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汉族之殇:历史上非常惨痛和血腥的五胡乱华有多乱?
汉族之殇:历史上非常惨痛和血腥的五胡乱华有多乱?五胡乱华有多乱?他奈奈滴比李云龙发动平安格勒战役导致乱成一锅粥的晋西北还要乱。
如果一个人经常说自己历史很好,那你就让他讲讲五胡乱华,问他是哪五胡?胡人建立了多少个政权?能把这段时期的来龙去脉讲个大概,那说明是真的历史很好。
一、“五胡乱华”是哪五胡所谓“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jié)、羌(qiāng)、氐(dī)五个比较强的少数民族,还包括乌桓、丁零、卢水、铁弗等众多势力较弱的少数民族,统称为五胡。
二、“五胡乱华”的时间跨度五胡乱华,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一个时代,让华夏文明差点断绝。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成汉政权和刘氏政权建立(304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神州大地沉沦了一百多年。
这期间胡人南下肆意屠戮汉族百姓,占领北方建立后又相互厮杀,政权更替频繁,山河破碎,人口锐减。
在这百多年间,北方的胡人及汉人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比如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北魏、北齐等,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氐族人建立的前秦(351年~394年),在苻健登基后,几乎都已经统一北方了,奈何淝水之战功亏一篑。
自此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公元589年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自此中国才算是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动乱和分治,再次一统。
三、“五胡乱华”的根源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这段时期汉族各方势力都打出狗脑子了,民不聊生以至于“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结果照样能逮着胡人揍得呼爹喊娘,杀得人头滚滚,不敢南下牧马。
谁能想到司马家族建立晋朝统一三国后,反而给华夏带来巨大灾难。
从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算起。
到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才三十多年!西晋可以说是最令人鄙视的大统一王朝!汉人王朝一直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北方胡人日防夜防,尽可能地驱赶他们远离汉人生活的区域,汉武帝更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灭了匈奴。
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战争东夷部落后世诸姓来源图
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战争东夷部落后世诸姓来源图公元前8000年,前6000年,全球气温上升,亚热带在中国大陆上移到黄河流域,在语言上,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向北方扩张。
据东亚古史传说,此时正是三苗九黎(崇拜祝融,操藏缅语系的掸语和苗语)的一部分先人北进占据黄河中下游的时期,他们与晚来到黄河上游操原始藏缅语的先民融合,在黄河中上游,形成仰韶文化,代表是炎帝部落;另一部分与经西亚路线到蒙古利亚而后定居辽河流域和环渤海地区操原始阿尔泰语的先民融合,在黄河下游形成龙山文化和东夷族,代表是蚩尤部落。
东夷部落复原图约在公元前2300年,中东两河流域的东北部出现了游牧于伊朗西部山区的野蛮部落古蒂人(黄帝、吐火罗Tocharians、月氏、羯族,氐族,屠各杂胡,卢水胡,昭武九姓胡,匈奴、西戎的渊源民族,原始印欧语白种人,又译成库提,古提,英文是Guti,Kuti),当时的阿卡德王朝受到他们的威胁,称他们是山地之龙。
公元前2230年古蒂人南下灭掉了阿卡德,征服了苏美尔,他们的异族统治维持了一个多世纪,在公元前2117年被阿卡德与苏美尔联合推翻,他们不容于对他们恨之入骨的当地人,而老家伊朗山区又被后起的印欧蛮族占据,于是迁向东方,经伊朗阿富汗的沙漠戈壁,中亚的不毛之地,中途还受到其他游牧蛮族的排挤攻击,最后越过天山,进入新疆一带,有一部分留居于此。
另一部分深入河西走廊乃至泾渭流域,其中又有一支南越秦岭进入四川盆地,成为氐族、白族等蜀人的祖先,并为彝族注入白种基因,由于当地土著势力较弱,被他们彻底征服,并创造了有西亚文明特色的三星堆青铜文明。
河西走廊乃至泾渭流域的古蒂人带来了从西亚两河流域学到的青铜冶炼技术,创造了西北青铜文化,考古学上的齐家文化,马厂文化,马家窑文化就是由他们衍生。
其首领黄帝来到关中一带后就准备征服这里他们眼中的落后的土著,他像后世航海时代的西方人一样介入土著矛盾,然后各个击破。
当时东夷的蚩尤从东向西发展~夺取了炎帝的土地~炎帝命共工在黄河上游蓄水再向下游灌淹东夷的领土~蚩尤就和炎帝战于涿鹿之野~并把他打的大败。
汉族的起源
汉族的起源炎黄集团是汉族人的一个主源。
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后期,在黄河两岸中部地区兴起的炎帝黄帝部族和轩辕皇帝部族结为部落联盟后,为了能角逐部落联盟头领的权势而造成了史上知名的"阪泉之战",轩辕皇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获胜而称霸于中原地区。
追根溯源,汉族人世称"炎黄世胄"、"轩辕皇帝子孙后代",其源盖源于此。
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一个中华民族--夏中华民族与轩辕皇帝部族有同时的族源关联,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也是明言夏中华民族与轩辕皇帝部族拥有同时的亲属关系,其云:"禹鼻祖曰鲧,鲧鼻祖曰颛顼,颛顼鼻祖曰昌意,昌意鼻祖曰轩辕皇帝。
禹者,轩辕皇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
"值得一提的是,随后兴起的周中华民族与留居渭水河段的轩辕皇帝部族和炎黄部族也拥有族源关联。
如周中华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新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常说:"周后稷名弃。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
"炎帝黄帝就是一个姜姓部族,这就确立地告诉我们周中华民族的外祖世谱就姓的炎帝黄帝部族。
关于周中华民族的男祖,便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轩辕皇帝就是一个赢姓部族,这又确立地告诉我们周中华民族的爷爷世谱便是赢姓的轩辕皇帝部族。
恰好是由于炎黄集团与汉族人有族源关联,如毛主席、朱总司令在《祭黄帝文》中常说:"赫赫的祖先,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
聪明正直,光被遐荒;建此盛业,雄立中国东方。
"(毛主席、朱总司令:《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
)汉族人世世代代尊炎帝黄帝为开山鼻祖,称作"人文初祖"。
迄今位在陕西省中间的黄陵县,传说故事为皇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十万株上千年古柏的拥簇中矗立在桥山里,变成汉族人发源的代表。
历史趣闻东夷族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东夷族出生于何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东夷族的来源揭秘历史上东夷族出生于何地导语:东夷族来源:东夷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时期,对东部部族的称呼。
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的融合,东夷后来改为对东方外族的泛称。
在中东夷族来源:东夷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时期,对东部部族的称呼。
