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关系分析与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贸易关系分析与展望

作者:魏瑶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2年第06期

今年2月,我国进出口贸易账户录得近年来最大逆差-314.83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经济的不振与美国的复苏,使得我们要更加重视中美贸易关系。采取的政策措施既要注重促进中美贸易的增长,但也不能偏废。

一、201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概况

(一)对外贸易整体情况

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降至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1550亿美元,显现出全球增长放缓和国内需求上升对经济格局的改变。

今年年初,进出口数据出现大幅波动。2月录得31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3月我国贸易帐户重回正值,当月实现贸易顺差53.5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同比增长8.9%,高于前两个月6.9%的增幅;进口1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5.3%,低于前两个月7.7%的增幅。

(二)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1、春节次月出现贸易逆差

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共有3个月度出现逆差。分别是:2010年3月、2011年3月和2012年2月,均为农历新年次月。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贸易逆差显著大于往年同期。2010、2011年3月的贸易逆差分别为72.89和73.06亿美元,今年2月贸易逆差达到314.9亿美元。可见,今年2月的贸易逆差除了春节假期的季节性因素外,还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影响。

2、美国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的一大出口市场

美国一直是仅次于欧盟的中国第二大进出口贸易伙伴。2011年进出口数据显示,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市场。

但由于欧债危机造成欧盟经济增速下滑、失业率攀升、欧元贬值,2011年下半年始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额呈现出萎缩的态势。今年2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以微弱的差距超出了对欧盟的出口,3月份差距进一步扩大到10.18亿美元,美国取代欧盟成为目前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详细数据请见附表1:中国对欧盟和美国进出口贸易月度数据)

3、进出口增速下降

尽管3月份的进出口增速较前两个月有所加快,但是表现依然不及去年。其中,3月出口同比增长8.9%,同比少增26.9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5.3%,同比少增22.0个百分点。

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中国最大出口伙伴欧洲受欧债危机的影响需求疲软,另外美国的需求减弱也是原因之一。今年前三个月,中国对欧出口同比下降1.8%,同比少增19.0个百分点;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2.8%,同比少增8.6个百分点。

4、对发展中国家贸易迅速增长

与对欧美发达国家进出口增速放缓相比,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虽然基数小,但是增长迅速。

今年第一季度的进出口累计同比数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对俄罗斯出口增长了14.6%,进口则增长了49.2%;对巴西出口增长了19.2%,进口增长7.0%;对菲律宾出口增长24.6%,进口增长22.7%。

二、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经济增长情况

2008美金融危机爆发后,GDP季度同比增速曾连续4个季度为负值,一度低至-6.10%。于2009年3季度开始重现增长。

虽然今年1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还未出来,但其它各方面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在向好的一面扭转。纽联储、高盛和穆迪都在近几日相继提高了对美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期。纽联储预计,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折合成年率将为2.7%,高于最初2.25%的预期。

(二)失业率情况

美国失业率在2009年10月达到10.2%的峰值后开始逐渐下降,2011年年中进一步下降,虽然与危机爆发前的5.0%左右的失业率水平,差距仍然很大,但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已连续3个月维持在8.5%以下。

(三)通胀率情况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较高通胀时期(2008年9月以前)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通货紧缩(2009年2月-10月),美国的通胀率一直处于一个可接受的区间,近12个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都在2.7%-3.9%之间浮动。

从上述一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美国虽然是金融危机的引发国家,但受惠于美元的强势地位和危机后有效的经济恢复措施,其经济发展状态虽未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但以告别了大幅的波动,在欧美国家中率先从危机中走了出来。

三、近年来中美贸易情况

(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情况

1、总量情况

今年前3月份,我国累计向美出口商品745.58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出口总额的17.34%;累计从美国进口商品322.03亿元,同比增长2.1%,占进口总额的7.50%。

从近4年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围绕18%的均线上下浮动2%,目前处于均线的下方。我国从美国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多数月份处于6%-8%之间。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季节性因素明显,受两国节日影响,每年春节后一个月顺差最小,9、10月份顺差最大。

2、进出口商品构成变化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目录,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共分成22个大类、98章。

2005-2011年,出口额排在前十名的商品大类及排序基本稳定,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93%。2011年,出口额位列第一名的是“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其占比稳定在45%左右。“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和“第二十类:杂项制品”占比为10%-11%。

注: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二十类:杂项制品。

2005-2011年,进口额排在前十名的商品类别及排序基本稳定,其进口额占全部进口额的90%左右。2011年,进口额位列第一名的是“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其占比从2005年的35%下降至2011年的24%;位列第二名的是“第二类植物产品”,其占比从2005年的8%提高到2011年的12%;位列第三名的是“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其占比稳定在10%左右;位列第四名的是“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其占比稳定在10%左右。

注:第十六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二类植物产品;第六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第十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