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烯烃炔烃综合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3CH 3
CH CH 2CH CH 2H 3CHCH 2CH 3
CH 3
C 烷烃 烯烃 炔烃综合练习
1.120℃时1体积的某烃和4体积O 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后压强、体积不变,则该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不可能的是
A . 1 B. 2 C. 3 D. 4
2.一定量的CH 4燃烧后得到产物为CO 、CO 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的质量为49.6 g ,当其缓缓通过无水CaCl 2时,CaCl 2增重25.2 g ,则混合气体中CO 2的质量为 A 、12.5 g B 、1
3.2 g C 、19.7 g D 、2
4.4 g
3."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以下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 A 1,1,3,3-四甲基丁烷 B 2,2,4-三甲基-戊烷 C 2,4,4-三甲基戊烷 D 2,2,4-三甲基戊烷
4.下列4种烯烃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 甲基戊烷的是
A .
B .CH 2==C(CH 2)2CH 3
C . D.
5.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相同质量的CH 4、C 2H 4、C 2H 2完全燃烧时耗O 2 量的关系为CH 4 > C 2H 4 >C 2H 2 ②对于任意比混合的乙烯、丙烯和环丁烷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只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 2和H 2O 的量也不改变 ③对于任意比混合的C 2H 4、C 2H 6、C 2H 2混合气体,只要混合气体物
质的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
CO 2物质的量也不改变 ④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后产生CO 2与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该有机物的类型肯定为烷烃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 ③
D 、以上组合均不正确
6. 将O 2、C 2H 6、Na 2O 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时,电火花引发反应后,容器中的压强为0,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由此作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残留物中含有NaOH 、Na 2CO 3和NaHCO 3 B .残留物中只含有Na 2CO 3
C .残留物中含有Na 2CO 3和NaOH
D .原混合物中O 2和C 2H 6的体积比为1:2
7.某烃的分子式为C 6H 12,该烃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则此烃的结构共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9.某链状有机物分子中含有m 个 —CH 3 ,n 个 —CH 2— ,a 个
,其余为 —Cl ,则—
Cl 的数目可能是: ( )
A 2n+3a-m
B a+2-m
C n+m+a
D a+2n+2-m 10.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 .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为聚乙烯
C .在光照条件下,C 2H 6与Cl 2反应生成了油状液体
D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11.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是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 ④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管 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⑥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12.
13.对于CH 3—CH==CH —C≡C—CF 3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个碳原子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B .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C .6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 .6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14.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今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 2n+2 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 .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15.在一定条件下,将A 、B 、C 三种炔烃所组成的混合气体4g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量的H 2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4.4g 对应的三种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 A .戊烷 B .丁烷 C .丙烷 D. 乙烷 16.有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CO 2和 H 2O 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 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 ②一定有甲烷 ③一定有丙烷 ④一定无乙烷 ⑤可能有乙烷
A .①②⑤
B .②⑤
C .②④
D .②③
17.下列根据实验事实所作结论中,正确的是
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 2SO 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 _。
A 、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加成反应
C 、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 。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可用PH 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 和II 之增加如图装置,则A 中的试剂应为______ 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B 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⑴图中,A 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乙炔通入KMnO 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发生了_______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