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4名句默写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雨霖铃》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雨霖铃》词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⑴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⑵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⑶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⑷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⑸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⑹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四.《定风波》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完整word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1.《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①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最新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精选文档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一)1《望浪潮》上阙中运用比喻描绘杭州城内漂亮风光的句子:,,。
2《望浪潮》上阙中最能表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3 《望浪潮》运用数目词写景的千古名句:,,4《望浪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5 柳永在《望浪潮》中表达以孙何宦途远景的美好祝福且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6《雨霖铃》上阙中写景来衬着分别悲凉氛围的句子:,,。
7《雨霖铃》分别时难舍难离的细节描绘的句子:,。
8 《雨霖铃》下阙以乐景写悲情,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9《雨霖铃》一词中既交代了秋季的背景又包含分别之意双重悲痛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10 柳永《雨霖铃》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 “,,”中的“ 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阔”字极为相像。
11《定风波》上阙中表现作者小看风雨的句子:,?。
精选文档.精选文档12《定风波》下阙描绘雨过天晴的句子:,,。
13《定风波》最能表现苏轼超然物外洒脱旷达情怀的句子:,,。
14 苏轼《定风波》中描绘归程中遇雨,同行狼狈 ,词人却放慢脚步 ,却不在乎风雨,吟诗长啸的诗句是:,。
15 在《定风波》中,“”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奇妙的一瞬所获取的顿悟和启迪: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平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1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绘远望光景的句子:,,。
17《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18《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屑的句子:,,。
19《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用典表现自己因光阴流逝而忧虑感触的句子:对时势、国势关注,,。
2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夕阳”和“鸿雁” 抒发了游子之愁。
2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拥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精选文档.精选文档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忿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必修四古诗文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四古诗文默写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3、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4、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将伐颛》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难》9。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6。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7。
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原创含答案)精编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柳永)中的“,。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柳永)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语文诗词理解性默写(必修四)

理解性默写(必修四)望海潮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两句诗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经典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致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生动描绘的一副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雨霖铃1.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临别之前,一对恋人眼泪朦胧,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节声阻,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颂起,说明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是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苦之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悲哀中去思索人们的伤感。
5.词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开后,没有心情再去领受任何事物的场景。
7.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之人不能相会,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篇目拼音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篇目1.《窦娥冤》(滚绣球)关汉卿【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zhí】、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kān】贤愚枉【wǎng】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qī】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古诗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古诗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四必背古诗文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理解性默写】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
《蜀道难》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3、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4、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登高》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2、本首诗歌的主旨句,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它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而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默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一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4、辛弃疾生命里的孤独,无人会意,无法言说,只能登高拍栏,把视宝剑,正如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所说:“,,,。
”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为辛弃疾写的人物评传《把栏杆拍遍》即取意于此句。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6、刘备批评许汜买田置房全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典故被辛弃疾用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他在词中是这样说的:“,,。
”7、体现理想落空孤独悲伤英雄落泪的句子:“,,?”8、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
”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名句默写及字音整理

必修三名句背诵集锦1.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不处其后,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
5.总此十思,________________,简能而任之,________________。
则智者尽其谋,________________,仁者播其惠,________________。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________。
8.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
9.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10.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11.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固百世之遇也。
13.死生,_____________。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________________,非人世所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人为刀俎,________________。
15.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
必修四名句背诵集锦《季氏将伐颛臾》(1)周任有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过失,错误)与?(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盖均无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理解性默写汇编

《望海潮》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1.《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一句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
2.《望海潮》中,“三吴都会”一句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
3.《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4.《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的诗句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5.《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对杭州城作了总体介绍。
6.《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尽显雅致之气,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7.《望海潮》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8.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9.《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三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
10.《望海潮》中描写杭州居民众多房屋错落的一句是:参差十万人家。
11.《望海潮》中,“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为大约、差不多之义。
这一句表明人家很多,数以万计,从而表明城市人气很旺,十分繁庶。
12.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15.《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写高耸入云的树木围绕江堤呈现蜿蜒迤逦之态,声势浩大的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势。
16.《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写面对此情此景时涌动在作者内心的积极向上的澎湃激情。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试题《望海潮》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__ ,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3.《望海潮》中用,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
4.《望海潮》中“ , , " 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8。
(1)《望海潮》中“, , " 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2)《望海潮》中用,,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9.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雨霖铃》1.(1)《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2)《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诗词开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以及柳永《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是开篇以景托情,为整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2。
高考语文人教语文必修1至必修4情景式默写总结(含答案)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0年2考)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必修二《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0年12考)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离骚》(屈原)(10年11考)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5、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中语文必修4理解性默写完整版(学案+答案)

