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线式火车站流线分析图

合集下载

铁路线路平面图和纵面图

铁路线路平面图和纵面图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铁路线路平面图和纵面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一、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一条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

中心线点的位置是在路肩连线CD的中点O,如图2-1-2所示。

图2-1-2 铁路线路中心线点的位置(一)铁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从运营的观点来看,最理想的线路是既直又平的线路。

但是天然地面情况复杂多变(有山、水、沙漠、森林、矿区、城镇等障碍物和建筑物),如果把铁路修得过于平直,就会造成工程数量和工程费用大,且工期长,这样既不经济,又不合理,有时也不现实。

从工程的角度来看,铁路线路最好是随自然地形起伏变化,这样,既可以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甚至可以缩短工期。

但是这会给列车运营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影响铁路行车的安全与平稳。

选定铁路线路的空间位置,应该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案比较,在满足运营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

如某条铁路经过A、B、C三点(图2-1-3),如果把AB和B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那么在AB之间要建筑两座桥梁,在BC之间要开凿一座隧道。

在工程上是不合理、不经济的,而应分别用折线ADB和BEC来代替。

在折线的转角处,则用曲线来连接。

因此,直线和曲线就成为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图2-1-3 铁路线路绕避地形障碍示意图(二)曲线附加阻力与曲线半径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总会受到各种阻力。

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归纳起来,阻力主要有两大类。

1.基本阻力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

北京南站空间结构分析ppt课件

北京南站空间结构分析ppt课件

优缺点
3. 主站房为双曲穹顶,两侧雨篷为 悬索形结构。 4. 多个售票处 使购票方便快捷 以及分 散在候车大厅的自动售票机 使人流量 分散开 5.城际快车可凭二代身份证直接进站乘 车。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是网上订票,并且是使用居民二 代身份证; 2.网上订票后没有换取纸质车票,已换 成纸质车票票的就不能再刷身份证检票, 而是只能刷票检票。 3.乘车站和到站均需要具备直接刷二代 身份证进出站的条件。
北京南站是大型立体化 交通枢纽,采用5层立体化 布局,由地上两层,地下三 层建筑以及高架环形车道组 成,由上至下依次为:二楼 高架候车厅、一楼站台轨道 层、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地 下二层北京地铁4号线站台、 地下三层为北京地铁14号线 站台。
旅客不出站就可以进行各种交通方式的互换,最远的换乘距离 不超过200米。50%的旅客将可在站内实现与地铁的“零换乘”。 预计到2020年,北京南站每年客流量将超过上亿人次,春运高峰时 期每小时将容纳3万人,每天超过20万人次在这里候车。
·


节能环保设计理念贯穿其中
北京南站主站房为双曲穹顶,两侧雨篷为悬索形结构。 候车厅屋顶是玻璃穹顶,可将自然光引入高架候车室,同 时各层地面也都作了局部透光处理。屋顶采用太阳能光电 板,白天太阳能发电系统将会启动,辅助车站用电,是一 个真正意义的建筑为本,方便使用

出入口、走廊/走道、门厅/过厅、电梯厅、前室等;
• 垂直向交通空间主要包括: • 楼梯间、电梯(井)、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交通联系方式
水平向交通空间主要包 括:
出入口、走廊/走道、 门厅/过厅、电梯厅、前室 等;
垂直向交通空间主要包 括:
楼梯间、电梯(井)、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火车站交通流线及广场交通布置汇报

火车站交通流线及广场交通布置汇报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公交车进出
东往西公交
车线路14条
西往东公交 车线路4条 大车专用掉头区
(掉头半径R=12m)
10m
大车掉头区
进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 出场流线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旅游大巴进出
2500m2
进场流线
出场流线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旅游大巴进出
进场流线
出场流线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贵宾车辆进出
广场交通布置
方案汇报
南广场交通功能分区图—地面层
北广场
站房
2600m2
社会车辆停车 (180)
1463m2 贵宾区(13)
4100m2 5500m2
社会车辆停车 (180)
12000m2
旅客集散广场
7700m2
公交枢纽站(26)
2500m2
旅游大巴(30)
南广场交通功能分区图—地下层
站垂1路
通道与北广场衔接 通道与北广场衔接
站垂2路
地面层至地下层车道
楼梯
5600m2
出站旅客疏散广场 楼梯
上地面层车道
出租车待客区(52辆) 出租车蓄车区
南广场交通组织
1. 社会车辆 2.出租车进出 3.公交车进出 4.旅游大巴进出 5.贵宾车辆进出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社会车辆
地面-地下车道
地下上地面车道
180辆
信号灯控制 信号灯控制 地下上地面车道 站平1路
南广场地面层交通组织---社会车辆
地下-地面
180辆
社会车辆掉头区 (掉头半径R=4m) 社会车辆掉头区 (掉头半径R=4m)

