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六下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二、“认识物体和图形”内容分布及课时安排建议
三、“认识图形(一)”教学标准。
年级册数
学习领域
学习内容
知识要点推进
教学学业标准
教学过程标准
(带*内容为保障性标准)
学生应有的机会
教师提供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图,感知物体的不同形状,引出四种立体图形。
2、从实物图到
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引导学生辨认、区别四种立体图形。
3、列举生活中这些形体。
*1.使学生经历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这一过程,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够辨认、区别这些形体。
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一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比较弱,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从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
常见错例:38页第6题的第2幅图。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还比较弱,往往会数漏隐藏的图形。可以让学生用拼一拼,数一数、说一说的方法来解决,重点引导学生要注意数出隐藏的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
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学生经历观察、分一分物品的过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通过合作探索,
亲身经历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这一过程,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3、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采用多种形式对四种图形进行辨认,加强记忆想像。
4、自主列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事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经历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与分类,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四种简单的几何体,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四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
但学生对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
为此,针对六七岁孩子好动、爱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课堂上用孩子喜欢的动画人物创设一系列有趣味的情境活动,将知识点蕴含在活动中,并结合课件、白板、平板电脑等信息应用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
让孩子乐学、愿学、玩中学,不知不觉地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建立对四种平面图形正确的表象。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白板。
学具:平板电脑;立体图形的学具;画纸;彩笔;印泥;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小朋友们,森林里的趣事特别多,这不,熊大熊二兄弟俩最近迷上了搭积木,它们想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你们想看吗?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熊二都用到了什么形状的积木?(课件配乐欣赏。
)2. 学生到大屏幕上指认汇报。
(点击积木出示相应的立体图形。
)3. 教师适时介绍三棱柱。
(使用白板聚光灯功能。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回顾所学过的立体图形和认识三棱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活动一:摸一摸,初步感知“面在体上”。
1. 同学们请看,老师发现三棱柱上的每个面摸起来都是平平的,快拿起你手中的三棱柱感受一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搭一搭》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搭一搭》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让一年级学生能够准确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不同的图形。
2. 引导学生简单描述这四种图形的特征。
3. 通过搭积木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准确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图形。
(2) 掌握这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区分这四种图形的不同特点。
(2)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图形知识。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图形的特点。
2. 操作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搭积木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图形的认识。
3. 启发式教学法: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神秘的小伙伴,它们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大家想不想认识它们呀?(用充满童趣的声音说)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图片)2. 新授(15 分钟)(1)认识长方体小朋友们,看这个小伙伴(展示长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它长长的、方方的,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平的。
像我们的书本、文具盒,就是长方体哦!来,大家摸摸它的面,感受一下。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2)认识正方体接下来,看看这个小伙伴(展示正方体的实物或模型),它四四方方的,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而且都是平平的。
像我们的魔方,就是正方体哟!小朋友们,找找身边有没有正方体的东西呀?(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3)认识圆柱再看看这个(展示圆柱的实物或模型),它上下两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中间像个柱子一样,弯弯的。
像我们喝的易拉罐、电池,就是圆柱哦!大家用小手围一围,感受一下圆柱的形状。
(让学生动手围一围)(4)认识球最后,这个小伙伴可调皮啦(展示球的实物或模型),它圆圆的,可以到处滚来滚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三、课堂练习 1.看立体图形,把各种立体图形的个数填在()里。
长方体有() 正方体有() 圆柱体有() 球有()
2、把下面的立体图形补齐,要用哪个立体图形呢?
3. 数一数。 长方体有() 正方体有() 圆柱体有() 球有()
答案: 1.长方体有(3) 2.
正方体有(1) 圆柱体有(7) 球有(8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辩 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球,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乎乎的。(如 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 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由实物画出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茶叶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画出 长方体的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罐头瓶”“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 柱和球的图形。
本课教学采用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 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 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 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前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 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 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 认识图形(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 认识图形(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1 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增强对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简单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图形的特征,并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认识图形。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黑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认识它们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图形,用彩纸剪出该图形,并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成一个具象的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本教才进行简单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认识图行》是本册教材《认识图形》的起始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立体图形,体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周长、面积体积、三视图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说教学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体,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3、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长方体体和正方体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分析各类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四维目标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和描述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
2.能够辨认不同形状,并能简单描述各图形的特点;
3.能够通过贴图、涂色等活动,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4.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图片和动画;
2.教具:有关基本图形的设计卡片、图形贴纸等;
3.课堂布置: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相关活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圆与三角形
1.导入:播放包含圆和三角形图形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
特点;
2.学习:通过图片展示和指导,学生认识圆和三角形,并掌握相关的名
称;
3.操作:让学生在设计卡片上涂色圆和三角形,加深印象;
4.评价: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二课时:了解正方形与长方形
1.导入:复习圆和三角形,引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
2.学习:通过图片对比展示,让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形状特点;
3.操作:让学生用图形贴纸将正方形和长方形分类贴在对应的位置上;
4.拓展:让学生找出周围的物体中含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形状的事物。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认识了圆、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对图形的形状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互动式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将通过更多实际图形的贴近和比较,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一、说教材(2)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要自己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例如听音乐、打球、写信、聊天等。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
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
二、说教法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
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三、说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五种基本图形;
2.能够用语言和图示准确表达五种图形的特征;
3.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和识别五种基本图形;
二、教学准备
1.五种图形的卡片、图示;
2.练习册;
3.绘图画板及笔;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安静提问: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图形?用语言和图示表达出来;
2.板书:在教室内,用多边形的形式把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五种基本图形写在黑板上;
(二)师生活动
1.让学生看卡片上五种基本图形,让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点;
2.让学生找出五种不同图形,分别给它们讲解;
3.让学生使用绘图画板根据图片画出它们;
(三)练习
1.让学生打开自己的练习册,根据图片选出正确的图形;
2.让学生仔细查看和分析卡片中的五种基本图形,尝试画出它们;
(四)深化
1.和学生一起思考,有没有融合两种基本图形而形成的新图形;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椭圆,进一步学习椭圆相关知识;
2.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多种图形,如椭圆形、星形、心形、六边形等,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四、评价
做检测,问学生一种基本图形的特征,让学生给出正确的回答;给学
生每种基本图形的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针对检测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单元教学分析教学建议
《认识图形(一)》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具有以下编排特点。
(1)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具体来说,分类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
教材直接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4种立体图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是知识的教学层次。
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4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区别。
每种图形的认识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相同的几种实物,从直观上认识到虽然这些实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状相同;然后逐步数学化——抛开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状这一属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示这种一般模型叫什么图形。
