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诞生以来的历程

合集下载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回顾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回顾

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回顾欧盟(European Union)作为一个拥有28个成员国的政治经济联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

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回顾欧盟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

第一章: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初衷1.1 背景与动机20世纪初,欧洲国家间频繁爆发战争,战争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

一战与二战之后,欧洲国家普遍意识到通过经济一体化与合作,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

1.2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1951年,六个国家(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签署了《巴黎协定》,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这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ECSC的目标是在煤炭和钢铁生产与贸易上实现共同管制,从而促进经济一体化。

第二章: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2.1 罗马条约的签署1957年,六个国家签署了《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

EEC的目标是实现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为欧洲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2.2 跨国公司的兴起随着EEC的建立,欧洲市场逐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

这些跨国公司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工业生产和贸易,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第三章:欧洲联盟的形成与发展3.1 单一欧洲法案的通过1986年,欧洲共同市场得到了扩大和完善,通过了单一欧洲法案。

单一欧洲法案的目标是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资本、人员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并优化欧洲市场。

3.2 欧洲联盟的诞生1992年,欧洲共同体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将其更名为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还包括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内政合作等领域。

第四章:欧洲联盟的扩大与深化4.1 扩大至东欧国家2004年至2007年,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张发生,共有10个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这一扩大使欧盟的经济体量和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也加大了欧盟内部协调和合作的复杂性。

金融专业《7.5 欧洲货币一体化》

金融专业《7.5 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2021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公投。

与公投前的众多民调结果相反,英国民众以52%对48%的票数,选择了“脱欧〞。

英国脱欧无疑给欧盟和欧元的开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今天就来回忆一下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以及欧元诞生的历程。

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在货币金融领域进行合作,协调货币金融关系,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其实质是这些国家为了货币金融领域的多方面合作而组成的货币联盟,这就是所谓欧洲货币一体化。

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特征是,汇率的统一,货币的统一,机构的统一。

202160年代以后,西欧经济力量加强,客观上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货币集团来加强欧洲货币与美元的抗衡能力,进而摆脱美国对欧洲国家的控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全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尽管共同体国家的货币从1972年开始实行联合浮动,但因这个体系缺乏共同的货币,干预市场的机制也不够健全,因此欧洲美元泛滥,投机猖獗,国际金融市场动乱不安,严重影响了西欧国家经济贸易的开展,这种情况下,共同体国家有一种建立货币一体化的紧迫感,以抵御美元波动之影响。

欧洲共同体国家为了在经济上与美国、日本抗衡,谋求在货币方面建立统一战线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用集体力量保护自己和抵御外来的竞争。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意味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始。

1957年3月,?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共体。

1969年12月,决定筹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1970年10月,?维尔纳报告?出台,规定了10年过渡期,分三阶段实现联盟的目标。

1972年初,欧共体部长理事会着手推行货币联盟措施。

1978年4月,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议。

1979年3月,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CU,它是原来的欧洲计算单位的继续与开展。

稳定汇率机制,继续实行过去的汇率联合浮动体制,争取逐步收缩的可容许波动幅度。

继续运用原来的“欧洲货币合作〞,拟议两年后扩大开展为“欧洲货币〞。

欧元的发展历程

欧元的发展历程

欧元的发展历程欧元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简称欧元区)内的主要货币,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投放市场。

然而,欧元的发展历程远远不止于此。

1970年代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速,欧洲共同市场国家开始考虑推动货币一体化,以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

1986年,欧洲共同市场签署了《欧洲一体化宣言》。

随后,1987年成立了专门研究货币一体化问题的德拉克勒姆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建议在欧洲共同市场内建立一种共同货币。

1991年,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明确了货币联盟的目标和步骤。

根据条约,参与国需要满足一系列经济和法定条件,才能加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简称欧元区)。

这些条件包括通胀率、利率、预算赤字等方面。

1994年,成立了欧洲货币研究所,为货币联盟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研究。

1998年,参与欧元区的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即欧洲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和利率决策。

这一政策于199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元作为虚拟货币开始流通。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取代了参与国的国家货币,在欧元区实现了实际上的统一货币。

然而,参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仍然保留自己的货币。

欧元的发展进程还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的欧债危机,这些事件对欧元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如此,欧元仍然成为了全球流通最广泛的货币之一。

作为欧元区的成员国,共同的货币为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便利,并加强了欧洲内部的经济一体化。

除了欧洲,欧元也被一些非欧洲国家作为储备货币或结算货币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欧元的国际地位。

未来,欧元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货币政策的协调、经济差异的处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合等等。

然而,欧元区各国仍然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一体化进程,为欧元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8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多元化国际货币时期
60年代后,美国接连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元危机。 1961年至1971年尾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阶段。 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 西方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美元与黄金脱钩 提出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 两难境地,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 会出现信心危机。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 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12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至今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推进
1994年-2005年
全国统一的结售汇市场发展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2005年至今
外汇市场改革新阶段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3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逐步推进



