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概述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概述1. 什么是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是指在行政机关、组织机构等单位内部或与外部单位进行协作沟通时所使用的文字材料的写作过程。
公文具有严肃、正式、规范的特点,它不仅要求表达清晰、准确,而且要符合规范的格式要求,确保信息的传达和执行。
2. 公文的分类公文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目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公文分类主要包括:•公告:用于向公众发布具体事项、通告或规定的公文。
•通知:用于向内部成员发布具体事项、通告或规定的公文。
•决议:记录会议中决策结果的公文。
•通报:用于向内部或外部单位发布特定信息或情况的公文。
•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问题和建议的公文。
•请示:下级向上级申请解决问题或请示决策的公文。
•通函:单位之间进行协作、沟通和往来的公文。
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还可以有其他特定的公文分类。
3.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3.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内容,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公文的主题和内容。
标题应该具有准确、简洁、明确的特点,避免使用模糊、泛泛的词语。
3.2 正文公文的正文应该包括必要的要素和内容,主题应该明确,内容应该简洁明了,结构应该合理有序。
正文的撰写应该注意文字的规范性、准确性和表达的简洁性。
3.3 签署和印章公文的签署和盖章是公文的法律效力的重要体现,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签署的人员应该是有权签署的人员,印章应该是合法、真实的单位印章。
3.4 附件和备考公文在需要附加材料和证明文件时,应该注明附件的名称、数量和要求,并且附在正文后面。
备考是为了保证公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文撰写人员应该参考相关的文件、会议记录和资料。
4. 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公文写作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公文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1 明确性原则公文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内容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和语句。
4.2 统一性原则公文的格式、用词和表达方式应该统一规范,避免个人风格和随意性,确保公文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公文写作常识与技巧
公文写作常识与技巧一、公文的种类、作用和特点公文,公务文书,是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规范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指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简而言之,就是处理公务的文书。
(相对于私文,社交应酬类如信函、电文、明信片等,证明类,记录类如日记、自传、家谱、遗嘱等;有别于社会通用事务类文件,礼仪类如柬帖、致(贺)辞、欢迎(送)词、答谢词、悼词等,书信(电文)类如申请书、投诉书、感谢信、倡议书、慰问信、决心书等,证明类如请假条、收条、借条、欠条等,告启类如启事、讣告、海报等)公文处理工作作为秘书部门各项业务工作中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持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转,搞好“三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文的种类公文的种类,可分为法定公文和常用应用公文两大类。
法定公文,即国家和党内有明文规定的规范性公文,如条例、规定、办法等。
常用应用公文,是指除法定公文之外的其他经常使用的公文,如指导性的有命令(令)、指示、批复、决议、决定、通报、通知等;陈请性的有请示、报告、议案等;公布性的有公告、通告等;商洽性的有函;证明性的有证明、介绍信、合同等;记录性的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还有计划、规划、总结简报。
专用公文,如财经类的有会计文件、统计文件、审计文件,人事类的,涉外类的,司法类的,教学类的,作战类的。
1996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14种常用公文为: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13种主要公文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 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 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 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 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 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
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公文的基本要求1、明确性:公文要求言简意赅,排除歧义,表达的信息明确无误,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内容。
2、规范性:公文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包括标题、主体、落款、签章等内容,要求统一、规范。
3、权威性: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单位的正式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要求语言严谨、内容可靠。
4、规范用语: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口头化和方言化,注重用词精准、得体。
5、书写工整:公文要求字迹工整、布局整齐,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
6、内容真实:公文内容应真实可靠,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会对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7、逻辑严密:公文应当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分为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部分:前言是公文的开端,一般包括标题、行文时间、发文单位、主题等内容。
前言部分要求简洁明了,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2、正文部分: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呈请、批示、决定等不同类型的文书内容。
要求结构严谨,内容真实。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落款人、联系方式、日期等信息。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1、在公文写作中,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口头用语和方言用语,要求用词精准、得体。
2、公文应力求简练明了,排除歧义,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3、公文撰写中应注意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提高公文的阅读流畅度。
4、公文中日期、单位、人名、地名等要写到位,不得有错别字、漏字、重字等错误,确保公文的书写工整。
5、在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公文格式的规范,包括行文模式、标题、正文、落款等格式的统一。
6、公文写作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自然,语言得体,突出公文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7、公文撰写时应注意审慎,了解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尊重法律法规,不得超越职权,确保公文内容符合实际情况。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写作基本常识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
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
