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质量标准.doc

合集下载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doc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doc

专业建设工作质量标准(一)目录(二)正文1.专业建设管理1.1专业(群)开发与调整1.1.1每三年组织专业(群)开发与调整的专题调查研究,掌握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定位,区域产业发展的实然现状与趋势,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动态,厘清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准确认识专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1.1.2分析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对口率、薪资水平等),专业(群)发展的现实能力(教学与科研团队、实训与实习条件、课程及其资源、专业特色等),准确把握专业(群)发展的内部基础。

1.1.3撰写专业(群)发展SWOT报告,剖析专业(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专业(群)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后,递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1.2 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计划1.2.1依据学院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及评价改革、团队建设、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双证书”获取、学生对专业建设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就业质量);制定实现目标的思路、举措和保障措施。

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院长办公会议核准。

1.2.2依据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计划专业建设年度工作,确立目标,明确任务,落实主体,规定时间节点,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或扩大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专业建设与系部其它工作一同计划。

1.2.3组织专业建设年度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1.2.4组织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执行情况总结,总结分析规划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问题的设想。

总结报学院备案。

1.3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由学院高级职称教师,行业协(学)会、企(事)业单位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和工作制度,谋划和推动专业发展论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人才质量评价等工作。

(完整版)专业建设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说明

(完整版)专业建设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说明

专业建设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说明1、专业设置与调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每年都进行行业或地区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专业内涵,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培养规格与毕业生质量标准:专业培养规格符合预期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具体、可检测、可操作、可实现,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规定。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较好地体现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能满足预期就业岗位的要求。

4、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力度大,打破学科体系束缚,进行课程开发有措施、成效显著;建立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和培养目标衔接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接轨;重点(主干)课程与课程目标(标准)明确具体,内容的深广度适当;选修课≥150学时(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精品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成效(有学院、省级及以上精品课)。

5、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正确、结构适当、时间安排合理、计划和大纲吻合、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6、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7、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及培训状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的参与率≥80%为优、≥50%为良、≥30%为合格;科研参与率≥50%为优、≥30%为良、≥10%为合格;地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奖成果≥3项为优、≥1项为良,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内容改革。

8、机制与保障: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和培训工作。

9、职业能力训练:训练内容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与以更新,实训时间累计一般不少于半年(三年制);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全部由双师素质教师或兼职教师在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校企两个实训基地内进行。

10、职业技能鉴定:设有国家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为优,设有省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为良,设有市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为合格;同时要求有本专业自己的鉴定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引言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建设标准是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基于实际情况,探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与意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需求制定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践性,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二、专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相关行业的需求,全面反映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培养学生具备所学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内容要与所学专业相关,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4. 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要求教师队伍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具备一定数量的工作经验。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参与相关培训和研究活动,保持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5. 教育资源与条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要求院校提供完善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场所、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

要注重改善教学条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专业建设标准的实施方法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校自评与审核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专业建设标准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自评。

专业建设标准(试行)

专业建设标准(试行)

专业建设标准(试行)
专业建设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针对某一特定专业领域,根据行业需求、发展趋势、教育教学要求等制定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规范。

这些标准旨在促进专业教育的规范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及学生毕业后的综合素质要求。

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规定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以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 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要求具备一定数量的合格教师、合理的教师结构和较高的教学质量,以及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

5. 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专业建设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以促进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