在英镑、美元、法国法郎三个货币区内以三种货币计 价,经协商确定三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形成了英镑、 美元、法国法郎并存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格局。
7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美元为主的时期
•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衰退 1931年7月,德奥两国的金融危机涉及英国,各国纷纷向 英国兑换黄金,掀起黄金抢购的浪潮。由于黄金的大量外 流,英国也被迫于1931年9月停滞实行金本位制。 黄金在国际货币领域仍有一定地位,而美国是当时国际黄 金储备最多的国家 1944年7月,美,英,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制定布雷 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system)中的内容有:各成 员过均须规定和维持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平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上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等同于黄 金的“关键货币”,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使国际货币 体系完全依存于美元的稳定。

欧洲货币联盟共同的货币

欧洲货币联盟共同的货币

欧洲货币联盟共同的货币欧洲货币联盟(EMU)是由欧洲联盟(EU)成员国共同组成的经济和货币联盟。

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欧元,也是该联盟共同的货币。

本文将讨论欧洲货币联盟共同的货币欧元的起源、发展以及对欧洲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欧元的起源欧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当时,为了促进欧洲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探讨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能性。

这一理念最终于1992年正式得到确认,并在1999年实施,欧元成为了EMU的共同货币。

二、欧元的发展自从欧元的诞生以来,欧洲货币联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挑战。

首先,在欧元实施之初,一些欧盟成员国通过削减通胀和维持财政纪律等方式努力确保欧元的稳定。

随后,逐渐有更多的成员国加入欧元区,使得欧元的地位不断巩固。

不过,欧元也在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内一些成员国的债务问题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对欧元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这使得欧洲各国政府和欧洲央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持欧元的信誉和稳定。

三、欧元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欧元作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共同货币,对欧洲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欧元促进了欧洲内部贸易的发展。

通过消除跨境交易中的货币兑换成本和风险,欧元有助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畅通,并促进了欧洲市场的一体化。

其次,欧元提高了欧元区内的价格透明度和竞争性。

由于成员国采用同一货币,消费者更容易比较不同国家的产品和价格,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推动了经济发展。

此外,欧元也为欧洲的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欧元作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提高了欧洲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四、欧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作为全球重要的货币之一,欧元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由于欧元区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欧元的稳定与欧洲经济的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欧元的走势对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计价单位和支付工具。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3)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 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 互惠信贷协议(Swap Agreement) 借款总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 黄金总库(Gold Pool)
2. 第二次美元危机(1968) 黄金双价制(Two-tier Gold Price System)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
东亚区域内产品需求结构(1980-2009)
“美元体制”是可持续的
1990-2009年东亚地区最终产品出口市场的比重分布(%)
年份 1990 1993 1996 1999 2001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美国 34.0 31.6 28.9 38.0 32.7 30.3 28.8 28.8 28.6 26.5 24.1 24.6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 体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欧元的启 动和运行
第三节 国际金融 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MS) 即是在国际储备资产(货币)比价的确定、外汇管制、货 币可兑换、国际汇率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等方面所确定的 原则、所签订的协议与规章制度、所形成的各种国际惯例 、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建立的组织机构的总称。
第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无法看到其他货币可 以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
“美元体制”是可持续的
东亚地区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统计表
日本 中国 香港特区
03/12 550.8 159
50
04/12 689.9 222.9 45.1

欧元发展的历程

欧元发展的历程

欧元发展的历程欧元是一种欧洲共同货币,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欧元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和重要事件。

1. 欧元的雏形: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然而,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法国和比利时,为了加强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讨论共同货币的概念。

2.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为了促进和平与繁荣,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EEC的成员国开始推动货币一体化的想法,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

3. 欧洲货币单位(ECU):1979年,欧洲货币单位(ECU)作为一种虚拟货币被引入,用于处理欧洲共同市场的贸易和金融事务。

ECU的价值由参与国的货币决定,并由欧洲货币合作体系(EMC)管理。

4. 欧洲货币系统(EMS):在ECU引入后不久,欧洲货币系统(EMS)于1979年成立,旨在稳定参与国之间的汇率,并通过政策协调促进经济稳定。

5. 欧洲单一法定货币计划(Delors计划):1989年,欧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acques Delors)提出了一项计划,旨在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表内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EMU)。

该计划为欧元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6.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成立:根据德洛尔计划,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于1994年成立。