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送、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本文件内容的有关单位。
送的单位被上级列为副本,被下级列为副本。
抄报纸和抄的单位名称列在文末,也就是公文最后一页的最下面。
为了整洁美观,文末的抄送单位、打印机关、打印时间一般用两行隔开,主题词打印在第一行,文号打印在第二行。
八、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
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xxxxxx(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
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是用于在机构、组织或政府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正式文书。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标题和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主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文档的主要内容。
2. 正文结构和段落:公文的正文结构应该合理有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每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通过相关论据和细节来支持主题句。
3. 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公文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指定具体的词汇和短语可以确保读者理解文字的意义。
4. 段落和句子的连贯性:在公文写作中,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以便使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流畅,帮助读者理解和跟随思路。
5.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是必不可少的。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传达正文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正确的拼写可以增加文档的可信度。
6. 适当的公文格式和布局: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布局要求。
学习并遵守正确的格式和布局规范是确保公文专业性和整洁性的重要因素。
7. 注意公文的风格和语气:公文通常应该保持正式和客观的风格和语气。
避免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或个人意见,而应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来表达观点和建议。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涉及标题和标题、正文结构和段落、语言清晰简明、连贯性、标点符号和拼写的准确性、格式和布局要求以及风格和语气的选择。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专业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实现目标。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一)拟稿1.公文拟稿要注意用A4纸,Word页面设置为上37mm、下35mm,左28mm,右26mm。
2.公文标题用小标宋二号字(不需要加粗)。
公文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
如果文中有标题需要强调,不能用仿宋加粗,而应该用黑体三号字。
段落行距为固定值30磅。
3.电子公文不需要落款,成文时间必须要用中文格式。
例如:“二00四年十月十二日”。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在文件的标题后用圆括号注明。
例如:“《某市国家税务局关于2008年××××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某市国税办〔2008〕444号)”。
5.草拟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6.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空一行再空两格、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并把附件放在附件栏中。
例如:“附件:1.××××××2.××××××××3.×××××××”7.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8.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上报的公文,标题中不标发文机关。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9.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如其标题过长,可以自拟事由摘要转发,但不能以上级机关公文的发文号代替。
10.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各类公文写作资料
各类公文写作资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资料:
1. 公告:公告是一种用于向公众传达信息的公文,通常用于宣布重要的公共事务、政府政策或公共场所的通知。
公告的写作应简明扼要,内容包括标题、日期、主要内容和联系方式。
2. 通知:通知是一种用于向特定群体传达信息的公文,通常用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事务通知。
通知的写作应明确目的、内容和时间,包括标题、日期、主要内容、接收人和联系方式。
3. 命令:命令是一种用于发布命令或指示的公文,通常用于组织内部或军事机构。
命令的写作应明确命令内容、执行方式和时间,包括标题、日期、命令内容和签发人。
4. 申请:申请是一种用于请求批准或获得许可的公文,通常用于个人或组织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的写作应明确申请目的、理由和所需材料,包括标题、日期、申请内容、申请人和联系方式。
5. 报告:报告是一种用于向上级或相关方汇报工作或调查结果的公文,通常用于组织内部或政府部门。
报告的写作应包括标题、日期、背景介绍、调查方法、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6. 请示:请示是一种用于向上级请示决策或寻求意见的公文,通常用于组织内部。
请示的写作应明确请示问题、背景情况和所需意见,
包括标题、日期、请示内容和请示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资料,具体的写作形式和内容会根据不同的公文类型和目的而有所变化。
在写作时应注意语言简练、内容准确、结构合理,并遵循相关的公文写作规范。
会议公文写作基本常识
会议公文写作基本常识一、开幕词(一)文种释义。
开幕词是会议的序曲、前奏、动员令,它是在比较重要或隆重的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要领导人所作的讲话。
主要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组织工作等情况,宣布会议的目的、议程,对会议的进行起着定调的作用。
开幕词属专题灵活式的讲话稿,它虽然多以个人名义出现,但实际上代表了某一组织和领导集体,当其作为公文发出,具有了相应的权威性时,就成为讲话体公文。
从文体上看,属于议论文,但比一般议论文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动的临场性、实际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和激昂的鼓动性。
对会议的有关问题只是提示一下即可,不必讲得过细,主要是通过简明扼要、庄重热情,带有指导性的提示,使与会者明确会议的有关内容,调动其参加会议的积极性。
(二)基本结构。
开幕词的内容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和结语四部分组成。
1、标题。
有三种写法:一是由会议名称加文种组成,例如邓小平所作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二是由讲话人姓名、职务、会议名称以及文种组成,如《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纪念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三是用开幕词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做标题,例如毛泽东在1945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
2、称谓。
称谓是对与会者的统称,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与会者的身份来称呼。
在国内,党的会议一般用“同志们”来称呼;人大、政协会议用“各位代表”来称呼;国际会议一般按国际惯例用“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来称呼。
3、正文。
正文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第一,开头。
