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科普
健康科普之合理用药原则
健康科普之合理用药原则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生病吃药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情,所以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本文探讨了什么是合理用药,包括药物选择、制剂选择、剂量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等,并探究了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即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描述了合理用药的意义与目的。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所谓合理用药,通常指的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种类以及药理学理论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与制剂,设置合适的给药方案,帮助患者防治和治愈疾病。
所以,医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合理用药,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第一,药物选择。
用药是否合理与最终的药物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医生在选择患者用药时,应首先考虑患者的症状是否一定需要用药,若是可用可不用,则应避免用药,必须用药时也应选择疗效最好的药物,并综合考虑药物的最终疗效与副作用。
第二,制剂选择。
相同药物相同剂量,制剂不同,其药物效应也会有区别。
第三,剂量选择。
医生在选择好用药种类和制剂之后,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
临床上所规定的药物剂量通常指的是成年人的平均剂量,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其药物反应也有所区别。
若是儿童用药,则应尽可能选择小剂量,可以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按照成人剂量进行折算。
若是老年人用药,则应根据成人用药量进行酌情降低。
若是患者身体较差、营养不良或肝肾功能不全,医生也应根据患者状况减少用药剂量。
第四,给药途径选择。
患者用药通常会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与最终的疗效。
以硫酸镁为例,若是通过口服途径,则其作用主要是导泄,若是静脉给药,则可以产生镇静作用。
不同的给药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医生通常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与药物特点合理选择。
同时,医生也应确定好给药时间间隔、具体给药时间和用药疗程。
确定给药时间间隔是为了保持患者血药浓度稳定,确保药物无毒且有效。
服用药物的具体时间则应根据药物来确定。
若是药物会受到人体胃酸影响,则应做到饭前服用。
若是药物会对人体胃肠道产生刺激,则应做到饭后服用。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文章3篇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文章3篇儿童与成年人相比,体器官和组织发育都不够完善,在药物代谢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可见用药安全知识多么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安全用药科普知识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安全用药科普知识文章篇1一、什么是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
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
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二、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家庭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突出地反映在非处方药中毒和非处方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上,有以下几种:1、“老毛病”现象。
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
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模仿他人用药。
有的病人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
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4、多药并用。
不少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打歼灭战,这是很危险的。
三、合理用药遵循:安全、有效、经济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用。
因为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安全用药的必备科普知识三篇
安全用药的必备科普知识三篇文章一:正确用药的重要性正确用药是确保药物疗效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必备的科普知识:1. 遵医嘱: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按照药物的用量和用法进行用药。
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改用法。
2. 药品储存:将药物储存在干燥、凉爽、避光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注意药物的保质期,过期药物不要使用。
3.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告知医生或药剂师你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4. 严禁共享:不要将自己的药物共享给他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用药需求是不同的。
5. 注意药物说明书: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和禁忌症等信息。
文章二:药物副作用的防范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几个必备的科普知识:1. 注意观察:使用新药物时,特别注意身体的反应和不适感。
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
2. 低剂量起始:对于新开的药物,医生通常会建议从低剂量开始使用,以观察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情况。
3. 避免酒精和药物混用:酒精与某些药物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4. 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食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应根据药物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正确用药。
5. 咨询医生: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
文章三:药物滥用与依赖的危害药物滥用和依赖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是几个必备的科普知识:1. 药物滥用:不要超过医生建议的剂量或频率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以获得非法的快感或改善心情。
2. 防止依赖:某些药物具有成瘾性,如镇痛药物和精神药物。
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这类药物。
3. 药物替代治疗:对于已经形成药物依赖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替代治疗,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
4. 寻求支持: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药物滥用或依赖问题,及时寻求医生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5. 提高意识:加强对药物滥用和依赖的认识,宣传相关的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用药意识。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为了提高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一份合理用药的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求,选择适合的药物,并正确地使用药物。
