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报告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锦集三篇
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锦集三篇【篇一】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20xx年3月15日我很荣幸到三明华昌中学进行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我所在的班级是高一(1)班,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
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老师请教,同时,在实习期间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
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
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学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相关例题,以便上课时练习,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
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数学这门课,认为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
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效果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
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
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
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的意愿调研和对策研究
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的意愿调研和对策研究一、引言当前,我国在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乡村教育问题日益突显。
随着乡村教育资源的不断下沉,乡村学校面临教师队伍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师范生,他们毕业后是否愿意到乡村学校从教,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的意愿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促进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提供参考。
二、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的现状调研1. 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意愿调查为了解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的意愿情况,我们对一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问卷内容包括对乡村教育的了解程度、对乡村教育的兴趣及意愿等方面。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对乡村教育的了解程度:有75%的师范生对乡村教育有一定了解,主要来源于学校的相关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2)对乡村教育的兴趣及意愿:有60%的师范生表示对乡村教育有一定兴趣,愿意到乡村学校从教,其中30%的师范生表示愿意到乡村学校从教并且坚定了这个决心,但也有40%的师范生表示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从教。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态度,我们对部分师范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通过访谈得出以下结论:(1)支持乡村教育发展:大部分师范生认为乡村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担心乡村教育条件:部分师范生对乡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和乡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表示担忧,影响了他们对乡村教育的愿望。
(3)对乡村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1. 加强对乡村教育情况的宣传教育针对部分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了解不足,应当加强对乡村教育情况的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乡村教育调研活动,邀请乡村教育工作者进行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师范生更全面地了解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对乡村教育的认知。
免费教育师范生终身从教意愿的调查与思考——以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为例
( ) 查 目的 一 调
教 育 部 直 属 的 6 师 范 院 校 至 今 已 经 招 收 4届 所 免费教育 师范生 ( 下 简称 “ 费师 范 生 ” , 了 了 以 免 )为
( ) 于 高 考 填 报 志愿 的情 况 一 关 高 考 志 愿 往 往 能 够 反 映 学 生 的 职 业 理 想 和 职 业 信 念 。 调 查 显 示 : 2 学 生 是 以 第 一 志 愿 报 考 有 1 7名
21 0 1年 5月
师 岗位的生 力军 一他们 对教师 职业 的认 同度 将直 ~, 接影 响他们 终身从 教 的意愿 以及个 人 的 未来 发 展 。
本 次 调 查 中 , “ 百 年 树 人 观 念 的认 同 ” “ 教 师 从 对 、对 是 天 底 下 最 光 荣 的 职 业 的认 同” 及 “ 否 愿 意 为 成 以 是 为优 秀的教 育家 而 奋 斗 终生 ” 3个 角 度 来 调 查 免 费 师 范 生 对 教 师 职 业 的 认 同 感 。调 查 显 示 : 4 . 有 33 的学 生 对 “ 年 树 人 ” 念 非 常 认 同 , 5 . % 的 学 百 观 有 08 生 对 此 观 念 比 较 认 同 ; l . 的 学 生 非 常 认 同 有 84 “ 师 是 天 底 下 最 光 荣 的 职 业 ” 有 6 . 的 学 生 比 教 , 11 较 认 同 ; 3 . 的学 生 非 常 愿 意 为 成 为 优 秀 的 教 有 74 育 家 而 奋 斗 终 生 , 3 . 的 学 生 比较 愿 意 。 可 见 有 61 大 部分免 费师范生 对 教 师职 业 有 较高 的认 同度 , 大 部 分免费师 范生认 为 教 师是 光 荣 和神 圣 的 职业 , 愿
师范生兴趣—专业匹配度与从教意向的关系
师范生兴趣—专业匹配度与从教意向的关系作者:陈宛玉罗艺馨许铣铭周凤辉来源:《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2024年第02期作者简介:陈宛玉,男,河南南阳人,心理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涯发展与教育研究;罗艺馨,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与教育;许铣铭,女,广西贵港人,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周凤辉,女,湖南邵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与教育.(1.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0;2.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贵港537000)摘要:为探究兴趣—专业匹配度对师范生从教意向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87名师范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兴趣—专业匹配度、从教意向、专业承诺和职业认同两两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兴趣—专业匹配度与从教意向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专业承诺→职业认同也在二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基于研究结论,研究建议从有效选择专业、提升专业承诺、加强职业认同等方面促进师范生从教意向。
关键词:兴趣—专业匹配度;从教意向;专业承诺;职业认同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4)03003107一、问题提出教师是发展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人才培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基石。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培养,近年来更是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1届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促进师范生从教乐教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
