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美学

创造美学的视角:从“造型美”流向“表情美”

中国古文字系统特别是以甲、金为代表的大篆系统,是一个和象形思维相关联的、具有“造型美”特质的泛象形符号的文字系统,其中一个个字的社会性符号作用,就寄予于象形结构的躯体之中。这种象形造型的系统质,对中国书法美的创造,是有制约作用或影响作用的。

秦代书同文,统一用小篆,“画成其物”的造型性质在文字里显著的弱化,同时,它那字形结构的线条化、章法排列的规整化也明显的加强。从整体的美学把握来思考,这对后世书法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隶变是书体的一次大解放。隶书扬弃了模拟形象的范型,它就赢得了不受任何物象架构束缚独立自由的品格,它凭借从篆书中继承来的纯形式质素和自身形式的合规律性,辉煌地走向富有创造性的新的历史性阶段。因此对隶书对篆书来说,是一次彻底性的变革,他是非篆书的金文系统的真正开端,也可以说,它才真正是楷、行、草的抽象形式之祖。

纵观历史,在书法美流程的中下游,今文系统已占绝对优势,形象造型美早已沉淀于河底,上面是由上游源头倾泻而来的生命洋溢的洪流,其中形象造型因子虽然有时浮现、泛起,而在篆书、篆刻的领域里形成支流,但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对这一阶段的书法美的系统质,是没决定意义的。

隶书发展到顶峰,草书登上书坛的汉末,蔡邕在《笔论》中强调“情”、“性”、“怀抱”在书法创作中的先导作用,这在中国书法史上和书法美学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自此,唐代各种书体繁盛,其中表情说已崛起为非常重要的美学观点,苏过庭的《书谱》在理论上强调。实践上,书艺表情说在唐代成熟,书法表情美的成熟却始自魏晋。如钟繇的大巧若拙、容貌若愚的古雅之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的“达其性情”;草圣张旭“一决于书”;一日九醉的怀素“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呼叫”;陆游《题醉中作草书卷后》将书与酒文化的水乳交融在一起,以酒催书,以书发酒的浪漫主义的社会性的豪情。

当然,不能说隶书、楷书就不是表情艺术,它们那应规入距而有丰富多变的点笔画法,字字独立而又参差连贯的结体章法,和行书一样,不但表现着书法家的功力修养,表现着书法家特定的兴会情趣,同样是书法家审美个性的确证和情感节律的对象化。在书法美的历史流程中,愈是上游,其形象意味就愈浓,而情感意味愈淡;相反,愈是下游,在表情美的时代氛围里,其情感意味就愈明显。

从创作美学的视角总览书法美数千年的历史流程,可以看到中国书法也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它起先主要地连结这复杂微妙的主体情致。如果要做具体的阶段划分,那么可以说,历史长河的上游——从甲骨文到秦代以小篆统一文字,其书法美主要地是造型美,它是以象形的意态或意味为其特征的;历史长河的中游——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已开始了表情美的流程,西汉竹木简上的隶书,完全泯却了造型美的意味,笔歌墨舞的表情意味却开始突显,至“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表情没形成了高峰,但从理论上看,他还不是很成熟的;历史长河的下游——从唐代至明清时代,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上看,书法的表情美都臻于成熟的境地了。

接受美学的视角:从“意象美”流向“抽象美”

中国书法“意象美”的历史链接,或者说,中国书法历史悠久的意象式接受传统,主要

应看作是一种中国式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的形成,用黑格尔的观点解释为是对历史遗产的继承,它“构成了每一个下一代的灵魂,即亦构成下一代习以为常的实质、原则、成见和财产”,接受美学姚斯的话说,“将在代代相传的链接上保存丰富》......”由于典型的象形文字——篆书特别是大篆根深蒂固的历史性影响,于是一代一代的欣赏大众中广泛地积淀着集体的、种族的、超个性的象形精神或泛造型接受意识,从而形成华夏民族特有的。牢固地代代相承的审美接受传统。

书法美也不是超时代的凝固的纪念碑,而是流动着的。当书法美的历史流程就如现代,鉴赏的人们就更多地以抽象的方式来接受它,这源自时代条件的不同。

在现代,画家吴冠中认为书法是抽象美的标准,其《关于抽象美》一文说:书法,依凭的是线组织的结构美,它往往背离象形文字的远祖,成为作者书写清华的手段,可说是抽象美的大本营。

再看当代,美学大家伍蠡甫指出,“汉字的创造开始于对物象的模仿,而且可用再现论、反映论来阐明”;但经过文字的变革,“原始的象形作用逐步减少,以至消失”,就成为一种抽象美了。李泽厚先生从哲学和美学视角出发,指出,“书法及其他作为艺术品的“抽象”却蕴含其全部意义、内容于其自身。就在那线条、旋律、形体、痕迹中,包含着非语言非概念非符号所能传达、说明、替代、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意味。这“意味”经常那样朦胧而丰富,宽广而不确定......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书法就正是这样一种非常典型的“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这就是把抽象、中国书法和“有意味的形式”联结在一起了。

整理:张晓贞

参考文献:《中国书法美学》金学智江苏文艺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