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基层公共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
基层公共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赵佳乐 王 斌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㊂这为我国新时期的治理体系㊁机制的完善指明了方向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㊂在现代公共治理理论背景下,为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我国在治理主体的选择上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在治理过程中受到重视㊂城乡基层公共治理的法治化㊁科学化㊁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可以在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下得到提升㊂本文通过界定基层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和运行环节,分析基层公共治理由于治理主体间关系不明㊁运行流程不畅所导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应对基层公共治理困境的路径㊂一、基层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与运行环节(一)基层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共治理理论在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兴起㊂在这一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体系,丰富了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涵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公共治理的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各领域的系统治理到城乡社区治理,都进行了更加广泛㊁深入的创新实践㊂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明确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全方位部署安排,而基层作为整个社会治理当中最基础的单元和最深厚的支点,基层公共治理制度㊁体系的革新对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㊂为实现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基层公共治理的核心目标就要指向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或部门的利益㊂基层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强调在治理中 公”的利益以及 共”的责任㊂治理主体在享有治理权和拥有治理资源情况下付诸一定的治理行动,同时也必须承担治理失效的风险,并追究治理主体的责任㊂基于以上的讨论,可以将 共”解释为 基于格序层级的多主体网络体系”,而多主体的关系㊁职责㊁任务的不同,又决定了 共”的结构㊂在基层公共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具有网络化的结构关系㊂第一,基层党委和各级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为其他治理主体参与公共治理提供政治保障,在宏观上引领多元治理主体,发挥决策主导作用,在微观上协调关系,确保党的决策能够落地执行㊂第二,基层政府在公共治理中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作用,规范管理内容,对管理过程和结果负责,具有统筹的行政职能㊂基层政府在整个治理网络中,既要做到 放”,将资源有效下沉;又要做到管”,通过互联网手段创新公共治理的监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还要做好 服”,在公共治理中不断优化创新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㊂第三,村㊁社区组织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及时回应群众需求,成为政府治理与群众参与的桥梁,具有协调化解基层社会矛盾㊁维持公共治理的稳定性㊁整合公众参与治理的任务㊂第四,公众在基层公共治理中,既是治理主体之一,又是治理效能的检验者以及治理成果的共享者㊂公众的特殊性在于,单个的个体无法参与公共治理,必须通过整个社会网络的协作,才能参与到公共治理之中㊂(二)基层公共治理的运行环节基层公共治理想要形成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共建㊁共治㊁共享的治理格局,一方面需要基层政府和基层社会组织在党委和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形成权责明确㊁统一指挥㊁上下联动的共建协管分享机制,另一方面要扩大社会公众在公共治理环节中的参25与度㊂基层公共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运行环节:第一,在农村,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其作为执行者,将国家政策法规落实到基层;在城市,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对上要接受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㊁完成上级职能部门下达的工作,对下则要指导社区组织开展政治引导㊁文化建设㊁综合执法等公共治理的具体工作㊂第二,村㊁社区组织一方面协助基层政府,将基层治理中 最后一公里”的治理㊁服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联系群众,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以及自治组织的活力㊂第三,基层城乡群众在网格化协同治理体系下,共同参与到民主治理㊁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并努力实现自治,为基层公共治理有效运行托底㊂以上三个环节,都要在党委㊁各级党组织的全面领导下开展,党既要统筹全局,又要通过党建连接基层行政力量和基层社会力量,实现治理的有效性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格序层级的基层公共治理多主体网络关系运行图(见图1)㊂图1 基于格序层级的基层公共治理多元主体网络关系运行图二、基层公共治理的现实困境(一)基层公共治理理念薄弱,人事分离当前,基层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缺少专业知识系统的学习与培训,造成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公共治理理念薄弱㊂基层公共部门领导主要负责管理工作,普通工作人员也只承担自己分配到的工作任务,对相关工作与公共治理理念的关系思考不够深入㊂因此,在基层公共部门中 公共治理”的理念较为模糊,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容易凭工作经验办事,较少考虑理论知识,治理能力有待提升㊂而上级部门对于治理理念在基层工作中的考察更聚焦于结果,对于治理过程的重视度不够高,这就造成基层公共治理的第一个环节出现阻滞,基层政府在落实政策法规以及指导社区组织开展治理工作时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㊂(二)基层公共治理权责与资源不匹配,效能有限一方面,对于城市的街道办事处以及农村的乡镇政府来说,由于下达任务的上级职能部门多,涉及治理㊁管理的任务和工作范围广且内容繁杂,基层成为社会治理的兜底部门,造成全能政府无边界化㊂基层政府业务繁杂,但是相关经费和资源的下沉有限,基层政府难以将有限的资源全部应用到治理的各项业务和工作中㊂另一方面,对于村㊁社区组织来说,由于经费和资源下沉不到位,造成了自治组织行政化㊂城市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承接大量上级业务,只能将具体业务细化分解到社区组织;乡镇政府也同样将业务细分到村民自治组织中㊂但村㊁社区组织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存在缺经费㊁缺人员㊁无权力的现实,而且群众自治组织的定位又决定了其资源获得渠道的单一性,因此,只能依靠上级政府及其派出机关,通过行政化所获得的资源和权力开展工作㊂综上所述,基层政府和村㊁社区组织在人财物权等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均等化㊁平均化㊁应急化和部门利益化的情况,这就影响了二者在基层公共治理第二个环节中运行的畅通性和治理的有效性㊂(三)基层公共治理职责边界模糊,岗无确责基层公共部门虽然设置了不同的岗位㊁职位,但很少有明确的岗位说明㊂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工作人员在公共治理中很难完全按照岗位职责规定的边界和范围的界定完成任务,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容易造成岗位职责交叉甚至混乱㊂更甚者只有部门职责,没有具体的岗位职责㊂这一困境造成基层公共治理主体间职责关系不明确, 共”的责任共担机制难以实现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基层公共部门没有制定 职位到岗㊁责任到人”的岗位管理机制,领导的任务下达㊁分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其规制性不强,而普通工作人员也难以拒绝领导分派的职责之外的工作㊂因此,职责边界模糊影响整个公共治理环节中责任分担机制的有效运行㊂(四)基层公共治理职位设置有职无权,运行不畅在基层公共部门,特别是在城市的街道办事处35以及农村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虽然有具体的职位,但是由于上级考核部门数量多,在履行职位职责中,权责相对不对等,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㊂街道办和乡镇政府缺少为群众解决困难的权力,而上级政府又不了解群众的个体需要,难以做出符合实际的具体决定,基层公共部门在公共治理中运行效率变低,能动性减弱㊂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基层职位设置和规划中没有将责权利有机统一,且缺乏职位分析制度,造成职务的设置只关注了要完成的业务和任务及任职的资格,但是在相应的权力分配中,上级政府或者职能部门采取了事权分离的做法,可能导致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出现推诿现象,这可能会带来基层公共部门权力使用不当㊁业务指导与相关权力之间的界限不明㊁权力成为约束基层工作的手段等风险㊂这一问题会影响到整个公共治理环节中权力的行使以及上下交流的畅通性㊂(五)基层公共治理流程不清,协同失效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业务下沉到街道和村㊁社区组织后,重点关注各项工作的结果和效果,对工作的过程㊁基层人员职责履行㊁业务开展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不够重视㊂同时,基层和上级政府在公共治理的具体工作中缺少协同㊁协调系统,而只有结果的问责㊂这就造成了基层公共部门在工作中,常采取规避矛盾的做法避免被问责㊂这一困境产生的根源是在基层岗位责权利分离的基础上,对于基层公共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构建和设计中,人为地将上级领导业务㊁职能部门的指导业务,融入基层部门的业务流程之中,产生了基层部门业务流程的纵向剥离,并对其产生压力作用㊂而这种纵向的流程,又干扰了横向正常的业务链条㊂(六)基层公共治理绩效评估公共性缺失,重绩效轻公共利益当前基层公共部门对于绩效的评估,相对还停留在对 德㊁能㊁勤㊁绩㊁廉”这几个较为宽泛的定性评价考核指标上,这就造成了上级对下级更注重考核结果,对公共利益的整体提升㊁公共治理过程方法㊁基层群众的反馈不够重视;而下级执行公共治理任务时会主动规避矛盾,选择减少矛盾的处理方式,这就造成了真正的基层治理难题和群众反映的社会问题难以解决㊂ 