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1.用药的必要性:根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求,医生会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
有些疾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锻炼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来控制。
2.药物的选择:医生会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药物。
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遵循医嘱,不得自行更换或停药。
3.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疗效来调整。
患者要按照医生开具的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来使用药物,不得随意调整剂量或使用方法。
4.用药的安全性: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反馈,避免医源性疾病。
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有以下几点重要性:1.保证治疗效果:合理用药能够达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疾病的效果,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的复发和转归。
2.防止药物滥用和误用:合理用药可以避免因滥用和误用药物而导致的药物依赖、药物抗性等问题,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体健康的风险。
3.保护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用药可以避免因滥用和浪费药物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合理用药的方法和技巧2.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开具的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来使用药物,不得随意调整剂量或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的使用说明:在使用药物之前,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4.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期限:患者要将药物放置在避光、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气侵入。
科普知识讲座之合理用药篇
科普知识讲座之合理用药篇药品能够解除病痛、挽救生命,但不合理用药也会带来新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不合理用药甚至滥用药品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一句忠告:“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因此,掌握合理用药的知识与基本原则,更好地抗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1、什么是合理用药?WHO 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
WHO 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3)正确地调剂处方;(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
绝对合理的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2.读懂药品说明书(1)什么样的药品是过期药品?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
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期至XXXX/XX/XX”等。
当看不清药品名及保质日期时要把药品及时扔掉。
(2)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药品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品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
—种药品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某一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
药品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
(3)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用法,遵循用药的时间和疗程,以及合理药物的存储和处理等,以确保药物的疗效最大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最小化。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滥用的风险,减少对抗生素的滥用,提高抗生素的疗效,避免药物过敏反应和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并减少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的医疗费用。
同时,合理用药也有助于减轻医疗机构和药品资源的负担,提高医疗质量。
合理用药的原则1.个体化原则:合理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内药物代谢能力、经济状况等个体差异,量身定制用药方案。
2.最小剂量原则: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3.最短疗程原则:药物治疗疾病的时长应符合疾病治疗指南的建议,不应延长或过早停用。
4.应用最新证据原则:合理用药应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证据,而不是个人经验或传统观点。
5.适应症原则:合理用药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使用,不得滥用或超越其适应症。
6.不良反应与疗效的天平原则:药物治疗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需要平衡,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的具体做法1.遵医嘱,规范用药: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准确用药,不可以改变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2.不滥用抗生素:患者在感染疾病时不应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有效,但对病毒感染没有效果。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细菌的产生。
3.避免过度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或自限性的疾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不使用药物治疗或选择非药物治疗,避免过度诊治。
4.合理选药: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适应症匹配”的原则。
同时,需要避免使用过期药物,以免药物效果下降或引起不良反应。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排斥或增强药物的效果。
合理用药科普宣传
合理用药科普宣传咱老百姓啊,平日里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灾的。
这时候,用药可就成了一门大学问啦!可别小瞧了这药,用对了那就是健康的好帮手,用错了可就麻烦咯!你想想看,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是没个靠谱的指引,那不就容易迷路嘛。
吃药也是一样的道理呀!有的人觉得药嘛,吃下去就完事了,管它什么剂量、什么时候吃。
哎呀呀,这可不行哦!比如说那退烧药,你总不能一发烧就大把大把地吃吧。
得看清楚说明书,按照剂量来。
就像你吃饭也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不然肚子该不舒服啦。
而且啊,吃药也得注意时间,有的药得饭前吃,有的药得饭后吃,这都是有讲究的哟!你说要是该饭前吃的药你饭后才吃,那不就像错过了火车一样,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啦。
还有啊,有的人家里药箱满满当当的,啥药都有。
一有点不舒服就自己随便找点药吃,这多危险呀!这药又不是糖果,可不能乱吃。
就好像你去打仗,总得知道敌人是谁,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败它吧。
吃药也得知道自己是什么病,该用什么药才行。
再说说抗生素吧,这可是个好东西,但也不能滥用呀!你想想,要是不管什么病都用抗生素,那身体里的那些小病菌不就慢慢有抵抗力啦?就跟那打地鼠游戏似的,你老是用同一种方法,地鼠不就越来越狡猾,越来越难打了嘛。
咱用药的时候,还得注意别和其他东西起冲突。
比如说喝酒,吃了头孢可千万别喝酒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会出大问题呢!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有个大坑,你要是不注意,不就掉进去啦。