这些标准通常由教育部门、行业协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制定和发布,以指导专业建设的发展和实施。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和相关单位应根据专业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制定具体的专业建设规划,确保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标准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标准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标准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二零二零年四月目录一、建设基础 (3)(一)人才需求分析 (3)(二)建设现状 (3)(三)存在主要问题 (4)二、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建设目标 (5)1、总体目标 (5)2、具体目标 (5)1)创新“校企合作、两环境、双循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5)2)强化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实训 (5)3)实施“双证书”、施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等特色教育 (5)4)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5)5)加快本专业教学条件建设 (6)6)改进课程与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与评价方式 (6)三、建设内容 (6)(一)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6)(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7)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7)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思路 (7)3、实施保证 (9)(三)课程体系建设 (9)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9)2、开发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方法 (11)3、编写特色教材 (13)4、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13)5、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 (13)(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4)1、建设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3个开设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仿真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4)4、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5)(五)教学团队建设 (16)1、专业带头人培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7)(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8)1、对口交流和对口支援 (18)2、社会培训服务 (18)(七)专业群建设 (18)四、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19)(一)2012年建设进度 (19)(二)2013年建设进度 (19)五、建设经费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与专业评估办法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与专业评估办法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与专业评估办法为加快我院专业建设和改革,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保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评估办法。

一、评估意义及原则专业建设评估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发展思路。

加强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和完善专业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学校决定开展专业评估工作。

在专业评估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科学性、务实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3、坚持条件、过程、效果全面进行,以软件建设为主的原则;4、坚持导向性、可测性和提升教学质量实效性原则;5、坚持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6、坚持促进规范、长效管理,提高队伍水平的原则。

二、评估依据按照《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三、评估对象评估对象为学校目前开设的所有专业,重点是学院立项的重点建设专业及新上专业。

各专业均应按专业评估方案中的建设标准要求,认真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准备接受评估。

四、评估组织和程序1、专业评估的组织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2、专业评估内容主要是近三年的情况。

3、专业评估采取各系部自评和学校组织专家组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自评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基础,各系部应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做好自评工作。

自评期间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佐证材料,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在自评基础上,各系部要认真写出被评专业的自评报告,连同需要展示的材料,报教务处。

5、学校组织专业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1)召开学校评估专家组会议,部署校级专业评估工作。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一)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一)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一)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各个高校纷纷开始进行一流专业建设。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作为评价一个专业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关键要素在进行一流专业建设时,以下要素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素质、课程设置合理性和专业实践环节等。

•科学研究: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和与产业的合作等。

•产学结合: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就业率等。

•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国外高校的合作项目和双语教学等。

三、标准一流专业建设的标准应该是高标准、严要求的。

以下是一些一流专业建设的标准要求:1. 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完备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有保障。

•实践环节设置合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科学研究标准•有一定的科研经费和研究平台。

•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科研与产业结合,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

3. 产学结合标准•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行业实践基地。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良好。

4. 国际化标准•与国外高校有合作项目,有国际交流机会。

•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四、挑战与机遇一流专业建设不仅面临着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1. 挑战•多个高校竞争一流专业的建设,竞争激烈。

•资金和资源的争夺,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有更好的培训和支持机制。

2. 机遇•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互相借鉴经验。

•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流专业建设是高校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五、结语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估,可以促进一流专业的建设和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简介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是评估和提升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一系列指标和评价方法,旨在衡量专业建设的效果,并为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目标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目标是确保高等教育专业的优质水平,以满足学生、社会和国家的需求。

通过建立科学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指标专业建设质量指标是衡量专业建设质量的具体要素或衡量标准。

它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课程设置和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师资力量:评估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背景等重要要素。

3. 教育资源:评估专业建设所需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充足性和质量。

4. 培养效果:评估专业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如知识水平、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等。

5. 质量保障机制:评估专业建设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以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评价体系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是基于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工具,用于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评价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和分析方法,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客观评估。

2. 评估方法:根据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3. 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统计和分析后,形成评估报告,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参与者,促进专业建设的改进。

最后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机构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的指标设计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推动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汇报人:
目 录
01.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概述 02.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内容 03.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实施 04.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评价与改进 05.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案例分析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概 述
定义与作用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是指在专业建设中,为确保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 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进性
教学团队:组建高水 平、结构合理的教学 团队,保证教学质量
和效果
教学设备:配备先进 的教学设备和实验设 施,提高教学效果和
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 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学
效果
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素质:具备专业知 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