该联盟的成员国同意采取措施,实现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货币政策的统一。

7. 欧元诞生: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共同货币,取代了参与国的原有货币。

然而,纸币和硬币的流通直到2002年才开始。

8. 新的欧洲央行:为了管理欧元,欧洲中央银行(ECB)于1998年成立。

ECB成为欧元区的中央银行,并负责制定和执行单一货币政策。

自成立以来,欧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欧元区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如成员国的经济差异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欧元的发展历程仍在继续,各成员国和欧洲央行继续努力,以确保欧元的稳定和发展。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12颗星代表的不是成员国数字, 而是完美的象征,意谓著一年十二个月、 一天十二个时辰、以及希腊神话中的十 二个主神等等,而“圆环”则象征欧洲 各国合作统一。
欧盟旗帜的设计早在欧盟尚未存在时就已经有了, 1955年,最初是欧洲煤钢共同体设计的,当时该组织 只有6个成员国。蓝底上由12枚金星组成的圆环,灵感 来自文艺复兴宗教画上的圣母脑后的“十二星冠”。 “十二星冠”的出处源于《圣经· 启示录》12章一节: “这时,天上出现一大异象:有一女子身披太阳,脚踩 明月,头戴十二星辰的冠冕……“ 此女子通常被解读为 圣母玛利亚。因此,“星冠”的构思,象征欧洲民族的 完美统一。1986年,盟旗正式使用时,成员国恰好12 个,数字的对应纯属偶然。
2、主要机构
(1)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
——欧盟最高决策机构
(2)欧盟理事会(部长理事会)
——主要决策机构,拥有欧盟立法权
(3)欧盟委员会
——欧盟常设执行机构
(4)欧洲议会
——监督、咨询机构
(5)欧洲法院
——欧盟的最高法院
欧盟主要机构体现的特点
欧盟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是欧盟的政府间机构, 主要代表成员国的利益;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是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主要 代表欧盟的整体利益。 欧盟的突出特点: 欧盟主要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机制体现了政府间性质和超 国家性质的双重特点。
欧元的诞生 1999年正式启动 2002年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影响
1.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消除汇率风 险,降低交易费用,经济往来更便捷) 2.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淡化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联合)
(二)欧盟的宗旨和机制
1.宗旨:
(1)法律依据:《欧洲宪法条约》 (2)宗旨实现的方式:以共同体的方式 (3)实现共同目标 ①对内: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 ②对外:加强国际合作

1999年-2014年欧元汇率变动及原因分析

1999年-2014年欧元汇率变动及原因分析

1999年-2014年欧元汇率变动及原因分析摘要:1999年欧元问世,自此,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

经济、政治都是造成欧元汇率波动不止的原因。

当前,欧债危机尚未完全过去,欧元汇率仍处于震荡期。

本文分析了1999年-2014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原因,以期对欧元的成长与未来发展有更好的认识。

关键词:欧元;美元;汇率;趋势一、欧元简介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

2002年7月,欧元正式在国际市场上流通。

欧元符号为€。

二、欧元汇率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其汇率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本文将其十五年的汇率变动分为七个阶段,并分析其变动原因。

(一)1999年-2001年汇率变动原因分析这段时间,欧元汇率连年下降,其中,1999年为1:1.07,2000年为1:0.93,2001年为1:0.90。

1、欧元自身因素1999年欧元在欧盟国家中发行,2002年开始流通。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欧元作为货币的功能的部分缺失,人们主要使用马克等本国货币。

外汇市场上欧元需求较少,导致这一时期欧元汇率持续走低。

2、科索沃危机的爆发1999年爆发科索沃战争,一方面,使美国军火商大发横财,一定程度上带动美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使得该地区资金加速流出撤离到美国,战争使得欧元区国家经济疲软。

因此,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增加了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汇率上升,欧元汇率下降。

3、强势的美国经济形势自1991年4月起,美国进入经济持续上升时期,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以上,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是前20年的两倍,同时,美国保持低于1%的通货膨胀率。

种种数据表明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处于强盛期,因此美元汇率上升,欧元汇率下降。

4、欧元区国家对汇率的态度欧央行始终认为价格稳定最为重要,任何经济目标的实现都不可以影响价格的稳定,因此,对于欧元汇率的波动,欧央行采取漠视放任的态度。

欧元十年发展历程之回顾

欧元十年发展历程之回顾

欧元十年发展历程之回顾欧元, 历程, 发展相关词条:欧元, 历程, 发展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10年前的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毁誉参半之中正式启动。

在最初的两年中,只是作为各种金融交易和证券买卖的记账货币出现,2002年才在欧元区十二个国家正式流通起来。

作为单一货币的首个实践,欧元在创设之初就面临了大西洋两岸的多个经济学家的质疑,尽管欧元是在不确定性中蹒跚起步,但十年来的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欧元被基本上公认为是成功的单一货币实践。

一、欧元十年实践推动了OCA理论的发展如果从理论上追本溯源的话,欧洲单一货币的构思无疑同最优货币区理论紧密相关。

而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争论尘嚣四起,而作为固定汇率坚定支持者的蒙代尔1964年首创最优货币区的概念。

半个世纪以来,OCA 理论经过蒙代尔(OCA的原创性论述)、麦金农(经济开放度标准)、凯南(产品多样化标准)、伊格拉姆(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哈伯勒和弗莱明(通货膨胀相似性标准)等人的不断发展,逐渐确立了最优货币区的衡量标准。

而欧元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优货币区里理论的首个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纵观欧元区成立前后,有一个现象引人深思。

而在欧元区未成行之前理论界探讨其最优货币区标准符合程度的过程中,有很多指标结果显示都是悲观的。

因此,单从理论上的标准而言,欧元诞生时面临着大量的质疑声。

但是,欧元运行后的实际效果显然抵消了当初的那些疑云。

现实与理论的背离给OCA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什么事前并没有达到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欧元区,事后的表现却超出了传统理论所能解释的范畴。

