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31页PPT
09.05.2020
12
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
上世纪30年代,D·H·罗卜特逊明确提出了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
上世纪50年代,N·纳克斯进一步补充和发 展了这一学说。
09.05.2020
13
静态利益指的是各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 而后开展贸易,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产量增加, 消费水平提高。
1、国际贸易中心 : 地中海东部和阿拉伯地区 中国(唐朝)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奢侈品
3、贸易特点: 正常贸易与海盗、暴力行为相互结合
4、国际贸易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导致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资本
主义因素在封建社会内部不断增长。
09.05.2020
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中心: 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等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 奢侈品 、奴隶 3、贸易特点: 贸易与暴力、掠夺、海上抢劫相联系 4、国际贸易对奴隶社会的影响 : 奴隶的贸易促进了 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发展
09.05.2020
1
三、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15
纳克斯认为,由于20世纪各种条件的变化,19世纪的 “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已难以运转了。原因在于:
1.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从原料含量高 的轻工业转向原料含量低的重工业;
2.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劳务部分的比重增 加,因而对原料需求的增长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3.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低; 4.农业保护主义加强; 5.工业用原料的节约使用; 6.合成原料和人造原料越来越多地替代天然原料。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
王丽荣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2
重商主义
❖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土地已经不是社 会财富的根本代表,重商主义认为,金钱是唯 一的社会财富象征,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 只有国际贸易是一国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因 为国内贸易只是现有财富在不同国人之间的分 配,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就应 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贸易顺差的发生。 因此,重商主义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5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 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 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 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 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 换。 ”
当.斯密,1776
—— 亚
6
背景知识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4
英国
1 5
11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 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 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 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 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 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 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 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3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 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 邻居”
——恩格斯
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 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王丽荣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2
重商主义
❖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土地已经不是社 会财富的根本代表,重商主义认为,金钱是唯 一的社会财富象征,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 只有国际贸易是一国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因 为国内贸易只是现有财富在不同国人之间的分 配,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就应 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贸易顺差的发生。 因此,重商主义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5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 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 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 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 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 换。 ”
当.斯密,1776
—— 亚
6
背景知识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4
英国
1 5
11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 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 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 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 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 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 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 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 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3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 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 邻居”
——恩格斯
4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 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课件
相互需求理论
定义
内容
意义
相互需求理论是由John Stuart Mill 提出的,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 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具有优势, 但这种产品的生产也依赖于其他国家 的产品。因此,两国之间可以通过相 互需求理论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相互需求理论的核心是相互依赖性。 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依赖于其他 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而这种相互依赖 关系可以通过贸易得到解决。因此, 两国之间可以通过相互需求理论进行 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卖家和买家都只能接受市场价 格,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对市场价格产生实质影响,市 场价格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这种假设有助于我们分析市场均衡和贸易利益,但在现 实世界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常见,许多市场都存在一 定程度的垄断或竞争不足的情况。
规模报酬不变
01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保 持不变。
VS
启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需要不断适应现实经济的发展和变 化。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理论元素、考 虑复杂因素等途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传 统国际贸易理论。同时,也需要加强实证 研究,不断检验和完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05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 性
假设条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具有简洁明了、逻辑严谨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它强调了国家间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成本等 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的影响。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
0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
越来越紧密。在这个时期,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开始萌芽。
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的生产策略。
2、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