教师结构:合理配置不 同年龄、职称和学科背
实施保障
建立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体系 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评 价与改进
评价目的与原则
评价目的:提高 专业建设质量, 促进专业发展
评价原则:客观、 公正、科学、合 理
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 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案例三:某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专业定位: 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跨 文化沟通能 力的商务英
语人才
课程设置: 注重实践教 学,开设商 务英语、国 际贸易、国 际金融等课

师资队伍: 引进国内外 优秀教师, 提高教师队
教学设施:拥有先进的计算 机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 络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满足 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评估、学生 反馈等方式,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满意度

最新 专业建设标准

最新 专业建设标准

最新专业建设标准最新专业建设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专业建设标准,以帮助各机构和组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

标准内容最新的专业建设标准涵盖以下方面:1. 课程设置标准课程设置标准- 课程应与专业目标相符,涵盖核心知识和技能。

- 课程设计应合理,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师资质标准教师资质标准- 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格认证。

-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3. 教学资源标准教学资源标准- 学校应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研究资源。

- 学生应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

4. 质量评估标准质量评估标准- 学校和教师应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反馈。

- 学生应有机会参与评估过程,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使用建议为了遵守最新的专业建设标准,建议各机构和组织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审查和更新课程设置,确保与行业需求和发展相适应。

2. 招聘和培养具备优秀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

3. 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改善教学设施和研究资源。

4. 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促进持续改进和发展。

总结最新的专业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具备实用技能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各机构和组织应该积极采取上述建议,以确保专业建设符合标准要求,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以上为最新专业建设标准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文件。

*Note:* *This document is provided based on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legal advice.*。

(完整版)专业建设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说明

(完整版)专业建设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说明

专业建设量化考核评价标准说明1、专业设置与调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每年都进行行业或地区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专业内涵,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培养规格与毕业生质量标准:专业培养规格符合预期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具体、可检测、可操作、可实现,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规定。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较好地体现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能满足预期就业岗位的要求。

4、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力度大,打破学科体系束缚,进行课程开发有措施、成效显著;建立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和培养目标衔接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接轨;重点(主干)课程与课程目标(标准)明确具体,内容的深广度适当;选修课》150学时(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精品课程建设有计划、有成效(有学院、省级及以上精品课)。

5、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正确、结构适当、时间安排合理、计划和大纲吻合、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6、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7、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及培训状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的参与率》80%为优、> 50%为良、》30%为合格;科研参与率》50%为优、》30%为良、》10%为合格;地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奖成果》3项为优、》1项为良,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内容改革。

8、机制与保障: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和培训工作。

9、职业能力训练:训练内容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与以更新,实训时间累计一般不少于半年(三年制);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全部由双师素质教师或兼职教师在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校企两个实训基地内进行。

10、职业技能鉴定:设有国家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为优,设有省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为良,设有市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为合格;同时要求有本专业自己的鉴定标准。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竞争也日渐激烈。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国家对高校专业建设严格把关,确保每个专业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便有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

一、审查条件1、办学方案。

必须有详细的办学方案,说明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

2、师资队伍。

必须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相关的规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3、教学设备和实验室。

必须齐全,能够满足教学和实验需求。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必须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有效管理。

二、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具备卓越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成为所学专业领域具有开拓性、独立思考性和发展性的的创新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

特别是核心课程,必须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要紧密衔接和充分贯通,能够满足相关岗位需求。

2、选修课程。

必须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够充分体现各个方向的特色需求。

四、教学实践1、教学实践的设置。

必须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实践需求,有助于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发展方向及相应的要求。

2、教学实践的质量。

必须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并体现出实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贡献。

五、师资队伍1、师资配备。

必须充分保证师资力量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实现课程目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2、教师考核。

必须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以及评估,以保证教学水平处在一定水平。

六、教学环境必须有完善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场所、设备和支持服务等。

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

这项标准从多方面考虑专业建设的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

高校需要认真落实这项标准,努力提高各方面指标,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建筑工程质量 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 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