开头常见的写法:以宣布大会开幕为开头。
如毛泽东在1945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只用了一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开幕了”作为开头,既简洁又庄重。
以介绍与会者的有关情况为开头。
如毛泽东在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的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一、公文的基本格式公文格式是公文的各个部分在页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公文的外观形式。
它是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形式上的体现,对公文内容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1996年5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17项组成。
一、公文版头部分公文的版头部分包括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等6项。
位于公文首页上半部,约占整个页面的1/3,与公文主体部分用一条红色横线相隔。
红线中间一般有一颗红星,表示与政府机关、军队机关公文的区别。
1、版头。
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二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括号里填注“通知”、“报告”、“函”等。
均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半部,通称“红头文件”,表示是机关的正式行文。
下面留一定位置(备填注发文字号),下加一条断开的红线,在红线断开处点缀五星衬托(小字头文件一般不用星线,只有一条红线即可)。
例如:“中共中央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复)”等。
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一家或并用联署机关的名称。
在公文版头使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是:(1)版头中发文机关要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不要使用不规范化简称。
如有个区的区委公文版头是“中共××市××区委员会文件”,“中共”是简称,“委员会”是全称,前简后繁,体例不统一,发文机关名称应改为“中国共产党××市××区委员会”或“中共××市××区委”。
(2)要注意版头上发文机关不要前后词意重复。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工厂党委公文版头中,出现“中共××厂党委文件”字样。
公文写作常识与技巧公文写作语言
公文写作常识与技巧公文写作语言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旨在传递特定的信息、意见或指示。
在公文写作中,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公文的传达效果和接受者的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公文写作语言的常识和技巧。
一、正式语言公文写作要求使用正式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短语。
正式语言注重准确、规范和规范性,它能提高公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避免使用俚语、口语和太过随意的表达方式,确保公文的正式性和专业性。
二、简明扼要公文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即用精练、准确的表达方式,以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重复的表述,使读者能够快速地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
应该使用简洁的语言和结构,以清晰明了的方式传达信息。
三、客观中立公文写作要求客观中立,不应包含任何主观性的判断、评价或个人意见。
公文应以事实为基础,准确地描述事件、进展或决策。
避免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措辞,以确保公文不会引起误解或争议。
四、准确明确公文写作需要准确明确地传达信息,避免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措辞。
使用准确的词汇和专业术语,并确保用词精确无误。
公文中的每个词句都应该有清晰明确的意义,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五、层次分明公文要求按照层次分明的原则组织和呈现信息。
使用标题、段落和重点标记等方式,使公文的结构更加清晰。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主题。
段落应逻辑连贯,每个段落都应包含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相关信息。
六、严谨规范公文写作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应遵循相关的书写规范和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标题等的规范。
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并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
七、适度正式公文写作需要适度正式,根据不同的公文种类和目的来选择相应的语言风格。
有些公文需要更加正式和庄重的语言,而另一些公文可以使用更加轻松和友好的表达方式。
在选择语言风格时,应考虑目标读者和公文的用途,以确保传达的信息和意图。
总之,公文写作语言需要具备准确、简明、客观、准确明确、层次分明、严谨规范和适度正式等特点。
公文写作基本常识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基本常识〕写作基本常识通报等,叫普发,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
这是的主体,是叙述具体内容的,为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
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从何时开始生效。
发文日期位于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
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报、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内容的有关单位。
送往单位是上级机关列为抄报,是平级或下级机关列为抄送。
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列于文尾,即末页下端。
为了整齐美观,文尾处的抄报抄送单位、印刷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主题词印在第一条线上,文件份数印在第二条线下。
八、文件版头。
正式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
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
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公文写作是工作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项技能,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工作成果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然而,许多人在公文写作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公文写作上,同时也降低了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公文写作的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职场人士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1. 公文的目的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和传达意见。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意见。
公文的主题应该明确、清晰。
公文的内容应该精简、简明。
公文的结构应该简单、明了。
公文的语言应该准确、规范。
2.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是固定的,高度规范化。
它有着统一的标准,包括题目、主体、附件、签名、日期等组成部分。
写公文的时候,必须准确、清晰地遵守格式规定,不遵守规范会导致公文的效果大打折扣。
3. 公文的风格公文的风格应该清晰、简练、准确、规范。
要把公文写得通俗易懂,不太专业的人也能够理解。
公文的文字应该准确无误,不得含有谣言、诽谤、虚假宣传等信息,同时也不得和现有的法律法规相违背。
公文的用语要规范,不能使用一些不通顺、不得当的语言。
公文的态度要诚恳、礼貌、谦虚,尤其是向上级或外面单位交流沟通时,要注意文中用语,不可失礼。
