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肱二头肌触发点在肌腹的位置,触发点常属于中心型,其牵涉痛在肌肉的两侧,集中于肩部、上臂中部和肘前部,并弥散到肩胛冈上部位,肱二头肌触发点发生后,患者会感到肩前的浅表部疼痛,而不是肩关节深部的疼痛,而且没有三角肌中部的疼涌。

当手臂在直臂外展或屈肘抬臂肘过肩时,会有疼痛出现。

肱二头肌肌腱的压痛点,可以弥散到上臂前部,但是很少出现在肘前部。

当将手臂抬举过头时,肩天节外展时,可听到来自紧张肌腱弹响声;而目常伴有疼痛和上斜方肌区域的酸痛。

如果病人在手臂内旋15~200的伸直情况拿东西时,常常感到肩关节疼痛,仔细检查可以发现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肩胛骨关节盂上缘起点处增厚且压痛。

病人在抬高手臂时,肱骨头会顶住肩峰,而引起疼痛,称之为肩关节的撞击综合征。

一旦这个长头腱的末端病被治愈,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全部的肩关节活动会完全恢复。

[病因病机]1.上肢受到外力的拉伤所致。

2.急性者常为运动员,如举重、单杠运动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1.肩前疼痛,并向三角肌放射。

2.屈肘提物时感觉力量减弱。

[诊断要点]1.肩前酸痛,有时臂外展时可听到肩关节的响声。

2.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肩胛骨关节盂上缘起点处末端增厚、压痛。

治疗方法:按照症状在肱二头肌寻找疼痛激发点,治疗方法灵活运用。

一,微型刃针肌筋膜松解术,在治疗点散刺2-3个点,刺入深度0.3-0.5厘米。

症状马上减轻。

新的松解点在锁骨中下端骨缘处。

二,专业的肌筋膜松解针,在治疗点弾击3-5个点,每个点打两下,症状马上减轻。

三,砭石筋膜刀沿着肱二头肌从上向下操作20-30次,按压治疗点一分钟,症状马上减轻。

四,用筋膜枪用小头一档在肱二头肌上下放松一分钟,治疗点操作一分钟。

拉伸方法配合肱二头肌拉伸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特别是在针刺后结合拉伸效果更好热敷疗法整体操作完毕,运用蜡疗深层透热治疗,效果显著。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说到肌筋膜触发点,咱们不妨先来个“科普”——其实听起来挺复杂,但仔细一琢磨,原来就是你那一身肌肉里某个地方突突作痛的那个小妖精。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吧?一不小心低头看手机,肩膀、脖子一紧,那感觉简直就像被人扎了针一样,又酸又麻。

哎呀,痛得不行!这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你这是肌筋膜触发点发作了。

”你是不是会眨巴眨巴眼,心里想,啥?肌筋膜触发点又是啥鬼?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妖怪”到底是怎么回事。

肌筋膜触发点,其实就是一些肌肉组织里的小块区域,按理说它们应该是好好的肌肉,负责帮你弯腰抬头、伸展舒展啥的。

可是某些时候,这些肌肉区域却不安分了,变得超级敏感、紧张,甚至一碰就痛,完全不像它们平时的“乖巧”。

这就是“触发点”,有些人把它叫“肌肉结节”,也有点类似于肌肉里的“小硬块”或“死结”。

当你有了这些触发点,平时你可能没啥感觉,可只要一做某些动作,或者一按到它,哎呦,整个疼得你叫妈妈。

说起来,这些触发点有点儿像是你的肌肉在罢工。

它们其实并不是立马就疼,而是渐渐积累的结果。

你想啊,咱们每天都生活在压力山大的环境里,工作一堆,手机一堆,坐姿一堆,甚至睡觉姿势也没得好好整,日积月累,这些小小的“痛点”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萌发”了。