生产模式: 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酒
贸易模式: 英国出口毛呢,进口酒; 葡萄牙出口酒,进口毛呢
分工前
国家
酒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人 毛呢(单 所需要的劳动人
(单位) 数(人/年)
位)
数(人/年)
英国 1
120
1
70
葡萄牙 1
80
1
110
分工后
国家
酒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人 毛呢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 (单位) 数(人/年) (单位) 人数(人/年)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 1846年被废除。
2.3.2 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 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该国可以 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或称比较优势商 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比较大的商品(或称比较劣 势商品),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 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 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 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2.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
(1)基本假设 (2)贸易基础 (3)举例说明 (4)生产与贸易模式 (5)贸易所得 (6)例外 (7)对理论的评价
2.2.3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亚当·斯密)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 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劳动效率较 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 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 势的商品。这样,资源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 贸易的双方都会受益。
贸易模式: 英国出口毛呢,进口酒; 葡萄牙出口酒,进口毛呢
分工前
国家
酒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人 毛呢(单 所需要的劳动人
(单位) 数(人/年)
位)
数(人/年)
英国 1
120
1
70
葡萄牙 1
80
1
110
分工后
国家
酒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人 毛呢的产量 所需要的劳动 (单位) 数(人/年) (单位) 人数(人/年)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 1846年被废除。
2.3.2 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 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该国可以 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或称比较优势商 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比较大的商品(或称比较劣 势商品),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 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 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 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2.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
(1)基本假设 (2)贸易基础 (3)举例说明 (4)生产与贸易模式 (5)贸易所得 (6)例外 (7)对理论的评价
2.2.3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亚当·斯密)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 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劳动效率较 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 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 势的商品。这样,资源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 贸易的双方都会受益。
国贸第02章 重商主义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第2节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贸易政策
2、财富源泉的观点 开采金银矿藏 流通领域
国内商业不能增加国家的货币量 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
13.11.2020
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3
International Trade
第2节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贸易政策
3、强调国家的作用 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增强中央集权国家
13.11.2020
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7
International Trade
第2节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贸易政策
• 3、保护关税政策 • 主张对进口的制成品设置关税壁垒,课以重
第2节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贸易政策
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1、社会财富观念
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 货币财富的观点。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货币的多寡是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13.11.2020
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12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第2章 重商主义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学说史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 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
13.11.2020
1
International Trade
第1节 重商主义的发展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 重视商业(亚当·斯密)
5
International Trade
第1节 重商主义的发展
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违约与救济
03
违约形态、违约责任及救济措施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读
公约的适用范围
缔约国、合同类型、排除适用等
合同的订立
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及合同形式
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交货、验收、付款、保全货物等
风险转移与违约救济
风险转移原则、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的救 济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则介绍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绿色产业,提高产品环保性能和质量水 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加强环保法规建设
发展中国家应完善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标准,逐 步与国际接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活动,争取更多国 际支持和援助。同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与合作共同应对绿色壁垒挑战。
THANKS
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全球生产网络重构,使得国际贸易格 局发生变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组织对全球 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提高国际贸易效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如统一标准、简化手续 等,提高国际贸易效率。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前景展望
拓展国际市场
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使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进 入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 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 •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 国际货物贸易法规与惯例 • 当代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探讨
01
国际贸易概述
Chapter
国际贸易定义与特点
国际贸易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 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 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确定绝对优势的方法
〔1〕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来表示。 〔2〕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量
来表示。
❖3.实例分析
•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分工前〕 •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分工前〕
•分工前后的世界产量〔全世界投入劳动总量:25〕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
〔1〕一国应当出口密集利用该国相对丰裕和廉价的要素生 产的商品,进口密集利用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生产 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者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异,即各 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 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 均等化。
