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几点探讨
关于新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几点探讨摘要: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现行的会计核算中部分地方出现了与新的会计准则相抵触、不一致的情况。
对存货核算、销售收入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等问题,结合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新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并举例说明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阐述了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盈亏影响。
关键词:会计准则变化会计核算盈亏影响1 存货核算问题1.1 新旧准则变化1.1.1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与存货的采购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在实务中,企业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取消了原准则所归定的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不包括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要求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存货的采购成本构成与其他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一致。
1.1.2 取消了发出存货成本计算的后进先出法,根据调查,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后进先出法不具有普遍性或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情况。
一些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其中不少企业为避免先购入或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存货存储时间过长,导致货物变质或毁损,便将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这样就造成了存货的实物流转与成本留转相互脱节,同时,取消发出存货成本计算法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
1.2 新旧准则下具体会计核算处理方法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
本期从美国购入某种油漆30万吨,每吨价格为560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进口关税为113400元人民币,进口增值税为233478元,发生运费为15000元,货款、税额及运费均已付。
我国会计计量的几点思考
一
26 1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差异 , 这种差异的存 1现行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于会 营 准则将 可引入 其他计 量基础 ,以满足会计 信息 市场价值 之间 , 使用者 的信 息需要 。 但是 , 在引入某一计量基础 在会导致不 同的人员 、不同的公 司对于相同的 从 国际财 务报 告准则 的制定实践来 看 , 可 时, 究竟应当以什 么标准来衡量其允当性? 这是 资 产或 者负债 会得 出不同 的公 允 价值 计量 结 以发现准则与概念框架 、 准则与准则之间在会 会计计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解决 的一 果 。换句话说 , 在上述问题 不明确 的情况下 , 所 谓 的“ 公允价值” 可能并不是唯一的。这种状 况 计计量方 面存在着诸多不一致 ,一些重大的会 个关键 问题。 计计量基本概念问题 没有解决 ,其 中主要体现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首先应 当以概念 已经使得会计 实务有时无所适从 ,或者公允价 框架 中的以下标准来加 以衡量 :1会计信息质 值的计量五花八 门,从而影响到 了采用国际财 () 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应用的一些会计 量特征 。 计 即会计 计量的结果是否符合可理解 性、 务报告 准则的公 司之间的会计信息的可 比性 。 可靠性 和可 比性 的要求 ;2资产 和负 为此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首先从概念上进 () 量基础无法在概念框架 中找到理论依据从已经 相关 性 、 发布的现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 ,各项准则 债的概念 。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都强调 了未 步界定公允价值的 内涵 , 并为公允价值的计 中除了引入概念框架规范的历史成本 、现行 成 来经济利益预期将流人或 者流出企业 , 以, 所 会 量提供应 用指南 。 具体包括 : 明确公允 价值究竟 本、 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等四种计量基础 外 , 还 计计量基础应 当有助于计量 “ 未来经济 利箍” 应当是投入价值 、 ; 还是脱手 价值 , 应当是实体特 引入 了许多其他计量基础 , 比如使用价值 、 公允 () 3有助于资本保 全; ) ( 考虑成本——效益。 4 定 价值 、 还是市 场价值 ; 在什 么情况下应当采用 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自从会计准则中 投人价值 或者脱手价值 ,在什么情况下应 当采 价值 、成本与市价孰低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 晕 部分资产和 用实体特定价值或者市场价值;在存在活跃市 低、 重估价 、 市场价值等。 这其中, 尤其是公允价 引人资产减值会 计、 估价会 汁③ 、 值 已经成为计量金融资产 、金融 负债 和其他有 负债的公允价值会计 后 , 历史成本计量 模式实 场 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确定公允价值 , 在不存在 关资产或者负债的重要计量基础 。 但是 , 由于这 际上已经在一定程 度上被 打破,因为会计报表 活跃市场 的情况下 , 又应 当如何采用一些计价 些计量基础( 尤其是公允价值 量 基础 ) 没有被 不仅需要 反映资产或者 负债的初始取得成本 , 技术 等来确定公允 价值 等。从美国财务会计准 明确包括在概念框架 中,使得 国际财务报告 准 而且 还需要反 映一些资产或者负债在会计 期问 则 委员会 发布的《 公允价值计量》 准则征求意见 则规范的计量原则与概念框架 之间出现 了不一 的价 值变动情 况 , 以, 会计计量 问题 实际 稿来看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初步意见也 所 当代 与 致 。 制定概 念框架的初衷以及概念框架在准 涉及到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的问题 。 有异 曲同工之妙。 从 则制定中作用来讲 , 概念框架扮演着为具体的 从现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 ,初始计 量 3对我 国会 f 发展的思考 量 国际 财务报告 准则 的制定 提供 理论基 础 的作 基础 主要有历 史成本 、 公允价值 、 现值 、 估 最佳 会 }t量理念上的不 同,已经成为我国会 卜 用, 各项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 当在概念框架的 计金额 等, 而后续计量基础则主要 有摊余成本 、 计准则与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最为重大的差 成本 与可变 现净值孰低 、 重估价 、 公允 价值 、 可 异之一。 是 , 指导下制定 , 但不得突破概念框架。 但 随着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概念框架没有明确其 规范的 四种计量基础 收回金额等。 