你看,很多人脖子不舒服,动动脑袋就听到脖骨咯吱咯吱响,肩膀疼痛像背上背了五十公斤的包一样,扭个腰就能感觉到某块肌肉在抗议。

好像每个动作都能激活某个“麻烦制造者”。

这些都是肌筋膜触发点在搞事情。

最搞笑的是,这些触发点往往还不止在你疼痛的地方“做文章”。

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肩膀痛,但实际上,这个疼痛可能来自你腰部的肌肉。

是的,你没听错,肌肉不是孤立工作的。

肌肉之间有相互联系,一个部位出了问题,它可以“带着”其他部位也一起难受。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腰痛了,肩膀也跟着一起酸,你脖子痉挛了,连手臂都可能会觉得不自在。

简直像是肌肉们开了个联动的“抗议大会”,你能怎么办?更糟糕的是,肌筋膜触发点特别狡猾,特别是那种深藏不露的“内心戏”型触发点,你很难一眼就看出来它到底藏在哪儿。

颈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和治疗

颈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和治疗

颈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和治疗颈部筋膜颈筋膜包绕颈部肌肉、血管神经组织,系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于该处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可以引起颈部软组织疼痛,筋膜的分二层,颈筋膜位于斜方肌菱形肌深面,盖住头夹肌、头半棘肌表面,向项部各肌之间,伸出肌间隔,构成肌纤维鞘。

1颈浅筋膜位于皮下组织的深层,包绕全颈,在颈部前方围绕颈闷肌。

2颈深筋膜可分浅、中、深三层,其中浅层及深层筋膜与颈部软组织疼痛有关连。

1)浅层:也呈套状包绕颈部,并包绕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骨下肌群,形成肌鞘膜。

2)中层:又称颈内筋膜,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

3)深层:又称椎前筋膜,覆盖椎体及前方肌内的浅层,两侧达横突及斜角肌前面,并包绕臂丛神经。

解剖1、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强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

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

受副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

一侧肌肉收缩时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

一侧挛缩可形成斜颈。

落枕等可引起该肌痉挛性疼痛,并可经筋膜延向附近组织。

2、斜角肌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

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

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

作用: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

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3、肩胛舌骨肌是颈部浅层的二腹肌,起自肩胛骨上缘,止于舌骨体外侧。

由1~3颈神经支配。

4、颈长肌起自颈3~7和胸1~3,止于寰椎前结节和颈2~4椎体。

由3~6颈神经前支支配。

5、头长肌在颈长肌上面,起自颈3~6横突,止于枕骨基底部前面,由1~6神经支配。

腰臀部-腹外斜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腰臀部-腹外斜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腰臀部-腹外斜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腹外斜肌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腹外斜肌的作用是前屈、侧屈并向后旋躯干。

腹外斜肌肋骨常下隆,腰部稍前凸位姿势。

[诊断要点]
1.有外伤史。

2.在下8肋腹外斜肌起点处疼痛,或可触及涌性结节,在止点髂嵴前处疼痛或可扪及痛性结节或条索状物。

3.肌肉抗阻试验(+) 躯干前屈旋转时抗阻疼痛加重为阳性。

4.肌肉牵拉试验(+) 令病人侧屈,后伸旋转时,腹外斜肌被牵拉而疼痛加重为阳性。

[手法治疗]
1.体位
治疗者体位:站立,面向患者。

患者体位:侧卧,先行肋骨处触发点治疗,后仰卧位,行腹前触发点治疗
[注意事项]
下腹部的触发点通常可以激发股部的内收肌的触发点:反过来,内收肌的触发点疼痛也可以活化下腹部肌肉的触发点,常需要同时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发现下腹部的触发点,那么关注腹股沟韧带上方和下方骨骼肌的张力和疼痛触发点的确很有必要,而且常常需要检查健侧的腹股沟韧带上下的情况。

