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成长小组工作模式探索
实习之路:自我成长与职业规划的探索
实习之路:自我成长与职业规划的探索以下是一篇实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完成上述要求:一、自我评估在过去的三个月实习中,我担任了XX公司的XX岗位。
在这个岗位上,我主要负责了XX工作,并接触到了XX领域的知识。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认为自己在XX方面表现得相对较好,但在XX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目标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XX从业者,为XX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XX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增强自己的XX能力和经验。
三、制定计划为了实现职业目标,我制定了以下计划:1.提高自己的XX技能和知识水平。
我计划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书籍和在线课程,同时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研讨会。
2.增强自己的XX能力。
我计划在实习期间多与同事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3.积累更多的XX经验。
我计划在实习期间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参与更多的项目,并积极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和学习。
四、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自己在XX方面有一定的潜能。
为了发掘这些潜能,我计划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五、掌握行业信息为了更好地了解XX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我计划定期查看相关的行业资讯和报告,并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活动和交流。
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了提高自己在XX行业的竞争力,我计划在未来的工作中积极参与团队项目和协作,同时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
七、实现职业规划通过以上计划的实施,我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职业规划的目标。
未来,我希望能够在XX行业中成为一名具有影响力的从业者,为公司和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持续自我评估和调整在实现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我会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
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和职业目标对比自己的表现和能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也会根据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成长和收获,同时也为你的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非结构式个人成长小组操作模式
非结构式个人成长小组操作模式一、小组宗旨:为有心理成长需求的服刑人员提供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促进每一个成员的个人成长。
二、小组目标:小组活动主要以提高个人自我省察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为主要目标。
具体1、为小组成员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提供支持。
2、为小组成员在服刑改造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提供心理学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3、为小组成员在个人成长的心灵探索之路提供平台和支持。
三、小组主持人:***(介绍)四、小组组成方式:小组在自原愿报名的基础之上,由主持人根据申请人想解决的问题类型确定每期活动主题并据此确定人选。
五、小组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原则上上定在每晚出工期间,活动地点定在维修间。
六、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1、简单介绍个人成长小组的历史,就小组的整个活动来看,主要采用非结构式进行;2、每次聚会由成员自发提出一个主题,小组成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讨论并予以拓展思考;3、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注意此时此地感觉,积极进行进行反馈交流,自我觉察,从而找到自我存在的问题。
七、对小组成员的要求1、要有善良的愿望和对自己成长负责的基本态度。
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成员当下需要成长的方向和内容以及形式都各自不同。
每一个成员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事的习惯和模式。
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之中的冲突和矛盾正是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成长的动力。
而如何更有效的呈现这些冲突和矛盾,如何避免小组之中可能造成的伤害,就需要每一个成员本着善良的愿望,和对自己负责的基本态度。
来面对这些冲突和矛盾。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每一个参与者,可能都会在某个时候和对小组某个成员或对小组的活动和小组呈现的方式有不舒服的感受出来。
2、对自己和对小组负责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主要包括,按时参加每一次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小组员其成员谋求和谐的交流模式,真实的呈现自己的状态,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保密,对小组之中呈现出来和成员个人的信息,状态,以及涉及成员个人的家庭、婚姻、子女、重要关系人等等信息都需要有严格的保密义务。
大学生小组合作体验报告
大学生小组合作体验报告1. 引言在大学生活中,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协作解决难题、培养团队精神等。
本文将分享我在大学生活中的小组合作体验,包括小组组建、合作方式以及其中的收获和挑战。
2. 小组组建小组组建是小组合作的第一步,一个好的小组组建可以为后续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小组会通过老师的安排或者自由组建的方式形成。
在组建小组时,我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专业背景和性格相似性进行匹配。
我曾经参与的一个小组由五个人组成,我们之间有着相似的专业背景和共同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组合使得我们在后续的合作中能够更加默契地协作,并且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合作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合作方式的选择对于合作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小组采取的一些合作方式:3.1 分工合作我们小组在合作项目中通常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负责项目中的不同部分。