由此可见 , 在现行 国际财务报告准 的建立与完善 ,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 尤其是 的应用前提概念框 架尽管规范 了可供选择的四 则 中, 无论是初始计量基础还是后续计量基础 , 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 ,我们可 能需要及早研究 种计量基础 ,并且允许采用多重计量基础相结 种类都较多 ,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针对这种 如何适时引入公允价值等除历 史成本 以外的其 合 的会计 计量模式 , 但是概念框架并没 有明确 情况 ,国际会 计准则理事会 已经决定系统梳理 它会 汁计量基础 , 也需 要从总体上重新审视现 每一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 ,即应当在什 么时 仞始计量和后续纠量 的基础与方法问题 。 行 的历史成本会计 计量模式 。当然我国 目 前的 候 , 么条件下 , 什 采用其 中的哪一种 纠量基础 。 ‘ 其 中, 对于初始计量 , 已经初步决定了五个 市场经济环 境与成熟 的市场 经济环境相 比, 还 同样的问题 实际上也存在于除上述 四种计量基 可供选择 的计量基础 : 史成 本 、 历 重置成 本 、 可 存在一定差 距 , 以要全面引人公允价值会计 所 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上。 变现净值 、 使用 价值 和公允价值。至于后续 计 需要假 以时 日。笔者认为 , 在我国现 阶段 , 可以 不利于国际会计 的协调与趋 同由于国际会 量 , 需要深人考察各 国的法俸法规规定 、 周 列有 活跃交 易市场 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 则 各 包 计准受理事会未能在概念框架 中对会计计量 的 的计量 实务以及 困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进行 括衍生金融 工具 ) q 以及严格按照市场法则 、 具有 基本原则作出规范 , 所以, 国会计准则和国际 的其他项 目( 各 如收入和负债概念项 目、 报告综合 商业实质 的非货 币性交易等 ,可以逐步允许采 财务报告 准则之间在对 于会计计量的处理上实 收益项 目、 金融工具项 目) 方能作 出原则上 的 用公允价值 ,以便如实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和 后 际上存在较多的不一致 ( 即使大家遵循的是相 判断。 以预料 , 可 现行概念框 架中的四个计量基 经营业绩。 同时对 于其他资产和负债 , 在现行历 同或者相类的概念框架 ) 。 础 ,除 了历史成本将被保留外 , 其他计量基础 史成本训 基础之上 ,可以考虑我 国的市场环 量 2解决会计计 量问题的国际努力与未来会 ( 括现行成本 、 包 可变 现价值和现值 ) 可能都将 境, 吸收我国会计职业界、 资产评估界、 学术界 计计量的发展趋向 被修改或者替代 。 等的智慧 ,探讨我国会计计 量改革的途径和方 为会计计量提供概念基础 : 明确计量 目标 , 为公允价值提供应用指南基于 际财务报 式。 的来说 , 总 我们一方 面需要密切关注国际上 提 供评价标准 目前 , 无论是美国还是国际会计 告准则和美国等国会计 准则 中已经越来越多地 关于会 置 的理论 、实务 和准则规范的发展 准则理事会都在致力于解决财务会计 中的计 引入了公允价值 , 量 而且可 以肯定 , 公允价值将 成 趋势 ,另一 方面需要 充分研究我 国市场经济的 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 明确决策有用 为未来 财务会计发展的重要 } 基础。 以, f 量 所 如 发展 阶段和我 国的会计计量实务及其存在 的问 性是会计计量的 目 ,即会纠计量 的最终 目的 何界定公允价值 , 标 如何在实务 中确定公允价值 , 题 ,以便 于为将来我 国会计 准则建设中对会计 是为 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 息 ( 已经成 为当前国际会计领域 的一个重要课 题 。 即 量 的基本 概念 和应用指 南进行 规范奠 定基 与概念框架 中的财务报告 目 标相一致 。 也就足 但是在 现有国际财务报 告准则文献 中,除了对 础 。 说, 如果使用某一计量 基础 ( 如历史成 本 ) 无法 公允价值给山定 义外 , 对在实务中应当如何 确 参 考 文献 真实 、 允地 反映企 业的资产 、 公 负债状 况( 如某 定公允价值较少给出具体 的应用指南 。在实务 I 吴景 霞. 1 ] 由次贷危机引发 的关于会计公 允价值 些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 ) , 那么国际财务报告 中 , 入价值 与脱 手价值之间 , 投 实体特 定价值 与 计量 的思考. 中国商界仃 半月1 0 90 — 5 , 0 - 1 1. 2 -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Accounting Practice 会计实务【摘要】文章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为主要内容,分析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优势,找出新准则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关于会计计量实务运用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多重会计计量【中图分类号】F275.2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要想促使会计行业发展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应重视会计计量属性。
为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发展,财政部重新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要素的计量提供了规范化依据体系,本文针对会计计量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各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实际应用策略,以期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多重会计计量的现实应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法,在保证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时,根据经济业务性质选择使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可以看出历史成本法是计量的基础,其他计量属性作为补充,对会计要素金额进行真实反映。
然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又是相对的,在实际应用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方便易行的优势,对于企业的运行情况也可以做到较为精准的把握,但是也存在固有的缺陷,所以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计量结果就会大受影响,这就需要选用其他计量属性来解决历史成本的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多重会计计量属性解决了以下问题:(一)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工作的成果是产生财务报表体现企业过去经济运行的情况,将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情况更加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出来,但是如果特殊经济环境中对所有会计要素都应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来开展计量工作,无疑会大大影响结果的真实性。