[腹外斜肌自我牵张方法]
弓步站立,双手叉腰,将上部躯干稍向侧方尽力仰向后,然后两侧交替, 可以牵张腹内外斜肌和腹后壁的肌肉。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讲稿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讲稿
( A highly localized and hyperirritable spot in a palpable taut band of skeletal muscle fibers)
名词
肌肉激痛点 肌肉激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 扳机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yofacial pain syndrom
历史沿革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历史沿革(2)
Janet Travell MD(1901-1997)
风湿科医师 + 临床药理学家
历史沿革(History )
David Simons MD(1922-) 电生理学家,康复医师
历史沿革(History)
•1984 – Hong
甲状腺素低下、甲状腺机能减退与慢性疾病和病危的关系 、逆转T3的角色、生长激素缺陷
营养缺乏症:
维他命B12缺乏是最常见原因,内源性合成减低,15-20%的65岁以上年纪多见。而维他命B12减少吸收和代谢活 动变异发生导致B12的体内缺乏。叶酸可以帮助纠正B12缺乏的贫血,但无法纠正神经肌肉发生的问题;
引起肌筋膜触发点的因素:
1、结构性的致病因素
• 运动系统的各种、各部位的急慢性、直接和间接创伤和损伤; • 运动系统结构性改变,如退行性病变,畸型(先天和后天); • 长期的不良姿势改变了机体运动系统生理性和生物力学的平衡; • 工作和运动中保护措施不良和工作动作不当,造成骨骼肌正常张 力状态改变; • 骨骼系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排序和位置改变,以至于骨骼肌的异 常张力,等。
加重 矛盾运动控制
产生
肌肉内本体传入冲突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之【三角肌】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之【三角肌】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之【三角肌】一、三角肌起止点附着点起点:锁骨外侧1/3,肩峰及肩胛冈止点:三角肌粗隆功能外展肩关节(所有肌纤维)屈曲、内旋、水平内收肩关节(前部肌纤维)伸展、外旋、水平外展肩关节(后部肌纤维)神经支配腋神经第5-6颈神经(C5~C6)功能解剖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三角肌后束三角肌触诊三角肌前中部纤维体位;受检者仰卧1.扪及肩峰。

2.沿肌腹向下用手掌触诊。

3.继续触摸肌腹至肱骨外侧中部。

4.受检者抵抗肩部的屈曲和(或)伸展,以确定三角肌的合适位置。

三角肌后部纤维体位:受检者俯卧,双臂平放两侧。

接下来介绍一下三角肌的运动方向肩关节伸展协助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肩关节水平外展肩关节旋外肩关节旋内三角肌相关的触发点1.触发点2.触发点触诊检查三角肌是属于浅层的肌肉,这使得要找出其可触摸的紧绷肌带以及剧烈的局部抽搐反应变得较为简单。

在手臂处于外展30度的情况下,此放松的肌肉可以藉由弹拨式触诊横越过触发点而加以检查。

若手臂外展至大于或等于90度,如同有些时候被建议地一般,则其紧绷肌带和它们的抽搐反应,即使有被侦测得到,也会变得较为不明显。

3.鉴别诊断三角肌触发点常常会被误诊为下列的疾病:旋转环带撕裂伤、肱二头肌肌腱炎、三角肌下黏液囊炎、肩盂肱骨关节炎、撞击症候群或第五颈神经根病变在做诊断时,这些情况都应列入考量。

,两者都需要加以关注以获得完全的疼痛缓解与功能的恢复。

4.相关的触发点三角肌前部位的活动性触发点,常与下列肌肉的触发点有相关联:5.触发点针刺术由于中三角肌有着多重指状交错的构造,它的紧绷肌带相较于前部位与后部位的要较为短,因而其触发点会更分散地分布在这部位的肌肉里。

后三角肌的触发点几乎都是在肌肉的中间肌腹处被发现,而且那些位于后部边缘之较长肌纤维内的触发点,可以使用两手式的触诊法来加以定位以便注射。

颞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颞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颞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病因病起】
1、颞部遭受风寒侵袭,使经脉不畅而瘀阻;
2、长期咬嚼或用力过猛咬紧牙关,致使颞肌积累性损伤;
3、颞部遭受撞击,使颞肌损伤。