治理绩效”在基层公共治理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带有功利主义色彩,有可能成为基层官员展示治理成果或者获得晋升的一种方式㊂产生这个现实困境的根源,一是基层公共部门对公共治理中治理理念的核心目的不够明确;二是以保障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基层公共治理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其绩效考核机制不能完全反映治理成效㊂这一问题主要反映在基层公共治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上,人民群众在参与公共治理时的监督㊁反馈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㊂三、基层公共治理的优化途径(一)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对公共治理的归口管理机制,建立起党对业务 总揽全局㊁协调各方”的运行机制,为其他公共治理主体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㊂首先,党为基层公共治理提供前进方向,除了要抓好纵向的基层党建工作,保障基层治理系统运行流畅,还要依靠区域化的党建工作,在横向上联结不同的基层治理主体,并串联起新的社会治理主体,填补新出现的社会空间,形成网络化的基层党建㊂发挥好基层党委㊁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者㊁协调者㊁枢纽者作用,增强各种治理资源在治理网络中的兼容性㊂其次,提高基层党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决策水平,对公共治理领域相关决策要进行科学评估论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树立党组织在治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力㊂最后,优化党对基层全面领导的方式,既要把握总方向,引导行政力量在公共治理中提高服务效能,又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规范社会力量,激发多元主体的创造力与活力㊂(二)优化整合基层公共治理的业务流程首先,以职责关系为切入点,按照 科学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治理部门和机构的内部治理工作流程体系,对工作程序㊁工作流程进行细致梳理和规范,运用业务流程再造技术,对各项治理业务事项㊁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流程改革㊂其次,以职能关系为切入点,按照 运行高效”的要求,对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公共治理工作事项,进一步划清职能边界和合作㊁流转程序,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重点关键㊂最后,以权力清单为核心,明确部门和机构的治理权力运行流程,将每项治理权力进行编号,并围绕权力清单的权力事项45形成和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图,尤其是形成治理决策权和监督权的权力运行流程图㊂(三)建立基层公共治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网络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对治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运用㊂在资源依赖主义中,网络的形成在于行为者对资源的相互依赖㊂整合与共享是资源共享机制的两大功能㊂资源整合就是基层公共治理的多元主体各自拥有的资源集中起来;资源共享是基于共同的治理目标统一调配资源㊂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治理功能的互补,就要以现代技术为载体,加快开发数字化机构建设,加快基层公共治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构建基层公共治理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文件流转㊁业务推进㊁协同合作的数据化㊁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行效能㊂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网络化治理中 大厅一站式”政府与 网络一站式”政府两种不同的治理路径出现职能的重叠以及行政资源的浪费,要明确界定不同治理路径的职责权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能的合并或分设,提高治理效率㊂(四)建设基层公共治理对话机制在建设信息公开机制的同时,需要构建多层级㊁多部门之间在基层公共治理中的对话机制㊂在科层制的组织构架下,打破组织内部对话不畅通的壁垒㊂首先,建立相关的网络或直接沟通的制度和平台,各层级㊁部门能够及时收集和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现实要求确立或调整职责边界以及岗位责任,理顺基层治理各环节的协作机制,有效下沉资源,形成纵向指挥畅通㊁横向合作迅速有序的格局,构建 党-政-社-群”动态化的沟通反馈机制㊂其次,通过对话机制的建立,政府明确自己的 服务型政府”角色,通过媒体㊁互联网平台举办一系列活动,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基层公共治理,尤其要打破基层群众对政府职能的传统看法,主动成为公共治理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这样自下而上的反馈流程才能顺畅,进而真正实现基层多元主体的共建协管㊂(五)建设基层社会信任机制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制为约束的基层社会信任机制㊂ 价值观”和 法制”在构建社会信任机制中的层次和功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二者相辅相成,在基层公共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㊂首先,通过教育㊁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㊁形式转化为一种社会多元主体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特别是要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治理文化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并将其在基层公共治理中转化为 家风” 乡风”建设㊁社区文明条约的建立等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增强基层治理主体,尤其是社会公众在参与公共治理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解决基层公共治理中组织行为的整体塑造,包括思想和行为习惯等内化的东西㊂其次,通过规范的法律制度安排,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制度性的外部约束㊂但社会组织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还体现出 复杂社会人”的特性,仅依靠 法制”约束而不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调节,就可能带来整个社会生存根基的动摇,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约束底线㊂由此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础的诚信文化辐射约束效应,以及社会主义法制为基础的外在强制性约束机制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公共治理要求多元治理主体形成 共建㊁共治㊁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㊂在实践中破解困境,需要在构建基层公共治理信息共享机制㊁对话机制㊁社会信任机制等基础上,实现全社会达成共识性承诺,建立一种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从而明确基层公共组织和部门共同的公共性目标,由此促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推进基层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㊂作 者:王 斌,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㊁西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 )教育管理中心主任㊁西南大学公共事务与基层治理中心主任赵佳乐,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张 波55。
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径
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径3□ 徐越倩 马 斌Ξ摘要:地方治理是治理权威在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分化和扩散,以及在政府体系内部通过行政权力和责任的下放来增进地方(下级)政府的积极性、灵活性、回应性,其实质是治理权从国家中心主义向多中心化和多层次化的变迁过程。
理解地方治理可以从两种纬度去把握,即横向的多中心治理和政府间分权与治理。
中国单一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地方治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是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即中央向地方的权力下放和上下级政府间权力的合理配置,以启动和提升地方组织公共事物管理的参与能力。
因此,以权力转移和权力配置为中心的分析模式,为分析中国的地方治理建构了基本的分析路径。
关键词:治理;地方治理;政府间关系;中国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8)05-0047-07一、治理与地方治理:内涵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地方治理变革运动。
它在达成某种国家最低标准和政策优先权的共识框架内,将权力和资源从中央集中控制向一线管理者、地方民主实体和地方消费者及社区转移。
①在内涵上看,地方治理是当代治理理念为思维和基础,将治理思想贯穿于地方政治与行政改革和地方公共事物管理模式再造的发展过程。
当代地方治理思想和实践首先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英国,紧接着向欧洲大陆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北美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扩展,逐渐成为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政治与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并成为西方国家政治舞台上引导改革潮流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地方治理模式突破了联邦制与单一制这一传统国家结构性质的界分,打破了以往府际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地方分权的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开始寻求一条府际间(interg overnmental)合作、政府与公民社会间合作的新型发展道路。
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路径分析
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路径分析作者:张晓伶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1期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度,对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必须依据民主、法治、科学原则,从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四个角度入手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关键词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作者简介:张晓伶,讲师,中共渠县县委党校,研究方向:政治发展、区域经济、区位经济。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144-02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一)国家治理与内涵所谓国家治理,是指主权国家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通过一定的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协同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一起,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