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

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

《港站与枢纽》北京南站流线分析报告小组成员:指导教师:苗建瑞、吴先宇引言 (1)正文: (1)第1节北京南站背景 (1)1.1 北京南站站场主要结构 (2) 1.2北京南站空间布局结构 (2) 第2节交通流线 (4)2.1流线的概念 (4)2.2 流线的种类 (4)2.3流线的特点 (5)第3节交通流线分析 (5)3.1外部进出流线分析 (5)3.2内部流线分析 (9)3.3高架层流线分析 (10)3.4平面层流线分析 (11)3.5换乘大厅流线分析 (11)3.6 停车场流线 (13)第4节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冲突点分析 (14) 4.1平面层冲突点分析 (14)4.2地下一层冲突点分析 (15)第5节总结与感想 (15)第6节小组分工(按学号排序) (15)第7节个人感想 (16)7.1【个人感受与总结】: (16)7.2【个人感受与总结】: (17)第8节附件(部分参观照片) (17)引言现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涉及大量复杂的交通流线,包括站内外的人流、车流及物流。

结合《港站与枢纽》这门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了进一步理解交通枢纽的各种流线及其分布特征,我组于2014年12月21日对北京南站进行了参观。

重点观察了旅客流、行包流、站外车流以及站内各项设备设施布局等等。

本报告从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系统角度,基于北京南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运用以人为本、系统协调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实地参观对流线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并为流线组织提出建议,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建设提供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流线疏解和配套设施配置等方面的参考。

正文:第1节北京南站背景北京南站是北京铁路局直属客运特等站、是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坐落于西城区、东城区及丰台区交界处,南二环路、南三环路、马家堡东路、马家堡西路之间,凉水河北侧。

北京南站作为京津城铁以及京沪高铁的始发站和终到站;东端衔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和北京站,西端衔接京沪客运专线、北京动车段与京山、永丰铁路,是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也是中国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客运专线大型客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

列车运行图PPT课件

列车运行图PPT课件
两方向列车可以在车站或区间上进行交会,但越行必须在车站上进行。
单双线运行图
运行图中有的区间是单线,有的区间是双线
第10页/共41页
按区间正线数分类
单线成对平行运行图
第11页/共41页
按区间正线数分类
双线成对平行运行图
第12页/共41页
按区间正线数分类
单双线运行图
第13页/共41页
按列车运行速度分类 平行运行图
整个区段的运行线基本 上是一条斜直线,既整 齐,也易发现列车区间 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故 一般采用该方法。
→ 举例:A—B区段中有车站A、a、b、c、d、B,从A B的区 间运行时分依次
为45min、 30min、40min、 20min、 35min,确定运行图中A—B区段内各 站的车站中心线。
A
1.发布实行新图的命令; 2.印刷并发布列车时刻表; 3.拟定保证实现新图的技术组织措施; 4.组织学习,使职工了解、熟悉新图的要求; 5.根据新图的规定,组织各站、车场修订现有工作流程; 6.做好车辆和司乘人员的调配工作。
第39页/共41页
时刻表的编制依据是列车运行图,各区 间上下列车运行时间和沿途各车站列车停站时 间标准。
a b
c d
B
45
30
40
20
35
170min 第7页/共41页
其他规定 运行图上的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的交点,即为该列车到、发或通过
该车站的时刻。根据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到发时刻有不同的表示方 法。
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都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横线相交的钝角内,通过 时刻一般填写在出站一端的钝角内。
各种列车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P174),每列车的车次标在区段的首末