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培训的主阵地,而师范生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师范生专业能力培训,提高师范生从教意向,不失为一条增强教师队伍力量的有效途径[1]。
师范生关于教师职业认知的调查报告
师范生关于教师职业认知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中的主体,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此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状况,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培养机制,从而促进师范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调查对象在读师范生,基本属山西省各所师范类普通高校。
范围涉及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外汉语、英语、生物科学、物理学、美术学、心理学、体育教育、学前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教育学等专业。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部分问卷是在我所在县随机选择合适的对象发放的,当场发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并当场收回。
由于调查对象条件受限,剩余部分问卷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同学邮箱,请他们帮忙发放并将结果反馈回来,最后由我如实填写完成的。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时间2021年7月15日---2021年8月15日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在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状况。
问卷共向被调查者提出了33个问题,涉及个人上师范院校的意愿,个人对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认知以及教师职业对个人的影响等方面。
六.调查结果分析此次被调查对象共计30人,大一4人,大二18人,大三8人。
其中男生7人,女生23人。
家庭在农村的有28人,在城市的有2人。
29人属本科,1人属专科。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后,对其作了如下分析。
师范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心智存有性别差异。
据观测和统计数据,此次被调查者中女生显著多于男生。
63.3%的同学则表示挑选师范院校就是自己的意愿。
其中,女生愿桑泰的比例显著低于男生。
可知,教师职业能相对较多满足用户女性的成就希望,而较太少满足用户男性的成就希望。
这一差异可能将与“女性更适宜专门从事教师职业”的传统观念有关。
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可能将更多的家长女性主义于使他们的女儿报靠师范学院,专门从事教师职业。
同时,女性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弱,冷静精细的性格特征,这可能将也就是女生相对于男生更愿专门从事教师职业的原因之一。
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专业认同度及从教意愿探析——基于淮阴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的调研
[收稿时间]2020-09-05[作者简介]任启龙(1986—),男,内蒙古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城市与区域规划。
[摘要]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非结构访谈,以淮阴师范学院2016~2019级地理专业定向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对江苏省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及从教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地理专业定向师范生在报考时专业认同度较高,并随着高校培养教育的深入开展而逐步提升,但其专业认同度及提升程度均低于地理专业非定向师范生。
实施定向培养计划能够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的问题,但只有25.61%的定向师范生选择在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村,“留不住”的问题依然严峻。
文章针对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三条改进建议:完善招生宣传工作,确保“为振兴乡村教育而来”;优化高校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学得好”;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确保“留得住”。
[关键词]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专业认同度;从教意愿[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03-0022-032022年3University Education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1]。
近年来,国家为了稳定乡村教师的数量和提高乡村教师的质量,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政策(200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3年)、特岗教师计划(2006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2007年)以及“国培”计划(2010年),为乡村学校输入了大量优质教师,有效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其中免费教育师范生政策是国家首次通过高校教育着手培养乡村教师。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海南等多个省份制订了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再次从高校培养着手,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旨在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扎根乡土的本土化乡村教师。
当代大学生从教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
202丨年第5期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当代大学生从教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尚伟伟姜蓓佳张顾文余天佐摘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基础保障。
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构建背景下,通过对1381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态度、主观规 范、感知行为控制及福利价值、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其从教意愿产生的影响。
研究发现:择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均对大学生从教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感知行为控制即大学生对教师职业胜任力的自我 认知对其从教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大;福利价值和社会支持在择业态度与大学生从教意愿之间存在链式中介 效应。
建议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发展,保障教师资源充足供给;完善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机制,提升教师职业吸引 力;重视专业规范与价值引领,全面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从教意愿;计划行为理论_、引言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 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 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 教”,“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 的职业”[1]。