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的融合,东夷后来改为对东方外族的泛称。
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
夷的族称,今所见为当时确证的,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古籍记载则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
《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
”这九种夷都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关于夏朝与东方诸夷关系的记载。
实际上,“九”仅言其多,不必拘泥于九种。
《竹书纪年》所载,夏代还有淮夷、蓝夷;《尚书·禹贡》记载两河之间的冀州有鸟夷(一作岛夷,字形近似致误);青州在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与淮海之间扬州也有鸟夷(一作岛夷)。
《禹贡》成书于战国,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称。
甲骨卜辞对于商朝东方与东南方的夷人,写作“”方和“”“”方。
前者像人侧立之形,释为“人方”,后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与夏人危坐不同,释为“尸方”。
甲骨文学界认为作为族称,两者都是夷的假借字。
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方”指商东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带和山东半岛靠海一带;有的学者认为人方与尸方是同一称谓的不同写法,都是指商东方与东南方的诸夷。
郭沫若先生说:“尸方当即东夷也。
征尸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则殷代之尸方乃合山东之岛夷与淮夷而言。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
在整个西周时期,东方诸夷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被中原称为东夷蛮夷的山东是怎么一步步汉化为汉的?
古代被中原称为东夷蛮夷的山东是怎么一步步汉化为汉的?山东在当代人的心目中绝对是中原地区,不说别的,若是山东不算中原,齐鲁文化要怎么算?难道要把孔孟之道也排除在外么?若是没有孔孟之道,中华文明要失去多少色彩。
但是在三皇五帝乃至夏商两朝,山东并不属于中原一词的辐射范围,而是被称为“东夷”。
东夷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省全境、河北省南端、河南省东部、安徽省东北角及江苏省淮河以北的地区。
夏朝后期对东夷失去掌控,于是身为东夷人的商汤得以兴起,最后商朝建立夏朝灭亡。
商朝成为中原正统王朝,东夷的界定自然随着商朝的西迁而发生变化。
比如泰山以西的部分就随着民族融合而成为中原文化区的一部分。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发展,商朝经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也被埋入历史,西周开始成为中原之主。
由于商朝是从东夷发展而来的,因此西周建立后与东夷摩擦不断。
为了彻底掌握这片土地,周武王把姜子牙的封地安排在齐地营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于是齐国建立并且逐渐融入中原文化。
想要掌控东夷,仅凭册封土地是不可能的,西周初年的武庚之乱就是证明。
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当时社会并没有屠杀前朝皇室的习俗,因此武庚不但安全的活下来,还能在周王室的指派下管理殷商遗民。
几年之后周武王姬发逝世,13岁的周成王即位,主少国疑的历史再度出现。
想要争权的周朝臣子联合武庚发动叛乱,东夷也有很多部落站到西周的对立面,比如“奄”。
为了维护统治,历史上著名的“周公东征”出现了。
这次东征周公成功打败朝歌叛军,武庚被杀,与西周作对的东夷部落“奄”也被消灭。
“奄”是商朝的“与国”,也就是盟友的意思,地址在山东曲阜东面。
周公消灭“奄”后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封于此地,并且定国号为“鲁”。
到此为止,齐鲁两个诸侯国正式成立。
齐文化和鲁文化也在时间流逝中逐渐形成。
西周灭亡后,东周只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各个诸侯王为了争夺地盘开始无休止的战争,因此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部分,并且不断征战。
东夷的名词解释
东夷的名词解释东夷这一术语源自中国古代史书《史记》,被用来描述中国古代东部地区的一个群体。
最初,东夷主要指的是现今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区的少数民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夷的定义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广泛的地域和人群。
从汉代开始,东夷的范围被扩展到包括朝鲜半岛的部分地区。
这一扩大的范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周边地区民族的归属和分类的观念变化。
东夷被认为是与中原文明相对立的外族,尽管他们和中原的关系也有相互影响和交流。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东夷常被描述为粗野、游牧、好战和野蛮的民族。
然而,这种描述也存在着种族主义和偏见的成分。
东夷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难以具体界定其文化和社会特征。
实际上,东夷地区的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是不可否认的。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东夷地区曾经是中央政权的重要藩镇和边疆。
东夷地区的民族曾经与中原的王朝进行长期的交往和征讨。
这种交往与征讨既有经济动机,也有政治目的。
东夷地区的特产、贸易和战略地位对中央政权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中国文化中有关东夷地区的记录主要来自历史文献和考古遗址。
这些记录揭示了当时东夷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例如,考古发现的东夷墓地提供了关于东夷人社会结构、葬礼仪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夷地区存在着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
尽管东夷地区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存在着冲突和战争,但也有许多例子表明东夷地区的人民逐渐接受和融合了中原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原文化本身。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东夷这一概念的确立和发展反映了中国人对周边民族的认知和分类的变化。
然而,这种分类往往过于笼统和片面,忽略了东夷地区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当代,对东夷的研究需要更加客观和全面地理解和解释东夷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总结起来,东夷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概念,用来描述中国古代东部地区的群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夷的定义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广泛的地域和人群。
然而,在对待东夷这一概念时,我们应当避免过于刻板和片面的观点,而是更加客观和全面地理解东夷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汉殇18:我本蛮夷
汉殇(18、我本蛮夷)乙迷一、鬻熊家系史前的中国第一大战——涿鹿战役,九黎族被炎黄联盟击败,蚩尤身首异地,九黎族解体,演变为三苗,继续与北方的羌族和夷族作战。