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量 〔1947年〕
二、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1.劳动效率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贸易壁垒的存在 4.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 除此之外,还有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逆转等解释。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 当今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比较
.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里昂惕夫之谜
学习 目标
掌握国际分工的含义、影响因素和作用;
掌握国际价值的概念;
掌握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掌握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提供曲线
Y
A
E'
B'
B E
国际贸易理论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5. 通过对( )的变化对比,可以分析出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变 化情况 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浮动状况及其贸易条件的好坏。 A. 对外贸易值B. 对外贸易量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 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思考题
1.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 在资本主义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有何不同? 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4.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一单选题
1. 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早期
B. 奴隶社会早期
C. 奴隶社会末期D. 封建社会早期
2. 某国某年的出口额为170亿美元,进口额为120亿美元,则该国该年 的贸
易差额为( )。
A. 净出口50亿美元B. 贸易顺差50亿美元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指标的含义 熟悉国际贸易的划分方法 理解各类划分方法之间的不同 了解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及国际贸易产生和发
展的过程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地位 与任务
1.1.1 国际贸易的产生 1.1.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1.1.3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2.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出口与进口 ➢ 贸易额与贸易量 ➢ 贸易差额 ➢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 贸易条件 ➢ 对外贸易系数
1 .2.2 国际贸易的分类 ➢ 按商品流动方向划分 ➢ 按统计标准的不同划分 ➢ 按统计标准的不同划分 ➢ 按交易对象形式与内容划分 ➢ 按交易对象形式与内容划分
3.3 国际贸易新理论
二、思考题
1.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 在资本主义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有何不同? 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4.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一单选题
1. 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早期
B. 奴隶社会早期
C. 奴隶社会末期D. 封建社会早期
2. 某国某年的出口额为170亿美元,进口额为120亿美元,则该国该年 的贸
易差额为( )。
A. 净出口50亿美元B. 贸易顺差50亿美元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指标的含义 熟悉国际贸易的划分方法 理解各类划分方法之间的不同 了解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及国际贸易产生和发
展的过程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地位 与任务
1.1.1 国际贸易的产生 1.1.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1.1.3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2.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 出口与进口 ➢ 贸易额与贸易量 ➢ 贸易差额 ➢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 贸易条件 ➢ 对外贸易系数
1 .2.2 国际贸易的分类 ➢ 按商品流动方向划分 ➢ 按统计标准的不同划分 ➢ 按统计标准的不同划分 ➢ 按交易对象形式与内容划分 ➢ 按交易对象形式与内容划分
3.3 国际贸易新理论
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的发展PPT课件
19倍); 2)世界经济的地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区的
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总量中比重的变化 ); 3)世界经济明显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 4)世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跨国经济的发
展); 5)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
要的特点 ; 6)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 。
10
三、国际经济的组成分类 主权国家状况非常复杂,暂没无统一的分
3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宗明:世界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出版。
2、莫迪查•E.克雷林(方齐云、费剑平译):国 际经济学——一种政策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出版。
3、陈漓高等:世界经济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4、王珽玖等:国际贸易学。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2.国际经济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 —— 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 叶小商业资本的形成(航海技术的发展 和新大陆的发现)。
8
第二阶段 ——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 经济的建立时期(西方国家生产的发展、国际 间商品贸易的增长——生产国际化的基础和前 提)。
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的经 济危机、出现了两种经济形式)。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国际经济关系的指标因素和发展
形式
5
第一节 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1、国际经济——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对象和
主体。研究国家经济关系首先就是要研究国际 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以及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 相关的指标和其他的方方面面。 2、当今国际经济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 分工日益细化,各国经济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依赖不断地加强。
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总量中比重的变化 ); 3)世界经济明显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 4)世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跨国经济的发
展); 5)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
要的特点 ; 6)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 。
10
三、国际经济的组成分类 主权国家状况非常复杂,暂没无统一的分
3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宗明:世界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出版。
2、莫迪查•E.克雷林(方齐云、费剑平译):国 际经济学——一种政策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出版。
3、陈漓高等:世界经济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4、王珽玖等:国际贸易学。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2.国际经济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 —— 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 叶小商业资本的形成(航海技术的发展 和新大陆的发现)。
8
第二阶段 ——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 经济的建立时期(西方国家生产的发展、国际 间商品贸易的增长——生产国际化的基础和前 提)。
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西方的经 济危机、出现了两种经济形式)。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贸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国际经济关系的指标因素和发展
形式
5
第一节 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1、国际经济——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对象和