历史成本计量是以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点的交易价格作为计量基础,所以不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为了保证计量准确性,可以采用公允计量属性等多种价值体系作为经济环境变化交易事项的计量属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公允价值”计量_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公允价值”计量摘要:本文根据财政部新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以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运用中面临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盈余管理等问题,以期为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可靠性可操作性盈余管理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进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应用阶段,在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直接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区别与传统历史成本计价方法的计量模式,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中几经反复,而今正式登上会计发展的历史“舞台”,自准则颁布之日起就引起了会计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因此,积极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标准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对于准确评价企业业绩并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就新企业会计准则运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探讨。
一、公允价值如何确定的忧虑:可靠性问题公允价值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不仅适用于初始计量,还适用于后续计量,而后续计量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就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公允价值的认定问题。
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综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引和应用指南,一般有三种:其一,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其二,在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应该寻找市场上同类的交易,以同类交易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
其三,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可观察到的价格,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加以估计,就可运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也可以采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获取的难度最小,也最能够代表公允价值和被接受,但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并非所计量项目存在相应的市场价格,该价格就一定是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辨析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辨析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原基本准则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迫切需要加以修改,2006年2月制定和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新基本准则突出了会计计量属性,在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进行了重点分析。
总的来说,每一种计量属性都不是尽善尽美,多种计量属性的同时并用,特别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同时并用是符合财务会计的未来实际的。
标签: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并存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为使会计信息更准确、客观的反映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我国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
但是关于如何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准则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很大修订。
原准则中有5个计量和确认基本原则,即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原则。
新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不再作为一般原则,同时取消了“配比” 原则与“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原则。
新准则突出了会计计量属性,仍规定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但又不仅限于历史成本,在可靠的情形下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又称会计计量基础,是指用货币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的标准。
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资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财政金融◎陈国健(作者单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问题的几点思考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属性并不单一,属于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有很多条款都参考国家会计准则,这在国际贸易中,就减少了摩擦,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一些跨国企业。
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有很多优势,但是因为实施时间并不长,还有很多问题并不完善。
一、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现实意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会计概念,这为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使用的新会计准则,其最重要的属性特点就是多重会计计量,这种计量方式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会计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其现实意义,笔者总结如下:1.有利于资产减值计量问题的解决。
在计量资产价值时,如果是历史成本,而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显示出来的成本始终是实际成本,有时也通过摊余成本来呈现出来,如果一直有持有资产,在传统的会计准则中,是需要将其认定为减值损失,如果自身已经不再持有资产将其转让或者出售,才能将其定义为减值损失。
这种确认方式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资产常常出现高估的现象,因为在市场中,资产市场价值与实际的价值往往不相符,当前者低于后者时,就会出现高估的现象,这样财务报告就不具备真实性,也就不能将其作为依据来指导企业做下一步的计划。
2.有利于金融创新业务的解决。
金融市场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有时变化十分明显,这些变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现了很多金融创新业务,这些业务不断地发展,出现了很多金融工具,而这些金融工具,可以将其看作是履行中合约。
