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推进新课
(一)力是什么
【课件展示】
运动员举杠铃渔翁拉渔网大象压跷跷板
推土机推土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带电橡胶棒吸引纸屑
(设计意图:增加感性认识,有利于形成力的概念。)
【点拨分析】
运动员举杠铃
渔翁拉渔网
大象压跷跷板
推土机推土
作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归纳总结】
请大家归纳出力的概念。
(板书)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易错点拨】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布置自学】
(板书)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是N.
【情境设置】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
【拓展延伸】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
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
(设计意图:对力的大小形成感性认识。)
观察现象,认
识各种力的
客观存在。
感受认识
一、在产生力
时,两个物体
所扮演的角
色不一样,一
个是施力物
体,另一个是
受力物体。
(2)生活中
的“推”“吸
引”“弯折”
“吹”“拉”
“举”等概括
为“作用”。
归纳总结出
力的概念。
阅读记忆
体验:苹果对
手施加的压
力大约是1N
二、力的作用效果
【情景设置】
布置操作
1、用力挤压皮球。
2、用力压和拉弹簧
【课件展示】
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弓箭所发生的变化。
【归纳总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问题过度】
力还可以产生其他的作用效果吗?
【实验演示】
1、一个皮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用手推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2、用手助推、阻挡一个运动的皮球时,观察皮球的运动速度的变
化情况。
3、用手在一侧推运动皮球,观察皮球运动的变化情况。
{用一个磁铁靠近另一悬挂的磁铁}
【归纳总结】
1、力除了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外,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变化、物
体运动方向变化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反馈练习一】
1.暴风雨来临之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
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的发生了改变;使
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问题过渡】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从力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力的,那么力的作用效果
与那些因素有关?
【引导探究】
(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的越长;也就是力越大,
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
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3)教材P4“想想做做”推门实验:用同样的力推门,每次手的
学生交流讨
论总结:
1、皮球形状
改变。
2、在力的作
用下,弹
簧被拉
长。
交流所观察
到的现象:
1、皮球的速
度变大。
2、皮球的运
动方向改变。
3、两磁铁靠
近或远离。
理解记忆
答案:形状
运动状态
猜想余力的
大小、方向、
作用点有关。
位置离门轴的远近不同,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 力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反馈练习】 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 .与力的方向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布置自学】 阅读课本P4中间部分。 问题:在研究力的问题中如何简单、方便地表示力? 小结: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反馈练习三】 用20N 的力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作出该力的示意图。
【归纳总结】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情境设置】 1、手拉弹簧,你对弹簧用力了,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手呢? 2、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拍你的手,能感到疼吗?拍你的同学能感到疼吗? 3、演示教材P5“想想做做”中图甲的实验,找一位同学做做图乙的实验。 【知识拓展】 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馈练习四】 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同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 利用身边的
事物进行探
究,相互交流
感受。
理解记忆
答案:B
阅读课本找
到答案。
交流总结画
力的示意图
的要领:一画
简图、二定
点、三画线段、四画箭
头、符号数据
标箭头边。
体会物体在
施力的同时
必然也受力,
物体在受力
的同时必然
也施力。
答案:人 人
物体间力的
作用是相互
的。
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梳理知识点
课堂检测 教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