尧舜禹三代,羌夷联盟一直与三苗激战,传说大禹曾和三苗进行过一场长达两个多月的血战,最终三苗被击溃,永远地退出黄河流域,定居于水网密织的长江之畔。
禹之后文献中再无有关三苗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蛮”。
夏商周三朝,长江流域各族被统称为“南蛮”,梁启超认为,“蛮”是“苗”的转音,因此,三苗是南蛮的一个重要组分。
商朝时,长江上游是古蜀国,中游是三苗后裔,下游是百越。
长江中游与商王国接壤,商军屡屡攻击蛮族,苗人苦于应付来自中原的征伐,他们一直期待着转机。
终于,转机随着一户芈姓羌人来到南蛮。
这户羌人的后代建立起几乎覆盖南半个中国的巨无霸——楚。
楚君的祖先是火神祝融,再上溯可以追踪到黄帝。
需要说明的是,祝融可能并非某个人,而是一个司火的上古官名。
鉴于那时候职业家族化的特点,历任祝融可能都是父子或兄弟关系。
这里再简要介绍一下姓氏的来源。
“姓”拆开来为“女生”,顾名思义,原本用来标记母系遗传,因此古姓如姬、姜、姒、妘等许多都带女字旁。
人类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姓才由母女相传转为父子相传。
人类从诞生一直到走出非洲都是近亲繁殖,直到父系社会时才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我们的先祖定下规矩:同姓不婚。
但这样做又出现另一个问题:上古就那么几个姓,长此以往,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到哪里找异姓人结婚?于是,大家族分家时往往增添新姓。
据传黄帝有25子,其中12子被赐新姓,流传后世。
否则大家都姓“姬”,怎么婚配?祝融的姓氏不可考,但他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称“祝融八姓”。
芈姓的始祖是季连,季连的母亲出自羌人强族鬼方的嬇(媿)姓。
“芈”字羊形,同“咩”,即羊叫的声音,与“羌”、“姜”相若,都从羊衍生而来。
甲骨文记载,殷商经常和鬼方作战,也和芈作战,因此,芈姓肯定出自羌族。
东夷文化的传说故事
东夷文化的传说故事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之一,与东夷文化和古代神话传说有关。
根据传说,后羿是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英雄人物,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人物。
在传说中,后羿被描述为善于射箭的英雄,他曾经用神箭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免于被太阳灼烧。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想象,也体现了他们对勇敢、智慧和拯救的英雄形象的崇拜。
至于后羿的身份和其与夏朝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可能更多地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范畴,而非历史记载。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后羿和夏朝的记载可能存在很多神话色彩和传说成分,需要结合考古和历史学研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总的来说,后羿射日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英雄和宇宙的理解,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故事之一。
1。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第四节东夷的来龙去脉一、夷越渊源东夷从哪里来,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东夷的“夷”是什么意思?“夷”的含义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解释较有启发。
《越绝书》解释勾践《维甲令》“习之于夷”说“夷,海也”,说明夷有海的意思,海是平的,后世将夷引申为平,如“夷为平地”。
因此,东夷即东海的意思,东海边居住的民族叫做东夷。
客观地说,东夷是地名而非族名,单从“东夷”这两个字看不出这个民族的来由。
前面介绍过,中国人都是从东南亚北迁形成,从缅甸北迁的形成华羌和苗瑶,从越南北迁的形成百越,那么东夷究竟属华羌系还是百越系?我们先来看史书记载,炎帝是传说中第一支从西北游牧到中原的羌族部落,那时候九黎族已经占据中原,东夷早在山东半岛生根发芽,因此东夷不可能源自羌族。
至于苗瑶,东夷从黄帝时代就和羌族联盟共同对付黎苗(虽然出力较少),因此也不可能源自苗瑶。
答案只剩下一个——百越。
现在的研究表明,东夷文化确实源自百越。
东夷文化的两大特征:太阳崇拜和鸟崇拜,与百越毫无二致。
商的图腾是玄鸟,并自认玄鸟之后。
百越的鸟崇拜还波及通古斯(满族)和朝鲜半岛,因此韩国人自认东夷之后,从鸟崇拜上讲,还是有点谱的。
另外,山东古地名具有明显的越语特征,说明东夷人说的是古越语。
越人有三大发明(我评的):水稻、桑蚕和独木舟。
越人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独木舟(可能还有筏)的民族,并发明出一些制作独木舟的石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而大型有段石锛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亦有出土,说明早在龙山文化之前,越人(或最起码越文化)已进入山东半岛。
其实单看地图,也能比较出,应该是越人先到达山东半岛。
羌人从缅甸经四川北上陕西几乎就是红军长征走的线路,艰险程度相信受过本朝教育的人都有“深刻体会”,而越人则从北部湾出发,一路沿着海岸线上行,旅途要轻松愉快得多。
况且,如果越人是乘坐竹筏或独木舟北上,比起羌人忍受着缺氧的煎熬翻雪山过草地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
什么是东夷文化怎么发展的(东夷后代最后去哪里了)
什么是东夷文化怎么发展的(东夷后代最后去哪里了)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各部落与方国,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主要阶段。
夏商时期夏初,后启与后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以及从仲康失国到少康复国,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前后经历半个世纪的斗争,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黄炎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
这些部落已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
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山东省北部与河南省、河北省接壤的地区。
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部落。
他们从燕山地区南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其过程已在华夏雏形的形成一节叙述。
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与薄姑为中心的各方国。
西周初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商时期的九夷或夷方。
西周时期西周初既灭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
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的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化。
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
齐与鲁对周围东夷部落的政策有明显的区别。
齐国的中心地区,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在薄姑立国以前曾有一支姜姓的西系部落逢伯陵东迁至此。
《史记》也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集解》引《吕氏春秋》说是指“东夷之土”。
齐的远古祖先已与东夷发生过较密切的关系。