【临床表现】
1、颞部疼痛,头痛、牙痛或牙侧疼痛。

2、少部分患者张口受限;有时患者会诉说上下牙不能咬合到一起。

如果患者下牙疼痛,一般较轻,叩诊痛可以有或没有,有疼痛敏感、冷和热的刺激感觉下牙痛可有可无。

【诊断要点】
1、颞部疼痛,头痛、牙痛或牙侧疼痛;
2、两指关节试验阳性。

【手法治疗】
1、体位
治疗者体位:坐位,面向患者头部。

患者体位:仰卧,颈部垫枕。

2、手法
(1)一指禅推法:依次用较轻柔的一指禅推颞肌上的4个触发点,每个点时间1分钟。

再推咬肌浅层触发点和外侧翼状肌触发点。

(2)按揉法:用大拇指或大鱼际肌轻柔轻按颞肌,同时患者可以配合张嘴、咬牙动作,时间2~3分钟。

(3)指推法:用大拇指偏锋顺颞肌走向
推,从上到下推,时间约1分钟。

【注意事项】
应注意对关联的外侧翼状肌触发点进行治疗处理。

而且要意识到来自上部胸锁乳突肌和上部斜方肌的关联触发点还可以在颞肌上出现卫星触发点。

【颞肌自我牵张方法】
每天多次地尽量做最大程度的张口锻炼。

孚真堂近期课程:。

肌筋膜疼痛详解

肌筋膜疼痛详解

肌筋膜疼痛详解人体疼痛75%是由激痛点引起的肌肉结节和肌肉紧绷带——引起牵涉痛。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和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

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

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又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常引起腰背痛、颈肩痛、腰腿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一个常见的慢性疼痛病。

-------去掉真皮层后的浅筋膜筋膜的解剖结构及作用机制所谓筋膜,是人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一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的表面一层菲薄膜性结构,遍布全身,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2种: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浅筋膜对其深部的肌、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某些部位的浅筋膜对外来加压能起缓冲作用。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肉关系密切,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其插入肌群间,并附着于骨,构成骨间隔;并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肌数目众多而骨面不够广阔的部位,还可供肌的附着或作为肌的起点;肌肉较发达的地方,其深筋膜就显得特别发达,强厚而坚韧。

具有保护肌肉免受摩擦和约束肌肉的活动,并分隔肌群或肌群中的各间肌,以保证肌群和各间肌能单独进行活动。

深筋膜在腕踝部可增厚形成支持带,对经过其深部的肌腱有支持和约束作用,并能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以调节肌力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筋膜可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

由于血管和神经都沿着肌间或肌群之间的筋膜间隙行走,这对于诊断血管神经及肌的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MTrP(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MTrP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MTrPs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从大的方面讲,例如:纤维性肌痛、纤维组织炎或肌炎、肌风湿病、肌筋膜炎或肌束膜炎、骨髓病、脊神经根炎、等;其实都与肌筋膜触发点有关。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非侵入性疗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的实训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这项技术的训练和应用。

一、肌筋膜触发点概述肌筋膜是一种形成人体肌肉外部包裹的结缔组织,它具有保护和支撑肌肉的功能。

肌筋膜触发点则是指在肌肉中出现的异常紧张区域,常常会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通过对肌筋膜进行刺激和按摩,来缓解肌肉痛和恢复功能。

二、肌筋膜触发点诊断1. 触感诊断法:通过手指或工具在病人身上进行触感检查,寻找异常的肌筋膜触发点。

触感诊断法可以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肌肉和筋膜来感受异常的硬结和疼痛点。

2. 动作诊断法:观察病人在特定动作下的症状变化,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位置。

例如,当病人抬起手臂时感觉到肩部疼痛,可能是肩部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

3. 压力诊断法:用手指或工具对病人的肌肉施加适当的压力,观察病人的反应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

如果病人在特定区域感到疼痛,可能是该区域存在肌筋膜触发点。

三、肌筋膜触发点治疗1. 按压松解:将手指或工具对肌筋膜触发点施加适度的压力,持续按压数秒钟,并且在按压的同时要求病人主动参与,例如做相应的运动。

这样可以促进肌筋膜的松解和肌肉的放松。

2. 按摩放松:使用指尖或指关节按摩肌筋膜触发点周围的肌肉组织,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松弛。