另外,公文的字体和字体大小、样式也必须规范,不能和格式不符或者混乱,不然会影响公文的整体效果。
4. 公文的流程公文写好后,必须通过公文的审批流程,完成各项手续后才能发出。
在公文审批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清晰地表达你的意思,说明清楚公文的目的和意义,让审批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你的意思,并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公文的流程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公文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指定人员或单位,减少因为公文流程不够合理而对工作造成的延误或其他不良影响。
5. 公文的保密性公文的保密性非常重要,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政策、机密、重要人员等问题,必须严格保密。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发文函号与标题间空两行
关于………………的函
单位: …………………………………… ……………………………………… ………………………………………。 特此函告。 落款 年 月 日
特定结尾语还有“特此函询”、“请即 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 等。
3、会议纪要
XXXXXXXXXX上有 什么错误?
××县重建税务所办公楼的请示报告
××地区税务局、城建局、国士局、物资局:
我厅所属的××区、××区、××区三个税务
所,因受灾被洪水淹毁,现决定重建三个区税务 所办公楼三栋,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用作办 公室和职工宿舍,共需资金50万元,扩征土地3亩, 钢材×吨,水泥×吨。 特此报告。
参加人员: 人名,单位+人名、人名,…………… …………………… 记 录: ……
落款(章) 2013年5月 日
空
分送:与会各单位 -2-
行 )
(二)常用公文写作常识
1.通知
通知适用于传达上级单位指示,部署安排工作,任免和聘用干部, 批转、转发和印发文件,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 周知或执行的事项等。 通知的种类主要有:批转性通知、传达或部署性通知、事务性通 知(如活动安排、会议通知、人事任免)等。
关于…………的请示
主送机关: 根据……………………………………… …………………………………………… ……………………………………………… ………………………………………………… ………………………………………………… ………………………………………………… ………………………………………………… ………………………………………………… ………………………………………
公文写作基本常识
常见错误①没有发文机关标识(非红头文件)②发文字号不规范③上行文(请示、报告、意见)没有签发人④公文标题缺要素、用词不当⑤正文错别字、层次不当、字体字号不规范⑥附件格式不规范⑦日期格式不规范⑧抄送不规范(乱抄报、抄送领导个人、内部抄送)⑨版记要素不全、多余新旧公文区别: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
②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共15个文种。
③在“格式”方面,取消了主题词;行政公文也要署发文机关名称。
④在公文拟制方面,要求“重要公文”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⑤在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民意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⑥在公文管理方面,增加发文立户的规定。
公文要素部分: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公文如有抄送,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左空一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设在公文末页最后一行。
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时间右空一字。
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页码:页码就是公文页数顺序号。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
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左空一字。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总数有13种,16种格式;党内公文14种17种格式。
9种相同,共18种。
党内的14种公文: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指示;公报;条例;规定;决议。
行政机关13种公文: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公告;通告;议案;命令。
公文处理程序流程:、收文→办文→制文→发文→立卷归档。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导读: 1.公文的概念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
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2.公文的特点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
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
领导人是由法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
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
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
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公文高度的严肃性。
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
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 法定效力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
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写作常识
领导讲话稿一五忌(一)没有分寸感,内容把握不到位1无论是讲述工作目标、决策思路,还是做出安排部署,提出措施办法,既要符合上级精神,又要结合当地实际。
2不讲含糊话、过头话、绝对话3评价工作:大体上可以、原则上同意回答问题:适当考虑、酌情处理尽量少用否定词“不”,如“有些村组织不健全”可改为“组织涣散”4语体色彩要区分(二)没有新鲜感1找准切入点,找出新话题2提升品位,语言常新3学习群众的语言,让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复杂的现象清晰化、苍白的说教趣味化(三)没有听众感1有上级领导或来宾在场,要用欢迎的语气讲话对不属本单位的人讲话,要用商洽友好的语气对下级和群众讲话,要用亲切关怀的语气2对一般群众,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要咬文嚼字、句子不要太长、修饰部分要少对干部讲话,政策性、理论性要强一些,要有深度和高度(四)没有风格感(五)没有细节感1凡超过1页的讲话稿,每页应标页码2文章最后要有明显结束的语言二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
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像我们年前、年后分别召开的植树造林工作会议,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等专业会议都属于这种类型。
和报告类讲话稿相比,工作会议类讲话稿简单的多。
特别是程序性、常规性的会议材料,格式固定、程序固定、讲话领导固定、参加人员固定,所以只要在形式上稍微有所变化就能够应付。
当然不能照抄上一年的,那样,领导们发现就不好应付了。
记得原来有个管材料的领导说过一句名言,就是绝对不能照抄去年的,就是抄前年的也不能抄去年的。
所以这个方法有时候也很实用。
有相对固定的格式。
我们最常用的是“三段论”,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各行各业都能套用的格式。
比如说:“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
主要内容是那个什么什么,参加人员有谁谁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什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努力开创什么工作新局面;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概念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传达政策法令、请示和答复问题、汇报情况、联系工作、制定计划以及记载政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出自法定的机关单位,具有处理公务的合法效用。
公文分类(1)公文的分类方法各种机关有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并依法形成了各自使用的公文种类。