然而,在教师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 了许多新问题,如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位弱化、非师 范院校对教师教育关注不足、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 等,这些问题对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将产生不容忽视的 影响。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再次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 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 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u]。
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吸引优秀人才进人教师队伍,并通 *过一系列重要举措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 作。
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在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从教意 愿,对目前教师教育转型之后形成的非师范院校与师 范院校共同参与教师培养这一政策背景的回应和关注 不足,尤其是非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从教意愿。
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实践探索与研究
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实践探索与研究作者:张敏敏武玥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年第05期加强师范生教师教育,尤其是加强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与提升师范生乡村从教能力,是全面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关键。
然而,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教师队伍发展相对落后,制约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持续关注师范生教师教育培养,尤其关注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提升师范生乡村从教能力,持续培养一批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能发展”的乡村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取样本抽样法,以河南省内本科及专科院校中的师范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受访对象来自河南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部分师范院校,样本数量充足,类型丰富。
课题组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550份,并对问卷进行编号整理。
除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问卷单选题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
之后,课题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非参数检验,来分析处理调查数据。
有效样本比例情况:学校类型(本科高校67.90%、专科院校32.10%),性别(男生8.50%、女生91.50%),家庭来源地(城市17.58%、县镇28.77%、乡村53.65%)。
同时,课题组通过设置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围绕问卷的核心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访谈,以全面了解河南省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乡村从教能力、师范生培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及政策建议等。
二、研究结果(一)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结果分析显示,师范生在总体结构上呈现出乡村从教意愿水平偏低的现状。
其中,仅有6.39%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去乡村从教,35.45%的学生选择比较愿意,21.64%的学生选择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
从统计结果来看,当前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总体水平不高,36.52%的师范生处于不确定的矛盾状态。
如果加大政策支持与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培养力度,这部分处于矛盾状态的师范生将成为积极推动师范生乡村从教的潜在群体。
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以江苏某高校服装专业为例
职教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即:增强职教师范生的职业使命感,树立职教信念;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职教师
范生的从教信心;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气氛,为职教师范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服装专业;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21)03-0106-07
2. 从教意愿各因子分析 服装专业职教师范生从教意愿具体表现在本
专业职教师范方向上的满意度、职校教师职业价 值观、职校教师职业归属感、职校教师从教能力、 职校教师职业情感 5 个方面。从表 4 可以看出, “本专业职教师范方向满意度”这一因子得分最 高,为 3.26 分,显示出大部分师范生对师范方向比 较满意。访谈中发现学生认为与非师范生相比, 一方面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还能学习教育类课
收稿日期:2021-01-11 基金项目:2019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职教师范人才新型培养模式探究”(2019SJA1063);2020 江苏
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本硕连读+企校实践’的艺术设计专业职教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B-b/2020/03/09);2018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可制造性设计理念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 革与创新研究”(D/2018/01/78);2020 年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纸艺载道视域下中国 传统服装结构的现代应用研究”(202011463075Y) 作者简介:段杏元,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舒适性与合身性;苏爱国,副教授,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
(三)数据分析
本次对调查问卷的选项设置采用 Likert 5 点 计分法,从否定到肯定(或从非常弱到非常强、非
师范生的数学调查报告
师范生的数学调查报告根据老师分配的调查任务,我选择了调查师范生数学教育的相关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师范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情况、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优势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部分:师范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我采集了师范生们的数学学习情况相关数据,包括入学前的数学基础、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自信心等指标。
结果显示大部分师范生入学前数学基础相对较好,但在高阶数学和数学思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关于数学学习方法,大多数师范生采取了刷题和背诵公式的方式,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关注较少。
此外,师范生的数学自信心普遍较高,认为自己有能力教授好学生的数学课程。
第二部分:师范生数学教学观念调查通过小组讨论和研讨会的形式,我与师范生们共同探讨了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专业学习深入,师范生们的数学教学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他们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弃用了简单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计算的教学方式。
师范生们普遍认为,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教育的关键。
第三部分:师范生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困难与优势调查在教学实践中,师范生们面临了一些困难,并逐渐摸索出了具备自身优势的教学模式。
