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2古诗二首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二首教案
课题:12 古诗二首课时: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课时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生字(教学重点)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词语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播放池塘景色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2.这么美的荷塘,莲蓬也出来了。
香甜的莲子吸引了小朋友。
3.出示课题,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昂首挺胸回首往事(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首领首先首要(4)指导学生书写。
4.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踪、迹、浮、萍”。
(1)出示“撑小艇”。
抽两生拼读,要求读好后鼻音。
以词带句,齐读“小娃撑小艇”。
(2)出示“踪迹”。
抽两生拼读,读好平舌音“踪”,重点识记“踪”。
以词带句,齐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3)出示“浮萍”。
抽两生拼读,读好后鼻音“萍”,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出示浮萍图片)看图说说你看到的浮萍。
指导根据字形理解:这两个字里都有什么?(都有三点水,“浮”左右结构三点水,“萍”上下结构草字头,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配音范读)(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诗歌,感受古人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安排1.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材料准备:准备课本中《古诗二首》的内容。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演练朗读《春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生自由朗读并感悟诗歌之美。
第三步:拓展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下自己的小诗歌。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多角度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诵读、理解和表达等方面。
•综合评价学生对《静夜思》和《春晓》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是否简单清晰地解释了文本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一年级下学期又该学习古诗了。
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 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和《登鹳雀楼》,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体会古诗的美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这两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能够背诵并朗读这两首古诗,感悟其中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内容和意境。
2.背诵这两首古诗,感悟其中的情感。
难点1.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理解和表达。
2.背诵这两首古诗,并保持流畅和得体。
四、教学安排第一堂课1.引入: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引入古诗《静夜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静夜思》: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古诗,理解内容和意境。
3.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掌握古诗的语调和韵律。
第二堂课1.复习《静夜思》:对上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确保学生掌握。
2.学习《登鹳雀楼》:同样方式进行学习,理解内容和意境。
3.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掌握古诗的语调和情感。
五、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引入古诗,激发学生兴趣。
2.讲授法: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古诗,讲解内容和意境。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学生准备1.学生整理课桌椅,安静就座。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用品是否齐全。
二、课堂教学1.引入:播放古诗《静夜思》的音频,呈现相关图片,引入古诗内容。
2.学习《静夜思》:逐句讲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朗读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掌握古诗的语调和韵律。
4.复习《静夜思》:对上节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三、课堂总结1.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朗读2首古诗。
七、课后作业1.背诵《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举例解释:
-对于“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泉眼”,教师需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其为何物,并解释“惜”字表达的情感。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需示范正确的节奏和语调,让学生模仿并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应设计情境,如户外观察自然,帮助学生将诗中的描写与实际感受联系起来,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提升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部编版。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古诗《小池》,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掌握生字词,如“泉眼”、“流”、“树阴”等;学习古诗的朗读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分析诗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小池》是一首描绘夏日池塘景色的小诗。它是如何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景色的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具体的古诗。通过分析诗中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诗人是如何观察自然,并将这些景色转化为诗行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泉眼无声惜细流”和“树阴照水爱晴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举例,帮助大家理解这些诗句的意境。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二首》的内容和意义。
2.能背诵《古诗二首》。
3.能初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的教材和图片。
2.课程PPT或教学板书。
3.背诵卡片。
4.情感小故事或声音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古诗二首》配图,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2.介绍古诗的背景,简要介绍作者及诗歌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0分钟)1.分段逐字逐句教授生字,注重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2.演示如何正确朗读整首古诗。
第三步:理解与诠释(15分钟)1.分段翻译古诗,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形象和情感,进行简单的情感渗透。
第四步:背诵与朗读(15分钟)1.让学生依据教师的朗读进行跟读练习。
2.组织学生背诵整首古诗,培养语感及记忆能力。
第五步:情感引导(10分钟)1.以情感小故事或音乐配合《古诗二首》展开情感引导。
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情感,并与自身经历连接。
第六步:反思与总结(5分钟)1.让学生就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与总结。
2.激发学生对《古诗二首》的进一步探究与理解。
四、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二首》。
2.写一段简短的对《古诗二首》的感悟或理解。
3.画一幅与《古诗二首》意境相关的图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配合情感设定,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以上就是本次《古诗二首》教案的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理解《12 古诗二首》中的古诗内容。
2.能够简单解释古诗中的常见词语和成语。
3.能够感受和领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哲理。
4.能够初步模仿古诗的形式,尝试创作简单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1.理解《12 古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
2.快速学会朗读古诗。
3.了解古诗中常见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1.课文《送元二使安西》2.课文《登鹳雀楼》四、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或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热身(1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师生一起品味古诗的美感。
2.导入新课《送元二使安西》(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3.课文学习(20分钟)•教师逐句解读《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僻•字词的意义。
4.情感领会(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5.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课后背诵《送元二使安西》部分内容,并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第二课时1.课前复习(10分钟)•学生朗读已学课文《送元二使安西》,温习内容。
