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连轧新技术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连铸工艺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高质量的连续铸造产品。

掌握这一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连铸工艺技术,我们特别推出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这个培训课程旨在向学习者介绍连铸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和操作要点。

课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 连铸工艺技术概述:学习连铸工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连铸在金属加工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同时,学习者还将了解到连铸工艺的优点和挑战。

2. 连铸设备及操作:学习连铸设备的种类和结构,了解连铸的整体工作流程。

同时,学习者还将学习设备的操作要点,包括设备的启动、停机、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技巧。

3. 连铸操作的关键因素:学习连铸操作中的关键因素,如浇注速度、结晶器温度、浇注气氛等,以及如何调整这些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连铸效果。

学习者还将了解到如何通过控制连铸工艺参数来改善产品质量。

4. 连铸工艺缺陷与改进:学习连铸工艺中常见的缺陷问题,如浇注不均匀、表面气泡、内部夹杂物等,并了解各种改进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习者将能够识别和解决连铸工艺中的常见问题。

5. 连铸工艺的质量控制:学习连铸工艺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在线监测和离线检验。

学习者将了解到如何通过监测和检验来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并学习如何记录和报告关键的质量数据。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实践环节,让学习者有机会亲自进行连铸工艺的操作和实验。

通过实践,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连铸工艺技术。

本培训课程适用于想要了解连铸工艺技术的初学者和从事连铸工作的技术人员。

无论你是学习连铸工艺的新手还是有经验的从业者,本课程都将帮助你提升你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加入我们的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和进步!6. 连铸参数优化:学习如何通过优化连铸参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学习者将了解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浇注速度、结晶器温度、浇注过程中的振动参数等关键参数,并学习如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

3#连铸机工艺培训资料--新

3#连铸机工艺培训资料--新

3#连铸机工艺培训资料一、基本计算公式和基本理论计算公式凝固壳厚度S=K√tS--凝固壳厚度mmK--凝固系数mm×min-0.5t--凝固时间min液芯长度Lm=Vc(D/2K)2Lm--液芯长度mVc--拉速m/minD--热板坯厚度mmK--凝固系数mm×min-0.5拉坯速度由冶金长度(液芯长度从结晶器液面到最后一个扇形段最后一个辊子)确定的最大浇铸拉坯速度如下:Vcmax=Lm(K/S)2K--凝固系数mm×min-0.5Vcmax--最大浇铸拉坯速度m/minS--热坯厚度的一半(D/2)Lm--冶金长度m在操作中,不能超过最大浇铸拉坯速度,否则会造成铸坯鼓肚。

根据要求的浇铸时间、化学成份、板坯的属性和中间包钢水温度确定浇铸速度。

振动装置结晶器振动速度、行程和频率以及其他因素对铸坯表面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振动的平均速度由下式计算V o=2hfVo--振动的平均速度m/minh--振动行程mf--频率min-1V o=1.3-1.4Vc过程温度浇铸温度对铸坯凝固过程影响很大,与浇铸的产品质量有重要关系。

温度太高,会造成中心疏松、晶粒粗大和裂纹,并增加漏钢危险。

太低温度导致表面缺陷和造成水口堵塞。

中包温度由钢种的要求来确定。

浇铸前大包温度由过程温降和中包温度来确定。

液相线温度Tl由下式计算:Tl(℃)=1536.6-(x%C+8%Si+5%Mn+30%P+25%S+5%Cu+4%Ni+1.5%Cr+5.1%Al+2%Mo+2%Ti+90%N)"x"由钢种碳含量范围确定。

见下表x系数%C90 ≤0.02582 0.026-0.05086 0.051-0.10088.4 0.101-0.50086.1 0.501-0.60084.2 0.601-0.70083.2 0.701-0.80082.3 0.801-1.00结晶器传热通过下述形式传热:流动钢液--凝固壳铸坯坯壳传热坯壳和铜板接触面结晶器的铜板传热结晶器铜板--流动冷却水影响结晶器冷却能力的参数:浇铸速度:随着浇铸速度提高,铸坯和铜板的接触时间下降保护渣结晶器几何形状结晶器冷却水二次冷却二次冷却强度有赖于在线铸坯期望的表面温度、浇铸的钢种和浇铸速度。