火车站场平面布置PPT课件

火车站场平面布置PPT课件
柱时支柱容量和侧面限界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 量,但单线腕臂柱的位置和容量可不考虑预留。
第12页/共33页
三、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 ⑧设计锚柱的位置时,应考虑下锚拉线的安设 情况,即在锚柱后10.4m范围内不得有影响拉 线安装的任何障碍物。
第13页/共33页
三、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 ⑨终端柱距车挡不宜小于10m,因地形限制不 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支柱可设于线路的一侧。
⑵在容易发生碰毁支柱的场所,优先采用钢柱, 并应对支柱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19页/共33页
三、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 ⑶在软横跨钢柱上下锚时,可将普通钢柱容量 加一级,并打拉线后用作锚柱。 7.选择支持装置、安装图号及软横跨节点。
根据支柱所在位置、侧面限界及用途,通 过接触网安装图选择不同的装配结构,并将所 选图中的水平拉杆、腕臂、定位管、定位器等 设备的规格和软横跨节点及安装图号,一起标 注在接触网平面图相应栏目内。
⑥站台上的支柱,其线路侧内缘至站台边不得 小于1.5m,基本站台上的软横跨柱侧面限界 为5.0m,路肩上的支柱为3.0m,牵出线上的 支柱侧面限界为3.1m。
S≥1.5m
CX=3.0 m
第10页/共33页
三、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 ⑦位于股道中间的支柱必须保证两侧限界的要 求。
第11页/共33页
三、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 对于站内远期预留的电气化股道,在布置支
S≥10m
3.划分锚段,确定锚段长度及经路,选择并 确定下锚地点和中心锚结的位置。 ⑴锚段长度和中心锚结的位置,应根据中心锚 结与补偿器处线索的张力差来确定。
第14页/共33页
三、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
半补偿、全补偿及简单悬挂接触线的张力差 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5%;全补偿链形悬挂承 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 (200km/h时张力差均≤10%,新规范规定锚 段长度宜为1400m)

铁道线路—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铁道线路—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曲线半径一般应取50米,100米的整数倍。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曲线附加阻力
高速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铁路线路平面图
用一定比例尺,把线路中心线及其两侧的地面情况投影到水平面上, 就构成了铁路线平面图。
L L/2 A
C
D
O
B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的概念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铁路线路的平面,表示线路的直、 曲变化状态;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的概念
线路中心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称为铁路线的纵断面,表示线路的起伏 变化情况。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铁路线路的空间位置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曲线附加阻力
曲线附加阻力大小可用公式计算:
w ——单位曲线阻力 R ——曲线半径 600——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的常数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曲线附加阻力
曲线半径越小则曲线附加阻力越大,运营条件就越差;采用大半径曲线 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小,而小半径曲线容易适应困难地形。
项目二 铁路线路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平面图 二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和纵断面图
阻力类型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总会受到各种阻力。 所受到的阻力主要可分为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两类。
阻力类型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受到的阻力。
阻力类型
任务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附加阻力:线路上受到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起动阻力。 附加阻力随列车运行条件或线路平面、的平面和纵断面

3.1-3车站布置图型解析

3.1-3车站布置图型解析
到达交叉 > 出发交叉
客客交叉>客货交叉> 货货交叉
(2)负荷 总占用时间与总妨碍时间之和即为交叉点 的负荷。
T=∑n占 t占+ ∑n妨 t妨
考虑交叉点时应考虑性质和负荷
严重时,应考虑疏解。可从两方面考虑疏解方
案,行车组织方面和站场设计方面,提出解决 措施。
技术措施
变更到发线的固定使用、活用线路 变更机车运转制度 合理安排作业(运行)时间 减少作业时间,找空档作业
III方案 机务段方案 站对右

IV方案 机务段方案 站对左
III方案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出发交叉, IV方案与列 车到达交叉,交叉性质不同,后者不如前者。
(3)机务整备设备设置
采用循环交路时: 设到发线上或上、下到发场间,或设于咽喉区附近 采用肩回式交路: ①基本段:设在段内。 ②折返段:横列式:设于到发场附近; 纵列式:中部咽喉。
旅客列车到发线 货物列车到发场 调车场 机务段 货场及工业企业专用线 站修所(或车辆段)
机务段
2、设备的布置原则 (1)旅客列车到发线
靠城镇一侧 旅客列车到发线靠近正线,进路顺直 到发线一端应接通机务段,及时更换机车,另一端
应与牵出线相通,以便摘挂车辆 到发线与站房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便将来发展
工程措施
变更车站布置图型:横列式——纵列式 设置机待线、平行线、渡线、梯线等 进行线路分组
布置线路所
修建跨线桥
6、左侧行车的布置原则
3.2
线路的种类
1、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 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
L1={正线,岔3,岔5,岔11,岔13,岔15,岔19,4道} L2={正线,岔3,岔5,岔7,岔21,岔15,岔19,4道}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联系方式: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铁路客运站是主要办理售票、行李包裹运送、随身携带品寄存、旅客上下车等客运业务,以及旅客列车终到、始发、技术检查等行车工作和客车整备等作业的车站。