师范生们普遍反映,由于数学教学涉及抽象概念和难点知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普遍较低。
此外,数学课堂上的学生互动和讨论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然而,师范生们发现他们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具备优势,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他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此外,师范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我深入了解了师范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情况、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优势。
调查结果表明,在数学教育领域,师范生们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增加学生互动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本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与准备调查分析
第28卷 第2期 河南工学院学报Vol.28 No.2 2020年3月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r. 2020收稿日期:2020-01-08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JY009)作者简介:张英丽(1975―),女,河南舞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发展研究。
57本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与准备调查分析张英丽(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为了解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和准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师范院校的本科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师范生明确表示愿意选择教师职业。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选择因性别、年级、学科不同而不同。
与男生、低年级师范生相比,更多的女生、高年级师范生选择了教师职业。
与理工专业相比,更多的人文社科专业师范生选择了教师职业。
在专业知识准备方面,师范生的通识性知识准备相对来说最充分,其次是学科专业知识,而教育教学知识准备最不充分。
在专业技能准备方面,师范生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但三笔字、教学与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
在专业伦理准备方面,师范生对专业伦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专业伦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均不高,尽管大多数师范生自认能做出合伦理的职业行为,但在涉及情绪与感情方面时其自信心明显下降 关键词:师范生;职业选择;职业准备中图分类号:G65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772(2020)02–0057–061 研究缘起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指出新时代“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关注对现任教师的培训,更要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这对教师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类师范生调查报告
教育类师范生调查报告本文针对教育类师范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对教育领域的关注点、就业情况及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以下是调查结果总结:1. 就业情况:大部分教育类师范生毕业后选择在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也有一部分选择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咨询等相关工作。
就业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在一线教育岗位上的工作压力较大,部分教师对待职业发展的期望有所调整。
2. 关注点:教育类师范生普遍关注教育公平、学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善。
他们认为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主张建立更公正的入学制度,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
同时,他们也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此外,一些师范生还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抱有期待,希望能够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3. 教育改革观点:教育类师范生普遍认为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着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他们主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兴趣爱好。
同时,他们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一些师范生也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认为利用科技手段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4. 培养方案评价:教育类师范生对现行的培养方案持有较为积极的评价。
他们认为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较为全面,培养方案注重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也有一些师范生对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培养方案可以更加灵活,与教育实际情况更贴合。
总之,教育类师范生对教育领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学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善上。
他们认为现行教育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角色转变,并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类师范生普遍对培养方案持有较为积极的评价,但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这些调查结果对教育相关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基于扎根理论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2. 文献综述 (4)3. 研究方法与思路 (6)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7)1. 扎根理论概述 (8)2.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 (9)3. 从教意愿 (10)三、研究设计 (11)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13)2. 数据收集方法 (13)3. 数据分析策略 (14)四、扎根理论分析 (15)1. 开放性编码 (16)2. 轴向编码 (17)3. 选择性编码 (19)4. 核心范畴提炼 (20)五、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因素分析 (21)1. 个人因素 (23)1.1 教育背景 (24)1.2 个人兴趣与特长 (24)1.3 心理素质与性格特点 (26)2. 家庭因素 (27)2.1 家庭支持与期望 (28)2.2 家庭教育方式 (29)3. 学校因素 (30)3.1 学校环境与氛围 (31)3.2 教师培训与发展机会 (32)3.3 同伴关系与社交网络 (33)4. 社会因素 (34)4.1 政策法规与教育制度 (35)4.2 社会舆论与评价机制 (36)4.3 经济形势与就业压力 (37)六、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8)1. 研究假设提出 (39)2. 研究模型构建 (40)3. 研究假设验证与修正 (41)七、结论与建议 (42)1. 研究结论总结 (44)2. 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提升的建议 (45)3. 对高校教育实践与改革的建议 (46)4.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47)八、讨论与展望 (49)1. 对扎根理论应用效果的讨论 (50)2. 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51)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52)一、内容概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因素,以期为提高其从教意愿提供实证支持和策略建议。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强调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挖掘和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报告