而随后的相关研究致力于为这一谜题寻找答案,从中发现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是内生变量而非外生变量,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会形成这样的结果,那就是即时构成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一系列指标事前虽然并未达到,但在事后货币联盟形成以后,会由于内生变量的作用,而慢慢达标。

欧元简介

欧元简介

das Geldstück:Voderseite
das Geldstück:rückseite
欧元标志
欧元标志是由字母C和 两条横线组成的风格 化的希腊字母ε,而在 欧元符的官方构造形 式上,指定应该用黄 色打印在蓝色背景上。
欧元一览
Geschichte
1999年1月1日,一个新的经济词汇诞生了,它就是欧元。这为欧洲及全世界的货币史书写了全新 的一笔。
欧元经过三年的过渡期,到2002年1月1日,在欧盟十一个国家内将正式取代各国货币,成为欧 盟全面使用的统一货币。
欧元,即欧盟十一国共同使用的流通货币,是欧盟国家的单一货币。这欧盟十一国分别是:意大 利、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芬兰、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
在各国自定的图案中,君主立宪 国家多为当今在位的君主的形象, 如比利时为阿尔贝二世国王,荷兰 为贝娅特丽克丝女王,但西班牙略 有不同,1欧元和2欧元为胡 安·卡洛斯国王头像,而其他则为 16至17世纪文学巨匠、世界名 著《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蒂斯 头像;共和制国家的版本较多,如 德国1欧元和2欧元的画面为象征 德国主权的鹰,50分、20分和 10分的为同时具有国家分裂和统 一双重象征意义的柏林勃兰登堡门 等,法国的欧元硬币则分别铸有象 征共和的"玛丽娅娜"头像或传统的 撒种农妇等形象,爱尔兰欧元硬币 的另一面均为凯尔特竖琴,而希腊 则是8种硬币8个图案。这样,欧 元硬币尽管共有上百个版本,但都 可在欧元区所有国家合法流通。
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单位(ECU,又称‘埃居’), 也将以1:1 的兑换汇率全部自动转换为欧元。
发展历程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

欧元的产生及其影响

欧元的产生及其影响

欧元的产生及其影响1999年始,欧元开始进入欧洲人的生活,并随即融入全球。

欧元的启动不仅对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现有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带来强烈的冲击。

同时,欧元的启动,对中国也构成挑战和机遇。

一、欧元诞生的历程欧元的诞生,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大背景下,经过欧盟国家近30年的挫折与斗争而于1999年1月1日变成现实的。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世界各国经济普遍恢复和迅速发展,伴着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

从6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决定于1958年1月1日起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5年4月,六国策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成立“欧洲共同体”,第一次出现了创建名副其实的“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具体尝试。

1970年10月,根据当时法车总理、经济学家雷蒙·巴尔的建议而产生的维尔纳报告,第一次实际试图把西欧的货币系统统一起来。

1988年6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当时的12个成员国再次提出了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主张。

此后不到一年,当时任欧盟主席的雅克·德洛尔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在德国总理科尔支持下,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代表1992年2月7日在荷兰城市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关于建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马约》为启动单一货币和创建欧洲中央银行确定了详细的日程表,决定最迟于1999年1月1日起建成欧洲货币联盟,实行单一货币。

1995年12月举行的马德里首脑会议上,给单一货币起了一个名字,叫“欧元”;1998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取代欧洲货币局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6月30日,欧元和各国货币同样流通的时期结束,7月1日,欧元成为2.9亿欧洲人的统一货币。

欧元发展历程简述

欧元发展历程简述

欧元发展历程简述欧元是欧洲货币联盟(EMU)的官方货币,也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共同货币。

欧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为了促进经济合作和互通有无,开始探讨共同的货币政策问题。

欧元的发展历程关键是由欧洲货币体系(EMS)基础上发展而来。

EMS是为了稳定和管理欧洲国家之间的汇率而成立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欧洲货币单位(ECU),这是一个由欧洲货币市场参与国的货币组成的计算单位。

ECU 是欧元的前身,它的目标是作为一种参考货币,但没有成为实际的流通货币。

真正推动欧元发展的是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

根据条约的规定,欧元将成为一种权威的货币,并取代国内货币成为成员国之间的共同货币。

条约还规定了符合标准的国家将可以采用欧元,这些标准包括物价稳定、公共财政稳健、货币和汇率稳定等。

因此,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视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基石。

1998年,参与欧元区的成员国开始发行欧元硬币,并在1999年1月1日起开始发行欧元纸币。

尽管当时欧元成为了共同货币,但直到2002年1月1日,欧洲国家才正式将本国货币分别退出与欧洲货币挂钩的货币体系,开始完全使用欧元。

这个过程称为“欧元的引入”。

欧元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其中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1992年丹麦举行了公投,结果丹麦民众以反对的结果拒绝了加入欧元区的提案。

同样,2000年,瑞典公投的结果也是反对加入欧元区。

然而,欧元区的成员国在持续推动欧元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与未来可能加入的国家合作,以确保整个区域的经济稳定和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欧元的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发生在2002年,希腊成为第12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此后,更多的国家相继加入了欧元区,其中包括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这使得欧元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之一,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欧元的发展历程