齐“大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齐采取了文化礼俗兼容并包、经济方面充分发挥地利的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齐太公在营丘立国之初虽然遇到了莱夷来争,但很快就稳定了,只有五个月就向周公报告其施政与奏效,使周公感到出乎意外的快。
伯禽至鲁,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报告其施政,“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分子人类学所见东夷族群的起源与演化
分子人类学所见东夷族群的起源与演化东夷族群是秦汉时期所称的上古时代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之一(华夏、蚩尤和东夷),上古时代把居住在黄河中游地区的民族称为“华夏”,而把华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
夷大致分布在华夏族的东部,便被称为东夷。
东夷的具体分布,据傅斯年研究,在“今山东全省境中,及河南省之东部,江苏之北部,安徽之东北角,或兼及河北省之渤海岸”。
上述认识得到了考古学上的支持,“黄河南岸的杞县至淮河北岸的安徽临泉一线”以东都是东夷族群的分布区[1]。
东夷族群在山东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创造了灿烂的有承继性的北辛、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
北辛文化是因滕县北辛遗址而得名,北辛遗址的年代当在公元前5400至前4300年之间。
大汶口文化源自北辛文化,在公元前4300年至前2400年左右,历时长达2000年。
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很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苏北、皖北,西到河南的信阳、平顶山和洛阳一线。
大汶口文化出土器物中出现了较多礼器化的石钺和玉钺、彩陶、纺轮和骨针等,还出现了刻在陶器上的图象文字。
龙山文化出现在大约公元前2400年至前1900年,其分布范围更广,向西甚至远达山西、陕西等地。
龙山文化是铜石并用的时代,并出现了夯土的类似城堡的建筑等。
岳石文化出现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前后,主要分布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考古界都认可岳石文化由龙山文化发展而来[2]。
“东夷”这个称谓直到西周才正式出现,当时东夷族群是周王朝的劲敌。
周公、成王东征以后,山东境内的东夷势力一蹶不振,而淮河地区得淮夷逐渐兴起,成为东夷中势力最强的一支。
到西周晚期,东夷的中心更向南移。
这一过程中,东夷已广泛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走上了融合的历程[3]。
东夷族群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主要源头之一,对理解中国各民族族群的起源、融合和分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DNA分型与测序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分子人类学的进展,随着东亚及其周边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尤其是父系Y染色体研究的一系列进展,使得东夷族群的遗传脉络逐渐明晰。
古代被中原称为东夷蛮夷的山东是怎么一步步汉化为汉的?
古代被中原称为东夷蛮夷的山东是怎么一步步汉化为汉的?
东夷又称夷方,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即早期东夷与之后的东夷所指的群体有所区别,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周朝时的特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莱夷为东夷,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民族的泛称,《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商亡以后,周军天下,自诩为天子,周人势力开始进入山东江苏等地,攻灭奄与薄姑这两个方国,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姜子牙封在齐今天临淄一带,周公封在鲁,今天曲阜一带。
这是周王室分在东方最大的两个诸侯国。
东夷部落在山东遭到严重打击。
山东一带的东夷被齐国攻灭之后,东夷部落开始向东南发展,处在安徽江苏一带的淮夷,又称淮南夷,南夷,从称呼就可以看见他们逐渐迁徙,或者他们的主力是逐渐向南方的,在迁徙途中,一边休养生息,后来定都城为徐城的徐国开始强大,臣服三十六国方圆五百里的国家出了个徐偃王,施行仁义,迅速强大。
率领九夷以伐宗周,向西到达黄河。
周穆王也害怕他气焰正锐,主动的分东方一些方国给徐偃王统治。
但是周穆王的怀仁并没有遏止徐偃王的野心,于是周穆王亲自率军讨伐,命令楚国人协助夹击,斩杀徐偃王,他的儿子率领几万族人迁移到彭城,周穆王仍封他为徐子,继续统治。
春秋末期吴王派伍子胥攻灭徐国,宣告存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徐国国灭,也宣告东夷成建制的国家覆灭,自此之后我国境内的东夷彻底被诸夏汉化。
但是东夷的称呼并没有消亡,而且戏剧性的飘到更远的地方如日本,朝鲜等地。
十六国时期汉朝的分裂与辽东鲜卑的崛起
十六国时期汉朝的分裂与辽东鲜卑的崛起汉朝在十六国时期的分裂与辽东鲜卑的崛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一时期,汉朝疆域逐渐分裂为多个政权,其中辽东地区的鲜卑族也逐渐崛起为重要的力量。
本文将就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汉朝的分裂情况以及辽东鲜卑的崛起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王朝,统一中国长达400多年。
然而,到了公元3世纪末,汉朝开始陷入动荡。
不断的战乱、政治腐败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汉朝的国力逐渐削弱。
十六国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汉朝的分裂1. 董卓之乱公元189年,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控制了朝政,发动了一场政变,这就是董卓之乱。
董卓专横跋扈,导致了朝纲不振,社会动荡。
这场政变成为汉朝分裂的导火索之一。
2. 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后,汉朝进一步陷入动荡。
此时,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民被加重的赋税压迫得无法忍受,于是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一度对汉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尽管后来黄巾起义被镇压,但是这场起义标志着汉朝政治的分裂已经开始。
3. 三国鼎立黄巾起义后,汉朝的政权逐渐分裂为三国,即魏、蜀、吴三国。
分裂的三国相互争斗,形成了长达约60年的三国鼎立局面。
这一时期的战乱和动荡导致整个国家的分裂,也为其他地区的族群崛起创造了机会。
三、辽东鲜卑的崛起1. 鲜卑的起源鲜卑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他们以牧畜为生,具有强大的骑射能力。
在汉末分裂的动荡局势下,鲜卑开始崛起。
2. 鲜卑与辽东在汉朝分裂后,鲜卑族逐渐在辽东地区崛起。
辽东位于中国东北,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
鲜卑族以辽东为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与其他政权形成了博弈关系。
3. 鲜卑对其他政权的影响鲜卑族的崛起对其他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鲜卑在辽东地区的势力逐渐扩大,对周边政权形成了威胁。
其次,鲜卑的崛起也改变了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
鲜卑族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势力之一,为将来的统一提供了基础。