例如,在一次研究报告中,我们分工明确,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研究内容并进行深入的调研。
最后,我们共同汇总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报告。
3.2 讨论会议为了保持沟通和合作的有效性,我们小组定期进行讨论会议。
在会议上,我们能够就项目的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会议还能够帮助我们及时调整合作策略,提出改进意见,并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分享资源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会互相分享学习资源和资料。
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并且能够节省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分享,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4. 收获和挑战小组合作为我带来了许多收获,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4.1 收获通过小组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并寻找共识。
我发现,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团结合作,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小组合作还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方案设计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分析 • 小组计划的核心内容设计 • 小组计划的实施与执行策略设计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设计
01
引言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01
02
03
人格塑造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 的关键时期,通过丰富多 样的活动和经历,有助于 培养健全的人格特质。
04
小组计划的实施与执行策略设 计
组织架构与人员分工设计
组长
负责整体策划、组织、协 调小组计划实施,确保计 划顺利进行。
副组长
协助组长完成工作,负责 具体任务的分配与跟进, 确保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度 与质量。
成员
按照组长的安排,积极参 与小组计划实施,完成各 自承担的任务。
活动安排与进度计划制定
支持。
积极寻求校内外合作伙伴,与其 他学生组织、社会团体、企业等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
小组计划的实施。
善于利用各种渠道获取资源,包 括学校、社会、网络等,为小组 计划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
、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设计
目标达成度评估设计
设定明确目标
在小组计划开始之前,设定明确、可 衡量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能力提升
大学期间,学生需要不断 提升自我学习、团队协作 、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职业规划
大学阶段的成长与发展, 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奠定 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实 现人生价值。
小组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互助成长
通过小组形式,让同学们相互学 习、共同成长,取长补短,共同
进步。
拓展人际网络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活动策划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活动策划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活动策划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当前,大学生进入大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学生们对于大学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体会,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大家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以大一学生为主,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差距,很多大学生因此找不到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了。
例如在目标与发展、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都会有些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到底如何使自己健康的成长,不断发展自己成为普遍的问题,大学生团体辅导辅导活动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利用形式各样的小游戏,让广大的大学生在其中体味,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小组互动的效果将得以一展现,对于大学生正确把握自己,了解周围环境,更好的立足于大学的平台,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是小组成立的原因、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活动目标:通过形式各样的小组游戏,是大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小组活动的氛围,利用小组活动的效果帮助大学生了解他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需求与优缺点等,更好的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目标等方面有所认知。
通过小组活动促使他们有所收获和改变、进步。
三、理论框架:我们小组一大学大一学生为对象,主要是这一群体都有一些共性,他们在自身目标与发展,人际交往以及未来发展上都有迷惑。
我们小组根据大一学生的这些共性从三个不同的主题进行团体辅导,以下是我们的参考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们小组将通过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在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有所收获。
小组动力学理论:小组动力学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等。
我们将借助小组形成的场域观察小组成员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小组的开展基本上以民主性为主要领导形态注重小组民主气氛,存进小组动力的产生,增进小组凝聚力。
自我提升小组活动总结报告
自我提升小组活动总结报告一、活动背景自我提升小组活动是我们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举办的一项活动。
该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从多个方面提升自己,包括学术、领导力、人际关系等方面。
我们小组由10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都具备不同的专长和优势。
