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乡村振兴的四个驱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筑乡村振兴的四个驱动力

※动态资讯※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文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主题解析※

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以来连续十二年锁定“三农”。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对农村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全面升级!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出了全面布局,提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重要举措。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乡村振兴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随着服务业、消费和高科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三架马车,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受到高度关注,乡村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战略空间。

※主题观点※

构筑乡村振兴的四个驱动力

当前,随着信息化深度发展和新一代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以服务业、消费和高科技为主的新兴经济浪潮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从乡村振兴来看,文创产业、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农业服务业、农业金融、农业互联网等等,新经济形态和产业升级

将促使乡村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尤其是农村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商业、社会、生活、资源等的对接扁平化,将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乡村发展的原有桎梏,融入新兴经济浪潮或许就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转机。

一、文化再造,展现乡村文创的魅力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让乡村回归乡村”,首要任务是“乡土文化的再造”。曾有学者指出“当代乡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且解决乏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生活意义的被消解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被抽空”,由此可知,再造乡村文化,成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关键。

文化是一种历史传承。中国的乡村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乡村文化在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中逐步没落,又在这一浪潮中顽强发展,乡村文创成为乡村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力量。乡村文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关注现代人的田园梦想和生活需求,将乡村文化的精粹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都对文化再造给予了足够重视,对文化IP的挖掘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还有一些怀揣田园梦想的实业企业、文化企业和设计师走进乡村,在文化上、空间上、建筑上参与乡村再造。民宿、农庄、农家大院、社戏舞台、露天影院等,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乡土新理念,植入新功能,从而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功能需求。这样的例子有莫干山庾村1932、无锡阳山田园东方、芜湖的香枫农庄、沂南县的朱家林村等。

文化再造,需要的是持续性的运营和培育。打造文化IP,就是要为乡村发展注入灵魂,忌讳浮于表面,成为一种无关紧要的摆设。乡村文创,可以深挖一两种文化元素,延伸到道路、广场、建筑、节庆、生活等乡村的多个方面。乡村文创,需要有匠人精神,就像吴晓波先生所关注的“新工匠精神”,“专心做好一件事”,能让年轻一代满怀热情地拥抱与实践,形成新的乡村创客文化,带动乡村文创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产业升级,构建乡村增长的动力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乡村的一村一品、田园景观、优美环境越来越变成稀缺资源。乡村依托这些优势,应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与城市不同的绿色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出路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农产业结构调整;其次,通过农业规模化、科技化改造升级,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最终,积极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乡村“第六产业”。

乡村的产业升级最终还得靠具体的产业运营,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农产业地产项目,我们结合大农业的不同业态和市场发展,总结提出四种农产业地产类型,可以作为乡村产业升级的引擎项目。

生产业态——农业工厂。农业工厂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型农场和设施农业生产,主要形式有立体农业、无土农业、工厂化养殖、光伏农业、循环农业等。农业工厂模式的关键点是:土地集合、智慧农业和订单农业,土地集合是通过土地银行或者土地入股的形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智慧农业是通过农业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生产管理;订单农业是通过定向供应和稳定渠道实现农产品的分销。

流通业态——农业流通枢纽港。结合农业流通业态的变化,我们在乡村发展中提出了农业流通枢纽港模式,形成“农业枢纽港+实体连锁+线上服务”,为入驻商户开拓市场。首先,入驻的农产品批发商可以通过枢纽港电商平台完成销售,也可通过实体店面完成销售。其次,枢纽港打造冷链物流中心,由于实行实体连锁模式,在各个枢纽港之间配送过程中,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最后,枢纽港连锁模式不仅减少了农产品交易环节,还可为农产品来源、运输和配送提供可查验的溯源体系,食品安全得到保证。

服务业态——休闲农业地产。从休闲农业地产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发展五大功能。一是借助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基地,如婺源借助当地油菜花资源;二是发展主题展览、少儿教育和旅客农业知识科普等科普教育基地;三是发展乡村民俗表演中心,集合当地特色民俗活动及表演;四集合当地特色服饰、特色农产品等打造特色商业街;五是发展开心农场、休闲农庄、民宿等,吸引城市里的各类休闲度假人群。

创新农业——农业硅谷。农业硅谷模式就是构建农业服务生态圈,将农业技术研究、农业技术交易、农业金融、农业咨询、农业会展和农业培训等业态整合起来。目前的农业服务业比较分散,具有区位交通优势的乡村可以布局农业硅谷项目,以农业服务业的集聚打造乡村振兴的亮点。农业服务业集聚带来的人口、资本、技术的集聚,必然引起商业、商务、居住的规模化发展。

三、资本植入,激发乡村金融的活力

无论是文化再造,还是产业升级,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于多数乡村而言,仅仅依靠有限的农业资本自我积累和循环,根本无法实现乡村振兴。由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实现了“新田园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发展,产业经营与地产运营相结合,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

乡村振兴,现在似乎是不愁资金问题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筑、园林绿化企业,还有新兴科技公司,都在广大的农村寻觅新的商机。针对目前的“资本下乡”热潮,地方政府有两方面需要警惕,一是只想从财政补贴、住宅开发、工程利润中捞一把的,没有实质性产业导入或不参与产业运营的;一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侵犯村集体利益和农民利益的。

2018年一号文件《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已明确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的探索,确保各个利益相关方能够合作共赢。乡村振兴,既要引导多元资本植入,又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才能保障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资本植入的过程中,资源的包装和评估很重要,需要进行创新性的策划包装,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实现最大的价值。主要可以包装的资源包括:一是土地、森林、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