东夷文化史序说
东夷文化史序说东夷,又称“蛮夷”,是指在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历史脉络清晰的族群。
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关于东夷文化的历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东夷文化的发展过程;二是东夷文化的融合性及其历史意义;三是东夷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渊源。
首先,东夷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当时,汉文化达到了高度发展,而西周文化也已经成为当时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
东夷文化也随着这两大中国文化的融合而产生了许多新的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宗教信仰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以及许多习俗的传播。
在此之后,东夷文化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它在汉族、藏族、回族等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日益延伸,而其中不乏一些杰出的人物以及优秀的文化作品。
其次,东夷文化的融合性及其历史意义。
东夷文化是由多个民族和文化交融而成的,它源于中国古代历史,而它缔造了多种民族文化的融合,让多个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相互交融,让其他民族的传统、礼仪、形式、风俗等也一起融入到东夷文化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富有历史熏陶的文化。
它通过民族的共生共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彰显了中国历史上的多元文化精神,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再者,东夷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渊源。
东夷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可见一斑,它在社会精神文化和历史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深深存在着,比如:在东夷文化中,人们按照宗教信仰来行事,它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形式;它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音乐、衣着、家具以及其他生活方式;它也留下了深远的历史痕迹,比如:在中国的四大家族的宗教文化中,东夷文化的思想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总之,东夷文化对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它也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精神的新纪元。
在今天,它仍然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蕴含以及时代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它不仅可以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夷夏的千年恩仇
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夷夏的千年恩仇《今本竹书纪年》“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古本竹书纪年》“后启杀益”、“启征西河”这里对启的记载主要三件事,一件是杀“益”,一件是夏扈之战,还有一件是征“西河”。
这个“益”,就是我们都熟知的“伯益”,他不仅自己曾无比风光,后代也是镇烁古今,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伯益是赢姓的祖宗,后面的秦国、赵国都是老赢家的。
被启抢去的天下,两千年后又回到了伯益的后代手里,不能不说世道轮回,神鬼莫测。
按照《史记》中司马迁老先生的说法,伯益的出生也是比较玄幻,“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女修。
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娶少典之子 ,曰女华。
女华生大费”。
这个“大费”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伯益,这又是一个吞了鸟蛋出生的故事,不过伯益这支属东夷的“鸟夷”,吞个鸟蛋才能生出来不世出的能人,也算是正常吧,商人那个“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也就是这个模子里出来的。
按照《史记》的描述,我们有理由认为大业就是皋陶,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皋陶也是鼎鼎大名,被尊奉为我们司法界的开山大祖师。
从汉以后,皋陶跟伯益就成了父子了。
沈长云先生在《赵国史稿》中为皋陶和伯益的父子关系盖棺定论,我们这里就不去探讨俩人到底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看下伯益跟启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夏代遗址分布图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帮了大忙,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按照《烈女转》里面的说法,伯益“生五岁而佐禹”是有些夸张,但按照《吕氏春秋》所述禹治水“至劳也。
得陶(皋陶)、化益(伯益)...... 五人佐禹 , 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
”,也的确功劳不小。
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是可以长篇累牍的,我们就不详说了,看下禹是怎么评价伯益的,“非予能成, 亦大费为辅”,不是我能干啊,多亏了大费(伯益)的辅助。
看来那个年头,没有得力的助手,领导也不好当。
夏人征服东夷淮夷的历史痕迹
夏人征服东夷淮夷的历史痕迹▲ 二里头遗址所出玉璋夏人建国之前,整个东亚大陆的舞台主要由东夷集团、华夏集团和南方苗蛮集团占领,三大集团虽然都互有攻伐,但基本上是东夷集团和华夏集团为统一战线,等到南方苗蛮集团被消灭,夏朝建立后,夷夏之争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
从考古学方面观察,海岱地区在龙山时代之后,继之而起的是继承了龙山文化传统的岳石文化。
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900—前1450 年,相当于夏代中期至商代初期。
岳石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皖北、苏北和豫东等原龙山文化地区。
彼时,整个东亚大陆已经形成了以豫西、晋南等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基本格局,而海岱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重心则由鲁东南、鲁中北、苏北地区转移到了鲁西、鲁西北平原及豫东和皖北地区。
这一带也随之成为夷夏之争的前沿阵地,虽然岳石文化人群延续了龙山文化以来大规模西迁的态势,其中一大部分还融入华夏族群,东西方文化得以深度融合,但东西对峙仍是这一时期双方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我在《元中国时代》一书中已述及,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太康的儿子少康借助东夷族群的有仍、有虞两国势力先后灭掉同为东夷族群的有穷、过和戈三国,成功恢复了夏王朝的大统,这一惨痛教训让少康及其后续几代夏帝充分认识到了东夷族群的强大及其对夏王朝的觊觎之心,因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征伐和安抚两手并举的策略。