它是多层管理主体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社会冲突、协调不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体制、规则、程序和方式的综合。
从统治到治理,反映了我国政治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同时也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维。
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区别:第一,权力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指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
第二,权力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更多的是协商的。
第三,权力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
完善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的路径分析
完善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的路径分析摘要:本文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尝试结合我国行政机构及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发展现状,寻找完善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特别权力关系;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5.4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99-02受“君臣”文化影响,我国的公务员与所属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着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
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行政机关内部的救济方式很难摆脱受“从属”关系影响所产生的形式不公,所以正视特别权力关系的存在,并了解认识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与之存在的联系和其受到的影响,有助于寻找完善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的方式和方法。
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一)特别权力关系中古时期领主与其家臣之间存在的忠诚服从关系被认为是“特别权力关系”的源头。
而从国家法律角度确认特别权力关系存在则是在1794年《普鲁士一般邦法》里提及的。
[1] 。
公法学者保罗·拉邦首次使用“特别权力关系”这一概念用于说明公务员与国君之间的忠诚与服从关系。
另外,行政法学家奥托·迈耶(otto mayer)则认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着一般关系与特别关系两种法律关系,一般关系存在于一般管理中,而特别关系存在于公共管理领域[2]。
在奥托·迈耶的观点中认为特别权力关系是排除了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则的一种特殊的公权力关系,在这种特殊关系中当事人地位不对等,特别权力主体享有自订规则和实施相应惩戒的权力,并排除法律保留原则,特别权力相对人不得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日本行政法学界作为大陆法系研究者,定义特别权力关系为“根据特别的法律原因,以公法上的特定目的为界限,一方能够支配他方,他方也应服从这种支配”的一种行政关系[3]。
论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制度路径
Legal Sys t em A nd Soci et y 圈圈避圈蟹筮i竺堡!!墅!f苎型查塾金论移代中国公民参鸟公鲁改策决策的制度路径吴云霞靳洪波摘要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是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为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合法性和稳定性,有必要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中来,建立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关系。
虽然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困境。
本丈从经济制度、行政制度、社会制度三个方面入手,剖析了我国公民参与失效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公民参与状况的制度路径。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政治体制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44-02公共政策的基轴是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
在实行代议民主政治体制的今天,公民同时作为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双重角色的矛盾只有在公民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且政策结果体现和维护公民利益时才能真正获得解决。
但我国公共政策决策存在着民意基础薄弱的现象,公民事实上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服从者。
政治现代化促进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经济市场化导致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公共政策过程向利益平衡方向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都使得公民参与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认为,政策决策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理性的过程,而是党派之间利益调适、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
公民为了自身利益必然要求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去,但由于各种现实的因素,我国公民参与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参与能力的制约作为公民个人来讲,普通公民“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所以,他们可能会对专业领域或科学界认定的政策质量标准提出质疑”。
这样就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公民作为~个群体来讲,由于我国许多社团对政府的依赖性大,业务活动受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履行职责不到位,受到政府的控制,这就使得公民集体参与也受到了影响。
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分析
2019年 第 09 期各界前沿理论— 171 —作者单位:何保东,菏泽市行政学院。
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分析何保东摘要: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也是维系公共秩序、整合社会利益的必然途径,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为政府权力建构了政治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路径分析一、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一)公众参与渠道不够畅通虽然我国宪法、法律、法规赋予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并规定了公民进行公众参与的多种途径,但这些制度的实际运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公民利益渠道表达不够畅通。
1.协商制度不完善,导致公众参与不畅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对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公众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力度不够,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还不完善,以及民主党派自身的政党意识、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导致了公民利益通过政党制度表达不够畅通。
2.我国的信访制度不完善导致公众参与不够畅通。
由于信访制度中信访机关功能定位不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信访职能过于宽泛,导致了信访类案件多但结案率低下,社会大量矛盾仍无法解决,信访立案与结案缺乏明确的标准,信访终结程序还存在随意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公民利益的表达。
(二)传统公众参与渠道资源分配不均1.利益群体力量不均衡。
弱势群体的群体意识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联系的纽带而处于个体分散和游离状态,导致其利益要求表达不充分,限制了其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中间阶层人数庞大,组成复杂且自我意识虽然相对成熟,但是群体意识却难以形成。
强势群体的群体意识较为成熟,他们不仅明确认识到群体的共同利益,而且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的走向。
2.公众参与机会分配不均等。
由于不同利益群体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公众参与机会的分配不均等,由于强势群体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因而其公众参与空间比较宽裕,拥有较多的影响公共政策的话语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实现路径——以我国行政法治的完善为视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于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全面总结35年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我们党从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版的“治道变革”。