如果使用传统的会计准则来计量这些金融工具,其不确定性非常多,这样在金融工具的价值也不能体现在企业运营中,尤其是交易风险,很多研究人员将其看作是资产负债表外业务。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思考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思考摘要:虽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其优越性也不容忽视。
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几个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阐释财政部在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指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要想正确理解公允价值的定义,三个关键词必须重点把握。
第一个:公平交易。
指交易双方之间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并且在价格的控制上没有优劣地位区别,无法损害对方的利益。
第二个: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指双方都能切实获取资产或负债的相关信息,了解资产的实际或潜在的用途、市场等,能够明确了解交易双方的利益目的所在。
第三个:自愿。
指关联方都是按自己的意愿和动机为此进行交易而不是处于被迫状态购买或清算销售。
买卖双方都不急于达成交易,且双方都以目前市场情况下可获得的最佳价格进行交易。
由此可以看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实际是指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的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者有效市场不存在的情况下的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
其本质是一种基于资产或负债本身的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估量。
与现行财务报告重点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相比,公允价值将会计反映从静止的观点转向了运动的观点。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徐培红指出,当今经济形势的发展使得传统会计无能为力,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问题。
公允价值的优越性体现在:第一,与传统历史成本想比较来说,更加符合会计的稳健性、配比性、相关性等会计原则要求;第二,能从市场角度合理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的好坏情况及其所能承担和已经承担的财务风险;第三,我国正处于经济市场化的转型时期,公允价值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此价值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问题分析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问题分析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发展进程中对会计行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会计行业计量实现统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应与国际会计标准相联系,参考国际会计标准中科学的统计方式。
这种计量方式可以更好地在国内发展新趋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保留国内传统计量方式的优势后,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就此本文对新企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与总结,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会计计量 会计标准 计量应用● 汤洁白在现有的经济发展状态下,我国会计工作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在复杂的会计计量工作内容中,计量成本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会计计量工作中的基础计量值,但随着现有经济的发展,会计计量工作也可以用作其他基础计量值,两相结合下,会计工作既保证了更高的工作质量,也顺利地开展了工作。
在这种前提下历史计量成本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会计计量的含义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单位对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考究随之提高。
现阶段,企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多种核心素养,需要具体分析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并通过梳理与整合,总结出系统化的财务报告交予决策层与管理者。
在以上的流程中 最为重要的表现要素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的确定展开测量,在测量后得出数据对此进行统计记录,在大数据的指引下作为项目参考并对此分析总结,对当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情况及时分析,对企业的投资与财务的盈亏情况做系统化的比较,这也是相关会计人员在企业工作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会计的日常工作是对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产生的盈利与成本进行对比,但企业的经营往往是不太稳定的,动态的企业经济行为产生的价值需要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计量方法,在计量方法中最为适合的有两种:历史计量成本和公允计量价值。
优秀范文: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会3篇
优秀范文: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会 (2) 优秀范文: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会 (2)精选3篇(一)《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领域的重要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修订和实施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企业治理机制改革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在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体会颇多。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会计信息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重要资料,对于外部用户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我认为这种要求使得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工作时更加严谨和细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其次,《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需要统一规则和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不同时间段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可比性。
同时,会计信息还要求有延续性,即在不同时间段内,会计信息需要进行逻辑和关联性的展开,形成合理的会计结果。