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按摩油或乳液,以减少摩擦和不适感。

3. 拉伸放松:通过拉伸肌肉和筋膜,可以进一步缓解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疼痛和紧张感。

拉伸时应注意逐渐增加拉伸幅度,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四、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除了治疗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保健措施:1.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2.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简称MTrPs)是肌肉和筋膜所组成的复合体中的痛点。

肌筋膜是人体内连接所有肌肉、骨骼、脏器及神经-肌肉等系统的结缔组织。

MTrPs是肌筋膜中的局部痛点,它的存在可能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在肌肉酸痛、僵硬和不适时,肌筋膜触发点技术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肌筋膜
触发点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适用于减轻肌肉僵硬、促进肌肉舒展和缓解肌肉痉挛。

它是一种无创性手段,通过深压肌肉组织来改善局部的循环系统,以帮助肌肉组织恢复正
常机能。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刺激肌肉中的MTrPs来消除疼痛和刺激肌肉
放松。

MTrPs是肌肉中的一种局部变化,当压力施加在这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肌肉组织
将产生微小的短时收缩,从而进一步刺激MTrPs。

此时,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废物将被清除,并促进新的营养物质进入肌肉组织中,提高肌肉功能的恢复能力。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通过施加压力,可以帮助肌肉舒缓,促进运动员的康复和减轻肌肉
疼痛。

这种技术通常通过手动治疗方法来实现,可以使用手指、手掌或肘部等手段来进行
施压。

对于MTrPs的治疗是一个复杂和细致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使
用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时,需要注意施压的强度和区域,避免使运动员的身体受到创伤。

总之,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肌肉功能
和减轻运动损伤。

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确保治疗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原文:在可触摸的紧绷肌带的结节上有圆周状的点状压痛,并且患者对于施加压力在压痛点上所诱发出来的疼痛指认是他所熟悉的分析:当我们在需要进行按摩的肌肉上发现粗大的条索状阳性反应物的时候,其中将有一个最核心的治疗区如上描述,在该点上按压能够诱发出引起患者难受的症状,而对该店的静态持续按压超过90秒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或相关症状。

肌痛点的活性小点:在肌肉的一个小区域内出现自发性电位活动的地方,它可能会或也不可能会展现单纤维动作电位特征性的尖峰。

活动性肌筋膜肌痛点:会导致临床疼痛抱怨的肌筋膜肌痛点,它总是压痛的,会阻碍肌肉被完全地伸展,弱化肌肉的强度,在直接压迫时还会引出患者确定的疼痛,而如果刺激够强的话,会引起肌肉纤维抽搐反应,在患者疼痛忍受限度内压迫的话,会在它的疼痛引传区域内产生压痛,以及引传性运动现象和自主神经现象。

----摘自触发点治疗手册摘要P1 分析:什么是我们需要进行分筋力筋手法的区域,是有上述问题的区域,这种按压先是诱发了疼痛并按照一定的方式传到如经络传导,同时可能会诱发出运动出现,如果一个区域不具备上述特征,我们可以放弃,因为它可能不是我们要选择的关键性治疗点。