二、活动目标1. 帮助每个成员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2.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打造一个紧密的小组。
三、活动内容1. 学术研讨会:我们每周定期组织一次学术研讨会,成员们分享自己所学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 技能培训:为了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课程,包括演讲技巧、领导力培养等。
这些培训课程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和反思:每次活动后,我们都会进行小组讨论和反思。
通过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4. 团队合作项目:为了培养成员的合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些团队合作项目,如策划一场文艺晚会、组织一次公益活动等。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学术水平:通过学术研讨会,我们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
2. 拓宽了知识面:通过学习其他成员的专业知识,我们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对其他领域也有了一定了解。
3. 增强了实践能力:通过技能培训和团队合作项目,我们每个成员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4. 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困难,我们小组形成了紧密的团队,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
五、收获与启示1. 学会倾听和分享:在小组活动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2. 了解到自己的不足: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比较,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汲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实现共赢。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小组名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一、理念阐述: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
有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在兴趣认知、自我认知等方面产生许多问题。
当大学生产生这样得困惑或问题时,一般表现为对自我的认识产生疑惑。
对周围环境产生失望、迷惑等。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本次小组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
增进成员对自我和彼此的了解,帮助组员全面客观地了解自我,引导组员完成自己计划目标的制定。
并让其感觉组员们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其顺利成长和发展,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凡是有意愿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学生,都可以加入这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理论依据:1、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
自我认识,是了解及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一个过程。
这包括个人对自己行为上、心理上及身体外貌上的认识和了解,以期建立一个正面的个人形象,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
.资料..2、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
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3、目标一般是一个具有远见的一个鼓舞人达到需求的的概念。
所有人类的推动力可归纳为三种:建立目标、影响别人和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不断体验从需求、人及问题中周旋,小组要给予领导一定的权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依此也可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4、“社会学习理论”相信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新行为。
在小组中,工作人员会较多地使用正面增强和模仿。
在小组活动时,工作人员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组员的积极行为和态度给予正面的称赞和评价,使该行为或态度得到满足,加强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
此外,工作人员也要让组员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如提供沟通的黄金定律——想要怎样被对待,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5 、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相信人是理智的和自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信念。
大一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大一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目标:帮助组员尽快适应大学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调整心态,认识社会工作专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目的:(1)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通过小组活动使组员融入到班集体中,消除其孤独感并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3)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学习。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5)帮助其充分、全面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激发起对专业的兴趣。
第一次活动:打开你的心第一次活动:“打开你的心” 单项时间:5分钟目标:工作员与组员之间初步认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整个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内容:工作员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规则。
单项时间:25分钟目标:通过成员作自我介绍,组员之间互相认识,拉近工作者与组员的距离。
内容:小组成员按照生日排序分组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主持人与之互动,调动现场气氛,消除组员与工作员之间的距离。
单项时间:15分钟目标: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活跃现场气氛。
了解组员对游戏的参与程度。
内容:“答非所问”游戏。
游戏开始前组织抽签,每个组员抽到一位名人的名字,主持人在开始游戏时需将手中的题目卡片顺序打乱。
没有叫出名字的组员需表演节目或接受惩罚。
单项时间:10分钟目标:通过对“答非所问”游戏的分享,鼓励成员学会思考并表达参与游戏时的感受。
内容:组员一起思考并讨论前一个环节的经验并联系日常生活作出分享及讨论。
