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期末考试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壤的定义、特征及其在环境生态系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的定义:

1.土壤是历史的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具有生命力和生产力(具有肥力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

2.是由母质与自然因素(生物、气候、地形、时间)以及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质世界中一个不断变化、处于运动中的客观实体。

3.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既是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气、肥、热的主要源泉,也是营养元素不断循环、不断更新的场所。

土壤的特征:

1. 具有生产力,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土壤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分为非矿质和矿质两大类。(1)非矿质, 包括C、H、O这些养分存在于大气和水中, 用于光合作用。(2)矿质,来自土壤的13种矿质营养元素,分成三类:大量、中量和微量。大量营养元素:N,P,K;中量营养元素:Ca,Mg,S;微量营养元素:B,Cl,Cu,Fe,Mn,Mo,Zn

2. 土壤具有生命力。土壤是支撑植物的场所和养育植物的基地,调节水、热、空气、养分等植物根系适宜的生活环境。

3. 土壤具有环境净化力。土壤的“净化功能”,表现为吸附、分散、中和、降解环境污染物的能力。

土壤在环境生态系中的重要作用:

1.土壤质量与水质的关系

2.土壤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3.土壤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4.土壤与人体和动物健康的关系

5.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

土壤圈定义: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底部的一种疏松而不均匀的覆盖层及其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体系,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和中心位置,既是这些圈层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又是对这些圈层的支撑。

环境土壤学的任务:1. 着眼于土壤质量的保护、利用和改善2. 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协调关系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3. 最终目的提高土壤-植物系统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环境土壤学研究内容:1. 研究土壤环境的现状及其演变,土壤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2. 研究土壤-植物系统中化学物质(包括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分布规律以及污染的生态效应和卫生学评价3. 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 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微观机理和宏观生态效应)5. 在严格的环境土壤学实验基础上,参考各种环境质量基准值,研究土壤环境标准6. 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基准7. 土壤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如气候异常、臭氧层破坏、酸雨(2)大面积生态破坏,如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和荒漠化(3)突发性的污染事件迭起第二章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几种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母质。定义:岩石及其风化产物叫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质。

母质类型:可按成因分为残积母质(风化壳保留在原地,形成残积物)和运积母质。如果在重力、流水、风力、冰川等作用下风化物质被迁移形成崩积物、冲积物、海积物、湖积物、冰碛物和风积物等,则称为运积母质。

母质的作用:1.成土母质的类型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石英含量较高的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2.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深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土壤的矿物组成也就不同。

2.气候。直接的水、热、空气条件,相同的母质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物理、化

学和生物学变化。主要包括温度和湿度两方面。

3.地形。地形对母质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使气候因素发生局部的重新分配,是间接的水、

热、空气条件,进而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生物。是通过生长繁育、新陈代谢、进行着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一方面充实与丰富

土壤的基质,另一方面以有机物形式为土壤累积化学能。

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性质与自然因素有本质的不同1.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

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可以通过利用改造和定向培育创造不同熟化程度的耕作土壤2.

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制约3.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各自然因素而起作用,有利和有害两方面4.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提高肥力或破坏土壤。

6.时间。是一切作用过程的累积因素,是所有的作用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保证。土壤的年

龄: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相对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发育程度。初期(未风化的母质)-青少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最后阶段(土壤发育完成,原生矿物基本上彻底风化)。

土壤年龄相差很大,短者数百年以内,长者可达几百万年之久。

三种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崩解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分的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

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引起的,结果是使岩石矿物由大变小,由粗变细,但化学性质和组成未发生变化。

2.化学风化:矿物和岩石在水、二氧化碳、氧、各种酸类以及生物分泌物的作用下,引起

的化学反应而分解,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矿物发生解体,有时又形成新的矿物(次生矿物)。

3.生物风化:生物活动使岩石崩解,分泌的各种有机酸对岩石的化学分解有强烈的作用,

促进岩石的化学风化。由于生物活动而引起的风化叫做生物风化。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矿物的抗风化能力,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2.气候条件(雨量是天然溶剂,温度控制速度)3.地形与排水条件,不同地形风化作用所占比例不同。土壤肥力含义:是指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全部过程中供给最大量的有效养分和水分能力,同时自动地协调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空气和温度的能力。自然肥力,有效肥力。

耕作土层次: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

自然图层次: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未风化基岩

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的目的

土壤分类学:是研究和描述土壤及其之间的差别,探讨土壤之间差别的因果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建立某个土壤分类系统的科学。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对土壤进行分门别类。

土壤鉴定:借助或参考已有的土壤分类系统去命名土壤

土壤分类单元:在所选用的作为土壤分类标准的土壤性质上相似的一组土壤个体,并且依据这些性质区别其他土壤个体。

目的和意义:土壤分类是在系统的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对土壤所做的科学区分。

1.土壤分类可以反映土壤之间、土壤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反映它们的肥力水平和利用价值,为合理的利用改造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2.土壤分类的研究成果反映土壤科学的研究水平,特别是土壤地理学、发生学的研究水平,而且,土壤学其他分支的研究也必须引用土壤分类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