“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鉴于此,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法治亦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囿于我国的行政法治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必将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一、概念剖析:三个概念之内涵(一)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指多元治理主体依法履行其角色所规定[1]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载《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5日。
的治理职能,实现国家安全与发展之目标的有机系统,其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强化执政党领导地位,进一步建设人民民主和以法治为基础建立规范的国家治理体系等目标,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另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3]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有效形成秩序的主体、功能、规则、制度、程序与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包括自发秩序的生成体系和组织秩序的生成体系两个基本方面。
国家治理的艺术在于把握好两种秩序生成模式的耦合与平衡,而不可重蹈计划经济年代以组织秩序取代自发秩序导致社会发展僵化的覆辙。
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的路径分析_集权_分权_规范
【收稿日期】2009- 04- 30 ①1958 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我国访问时,问毛泽东的治国经验,毛泽东同志回答“我没有什么经验,就是中央集权多了,我们就下放一点; 地方分权多了,我们就收上来一点”。 【作者简介】石涛(1 976- ),男,陕西临潼人,经济学博士,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规制经济学。
3.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既要关注中央和地方的纵向 权力调整,还应注意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协调。由于地方政府 自主权的不断增强,其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在横向 维度上展开相互竞争,目前形成了以若干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的区域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格局一方面加快提升了相关地区的 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从缩小 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来讲,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横 向协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极其重要,同时这种横向协调也是对 纵向权力配制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髊髜骳
达、贯彻、执行中央的政策,地方建设所需要的财力和物力主要 依靠中央调拨,而作为公有制体现的国有企业则只是政府机构 的延伸,有关统购统销的政策使得企业没有自主权,只要完成 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就可以了。在这个时期,由于完全的市场 还没有出现,因此企业还谈不上自负盈亏,既而在以往的中央 和地方纵向权力的配置中,只是就政治权力进行适调,企业自 主权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还没有被顾及,从而使政治权力和经济 权力高度统一。由于企业的自主性没有明确,市场还未发育,因 而中央向地方权力的转换就会引发地方政府肆意扩大自身的 利益,这也正是出现“循环”的根本原因。在这一阶段,地方的自 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调动起来,但资源配置方式尚未有根本性 转变,“集权和分权”的范围仅限于纵向维度,并没有涉及经济 基础,市场微观基础格局尚没有形成。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央 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表现为中央的集权程度高一些,地方的 分权程度低一些,中央和地方对各自的权限并没有明确的制度 规范,只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由上至下进行纵向权力的 调整。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第一, 要明确治理和管理的关系。国家治理意味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标志着我国
生影响的地区性事务或跨地区的事务。多样性是指国家 治理 的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 的各个层面 , 包括经济 、 政 治、 文化、 社会、 生态、 国家安全等。治理的主体应该多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 体现了我们党治国
理念的新变革,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极大拓展 了现代化的含义, 深化了我们对社会
性。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 的能力, 包括党执行各项 方针政策、 促进对外开放、 提高
知识 , 各机关和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全社会共
同维护法律权威。我们必须要把道德治理和法. , ' L 。 - x . ' , L 。 - x 理有
机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的。 第三 , 中央治理和地方治理的关系。中国是个大国 , 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 关系。从 以前的行政管理来看, 过度的中央集权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对当地事务处理的权力, 但是也得 避免地方权力过大, 造成地方的过度自由权 , 对中央的治 理 方针贯彻落实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调动地方 政府的积极性进行地 方经济建设, 中央进行了持续性的
理解 国 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这 个概念 的 内涵 , 以及本 文 时推进 国家治理 体 系和 治理 能力现代 化 的实现. 路径进行 了 初 步探 讨 。 关键阑 : 国家治理体 系 观 匕 内涵 , 国 家治理能 力明 . 内涵 , 实现正 备 径
作者及单位 : 陈天琪 ,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 0 1 3 级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0 )
改革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型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马敬仁□马敬仁,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毛泽东很早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干部”都是在特定制度框架内从事领导活动的,因此,干部领导体制和制度是决定各级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关键要素。
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在30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思路和方针(以下简称《讲话》),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其中,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四化”、经济领域“下放权力”、“交接班或权力交替”制度化、“兼职副职过多”、“家长制”等问题部分得到解决,“特权和官僚主义”等现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遏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为此,中央和国务院各届领导班子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全面转型时代的来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讲话》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下面在重温《讲话》的基础上,就《讲话》中“可竟未竟之业”、“可改未改的领导制度”等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促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高中共和国家的政治领导能力,以应对全面转型时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一、执政党要做政治领导体制改革的先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整体转型时期,传统因素、现代因素和后现代因素的消长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过去改革中的某些中坚力量在“既得利益”的泥泞中有些不能自拔,新的改革力量虽有不断的补充或成长,但却难以顺畅驾驭改革的进程;各项制度配置中的人治与法治、法制与民主、集权与分权、管制与服务、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日益凸显;人口、环境、资源等三大约束机制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严峻挑战;供养极限、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失衡、公共服务持续严重短缺、犯罪率不断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使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复杂交织、盘根错节,改革创新面临着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多的现实。
论我国权力制约监督的障碍与途径
治领导人提出了 “ 内圣” 的政治伦理要求,以期控制和约束权力。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最重要 的问题是政治的领导,而政治领导的准绳是道德精神,具有圣王精神的政治领导人是实现 “ 治平” 社会理想的关键。正如孔子所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 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因此,儒家对政治领导提出了 “ 为政以德” 、 “ 仁者爱人” 、“ 人人皆可为圣人” 等较高的道德要求。这种强调政治权力主体自律和内约的以德 制权思路,为制约与监督权力提供了伦理学视角。 ( 二) 以权力制约和监督权力。通过在不同国家机构中或权力系统内部以分权制衡原则合理地 配置权力,在防止形成绝对权力的基础上促使权力运转协调高效。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 阿克顿曾写下千古不朽的警句— “ 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使人腐化” ,为分权制衡 《 岭南学刊》 2 0 1 5 年第 1 期 · ·7 9
义观点也暗合了毛泽东权力制约监督思想,他认为民主的实际意义就在于社会利益群体、政治组 织和自治团体广泛分享参与决策的权力,形成大众广泛参政的多头政制,促使政府通过谈判、说
4 ] 2 6 , 1 0 4 服等协商方式与民众共同决定政策,从而达成制约监督政府权力的目的 [ 。这种强调权利保障