《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李琳之著,商务印书馆,年20209月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复国即位第二年,“九夷”之方夷就到夏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为了更有效地震抚东夷族群,继少康之后的予即帝杼,还把前沿战略指挥中心从河济地区的原迁到了豫东的老丘,即今开封市陈留镇以北约20 公里的虎丘岗遗址,并亲自挂帅,一直向东打到东海岸边,捕获了以九尾狐为图腾神和婚姻神的多个东夷部族首领,征服了这一地域的土著夷人。
东海大致在今鲁东南的沂沭河盆地一带——在公元前6000—前2000 年这一段时期,这一地区尚是一望无际的湖泊和大泽。
东夷的概念
东夷的概念东夷,又称东胡、东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对东北地区的部分原始部落的统称。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对东夷的记载非常丰富,不仅包括了地理位置、部落名称、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了东夷与中原文明的交流、战争和文化融合等诸多方面。
东夷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东夷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东夷的地理位置和分布东夷的地理位置主要位于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现今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
东夷的分布范围与周边的其他民族相邻,东与朝鲜族接壤,南与中原地区相邻,西与鲜卑族、匈奴族等接壤,北面是辽阔的海洋。
东夷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和丘陵,土地肥沃,适合农耕、渔猎等生产活动。
二、东夷的组成部落和社会结构东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很多部落和族群。
根据史书记载,东夷部落有乌丸、鲜卑、狼居胥、朝鲜、高句丽等等。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和领袖,部落内部主要以家族为单位,家族的维系和传承非常重要。
东夷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以部落首领和族长为主导,大多数东夷族群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
三、东夷与中原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东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非常频繁,这主要是因为东夷地区临近海洋,早在古代就有了区域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流动。
东夷人常常与中原文明进行贸易、征战和文化交流。
史书中有记载称,东夷人曾与中原人民进行边境贸易、通婚,甚至参与中原政权的争夺。
同时,东夷地区的一些族群也曾向中原地区学习农耕和铁器制作等技术,逐渐融入中原文明。
四、东夷与中原文明的冲突和战争东夷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史书中也记录了东夷与中原文明之间的背离和冲突。
东夷部落曾多次侵袭中原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鲜卑族和匈奴族的南下战争。
这些战争不仅对中原地区的稳定造成了影响,也对东夷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东夷文化的特点和遗产东夷地区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既有原始部落的特色,也有受到中原文明影响的发展。
东夷文化
青州市大郇初中校本教材《东夷文化》青州市大郇初中校本教材编委会东夷文化〖东夷概述〗东夷是个方位词,所指的地区是不断变化的,开始的时候仅指现在的山东东部和江苏安徽等地.秦汉时东夷包括夫余,挹娄,高句骊,东沃沮,濊,三韩,倭等。
(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东夷是周时才有的概念,是史学家追述历史时对东部之民的泛称,如同欧洲人称我们为远东人似。
先秦东夷指山东东部,江苏及安徽东部。
在汉以后东夷扩大到东北朝鲜半岛等地,在唐时日本已经被称为东夷了。
先秦之东夷各部间和华夏同文同种,但是互不隶属,他们不自称为夷人,只有山东一个地方的人自称为夷,后代的史学家为了好记述,把东部之民统称为东夷。
东夷历史上指商末周初时的东部未被中原势力统治的部落,有人把东夷无限上述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五个多世纪,而文献中明确以华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配合四方的记述,大概出现于战国。
《左传》昭公十七年,孔子向郯子学习古代官制时曾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这是指四方之夷,而《论语》中未出现“东夷”、“南蛮”等配有方位的民族称谓。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莅中国而抚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
《孟子》中虽已出现“东夷”、“南蛮”等称谓,但在《孟子·尽心下》说:“君好仁,天下无故焉。
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征而西夷怨。
奚为后我!”证实孟子所说“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
《管子·小匡》和《礼记·王制》中关于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方之民,及其习性、语言、衣服、器用等不同的记载。
《管子》为战国中晚叶齐人追叙,虽依据了管仲相主而霸的事迹与言论,但所指五方之民,方位整齐的观念,是战国中晚叶成书时对齐桓公霸业的概括。
《礼记》则是西汉中叶学者们依据先秦材料所作。
以上征引两书的记述,说明战国已出现的五方民族整齐配合的观念,到西汉得到了确立。
华夷五方配合,只是战国秦汉受华夷大一统思想支配而对五方各族的一种划分,无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只是对一方民族的统称,并非已形成五大民族集团。
汉殇15:羌夷恩怨
汉殇(15、"羌夷恩怨)乙迷我第一次注意到东夷是因为韩国人吵着要认东夷做祖先,那时候我对东夷的认识同大多数国人一样浅薄,因此对韩国人的“异常”举动并没有怎么在意。
然而随着对上古历史的钻研,逐渐了解到东夷的背景,我才惊觉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东夷创造出龙山文化和商王朝。
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晚期,是华夏文明的直系渊源。
商王朝则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历史的开端。
我们教科书里的夏朝仅见于周以后的史书记载,商代甲骨文并无此王朝的只言片语。
而且成熟文明的标志主要为文字和金属器具,如果河南二里头文化确属夏朝遗址,一无文字二无大量青铜器,并没有多大意义。
另外依据史书记载,克夏的商国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较夏朝先进,所以即便夏朝存在,也丝毫不影响商的重要性。
龙山文化和商王朝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如果韩国人是东夷的后代,就变成韩国人(的祖先)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今天的中国人不过是抢夺或剽窃了华夏文明而已(韩国学者的逻辑)。
好一个釜底抽薪!如今韩国学者许多让中日震惊的奇谈怪论都基于上面的前提,因此这两节我将简略说明两个问题:1、"华夷二族的恩恩怨怨。
2、"东夷这个神秘的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插一段闲话。
不管历史如何,我一直都认为现代韩国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父母。
中国人都是蜡烛,不点不亮。
没有韩国人这么紧巴巴地跑过来抢祖宗,祖宗早被我们扔到阴沟里发霉去了。
