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铜钱详细解说
五帝钱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古铜钱

五帝钱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古铜钱
近几年,古钱币市场开展得如火如荼,古玩喜好者们纷繁扎推到古钱币珍藏中来。
在古钱币中五帝钱最受欢送,所谓的五帝钱就是指清朝时期流通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古铜钱。
那么你对五帝钱的价值理解几?
五帝钱按功用不同,摆放操作也有特定的考究。
化煞有方位,辟邪有神位,招财有财位。
祈福纳不祥时能够随意一些,“钱”和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忌讳;祈求安全时可悬挂在汽车中,既可装饰又可保安全;在客厅、办公室、神位等中央安顿吊
挂一串,能够趋吉避凶,招财、旺宅气。
摆放次第依照钱币年代次第即可。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发挥其“文治武功”的治国战略,发明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欢的钱币。
钱币的价值如何,要看钱币的年代和存世的数量多寡来肯定。
钱币不只有经济价值,更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又直接影响着经济价值。
4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顺治通宝(三)

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清朝入关后的钱币——顺治通宝顺治通宝(一)前面讲的是天命、天聪通宝,都是清朝入关之前的钱币,这篇我们切入主题,讲解顺治通宝。
公元1644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马队入山海关,在山海关外一片石,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他的侄儿清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在天下中枢北京定都,开始了对清朝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货币的历史也为之一变。
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在位18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至1661年,顺治通宝都是在这个年代中铸造,顺治通宝整体存世量还算可以,在市场和网络各直播平台上都可以找到。
顺治通宝钱分五式,钱币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就是钱币界常说的顺治五式,我们先介绍下顺治通宝的概况,再介绍具体的顺治五式。
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按照成分来讲,其实黄铜就是一种合金。
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
这里讲的一钱,指的是重量,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一钱大约是3.7克左右,一钱四分大约是5.3克左右,我们从中可以估算出顺治通宝的重量,一般的救灾3.7克至5.3克之前。
当然,随着年代的久远,钱币的铜成分流失,也会出现低于3.7克的,也会有顺治大样钱,指的就是个头特别大的顺治通宝,重量也会超过5.3克。
顺治通宝直径一般在25毫米—28毫米之间,厚度一般在1毫米出头,低于25毫米的一般都是剪边顺治,市场价格相对会便宜。
超过29毫米可以成为大样。
一般顺治,品相还过得去的,现在市场价大概是200元一枚。
清朝钱币影响价格最重要的是两个因素,品相和尺寸,品相我们都能理解,现在是颜值的时代,什么都看脸,好看的钱币价格贵自然也算说的过去。
以前影响钱币价格主要因素是版别,指的是稀少品种的钱币价格贵。
当然,现在稀少版别的价格也贵。
品相好而又是稀少版别的就更贵。
大清铜币

大清铜币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
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
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大清铜币朝代清停铸1911年始铸1900年基本简介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
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
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
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亦有数百种之多。
收藏鉴别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
清代末期开机铸造铜圆的十七省二十局,无一不铸造当十铜圆,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铜圆则仅有部分省局铸造。
故本文所列铜圆收藏方法,仅就当十铜圆而言。
一、以铸造地不同为区别,进行收藏。
大清铜币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
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
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
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
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
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首先便可以从此处着手,按照当十铜圆的不同铸造地,进行收藏。
大清铜币清代当十铜圆主要分为两大类:1、“光绪元宝”;2、“大清铜币”。
“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
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计有:1、中央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苏;17、安徽;18、广西;19、新疆。
其中,广西“光绪元宝”当十铜圆,现今存世仅数枚而已,自然无法收集。
7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雍正通宝(六)