欧元的发展历程

欧元的发展历程欧元是欧洲联盟的官方货币,自1999年1月1日起投入使用。

它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与困难,但最终成功地成为全球重要的货币之一。

欧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战后,欧洲各国为了避免再次爆发战争而展开的一系列合作。

1957年,旨在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罗马条约》签署,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这一步骤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欧洲各国开始逐渐推动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1970年,欧洲货币系统(EMS)成立。

该系统旨在通过限制货币波动幅度来稳定欧洲货币与德国马克的汇率。

这为进一步推动货币一体化铺平了道路。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确定了欧洲货币联盟(EMU)和欧元的发行时间表。

根据该计划,欧元将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然而,为了确保欧元的稳定和成功,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例如通胀率、预算赤字等要求。

因此,参与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经济和财政措施来确保达到这些条件。

1999年的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数字货币,一开始只是作为电子支付的方式存在。

纸币和硬币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发行。

在此之前,欧元的使用是为了方便跨境贸易和金融交易而推广的,而不是替代国家货币。

欧元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欧元区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包括希腊的财政危机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

这些问题揭示了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薄弱环节,也暴露了成员国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分歧。

然而,欧盟和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提供紧急救助和强化财政纪律。

尽管欧元面临许多挑战,但它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之一,欧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欧元也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一体化和稳定,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然而,欧元的发展之路并没有结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欧洲面临的新挑战,欧元区仍然需要继续努力,以确保欧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可能涉及到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改革欧元区机构和加强监管等方面的努力。

欧元发展历程

欧元发展历程

欧元发展历程欧元是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使用的共同货币。

欧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初步探索。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欧元发展的关键时刻。

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成立于1957年,它旨在推动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在1969年罗马条约修改后,欧洲货币许可组织(EMCO,后改名为欧洲货币制度)成立,它的任务是通过稳定欧洲货币市场来促进经济一体化。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欧洲各国开始探讨建立共同货币的可能性。

1970年,至少六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共同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负责研究货币合作的各种方案。

此后,欧洲货币制度的作用逐渐增强,它扮演着欧洲货币联盟的核心角色。

1986年,欧洲单一法案通过,限制性货币制度建立起来,并规定了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

这一制度意味着欧洲国家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关系,同时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受到共同监管。

这是欧洲货币联盟走向共同货币的重要一步。

在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签署,这一条约奠定了欧洲货币联盟的基础,并规定了欧元的发行和使用。

根据该条约,欧洲中央银行成为欧洲货币联盟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欧元货币政策。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引入市场。

起初,欧元只用于电子交易和金融市场,代替了成员国的货币。

而实际纸币和硬币的使用则推迟到了2002年。

这意味着成员国的原有货币都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欧元。

欧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欧元使用的早期阶段,市场出现了一些动荡和波动。

部分国家的经济不稳定导致了欧元汇率波动的增加。

此外,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导致了税收和国家赤字的差异。

这给共同的货币政策制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然而,在面临这些挑战的同时,欧洲国家也推动了更深入的一体化进程。

2009年,欧洲稳定机制成立,为成员国提供经济援助和贷款,以应对金融危机。

此后,欧元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欧元区的经济和金融合作,以增加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欧元的诞生历程

欧元的诞生历程

欧元的诞生历程欧元的产生是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联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欧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本世纪50年代。

1957年,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公约》,统称《罗马条约》,奠定了欧洲经济联合的基础。

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确立了实现共同体内商品、劳动力和资金自由流动的目标。

同时,在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加强了货币联合。

1969年,欧共体海牙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

1979年3月建立欧洲货币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创立了统一的记账单位——欧洲货币单位(ECU)。

欧元的产生,正是以欧洲货币单位为样板经过长期发展、完善而实现的。

这也是欧洲实施货币联盟的尝试。

1989年4月,欧洲委员会提出的《欧洲共同体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获得通过。

报告中提出欧洲货币联盟必须如期实现所有成员国货币自由兑换、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完全自由化和固定汇率。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后来常说的《马约》,《马约》包括《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正式确定了在欧洲货币联盟内时间统一中央银行、统一货币、统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欧元启动后由过渡期到正式进入流通领域的时间表。

单一货币欧元的实现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90年7月1日,根据著名的德洛尔报告的要求,欧盟成员国之间实现广泛的资本流动自由,各成员国在制定和实现货币及财政政策时进行密切合作。

此外,1993年12月31日前,所有成员国必须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但由于1992年及1993年的汇率危机,该计划不得不被放弃。

1994年1月1日起,货币联盟进程进入第二个阶段,各成员国致力于加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

各国中央银行完全独立于政府是另一个目标,已得到实现。

本阶段的最重要的步骤则是成立了欧洲货币局,它是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的胚胎。

欧元汇率的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欧元汇率的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欧元汇率的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作者:叶春明吕淑凤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1期欧元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那么分析欧元诞生以来的成长状况,特别是和美元的对比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欧元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对欧元区国家至关重要,也会对世界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一、欧元诞生以来的汇率走势图1 欧元诞生以来的汇率走势资料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元对美元整体在升值,但中间经历了几个阶段:四次贬值、三次升值,可以说是在曲折中成长。

