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_的划时代历史意义
浅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浅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3361df643323968001c928d.png)
浅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及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针对新时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主要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毛泽东指出:“‘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
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经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
“实事求是”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和范畴。
“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简言之,就是从实际出发。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对“解放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
他说“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他又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不断地解放思想。
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
![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b2f68ea102de2bd96058825.png)
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创造新局面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段时间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以至于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过后,我们党面临着在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
但是这一进程中, 受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
由于“左”思想的长期影响和束缚, 许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毛泽东思想, 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晚年错误,还不能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理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中摆脱出来。
这就使得思想路线条的拨乱反正异常艰难, 也使得解放思想成为当时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邓小平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他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以实事求是为指导精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曾经说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序幕』](https://img.taocdn.com/s3/m/26dc84bcce2f0066f4332247.png)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序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两篇文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思想上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克服"左"的指导思想,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以此为起点,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会议强调要增强企业活力,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此次会议的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
『十三届三中全会整顿经济秩序』1988年9月26日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正值价格闯关失败期间,物价上涨,但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得继续深入下去,这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强调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并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使有条件的企业真正放开经营,二是认真完善承包制,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和发展企业集团试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读后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a9840fff90f76c661371a5f.png)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类13级A班陈立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总结报告,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
当时中国正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正处于需要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又一轮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的这篇报告中关于“解放思想”“实现民主集中制”“拨乱反正”“解决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四个方面的指导思想对于我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主要谈及了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他在这篇讲话中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与措施;他还提到“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当时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来,人们的思想由于长期被打压与禁锢,大多处于僵化状态,同时当时社会官僚主义严重,功过部分、赏罚不明,人们仍然处在小生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之中。
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么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其次,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重要前提是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
他指出作为一个革命政党,有必要听取人民的声音,充分尊重人民的言论与思想自由,需要去开创民主与集中并存、纪律与自由并存、统一意志与个人心声并存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同时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解释,有计划的充分下放经济管理体制权利,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民主,从而使社会实现和谐高效的运转。
重读历史转折中的光辉文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历史启示
![重读历史转折中的光辉文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历史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b5c2d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c.png)
重读历史转折中的光辉文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历史启示一、本文概述《重读历史转折中的光辉文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文章,是对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的深入解读和重新审视。
这篇文章不仅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背景,还详细阐述了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和深远影响。
通过重读这篇光辉文献,我们能够深刻领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以及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文章首先概述了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历史背景,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需要一种全新的思想指导国家的发展。
然后,文章详细解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指出这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文章强调了“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通过本文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光辉文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撑。
二、解放思想的历史启示回顾历史,解放思想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
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光辉文献中,我们可以汲取到深刻的历史启示。
解放思想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往往是思想的解放引领着社会的变革。
只有敢于打破旧有的束缚,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推动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解放思想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解放思想不仅意味着打破束缚,更意味着创新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解放思想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路、新举措,为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后感
![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7cdb9b8fd0a79563c1e7214.png)
要创造民主的条件,需要做到“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我们应当采取民主手段对待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
(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当时立法还不完备(当然现在也很不完备),但是需要一点点改进,可以地方开始试搞,然后通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国要有国法,党也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经济民主方面是本次讲话的重点,我们国家一个省可能都有一个中等国家的大小,人口数量也大,应当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基础上,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其中当时最迫切的就是增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不讲按劳分配,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是唯心主义。
今后选拔干部要严格。邓小平指出,对那些搞打砸抢的、帮派思想严重的、出卖灵魂陷害同志的、连党的最关紧要的利益都不顾的人,绝不能重用。对于看风使舵、找靠山、不讲党的原则的人,也不能轻易信任。
邓小平同志着重谈了对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邓小平提到,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对国家对人们的伟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极大可能性还不能胜利,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整整一代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不过邓小平同志在后来承认了毛泽东也是有缺点的。至于文化大革命,小平同志指出这一定是需要总结的,但并没有具体谈到实质性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党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党史](https://img.taocdn.com/s3/m/92287b4e2e3f5727a5e96225.png)
1,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讨论,是延续延安整风之后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1978年11月10日至1978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
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3,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5,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去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
6,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省委的支持下,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其他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
7,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eef0ad3b3567ec112d8a90.png)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学习体会这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讲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理论准备,实际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论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第二,邓小平同志论述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并且强调要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第三,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科学地、历史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并且强调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要向前看。
第四,强调要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次报告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从政治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经济建设也要民主,讲究管理科学性,落实责任,调动群众积极性,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方法。
邓小平的这一报告作于1978年,其中提出的一些要求,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努力,已经初步实现,如社会的民主风气,言论自由等;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也为世所恭睹。
但其中的另外一些方面,仍然做得不够好,或者偏离了其本来应该在的轨道。
例如,近年来许多个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而不管不顾社会利益;贪污受贿风气严重,许多官员知法犯法;国内一部分人富了,但还有许多社会地层民众的温饱问题还有待解决,贫富差距过大。
读《解放思想_实事求是_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读《解放思想_实事求是_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46df82a58fb770bf78a5534.png)
大学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摘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解放思想的宣言书。
