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M800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AM800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疗效观察[关键词]脑卒中瘫痪;作业疗法:神经功能重建仪AM80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本中心的213例脑卒中病人选择标准如下:1)发病2周内,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2)瘫痪肢体肌力小于3级;3)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抑郁状态,能够充分理解治疗要求并能遵照执行。符合上述条件并经家属同意者共103例,男73例,女30例,年龄55~83(69.1±13.9)岁。同时选择110例符合上述条件但不同意者作为对照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53~78(65.5±1
2.5)岁。两组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内即开始康复治疗。采用丹麦Danrneter公司的AM800神经功能网络重建仪在床边进行。首次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本治疗仪的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在瘫痪肢体接上电极,选择预设的治疗参数。在电刺激过程中,可将频率及刺激强度视病人耐受情况作适当调整。治疗时间定时为30分钟,每天一次,平均每人接受15次肌电触发电刺激治疗,治疗过程及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不适症状。
1.3疗效判定: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3],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降低0.05),治疗五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25±6.89),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27±7.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现代康复理论认为,大脑可塑性很大。可塑性是大脑的主要属性之一,有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对于提示大脑活动的规律、进行临床矫治和干预以及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脑卒中的康复以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大脑的功能重组理论为基础。同一功能在脑内有多个反射区域的观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并运用于现代康复医学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循环作用有助于重组或再塑中枢神经功能[5]。能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肌电触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早期中风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不仅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效果比单纯治疗方法好。AM800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可帮助加强或建立病人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功能。AM800通过在病人治疗部位的肌肉两端各贴一个电极,能准确检测出病人意识不到的自身生物信号——肌电值,通过视觉和图形反馈展现在病人面前,让病人重新感知自身的生理信号和现存的功能。通过治疗师现场的正确指导和帮助,运用运动再学习的方法来调动和激发病人的
主动参与意识,“唤醒”病人的意识过程,让病人重新建立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主动地调节阈值的高低,将自发的肌电信号(EMG)和外来的电刺激共同作用后,形成闭环刺激通路,有助于重新学习正确、有效的运动方式,加强或建立病人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或随意地控制患侧肢体肌肉的残余功能。脑卒中病人中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6],所以,早期应用AM800神经网络重建仪,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173.
[2]潘桂英,苏少汝,李红.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5(17):347-348.
[3]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王来鹏,董奇.脑的可塑性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39-45.
[5]李雪芹,庞洪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8,29(4):446-447.
[6]路微波,胡永善:吴毅,等.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病人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6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