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顽固性口腔溃疡10例经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复顽固性口腔溃疡10例经验

发表时间:2019-06-12T09:27:06.4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作者:李立辉

[导读] 如病患无阳虚,既可去除党参、黄芪,滋阴之品可用至溃疡愈合。本10例皆因内服中药调理已然奏效。故局部未用药。

西昌市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省凉山州 615000

【摘要】沈金鳌曰:“凡口疮者,皆病之标也,治者当推求其本焉”。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在治疗反复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效验

在临床中,我常遇到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口腔溃疡病患,现将10例情况说明一下。

一、病例分析

本组病例在就医之时均有外院中西药治疗史。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在18—50岁,30岁以上6例。10例兼患反复发作性口疮,病程从1月至10个月以上,平均病程110天以上。就诊时溃疡面积最小的8—10毫米,最大的25—35毫米,平均17平方毫米。发生口腔溃疡点共有10处,舌尖3个,软腭1个,咽后壁、上唇内、左右舌腭弓4个,右颊粘膜、左颊粘膜、舌下口底部2个。溃疡面表浅,表面有白色或灰色、黄、白色假膜,周围发红或稍红,疼痛、微痛或不痛。本组病患都有烦燥、脘闷、口干、咽燥、大便不爽、少而干结、舌红或尖红、脉细数。有病患还兼有面色白、肢端浮肿、乏力畏寒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处方)与结果

处方:党参20g 黄芪30 g 水牛角30 g 生地15 g

牡丹皮10 g 当归10 g 炒山桅10 g 淡竹叶10 g

赤芍10 g 生甘草梢10 g

两日一剂,水煎服,日服3次。治疗结果,10例溃疡均痊愈,每人平均服药10剂。经1年或1年以上随访而均良好。

三、典型病例

病例一:男性,38岁,刑警。2017年3月21日初诊。病员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加夜班,过多吸烟,于2015年1月6日在咽后壁、左右腭弓处出现面积大、分多处的溃疡。曾经到几所医院中西治疗未痊愈,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诊见溃疡面约为25—30毫米,表面有灰白色膜,周围发红。口腔他处粘膜还有几个复发性小溃疡。刺激则痛,不动稍好,面色白,口干苦,漱水不欲咽,消瘦,胸脘痞闷,烦燥,纳呆,头晕心悸,畏寒乏力,手足微肿,苔边尖红,苔薄黄,舌体有瘀点,脉沉细数,白细胞1.1×10-9/L,淋巴细胞4.08×10-9/L,血红蛋白100g/L。胸透正常,小便潜血(+),活体组织检查示炎性细胞浸润,溃疡处涂片结核杆菌培阴阴性。服药处方:潞党参20 g 水牛角30 g 生黄芪40 g 生地15 g 丹皮15 g 炒山桅10 g 当归10 g 通草10 g 淡竹叶10 g 赤芍10 g 生甘草梢10 g 银花10 g。5剂水煎服后,溃疡已大部愈合。上方去潞党参、黄芪,加黄芩10 g继服5剂而痊愈,余脾不健运之症用参苓白术散调理无碍,嘱少抽或戒烟,少熬夜。治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女性,50岁,会计。2016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于2016年2月27日“外感”后出现咽肿疼痛、化脓,经西医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经医院用激素等药物后病愈。自此后就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经自服药物和至其他医院诊治无太好疗效,反复发作,身体消瘦。近口舌下口底部、右颊粘膜出现溃疡,经人介绍就医。诊见舌下口底部有一溃疡,面积15—20毫米,右颊粘膜处溃疡,面积20—30毫米,表浅、呈红白色,周围稍发红,疼痛,遇刺激更甚,经查白细胞9.0×10-9/L,血红蛋白120g/L,淋巴细胞3.9×10-9/L,溃疡处活体检查呈炎性浸润,无恶变。面色白且疲倦,气短乏力,不思饮食,大便4日一解,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沉细。来就诊时就已用激素和相关西药,溃疡不见好转反而有所扩大,全身情况差。处方:水牛角30g 西洋参10g 牡丹皮10g 黄芪40g 通草10g

生地15g 当归10g 炒山桅10g 淡竹叶10g 赤芍10g 生甘草梢10g 麦冬20g 银花10g,水煎口服6剂,溃疡面明显缩小。原方再服6剂而愈合,随访2年未见复发。

四、临证体会

据西医会诊分析,复发性口疮、溃疡较小,有自发性烧灼样痛,病程有自限性,一般7—14日;也非复发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因无组织坏死;更非口腔恶性内芽肿性溃疡,因无早期腭穿孔。其它有如癌肿溃疡,梅毒下甘,结构溃疡等与此病相异,不再讨论。此病虽长期反复治疗不易,病理检查也只见炎性细胞浸润,血常规见白细胞增多,所以其病的反复顽固性较强。

目前此病病因不明确,运用抗感染及休息、营养的方法,仍不易愈合,反复发作,周而复始,故从中医方面进行相关探索与研究。

早在《素问》中已有口疮一词,故此病古来有之,可泛指一切口腔溃疡。所谓治病必求之于本,用以八纲细细辨之,沈金鳌曰:“凡口疮者,皆病之标也,治者当推求其本焉。”本组病例口干、咽燥、烦燥、大便秘结舌红脉细,为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脉象细数阴损及阳,脾不健运。所谓“不通则痛”,瘀而发之。本方着重清热解毒,补阴益阳,凉血散瘀。阴损及阳,治热动血分之证。

党参益气温阳,黄芪补阳、托疮生肌,当归滋阴生血,黄芪当归搭配阳生阴长,治痈疽疮疡。银花善化毒,疮家之良药,水牛角清心、去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新血,丹皮破血以逐其瘀,炒山桅、淡竹叶清心清热解毒以透邪,赤芍行瘀、止痛、消肿,甘草梢调和诸药引经上行。

应用此方当灵活处之,因证而施,补阳药宜中病即止,益阴静阳躁,阳化气,气有馀,便是火。如病患无阳虚,既可去除党参、黄芪,滋阴之品可用至溃疡愈合。本10例皆因内服中药调理已然奏效。故局部未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