(ppt版)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ppt版)连铸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律调查的根底上,根据每个钢种所要经过的工艺路线
(lùxiàn)来确定。
第十六页,共七十页。
㈢ 钢水温度控制要点 1、出钢温度控制: ①提高终点温度命中率
②确保从出钢到二次精炼( jīngliàn)站,钢包钢水温度处于目 标范围之内
2、充分发挥钢包精炼的温度与时间的协调作用
3、控制和减少从钢包到中间包的温度损失
(0.5~1.2℃/min〕;
△T5 钢水从钢包注入中间包的温降。
第十页,共七十页。
• 1温、降△T1 钢水从炼钢炉的出钢口流入钢包(gāngbāo)这个过程的 分析:
• 热量损失形式:钢流辐射热损失、对流热损失、钢包吸热 。
• 影响因素:出钢时间、出钢温度及钢包的使用状况。 • 降低热量损失的措施:
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内在质量。
第六页,共七十页。
第二节 中间包钢水温度(wēndù)的控制
一、浇铸温度(wēndù)确实定 〔浇铸温度也称目标浇铸温度〕:
T浇=TL+△T 式中: TL——液相线温度
△T ——钢水过热度
第七页,共七十页。
1、液相线温度TL
液相线温度,即开始凝固(nínggù)的温度, 就是确定浇铸温度的根底。推荐一个计算 公式:
第五节 连铸过程检测(jiǎn 与自动 cè) 控制
• 一、连铸过程(guòchéng)自动检测
〔一〕中间(zhōngjiān)包钢液温度测定
1、中间包钢液温度的点测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页。
用快速测温头
及数字显示二次 仪测量(cèliáng)温 度。
第三十页,共七十页。
2、中间(zhōngjiān)包钢液温度的连续测定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页。

某钢厂CSP 连铸理论培训教材

某钢厂CSP 连铸理论培训教材

某钢厂CSP 连铸理论培训教材一、CSP连铸总体描述连续铸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近终型连铸技术的开发应用,上下连铸与轧钢工序的无缝连接,实现紧凑的生产工艺流程,最大限度的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金属收得率,缩短从钢水到成材的生产周期。

本钢厂CSP连铸机为立弯式,于2004年2月5日一次热试车成功,生产第一块连铸坯,创造了达产达效世界第一的世界记录。

铸机主要设备为蝶式钢包回转台、中间包车、漏斗型结晶器、液压振动台、扇形1、2、3、4段,带刚性引锭杆的顶弯夹送装置、拉矫装置、以及摆动剪,其核心设备是漏斗型结晶器。

在钢包回转台的两侧各有一个中包车和和中包预热站,车上配有浸入式水口预热烧嘴。

每台中包车都配备有称重系统,以称量中间包钢水重量。

每个中间包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量为26-28吨,溢渣情况下为30-32吨。

中间包钢水液位可采用自动和手动进行控制,钢水从中间包注入结晶器采用塞棒伺服机构控制,它和Co60放射源、闪烁记数器和PLC装置一起组成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

塞棒是整体式的,而塞棒机构采用压缩空气冷却。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可实现连铸机的自动开浇,即当液位控制系统检测到钢水液位的10%时,铸机振动台开始振动,夹送辊开始拉坯。

钢水从中间包注入结晶器,是通过一个扁平式的整体式浸入式水口,它的出钢口是专门设计的,以适应结晶器形状结构要求。

结晶器是一个直的漏斗式结晶器,上大下小,在宽边铜板上部中心有一个宽的垂直、锥形的漏斗区域,以保证浸入式水口有足够的空间。

漏斗区域为从铜板上部向下大约850mm,以下便是结晶器下部平行出口部分。

下部结晶器模壁是平行的,从而形成最后铸坯的断面尺寸。

结晶器振动装置是一个短杆式的液压振动系统,可以产生正弦和非正弦振动,目前涟钢采用的是非正弦振动。

而结晶器下面则为铸坯导向的扇形1、2、3、4段。

打开结晶器后,可以允许刚性引锭杆的插入,也可以清除漏钢后形成的坯壳。

漏钢后通常影响到结晶器和扇形1段,他可以很容易的作为一个整体用吊车吊出更换。

连铸连铸培训

连铸连铸培训

7
三、熔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2、取样操作规程 取样温度720~740℃,当铝水温度高出这个温度时,要通 过添加固体炉料来调整铝水温度,取样前铝水温度夏天730 ~750℃,冬天730~760℃。 取样部位:熔体中间部位。 取样前,必须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 搅拌后,立即取样进行分析,鉴定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取样前,取样勺要预热。 当成分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加中间合金或稀释的方法重新 配料,再进行二次取样分析。 加入的中间合金的重量计入连铸连轧杆生产工艺卡片。
17