咱老百姓啊,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用药可不能马虎。
要仔细看说明书,要听医生的话。
别觉得医生啰嗦,那可都是为了咱好呀!就像家里的长辈,总是唠唠叨叨的,其实都是关心咱。
总之呢,合理用药真的很重要。
咱可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儿。
药要用得好,用得对,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棒棒的,生活美美的。
大家一定要记住哦,可别不当回事儿呀!。
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知识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合理用药的重要提示: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通常是最常见、最有效、最经济的药物,因此在治疗大多数常见疾病时,应优先考虑使用基本药物。
2.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不要随意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
4.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5.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6.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对于一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如流感、肺炎等,应该及时接种疫苗。
7.不要盲目囤药。
不要因为担心疾病而大量购买药物,这可能会导致药物过期或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用药错误的风险。
8.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用药。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该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使用。
9.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在使用任何药物后,应该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或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10.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药学科普合理用药
药学科普合理用药药学知识科普可帮助人们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常用药物?用药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提升人们安全用药意识,减少私自用药、随意更换药物、跟风吃药、盲目崇拜进口药、新药等行为,甚至相信“一药治百病”“补液能加快疾病痊愈”等虚假信息。
作为药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开展药物科普工作,增强公众安全用药意识,普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减少药源性损害。
1药学科普常见途径(1)社区讲座社区讲座是药学科普的重要方式,药师可以在讲座中发放简单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居民药物尝试及用药安全意识,如能否分辨电视广告中的“XX丸”是药物还是保健食品?是否知晓抗生素不是感冒药?是否知晓降压药需要在每日晨起后服用?适当调整药物科普内容,以提高社区居民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居民对不良药物知识的甄别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用药依从性。
(2)多媒体渠道一次社区药学科普讲座的效果仅仅是暂时的,需要结合其他形式的科普方式,如药学服务微信公众号、直播号、微博账号等,开设药品信息查询、常见用药误区、当地药学综合门诊及医药联合门诊开放时间、科普文章推送等模块,每篇发表的文章都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审核。
还可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药物科普方式,如年轻上班族,可录制“药事相告”音视频,对上班族如何科学用药进行科普。
多媒体渠道传播途径广泛,能满足大范围用户药学知识查询和了解需求,便捷的药物信息查询也能减少患者前往药房窗口咨询的次数,减轻一线药师工作压力。
(3)在线药师平台一对一网上在线药师平台主要针对慢性疾病患者,对其长久固化用药行为进行评估和建议。
药师可通过平台查看患者血糖、血压等数据,与患者一对一交流,科学评估患者用药情况,对用药习惯差、依从性不佳的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宣教,还可统计宣教前后患者用药行为及血糖、血压变化情况,分析宣教效果。
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宣教,鼓励患者在科学用药基础上,调节饮食,适当锻炼,控制血糖和血压,提高身体机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生活中合理用药小常识
生活中合理用药小常识合理用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合理用药小常识:1.按照医生建议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开药建议使用药物,包括用药剂量、频率和疗程。
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中途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2.避免自行诊断:不要通过网络或他人建议自行诊断疾病并购买药物。
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专业诊断来确定用药方案。
3.了解药物成分:在使用药物之前,了解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等信息,以避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4.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并且按照完整疗程使用,不要随意中断。
过量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5.谨慎使用镇痛药: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应按照建议使用,避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以免对胃肠道、肾脏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6.避免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7.留意过敏反应:在用药初期,特别是新药首次使用时,要留意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向医生报告。
8.不随意更换药品:不要随意更换药品品牌,以免因为不同的药品成分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9.注意存储药品: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过期的药品不应使用,应安全处理。
10.保持用药记录:可以保持一份用药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等,以便在需要时方便医生了解用药情况。
总体而言,合理用药需要慎重对待,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风险。
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情况,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指导。
合理用药与药品安全相关知识
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方式,以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则。
以下是与合理用药和药品安全相关的知识:
1.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且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2. 了解药物信息:患者应了解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信息,并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
3. 避免自行购买药物:患者应避免自行购买药物,尤其是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不滥用抗生素:患者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不可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发烧等病症,以免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6. 不随意更换药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随意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7. 注意药物储存:患者应将药物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药物受潮、变质。