为了预测欧元的前景,我们有必要对欧元的汇率波动原因进行深入的探析:二、汇率走势的深层次原因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影响汇率方面可以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汇率是一个相对价格,所以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在影响汇率变动方面作用显著。

表1列出了欧元诞生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及两国GDP增长率的对比。

图2 欧美GDP增长率对比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本面大体解释了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

例如03年到08年,欧元区GDP增长率从03年低于美国2.7个百分点,随后逐渐追赶美国,和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除05年之外,05年欧元区和美国的差距又拉大),到06年赶上美国,同时达到2.8%,然后07年和08年欧元区的GDP都超过美国,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相对美国一直变好,相应的,这一段时间欧元兑美元的汇率除了05年下降也一直在升高。

随后09年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相对美国又变差,这一年欧元兑美元贬值,之后由于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的经济基本面都不如美国好,相应地,欧元兑美元总体上贬值。

虽然总体说来,经济基本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欧元汇率走势提供解释,但我们比较欧元诞生以来的整个阶段,欧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与它们之间汇率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去甚远。

欧盟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欧盟发展历程以及影响

欧盟简介●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袁泉中间为各个成员国国名●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欧盟的铭言:“多元一体”●欧洲日:每年5月9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1992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成立的背景和原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在战火中丧生,各国人民受尽了战乱之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面临两个强悍的近邻:西边是强大的美国,东边是崛起的前苏联。

美、俄的迅速强大对西欧构成了巨大威胁。

而欧洲已经脆弱到没有美国的援助便难以复苏的境地。

在这种新的国际秩序下,欧洲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欧洲唯有联合才能避免重燃战火,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独立地发挥作用。

在让·莫奈看来,当时的西欧只有两种选择:不在联合中自强,就得甘心情愿当二流国家。

为此,让·莫奈提出:“为了适应世界新形势,西欧必须联合起来”,并建议组织一个“民主的、有效的机构”促进西欧各国团结,相互补充,改变西欧国家经济极度虚弱的局面.不久,他又进一步提出在西欧“建立国际贸易、货币、安全联盟”和一系列具体设想,以应付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西欧国家痛定思痛,在让·莫奈的“西欧联合”思想影响下,当时一些明智的、有远见的政治家越来越意识到西欧联合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

原因:第一,欧洲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

战后的欧洲不再是世界舞台的主角,其位置被美国与苏联代替.与这两个超级大国相比,欧洲是一个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分割的小国集合.第二,反对战争的信念.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认识到必须保证安全和稳定,不能再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危机涅柴再出发——欧元十年回眸与展望

危机涅柴再出发——欧元十年回眸与展望
备货 币是完全可 以想 象 的”。
兑 美 元从 1 12 至1 0 8 , 大跌 幅 : .跌 : .2 最
高达 2 l 9 年 欧 洲买进 2 0 亿美 元 %。 9 9 00 股 票 和 债 券 并 大 量 收 购 了多 家美 国公 度 有 明显 的回升, 但美 国经 济 却有 更为
不 得超 过 G 的 6 %, DP 0 虽然 在危 机期 间
期看 却有利于 欧元 的稳定 。
解 外困更需除内忧
诚 然 , 过 去 1 年 的 大 部 分 时 间 在 0
里 , 元 区享 有低 通胀 和 低利 率 、贸易 欧
司, 在2 0 年虽 然欧 洲 的经济增 长速 会束 缚 政 府 的经济 刺 激手脚 , 从中长 而 00 但 上佳 的表 现 , 洲 资金 流向美 国的 势头 欧
现, 则难言 利好。 换言之 , 既没有像诺 贝尔奖得主 经 它
上 的宣 告诞 生 , 为 世 界货 币史上 一 尽 管 欧 元 已覆 盖 了l 个 国家 的近 3 3 成 6 .亿
期汇 率趋 势 中即可 看 出。 有戏 剧 性 的 富 是 ,自投 入使 用 ̄ 2 0 年 次贷 危机 爆 发 J 10 6 之前 , 欧元 兑 美 元 长期 汇 率走 出卜 个
方 面 , 管 欧 元 自问世 以来 一直 尽
弗里德曼所 预测的那样 , 备 受 争议 , 是 经过 1 年 的发 展 , 元 济 学家米尔顿 ・ 但 O 欧
6 ol 0P p e e
_ 东王影 P 南室 6 亚掠 4
明显 的 “ V”形 , 1 9 年 1 从 9 9 月到2 0 年 00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 谢把 目光转 而集中在 了刺激 经济增长上
立 , 到1 9 年 lj 日欧 元 正 式 发行 并 再 9 9 Y 1

欧元发展历程

欧元发展历程

欧元发展历程欧元是欧洲联盟成员国所采用的共同货币。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该条约奠定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

然而,直到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欧元才得以最终确定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欧洲民族银行(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e)被设立为一个中央机构,负责协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货币政策和监管事务。

这一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欧元的货币政策,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货币市场。

此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还规定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将各成员国货币转换为欧元的条件,以及欧元在市场上的使用范围和交换率等。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官方货币,并取代了13个成员国的国家货币。