三、收杆工艺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钩子、剪子、绑线等。 整好收杆筐的位置。 2、收杆 当铝杆进入收杆筐内之后,要用钩子摆正位置。 收杆过程中,及时调整电压,保证铝杆摆放紧凑、整齐。 当达到重量要求后,换筐,然后捆扎结实,用天车调到适当 的位置。 每捆要挂上产品标识卡片,卡片内容填写完整、准确。 标识内容为:炉次、件号、产品规格、重量、执行标准、检 验员、日期
22
四、轧制过程中常见缺陷及控制
2、翘边产生原因
1)钢带张力轮未张紧,钢带变形或跑偏; 2)铜结晶轮反复热胀冷缩,使得M型槽面不平,钢带不能贴 紧,有缝隙; 3)操作不精心,不熟练,液拉控制量偏高,使铝液少量溢出
23
四、轧制过程中常见缺陷及控制
2、翘边防止措施
1)调整张力轮,达到压力适当,调整好钢带,严防跑偏; 2)调整好铜结晶轮,并整形好M轮,达到槽准,模平; 3)精心操作,控制好铝液流量流速,达到定量平稳。
8
三、熔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热轧薄板带钢生产-连铸连轧及连续铸轧技术教学46P_2022年学习资料

热轧薄板带钢生产-连铸连轧及连续铸轧技术教学46P_2022年学习资料

4.实现薄板还连铸连轧的主要条件-1具备高温无缺陷板坯的生产技术。-2连铸机具有板坯在线调宽技术。-3炼钢 连铸机、热连轧机操作高度稳定-5.薄板还连铸连轧存在的问题-1作业率的不匹配。-2生产节奏不匹配。-3板坯 温度场不同。-4对铸还的尺寸要求不同。-5维修和停机的周期不同。
薄板坯连铸连轧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热连轧工艺-原-压缩比小-因-产品表面质量差
5工作辊横移轧制-概念:-工作辊沿轴向对称横移一定距离,并随着轧制量增-加不断横移,当移动到该方向的极限位 之后,工作辊-向反方向移动。-使轧辊的受力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优点:分散工作辊的磨损和热凸度,使其分布 匀,板型好;-可以在一个工作辊服役期内进行产品规格的灵活轧制。
6蛇形控制技术-设置目的:采用自由程序轧制时,为保证在尺寸规格-和钢种变化较大时仍能稳定的进行轧制,同时获 良-好的板形,并防止带尾部跑偏而使用的控制系统。-控制理论:利用液压压下的高响应性和良好的设定精度-开发了 精度的轧机水平调整技术。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自动水平调整,使左右两侧轧制力之差恒定-从而实现了蛇形控 。
3在线磨辊技术ORG-组成;由多对砂轮组成的轧辊研磨机(ORG和测-定辊面状况的在线轧辊轮廓测定仪OPM组 。-目的:改善轧辊磨损和轧辊辊面粗糙。-4润滑轧制技术-概念:在轧制过程中,向轧辊辊面喷涂一种特殊轧制-油 通过辊子的旋转,将润滑剂带入变形区,使轧辊及轧-材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优点:油膜改变了变形区的变形条 ,降低了轧制力,-减少了轧辊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难点:如何解决轧件咬入问题,即选择最优的喷油开 闭时间
连俦连轧生产中的新技术-1铁素体轧制技术-概念:粗轧在全奥氏体状态下完成,然后通过精轧机-和粗轧机之间的超 速冷却系统使带钢的温度在进入-第一架精轧机前降低到A3以下,完成相变,形成铁-素体进行精轧。-优点:-A采 低的加热温度,节约能源,提高加热炉生产率: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讲义(概论-1)

连铸连轧生产技术讲义(概论-1)