高级领导部门与基层单位,行政机关与业务机关,地方政府机关与军事、外交、经济、科技部门,它们所使用的公文除了共同种类之外,还各有不同的侧重种类,各式各样,差异很大,这就带来公文分类学的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法。
1)从文体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
2)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3)从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机密文件、内部文件、公布文件三种。
4)从文件的性质、作用分,可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内文件三种。
5)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2)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修订后的《办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把公文种类调整为十二类十三种,删去“指令”、“决议”、“布告”三个文种,将“议案”作为一个新文种列入主要公文种类。
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8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中,正式文件的种类里还列有公报、条例、规定三个文种。
这样,现在常用的公文种类总共有十六种。
1)命令(令);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6)通告;7)通知;8)通报;9)报告;10)请示;11)批复;12)函;13)会议纪要;14)公报;15)条例;16)规定。
还有一些文种虽不在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规定之内,实际上应用也很广泛,同样可能具有公文的性质,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公文的性质。
如某些章程、办法、计划、协议书、电报、记录、简报、调查研究、首长讲话稿等。
常用的公文种类一、决议。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
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
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
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
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
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
十三、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
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公文结构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项。
(1)文头部分1)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重。
2)发文号。
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如“国发[199×]×号”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
3)秘密等级。
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字样。
4)紧急程度。
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急”、“紧急”、“特急”、“限时送达”字样。
5)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
(2)行文部分1)标题。
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字号下方,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
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
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
标注主送机关,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之前不能标出“主送”字样。
3)正文。
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
字体不能太小,字距行距要清晰。
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清楚,标点正确。
4)附件。
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3)文尾部分1)印章。
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2)成文时间。
是公文生效的日期。
成文日期应标注在公文“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
3)附注。
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格式项目。
标注在公文生效标识域以下,主题词检索标识域以上。
4)主题词。
是用以确切表达公文主旨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主题词必须准确、有惯次性,不能与标题混为一谈。
它的位置在文件尾部横线之上,即抄送机关之上,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要空一格,不能用标点符号。
5)抄报抄送机关。
抄报抄送机关是受文的机关单位。
标注在文件尾部的横线之下,分列两段,抄报机关在上,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
6)印发机关。
指发文机关的办理部门。
应在抄报抄送栏之下设印发机关栏,要标明公文印发机关或部门的全称及印发时间。
这里的印发时间与成文时间不一样,应晚于成文时间。
公文格式第一条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第二条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
一、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的同行右端。
四、紧急文件分“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右上角。
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标于眉首右上角。
第三条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落款、附注等。
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
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公告”“通告”“条例”“规定”“决议”“决定”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
“决议”“决定”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
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1.”“(1)”。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条、款、项标明层次。
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附件一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
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
加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等项。
第四条主题词。
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第五条抄送栏。
在主题词横线之下。
抄送单位可使用规范化的简称。
第六条印发机关及日期栏。
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第七条文件份数。
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居右。
第八条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公文用纸为A4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
公文写作与处理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
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
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
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
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