单项时间:10分钟目标:通过量表填写让工作者了解组员共同面临的问题,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并为小组的评估提供一个定量的标准内容:工作员分发量表并解释量表,由组员填写。
并说明内容的保密性。
单项时间:5分钟目标:让组员表达对这次活动的感觉,令工作员明白他们对小组的看法和意见,使工作员能从中改善,令各组员能了解到其他人的感受内容:联系量表填写情况,邀请组员简单回顾本次活动内容,说说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意见。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一、背景资料学生资料:xxxxxx机构:xxxx小组名称: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二、设计理念(一)问题界定通过去工厂的探访、对夜校工友的访谈及机构工作人员给予的指导,我们发现有很多工友对自己的未来表示迷茫,对自身的认识也不清晰与感到矛盾,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的能力需要提高,他们想更好地去认识自己,对自身所处环境及社会现状也想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其次,通过与工友们的交谈,发现他们都不自信,都较自卑,不知如何去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他们希望有所改变,让自己能自信地与人去交往;再者,在对工友们的了解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希望结交到好朋友,能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与真诚地诉说,而且希望能有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们去抒发自身的情感,他们需要一个支持网络。
(二)需求评估1.工厂探访;2.对夜校工友们进行访谈;3.机构现有资料与成果的了解;4.与机构工作人员的交谈及他们的指导。
(三)分析问题成因及可导致的后果1.现在我国社会的迅速变迁与不确定性,各种社会思想的碰撞与思想观念的开放,让很多青年人对现实社会有很多的不理解与不适应,尤其是这些大部分初中毕业就开始从农村进入到城市打工谋生的年轻人。
十五、六岁就怀揣着梦想离家外出谋生,本处于自我认同与自我角色定位阶段的他们通过与大千世界的真实接触让他们对现实的很多事情不理解、不适应与感到困惑与矛盾,也使得自己对自我认知、自我觉察与自我角色定位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如果处理不好,工友们可能会产生角色混淆,可能对自己的生活与社会失去信心与希望,也可能俄总会生活在痛苦之中;2.由于学历不够、农民出身及社会大环境对农民工的看法,工友们对自身的肯定是很少的,大多是不自信与自卑的,与别人进行交往时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沟通的技巧与人际交往也会很保守。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工友们的人际交往圈可能会较小,他们也可能长期处于被动受欺负的地位,视角与支持网络也可能会变得狭窄,也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代。
自我探索团体辅导计划书
自自我我探探索索团团体体辅辅导导计计划划书书团体名称:了解自我——自我探索团体领导人:XXX策划人: XXXX指导教师:XXX团体性质:封闭性,结构性,成长团体成员对象:XXX人数:8人筛选方式:采取自愿报名,经初步会晤决定团体时间和次数:2006年10月19日——2006年11月5日一周两次,每次90到120分钟,共6次团体地点:未定团体理念:依照Erikson 的发展阶段而言大学生是属于少壮期,有着亲密与孤立之间冲突的发展危机。
在这个阶段的人们寻求在思想与行为上的独立,自立父母之外、逐渐脱离家庭,人们开始学习到从群体中得到从前在家庭的联系中才能得到的那一份对于亲密感、被满足和支持的需要。
但是这不表示此时期的人们不再要来自家庭的关怀而是改以另一种方式来满足。
他们需要学习在家庭联系中表现出他们的分离性,并且感受到父母能接受和理解他们对于享有独特观念和看法的需要。
此外他们也开始接触到社会对于一位成年人成熟的性别角色中的期望。
而此一成熟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完成,将依赖与一个人是否能在这些成人期望与个人偏好之间达成某种适应。
Erikson 也谈到了个体认同的意义,他谈到认同是一种相互关系,其中既包含人的自我之间持续的同样性也包含与他人不断共享某种必要的特征。
例如个人理想、目标、特征及家庭成员、老师、朋友、社会对于他们的种种期望等。
在认同定义中有另一构成的成份——评价,即有些人会认为某种东西比其他东西重要,因此他会赋予这些角色不同的价值。
例如多数女孩子认为扮演好妻子、母亲的角色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她会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里。
而有些人则努力维持角色间的平衡希望能多方面兼顾。
不过此阶段的人们虽然努力的发展个体认同仍不免会有混淆的情况产生。
Erikson 以为在达成最终认同之前会有一个自由尝试时期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延期偿付”。
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新的角色、价值、信念系统的尝试会使人们产生如何去适应社会的个人概念,从而增加个人的力量并获得来自团体的积极承认。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方案设计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方案设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方案设计。
一、项目概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是针对大学生的一个全方位的成长与发展规划,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旨在培育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优秀品质。
二、项目设计1.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包括心理发展、职场素养、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将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学生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
2.实践项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职场打下基础,该项目还将设计一系列的实践项目。
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自己的简历和职业能力。
3.主题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该项目还将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包括社交活动、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结交朋友,提高自己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和认知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4.导师指导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问题,该项目还将配备专职导师进行指导。
导师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实践项目,提供职业规划和求职指导等服务。
三、项目收益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 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完善自己的简历和职业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4.提供专职导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自我探索团体辅导方案.doc