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层次。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其应用性。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章《认识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学会观察、辨别各种图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基本平面图形,学会辨别它们。
难点: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教具、实物模型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窗户、书本、红绿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图形。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图形。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自己的学具拼摆各种图形,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的特征。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用学具拼摆各种图形。
(2)小组代表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例题及解题思路。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今天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
答案:略。
2. 拓展延伸: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例题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1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
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使学生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立体图形可能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来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立体图形,如玩具、家具等,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观察、触摸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模型。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球。
3.课件: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生活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特点的理解。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认识图形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的图形拼贴出不同的形状。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学习图形的特点和属性,如边的数量、角度的大小等。
3. 学习使用简单的图形拼贴出不同的形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能够找出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图形拼贴出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
2. 操作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简单的图形拼贴出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结: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课后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图形,并尝试用简单的图形拼贴出不同的形状。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能够找出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15-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15-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认识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几何形状。
通过教授这些形状和对应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2.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比较的能力;3.增强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 15 课《认识图形(一)》教材人教版;2.教具:图形卡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等;3.课堂环境:桌椅摆设整齐,黑板干净整洁。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丰富多彩的图形卡片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尝试用手摸、用眼睛看,并描述图形的特征。
2.学习正方形:首先介绍正方形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观察实物和图形,辨认出正方形,并用彩色纸剪裁成正方形。
3.学习长方形:重复上述步骤,介绍长方形的特点,让学生辨认和剪裁成长方形。
4.学习三角形:同样方法介绍三角形的特点,让学生观察、辨认和制作三角形。
5.拓展练习:让学生用图形卡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练习辨认各种图形。
6.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讨论各种图形的特点,强化学习成果。
五、课堂互动1.提问互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2.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辨认比赛;3.奖励鼓励:表扬正确回答和积极参与的学生。
六、课后作业1.画出家里的房间图,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房间中的各种图形;2.家长辅导下,用蔬菜或水果等现实物品组成的图形,进行拼贴制作。
七、教学反思1.教案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动参与,增强学生的操作性;2.要注意课堂管理,确保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图形的种类和特点,还能够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为接下来更深入的图形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篇1教学目标: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教学过程: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
“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
”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
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
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1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习课目:数学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学习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案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案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案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案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案要求: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一年级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案认识平面图形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圆柱的底面,以及利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2、对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案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1 / 8突破方法:对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教案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学法:实践操作法教案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学生:学具、图形卡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
搭一搭、画一画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教案互动:二、教案互动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提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巾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和圆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了崃的?在积木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2 / 8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3)认识三角形。
你能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你会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请展示自己折成的图形。
你发现了一个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4)认识平行四边形。
用这两个在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请各小组在绒面板上拼一拼,看你们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看拼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绒面板。
问:谁认识这个图形?(指着平行四边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三、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
(3)试一试。
1)出示一些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文形,哪些是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三、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
(3)试一试。
1)出示一些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文形,哪些是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4)投影出示练习一第1-3题,指导学生完成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课题:认识平面图形3 / 8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对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
(2)对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案重点: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破空。
教案难点: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难点: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学法:实践操作法教案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学生:学具、图形卡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教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图片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组成的。
(课件出示)你们想自己拼一拼这些图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二、教案互动(1)引导探究长方形的拼组。
4 / 81)想一想: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平面图形?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图形拼一拼。
3)说一说: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了什么图形:小结: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你能用几个正方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3)说一说: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用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1)趣味导练(课件出示)小精聪聪看同学们学得认真,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你们敢挑战吗?1) 认真观察,下面的哪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2) 在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不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5题四、课堂小结(1)联系生活说一说。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你能说一说吗?(2)欣赏拼组的图形,引导学生谈感受。
(课件出示)课题:七巧板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5 / 8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案重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案难点:拼指定图形。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
学法:实践操作法教案准备:教师:课件、实物展示台学生:七巧板拼图教学设计6 / 8一、创设情境。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二、教案互动(1)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2)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2)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3)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4)游戏环节: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析摆出一个正方形。
1)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
2)然后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
3)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1)根据序号拼图形。
教师出示一套七巧板,每个图形上均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
(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6个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样子拼一拼,试一试。
(3)猜一猜,拼一拼。
7 / 8出示第一个狐狸阴影图片。
1)你们看它像什么?2)猜一猜,它可能是由哪几块七巧板拼成的?3)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试拼。
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给四组学生四套七七板和四张纸,让这四组同学在纸上拼,拼成后教师展示在黑板上。
(4)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
四、课堂小结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来,希望同学们课后积极动手,将自己拼出的图形展示给家人和朋友看。
出示要求: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把你用正方开拼成的图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利用几个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什么图形呢?学习提示:1)想一想:你准备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需要几个三角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拼出来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样。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