主体。研究国家经济关系首先就是要研究国际 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以及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 相关的指标和其他的方方面面。 2、当今国际经济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际 分工日益细化,各国经济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依赖不断地加强。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理论)精品PPT课件
绝对优势理论的哲学观
❖ 世界观—和谐的自然秩序,任何干预和管制都会 打破平衡
❖ 财富观—金银是财富的代表,财富是劳动创造 ❖ 分配观—人民富裕带来国家繁荣强大
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
❖ 第一次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 为科学的双方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
❖ 说明国际贸易并不一定是“零和游戏”
❖ 英国多得0.7单位的毛呢,葡萄牙多得0.375单 位的葡萄酒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逻辑
❖自然和获得性优势不同—同种商品生 产效率不同—单位产品绝对成本不 同—单位产品的价格国际差别—跨国 商品套利交易—产品结构和相对价格 结构优化调整—两国生产专业化程度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各种产品 产量增加—各国消费水平提高(贸易 双方都获利)
绝对优势理论的理论假设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可贸易商品, 一种要素投入)
❖两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要素供给给定,且要素在国内不同部门之
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完全不能自由 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市场竞争
基本理论观点
❖ 具体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都是生活财富 ❖ 财富总量不是既定的,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 生产效率高低决定产品的成本和价值,生产效率越高,商
“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 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 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 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学 家”。
1.2 绝对优势理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
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古典学派自 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1.财富的定义———商品和劳务 2.持续积累金银财富是徒劳的 3.政府“守夜人”角色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国际贸易纯理论
A国将全部劳动用于生产3个单位的 产品, 不生产 产品;B国用全部劳动生产3个单位的 产 品,不生产 产品。在全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 下,与分工前相比,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各国 的消费在保持1单位 产品、1单位 产品时,按照 的比率进行交换,A、B两国和全世界都因此而 获得利益,即消费了更多的商品。
第二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
•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第一节
•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第二节
•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三节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一、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1.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 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 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 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 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 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例题2.1】名词解释:绝对利益
绝对利益是指贸易双方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 生产,然后交换产品而取得的贸易利益。绝对利益是 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用于解释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概念。亚当·斯密认为, 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 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生产的 产品成本比外国低。如果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 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世 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绝对利益理论是 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经典传统理论,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理论第一次从分工协作和交换 的角度阐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及其利益,有力地 否定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开创了自由贸易的新时代。
【例题2.2】论述与计算 产品用1天,1单位 产 品用2天;B国生产1单位 产品用2天,1单位 产品用1 天。如进行专业化分工,试按绝对利益分析其中的
第二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
•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第一节
•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第二节
•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三节
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一、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1.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 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 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 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 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 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例题2.1】名词解释:绝对利益
绝对利益是指贸易双方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 生产,然后交换产品而取得的贸易利益。绝对利益是 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用于解释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概念。亚当·斯密认为, 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 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生产的 产品成本比外国低。如果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 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世 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绝对利益理论是 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经典传统理论,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理论第一次从分工协作和交换 的角度阐明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及其利益,有力地 否定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开创了自由贸易的新时代。
【例题2.2】论述与计算 产品用1天,1单位 产 品用2天;B国生产1单位 产品用2天,1单位 产品用1 天。如进行专业化分工,试按绝对利益分析其中的
国际贸易:2第二章 传统贸易壁垒
2、从价税(advalorem duty)
❖ 概念
从价税是以货物价格作为征收标准的关税。从 价税的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值。
❖ 从价税的计算公式为
从价税税额 =进口商品的完税价格×从价税率
❖ 完税价格(dutiale value) 指经海关审定的作为计征关税依据的 货物价格,货物按此价格照章征税。
一、非关税壁垒的涵义
❖ 所谓非关税壁垒,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发 达国家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
❖ 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 大类: 1>直接的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 种加以限制; 2>间接的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海关手续或 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
❖ 3、关税的纳税人 :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
货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 4、关税的征税对象 : 关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应税货物和
应税物品两类。
❖ 5、关税的作用--调节进出口贸易
二、关税的主要种类
(一)按征收的目的分 1.保护关税:
❖ 一国为保护本国的工农业而对进口 商品征收的关税。 2、财政关税:
❖ 包含:1>非互惠的特惠关税
2>互惠的特惠税
(4)普遍优惠制税
❖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 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 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 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 惠的关税优惠待遇。这种税称为普 惠税。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
❖ 普遍的 ❖ 非歧视的 ❖ 非互惠的