自我探索团体辅导方案活动主题:自我探索活动意义: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来对同学们进行自我探索认知,树立一个客观的自我认识形象,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们;同时反思自己的过去,也对未来进行规划,展现出他们内心中对自己的真正看法,直视自己的人生。
活动目标:1.帮助成员清楚地了解与发现自己的想法、优点与缺点;2.发展自我接纳与自我依赖;3.透过成员间的互动和分享,强化其自我表达的能力;4.提升成员自我觉察和觉察他人需要的能力。
活动组织团队:拼命十二主持人:摄影:活动策划时间:2012年1月活动地点:活动对象:辅导老师:组织团队宗旨:为全班同学营造一个温馨、真诚、尊重、舒服的活动氛围,努力让大家投入到活动中去,努力活跃组内气氛,认真指导组员完成各项活动,认真倾听大家说的每一句,尽自己全力让大家体会到本次活动的意义。
活动所需材料:180张A4纸活动说明:准备活动:团队建设活动一:最昂贵的拍卖会活动二:过去与将来惩罚小游戏:具体过程:1、扮时钟说时刻,用身体表示时间准备活动:团队建设活动目标:建设团队活动时间:90分钟活动形式:小组-------全班活动流程:1. 暖身体操(10分钟)在团体指导者带领下围圈做自由选择的放松运动,然后绕圈小跑,停下后相互捶背,按摩双肩。
通过非语言的身体放松以及相互间的身体接触,减少陌生人初次相见时特有的拘谨心理,活跃团体气氛。
2. 握手微笑(10分钟)指导者先让成员在房间中漫步,见到其他成员微笑着握握手。
给一定的时间让成员自然相遇,鼓励成员尽可能多的与其他人握手。
当指导员说:“停”,每个成员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各组作自我介绍。
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所属部门,身份,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
每人谈三分钟。
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这要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
3. 连环自我介绍(30分钟)成员围圈而坐。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
01 引言
目录
02 主体部分
03 一、小组模式概述
04 二、实践案例分析
05 三、反思与建议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自我成长小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 生通过小组互动与合作,提高自我认知、提升技能并促进个人成长。本次演示将 深入探讨这种小组模式的组织形式、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反思与建议,以期为优化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践案例分析
在自我成长小组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部分组员在表 达观点时过于拘谨,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组员在讨论中偏离主题,导致 讨论效率低下;还有的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任务完成效果不 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组员的培训,让他们了解 小组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要求;二是强调小组沟通的重要性,培养组员有效沟通的 技巧;三是设立组长轮换制,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担任组长,提高他们的领导能 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学 龄儿童来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影响他们的学习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针对学龄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社会工作介入显得 尤为重要。本次演示将从“小组动力学”视角出发,探讨学龄儿童“人际交往小 组”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与效果。
结论
总的来说,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促 进个人成长和发展。本次演示对小组模式的组织形式、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反思与 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能为优化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小组工作中大学生个人的收获报告3600字】
小组工作中大学生个人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报告作为一名大学生,团队合作是我们锻炼能力的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但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与交流,还能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在不断的交流中加深影响,形成系统化的一套知识。
通过活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团队合作中得到验证。
本次个人作业中我分到的任务是汇报任务,在负责这个任务时,我在与组员的配合学习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一、所学与收获:(-)意识到团队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大家彼此间的沟通频率也在逐步提升,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
沟通就像一杯醇香的热茶,一阵和风细雨,赶走人们心中的阴霾,温暖心灵。
作为本小组负责汇报的人,我需要明确本小组每个组员对于本次项目内容的相关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概括本小组研究内容。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也时常会因为沟通不畅与组员信息匹配不对等,从而闹出了不少笑话和误会。
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小组而言,组织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的合作以及相关规划中,无不与其组织沟通息息相关。
可以说,小组内部要想保持正常运转,就需要加强小组内部各组员的沟通和联系。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提升信息在组织中的传递效率,从而为组织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提供依据。
有效的组织沟通不仅有利于小组员工的发展,还能改善和降低小组内部运作成本,加强内部员工间的联系,增强小组凝聚力。
(二)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生活中我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所以当我确定了自己需要负责汇报小组完成的汇报时,我一度有些紧张。
为了准备本次的汇报,我与每一个负责板块的组员都进行了一定的沟通,总结提炼出大家对本次成果的相关解读,整理出我自己的观点,并尝试模拟汇报。
为了让本次汇报准确展现我们小组的合作成果,在与组员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习总结了很多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例如:说话时尽量言简意赅,抓住重点即把想要表达的观点简化,以便能让别人准确的理解。
在汇报工作与交流过程中,我以前的语言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口头语言组织不够严密,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让我明白,说话时需要关注听众的态度,一旦聊天就漫无目的开口并不等于好口才。