8. 不共用药物:患者不应将自己的药物共用给他人,以免发生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
9. 注意药物过期:患者应定期清理过期药物,不可使用过期药物,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10. 不随意调整剂量:患者不可随意调整药物的剂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
总之,合理用药和药品安全是保障患者用药效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储存、相互作用、过期等问题,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合理用药知识点
合理用药知识点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重视。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合理用药的知识点。
1.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案合理用药的第一步是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案。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了解疾病的特点可以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要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信息,遵医嘱使用药物。
2.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如果患者有禁忌症,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其他药物。
同时,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超过推荐的剂量范围。
3.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同时,对于病毒感染等不适合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咨询,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4.合理选择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的药物,患者在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时要注意遵循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和建议。
如果症状较轻或有经验的患者可以自行选择适当的非处方药进行治疗,但对于症状较重或不确定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5.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留意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患者还应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以便能够及时处理。
6.遵循医嘱,不随意停药合理用药的最后一点是遵循医嘱,不随意停药。
有些患者在症状好转后,往往会自行停药,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患者在用药期间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在症状缓解后按医生的建议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科普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小科普
科普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小科普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吃错药”而入院治疗。
药物具有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作用,但由于很多人服药剂量、方法、时间不正确,或者不知道服药的注意事项等,不仅不能发挥药物的效果,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威胁生命。
所以说,用药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用药,合理用药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需要在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基础上服用药物。
人们总说是药三分毒,合理使用药物能够有效地防治疾病;而反之,轻则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疾病治疗时间,重则可能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需要通过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来避免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如何做到合理用药?首先,需要学会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我们在药店购买药品时,经常会听到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字眼,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处方药就是需要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够调配、购买与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物则不需要开具处方,患者可自行判断、购买与使用。
与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药效更加明确,临床应用时间更长,且不良反应较少。
非处方药又可以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处方药只能够在配有执业药师或以上药学专业人员,同时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社会药店及医疗机构药方购买,可通过药品宝藏和上底色为红色“OTC”标志来判断。
乙类非处方药可在除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批准的普通商业企业零售,乙类非处方药的“OTC”标志底色为绿色。
第二,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
通常,药品说明书上主要记录有药品名称、适应症、成分、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这些内容为用药提供指导,因此,需要在用药前认真阅读。
尤其是适应症、禁忌、用量等,如果存在不明确的内容,需要及时咨询医师,避免带来隐患。
第三,处方类药物服用时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切勿擅自使用。
合理用药科普宣教
合理用药科普宣教咱老百姓啊,谁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谁没个吃药的时候呢?这药啊,可不能乱吃,得合理用药才行!你说咱平时要是有个小感冒,有的人可能就不管不顾,觉得扛扛就过去了,可你想想,万一越扛越严重咋办?还有的人呢,一有点不舒服就大把大把地吃药,好像药吃得越多好得越快似的。
嘿,这可不行!就好比你饿了,吃一碗饭能饱,你非得吃上十碗,那不得撑坏了呀!再说说吃药的时间吧。
有的药得饭前吃,有的得饭后吃,这可都是有讲究的。
你总不能随随便便就吃了吧,那不是白瞎了药的效果嘛。
就好像你去参加个重要活动,你得穿合适的衣服吧,不能乱穿一气啊。
还有啊,有的人觉得药吃下去立马就能好,哎呀,这药又不是神仙水,哪能那么快见效呢。
就跟你种个花似的,你得给它时间慢慢长啊。
咱买药的时候也得注意,可别瞎买。
就像你买东西得挑质量好的一样,买药也得买对的。
别听人家瞎忽悠,得自己有点判断力。
你说要是买错了药,那不就麻烦了嘛。
有的人家里药堆得跟小山似的,啥药都有,过期了也不知道扔掉。
这可不行啊,过期的药就跟馊了的饭一样,你还能吃啊?那不得吃坏肚子嘛。
咱得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那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的,啥能吃,啥不能吃,怎么个吃法,都明明白白的。
你可别不当回事,这说明书就像是你的用药指南,能给你指条明路呢。
你想想,要是每个人都能合理用药,那得少受多少罪啊,能省多少事儿啊。
咱可别小瞧这吃药的事儿,这关系到咱的身体健康呢。
咱得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别乱吃药,也别不吃药。
就好比开车,你得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平平安安的。
所以啊,咱都长点心,合理用药,让自己的身体棒棒的!别再瞎折腾了,好好照顾自己,比啥都重要!这合理用药啊,真的是咱每个人都得重视的事儿,咱可不能马虎!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高血压合理用药科普宣教【2024版】
THANKS FOR WATCHCING 感谢观看 为了您的健康而努力!