制约的以民制权思路,为制约与监督权力提供了社会学视角。 ( 四) 以法律制约和监督权力。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权力运行边界、活动范围、 流程程序等,从而有效地防止公权力的蜕变与滥用。法治的本义就是法律至上和法的统治,在法 治社会绝不能拥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从历史上来看,法治在制度上是为满足制约权力的需要 而诞生。1 2 1 5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制定了 《 自由大宪章》 ,开创了以法律约束国家最高权力 的先例。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的使命就是为了规制权力,故而成为制约监督权力的最有效力量。 邓小平对法律控权理念深表认同并明确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 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
控制公共权力非公共运行的路径分析——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控 制公 共权 力非公 共运 行 的路 径分 析
— —
以公 共 选择 理 论 为 视 角
张 华 荣
(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太原 00 2 ) 30 4
[ 摘
要 ]公 共 选 择 理论 从 “ 经济 人 ” 设 出发 , 假 分析 社 会 政 治 生 活 中 的行 为 特征 , 为揭 示我 国公 共 权 力 非 公 共
和 运 行过 程 实施 强 有 力的 制 约 与监 控 , 终 实现控 制 公 共 权 力 非公 共 运 行 的 目的 。 最
【 关键 词 ]公 共 选择 理 论 ; 公共 权 力 ; 公 共 运行 ; 因 ; 制路 径 非 原 控 [ 图分 类 号 ]D 3 . [ 献 标识 码 ]B [ 章 编号 ]1 0 中 60 1 文 文 0 8—6 8 ( 0 9 0 2 5 2 0 ) 5—0 3 0 0 9— 3
偏 离 了公 共权力设 置 初衷 的方 向 , 出现 了违 背公 共 利 益 的现 象 。公 共 权 力 的非公 共 运 行 就 是 权 力 腐 败 。具体 而 言 , 权 力腐 败 是 指 公 共 权力 主体 为 了 “
个 人 目的 , 违背法 律 规范 , 用手 中公 共 权 力 , 过 利 通
的行为和现象 提供 了一种 理论范式 。公共选择 理论 中的一些观点 对于分析我 国存在 的公 共权力非 公共 运 行的原 因并 找到切实可 行的解决路 径提供 了富有 启 发性的思路 。
一
违背人 民意志 , 离法制 轨道 , 离维护和 追求公共 偏 背
利益 的 目标时就会 形成公 共权力 的非公共 运行 。 公共 权力 的非 公共运 行是指公 共权力 在运行 中
共事务 所必需 的 , 具有造福 社会 的趋 向 ; 当公共权力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探索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3、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6、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7、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8、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10、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11、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12、服务型政府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1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14、腐朽治理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15、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16、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7、政府官员腐朽问题及对策18、体制转型与腐朽滋长的相关性分析19、论我国腐朽的预防机制20、权力制约与反腐朽机制问题研究21、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22、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2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2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问题研究25、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26、新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27、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28、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29、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方式转换探析3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讨31、公民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构建32、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33、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34、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35、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36、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37、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38、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39、分析我国的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40、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41、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2、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43、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44、论述行政法制化45、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6、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47、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48、影响行政组织设置主要因素分析49、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性分析50、官员问责制与公共管理改革51、WTO规则与中国的政府的依法行政52、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腐朽的产生及其遏制53、政府职能定位及其对企业的管理54、加入WTO与中国的政府公共政策选择55、危机管理与中国公共治理结构改革56、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危机与再造57、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的角色58、有关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59、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60、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管理变革61、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62、论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63、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64、论公共管理模式的演变65、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66、论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67、政策环境和政策系统的关系68、论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69、论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70、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71、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72、论中美公共政策构成的差异及原因73、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74、试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75、谈转变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7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77、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的影响78、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79、政府实行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80、试析行政责任的缺失81、试析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82、当前我国政府机关后勤改革研究83、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发展研究84、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85、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86、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87、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88、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89、试析建国后中国社会分层的演化90、、试论当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91、依法行政的政治环境研究92、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新标准93、如何推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94、社会政策与性别平等95、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96、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97、我国改革后社会流动的合理化趋势的表现98、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发展研究。
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路径选择
外延 , 对社会 管理 的主体 、 目标 、 原则 、 方式 、 程 、 段 、 过 手 内
容 进 行 系 统 的 阐述 和 说 明 ,进 而 建 构 起 具 有 一 定 特 色 的 社
会管理学说体系。 在实践层面 , 需要全面认识 中国社会管理
体制 的既往进程和现实状况 ,深刻 了解现 实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关 键问题 和紧迫 需求 ,借鉴世界各 国社会管理 的现