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计划
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计划一、引言大学生学习成长小组是一个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人潜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团体。
在这个小组中,成员们将通过分享经验、互相扶持和相互激励的方式,共同成长,达到个人和团体目标。
二、小组组织和管理1. 小组组织结构小组分为组长、副组长、成员等角色,每个成员都有特定的责任和任务,并由组长统一协调工作。
2. 小组成员选拔小组成员应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小组工作时间和地点小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固定的学习讨论会,地点为固定的学习空间或者图书馆。
4. 小组学习资源分享小组成员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资源,比如优秀的笔记、学习视频、参考资料等,从而增加每个成员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三、小组成长计划1. 制定学习目标小组成员首先需要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成绩、技能或者知识。
每个成员的学习目标要求具体、可衡量,并在小组成员面前公开。
2. 制定学习计划小组成员需要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包括每天、每周的学习时间安排,选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3. 学习方法分享小组中的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高效记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解题技巧等。
成员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4. 学习资料共享成员之间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资料,比如学习笔记、书籍推荐、学习视频等,以提高学习效果。
5. 学习能力提升小组将组织各类学习能力提升训练,比如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学习技能培养等。
四、小组成员管理1. 个人成长跟踪小组成员在每次讨论会后,将向小组提供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学习体会,认真对待每位成员的成长轨迹。
2. 个人成长指导小组组织专门的学习指导和成长辅导,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知名专家来为成员们提供学业和生涯规划上的指导。
3. 学习困难帮助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小组成员寻求帮助,小组也会提供专业教师的辅导。
活动主题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
活动主题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活动方式:团体工作坊团体性质:结构式、发展性团体团体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与团队成员一起成长1.通过自我角色层面的探索,觉察自己的各种角色,带来的体验,在分享与倾听中接纳自我、认同角色、理解他人,获得领悟。
2.叉线添画,觉察当下人际模式和侧重点,探索角色交往中未来的发展方向,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3.尊重团队成员、珍惜团队经历,继续保持与同伴保持良好关系。
团体规模:40-50人左右活动准备:A4白纸正反打印好每人一份的“角色认知与探索表”。
第一单元热身活动角色探索1.热身活动:10分钟热身活动:自由与保护:规则: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右手伸出大拇指代表,可总有人不让我们那么自由,左手掌心朝下,放在左边同伴的右手大拇指上代表着保护,听到指导老师说到“小鸟”左手掌努力抓住同伴的大拇指,好好保护,右手拇指努力逃脱,争取自由。
2.自我探索:40分钟请学员进入小组围坐,和同伴分享“我”拥有的角色,指导老师下发“角色认知与探索表”,请学员完成下列表项:独立内完成,小组内分享: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体会?你发现自己的优点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在哪些角色里,你希望有些新的改变或突破?全班交流:小组代表(2~3名)分享,总结。
第二单元深入探寻自我1、、热身活动:为你捏捏肩。
角色认知与探索表”让我们初步地看到了我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和角色期待,每个角色中的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今的我是成为这样的我是过去一天一天的经历发展而来的,生命轨迹造就了当下的自己,接下来让我们来绘制下我们的人生之路。
分享与成长1.从这些过往的事件中你有什么学习?2.这些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积极的经验(资源、资本),这些经验对你后来的以及今后的生活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可以选择其中一件事情重点分享,可以分享事情给你带来的积极影响,不分享事情本身)总结:过去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挫折的事情也是带给我们成长,成熟,过去的每一件的事情都在滋养我们,不管我承不承认,因为我们在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之后变得更加心理成熟。
大一成长小组
名称:大一新生成长小组指导老师:小组目的:促进大一新生成长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小组目标:总目标,1、促进小组成员对自我和其他组员的相互了解。
2、促进小组成员了解大学,认识社会工作专业。
3、促进小组成员思考自己发展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
4、促进小组成员自我成长,走出对于大学和对社工专业的迷茫与困惑。
第一期活动目标,1、让组员了解我们的小组活动的总目标、人数、时间、地点、小组的形式、小组规则等。
2、促进组员和工作人员的相互认识。
3、在交流和活动过程中促进组员对自我的认识。
第二期活动目标,促进小组成员了解大学,认识社会工作专业。
第三期活动目标,帮助组员自我认识发掘自信,展望未来生活。
第四期活动目标,分享经历,促进成长;小组总结。
小组活动模式:成长模式服务对象:资格:09级社会工作班学生特点:希望了解大学、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小组特征:1、性质:成长小组2、节数:四节3、日期:2010年5月12日至2010年6月2日4、时间:周三下午2:30至4:105、地点:社会学院社会工作实验室6、人数:10人招募方法:1、直接和09社会工作班的班长联系,将我们的小组活动情况详细介绍给她,由她在班内说明情况。
2、在09社会工作班分发传单,邀请服务对象参与。
每节活动方案第一节活动方案日期及活动时间:2010年5月12日14:30—16:10(时长100分钟)本次活动目标1、让组员了解我们的小组活动的总目标、人数、时间、地点、小组的形式、小组规则等。
2、促进组员和工作人员的相互认识。
3、在交流和活动过程中促进组员对自我的认识。