关联性肌筋膜激痛点:一块肌肉上的激痛点会和另一块肌肉上的激痛点同时发生,这些关联性激痛点可能由一个引发出另一个,也可能两个都来自于相同的机械性或神经性源头。

分析:康复中提倡治疗的时间的叠加,空间的叠加,传统针灸讲究配伍,往往我们在治疗部分疼痛性疾病时,往往要清除不同区域的阳性反应点,或者整体性调整脊柱,这些关联性的疼痛的存在应该存在着合理有效的规律,而在掌握不到其中的规律,仔细寻找肌筋膜激痛点,全面的清除应该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在临床中发现坐骨神经痛不仅在梨状肌上出现肌筋膜激痛点同时在斜方肌上也出现肌筋膜激痛点,二者同时治疗加强疗效,而肩井配合环跳的针灸配伍在古代早有,因此合理的辨证在我们分析的取穴的区域上仔细探查是否有关联性激痛点,并给与合理的解决,将帮助我们提高疗效,而如果我们的预估区域上没有肌筋膜激痛点,将提示我们反思诊断是否正确,这个位置是否需要针灸或者压揉?附着性激痛点:位于肌肉肌腱结合处或肌肉骨骼附着处的激痛点,会造成肌腱附着点病,那是来自于中央性激痛点其特征之紧绷带所无法缓解的张力所致----摘自触发点治疗手册摘要P2分析:在反阿是穴医术中,详细描述了肌肉的起点\止点—肌腹上都存在可能解决问题的阳性反应点,而二者在治疗中所赋予的意义不同,因此如果一个肌肉是我们疑似的损伤区域,如果在肌腹上没有阳性反应点,则应该仔细探寻两端的骨性机构,将力垂直与骨膜按压下如果诱发处症状,可以采用压揉手法或者关节松动结束给与处理。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引言根据近年来的对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一个触发点区域通常存在许多个活化的触发点。

而一个触发点则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有局部抽搐反应:LTR locus)和活化部位(终板噪音:EPN locus)。

基础研究表明,敏感小点是致敏的神经末梢,而活化部位是功能失调的终板,并伴有过渡的乙酰胆碱的释放。

乙酰胆碱的过渡释放导致终板区域的肌纤维局灶性收缩,渐而渐之局部形成肌筋膜疼痛特点之一的紧张带。

几乎在每一块正常的骨骼肌我们能够发现触痛点,即潜在的触发点(有触痛,但无自发性疼痛)。

这个潜在的触发点在出现一些病理损害时被激活变为活化的触发点(有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疼痛)。

当这个病理损害得到恰当的治疗后,活化的触发点能被抑制失活。

而这个触发点不会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就是一种因潜在触发点受一些病理条件(如慢性反复的微小劳损、不良姿势、全身系统性疾病或软组织撕裂伤等)的作用后活化,从而引起疼痛。

所以触发点疼痛治疗的基础也就是对这个基础病理的治疗。

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方法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描述,本文的重点是对肌筋膜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进行综述。

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肌肉疼痛,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临床问题。

急性损伤可以直接引起肌肉疼痛,例如:挫伤、贯穿伤、撕裂伤、牵拉伤、过用伤、等。

如果这些急性疼痛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和彻底治疗,就可以发展为慢性骨骼肌疼痛。

更常见是,这种慢性骨骼肌疼痛以后不需要有肌肉本身的损伤,只要对机体无论任何组织和结构有损伤,都可以被引发。

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被称为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而这种疼痛综合征都是由肌筋膜触发点(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TrP)所引起的。

这个病名术语是Travell在1942年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后首先提出的。

然后,近20年被医务界广泛接受,认为MTrP是一个局部可辨别的疼痛或对疼痛敏感的骨骼肌上的结节。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讲稿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讲稿
PRT SIX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在治疗过程中避免过度使用腰背肌筋膜以免加重病情。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更改治疗方案。
注意保暖: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到寒冷刺激。
保持正确的姿势: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不良姿势加重病情。
治疗后的康复和护理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讲稿大纲
目录
P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rt Two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概述
Prt Three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
Prt Four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
Prt Five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的预防
Prt Six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注意事项
添加章节标题
PRT ONE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概述
触诊:医生通过触摸腰背部肌肉感知肌肉的紧张度和异常变化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可以辅助诊断腰背部筋膜异常
鉴别诊断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与腰椎管狭窄症的鉴别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与慢性腰痛的鉴别
பைடு நூலகம்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与脊柱侧弯的鉴别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
腰背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
PRT FOUR
物理疗法
适当进行运动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到寒冷刺激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弯腰
预防复发和持续关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坚持治疗直至完全康复
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久坐、长时间弯腰等不良姿势

如何诊断“肌筋膜触发点MTrPs”?

如何诊断“肌筋膜触发点MTrPs”?