韩国学者的许多怪论事实上都戳到中国历史的盲点或痛处,好比东夷,没有韩国人热炒,中国有几人知道东夷这个教科书上从未出现过的名词?一、华羌与百越一万多年前,冰河时代结束,东南亚的人类开始北上。
进入中国的人类主要有两支,一支从缅甸出发,通过著名的臧彝走廊,进入四川。
在四川境内,一群人被长江的滂沱所感染,顺流而下,这群人就是苗瑶民族的祖先。
余部继续北上至甘南川北,过起游牧生活,他们自称“羌”,是以古史记载,羌人乃三苗之后。
距今约六千年前,羌族一分为二,东支进入陕西,形成后来的华夏族,西支南下进入青藏高原,此后逐渐形成藏族和缅甸人。
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
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在古代,东夷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区域。
这里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但却常常受到外族侵扰。
这样的局面,导致东夷进行了一场长期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当时的东夷族群来说,可谓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和洗礼。
东夷的战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当时,中原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对边境地区实行了强化的控制。
这种强制统一的制度,对于东夷族群来说,必然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他们自然不会默默承受这样的压力,而是开始进行了抵抗。
最开始,东夷的抵抗主要是分散的。
不同的部落不断的进行小规模的战争和冲突。
这一阶段,对于中原的王朝统治来说,其实并不像是一场“战争”,而更像是一系列的“剿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夷部落之间逐渐建立了联系,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此时,东夷的抵抗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某一个部落,变成了整个民族的动员和抵抗。
这一时期,对于中原的王朝统治来说,就真正的变成了一场战争了。
在这场战争中,东夷给中原的王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他们的战斗技巧独特,常常采用的是 guerrilla tactics,即游击战术。
这种战斗方式,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极其不利。
他们的军队,主要是以大规模的正面战场为主,所以在东夷的游击战术面前,他们经常处于劣势。
虽然东夷在战争中屡屡获胜,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合作,常常会陷入内部的争斗和纷争,导致战争的进展缓慢。
与此同时,东夷也不断的吞噬着自己的资源和士气,对于战争的持久性,并没有带来多大的保障。
长期的战争,最终为中原和东夷双方带来了“疲惫之战”的结局。
这一段历史对于东夷人来说,体现出了他们的勇气和团结,但也同时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没有谁是战争的赢家,而最终的结局,永远是双败。
在当今社会,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才是促进亚洲各国和平与繁荣的基础。
东夷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他们的历史经历、文化和风俗,与中原地区不尽相同。
但不管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都应该坚守着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渴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乙迷
一、夷越渊源
东夷从哪里来,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东夷的“夷”是什么意思?
“夷”的含义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解释较有启发。
《越绝书》解释勾践《维甲令》“习之于夷”说“夷,海也”,说明夷有海的意思,海是平的,后世将夷引申为平,如“夷为平地”。
因此,东夷即东海的意思,东海边居住的民族叫做东夷。
客观地说,东夷是地名而非族名,单从“东夷”这两个字看不出这个民族的来由。
前面介绍过,中国人都是从东南亚北迁形成,从缅甸北迁的形成华羌和苗瑶,从越南北迁的形成百越,那么东夷究竟属华羌系还是百越系?
我们先来看史书记载,炎帝是传说中第一支从西北游牧到中原的羌族部落,那时候九黎族已经占据中原,东夷早在山东半岛生根发芽,因此东夷不可能源自羌族。
至于苗瑶,东夷从黄帝时代就和羌族联盟共同对付黎苗(虽然出力较少),因此也不可能源自苗瑶。
答案只剩下一个——百越。
现在的研究表明,东夷文化确实源自百越。
东夷文化的两大特征:太阳崇拜和鸟崇拜,与百越毫无二致。
商的图腾是玄鸟,并自认玄鸟之后。
百越的鸟崇拜还波及通古斯(满族)和朝鲜半岛,因此韩国人自认东夷之后,从鸟崇拜上讲,还是有点谱的。
另外,山东古地名具有明显的越语特征,说明东夷人说的是古越语。
越人有三大发明(我评的):水稻、桑蚕和独木舟。
越人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独木舟(可能还有筏)的民族,并发明出一些制作独木舟的石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而大型有段石锛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亦有出土,说明早在龙山文化之前,越人(或最起码越文化)已进入山东半岛。
其实单看地图,也能比较出,应该是越人先到达山东半岛。
羌人从缅甸经四川北上陕西几乎就是红军长征走的线路,艰险程度相信受过本朝教育的人都有“深刻体会”,而越人则从北部湾出发,一路沿着海岸线上行,旅途要轻松愉快得多。
况且,如果越人是乘坐竹筏或独木舟北上,比起羌人忍受着缺氧的煎熬翻雪山过草地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
对东夷源出百越唯一不利的证据是目前一种极为流行的观点:龙山文化先民的Y染色体单倍型与半坡文化先民一样,都是O3,说明今天汉族主体是龙山文化先民的后代。
此观点源于前年发表于《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但我不得不说,这一观点是对那篇论文的过度解读。
原文中李辉等研究的是山西陶
寺龙山文化先民的DNA。
要知道,龙山文化的主体在山东,山西陶寺是龙山文化外围的外围。
史前山东是东夷的居住地,而山西则是羌族的老巢,陶寺文化很可能是羌人学习东夷文化的结果,或羌人用东夷战俘或奴隶建立起来的文化。
如今,一大票好事者把这篇文章中陶寺先民的O3张冠李戴上升为龙山文化先民的单倍型是O3,这样荒唐的事情居然被广泛承认并到处宣讲,不得不说是中国学术界对东夷问题的无知。
当然,即使东夷人的单倍型确属O3也不能说明东夷就一定来自华羌系。
百越本身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群民族,台湾原住民和良渚文化先民属O1,而壮侗语系的核心单倍型则是O*和O2a,朝鲜半岛和东部阿尔泰民族的特征型O2b显然也是百越史前从东南亚带去的。
就此已知,百越包含O*、O1、O2a和O2b,再加一个O3也不奇怪。
二、东夷归宿
东夷问题的焦点不在它的出处,而在它的去处。
东夷最终融入华夏族,还是撤向朝鲜半岛,这才是中韩历史纠葛的症结所在。
其实东夷民族的去处在史料上已经留下多条线索。
首先是先秦典籍对东夷反抗西周的记载,开始是东夷,后来变成东南夷,徐夷,淮夷,东夷的抵抗中心步步南移已经昭示东夷主力在南撤。
另外,我们世代景仰的大禹不经意间留下更直接的证据。
下面来看看《史记•封禅书》的一段原文:
“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
封禅根据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因此,《封禅书》里的“云云”和“亭亭”实指泰山脚下的云云山(今新泰市楼德镇南)和亭亭山(今泰安市区南20公里处)。
奇怪的是大禹的封禅:“禹封泰山,禅会稽”,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会稽山在今日浙江绍兴,与泰山相隔千里,大禹的封禅之地怎会相距如此之遥?