这篇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意识观高度,揭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揭示了解放思想的本质性;揭示了解放思想的条件性;揭示了解放思想的目的性;揭示了解放思想的创造性;揭示了解放思想的长期性。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感悟引言: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总结报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该报告为实现划时代意义和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此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快车.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内容简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主要有四部分: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
报告以党政工作和经济事业为载体,分别讲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保障民主经济,恰当的看待历史问题和经济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内容评价(一)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如果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
如党内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重大问题一两个人说了算,别人只能奉命行事。
这样,大家就什么问题都用不着思考了,就更谈不上什么解放思想。
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592ec7e518964bce847c40.png)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向前陈利炳化学化工学院13班A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向前”是邓小平在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的总结报告。
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事实上,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奠定了基础那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中国正处在一个需要突破“两个凡是”思想,纠正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实现新一轮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解放思想”、“实现民主集中制”、“整顿混乱”、“解决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的指导思想,对我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邓小平同志这次讲话主要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向前看。
在这次演讲中,他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首先,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原则、方法和措施。
他还提到“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那时,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
由于长期的压抑和禁锢,人们的思想大多处于僵化状态。
同时,当时社会官僚主义严重,功过赏罚不明。
人们仍然受到小生产习惯力量的影响。
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原著开始,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不能前进,就没有生命力,就会导致党的垮台和亡国。
”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其次,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重要前提是真正实行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他指出,作为一个革命政党,必须倾听人民的声音,充分尊重人民的言论和思想自由,创造民主与集中并存、纪律与自由并存、意志统一与个人愿望并存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https://img.taocdn.com/s3/m/d9adc063f5335a8102d22082.png)
读书笔记—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总结报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该报告为实现划时代意义和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此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快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主要有四部分: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
报告以党政工作和经济事业为载体,分别讲述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保障民主经济,恰当的看待历史问题和经济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深刻阐述了意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邓小平还分析了思想僵化的四个原因。
一是因为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二是因为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确实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三是因为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到打击,什么事都不干的,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四是因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
这些原因使一些人不去开动脑筋想问题了,从而造成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要时刻铭记解放思想,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运用它,拓展我们的思维,从而深刻的领会和掌握它。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3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3](https://img.taocdn.com/s3/m/e788d7fb0242a8956bece4ad.png)
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或方面。
马克思主义涉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门类知识,是一个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没有终止人类思想的发展,而只是把人类思想发展推到新的阶段和跨入新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问世,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但有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新变化而对自己创立的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而且有其后的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作为我们新生代的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能否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人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前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因此三者是统一的,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实践是三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心得——重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改革开放心得——重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https://img.taocdn.com/s3/m/f24a1eab7f1922791688e8c1.png)
重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随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选取了这篇讲话里的一些内容,与大家分享。
讲话的背景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78年四人帮被粉碎,党开始拨乱反正,但由于“两个凡是”等思想的束缚,党的路线方针没有端正,政治、经济、社会种种问题急需解决,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党面向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
这篇讲话,共论述了四方面内容:在“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中提出: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
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
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这一部分,探讨了党的干部思想僵化的原因、后果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在“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中提出: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在这方面内容里首次提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对立法工作提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
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
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
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等建设性规划。
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启了崭新征程。
在“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中提出:解决了一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分清了一些人的功过,纠正了一批重大的冤案、错案、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划时代历史意义
中共沙河口区委党校副校长高华颖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历史意义非常重大,这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而为这次会议提出基本指导思想的,是在此之前的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它被视为中国共产党重新在思想上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历史性标志。
思想的力量是如此重要,乃至30岁时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就这样评价它:“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人们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邓小平想到了这一点。
他警告全党:“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但什么是解放思想,在这篇讲话中并没有明确的阐释,直到1980年2月1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才对解放思想的具体含义进行了概括,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是邓小平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才得以明确下来的,是经得起理论和实践检验的科学定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提出并为全党所接受,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时期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的显著标志。
它既肯定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中所包含的解放思想的“基因”,又明确地向全党提出了“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前提的论断,从而为党的实事求是路线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内涵——
—民主。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没有民主,就不会有思想的解放。
邓小平说:“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要解放思想,首先要恢复民主,让人有主体意识,有主人的权力,敢说话,敢表达真实的思想。
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这句名言,足以载入无产阶级执政党在执政道路上的历史轨迹,而在今天,我国或在民主制度比较健全的许多国家,这大概属于常识。
“解放思想”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国家和人民前进的方向。
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过程。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诞生记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起草的200多个日夜,凝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体现的
编者按:7月4日,大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大连市行政管理学会在市委党校联
合举办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重温他的光辉思想。
现将部
分发言摘要陆续刊发,以飧大家。
31
“四个挑战”、“四个危险”和“四风”问题都写在了国情党情史册之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创立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更是保证我们党永立实践潮头和理论创新前沿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长达93年的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6年,民主和法制观念已不可动摇;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人道主义都不再是思想的禁区;承认落后,反省自己,自我批评是先进政党的标志之一,也是优秀民族的标志之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开放,也带来了东西方文化深度交流。
可以判断,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思想路线,必会引领中国人民世代前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
中山区委党校校务委员周欣
解放思想是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我国改革开放35年以来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与解放思想分不开,正是因为有了思想上的大解放,才有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作为解放思想的先驱和旗手,对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重要理论。
它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条件。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解放、有利于一切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学习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重要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过程中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大连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开放城市。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视察工作期间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发挥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坚持陆海统筹,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
”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大连市能否抓住机遇,先导先行、率先发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中担负“龙头”与“核心”使命,关键取决于我们思想解放的力度和程度,取决于我们求真务实与埋头苦干,取决于我们坚定的信仰追求和历史担当精神。
解放思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新发展、开拓新局面的“金钥匙”,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改革开放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毫不动摇深化改革开放,敢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引领创新发展,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的更高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