最 成 功 的 经验 之一 。
摘 自《 中共党史研 究>o 1 > l 年第 3 2 期
推 进 社 会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与 创 新 的 路 径
在现 阶段 ,推进社会 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可在两个 层 面展开 。 在学理层面 , 需要 细致梳理 中外社会管理思想的 发展脉络 , 特别 是总结中外社会管理实践 的沿革转变 , 包括 蕴含在福利 国家 、第三条道 路治理与善治等理论 中的社会 管理理念 ,由此 出发从学理上 阐明社会管 理概 念的内涵与
而 制 度则 是 政 治 发 展 的重 要 手 段 。也 可 以说 体 制转 型 过 程
法的精神一致 , 避免 出现所制定 的法律 、 法规等违背《 宪法》
或彼此矛盾 ;要 明确立 法主体的立法范 围,划定立法 的界
体, 遵循知识 发展规律 、 学学 习规 律和政 治调控规 律 , 科 用 马克 思主义创新 的理论 和知识武装党 、 建设 党 、 发展党 , 实 现党 的建设知识化 、 科学化的过程。 知识创 新建 党进 一步凝 聚和 凸显政党价值观念 ;知识创新建党是知识经济 时代实 现政党文化创 新的体现 和有 力抓手 ;知识创新建党为学 习 型政党建设“ 遵循历史线索 , 透析 当今 流变 , 把握未来走 向”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获得最大 成功的是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对非市场决策的分析思路:
① 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假设(理 性的、功利主义的个人) ;
② 通常把偏好显示过程描述为类似于市场;
③ 提出与传统价格理论相同的问题。
根本目的: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 使国家结构的缺陷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的限 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 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二、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
分析法作为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和 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的政策分 析和政策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矛盾分析在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中的 应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 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 分析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首先要善于抓 住重点,抓住关键,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 盾,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 盾,学会“弹钢琴” 。
哲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 方面:
一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影响; 二是规范性哲学尤其是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的 影响: 强调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 强调政策研究本身的伦理规范。
二、政治学视角
公共政策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 领域,其研究的语境离不开政治学这个大框架。
在我国,公共政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 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一致的;在具体分析方 法上,有很多是共同的;
西方学者同样重视社会形态的研究, 只是他们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最有代 表性的观点是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后 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提出的社会发展三 阶段论,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 工业社会。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论文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论文地方治理法治化,是将地方治理各方主体的地位职能、行动规那么、相互关系逐步标准化,并在治理过程中予以严格贯彻实施的动态过程。
就我国目前的地方治理情况来看,地方治理法治化仍存在诸多困境,如央地关系法治化程度缺乏、府际关系法治化程度缺乏、地方治理的公众参与缺乏等。
假设要进一步推进地方治理法治化,就必须在治理过程中坚持责任政府、人性尊严保障、地方自治、协商民主等根本原那么,努力促成地方治理地位法治化、府际关系法治化和社会力量治理法治化。
以下是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探究相关论文。
内容,欢送阅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一脉相承,两次全会高瞻远瞩,系统诠释了法治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法治与国家治理具有天然的共生性和统一性。
从价值理念看,法治是现代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国家理念的凝聚和反映。
首先,作为一种现代国家理念,法治本身蕴含的良法之治、法律至上、分权制衡、司法独立等思想,构成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和规那么体系;法治本身承载的人类对理性、民主、平等、权利以及平安等价值的期待,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其次,法治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整合的权威引导、鼓励裁判、标准约束、共识凝聚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治理内在地与法治关联在一起,二者“本质上是兼容的,内容上是互补的,形式上是共生的。
”①从规那么体系看,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多中心、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有机系统。
”②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治理架构,国家治理体系既要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又要形成保证制度和组织体系灵活运行的机制,这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概括来讲,法治体系是治理体系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国家治理体系本质就是法治体系。
从公共财政视角浅析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
从公共财政视角浅析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笪刘扬(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100031)眼摘要演改革开放35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
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不应仅单纯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多重稳定均衡,从而实现善治的治理目标。
文章以国家治理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和模式论证了现阶段我国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财政学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路径。
眼关键词演治理;国家治理;善治[中图分类号]D61;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8-0007-052014年8月第36卷第8期Aug.2014Vol.36No.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历史上首次在党内文献中出现“国家治理”这个词。
在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就更加需要成熟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
一、国家治理的概念自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Governance Crisis )以来,治理一词开始被广泛地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地被丰富与扩展,有关治理方面的理论已经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治理的基本概念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罗西瑙(Rosenau ,1992)将治理定义为一种由共同目标所支持的一系列活动,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也不一定需要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
公共政策分析2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参考案例:谁动了“的哥”的奶酪
经济分析方法 思考: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政策 社会形态分析 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政策 社会阶级与阶层分析 思考:建立和谐社会相关政策
Company Logo
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
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 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集体行动的困境 社会学制度主义
思考:用制度分析法分析听证制度
Company Logo
公共政策的价值、超理性与宏观分析方法
价值分析 价值敏感性分析 超理性分析 使用超理性分析的政策
Company Logo
本章重点
1、了解公共政策各分析视角的侧重点及分析思路 2、掌握公共政策的分析路径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伦理学视角
人体克隆的相关政策
Company Logo
思考
1、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 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据悉, 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 为25%。 2、商务部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 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了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对 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立 案审查程序 试从两至三个学科视角来分析上述政策的出台?