办理大量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还设置供客车检修、清洗等作业用的客车整备场。

主要设在大、中城市,与城市的关系甚为密切,位置要既方便旅客,又不干扰市区,在建筑环境面貌上要具有特色,素有“城市大门”之称。

铁路客运站的布局按线路配饰的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三类;按站房室内地面与站台面的高差关系,可分为线平式、线上式和线下式三类;按旅客同一时间内在站最高聚集人数可分为特大型站(4000人以上)、大型站(1500~4000人)、中型站(400~1500人)和小型站(400人以下)。

下面就以第一种按线路配置的不同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以实例进行分析。

一、尽头式客运站布局尽头式客运站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都为尽头式,站房设在到发线一端或一侧,中间站台用分配站台相连接,机务段和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比跨越路线。

它的缺点较多,主要有:车站作业集中在一段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较大,车站通过能力较小;对通过类车的挂换机车和变更运行防线等作业均不方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延后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都要进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互相交叉;了此刻进、出站走形距离长。

因此,新建客运站一般不采用尽头式客运站。

只有在以始发、终到了旅客列车为主的客运站,当采用通过式客运站将近期巨大工程或当地条件不允许时,方可采用。

北京站是典型的尽头式客运站布局,列车的到达和出发均在一端。

北京站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全国铁路客运特等站。

1.2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解析

1.2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解析

(3)为增加平行作业,布置起阻拦作用的调车信号机。 如图:当ⅡG与4G之间利用D15进行转线调车作业时, 设置起阻拦作用的调车信号机D5后,可同时建立经由1/3 道岔反位的进路,这样,增加了平行作业,提高了作业 效率。 按设置位置把调车信号机分为:尽头式调车信号机、 单置调车信号、并置调车信号机、差置调车信号机、出 站兼调车信号机和进站内方带调车信号机。其中单置、 并置、差置调车信号机均设在咽喉区,统称咽喉区调车 信号机。
②进站信号机内方和发车口处的无岔区段 以该无岔区段直向开通的股道号码,X 咽喉加上"AG" ,S 咽喉加上"BG"命名。 例如:X 进站信号机内方命名为 ⅠAG, S 进站信号机内方命名为ⅡBG等;
③牵出线、专用线入口处调车信号机接近区段
以信号机名称加上"G" 命名,如D2G、D20G等。
④股道 上行正线用“Ⅱ”加上“G” 命名,下行正线用
绝缘设置位置: 岔前:基本轨轨缝处。辙岔:警冲标外方3.5m处。 设在岔后的钢轨绝缘距警冲标小于3.5m时称为“超 限绝缘”,在图纸上用圆圈标明,以便设计电路时采取 安全措施。 3.在同一区段内,道岔数目最多不得超过三组,复式交 分道岔不得超过两组。 4.为提高咽喉区的通过能力,轨道电路区段适当划短些。
“Ⅰ”加上“G” 命名,从正线分别向外推。
如 3G、4G等。
四、转辙机
在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中,对应每组道岔均应设转辙机。 侧线上的道岔:普通的单开道岔----ZD6型 单动1台 双动2台
正线上为提速道岔: 固定辙叉----2个牵引点(2台)
可动心轨----4个牵引点(尖2心2) 固定辙叉----1个牵引点(1台) 可动心轨----2个牵引点(尖1心1)

第二章区段站布置图

第二章区段站布置图
第二章区段站布置图研究区段站各类布置图形及其演变与发展时应以运量及运输性质为主要依据以保证车站作业安全和提高车站通过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分析列车和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及主要作业进路交叉为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及主要作业进路交叉为主要方法来探索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从而掌握各种图形内在的规律即组合规律基本特征和采用条件
6、工务段线的位置
根据工务段的厂、库规模,出、入段轨道车和车辆对车站 作业的干扰和城镇规划等因素确定。
7、岔线接轨
岔线一般在货场牵出线、调车场次要牵出线、调车场或其 它站线接轨。
货运量较大或有整列到发时,为缩短进出岔线的车辆在 接轨站的停留时间,宜接入到发场。
当有几条岔线接轨时,宜集中合并引入。
第二节 区段站布置图的分析及选择
设两个货场(为I零担,III为整车); 以零担为主的货场,与地方联系不大时,一般不设站同侧。
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5、车辆设备
列车检修所一般设在到发场一侧; 站修所应设在调车场最外侧远期发展的范围以外; 车辆段应靠近调车场,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位置时,方案 ③较优。
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2)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2)分析布置图作业流程 ①作业进路分析:行车进路、机车进路、调车进路; ②两端咽喉最大可以同时进行的作业:
B端4项下行列车自3道出发; 机车自机待线出、入段;
上行旅客列车接入II道; 调车作业;
四.区段站基本布置图的分析
1.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2)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2)分析布置图作业流程
④一级三场式区段站
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3、机务设备的配置 (1)配置方案
①站房同侧(I、II)