普惠制的目标:
2)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 即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 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规定有 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应据 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制或出口配额签证 制,自行限制这些商品出口。
第二章_国际贸易理论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可节省与 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2)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 品
(3)分工的基础是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
绝对优势的来源: 自然禀赋优势:一国在地理、环境、
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 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8)该理论主要从供给方面分析,没 有分析来自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结构 的影响。
(9)把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间收入 的差别归结为要素禀赋的差异,掩盖 了资本对利润和超额利润的追求对国 际贸易的推动作用和国际贸易中富国 对穷国剥削的事实。
四、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
1、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
5、简评
意义 : 建立了贸易基础 阐明了贸易原因 分析了贸易互利
历史局限性: 忽略动态分析 掩盖分工实质 未能解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问题
萨谬尔森在他的风靡全球的《经济 学》一书中,称它为“国际贸易不 可动摇的基础”。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 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 冠。”——萨谬尔森
赋税原理》,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
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
时代: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不断上升的时代。在英国工业资产阶 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比较成本说背景图示
损
谷 物 法
小 麦 价 格 上 涨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 少,羊毛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 少
亚当·斯密(1723—1790) 资产阶级 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 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倡导自由贸易的 带头人。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可节省与 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2)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 品
(3)分工的基础是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
绝对优势的来源: 自然禀赋优势:一国在地理、环境、
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 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8)该理论主要从供给方面分析,没 有分析来自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结构 的影响。
(9)把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间收入 的差别归结为要素禀赋的差异,掩盖 了资本对利润和超额利润的追求对国 际贸易的推动作用和国际贸易中富国 对穷国剥削的事实。
四、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
1、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
5、简评
意义 : 建立了贸易基础 阐明了贸易原因 分析了贸易互利
历史局限性: 忽略动态分析 掩盖分工实质 未能解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问题
萨谬尔森在他的风靡全球的《经济 学》一书中,称它为“国际贸易不 可动摇的基础”。
“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 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 冠。”——萨谬尔森
赋税原理》,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
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
时代: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不断上升的时代。在英国工业资产阶 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比较成本说背景图示
损
谷 物 法
小 麦 价 格 上 涨
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 少,羊毛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提高
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 少
亚当·斯密(1723—1790) 资产阶级 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 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倡导自由贸易的 带头人。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课件
• 二、技术差距理论的内容
• 技术差距理论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 ,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 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 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LOGO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一、弗农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由美国哈佛大学教 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 国际贸易》(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威尔斯(Louis T.Wells )、 赫希哲(Hirsch )等人不断完善。
LOGO
•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 (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 (三)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
件 • 三、简评绝对优势论 •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
LOGO
第二节 比较优势论
• 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论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的完成者。其主要代表作是1817年发表的《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三)政府的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
和发展 • (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LOGO
• 技术差距理论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 ,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 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 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LOGO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一、弗农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由美国哈佛大学教 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 国际贸易》(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威尔斯(Louis T.Wells )、 赫希哲(Hirsch )等人不断完善。
LOGO
•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 (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 (三)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
件 • 三、简评绝对优势论 •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
LOGO
第二节 比较优势论
• 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论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的完成者。其主要代表作是1817年发表的《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三)政府的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
和发展 • (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LOGO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课件
基础设施建设
金砖国家合作重点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投 资和融资支持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 施建设。
金融合作
金砖国家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外 汇储备库等金融合作机制,以加强金融领域的合 作和风险应对能力。
06
结论
传统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01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有助于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合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交易 双方对商品、服务、市场等方面的信 息了解程度不同,导致交易出现困难 和风险。