提高拉速措施:
•结晶器优化技术; •结晶器液面波动检测控制技术; •结晶器振动技术; •结晶器保护渣技术; •铸坯出结晶器后的支撑技术; •二冷强化冷却技术; •铸坯矫直技术; •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如果说提高拉速是小方坯连铸机高效化的核心,那么板坯连 铸机高效化的核心就是提高连铸机作业率。
目前提高连铸机作业率的技术主要有: (1)多炉连浇技术:异钢种多炉连浇;快速更换长水口;在线调宽;中 间包热循环使用技术;防止浸入式水口堵塞技术。 (2)连铸机设备长寿命技术:长寿命结晶器,每次镀层的浇钢量为20~ 30万t;长寿命的扇形段,上部扇形段每次维修的浇钢量100万t,下部扇 形段每次维修的浇钢量300~400万t。 (3)防漏钢的稳定化操作技术:结晶器防漏钢预报系统;结晶器漏钢报 警系统;结晶器热状态运行检测系统。 (4)缩短非浇注时间维护操作技术:上装引锭杆;扇形段自动调宽和调 厚技术;铸机设备的快速更换技术;采用各种自动检测装置;连铸机设 备自动控制水平。提高板坯连铸机设备坚固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达到长时间的无故障在线作业,是提高板坯连铸机作业率水平的关键。
连铸的方法
根据铸坯与结晶器器壁间是否有相对运动可以分为:
有相对滑动-固定振动式结晶器 无相对滑动-移动式结晶器
连铸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40~1930年) 金属连续浇铸思想的启蒙阶段
1840年美国人塞勒斯(Sellers)获得连续铸铅的专利; 1856年英国人贝塞麦(Henry Bessemer)提出了采用双辊 连铸机浇铸出了金属锡箔、铅板和玻璃板,并获专利; 1887年德国人戴伦(R.M.Daelen)提出了与现代连铸机 相似的连铸设备的建议,在其开发的设备中已包括了上下敞 开的结晶器、液态金属注入、二次冷却段、引锭杆和铸坯切 割装置等。

炼钢连铸工艺基础知识培训(pdf 129页)

炼钢连铸工艺基础知识培训(pdf 129页)
FeO形式有存在)从钢液中排出。加入合金元素,把钢液中的各种 合金元素含量调整到所炼钢号的范围内; ⑤ 调温:按冶炼工艺要求,调整钢液温度到出钢温度; ⑥ 浇铸:把冶炼好的合格钢水浇铸成一定形状的铸坯,供下步工序 轧钢轧材。
12
2.2 主要炼钢方法
氧气转炉炼钢
氧气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及少量废钢等为原料,加入熔剂(活性石灰 石、萤石、白云石等)及铁合金。在转炉内用氧气进行吹炼的炼钢方法。 根据冶炼期间向炉内喷吹氧气、惰性气体的部位不同,转炉炼钢又可 分为顶吹、底吹和顶底复合吹转炉。
13
2.3 炼钢原料
炼钢原料
金属料
铁水 生铁 废钢 铁合金
造渣材料 辅助原料 氧化剂
增碳剂
氧气 铁矿石 氧化铁皮
14
铁水
铁水是转炉炼钢的主要原料,一般占装入量的80%以上。在废钢供应 不足时,电炉炼钢中如有条件可用铁水代替部分废钢,此时铁水配入量 可达30%左右。
转炉炼钢对铁水的要求: ① 铁水温度: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是转炉炼钢的基本热源。铁水温度 是铁水带入转炉物理热多少的标志,铁水物理热约占转炉热量收入的50% ,一般要求铁水物理温度大于1250℃。 ② 化学成分:国家标准对炼钢生铁的成份有具体规定(GB/T17-1998),但 在实际生产中,各钢厂都根据本厂具体情况对炼钢生铁的成分提出比国 家更严格的规定。
长流程的生产链长,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生产灵活性差、建厂条件 (水电、运输及原材料供应等)要求高而且复杂;
焦化 、烧结及高炉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高炉冶炼必须使用日趋紧缺的冶金焦。
因此,长流程正面临着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焦煤资源短缺的 挑战。为此,近20年来研发了熔融还原流程,以迎接上述挑战。熔融还 原流程只采用的能源介质为煤和氧气,基本上不使用冶金焦。它的主要 产品是铁水和热值较高的煤气。熔融还原取代高炉的前景还在经受考验 中。

连铸连轧新技术培训

连铸连轧新技术培训

04
连铸连轧新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连铸连轧新技术的优势
提高生产效率
节能减排
连铸连轧技术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 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连铸连轧技术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减 少废弃物排放,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 。
优化产品质量
新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形状、尺 寸和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
连铸连轧新技术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技术更新成本高
新技术的引入需要投入大 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 术改造。
操作技能要求高
新技术的操作和维护需要 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操作 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兼容性问题
新技术的引入可能需要对 原有生产系统进行改造和 调整,以实现与新技术的 兼容。
如何应对连铸连轧新技术的挑战
加强技术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
节能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和减少资源浪 费,实现绿色生产。
减排措施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加强环保管理,降低污染物排放 ,保护环境。
THANK YOU
总结词
薄带连铸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连铸技术,能够生产出厚度较薄的带坯。
详细描述
薄带连铸技术采用特殊的结晶器和冷却系统,通过控制钢液的凝固过程,生产 出厚度在50-200毫米之间的薄带坯。这种技术适用于生产不锈钢、碳钢、合金 钢等不同材质的薄带,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
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
总结词
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能够提高钢铁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详细描述
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是指在连铸过程中,将刚出炉的铸坯通过保温和密封的运输装置直接送往轧机进行轧制,避 免了传统工艺中的冷却、再加热等环节。这种技术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缩短生产周期,同时降低氧化和减少环境 污染。