这种要求使得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有深入的理解,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更加严谨和科学。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注重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分析。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指把企业的会计信息向内外部有关方面进行公开和透明化。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以保障信息的公正和独立。
会计信息的分析则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和解读,从而揭示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在我看来,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分析是推动企业治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加企业透明度和市场信任度。
在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只有遵循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信任度。
总之,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使我深刻认识到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活动和治理机制中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和责任感。
探讨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MONEY CHINA /2020年11月中财经界 探讨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友德摘要:根据全球化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也在随着迅速发展,其发展可以使更多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环境的同时,还使不同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新挑战,由于各种新型挑战与新环境的到来,可以让不同行业的业务变得更加新颖以及交易变得未知复杂,进而导致现行收入准则无法按照新环境经济的需求而发展。
为了使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关的财务部门已经开始对现行收入准则给予调整和完善,以及颁布出新的收入准则,从而使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舞台,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要求。
以此,本文通过对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供了对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问题对策在2017年,我国财政部门将多次修改的新收入准则给予了发布,所发布的新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主要是通过大幅度调整了现行收入准则的收入的确定和会计计量等较多方面,这一系列的发布与调整正好跟进了新时代的发展,其不仅受到了各大会计行业的广大关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会计计量,因此,新收入准则的发布可以有效防止“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不良因素,使会计审核工作得到相应的保障。
一、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所存在的问题(一)对收入确定基础的影响针对现行收入准则而言,收入确定主要是以交易为关键,其收入的数据一般都是通过依靠账单体系。
而新收入准则的实施,收入确定基础主要是通过以往的交易转变为合同的形式,所以收入确定不在是通过账单系统,而是对合同中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
由于现行收入准则因新收入准则而受到较大的修整,致使现行收入准则产生的巨大变化,以此相关的收入确定与财务系统部门必须要将其进行一定的创新来面对新收入准则所带来的挑战,进而使财务体系中收入确定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完成。
通过新收入准则的到来,现行收入准则的收入确定模式根本无法应对创新后的财务信息系统,所以要加强更新财务信息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才可以使收入确定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的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的分析提要会计计量在会计信息的反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
本文从新旧准则对比出发,简述我国计量属性应用现状及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的分析。
关键词:计量属性;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新准则一、新旧准则对比分析我国原来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1992年11月制定和颁布的,是我国第一次颁布会计准则,是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财政部会计司根据当时的情况,借鉴国际惯例出台的第一个会计准则。
它的颁布,是我国会计政策改革的一次重要转折,标志着我国会计体系工作开始走向国际化。
但十多年来,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10月31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以后又陆续出台《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等都作了新的规定,现行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已经与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迫切需要加以修改,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企业会计标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此次改革是在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等更深层次上,完善会计规则,规范会计秩序,实现国际趋同,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
而根据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1年暂在股份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主体各项财产物资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若财产发生减值,可依规定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可见,原有会计法规采用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只有在期末发生减值时,才依据谨慎性原则准予计提准备。
相比较而言,新准则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已扩展为包括现时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多种计量模式,更有利于合理、准确地计量会计要素,也是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项重要变革。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的分析
念, 其使用的 方法也就是价值分析的方法。
保护。 这些司法解释主要是通过对当事人的名 道路。展望该制度的发展前景, 我国立法和司
