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

复习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临床表现、诊断步骤、鉴别诊断方法、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二)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史与症状、体格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消化道功能性检查等)。

(三)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复习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病史与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章慢性胃炎

一教学目的

系统地学习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全面掌握各类型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慢性胃炎的分类。

(二)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的发病机制。

(三)熟悉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

(四)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五)掌握本病的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着重指出本病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疾病,采用新悉尼系统分类法分为三大类。

(二)介绍可能的发病原因,指出幽门螺杆菌(HP)是最主要的病因。

(三)介绍慢性胃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炎症、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四)临床表现多无症状,部分可表现出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症状轻重与胃镜及病理改变无肯定相关性。

(五)实验室检查和其它检查

1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是可靠的确诊方法。

2 HP检测。

3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相关检查。

4 胃液分析。

(六)诊断确认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七)治疗根除HP,对症治疗,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异型增生的的治疗。

(八)预后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演变为胃癌,要严密随访。

(九)实践部分

1 示教慢性胃窦胃炎典型X线片。

2 放胃镜检查的幻灯片,幽门螺旋杆菌示教片。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

一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学习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全面地掌握该病的诊断和防治。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

(三)熟悉本病的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并发症。

三教学内容

(一)简单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概念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机制和损害因素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而致病。

1 损害因素 HP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损害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而导致本病的

最常见因素。

2 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自身消化起关键作用,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3 其他因素吸烟、遗传、急性应激、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三)病理好发部位,溃疡的大体解剖和基本组织学改变。

(四)临床表现特点是慢性过、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15%~35%患者可无症状。

1 症状疼痛部位、性质、规律性、诱因、缓解方法和伴随症状。

2 体征发作期于上腹部有局限的压痛。

(五)特殊类型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球后溃疡、幽门管溃疡、巨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和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

(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X线钡餐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七)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特点,结合胃镜检查或X线钡餐检查作出诊断。

(八)鉴别诊断

1 胃癌内镜下和X线检查下鉴别。

2 胃泌素瘤

(九)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十)治疗

1 一般治疗饮食调节、忌烟酒、避免损伤胃粘膜药物、稳定情绪等。

2 药物治疗治疗的疗程;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主要为H2RA和PPI两大类);中和胃酸药

物;保护胃粘膜药物;根除HP治疗方案(常用药物、用药原则、常用方案、疗程)。

3 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4 溃疡复发的预防定期根除HP;长期用H2RA常规剂量半量睡前顿服维持治疗。

5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策略、手术适应征。

(十一)实践部分

1 典型消化性溃疡病例示教。

2 示教典型的消化性溃疡X线片。

3 放映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幻灯片。

▲第四章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学习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实践,掌握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预后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肠结核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 结核杆菌的入侵途径。

2 肠结核的发病部位及其发病机制。

(二)病理病理分型(溃疡型、增殖型)

(三)临床表现

1 腹部表现腹痛、腹块、腹泻与便秘交替。

2 全身表现结核毒血症和营养不良表现。

(四)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1 血常规、血沉、结核菌素(PPD)试验、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

2 X线检查的典型征象。

3 结肠镜检查。

(五)诊断根据年龄、临床表现、肠外结核灶等资料,结合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和PPD 试验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六)鉴别诊断克罗恩(Crohn)病、右侧结肠癌、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及其它。

(七)治疗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1 休息与加强营养。

2 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的选择、用法、疗程详见参照肺结核。

3 对症治疗。

4 手术治疗指征。

(八)预后主要取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九)实践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