大禹不仅在会稽祭地,死后还葬在会稽,至今大禹陵依然是绍兴的一大名胜,这件事连范文澜都觉得诡异:遍寻古史,并无大禹在百越活动的记载,为何死后会葬在百越?其实答案很简单,大禹时代的会稽山就在泰山脚下,是东夷的活动中心。
当时羌夷联盟,会稽自然也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地之一。
大禹治水成功,在会稽山论功行赏,大禹还经常在会稽召开部落首领会议,一次防风氏来迟,被大禹斩首,此事至今被学者视为大禹独断专行的证据。
现代有人认为,禹在世时已为启继位积攒力量,我认为此说谬也。
大禹葬在会稽,本身就是强烈的传位东夷的讯号,中国人最讲究祭祀祖先,如果大禹想让自己儿子继位,哪里敢葬在东夷?羌夷破裂后,东夷南撤,不仅将部落迁至百越,甚至将大禹陵也带着跑,大禹陵最终被安置在绍兴,陵所在地依然命名为会稽。
我以前一直对绍兴这个小地方能出产那么多大师级的人物感到好奇,如今想来,绍兴在历史上汇集着东夷、百越和华夏三族的精英。
晋衣冠南渡,南逃的士大夫主要积聚在健康和会稽,王羲之等就在会稽曲水流觞作下《兰亭序》。
如此强大的人文底蕴,出几个大师有什么好惊讶呢?
东夷将地名带着跑似乎是一种传统。
商周之际,东夷的中心是奄(山东曲阜)和薄姑(山东博兴东南),周初东夷叛乱,奄和薄姑被周公灭,齐封于营丘(薄姑的中心),鲁封于奄。
奄和薄姑的部分遗民南撤至吴地又建立起淹君城和蒲姑大冢。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东夷是源于百越,归于百越。
东夷败落后至少主体上是南撤,而非渡海至朝鲜半岛。
这一点恐怕韩国人要失望了。
三、朝鲜文化的来源
韩国人自称东夷的后代,并非一点谱都没有的事情。
朝鲜和日本都是居于北方的南方民族,吃米饭而非面食,生活习惯与越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
朝鲜史前文化有两个阶段,一是距今三千年前的有文土器文化,二是始于三千年前的无文土器文化,后者是和水稻种植一起传入朝鲜半岛的,并一举奠定朝鲜人南方文化的特征。
那么这一文化究竟是谁传入的呢?
距今三千年前恰好是商周交替和周初东夷大叛乱的时期,东夷败退很可能一小部分遗民渡海逃到朝鲜半岛带入稻米文化。
当然这只是猜测。
不管怎样,东夷的主力应该是留在山东华化或南撤百越。
如果韩国人想证明他们是东夷正宗的后裔,现在的证据远不够充分,毕竟大禹是“封泰山,禅会稽”而非“禅平壤”。
除非有一天证实山东龙山文化的先民基因型属O2b,那历史真得要重写,不过依个人推测,这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四、甲骨文之谜
甲骨文重见天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目前共发现十五万片甲骨,4500个单字。
蹊跷的是,经中国数代顶级古文学者的不懈努力,迄今仅破解三分之一。
而甲骨文以后的西周文字并不存在识别困难,这件怪事透露出一个难以启齿的事实:甲骨文与先秦的大篆记载的可能并非同一种语言。
如果甲骨文与篆字就像篆字和隶书那样一脉相承仅仅是字形的差异,断不至如此艰涩难辨。
三分之二的甲
骨文之所以无法辨识,是因为它们根本没有流传下去。
现在我们知道,商和周是不同民族建立的两个王朝。
商源出东夷,甲骨文是商的文字,记录的自然是夷语。
华夏族本无文字,攻灭商纣建立周朝后,将殷商遗老集中在都城,教华夏贵族及其子弟们识字。
殷商的4500个文字里,有2000个是象形、指事或羌夷共同语,被西周继承下去,而其它夷语特有而在羌语里没有对应的文字,就此失传。
因此先秦文字大多象形指事,秦以后才逐渐发展出大量的形声和会意字。
夷语随着夷族的溃散早已灭绝,甲骨文中尚未破译的数千文字,也许会像消失的夷语那样成为永久的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