当我们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去透视法律制 誉权进行保护来间接的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法在隐私权保护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和课题需 度时, 我们就会看到: 法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 20 年通过的《 09 侵权责任法》 2 第 条中, 隐私权 要解决、 需要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 隐私权的 程中基于自身一定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权利 正式被确认为“ 民事权利” 而非“ 民事利益”也 法律保护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 而信息技术的 义务体系。人与法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 不再需要依附于名誉权这样的权利。 发展、电子监控设备的广泛使用和高空摄影 系。正是为了满足 自己的某种需要, 人才制定
价值因素的认知和评价。 在法学研究中运用价 年前两位美国学者在 《 哈佛大学法学评论》 杂 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决定权。 概括起 值分析法, 对法律现象进行认知和评价是十分 志上发表的《 隐私权》 一文, 使得隐私成为受法 来, 隐私权包括不让人知道的权利和公开权两 必要且有重大意义的。 这种分析方法以超越现 律保护的法律问题。 行制定法的姿态, 分析法律为什么存在以及应 方面的权利。隐私权有其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
关于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的反思探索
摘要:对于收入确认而言,其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核对会计事项并进行账簿的认定。
这一方面的任务,不仅涉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还会影响企业的利害关系,进而影响其今后发展。
基于这一现状,财政部对收入准则进行了科学的调整。
本文将针对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进行反思探索。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收入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
在该规定中,关于会计计量、收入计量的关键点等进行了新的修订,这些措施的改进不仅提升了企业相关工作的管理效率,也为会计人员提出了新挑战,接下来将针对这一内容进行讨论。
一、关于会计计量有关会计计量,就是通过量度单位的使用,考核经济业务的过程,在这一期间可以借助货币也可以是其他的量度单位。
在该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以数量关系为标准,来确定不同事物间的关系。
这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选择计量属性;其二是确定计量单位。
其所计量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收入、成本、损益等,在其中,以盈亏决定、资产计价作为关键。
二、收入计量的基本关键点1.可变对价有关于可变对价,其一般应用在销售合同、协议中,其所指代的意思是约定对价是可以改变的,例如调整一下回扣、抵免、罚款等,就可以使约定对价产生改变。
针对这一问题,新收入准则有如下规定,即对于合同中提及可变对价的,企业在敲定估计数时,一般考虑期望值、或可能性比较大的值,同时含有该对价交易价格,要求其小于不回转金额。
按照上述规定,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首先,对于交易价格计量方面,其数目应该是排去可变因素后的可变对价,其处理标准是就低不就高。
其次,对于评估收入金额方面,处理的标准是少计原则,尽可能预估可以达到的金额计量。
如果有一部分收入已经确认,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出现重大回转的金额,并对这一数据进行对应处理。
然后,对于确定计量金额方面,该情况的处理背景就是,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出现重大回转,但与此同时还要思考收入回转的概率。
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的问题探讨
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的问题探讨作者:张丽丽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20年第10期关键词:新收入准则; 会计计量; 交易价格2017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其对于收入确认以及收入计量等方面做出了明显的变动,交易价格取代了传统的公允价值,作为收入价值计量的重要标准,并且对于可变对价也作出了相应的更改,进而为收入的确认以及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新收入准则更加趋向于国际化,使中国的会计业务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契合,提升了会计核算等工作的可靠性。
(一)对收入确定基础的影响传统的收入准则,由于交易是收入确定的基础,因此,通常依靠账本体系来进行有关于收入数据的记录,这种记账方式存在着传统的“公允价值”中对于确定销售商品收入固有的弊端。
新收入准则是一种以合同作为收入确定的基础重心,进而使得收入数据的确定脱离了对于传统的账单系统的依赖,转变为借助对于合同中的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来实现收入的确定的模式。
现行的收入准则在新收入准则的大幅度调整下,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因此,面对新收入准则对于收入数据确定的改进,相关的财务部门需要依靠一些科学合理的政策以及创新的方式方法来适应新收入准则下的改变,从而为收入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基础,以此满足新收入准则对于现行收入准则的改进,保证新的收入准则在新的财务信息系统中工作的开展。
此外,为实现在财务工作中新收入准则更好的融合,需要对于收入的确认进行必要的改进,在系统以及人员技能的更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提升收入确认工作的成本。
(二)对计量财务标准的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工作是企业财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财务指标分析,可以有效使得相关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运营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掌控与了解,进而通过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
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规范问题的思考(一)
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规范问题的思考(一)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
新计量体系的提出是我国会计准则的进步,然而新计量体系在理论上存在着缺陷,本文主要对新计量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一、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但它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不是同一个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其他四种计量属性是按照计量信息的来源不同进行分类的结果,而公允价值是以计量结果能否如实反映计量对象为依据对计量属性的分类结果。
由于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是按不同分类标准对计量属性的分类结果,所以他们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交叉关系。
公允价值可能是历史成本,也可能是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或现值,历史成本等,四种计量属性也可能是公允价值,也可能不是公允价值。