调 查 报告
西 藏 地 区 师 范 生 职 业 理 想 现 状 调 查 报 告
蔡 小琴
( 西藏 大 学师 范 学 院 , 西藏 拉 萨
8 5 0 0 0 0 )
摘 要 : 本研 究通 过 问卷调 查方 法 , 对 西藏地 区师 范 生职业 理 想 的现状 进 行 了调 查 并得 出了 以下 结论 :
的职业 认知方 面 : 主要包 括 师范生 对教 师 的社会 地位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 济待 遇 、 教 师工 作 的辛 苦 程度 等方 面 的认 知 。( 2 ) 师
35
调 查 报告
职 职 职
业 业 总 范 生 的职业情 感方 面 : 主要 包 括 对 教 师职 业 业 的喜 爱 程 认 情 目 分 知 感面标 度、 对在 师范 学校 所学 的知 识是 否感 兴趣 等方 。( 3 )
后, 教育 的发展 也 与 内地 存在 着很 大差距 , 表 现为 师资 力 量严 重 匮乏 , 教 师队伍结构失调 , 教 师 队 伍 不 稳 定 等 。要 改变这 种现 状 , 必 须 要 大力 发 展 西 藏 地 区 的师
教 师职业 或 者教育 事业 所做 出 的想 象 和设 计 。对 于 国 家 和师 范大 学而 言 , 师范 生 的 职业 理 想 教 育应 培养 学 生 树立 长期 从教 、 终身从 教 的职业 信念 , 向往 并追 求成
师范生 的职 业 目标 方 面 : 主要 包 括毕 业 后 是 否 愿 意 从
事 教师 职业 、 将来 成 为 教 师后 的奋 斗 目标 等 方 面 。问
的教师 特作 此调 查 。
师范生价值取向与择教意愿的调查研究
40 0 名师 范生 对 1 终 极 性 价 值 观 排 序 8项
等 级 见表 1 。 表 1 4 0名 师 范生 l 0 8项 终 极 性 价 值 观 的 均 数 与 等 级
维普资讯
俞瑞康
终级性 价值观
和 平 的 世 界
师范 生价值取 向与择教意愿 的调查研究
.
师 范 生 价 值 取 向 与择 教 意 愿 的 调 查 研 究
俞 瑞 康
( 苏无 锡师范学校 , 苏 江 江
中图分类 号 :6 1 G 3 问题 的 提 出 文献标 识码 : A
无锡
24 0 ) 10 1
一
、
境 界 有 新 的转 换 。 本 研 究 采 用 罗 克 奇 ( —R kah 17 ) M o ec , 9 3 的 价 值 调 查 表 改 编 式 。 罗 克 奇 认 为 , 们 各 种 价 人 值 观 组 成 了 一 个 完 整 的 价 值 系 统 。 它 包 括 1 8
民主而有效率 的集体 丰 富 多 彩 的生 活 内容 被 人 喜 爱 与羡 慕 自 由 自在 随 心 所 欲
l 8
身 强 力 壮 而 无 疾 病
成 为 有 真 才 实 学 的人 舒 适 的 生 活 优 异 的 学 .8 9 3 .3
7
8
9 1 0 l 1
形 成 互 尊 彼 此 关 心 的 风气 8 0 .5
由 表 2看 出 , 年 制 师 范 生 把 “ 才 能 ” 五 有 、
65 .9
67 .7
3 4
5
6
仁 慈
自控 富 于 想 象
1 .2 0 7
l .3 16 l .7 16
师范调研报告
师范调研报告
《师范调研报告》
本次师范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师范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为此,我们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师范院校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师范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的师范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范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其次,一些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也需要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首先,加大对师范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师范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
其次,加强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和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师德。
除了上述问题和建议,我们还对师范生的实习教学情况、培养模式、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师范教育的重视,并促进师范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师范调研报告》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
系列改进建议,旨在促进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希望相关部门和师范院校能够认真对待本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共同致力于师范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关于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
2014.10一、引言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地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
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六所大学作为试点学校率先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这意味着在我国终止了十年的师范生免费教育重新返回了大学校园。
此后,免费师范生成为了教育战线乃至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各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国家下定决心采取这一优惠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
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然而,上述目的的实现并非易事。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出台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又需要量身打造有效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以确保免费师范生在履行自身从教义务的同时,能够建立起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实现从新手到专家乃至教育家的不断超越。
为此,本文就免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华中师范大学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编制的《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问卷》由基本信息、事实调查、和相关知识三部分组成,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此次调查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9份,除个别缺失的信息外,在有效调查对象中,男生占33.92%,女生占66.08%;文科生占61.65%,理科学生占35.4%,艺体学生,城市生源学生占27.14%,乡镇或农村生源学生占72.86%。
调查对象的成分和结构基本代表了该校免费师范生的总体特征。