矛盾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 中,最重要的是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并认清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 是主流,看待问题应抓主要矛盾.
思考:用矛盾分析的观点解读一国两制
Company Logo
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
建国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公共政策取向分析 :合作医疗的发展与公共 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建国后,我国出现了队社福利型合作医疗、新福利 型合作医疗、风险型合作医疗、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医改型合作 医疗模式五种主要合作医疗模式,而五种模式又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 的公共政策取向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公共政策评估是指相关部门根据规范的评估标准,经过严格的评估过程,检验一些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是判断政策目的一项重要的根据。
公共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的价值化和民主化;而当前的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健全的评估体系,评估主体结构单一、素质过低,评估标准不明确和一些消极因素的抵制等。
对此也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建立完善政策评估制度体系、加强对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建设、在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过程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标签:公共政策评估;评估主体;制度化公共政策评估,从广义上讲,是指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从狭义上讲,是专指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政治行为。
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形成、规划及合法化、执行以后的又一个环节,也是公共政策动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项目与目标、汇总信息资料、综合分析与沟通论证这三个部分。
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政策价值进行判断,以确保公共政策的效果。
公共政策评估是检验公共政策质量和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决定公共政策延续、改进或终止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基础,另外,对政府等公共部门组织成员责任感的增强也存在一定作用。
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发展在我国现代的规范的公共政策评估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在很多政府部门已经有了评估意识和评估制度,开始自行或者委托其他机构进行公共政策评估。
目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还是以绩效评估为主,预评估和政策执行评估较少。
总体来看,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评估方式。
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还没有成文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系,评估方法比较落后,评估人才有缺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公共权力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的研究, 通过对公共权力价值目标 公正与效率的研究, 公正与效率的研究 揭示了其二元化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及其实现 途径:在动态博奕中获得“次优选择”。认为 途径:在动态博奕中获得“次优选择” 20世纪 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诉求 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诉求 世纪 与实践轨迹都是致力于通过对公共权力的改革, 与实践轨迹都是致力于通过对公共权力的改革, 追求管理效率或社会公正的平衡。 追求管理效率或社会公正的平衡。我国公共权 力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二元化的公正与效率。 力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二元化的公正与效率。公 共行政中的种种问题与弊端的根源是公共权力 运行机制导致公正与效率失衡的结果。 运行机制导致公正与效率失衡的结果。进而针 对我国公共权力所存在的机制缺陷提出了“ 对我国公共权力所存在的机制缺陷提出了“压 规范、公开”的改革路径。 缩、规范、公开”的改革路径。
二、实现公共权力的路径依赖:公正与效 实现公共权力的路径依赖: 率的动态平衡
完善公共权力的过程,就是追求公正与效率“次优选 完善公共权力的过程,就是追求公正与效率“ 动态博奕的过程。对于公共管理来说, 择”动态博奕的过程。对于公共管理来说,公共权力 的运行始终围绕着公正与效率这一对核心矛盾, 的运行始终围绕着公正与效率这一对核心矛盾,旨在 谋求其二者的结构性平衡, 谋求其二者的结构性平衡,并成为其永恒追逐的价值 目标。 目标。 当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解构与重建无不是围绕着这两大 目标展开的。 目标展开的。
结论三: 结论三:
公共权力本身也存在着公正与效率缺失的可能性,由 公共权力本身也存在着公正与效率缺失的可能性, 于公域是一个非交换的领域,是市场原则的永恒禁区, 于公域是一个非交换的领域,是市场原则的永恒禁区, 公共权力所具有的不可交换性, 公共权力所具有的不可交换性,决定着政府及其公务 员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亦是不具有交换性的。 员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亦是不具有交换性的。权力寻租 所导致的腐败正是违背了这一原则, 所导致的腐败正是违背了这一原则,它是公共管理者 为一己私利而运用手中的公权与私权交易的结果,并 为一己私利而运用手中的公权与私权交易的结果, 由此丧失了公共管理的公正性。同时, 由此丧失了公共管理的公正性。同时,公共权力的主 体是唯一的,这就意味着公共权力为政府所垄断, 体是唯一的,这就意味着公共权力为政府所垄断,垄 断的词义是“排他性控制” 独占” 断的词义是“排他性控制”和“独占”,这与市埸竞 争是根本对立的,垄断排斥竞争, 争是根本对立的,垄断排斥竞争,缺乏竞争的垄断必 然是低效率的。这就是当政府介入市场而导致“政府 然是低效率的。这就是当政府介入市场而导致“ 失败”的根源。 失败”的根源。
三、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基本路径
1、我国现行公共权力运行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公共权力运行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公共权力运行存在的缺陷
一是公共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作不透明,缺乏公共监督。 一是公共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作不透明,缺乏公共监督。中国 一把手犯罪”现象的屡治不绝其根源即在于此; “一把手犯罪”现象的屡治不绝其根源即在于此; 二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二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方面是原 来公共权力架构的失效,另一方面, 来公共权力架构的失效,另一方面,新的公共权力架构又没有完 全到位或还没有发生作用, 全到位或还没有发生作用,这也是中国公共权力腐败存在的深层 次原因,作为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腐败, 次原因,作为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腐败,并不在于中国现实的 公共权力本身,而在于两种体制交替的过程中,致使“公权” 公共权力本身,而在于两种体制交替的过程中,致使“公权”与 私权” “私权”发生交易的机会相对较多所导致的公共权力价值取向的 迷失; 迷失; 三是国家公共权力干预全面减少的同时, 三是国家公共权力干预全面减少的同时,社会范围内新的协作模 式发展的停滞所造成的制度真空。 式发展的停滞所造成的制度真空。 四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与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缺乏相应的和谐, 四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与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缺乏相应的和谐, 利益关系未能得到圆滑的调节与制度保障, 利益关系未能得到圆滑的调节与制度保障,进而导致公正与效率 的双重落空。 的双重落空。