如何诊断“肌筋膜触发点MTrPs”?一、临床特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和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

(1)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

(2)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第二个疼痛点又可触发更远处的疼痛点,从而造成远距离牵涉痛。

牵涉性的头痛可造成失眠和精神焦虑。

各个触发点引起的临床症侯群都有各自的特征。

(3)正常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因某些慢性损伤而引起一个或多个潜在的触发点,这些潜在的触发点仅有局部的疼痛,被某些原因至痛后变为活动触发点而患病,然后触发远处的牵涉痛和局部的其他症状。

潜在的触发点常处于休眠状态,还可引起受累的肌无力、骨骼肌的牵张范围减小和关节运动受限,并持续多年和被某些原因激活,例如创伤、急性过牵、超用疲劳、劳累、受凉、抵抗力下降和反复感冒,等等。

二、诊断条件首先要排除疼痛是否来自器质性和其他的病变,像非肌筋膜的疼痛(皮肤和疤痕痛、骨膜痛、针灸穴位痛和运动神经终板痛)、肌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疾病、内脏疾病、感染性疾病、新生物和精神性疼痛。

触发点的诊断常根据下列标准。

总之,我们的大量临床实践与国外对MTrPs的诊断标准的认识是一样的,即:1)明确的酸痛点,2)疼痛的识别程度(病人能准确认知),3)拉紧带(包括了酸痛点)、牵涉痛和局部抽搐反应是MTrP 的准确定位的征象。

如果能够准确的诊断,治疗效果也相当有效。

1)病史:突然发作的肌肉过用或跟随发作的短暂时期后的疼痛;反复和慢性过用受累肌肉而引起的肌痛;无明原因的肌痛。

2)肌肉触痛点(酸痛)和痛点处周围常可触及到痛性拉紧的带状或条索状结构。

3)每个肌的痛点(触发点)伴有它特征性的远处牵涉痛。

4)受累肌肉的运动和牵张范围受限和肌力稍变弱。

最全肌筋膜触发点图解

最全肌筋膜触发点图解

最全肌筋膜触发点图解
xyf4345
肌筋膜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骨骼肌肌肉能够激惹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肌纤维痉挛带,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局部肌肉颤搐以及可能引起的远处牵涉痛。

触发点则是指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点,压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处部位的放散痛。

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

按压或针刺激痛点可引起不同形式的感应痛点,激痛点可诱发植物神经症状,如血管收缩、局部肿胀、头痛、头晕、耳呜等。

触发点除了引发疼痛及放散痛外,并会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肌肉缩短,缩短了的肌肉又会拉紧不同结构组织,所以肌肉缩短是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亦是引致其它软组织及关节痛症的主要原因。

肌肉缩短使附着肌肉的其它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增加肌腱的损伤,如肌腱炎、腱鞘炎,如果腱内有籽骨,则会引致软骨磨损和疼痛,若脊椎旁之肌肉缩短,则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脱出,肌肉缩短可引起肌肉排列的改变和关节话动异常,从而又可引起关节疼痛及退行性变化,肌肉对神经的压迫可引起神经压迫症状。

所以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上根据痛处位置来定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等,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肌肉缩短所致。

图中×字处为触发点的位置,红色区域是它关联痛的区域。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 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MTrP (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MTrP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MTrPs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 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 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 MTrP(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1 / 3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 MTrP 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 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 MTrPs 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从大的方面讲,例如:
纤维性肌痛、纤维组织炎或肌炎、肌风湿病、肌筋膜炎或肌束膜炎、骨髓病、脊神经根炎、等;其实都与肌筋膜触发点有关。

从局部的角度来谈,有很多骨科和神经科有关疼痛的综合症都可以与此挂钩,例如:
颈、背、胸、腰、臀、四肢的骨骼、肌肉、关节的疼痛,都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密切相关。

从骨科疼痛综合征和神经痛范围来看,颈椎病、耳大神经痛或枕大神经痛、胸廓上口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等(包括了眩晕、头
---------------------------------------------------------------最新资料推荐------------------------------------------------------ 昏、偏头痛、失眠、焦虑、上肢和胸背部牵涉痛为症状的综合症)绝大对数是因为颈部肌肉和关节周围肌的疼痛触发点形成所致;它们可以匹配:
最常见的是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斜方肌、枕下肌的肌...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