2.导入新课《登鹳雀楼》(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文学习(25分钟)•逐句讲解《登鹳雀楼》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文意境。
4.创作探究(15分钟)•学生尝试写一首类似《登鹳雀楼》的简单诗歌,体味古诗韵味。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6.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背诵《登鹳雀楼》部分内容,并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和尝试创作诗歌等方面都有了进步。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和诗歌创作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魅力。
以上就是本次《12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引导学生爱上古诗,感受诗歌之美。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2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2.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
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讲的也是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词语: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意义。
(2)小组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12古诗二首》。
2.理解古诗的含义及其特点。
3.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难点:领会古诗的情感内涵并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古诗的诗文和配图。
2.教学材料:《12古诗二首》文本。
3.备课:准备好针对古诗的讲解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古诗的配图,引导学生猜测古诗内容。
2. 学习古诗•教师朗读古诗一遍,让学生听写。
•逐句解释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意思。
3. 背诵古诗•请学生跟读古诗,进行朗读训练。
•完成古诗的背诵任务。
4. 分组讨论•小组内讨论古诗的感悟,分享给全班。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前一课古诗内容,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 学习第二首古诗•重复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讲解第二首古诗的内容。
3. 综合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古诗的内涵。
•分组讨论古诗与自身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12古诗二首》展开,通过朗读、理解、背诵和表达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古诗的情感,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作业设计1.背诵《12古诗二首》。
2.写一篇作文,就《12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进行感悟与解读。
3.配合图片,设计一份小册子,将《12古诗二首》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提升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两首》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2古诗两首》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掌握《12古诗两首》的词意和背诵。
3.学习欣赏古诗,培养语感。
二、教学重点1.《12古诗两首》的词意和背诵。
2.古诗的韵律与意境。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古诗的意境。
2.如何准确背诵《12古诗两首》。
四、教学准备1.《12古诗两首》课文。
2.课堂板书。
3.音频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播放《郑板桥》古诗音频,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
2.介绍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学习1.分段学习《郑板桥》古诗,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意境。
2.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读诗。
巩固1.板书古诗内容,并进行复述训练。
2.点名背诵《郑板桥》古诗。
作业背诵《郑板桥》古诗。
第二课时复习1.让学生互相背诵《郑板桥》古诗。
2.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
学习1.播放《寻亲》古诗音频,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
2.讲解《寻亲》古诗的内容和作者,解释生词和意境。
巩固1.学生分组朗读《寻亲》古诗,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2.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12古诗两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热爱古诗,多多欣赏和背诵。
七、作业背诵《寻亲》古诗,并准备参加课堂朗诵比赛。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备课教案,希朓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
(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认识本课生字,会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教学过程】教学1: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照片,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两首古诗。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
5.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2.生字卡片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引言:夏天,多美呀,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回来,池塘里面蜻蜓已经站在荷叶尖尖的角上。
小朋友们快来读读这两首诗,感受池塘里的美丽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揭题: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二)熟读古诗。
1.老师指名汇报读。
(正音,理清节奏)2.老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
3.学生齐读古诗。
4.趣味诵读。
(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诵读诗句,品析人物。
(一)前两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揭示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4.认识白莲。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出示字典中关于偷的义项,让学生选择。
(2)小娃为什么要偷偷地去采白莲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情景与画面,体会小娃的可爱,并带上这种成功采回白莲的兴奋心情朗读。
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活泼可爱,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齐读)(二)后两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2.《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2.《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古诗二首》。
2.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3.能够简单解析古诗的意义。
4.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感受其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古诗的朗读和理解。
2.难点: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语文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
3.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古诗的艺术表现形式。
4.班级讲台。
5.教学课件。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古诗二首》,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排版和节奏感。
第二步:课文学习(15分钟)•学生跟读古诗,掌握诗句的朗读技巧。
•解读古诗,讲解古诗中的含义。
•分角色朗读,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步:诗歌欣赏(15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和美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第四步:小结(5分钟)•整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顾。
五、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二首》。
2.写一篇复述《古诗二首》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培养了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了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下节课中,应该继续巩固古诗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的内涵,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带着这份教案,让我们一起探索古诗的世界吧!。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含两个)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五、细读古诗, 品味情趣
1、教师:同学们朗读得很棒, 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 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话题交流:读了诗, 我觉得这方小池()。我们读一下前两句诗, 都有什么景物?后两句呢?