2. 建筑外观:要求建筑物的外观整洁、美观,无明显的色差、开裂、脱皮、起砂等现象。

3. 建筑设备:要求建筑物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设备安装齐全,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

4. 建筑材料:要求建筑材料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5. 建筑施工:要求建筑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工艺精细,质量可靠。

6. 环境保护:要求建筑施工符合环保要求,无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

7.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要求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完整,能够反映工程的质量状况。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是保障建筑物能够安全、正常使用的重要前提,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doc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doc

专业建设工作质量标准(一)目录(二)正文1.专业建设管理1.1专业(群)开发与调整,掌握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定位,区域产业发展的实然现状与趋势,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动态,厘清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准确认识专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专业(群)发展的现实能力(教学与科研团队、实训与实习条件、课程及其资源、专业特色等),准确把握专业(群)发展的内部基础。

,剖析专业(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专业(群)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后,递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1.2 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计划,制定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及评价改革、团队建设、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双证书”获取、学生对专业建设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就业质量);制定实现目标的思路、举措和保障措施。

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院长办公会议核准。

,计划专业建设年度工作,确立目标,明确任务,落实主体,规定时间节点,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或扩大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专业建设与系部其它工作一同计划。

,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总结分析规划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问题的设想。

总结报学院备案。

1.3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由学院高级职称教师,行业协(学)会、企(事)业单位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和工作制度,谋划和推动专业发展论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人才质量评价等工作。

1.4 专业文化建设结合专业(群)特色,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与企(行)业文化相融合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职业文化和技能文化,通过相应的载体和活动等方式,发挥专业文化在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调动激励、教育塑造、强技精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建设标准首先,专业建设标准应当包括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标准。

在现代社会,人才是任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至关重要。

这包括对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人才的潜力和创新能力,以便为企业或组织引入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其次,专业建设标准还应涉及到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化。

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标准,对于推动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包括对设备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以保持行业的竞争力。

另外,专业建设标准还应当包括对管理体系和流程的规范。

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因此,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管理标准,对于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这包括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管理体系和流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最后,专业建设标准还应当包括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制定和执行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这包括对产品性能、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持续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专业建设标准涉及到人才培养和选拔、技术和设备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流程规范、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等多个方面。

只有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标准,才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

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

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一、前言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标准化建设,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提升专业教育水平,制定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与促进。

二、一流专业建设验收标准(一)指导思想1. 教育质量为本,培养人才为目标。

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符合社会需求与未来趋势的热门专业。

3. 标准化管理,科学规划,严格评估,持续改进。

(二)标准内容1. 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教学设施、教材教具、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应达到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2. 专业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支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科研实践经验、具备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师资队伍。

3. 学生培养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并能立即投身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4. 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元化、综合性、批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体验。

5. 教学改革创新:推崇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模式。

三、验收标准和程序1. 审核材料:申请举办一流专业的高校需要提交各种资料,包括立项申请书、学校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情况、实验室设施、实践教学条件等相关材料。

2. 考核时间:学校应提前通知验收组,等待验收组安排考核时间。

3. 验收程序:由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开展验收工作。

验收组先进行实地勘查,然后听取有关方面介绍,最后经讨论决定是否合格。

4. 质量要求:学校在申请举办一流专业时,应有完备建设方案、有扎实的师资队伍、具备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有落实到位的教学教育改革措施,能够确保学生的人才培养达到高标准水平。

5. 验收标准:学校申请举办一流专业,需要达到一定的学校整体水平的要求,同时对相应专业的师资、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要求得到落实和保障。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

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一、培养目标一流专业的首要标准是其培养目标必须清晰明确,并且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相符合。

培养目标应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同时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一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科学、完整、系统,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需求。

课程设置应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

三、师资队伍一流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

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四、实践教学一流专业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科研水平一流专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关注学科前沿和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和研究工作。

科研水平体现了专业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六、社会服务一流专业应该具备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关注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企业合作项目,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服务能够增强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七、教学质量一流专业应该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质量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和监控,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价、毕业生反馈等,以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八、国际交流一流专业应该具备较高的国际交流水平,关注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换生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等活动。