开场1、工作者自我介绍:2、对小组活动的介绍3、时间:5—8分钟一、活动简介1、活动目标(包括活动流程)2、活动规则3、时间:10分钟左右二、第一阶段1、主题:认识他人2、问题: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规则:1)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自己的优缺点,写在白纸上2)用三个形容词描述一下右手边的组员的优缺点3)将自己描述的与别人描述的比较4)在白纸上分别写出一件自己绝对做不到的事和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5)说出一件右手边组员绝对做不到的事和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事6)将自己所写的与别人描述的作比较,并作出回应4、工作员评论5、时间:30分钟左右四、第二阶段1、主题:了解小组目标2、问题:来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想要得到什么?3、规则:请各位组员自由讨论,说明来参加小组活动的目的4、工作者评论5、时间:30分钟左右五、结束1、让组员谈谈今天的感受与收获,对活动的建议与想法2、工作者发表结束语3、时间:10分钟左右第二节小组活动方案日期及活动时间:2010年5月19日14:30—16:10(时长100分钟)本次目标:促进小组成员了解大学,认识社会工作专业。
成长小组 方案设计
成长小组方案设计小组名称:-------无悔我的大学-----大学生成长小组适用对象:刚进入大学生活的苏州科技学院大一新生。
面对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大一新生会产生各种的茫然与不适。
他们不知道如何学习,如何安排丰富的课余时间,处于茫然不知的状态。
设计旨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快乐,虚度光阴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然而,面对与以前学习生活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活,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各种不适应。
看似开心的生活,一旦安静下来,就会发现,我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呢?经过思考,我总结出以下几种:第一,刚从高三的强压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的同学,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总以为考上大学就终于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没命的学习了,彻底放松自己;第二,被灌输错误观念。
高中老师所编织的美丽大学梦,学姐学长所谓的考前背背,60分万岁的经验传授等等,都让新生产生倦怠思想;第三,面对大把的课外时间,不知道如何安排。
又或者整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分不清主次关系,以至于把自己搞的一团糟。
因此,本次小组活动即针对以上三种情况设计,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开始。
首先,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定下明确目标。
其次,讨论“你眼中的大学”。
了解每个人心中的大学,澄清关于大学的错误说法,明白在大学,我们应该做什么。
最后,通过对自己、对大学的认识,协助组员制定合理时间安排表,明确目标,充实的度过自己的大学。
本次小组活动方案设计,以帮助大一新生认识自己,明确目标,改变迷惘状态为目的。
因此,在小组方案设计中,主要分为以下五个单元:在第一单元中,小组成立初期,成员间彼此陌生,因此,本单元着重于消除成员间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增加小组成员间的了解。
另外,建立小组规范,以便活动顺利进行。
在第二单元中,成员间彼此认识。
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了解,并通过相关活动,让成员认清自己,并对自己有一些初步定位。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重点在于了解成员眼中的大学,通过所闻所见的分享,了解大家的想法,并澄清错误观念,引导成员形成积极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我成长小组工作模式探索——以*****学生会外联部为例摘要:现在的大学生在学生会外联部中工作时都有各自的想法,也容易遭遇各式各样的工作问题,而自我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也许正是可能对这些大学生进行引导的一个好办法。
文章中介绍了关于这种工作模式的设计理念、实施计划和一些思考。
关键词:学生会;自我成长小组;小组工作Abstract:Now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tudent union outreach ministry work all have their own ideas, is vulnerable to a wide variety of work problems, And self's wor k mode of growth group might be possible to guide the college students a good solutio n.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idea,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is kind of work mo de and some thinking.Key words: Students; Self growth group; Team work众所周知,大学里的学生会是无数学生提升自己能力、知识和人际关系的一个绝佳场所,而外联部更是学生会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联系社会与学校的重要部门。
外联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会和学生活动筹集资金。
也就是拉赞助,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没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与社会背景是很难做好的。
许多在外联部中工作的大学生都对工作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也容易在工作中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
外联部作为一个团队,应该将大家的见解和问题收集起来进行讨论,并且在同时锻炼大家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化团队精神。
而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或许是一种很适合的方法。
一、外联部工作模式的探讨以及活动的设计针对大学生在外联部的工作中容易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想法,我发现外联部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
大部分时候,一个团队在采取问题收集、工作引导或者解决问题时,都是通过一种灌输式或一对一的谈话方式,却忽略了被辅导者的同类群体。
而外联部则是将它的干部和干事们整合成为一个团体,通过一些活动来对他们进行某种引导和辅导,这是一种怎样的方法呢?这种方法是一种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以及小组动力学,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而这正是发展性模式的特点。
因此我们知道,这个外联部团体其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应是发展性模式,那么在设计该团体的活动时,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呢?在小组工作的范畴中,有一种叫做“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其目的就是帮助成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健康成长的社会情绪。
在这样一个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安排在外联部所有的学生参与,使他们成为这次小组工作的“工作者”或“参与者”,他们在这个小组中即是导师也是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有共同话题、共同经历的同龄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开导他人、互相帮助的同时,能够开悟自己。