5、美丽的画, 需要同学们动情的朗诵来衬托, 让我们一起尽情朗诵吧!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 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五、细读古诗, 品味情趣
1、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 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 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 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教案序号:课题:12.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 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3.联系实际生活、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釆、藏”等词语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古诗二首》。
2.能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3.能通过古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古诗二首》的朗读与理解。
2.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一些古代文化背景知识。
2.帮助学生从古诗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教材及教学PPT。
2.讲解古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表。
3.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学习《古诗二首》(15分钟)第一首古诗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古诗二首》,然后进行齐读。
辅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首古诗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
3. 感悟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就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开拓视野,丰富情感。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他们的答案,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要多次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背诵并熟读《古诗二首》,并在本人家长的陪同下解释古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古代诗歌,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二首》的教学方案,希朳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悯农》和《登鹳雀楼》的背景故事和意境。
2.背诵《悯农》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
3.能够理解古诗中的一些常见词语和句子。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
二、教学内容1.古诗《悯农》2.古诗《登鹳雀楼》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悯农》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方法1.听课文朗读,师生共同解读诗意。
2.教师讲述古诗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3.组织学生朗诵古诗,培养语感。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古诗的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悯农》(15分钟)–听老师朗读《悯农》。
–操读《悯农》,学习生字和生词。
–教师讲解诗意,学生跟读。
3.学习《登鹳雀楼》(15分钟)–听老师朗读《登鹳雀楼》。
–操读《登鹳雀楼》,学习生字和生词。
–教师讲解诗意,学生跟读。
4.诗歌朗诵(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诵《悯农》和《登鹳雀楼》。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简单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古诗。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分:–参与度评分。
–朗诵评分。
2.作业:–要求学生写《悯农》和《登鹳雀楼》的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古诗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诗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朴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一、课程背景1.1 学科和年级•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1.2 教材信息•书名: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章节:《古诗二首》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和《咏鹅》的内容、作者及背景。
2.让学生能够正确背诵并朗读这两首古诗。
3.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内容:《古诗二首》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古诗二首》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4.2 学习古诗《静夜思》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静夜思》。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慨。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3 学习古诗《咏鹅》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咏鹅》。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4 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他们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感悟,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背诵古诗。
五、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3.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提高。
六、延伸阅读•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相关的古诗文,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结语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的优秀教案,通过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品味。
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茁壮成长!。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12、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组织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三、小组研讨: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一、二句诗意。
3.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你看看池塘里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自主学习
1.按照自读要求学习:出声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默读,圈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2.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小组研讨:
1.指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交流。
2.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学习“采、首”两个生字。
六、检测达标:
.
七、作业:
背诵古诗
扩展备课
积累一首写景的古诗
板书设计
12、古诗二首
首
采
无
树
爱
尖
第二课时
导
入
新
课
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课文题目,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三环六步学案
二次备课
学
习
过
程
一、明确目标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用“/”划出诗的朗读停顿。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七.作业:背诵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古诗二首一、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诗歌的节奏。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来,读出你的高兴。
(被采访的学生读)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
)来,读出你的激动。
(被采访的学生读)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
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
(学生齐读)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
(齐读)(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6)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齐读)(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
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4)指导朗读。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的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
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
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它们会说些什么?(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
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2.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景色呢!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五、写字指导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