本调关于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梁淼王雪沁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就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调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调查研究【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调查研究,探讨其从教意愿及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从教持积极态度,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学生对从教持观望态度。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薪酬待遇、职业前景、社会认可等。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从教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期待,希望通过从教实现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包括改善薪酬待遇、加强职业发展规划和提高社会认可度,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推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从教意愿, 教育背景, 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因素, 未来发展规划, 从教要求, 态度总结, 发展需求分析, 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前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从教意愿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从教意愿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教育背景、就业前景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考虑和困惑。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从教意愿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他们选择从教的动机和态度,并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揭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从教的看法和期望,帮助学校和教育部门更好地了解本科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分析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意愿的因素,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改善教育培训、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政策建议,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发展和职业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师范生从教意愿调查研究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促进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主力军,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有了很大程度的重视,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在逐步的改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师范专业,据调查显示,有41。
5%的高中毕业生的第一志愿是师范专业。
其实,目前的师范生大多都对从事教师职业热情不高,甚至不愿从事教师职业,近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数量基本已经满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但是否每一个师范生都有崇高的专业理想、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呢?他们是否有坚定的专业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我准备并进行了此项调查研究。
关键词: 师范生教育从师意向影响因素策略一、引言: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根本,我国对教育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关注,近年来,有许多地方都得到了国家的教育支持,越来越多的新学校拔地而起,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有了上学的机会,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受到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好了.因此,有更多的高中毕业生第一志愿选择了师范专业,师范生的数量远超其它专业学生,有些专业无人问津,导致该专业被取消或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师范生是否拥有远大的专业理想和专业信念,是否有强烈的从教意愿,是否想把自己的未来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还是他们也有他们的无奈,有着对工作机会的追求,他们是否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否能达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该有的技术和能力,这都是本次调查研究所要深深探索的问题。
写此调查研究,旨在探究问题,端正师范生的思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意愿,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支持学生为教育奉献的做法和行为。
二.研究的过程及其方法(一)研究的对象我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一名师范生,因此,本次调查以宝鸡文理学院的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化学化工院、数学系、地环院、教育系、外语系、历史系、音乐舞蹈系、美术系、体育系、文传院等13个院系的师范专业为主,涵盖所有师范专业,以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4个年级的师范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发放4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3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5%,样表见表1。
(二)研究工具针对该调查,我采用了观察法、问询法、留置问卷等形式。
首先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通过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立了基本框架,通过问询法了解到许多师范生的困惑与问题,确定了问卷调查表的问题设置;其次,通过观察法获得了师范生对目前就业的看法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最后,通过很多发放并收回的382份有效问卷中所呈现的信息来完成此教育调查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一)个人理想与信念1.女性师范生人数大于男性从收回的382份有效问卷中可知,女性师范生有239人,占62.5%,男性师范生有143人,占37。
5%,即女性师范生所占比例大于男性师范生,图示如下:女 239人 62。
5%男 143人 37.5%2.(个人理想为教师)女性人数大于男性调查问卷显示,有197人的理想是教师,其中女性有125名,占63。
4%;男性有72名,占36.6%,即在197名个人理想是教师的师范生中,女性人数大于男性,图示如下:(二)从教意向基本状况1,女性的从教意愿显著高于男性在收回的382份有效问卷中,有223名女性师范生有从教意愿,占女性人数的93.3%,有104名男性师范生有从教意愿,占男性人数的72.7%;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种,一方面可能是专业导致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个人性格或社会因素导致的,图示如下2.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从教意愿较高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的文史类专业学生的136人,理工类专业学生109人,艺术类专业学生108人,体育教育类专业学生 29人,其中.文史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有112人,理工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有75人,艺术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有78人,体育教育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有17人,即文史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占82。
4%,理工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占68.8%,艺术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占72。
2%,体育教育类专业学生有从教意愿的占58。
6%,具体图示如下:3.低年级的师范生从教意愿较高从收回的382份有效问卷中发现,低年级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从教意愿较高,本次调查中2014级学生有100人,2013级的学生有100人,2012级的学生有98人,2011级的学生有84人。
