代就已经历了母亲和继母的相继亡故。
家族内的纷争,贫困生活的磨难,使他饱尝人同的白眼与艰辛。
世态炎凉促成了他的早熟。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生长在衰败的国,衰败的家里,免不了孤臣孽子的心肠。
虽说世界需要进步,人要勇往直前,但想来想去,总不太象我所能办的事。
贫贱的人容易心虚,因为他尽往里面看,往内面看得多了,外边的世界便不是他的了。
”州也许正是这向内看的视角.才使冯至的诗意具有了超常的深邃。
孙玉石称冯至为“中国现代诗国里的哲人”。
“ol7马至曾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接受过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为先驱的“存在主义”影响的。
虽然冯至真正接触存在主义是在30年代以后,但“五四”时期的不少哲学思想。
例如安德列耶夫的反现实和神秘主义的宿命论.强调人生的无意义和不可知的矛盾.以及他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又不同于流行的现代主义和传统的现实主义而独具一格的艺术,对冯至都是人生和艺术的不同程度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