国际交流能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提高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职成〔2017〕19号)及《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

结合学院“十四五”建设(2021—2023)三年指标,经过调研论证,特制定我院专业建设标准。

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及意义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是校企合作的平台,是工学结合的实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代表了学院的教育水平,反映了学院的实力,体现着学院的特色。

只有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重点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特色,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

二、专业建设的内容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确定培养目标按照技工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建设改革的依据,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具体工作有:(1)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2)进行就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完成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3)根据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按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设计。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引言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是为了评估和监督高等教育机构
的专业建设水平而制定的一套指标和评价标准。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
的评价体系,可以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主要内容
1. 指标的确定
- 专业目标和任务: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确保专业具
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潜力。

- 教学资源:评估专业教学资源的充足程度,包括师资队伍、
实验设备、教学场所等。

- 教师队伍:评价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业绩。

- 学生研究成果:评估学生在专业研究中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能力。

- 教学过程:评估专业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

- 质量保障措施:评价专业建设中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
机制。

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指标的量化和分级:将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并根据重要程度
进行分级,以便于综合评价和比较。

-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对专业建设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 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高等教育机构,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结论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可以对专业建设进行有效监督和
管理,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建设工作质量标准(一)目录…(二)正文1.专业建设管理专业(群)开发与调整1.1.1每三年组织专业(群)开发与调整的专题调查研究,掌握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定位,区域产业发展的实然现状与趋势,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动态,厘清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准确认识专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1.1.2分析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对口率、薪资水平等),专业(群)发展的现实能力(教学与科研团队、实训与实习条件、课程及其资源、专业特色等),准确把握专业(群)发展的内部基础。

1.1.3撰写专业(群)发展SWOT报告,剖析专业(群)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专业(群)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后,递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建设计划1.2.1依据学院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及评价改革、团队建设、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双证书”获取、学生对专业建设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就业质量);制定实现目标的思路、举措和保障措施。

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院长办公会议核准。

;1.2.2依据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计划专业建设年度工作,确立目标,明确任务,落实主体,规定时间节点,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或扩大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专业建设与系部其它工作一同计划。

1.2.3组织专业建设年度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报学院备案。

1.2.4组织系部《专业(群)建设规划》执行情况总结,总结分析规划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问题的设想。

总结报学院备案。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由学院高级职称教师,行业协(学)会、企(事)业单位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和工作制度,谋划和推动专业发展论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人才质量评价等工作。

专业文化建设结合专业(群)特色,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与企(行)业文化相融合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职业文化和技能文化,通过相应的载体和活动等方式,发挥专业文化在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调动激励、教育塑造、强技精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绩效分析改进!研究学院行政职能部门提出的专业建设中“过程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解决问题,确保专业建设工作的过程质量。

研究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专业建设“绩效信息”,以绩效索原因,以原因效过程,以过程提绩效,实现工作过程和绩效的持续改进。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深入行业企业调查研究,厘清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职业迁移岗位和职业发展岗位,准确描述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构建两种能力(就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四种素质(政治思想、身体心理、科学人文、创新创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厘清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进程、教学学时及其资源需求。

依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后,提请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基于三年一次的专业(群)发展SWOT分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形式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开发课程标准,厘定和描述课程目标,选择和序化课程内容;注重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注重融入“绿色人才”理念;明确课程教学在教材与学习资料、教师与实践资源配备等方面的要求。

组织课程标准论证,保证课程标准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论证,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后(专业课程需附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

,建立课程标准滚动修订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完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教学改革与管理教学改革3.1.1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授课计划和编写教案,将专业前沿理论和技术融入课程教学;采用切合学生认知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能力培养、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注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综合素质发展。

3.1.2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认知,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行为。

3.1.3选用能有效反映学生态度、知识和技能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学业评价方法,把握合理的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课堂考核、单元或项目测试、期中考查和期末考试。