(太钢不锈钢培训教材)连铸设备分册65页-BD

(太钢不锈钢培训教材)连铸设备分册65页-BD

- 1 -
太钢二钢厂不锈钢培训教材-连铸设备分册
3.4 中间罐车 3.4.1 中间罐车的型式 3.4.2 中间罐车的总体结构 4. 结晶器及其振动机构 4.1 结晶器 4.1.1 结晶器内坯壳的形成 4..2 结晶器的型式和构造 4. 2.1 结晶器振动的目的 4. 2.2 结晶器振动方式 4. 2.3 结晶器振动机构的类型 4.2.4 结晶器振动机构介绍 4.2.5 结晶器振动的运动参数 5. 二冷区铸坯导向装置 5.1 二冷装置的作用与工艺要求 5.2 二次冷却区的传热 5.2.1 二冷区热平衡 5.3 二冷区铸坯导向装置的结构 5.3.1 小方坯连铸机二冷装置 5.3.2 大方坯连铸机二冷装置 5.3.3 板坯连铸机二冷装置 5.3.4 二冷区扇形段更换方法 5.3.5 二冷区支承导向部件结构 6. 拉矫机 6.1 拉矫机的技术要求 6.2 拉矫机的型式与结构 6.3 矫直的基本原理和矫直力的确定 6.4 拉坯力的计算与确定 7. 引锭杆及其存放装置
图 1-1
- 5 -
太钢二钢厂不锈钢培训教材-连铸设备分册
至今已形成完整的机型型谱。通常称为传统连铸机,主要有立 式、立弯式、弧形式和水平连铸机等。在其大发展的同时,广 大连铸工作者为获得更高质量的铸坯,进一步提高连铸机的拉 坯速度,相继开发出多种形式的连铸机,这里称其为新型连铸 机。下面仅对其中几种主要新型机作简要叙述,详见图 1-1。 1.2.1 立式连铸机 如图 1-1(1)所示,其基本特征是:连铸机的各主体设备: 结晶器及其振动装置、二次冷却支承导向装置、拉坯设备及切 割装置等均从上到下配置在同一铅垂生产线,且在浇铸过程中 铸坯没有受到任何强制变形过程。因而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钢水铅垂注入结晶器内,四周冷却条件相同,易 于调节控制,因而钢水结晶固易达到最佳状态。且钢水中各种 非金属夹杂物易于上浮,铸坯内夹杂物最少,横断面结晶组织 对称。 (2)连铸机的主体设备结构均简单,且可省去一套矫直装 置。 (3)铸坯在结晶凝因过程中,不受任何机械外力作用。为 获得高质量铸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其主要缺点是: (1)铸机机身很高,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钢水的静压大, 极易产生鼓肚变形。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很不方便。施工工作 量都很大(不论是向空中还是往地下) ,因而投资较多。 (2)铸坯定尺长度受到限制,发展困难。 随着生产率进一步提高,铸坯尺寸要增大,拉速需加快, 都迫使立式连铸机还要加高,其缺点会更加突出,发展受到严 重限制。