VS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企业难以了解进 口或出口市场的真实需求和供应情况, 从而难以制定合理的价格和销售策略。 同时,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导致企业面 临欺诈和违约风险,增加企业的经营 成本和风险。
理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推动经济增长
02
通过进出口贸易,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为各国提供了经济增长的
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增进国家间经济联系
03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国家间的
交流与合作。
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与便利性
01
02
03
标准化流程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通过建 立标准化的贸易流程,提 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 自由流动。
统一市场监管
欧盟共同市场建立了统一的监管机 制,确保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 和环保标准得到遵守。
促进经济增长
欧盟共同市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 经济合作和竞争,提高了欧洲整体 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1 2 3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通过合作机制加强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
金砖国家合作重点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投 资和融资支持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 施建设。
金融合作
金砖国家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外 汇储备库等金融合作机制,以加强金融领域的合 作和风险应对能力。
06
结论
传统国际贸易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01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有助于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合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交易 双方对商品、服务、市场等方面的信 息了解程度不同,导致交易出现困难 和风险。
VS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企业难以了解进 口或出口市场的真实需求和供应情况, 从而难以制定合理的价格和销售策略。 同时,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导致企业面 临欺诈和违约风险,增加企业的经营 成本和风险。
理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推动经济增长
02
通过进出口贸易,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为各国提供了经济增长的
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增进国家间经济联系
03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国家间的
交流与合作。
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与便利性
01
02
03
标准化流程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通过建 立标准化的贸易流程,提 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可靠性。
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 自由流动。
统一市场监管
欧盟共同市场建立了统一的监管机 制,确保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 和环保标准得到遵守。
促进经济增长
欧盟共同市场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 经济合作和竞争,提高了欧洲整体 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1 2 3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通过合作机制加强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
– 局限性
• 只能部分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 无法解释现实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
易现象
2.2 比较成本理论
13
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理论
• 大卫·李嘉图 •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 •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 主要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2 比较成本理论
5劳动/单位产品
衣服绝对成本
3劳动/单位产品 4劳动/单位产品
食品/衣服比较成本
2/3
5/4
衣服/食品比较成本
3/2
4/5
比较优势
食品
衣服
贸易模式
出口食品
出口衣服
物物交换
本国用1单位的食品换取外国1单位的衣服
贸易利益
本国节约1单位劳动,外国节约1单位劳动
2.2 比较成本理论
• 理论评价:
– 为自由贸易政策提出了理论依据,推动了当时 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发展。
1劳动/单位产品
绝对优势
生产食品
生产衣服
贸易模式
出口食品
出口衣服
物物交换 国际贸易利益
本国用1单位食品换取外国1单位的衣服
通过单位物品交换,本国节约1.5个劳动,外国 节约1个劳动
2.1 绝对成本理论
• 理论评价
– 积极方面:
• 贸易是双赢博弈,不是零和游戏 • 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主张奠定理论基
2.1 绝对成本理论
7
• 理论内容
– 分工能提高效率,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 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
• 国家之间进行分工能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 品成本降低。
• 例:苏格兰的葡萄 • 各国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本
国的优势产品去交换别国的优势产品,这对贸易双 方都有利。
2.1 绝对成本理论
--萨缪尔森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2 比较成本理论
16
• 主要内容
– 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 差别。
– 在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 生产两种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另一 国则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只要两国存在比较 成本差异,则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 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绝对劣势地 位的国家应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参与 国际贸易,双方均可获得贸易利益,使世界资 源得到最佳配置。
– 每个国家都应出口其绝对优势产品,进口其绝 对劣势产品。
2.1 绝对成本理论
10
• 贸易利益
– 可以使世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劳动生产 率提高,增进两国生产和消费总量,生产可能 性曲线向外扩张。
绝对成本理论示意表
11
本国
外国
食品的绝对成本 1.5劳动/单位产品
2劳动/单位产品
衣服的绝对成本 3劳动/单位产品
–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 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 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 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 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 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 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 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 易条件恶化。
– 机会成本
减少的产品B产量
– 产品A的机会成本=
增加的产品A产量
– 比较两国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者具有比较 优势。
• 贸易模式:
– 每个国家都专业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取 最优,两劣取次劣”。
比较成本理论示意表
本国
外国
食品绝对成本
2劳动/单位产品
2.1 绝对成本理论
• 产生背景
– 理论提出者: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 的研究》,亚当·斯密Adam Smith
– 理论背景:英国资产阶级扩张遇到国内的制 度阻碍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2.1 绝对成本理论
5
• 理论假设前提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使用唯一的生产要素— —劳动
– 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促进国际贸易,这一观点对目前的国际经济合 作、国际贸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具有积极 意义。
– 与绝对成本理论相比,比较成本更具有普遍意 义,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 因。
– 没有解释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原因。
– 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 远利益。考虑的是一国的短期利益,该利益的 提升并不意味着国民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容 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利于一国经济、 产业结构的调整。
2.2 比较成本理论
• 衡量标准
– 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
–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 比较两国同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者具 有比较优势。
– 相对生产成本
产品A的生产成本
– 产品A的相对生产成产成本,低者具有 比较优势。
8
• 衡量标准
– 绝对成本的差别反应的是各国生产技术的绝对 差别
– 绝对生产成本L/Q – 绝对劳动生产率Q/L – 绝对成本优势可能是自然禀赋优势,或者后天