必修4理解性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1.“,。
”描绘了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英气勃发。
2.运用比喻修辞具体描写“江山如画”的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大江的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一句:,,。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4. 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6.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
”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8.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
”的心底悲歌。
(《赤壁怀古》)《定风波》(苏轼)1、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2、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3、词中的“,,。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借此孙权的典故来表达英雄难寻。
2.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时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专项训练】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宋词》名句默写和答案

第二单元名句默写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和孙权风流余韵的英雄业绩,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赤壁惊险壮阔的自然景象,发出了“,。
”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4、《雨霖铃》中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叹人生无常的悲叹的两句是:,。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8、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
”的慨叹。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
”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11、《望海潮》中描绘杭州夏秋两季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1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
”的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1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1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1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1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必修四名句默写包括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一、《望浪潮》1、《望浪潮》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这三句第一点出杭州地点的重要、历史的悠长,揭露出所咏主题。
2、《望浪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 ,”写街巷河桥的漂亮;“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所的精致。
3、《望浪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如同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汹涌与浩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望浪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华、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骄奢淫逸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5、《望浪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用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光景,写出了西湖以致整个杭州最美的特点。
6 、《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7、《望浪潮》写王侯将相游玩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其他时间、地址,衬托出一种浓厚的悲凉氛围的三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默写《望海潮》(柳永)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三句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写都市户口的繁庶。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上阕中,这几句最能体现词人的炼字功力。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望海潮》词中描绘西湖美景,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词人描写杭州湖山之美,选取了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羌管弄晴,菱歌泛7、《望海潮》中,作者生动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表现钓鱼老翁、采莲姑娘的欢乐情态的一句是,“嬉嬉钓叟莲娃。
”8、《望海潮》中,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9、《望海潮》中,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以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开篇交代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词中,上阕“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几句,写词人与心上人饮酒饯别,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离别在即,暗示船将启碇,而情人难舍。
3、《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运用细节刻画,描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相顾无言,难舍难分的情景。
4、柳永《雨霖铃》中虚写别后情境的几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抒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阔”字极为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苏轼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
定风波——苏轼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 1、 —————— ,水随天去秋无际。 • 2、 —————— , —————— ,江南
廉颇蔺相如传——《史记》
今两虎共斗, —————— 。吾所以为此 者, —————— 。
廉颇蔺相如传——《史记》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醉花阴——李清照
• 1、 —————— ,瑞脑销金兽。 • 2、佳节又重阳, —————— , ———
——— 。 • 3、 —————— ,有暗香盈袖。 • 4、莫道不销魂, —————— , ———
——— 。
醉花阴——李清照
•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雪。 • 4、 江山如画, —————— 。 • 5、羽扇纶巾,谈笑间, —————— 。 • 6、故国神游, —————— , —————— 。 • 7、人生如梦, ——————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5、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声声慢——李清照
•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 • 2、三杯两盏淡酒, —————— ! •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 • 4、 —————— ,最难将息。 • 5、 ——————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李清照
•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点滴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柳永
•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1、大江东去,浪淘尽, —————— 。 • 2、故垒西边,人道是, —————— 。 • 3、 —————— , —————— ,卷起千堆
游子。 • 3、 —————— , —————— ,无人
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1、千古江山, —————— 。 • 2、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3、 —————— ,寻常巷陌, —————— 。 • 4、想当年,金戈铁马, —————— 。 •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 • 6、凭谁问: —————— , —————— ? • 7、可堪回首, —————— ,一片神鸦社鼓。
必修四默写检查
望海潮——柳永
• 1、 —————— , —————— ,天堑 无涯。
• 2、重湖叠巘清嘉, —————— , ——— ——— 。
望海潮——柳永
•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雨霖铃——柳永
• 1、执手相看泪眼, —————— 。 • 2、念去去,千里烟波, —————— 。 • 3、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4、今宵酒醒何处? —————— 。 • 5、此去经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