热轧薄板带钢生产-连铸连轧及连续铸轧技术教学课件46P

热轧薄板带钢生产-连铸连轧及连续铸轧技术教学课件46P





炼 钢 炉
外 精 炼 装
板 坯 连 铸
流 量 衔 接
热 连 轧 机




刚性工艺装置
柔性工艺装置
1.薄板坯连铸设备
2.温度、流量衔接装置:称为均热炉
形式有三种:
直通式辊底隧道炉、感应加热炉、步进炉应加热炉 1)直通式辊底隧道炉
(1) 直通式辊底隧道炉的结构、特点及参数
炉子长度:200米左右 炉子分段: 加热段、保温段、缓冲段、出料段等组成。
目的:改善轧辊磨损和轧辊辊面粗糙。
(4)润滑轧制技术
概念:在轧制过程中,向轧辊辊面喷涂一种特殊轧制 油,通过辊子的旋转,将润滑剂带入变形区,使轧辊及轧 材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
优点:油膜改变了变形区的变形条件,降低了轧制力, 减少了轧辊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难点:如何解决轧件咬入问题,即选择最优的喷油开 闭时间
控制理论:利用液压压下的高响应性和良好的设定精度, 开发了高精度的轧机水平调整技术。它可以在极短的时 间内进行自动水平调整,使左右两侧轧制力之差恒定, 从而实现了蛇形控制。
三、典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
1)CSP工艺技术 (Compact Strip Production—紧凑式带钢生产技术) (1)主要设备: 组成:CSP连铸机、辊底式加热炉、精轧机、层流冷却
C 克服在两相区轧制的危害;(因奥氏体轧制时温降 大,有时进入两相区)
D 提高轧机的生产效率;(增大压下,减小道次)
E 生产更薄规格的热轧带钢;(铁素体较软) F 为冷轧提供冲压性能更高的带钢。
(2)半无头轧制技术
概念:
铸坯长度相当于4~6块单块轧制的薄板坯,加热后进入 轧机,轧后的带钢由高速飞剪分切成所要求重量的钢卷。 优点:

连铸连轧新技术培训教材共69页

连铸连轧新技术培训教材共69页
连铸连轧新技术培训教材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连铸工培训大纲

连铸工培训大纲

连铸工培训教学大纲一、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使学员学习掌握连铸机的主体设备、连铸机的凝固传热理论、连铸工艺、连铸保护渣、连铸坯的质量、连铸坯的热装和直接扎制及薄板坯连铸等方面的知识。

为提高实际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很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铸钢设备的作用、结构、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2、理解掌握钢液凝固的基本理论、连铸坯的凝固特点;3、熟练掌握连续铸钢操作工艺,能够掌握基本的浇注操作技能(开浇、正常浇注、停浇、精整等);能够对连续铸钢常见事故进行正确分析原因并及正确处理;掌握合金钢连铸特点;4、理解掌握连铸坯质量,对一般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进行正确处理,并提出改进建议;5、了解掌握铸钢的一般技术经济指标;了解连续铸钢技术新进展等。

6、熟悉转炉炼钢、精炼等相关工种的工艺及要点;7、理解掌握连铸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

三、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根据公司对连铸工的基本知识及技能要求,相应培训教学内容分为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及基础知识三部分。

1、专业理论教学部分1)连铸工艺概述(1)教学内容连铸的优越性、连铸发展简史,我国连铸技术发展概况;连铸机机型分类,各机型特点;连铸生产的主要生产经济技术指标;连铸机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2)教学要求理解连铸机型及特点;掌握连铸机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的确定:盛钢桶允许的浇铸时间、铸坯断面、拉坯速度、冶金长度、曲率半径、铸机流数、中间包主要参数的确定。