北京南站客流流线分析

北京南站客流流线分析

增长59% ;“十一”黄金周期间日均发送旅客
8.30万人次,增长28%。
Step1 北京南站客流流线概况 北京南站布局示意图
北京南站剖视图
Step1 北京南站客流流线概况
北京南站客流流线主要为进站、出站 、高架和换乘四种。
Step1 北京南站客流流线概况
2.出站流线
出站大厅设置在地下1层,换乘出租车的乘客可以 通过换乘大厅一区和三区的出租车载客区出站;换 乘私家车的乘客到一区和三区的地下汽车库出站; 换乘公交的乘客从大厅二区南北两侧的公交枢纽 站出站;换乘地铁的乘客可以直接进入换乘大厅中 央地铁付费区出站。
东、西区 车流量分 布不均衡
出租汽车运力紧张、 候车旅客排队滞留 现象严重
落客区秩 序混乱
夜间换乘交 通能力不足
优化方案
南北广场行人进出 站问题优化方案
缩短换 乘距离
03
理走设 调向置 运,相 公可应 交设的 走专障 向门碍 。人栏 员, 引引 导导 ,客 合流
缩 短 换 乘 距 离
南 广 场 客 流 问 题 优 化 方 案
高架层问题 的优化方案
均衡车 流量等
换乘交通体系 的优化方案
03
站二完 指环善 示陶外 牌然围 引 亭桥 引 导东导 车侧标 流逐志 均级在 衡设太 分置平 布北街 京、 南南 , .
均 衡 车 流 量
车 流 分 布 不 均 衡 的 优 化 方 案
,
施出施与停场人换 。加。客,完 的租的流车站车乘 强同流明善 用汽合线场、分交 对时选确出 地车理组等出离通 出,择到站 。蓄规织各租等体 租应夜达夜 车模。类汽原系 汽根间区间 场,确接车则应 车据公域公 、 保 定 驳交 蓄 , 按 的铁交,交 行障各通车合照 夜路线引线 人公种设场理以 间客路导路 通交接施、安人 动流进夜指 道 场 驳交 的 机 排 为 态达行间示 等站通布动公本 调信换铁信 设、设局车交、 度息乘路息

嫩江路车站地下一层半侧式车站的建筑设计

嫩江路车站地下一层半侧式车站的建筑设计

嫩江路车站地下一层半侧式车站的建筑设计【提要】:地下一层半侧式车站的设计,应正确处理好车站地面设施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之间的关系、车站埋深与管线之间的关系、客流与空间设施布局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管线流线分析地面建筑Abstract:For 1st basement quasi—sideline station design, it should correctly treat wel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ion ground level facilities and surrounding ambience,underground space and buildings at grade,station covered depth and pipelines,passenger flow and spatial facilities arrangement. Keywords:metro station,structure,pipeline,streamline analysis, buildings on ground.1建筑总体布局一个车站的设计成功与否,首先应取决于其在总体线路的安排下在站位上结合周边地形、地下管线与建、构筑物进行总体布局的协调能力(图1,图2).1。

1管线迁移车站外原地下管线的合理重组直接关系到车站站位与埋深设计的可行性.本站所处的站位位于中原路、嫩江路口,两个方向上的管线都较多。

根据实际埋深及管种的不同情况,确立了车站南北布置于中原路西侧,东侧半幅路面下布置中原路管线进行改道敷设,嫩江路管线集中于车站中部顶板凹槽内过站的实施方案。

1。

2征地、动拆迁范围征地、动拆迁范围的划定是关联到设计、土建施工、管线施工、前期动拆迁费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根据本站为地下一层侧式站台车站的特征,需在地面上布置设备管理用房楼及不同方向的其他出入口建筑、地面风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