其他计量属性只要符合公允价值的概念特征,就可以成为公允价值,不符合就不能成为公允价值。
新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可靠取得并可靠计量。
”从基本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属性为补充的模式。
然而,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这种提法在概念依据上是混淆不清的,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列起来,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既然公允价值与其他四种计量属性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将其并列起来,否则会误导会计人员,以为只有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是公允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结果都是不公允的。
事实上资产在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往往就是它的公允价值,难道我们能说资产在取得时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不公允的吗?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模式,在该计量模式下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作为其他计量属性的选择判断和标准,其他计量属性作为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公允价值驾驭其他计量属性形式,其他计量属性形式体现公允价值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国家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会计准则中,明确引入了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从而对现行的单一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产生了很大挑战。
为此,本文将主要以新的会计准则为着眼点,对当前财务在具体运用操作新会计计量模式方面,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计量会计实务
0 引言
财务会计实际上是一个对会计各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而会计计量在会计的确认和报告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会计准则》打破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引入了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
这一方面反映出会计计量问题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单一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核算的需要。
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大大加快,创新业务层出不穷,派生出诸多的因单一计量模式而起的问题。
而新会计准则对现行会计计量属性的修订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现实意义
解决了资产减值计量问题在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始终是以其初始实际成本,或者摊余成本来计量和反映的,在资产持有期间一般不确认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才予以确认。
其结果是,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往往都被高估,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新准则不仅将原来的“八项准备”扩展至所有资产范围,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具体确认办法作出详细规定,并分别不同资产项目规定了其减值损失的确认
计量程序。
解决了金融创新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问题金融创新业务衍生出许多金融工具,通常属于履行中合约。
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这些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在合约取得以及履约过程中,都将难以得到确认,的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法正常反映的交易风险等信息,因此,这些交易被许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
新准则分别采用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历史成本的计量手段,把原来那些在取得时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者实际成本很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等,都统一纳入到表内核算,并对这些价值变动的风险有所揭示。
解决了或有负债计量的问题在会计实务中,通常面临着大量不确定的或有事项,这些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可能已经导致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但是实际履行义务的时间将在以后会计期间,而且履约的时间或者需要偿付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日也并不能确定,它们会随着未来有关事件的发生或者不发生而发生改变。
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些将在未来履约且支付时间、金额不确定的负债就难以入账,反映不到资产负债表中去。
新准则明确界定了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范围,恰当引入“最佳估计数”计量模式属性,对或有事项的计量极具针对性。
解决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问题在新准则中,列示了五种基本的会计计量属性,分别是: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并对在何种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作出了相对具体的规定。
这与已经发布的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等四种计量基础,在条款及内容等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2 新会计计量模式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制度概念层次来看,新准则对于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问题已作出规范。
从实务上看,尽管我国会计计量规范对于初始计量基础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金额等,对于后续计量基础有摊余成本、成本与市价孰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
但是,突然间从单一的选择模式走出来,面临到一个看起来五花八门的多项选择模式下,肯定会有一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感觉。
如何从现行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模式切换,可能面临的问题也许会很多,暂可罗列如下:
在实务中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问题在我们会计人员通常的思维习惯中,是不常采用“公允”来表达资产价值的。
但是,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其重要性也显得
愈来愈突出。