可能由于2014级2013级的学生尚且课程较多,大多时间都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本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尚且处于懵懂期,因而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很高,很多学生都存在从教意愿;而2012级与211级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等各种原因有很多时间或通过很多途径去获知本专业目前的就业态势,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也不是很高,因而有一部分学生无从教意愿,即使存在有从教意愿的学生,也远低年级师范生人数多。
2014级有从教意愿的学生有87人,占2014级学生总人数的87%,2013级有从教意愿的学生有83人,占2013级学生总数的83%,2012级有从教意愿的的学生有75人,占2012级学生总数的76.5%,2011级有从教意愿的的学生有56人,占2011级学生总数的66。
7%,具体图示如下:(三).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1。
专业认同度影响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现如今,有一些学生的初衷并非学习师范专业,由于分数的限制,他们没有被名牌大学录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或通过调剂分到了师范专业学习。
这并不是自己喜欢学的专业,因而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专业认同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未来感到迷茫、困惑,导致最终结果:荒废了自己的大学学业,没有努力的学习自己本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面临工作问题时才感到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
1月22日到3月20日,历经两个月的时间我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论文信息,首先通过问询法从20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各找了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仔细了解了他们选择师范专业的缘由、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对本专业就业情况的认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通过调查发现:在120名调查对象中,有43人是被调剂到本专业的,43人中有2011级学生17人,在询问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时,有14人认为没有完全熟知和掌握,也不太看好本专业的就业率,认为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与自己未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图示如下:2.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在校期间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技能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是教师传递、展示才能的桥梁,近年来,师范院校加强了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严格加强师范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却忽略了技能培养的的重要性,导致側倾的趋势。
从382份有效问卷中获知:有97人认为所在院系很重视教育实践与技能的培养,占总人数的25.4%;有114人认为所在院系对教育实践与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一般,占总人数的30%;有171人认为所在院系不重视教育实践与技能的培养,占总人数的44。
6%.具体图示如下:2013级与2014级学生进校时间不长,学生目前只是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暂时没有进行技能培训安排,这对于数据的准确度可能会有影响,因此,我只是对2011级与2012级学生该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有人数182人中,有46人认为所在院系很重视教育实践与技能培训,占25。
3%;有51人认为所在院系对教育实践与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一般,占28%,有85人认为所在院系不太重视教育实践与技能培训,占46.7%,具体图示如下:3.学生专业外技能培训与学习的缺失近年来,随着师范院校的不断扩招,又有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师范专业,师范生顿感就业困难,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逐渐失去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将自己封闭在了梦幻般的校园环境中,逃避着社会现状所带给他们的打击,因而只是去挖掘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很少去校外进行专业外的技能培训或学习,忘记了给自己及时充电,甚至也在逐渐的忘记了自己的未来本就属于这个社会。
从收回的382份有效问卷中提炼出以下信息:2011级与2012级共有182人,有37人认为自己经常进行专业外技能培训或学习,占20.3%;有47人认为自己进行专业外技能培训或学习的次数一般,占25。
8%;有75人认为自己进行专业外技能培训或学习的次数比较少,占41.2%;有23人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进行专业外技能培训或学习,占12。
7%。
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师范生没有或偶尔进行专业外技能培训或学习,这说明师范生专业外技能培训或学习的严重缺失,具体图示如下:(四)。
职业选择情况概述1.择业观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人生中的几件大事之一,这不仅仅意味着完成自己的学业、步入社会,更是大学生向成年人过渡的必经阶段,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创业的人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谋取经济支撑,更是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且促进了个人的全方位提升和发展。
普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面比较广泛,常言:“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样的选择也会有同样的收获,只是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结果是都在为这个国家、社会做着平庸而不平凡的贡献。
相比较而言,师范院校学生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师范院校是在为教师队伍培养人才,师范生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理应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深刻理解师范生的专业性质,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是从事基础教育活动:当一名中小学的任课教师,承担起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任.如果师范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没有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就可能从事其它职业,从而造成未来教室队伍的人员流失,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发展。
因此,师范生的择业观尤为重要,牵动着教育发展的核心,对师范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很有必要的。
2.教室职业的认可度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而又不可或缺的职业,是传递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传递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古代教室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初始于舂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就是古代教师的缩影。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传递知识、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是教室职业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教师职业的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此导致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在选择专业时都选择了师范专业,甚至在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说明教师职业目前的吸引力已经形成,教室职业也在受到大家的青睐,许多的学生都凭个人意愿报考了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