然而,在此时点并没有铸造欧元硬币,实际交易仍然使用成员国的货币。

欧元仅作为一种虚拟货币存在于电子账户中,并用于银行间结算和电子支付等领域。

直到2002年1月1日,欧元硬币和纸币正式投入使用,成为13个成员国的法定货币。

此后,欧元开始在欧洲范围内广泛流通,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在欧元的发展历程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事件。

2004年,欧盟扩大至25个成员国,很多新加入的国家也采用了欧元作为官方货币。

2007年,斯洛文尼亚成为欧元区的第13个成员国。

2015年,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的第19个成员国。

欧元区的扩大和发展,加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欧元的国际地位和使用范围。

然而,欧元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例如,希腊债务危机和其他成员国的经济问题暴露了欧元区的一些结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欧盟成员国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强财政纪律、建立金融稳定机制和加强经济合作等。

总的来说,欧元的发展历程表明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货币的目标所作出的努力。

然而,欧元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各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以确保欧元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作业欧元诞生以来的历程班级:2011级金融(2)班组员:江潜钟宁刘琪马倩文赵睿鑫孙宝军魏威日期: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目录一、摘要、关键字与正文内容·2二、欧元诞生以来的历程简介·3三、欧元对美元走势图分析·3(一)第一阶段:1999年至2001年·4(二)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8年·4(三)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5四、按阶段分析汇率变化原因·5五、小组分工·7六、附录欧元的诞生对中国发展的影响·7 (一)欧元与中国贸易和金融的重要意义·7 (二)欧元促进对中国欧元资本的直接投资·11 (三)欧元将会改变中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11一、摘要、关键字与正文内容欧元诞生以来的历程统金系金融2班第11组摘要:欧元是欧盟中17个国家的货币。

欧元的17会员国是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

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负责管理。

关键字:货币会员国货币政策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系统欧盟之所以要实行统一货币,主要是提升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地位。

二战前,欧洲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曾长期称雄于世界。

二战后,欧洲国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随着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欧洲各国越来越希望在政治、经济上联合起来,以达到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目的。

从1958年的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的欧盟,欧洲各国在经济上合作不断加深。

相应地,欧盟各国在经济上合作的愿望也越来越强。

由于《欧元诞生以来的历程》这个话题过大,所以我组从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对比这个层面切入来了解欧元的发展历程。

二、欧元诞生以来的历程简介从欧元这一货币在1969年被提出到三十年后的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1999年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货币正式进入市面成为流通货币,2月28日,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面退出流通领域,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并存期结束。

欧元自诞生以来给欧盟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如强化内部市场竞争、刺激生产等;同时也避免不了一些弊端,如欧盟成员过发展不均衡等。

三、欧元对美元走势图分析(一)第一阶段:1999年至2001年欧元在其诞生的前三年内持续震荡贬值,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从1999年1月的1.137贬至2001年6月的0.849,贬值幅度高达25.33%。

原因分析:1、经济增长率:美国的GDP增长率较同期的欧元区较高,导致“美元走强,欧元走弱”。

2、利率:这段时期,美联储连续6次调息,而欧洲央行利率先降后升,较高的利差吸引大量国际资本从欧元区流入美国,加速了欧元汇率的下降。

(二)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8年2001年至2008年是大幅走高阶段。

欧元对美元汇率从2001年7月底的0.875一路震荡走高,并于2008年4月底攀升至1.602,其在8年间的升值幅度高达83.09%。

原因分析:1、国际收支:美国长期持续着巨额的“双赤字”,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下降,进而导致美元贬值。

2、通货膨胀:欧元区的平均通货膨胀率自欧元启动以来便一直维持在2%左右,而美国的通胀率均高于欧盟,且呈上升趋势,因而导致欧元升值。

3、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其经济受到重创且影响很大,导致美元严重贬值。

(三)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至今是震荡走低阶段原因分析:1、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抛出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奠定了美元上涨的基础,同时采取降息的政策;而高息货币欧元相对于几于零利率的美元来说还有很大降息空间。

2、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并迅速蔓延,主要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均被下调。

四、按阶段分析汇率变化原因第一阶段:1999年至2001年1、经济增长率:美国的GDP增长率较同期的欧元区较高,导致“美元走强,欧元走弱”。

2、利率:这段时期,美联储连续6次调息,而欧洲央行利率先降后升,较高的利差吸引大量国际资本从欧元区流入美国,加速了欧元汇率的下降。

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8年1、国际收支:美国长期持续着巨额的“双赤字”,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下降,进而导致美元贬值。

2、通货膨胀:欧元区的平均通货膨胀率自欧元启动以来便一直维持在2%左右,而美国的通胀率均高于欧盟,且呈上升趋势,因而导致欧元升值。

3、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其经济受到重创且影响很大,导致美元严重贬值。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1、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抛出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奠定了美元上涨的基础,同时采取降息的政策;而高息货币欧元相对于几于零利率的美元来说还有很大降息空间。

2、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并迅速蔓延,主要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均被下调。