而在具体实务中,也确实存在实体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也许会导致不同的对于相同的资产或者负债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从而影响到到同类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如何考虑不同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问题会计事项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发生的,一件会计事项因为产生的背景条件、目的意义等外在或内在因素的不同,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因为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就会得出不同的计量结果。
比如:合并形成的与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就是不同的,而同一控制下的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计量也是不同的。
如何避免计量标准应用到会计实务中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解释问题由于个人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解运用会有所不同,甚至可能产生较大的分歧。
根据会计核算对信息质量的可比性原则,不同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以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但是,在具体实务中,应用计量标准的个性空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3 会计计量实务运用的几点建议
明确计量目标,提供评价标准对会计事项做出准确计量的前提,应该首先要解决会计计量的目标问题,即会计计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什么样的信息需要,只有会计计量目标解决了,才能从基本概念上厘清应当采用的计量基础,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的问题。
对一般来说,会计计量的目标通常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如果使用某一计量属性无法真实、公允地反映的资产、负债状况,那么应该引入其他的计量属性,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但是,在引入某一计量属性时,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其恰当性?这是会计计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不妨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来加以衡量: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也就是会计计量的结果是不是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明晰性、相关性、客观性和可
比性的要求;②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定义。
因为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都特别强调了未来经济利益预期将流入或者流出,所以,选择会计计量属性应当有助于计量会计要素的“未来经济利益”;③适当考虑会计计量的成本——效益原则,如果采用某种计量属性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大于其所实现的价值,那么,应该考虑选择另外的计量属性。
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自从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减值、重估价值等概念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当代会计计量问题实际涉及到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新准则来看,初始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金额等,而后续计量属性则主要有摊余成本、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重置价值、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
其中,对于存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等“实体资产”的初始计量,原则上规定采用历史成本属性,对金融资产和负债、年金基金、非货币性资产等“虚拟资产”,通常规定采用公允价值属性,而长期股权投资则按照其取得方式的不同区别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如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历史成本计量,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公允价值计量。
作为初始计量的例外,对于预计负债则规定采用最佳估计数计量。
至于后续计量,则需要具体深入考虑会计事项发生的条件、原因、目的,以及所处的经营环境、市场等很多的因素,作出原则上的判断后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
遵循公允价值的确认程序为了防止“公允价值”的不唯一,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首先需要理解“公允”的概念内涵。
所谓的公允性,实际上就是公正恰当的意思。
因此,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在程序上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客观的、可行的步骤:首先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确定,如果不存在销售协议而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如果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以能够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确定。
这样一来,原本看起来抽象模糊的公允价值属性,就变得清晰明确了,具有了可操作性。
结合会计事项发生的环境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后续计量规定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那么,首先要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是不能凭空估计得出的,必须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
我们需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区别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
如果是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是为了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量。
所以,会计计量属性是与会计事项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的,离开会计事项发生的环境做出的会计计量的选择,一定不符合客观性原则。
总的来说,在具体运用新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充分理解各属性的内涵意义,另一方面需要对本的实际经营特点及市场环境有所了
解,明白会计事项发生的条件与目的,以便于为我们日常的会计事项找到最为恰当的计量属性,客观准确地对本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做出公允的反映与评价。
参考文献:
会计准则.国家财政部.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国际会计委员会.1997.
现行会计计量问题研究.搜狐.
论文在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