2)弧形连铸机(1)教学内容弧形连铸机概述;钢包及其运载装置的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中间包及其运载装置的分类、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结晶器及其振动分类、装置的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二次冷却装置的分类、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拉坯矫直装置的分类、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铸坯切割装置的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铸坯输出装置的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电磁搅拌装置的作用、结构、主要工艺参数及操作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包长水口关闭后, 提升并脱长水口,至中间 包液面高度200mm时,关中 包滑动水口并停拉矫,中 包升起至待机位,另一预 热好的中包开到浇钢位, 机座下降,对中水口,按 开浇操作进行。
30
8.停 车
大包和中包滑动 水口关闭。当中包水 口关闭时向结晶器内 加冷钢,以加速尾坯 凝固。降低拉速到 0.5m/min,同时二冷 强度下降。待尾坯凝 固后,将其拉出。
9
连铸的发展史
1、现代炼钢技术的发展(连铸技术的作用) (1) 1947年-1974年: 技术特点:转炉、高炉的大型化;以模铸-初轧
为核心,生产外延扩大。 (2) 1974年-1989年: 技术特点:全连铸工艺,以连铸机为核心。 (3) 1989年-现在: 技术特点:连铸-连轧工艺,以薄板坯,连铸-
➢ 提高质量,扩大品种
几乎所有的钢种均可以采用连铸工艺生产,如超纯净度 钢、硅钢、合金钢、工具钢等约500多个钢种都可以用连 铸工艺生产,而且质量很好。
8
亨利·贝塞麦
连续浇铸最早由亨利·贝塞麦提出,并于1846 年开始试验,但是直到1937年才实现了铜 合金的连铸,1950年制出钢液的连铸机。
连铸技术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是钢铁冶金工 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生 产率,减少了材料消耗,提高了能源效率 ,并且提高了材料的质量。此后还出现了 连铸连轧O.C.C技术。
19
椭圆连铸机:
又称带有多点矫直 的弧型连铸机,又称超 低头连铸机。它分段依 次改变圆弧部分的曲率 半径,使结晶器和二冷 段夹棍布置在1/4椭圆 上。这种结构的机型除 了弧形区是采用多半径 外,其它基本特点与弧 型连铸机相同。该机型 与纯净钢水的生产技术 相结合,可生产无缺陷 铸坯。
20
水平连铸机:
上引锭杆 开浇 启车拉矫 脱引锭杆 切割 钢包更换 中间包更换
停车
23
1.上引锭杆
油缸驱动→引 锭杆放到中间轨道→ 送入拉矫机引锭杆经 二冷段→入结晶器上 100-150mm→反向 至结晶器下口 150mm处→拉矫机 引锭杆夹紧定位→完 成安装操作.
24
2.开 浇
精炼处理后钢水 →连铸回转台→加保 温盖→转至浇注工位 →中间包小车至浇注 工位→中间包基座下 降→水口与结晶器对 中→开大包水口→中 间包加保温剂→开中 间包滑动水口→实现 开浇
18
弧型连铸机:
设备高度明显下降,能够 适应提高拉速和加大断面的要 求 又分为:
直弧型连铸机:
采用直结晶器从结晶器下 保留2m直线段,然后为弧型段, 铸坯由直变弯,最后通过拉矫机 将弧形坯矫直; 优点:夹杂物易上浮,且比立弯式 高度低;
全弧型连铸机:
铸坯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弧 线.结晶器,二冷段全为弧型,拉 矫机、切割机和出坯系统布置 在水平线上.
28
6.钢包更换
根据回转台上重 力传感器指示的钢水 状态,在浇注近结束 时控制滑动水口开度 ,根据大包下渣检测 装置测定下渣情况, 关闭水口。大包提起 ,脱长水口,回转 180°,将待浇钢包旋 至中间包上方,实现 多炉连浇。
29
7.中间包更换
根据包衬和浸入式水 口寿命决定,一般10-15次 。 更换过程:
40
3.等离子加热装置
加热原理: 通过高压能将气
体电离成离子,通过 离子运动形成电弧, 经中间包钢水,返回 电极形成电流回路, 电弧将热量通过辐射 加热中间包钢水,调 整等离子枪的功率, 控制中间包钢水的温 度。
41
4.结晶器及振动台

用:
使浇注到结晶器的钢 水凝固成均匀的坯壳,以 便承受钢水静压力,使铸 坯顺利拉出,防止漏钢;
4
连续铸钢
5
1.连铸的发展概况
• 钢液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 模注—获得钢锭 连铸—获得钢坯
一般钢材的生产工艺是: • 若采用模注
钢锭—轧制或锻压—钢坯—轧制—钢材 若采用连铸 钢坯—轧制—钢材
6Hale Waihona Puke 连铸的特点➢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流程
省去了脱模、整模、钢锭均热、初轧开坯等工 序。由此可节省基建投资费用约40%,减少占地 面积约30%,劳动力节省约70%。
31
四、连铸设备