电解质、血糖、血脂、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 颈动脉超声、尿白蛋白/ 肌酐比、X 线胸片、眼底检查等。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
针灸
风阳上亢证可选合谷、太冲、侠溪、 行间等穴位; 肝肾阴虚证可选太溪、太冲、三阴 交、侠溪等穴位; 夹痰者可加丰隆穴;夹瘀者可加血 海穴。每周2~3 次, 4 周为1 个疗程。
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和危害?
没有症状,也需要服药!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不在于它引起的症状,而是对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的慢性损害。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和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中膜变厚
02 高血压的治疗
降压药分类
如果能够耐受< 130/80mmHg 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的降压目标: 无白蛋白尿者为<140/90mmHg,有白蛋
白尿者为<130/80mmHg。 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Hg。
降压药应该什么时候服用?
两峰一谷:清晨血压最高,其次是下午,夜间血 压偏低。
服药时间:晨起空腹服用。 药物:长效降压药,平稳、持久,保证白天血压
耳穴
常用耳穴可选耳背沟、肝、心、神门等,风阳 上亢证加交感穴;肝肾阴虚证加肾穴;夹痰者加脾 穴;夹瘀者加皮质下穴。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 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以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压耳穴, 每穴按压20 ~ 30 次,使患者感胀痛及耳廓发热。 每隔3 ~ 5 天更换1 次,每次1 耳,双耳交替,5 次为1 疗程。
注意事项:①监测血钾;②监测肾功能。
B: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合并以下疾病的患者: ①慢性心力衰竭; ②冠心病; ③快速型心律失常。
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普
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普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普药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预防疾病,药物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用药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药物可以按照治疗的对象划分为内用药和外用药。
内用药主要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发挥治疗作用。
外用药是直接涂抹在皮肤或黏膜上,用于治疗局部病症。
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内的受体或酶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生物体的生理或生化过程。
其次,了解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也是很重要的。
剂型是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形式,包括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内的路径,包括口服、注射、贴皮、吸入等。
不同的给药途径有不同的效果和速度。
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剂量也是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药品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处方,选择适合自己病情和需要的药品。
同时,购药要到正规药店购买,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用药剂量方面,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安全用药的重要知识。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情况下,药物使用后可能引起的不良症状或反应。
某些人群可能对某些药物敏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之前应与医生咨询。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作用。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果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最后,正确保存药物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一环。
药物的保存条件可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一般来说,药物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免发生误食。
过期药物应及时淘汰,以免影响药物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科普
合理用药科普第一篇:合理用药科普合理用药知识1、怎样用药才适当?(1)适当的药物。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
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
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
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
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
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
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
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
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1)先用食疗后用药。
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
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
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
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
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科普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小科普
科普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小科普第一部分:引言在现代医学领域,药物是治疗和管理多种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不正确或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合理用药的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药物治疗,并减少潜在风险。
第二部分:了解药物1.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如口服、注射、吸入或局部应用。
药物的主要目标是干预或修复身体内的生物过程,以改善健康状况。
•处方药vs. 非处方药:药物根据其是否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分为两大类。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s)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需要专业监督的情况。
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Drugs)则是可以在药店或超市自由购买的药物,用于治疗轻度疾病和症状,如头痛、感冒等。
•化学药vs. 天然药物:药物还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化学药物和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Synthetic Drugs)是通过合成化学过程从化学原料制备而来的药物,它们的成分和结构是人工合成的。
天然药物(Natural Drugs)则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药物,如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产生的药物。
1.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人体内发挥作用,这些作用机制取决于药物的类型和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作用机制示例:•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s):这类药物通过阻止特定酶的活性来调节生物化学反应。
例如,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来抑制病毒感染。
•受体拮抗剂(Receptor Antagonists):这些药物与特定受体结合,但不激活它们,从而减少生理效应。
抗组胺药就是一种受体拮抗剂,它们减少组胺对细胞的影响,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激动剂(Agonists):这类药物与特定受体结合并模拟天然物质的作用,增强生理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知识1、怎样用药才适当?(1)适当的药物。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
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
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
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
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
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
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
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
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1)先用食疗后用药。
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