五、小组分工搜集资料:刘琪孙宝军PPT制作:江潜马倩文PPT审核:魏威赵睿鑫PPT讲解:钟宁刘琪:2011517117孙宝军:2011517094江潜:2011517105马倩文:2011517108魏威:2011517122赵睿鑫:2011517097钟宁:2011517111六、附录:欧元的诞生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一)欧元启动与流通对中国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9年,欧盟在里斯本承诺要使“欧洲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有实力的知识经济”,欧元的启用无疑是欧盟做出该承诺的最大信心保证。

欧元的启用对区内各经济体来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同样,欧元的诞生与流通对中国贸易金融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欧元诞生后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未来随着欧元的流通,将会形成国际货币结构格局中极其重要的一极。

欧元诞生后,迅速成为国际贸易、金融交易和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一大主要货币,形成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外汇储备结构新格局。

例如中国大陆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国际收支交易结算货币中,2001年上半年欧元占的比重为2%。

随着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其所占的比重将会继续上升。

欧元诞生前国际商品贸易中有一半左右都是以美元结算,官方外汇储备60%左右是美元,即使在去年,欧洲货币在国际外汇储备结构中的比重还不到美元的一半。

但是,欧盟与区外的贸易量占世界的比重为20.9%,还稍微超过美国的19.6%的比重,仅去年欧元区11国(希腊尚未加入)的总贸易量就达40749亿美元,占世界的32.0%,是同期美国的两倍。

这种局面必将因欧元的启动和流通而改变。

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腾的计算,预计欧元将在国际商品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从16%提高到25%,相应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也将从20%左右上升到这个水平。

就中国而言,欧元诞生将近三年来,在中国的国际收支交易结算的货币中,欧元已经占有了相当的比例。

200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国际收支交易结算货币中,欧元占的比重为2%,欧元区各国货币与欧元合计占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3%.不过,美元、港币与日元相应的比重分别为83%、10%和4%,可见这与中欧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还不相称。

欧元流通后,欧元在中国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会增加。

从贸易方面看,2001年1-8月,中国大陆和欧元区的进出口贸易占中国大陆总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为12.0%和12.3%(详见附件)。

从外汇收支方面看,2001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与欧元区诸国的外汇收支规模占中国总收支规模的比重为10.25%,中美这个数字是15.43%,中日是14.04%.相信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后,欧元在中国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会增加。

欧元已经成为重要的外汇市场交易货币,对国际汇率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之间新的汇率变动关系。

虽然欧元诞生以来,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上相对美元经过一个短暂的走强期后,一直处于弱势,但我们要知道,其中有多种非基本因素的原因,例如美国等国家和南联盟关于科索沃的战争因素。

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欧元在过渡期内是帐户上虚拟的货币,尚未进入流通领域,等待其成为人们手中的实际钞票,人们对欧元的信心将会增强,欧元的价值将会回归到其实际水平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已经改变。

1996年1月份,SDR中美元比重为39%,德国马克比重为21%,法国法郎比重为18%,日元和英镑各为11%,今年2月份,SDR中美元比重为45%,欧元比重为29%,日元比重为15%,英镑依旧为11%.欧元区经济体在IMF中的头寸已经高达19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50亿美元,上升为第一。

根据IMF当初制定的有关规定,IMF的主要办事机构地点甚至需要迁址。

外汇市场上交易货币币种将减少,交易更加集中,汇率的波动性相对下降。

欧元债券市场的出现将会降低债券投资的货币不确定性,先前的欧元区各种货币统一被欧元所取代,这有利于降低投资的复杂性。

欧元资本市场将会得到整合,实力将更强大,这将吸引更多的区外投资者和筹资者参与这一市场,金融市场格局将会因欧元的启用而改变。

股票市场方面,去年11月27日,欧洲大股市(巴黎、伦敦、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米兰、马德里、苏黎世和斯德哥尔摩)的总裁在巴黎商讨合作大计,初步为建立一个泛欧股市达成了一致意见。

债券市场方面,美国发行的债券占世界债券发行总额的37.2%,而欧盟占34.5%.外汇市场方面,美国占世界外汇交易量的41.5%,而欧盟占35%.这些显示欧元将会有广阔的市场舞台。

据伦敦经济学院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自欧元诞生起5年内,欧元将对美元构成实际挑战。

最近英国大选正在辩论是否加入欧元区,如果英国也加入了欧元区,那对美元的威胁就更大了。

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数年内将会有0.5-1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向欧元区。

欧元的启用将会方便中国企业去欧元区资本市场筹资和投资。

实际上,欧洲已有一些大型证券、经纪公司已经在为吸引中国企业来欧上市和发行债券做准备,甚至还派出代表或通过驻华机构展开宣传。

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个机会,尽快制定对策,扩大在欧洲的融资渠道。

欧元债券和股票的出现便利了中国企业和机构在欧元区的投资。

(二)欧元的启用也将促进欧元资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欧元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发展很快,截止到2000年底,欧盟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近260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中国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334.59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207.09亿美元。

其中来自欧元区11国的合同金额为17.19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13.59亿美元,分别占5.14%和6.56%.欧元的启用将减少欧洲投资者,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者的风险,更有利于中国接受来自欧元区的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