教学管理3.2.1 成立由系部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信息员组成的系部督导组,明确职责、加强培训、强化管理,发挥系部督导组在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3.2.2依据《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检查和指导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核考试等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和指导教风学风建设,及时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

3.2.3加强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和专项督导,期中着重发现并落实教师、学生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建议;期末着重检查和指导年度重点教学任务的进度和质量建设,对检查和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专业发展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4.1.1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明确,培养、培训和引进相结合,不断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比例和生师比例。

4.1.2围绕师德师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术和科研能力等要素,结合系部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1.3按照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形成合理的队伍梯次。

4.1.4建立数量充分、品德优良、技能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理论课程、实训实习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实训中心与实习基地建设4.2.1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实训中心场地、设施、设备和环境符合课程标准关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彰显“生产性”特质;实训教师培养纳入专业团队建设规划和计划,实训教师的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认可和认同;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健全并切实执行,充分保障实训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

4.2.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数量充分;选择管理较规范、设备设施较先进的企业进行合作;实习运行制度严密、具有操作性;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教师责、权、利明确;实习过程有效监控。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4.3.1创建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课程资源,负责课程建设项目申请和审核,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和计划;负责项目建设和内部审查,组织项目建设进度检查和质量自检;组织项目内部验收。

4.3.2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负责各主干专业和各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协同建立网络课程共享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组织教师网上个人教学空间的建设。

5.科研与社会服务技术与科学研究*5.1.1 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培育科研团队和科研带头人,发挥“科研能人”在系部科研能力发展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

5.1.2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力量,建设技术与科学研究机构或平台。

5.1.3组织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调查研究,寻找行业企业在产业升级、技术转型中的课题线索,协同学校、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攻克技术难关。

5.1.4鼓励教师申报学校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研究课题,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素养。

5.1.5 开展技术与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引导教师申报专利,争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继续教育5.2.1与行业企业进行联系与沟通,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需求,合作开发和实施培训项目。

5.2.2 配合继续教育管理中心工作,完成学历教育、项目培训的相关任务。

】党委、院长、外事办公室质量手册(一)目录一、主任职责1、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工作职责 (4)2、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机构设置图 (6).3、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质量方针 (7)4、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质量目标 (8)二、资源管理1、办公室人员行为规范 (10)2、办公室人员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11)3、办公室人员入职培训规范 (16)4、兼职档案员管理规范 (17)<5、特约通讯员管理规范 (19)6、“学习型”办公室建设规范 (24)7、办公室资产管理规范 (25)8、办公室经费管理规范 (25)9、优良工作环境建设规范 (40)三、管理制度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条例 (41)[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公务用车管理的暂行规定(修订稿) (46)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印章管理及使用暂行规定 (49)4、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修订稿) (51)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籍教师管理办法(试行) (53)6、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实施意见(修订稿) (55)四、服务规范1、发文管理规范 (60)【2、《工作简报》编辑规范 (63)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事记》编辑规范 (65)4、会议纪要编写规范 (67)5、“院长在线”管理规范 (68)6、会务管理规范 (69)7、公务接待工作规范 (71)8、院领导接待日工作规范 (74)9、计划总结管理规范 (75),10、外事接待工作规范 (77)11、来文处理规范 (79)12、来电处理规范 (80)13、办公室网页维护规范 (81)15、机要文件工作规范 (82)16、临时活动、工作策划规范 (83)五、测量、分析与改进#1、办公室人员服务效能评价办法及评价表 (84)2、服务对象投诉(抱怨)处理办法 (86)3、服务质量内部评审制度 (87)4、重要文件定期评审、修正制度 (89)质量方针发展为本,服务至诚;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内涵诠注`发展为本,服务至诚;“发展为本,服务至诚”是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把促进学院事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充分发展、促进全体处室成员职业生涯顺利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质量、水平的根本标准。

同时,办公室作为学院综合的办事机构和协调部门,全体处室成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工作中重视人、理解人,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并争取超越服务对象的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