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
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
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
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慎用”、“忌用”和“禁用”?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
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
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
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
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
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
禁用就是禁止使用。
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4、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1)服药之后不能马上睡。
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
有些药物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粘膜,导致食道溃疡。
(2)服药之后不能马上运动。
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肠胃溶解吸收、发挥作用。
(3)服药前后少食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酶,这些物质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
一些水果与抗生素相互反应,使抗生素的疗效大大下降。
(4)用药吃醋要坏事。
服用某些药物时必须禁忌食醋。
如服用红霉素、螺旋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时吃醋,会使这些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在肾脏结晶,损坏肾小管。
(5)服药勿饮酒。
酒中含有的酒精(乙醇),可与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服药时一定不能用酒来送服药物,在服药前后也不能饮酒。
5、吃错药怎么办?(1)如果错服的是一般药物,如维生素、滋补药、抗生素等,副作用小,不必作特殊处理(除非大量服用),但应观察病情变化。
(2)误服或多服了巴比妥、氯丙嗪、阿托品、颠茄等药物易造成中毒。
若服用量在正常服用范围内,只需多饮开水促进其排泄即可,但必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如果误服剧毒药品,则应采取紧急措施。
首先应把剩余的剧毒药品收集起来,供医生参考。
尽快将胃内毒物吐出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可用手指、汤匙柄或筷子刺激咽后壁(舌根)引起呕吐,从而将误服的毒物吐出。
接着再让病人喝下500毫升凉开水(可加入25克食盐),再用上述方法催吐,然后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
(4)误服强酸、强碱或腐蚀性药物,如来苏儿、石碳酸等,应禁用催吐或洗胃等方法。
应让病人喝生鸡蛋清、牛奶、豆浆等,能保护粘膜以及中和毒性,然后迅速将病人送医院抢救。
6、用药为什么不宜求新?众所周知,一种新药的问世,尽管经过临床使用,证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这些药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效果、毒副反应的实践检验时间不很长,病例亦有限,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性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很大一部分新药由于疗效不佳或毒副反应重而被淘汰。
而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确能超过原有同类药物疗效的新药,则为数不多。
例如:70年代,抗结核新药利福平问世后,当时对它的宣传有的几乎达到了理想化的程度。
然而,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发现,它的抗结核效果仅与异烟肼相当,而价格则是后者的几十倍。
在单独应用利福平时,结核杆菌对它极易产生耐药性,使它迅速失效。
有的患者使用后出现了肝损害等副作用。
事实证明,一种新药的出现,只是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病人不可盲目追求。
因此,家庭用药中切记:对症下药,疗效显著就是好药,切忌一味地迷信新药。
7、价格贵的药品是否更安全有效?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病的效果。
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
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安全有效的药品。
8、中药汤剂能过夜吗?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不好的。
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份,煎煮时这些成份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
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
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份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9、小儿感冒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
小儿应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1)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
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等。
(3)下列情况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和肺炎。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普热息痛;如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10、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要特别谨慎。
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1)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哺乳期妇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
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2)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哺乳期妇女用药的1%-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
对于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
(3)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
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哺乳期妇女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使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
(4)不宜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哺乳期妇女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
而且,避孕药中的有效成分回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
因此,哺乳的妇女不宜采用药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滥用中药。
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11、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儿童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
(2)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
(3)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
(4)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早期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找医生诊治。
(5)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孕妇及对这类抗生素毒性敏感者及他们的子女应慎用这类抗生素。
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
四环素可使儿童牙釉质损伤,形成黄斑牙,甚至影响骨骼发育。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
此外,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净及激素、兴奋剂,安眠药等,都要求禁止给儿童乱用,以防中毒。
12、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剂量宜小不宜大因老年人吸收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肝酶活性和肾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分解变慢,体内蓄积增加,易产生毒副反应。
一般来说,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的,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品种宜少不宜多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
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阿司匹林与激素类药品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
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4种。
疗程宜短不宜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用药越来越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
方式宜中不宜西根据老年人代谢下降,反应迟缓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