பைடு நூலகம்
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两条路线
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两种基本的倾向。 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两种基本的倾向。 前者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 前者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 性等,后者则关注效率。可以说, 性等,后者则关注效率。可以说,这两 种倾向在公共行政中都有着集中的体现。 种倾向在公共行政中都有着集中的体现。 显而易见, 显而易见,新公共服务是宪政主义的思 想谱系中的代表之一。 想谱系中的代表之一。他对以管理主义 为主旨的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为主旨的新公共管理的批评,表明钟摆 在宪政主义和管理主义两者之间的摆动 再次摆向宪政主义。 再次摆向宪政主义。
其主要的观点是: 公共管理是“服务”而非“掌舵” 其主要的观点是:⑴公共管理是“服务”而非“掌舵”,且是服 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 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权力的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 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驾驭社会; 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驾驭社会;⑵公共利益是目 标而非副产品; 公共权力的责任并不是单—的 标而非副产品;⑶公共权力的责任并不是单 的,它不应当仅仅 关注市场,也应该关注公民利益,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 关注市场,也应该关注公民利益,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⑷贯 彻人本主义,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在管理和组织的方法方面, 彻人本主义,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在管理和组织的方法方面,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依靠人来管理”的重要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依靠人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公共组织 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 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 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一、当代公共权力的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 当代公共权力的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 ──
何谓公共权力,就是政府治理的权力。现代政府的“治理权力” 何谓公共权力,就是政府治理的权力。现代政府的“治理权力”主要聚焦于对 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上。而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非排他性” 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上。而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非排他性” (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消费”(nonrivalrous consumption)。 ) 非竞争性消费” )。 非排他性是说不可能排除那些不付费的人享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好处。 非排他性是说不可能排除那些不付费的人享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好处。非竞争 性消费是指即使不付费者享受了某种物品或服务, 性消费是指即使不付费者享受了某种物品或服务,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也 不会增加成本,更不会减少付费者所得到的享受份额。 不会增加成本,更不会减少付费者所得到的享受份额。 私有产品首先是“排他性” excludability) 私有产品首先是“排他性”(excludability)的,即它是对私有产品的占有权 进行选择时的排他性分配且具有独占性;其次是一种“竞争性消费” 进行选择时的排他性分配且具有独占性;其次是一种“竞争性消费” consumption), ),即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权是通过竞争性的付费 (rivalrous consumption),即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权是通过竞争性的付费 而获得的。在市场合约条件下,私有产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 而获得的。在市场合约条件下,私有产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易才能实现。在交 易过程中,掌控交易的私人权力不可遏制的欲求交易结果的效益(利润) 易过程中,掌控交易的私人权力不可遏制的欲求交易结果的效益(利润)最大 高效率才会有高效益, 化。高效率才会有高效益,效率与效益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私人权力的价值取 向只能是一元化的效率原则。 向只能是一元化的效率原则。 公共产品的特征则要求公共权力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是普适的。 公共产品的特征则要求公共权力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是普适的。这一权 力的普适性决定了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追求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公正。 力的普适性决定了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追求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的公正。 其次,公共权力的载体──公共行政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 其次,公共权力的载体──公共行政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和其他的管理 活动一样,其终极目标只能是效率。这种二元化的目标诉求决定了公共权力的 活动一样,其终极目标只能是效率。 价值取向是公正与效率。 价值取向是公正与效率。
结论二: 结论二:
对于公共权力而言,一方面公共管理自身需要追求效 对于公共权力而言, 率,另一方面社会对公共权力的期望和要求则是尽可 能地实现社会公正。实际上, 能地实现社会公正。实际上,公共权力所肩负的公正 与效率的双重任务是一对二律背反的矛盾体。 与效率的双重任务是一对二律背反的矛盾体。从整个 近代公共行政实践的历史看, 近代公共行政实践的历史看,当它因应社会的要求而 追求公正时,往往牺牲了效率;当它突出了效率指向 追求公正时,往往牺牲了效率; 往往丧失了公正。所以,在实践中, 时,往往丧失了公正。所以,在实践中,公正与效率 是公共权力无法兼得的矛盾着的两极。从实质上认识, 是公共权力无法兼得的矛盾着的两极。从实质上认识, 当代公共行政改革所同时追求的公正与效率只不过是 要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要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它对公正与效率双方而言 都不是一种最优抉择,而是一种次优选择。且这种 都不是一种最优抉择,而是一种次优选择。 “次优选择”总是通过动态的博奕来实现。 次优选择”总是通过动态的博奕来实现。
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再造政府行政的改革就是针对传 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 世纪80年代的 统公共行政下官僚制的效率低下展开的。改革特征是: 统公共行政下官僚制的效率低下展开的。改革特征是: 其一,在管理模式上,兼顾市场与政府,减少行政干预。 其一,在管理模式上,兼顾市场与政府,减少行政干预。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以绩效为本的 管理方法,运用新的激励机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管理方法,运用新的激励机制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带来的问题是: 带来的问题是:是公共权力在追求管理效率的同时而导致了社会 公正的失衡。 公正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