等 离 子 加 热 装 置
结 晶 器 及 振 动 台
电 磁 搅 拌 设 备
二 冷 段







切 割 机
32
1.钢包及回转台
钢包又称盛钢桶、 钢水包、大包等; 它是用于盛装、运 载钢液并进行浇注 的设备,也是钢液 炉外精炼的容器。
33
➢作 用: 存储钢水,并将钢水运输至连铸机,同时 底部设吹Ar管起精炼作用;
37
➢中间包的容量是钢包容量的20%~40%。 在通常浇注条件下,钢液在中间包内应停 留8~10min,才能起到夹杂物上浮和稳定 注流的作用
38
中间包车作用: 将中间包从预热
位置运到浇注位置, 浇注完毕从浇注位置 运回预热位置,浇注 时支撑中间包。
39
中间包车的功能
(1)将中间包由预热位置移到浇钢位置上,在浇钢结束后 还应移出浇钢位置,因此中间包车应具有运行功能; (2)在安放中间包时,首先将中间包提起,使水口离开 结晶器盖一定高度后再进入浇钢位置,下降中间包,使 水口对准结晶器中心,因此它应具有升降和微调功能; (3)在浇钢过程中偶遇事故时,需将中间包中钢水放掉, 因此中间包车还必须有使钢水溢流出去的功能; (4)浇钢过程中,中间包中钢水重量应能显示,因此它 应具有称量功能。
实际生产中需采取在钢包内调整钢水温度的措施: 1)钢包吹氩调温 2)加废钢调温 3)在钢包中加热钢水技术 4)钢水包的保温
16
3.连铸机的机型
立式连铸机: 钢水从结晶器内开始
凝固到铸坯完全凝固后切 成定尺,铸坯始终沿直线 运动,中间包、结晶器、 导辊、拉坯辊和切割机都 沿直线布置。 优 点:
四周冷却均匀,不易 产生内部和表面裂纹,有 利于夹杂物上浮; 缺 点:
➢ 钢水温度过低的危害:①容易发生水口堵塞,浇 铸中断;②连铸表面容易产生结疱、夹渣、裂纹 等缺陷; ③非金属夹杂不易上浮,影响铸坯内在 质量。
15
钢水在钢包中的温度控制
根据冶炼钢种严格控制出钢温度,使其在较窄的范围 内变化;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出钢、钢包中 、 钢包运送途中及进入中间包的整个过程中的温降 。
设备高度大,投资费 用高,铸坯断面和定尺长 度及拉速受到限制。
17
立弯式连铸机: 可适应较长定尺的
要求(2m),钢水从 结晶器开始凝固,完 全凝固后进入弯曲段 ,在水平方向出坯, 铸机的中间包、结晶 器、导辊、引锭杆沿 垂线布置,拉矫机、 切割机沿水平布置。 缺 点:
高度比立式下降, 但由于增加了一次弯 曲和矫直,易造成裂 纹。
矫 直:
铸坯在高温下通过拉矫机 连续矫直,使弧形坯变成直线 铸坯.
26
4.脱引锭杆
引锭杆头部 凹槽与注入结晶器 钢水接触凝固成凸 台,将铸坯与引锭 杆挂接一起,拉出 拉矫机后,将引锭 头抬起,实现铸坯 与引锭杆分离。
27
5.切 割
铸坯切割长度 由PLC系统自动调 节,当满足用户和 下部工序要求时, 夹钳夹住铸坯并与 之同步,切割枪开 始工作,切割完毕 ,夹钳松开,切割 机复位。
13
• 我国于1957年开始连铸试验研究,80 年代采用自行研制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 法,使连铸技术得到很快发展,目前我国 转炉炼钢连铸比100%,电炉炼钢连铸比近 70%。
14
连铸钢水的温度要求
➢ 钢水温度过高的危害:①出结晶器坯壳薄,容易 漏钢;②耐火材料侵蚀加快,易导致铸流失控, 降低浇铸 安全性;③增加非金属夹杂,影响板坯 内在质量;④铸坯柱状晶发达;⑤中心偏析加重 ,易产生中心线裂 纹。
单击连铸此连处轧编新技辑术母培版训教标材题样 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主要内容
一、概 述 二、生产模拟 三、生产工艺 四、连铸设备 五、工艺参数
2
一、概 述 1.连铸的发展概况 2.连铸机的特点 3.连铸机的机型
3
1.连铸的发展概况
连续铸钢(连铸)是将钢水通过连铸机直接铸成钢坯 ,从而取代模铸和初轧开坯的一种钢铁生产先进 工艺。世界各国都以连铸比(连铸坯产量占钢总产 量比例)的高低来衡量钢铁工业生产结构优化的程 度和技术水平的高低。连铸的好处在于节能和提 高金属收得率。
钢包进行浇注; 结构与功能:
钢结构、旋转装 置、锁定装置、升降 装置组成;
设置在钢水跨和 浇注跨之间,向中包 提供钢水。
36
2.中间包及中间包车
中间包作用:
介于大包和结晶器之 间,接受来自大包的钢水 ,并向结晶器分流,起到 减压、稳流、除渣、储钢 分流、均匀温度和成分的 作用;
结 构:
呈“T”型,由包体、 包盖组成,底部设有滑动 水口机构,浸入式水口及 夹持装置,并设溢流槽。
25
3.启车拉矫
启 车:
从中间包开浇到拉矫机启 动时间为10-15s,开始拉坯速 度为0.5m/min。2min后达正常 速度,之后根据钢水过热度调 整拉速,启动拉矫机同时结晶 器振动,二冷喷水;
加保护渣:
中间包开浇后加保护渣, 勤加少加,均匀覆盖;0.50.6kg/t;
拉 坯:
结晶器液面波动80-120mm±3mm;
45
振动台作用: 振动使结晶器内壁获
得良好润滑,减少摩擦力 ,防止内壁粘结; 结 构:
采用偏心四连杆机构; 振动台驱动装置:
由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 偏心机构,产生正弦振动 ,并通过四连杆机构将运 动传动到振动台,使结晶 器上下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