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发展性基本模式的原则,即积极参与原则与“使能者”原则。
二、自我成长小组工作活动的实施计划1.招募工作者首先,我们需要按照自愿原则从外联部中挑选愿意参加小组工作的大学生。
原本按照设计,外联部中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参与此次活动,但考虑到一些意外因素或个人原因,我们最终决定按自愿原则进行挑选,在确定参与人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解释:在这个小组工作的过程中,成员可能需要充分暴露自己的秘密,当然,我们并不会强迫,只是这种方式可能对工作进展有更好的效果。
并且,我们需要告知大家,所有的成员在小组工作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将招募3至5名工作者。
2.基本情况调查形成一个小组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界定组员的需要。
建立该小组的目的是充分发散大家的思维、了解大家的工作需要和想法、并且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
调查通过记名方式进行,我们不设计调查问卷,而是由参与小组工作的大学生们自由地写出他在外联部工作中所遭遇的问题,不需要记载具体事件。
事后,我们将对这些汇集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整理出小组工作成员具体的需要,也在此过程中对他们大体的性格有了了解。
3.小组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并不是硬性的规定,因为这个小组是完全自愿组成的,也是一个自由的小组,在小组中进行的一切谈话和行为只要合法、合情、合理,就是被允许的。
我们提出一些建议,只是希望小组工作的进行更加有效。
我们建议成员经常以有建设性的方式与其他成员对话。
有益的回馈应聚焦于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是去责备;这类直接的回馈与接触是不同寻常的: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少有人谈话会如此真诚与直接。
因此,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有些被窥探的风险,但是又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魅力与意义。
4.第一阶段活动我们将按照这些大学生的需求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几个互有着不同需求的大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第一阶段活动目的是初步认识各自的小组成员。
在这个阶段里,由我们的工作人员引导各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在这一阶段中,小组成员并不需要进行深入的谈话,而是只需要对互相有个大致的认识,为后期循序渐进的活动做好基础工作。
活动:5.第二阶段活动在第一次活动过后一周左右,举行第二阶段的活动。
继续将这些大学生拆分为若干小组,这一次的活动目的是需要参与者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问题。
在一个小组里,各个成员所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是因为从旁观者的角度或者更可以观察到当事者所忽略的细节。
在这个阶段里,并不需要成员们互相答疑解惑,而是只需要进行倾听。
此过程中,成员们需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当然,如果成员不愿意,并不强迫。
由于时间关系,第二阶段活动可能无法在一次中完成,需要拆分成数次活动进行。
6.第三阶段活动第三阶段活动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它需要各小组成员对某一成员的问题进行分别探讨。
成员们按确实探讨顺序,进行探讨,开诚布公地讲述自己在听到该成员的事件时的感受、对该成员所遭遇的困扰和问题的看法、自己对于这类事件的理解等等。
每个成员皆可以参与讨论,并且直言不讳,但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人,如果在组内发生了冲突,工作人员应以最快速度使他们和平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将不由自主地讲述出自己在工作上的想法,也会提出一些他们之所以加入外联部的期待,工作人员应仔细记录。
活动:7.总结阶段在第三阶段活动完成后,我们需要请参与小组工作的成员将自己在这段时间的小组工作中的感受写出来。
是否解决了切实的问题、是否使他得到了提升、是否让他有了新的感悟等等。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这些感受整理成一份报告,报告中将清晰地显示此次小组工作活动的活动过程和效果并作出评估。
三、思考此次设计的学生会大学生自我成长小组工作的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需要通过成员间的充分交流来让他们同时充当引导者和被引导者的角色,使他们在帮助人和被人帮助的过程中认识到原先被自己所忽略的东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将外联部里的大学生们的期待、需要、想法以及问题进行充分地了解,让他们在一个团队中各自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同时也加强团队精神、锻炼社交关系。
因此,组员会被鼓励去提供支持、去问问题、去问被提及或没有提及的事情、和小组成员分享他的想法和事情相关的前因后果。
很多强调的重点会被置于他们在此时此地的互动以及相关的想法、担忧和愿望。
成员会经常被要求去分享他们对另一个人的印象,他们的想法、恐惧以及正面感受。
我们越能在团体的此时此地情景中开展工作,就越能发挥咨询效果。
我们要协调和鼓励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者发展的建议,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发展的经验,也要支持、帮助小组组员通过各种活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分享,发展认知,激发潜能,提升组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及自我发展能力。
这样的方式在一开始或许会让团体的成员感受到不舒服,但是事实上,这种时候可能恰恰是开始成长的良机,会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
在同样的心情下,参与者可以看到在自己生活中体验过的一些困难在小组里快速的出现。
但别为了这些情况而气馁,因为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那意味着与小组成员激发了一个关于自身的重要问题。
问题的出现也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成长小组它可以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也许在一开始,参与这个小组的同学们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与小组中的其他人没有关系。
但是随着活动的进行,参与着会发现自己和小组中其他成员的联系会渐渐紧密,不管是友善的或是充满冲突的。
这些在小组中发生的事同样在社会上也会发生,因此参与者更可以与其他成员去探讨和理解这些关系,把小组工作中的知识转移到小组工作外的社会世界上。
参考文献: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邓慧娟;张雪伟《“成长小组”在大学新生适应期调节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4期刘素贞;蔡溢;许明智;朱金富;李恒芬《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牛素枝巫鑫《小组工作模式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发展性模式”为切入点》《魅力中国》;2009年19期刘崇俊仇丽郭治谦《论高校小组工作的应用模式》《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