优势
2.1 绝对成本理论
9
• 贸易模式
– 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地高 于另一国或者成本低于另一国,那么称该国具 有该产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升达金贸系
纯国际贸易理论回答的问题
• 为什么国家之间存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发生的 基础)
• 国际贸易的模式(各国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 贸易利得及其分配问题(各国参与贸易之后能得
到哪些好处,这些好处是如何在各国之间进行分 配的)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
绝对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 贸易对象:最终产品 –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 生产技术:边际成本递增 – 交易成本为零 – 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 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2.1 绝对成本理论
6
– 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商品价值形成 的唯一源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决定了 商品价值量的高低。因此,国际商品价格的差 异完全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
14
• 历史背景
– 1815年,英国《谷物法》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 格上升到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损害资产阶级 的利益,并招致外国报复。
• 理论假设前提
– 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异 – 其余假设同绝对成本理论
如果经济学理论可以选美 的话,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理论一定会摘得桂冠。
大卫.李嘉图( 1772-1823 )
– 局限性
• 只能部分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 无法解释现实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
易现象
2.2 比较成本理论
13
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理论
• 大卫·李嘉图 •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 •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 主要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2 比较成本理论
5劳动/单位产品
衣服绝对成本
3劳动/单位产品 4劳动/单位产品
食品/衣服比较成本
2/3
5/4
衣服/食品比较成本
3/2
4/5
比较优势
食品
衣服
贸易模式
出口食品
出口衣服
物物交换
本国用1单位的食品换取外国1单位的衣服
贸易利益
本国节约1单位劳动,外国节约1单位劳动
2.2 比较成本理论
• 理论评价:
– 为自由贸易政策提出了理论依据,推动了当时 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发展。
1劳动/单位产品
绝对优势
生产食品
生产衣服
贸易模式
出口食品
出口衣服
物物交换 国际贸易利益
本国用1单位食品换取外国1单位的衣服
通过单位物品交换,本国节约1.5个劳动,外国 节约1个劳动
2.1 绝对成本理论
• 理论评价
– 积极方面:
• 贸易是双赢博弈,不是零和游戏 • 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主张奠定理论基
2.1 绝对成本理论
7
• 理论内容
– 分工能提高效率,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 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
• 国家之间进行分工能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 品成本降低。
• 例:苏格兰的葡萄 • 各国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本
国的优势产品去交换别国的优势产品,这对贸易双 方都有利。
2.1 绝对成本理论
--萨缪尔森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2 比较成本理论
16
• 主要内容
– 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 差别。
– 在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 生产两种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另一 国则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只要两国存在比较 成本差异,则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 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绝对劣势地 位的国家应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参与 国际贸易,双方均可获得贸易利益,使世界资 源得到最佳配置。
– 每个国家都应出口其绝对优势产品,进口其绝 对劣势产品。
2.1 绝对成本理论
10
• 贸易利益
– 可以使世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劳动生产 率提高,增进两国生产和消费总量,生产可能 性曲线向外扩张。
绝对成本理论示意表
11
本国
外国
食品的绝对成本 1.5劳动/单位产品
2劳动/单位产品
衣服的绝对成本 3劳动/单位产品
–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 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 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 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 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 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 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 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 易条件恶化。
– 机会成本
减少的产品B产量
– 产品A的机会成本=
增加的产品A产量
– 比较两国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者具有比较 优势。
• 贸易模式:
– 每个国家都专业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取 最优,两劣取次劣”。
比较成本理论示意表
本国
外国
食品绝对成本
2劳动/单位产品
2.1 绝对成本理论
• 产生背景
– 理论提出者: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 的研究》,亚当·斯密Adam Smith
– 理论背景:英国资产阶级扩张遇到国内的制 度阻碍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2.1 绝对成本理论
5
• 理论假设前提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使用唯一的生产要素— —劳动
– 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促进国际贸易,这一观点对目前的国际经济合 作、国际贸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具有积极 意义。
– 与绝对成本理论相比,比较成本更具有普遍意 义,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 因。
– 没有解释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原因。
– 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 远利益。考虑的是一国的短期利益,该利益的 提升并不意味着国民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容 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利于一国经济、 产业结构的调整。
2.2 比较成本理论
• 衡量标准
– 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
–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 比较两国同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者具 有比较优势。
– 相对生产成本
产品A的生产成本
– 产品A的相对生产成产成本,低者具有 比较优势。
8
• 衡量标准
– 绝对成本的差别反应的是各国生产技术的绝对 差别
– 绝对生产成本L/Q – 绝对劳动生产率Q/L – 绝对成本优势可能是自然禀赋优势,或者后天
优势
2.1 绝对成本理论
9
• 贸易模式
– 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地高 于另一国或者成本低于另一国,那么称该国具 有该产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升达金贸系
纯国际贸易理论回答的问题
• 为什么国家之间存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发生的 基础)
• 国际贸易的模式(各国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 贸易利得及其分配问题(各国参与贸易之后能得
到哪些好处,这些好处是如何在各国之间进行分 配的)
第二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
绝对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 贸易对象:最终产品 –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 生产技术:边际成本递增 – 交易成本为零 – 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 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2.1 绝对成本理论
6
– 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商品价值形成 的唯一源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决定了 商品价值量的高低。因此,国际商品价格的差 异完全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
14
• 历史背景
– 1815年,英国《谷物法》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 格上升到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损害资产阶级 的利益,并招致外国报复。
• 理论假设前提
– 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异 – 其余假设同绝对成本理论
如果经济学理论可以选美 的话,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理论一定会摘得桂冠。
大卫.李嘉图( 1772-1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