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清朝入关后的钱币——雍正通宝雍正通宝(一)今天,我们讲清朝钱币中最贵的品种,雍正通宝。
说到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他(1678—1735年)在位,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仅13年。
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处于康乾盛世的中期,也叫康雍乾盛世。
清朝国力巅峰时期,雍正皇帝是以为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虽然他性格刻薄寡恩、不近人情,与这样的人相处是很难的,但是不能否定他的功绩。
雍正皇帝的艺术鉴赏能力,在清朝皇帝里应该是最高的,真正有艺术鉴赏能力的应该就是雍正,乾隆应该更准确的算是附庸风雅类的皇帝。
在古玩行,雍正的所有艺术品都贵过康熙和乾隆的,雍正朝的艺术品整体风格比较淡雅,属于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有内涵类型。
在政治上,雍正在西北用兵时设立了军机处,虽然军机处在《大清会典》中不存在这个部门,属于一个非法部门,但实际掌握着古代的相权,军机处的设立达到了封建专制的巅峰。
在瓷器行里,雍正朝开始烧造粉彩,我个人觉得粉彩瓷器漂亮和惊艳程度要超过青花的。
至于钱币,雍正通宝一直是清朝钱币中的硬通货,用料足、做工细,而却存世量又少,价格贵也是正常。
大清10帝,在位286年,都很勤政,文化和艺术造诣都很高,雍正最为突出,他在位时间也偏短,仅13年,但他给后人留下很多谜。
雍正皇帝一生给世人留下三大疑案,一个是雍正继位疑案,一个是雍正死因疑案。
那雍正怎么死的?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另外,由于甄嬛传的播出,人们又出现一个疑问:雍正的皇后是谁,雍正的皇后历史上到底有几个?雍正的纯元皇后确实存在吗?当然,我对清朝后宫历史不感兴趣,我们不谈。
雍正如何即位的疑案,大家应该都清楚,我也不谈。
我们只谈一个:雍正怎么死的?雍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第一种说法,就是雍正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
这个时候有一个案子叫吕留良的一个文字狱案子,吕留良遭到了严厉的惩处。
清朝货币概述及特点

清朝货币-概括介绍清朝的货币银子下面是银元,银元一看面值,二看成色。
相当于现在的百元钞票。
银元下面铜板,铜板上印的一般都是“元宝”或“重宝”,这种相当于现在几十元钱币。
钢板下面是铜钱,就是“孔方兄”。
外圆内方。
这种相当于现在的硬币。
从搜藏价值上看,成色,面值、质地、发行数量、现有数量都是价值的直接决定者。
从当时使用的价值上看,不同时代不完全一样。
早期康乾盛世时国家有钱,就不值钱,后来多次赔款,国家没钱,就值钱。
清朝货币-清代制钱清代通宝钱币后金在进关前就开始在关外铸造货币,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了满文的天命汗钱和汉文的天命通宝。
皇太极时又铸造了满文大钱天聪汉之钱。
顺治年间开始铸造顺治通宝,共分5种样式,一式为顺治元年铸造的,是一种仿古式的货币,正面铸有顺治通宝,背面是光背的。
不久就又铸了2式货币,正面还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铸钱的汉字局名,如工,户,东,福等。
三式是顺治10年铸造的,是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和钱局名。
一千文合银一两。
四式货币是在顺治17年铸造的,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五式也是这一年造的,钱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而吴三桂等人在叛乱时期也大量铸造过货币,吴三桂铸造了利用通宝,有光背,背面有云字,贵字,一厘,二厘,五厘,一分等。
其子吴世潘洪化年间又铸造了洪化通宝。
福建的耿精忠则铸造了裕民通宝,分一分,一钱,浙一钱三种。
康熙朝自铸的货币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
雍正年间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此后又铸造了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
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财政紧张而开铸大钱,人为的搞通货膨胀。
分为3类,一是通宝,是小平的铜铁铅钱。
一为重宝,为当四至当五十的大钱。
还有一种是元宝,为当百及当千的大钱,这些货币各地都有铸造。
清代货币比较珍贵的当属慈禧时期铸造的祺祥通宝和重宝,这种钱本准备在咸丰皇帝死后用的新年号钱,由于慈禧发动政变,改年号为同治,这种钱没有铸多少就停铸了,因而较少,祺祥年号只用了69天。
大清铜币的由来 大清铜币的那段历史

大清铜币的由来大清铜币的那段历史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
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
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
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
大清铜币的那段历史,小编就该给大家数数。
由于清朝时期各省铸行铜元毫无节制,清政府便着手整顿和统一币制,试图将铸币权收归国有,加强控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0月,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的户部造币总厂开始铸造新式铜元“大清铜币”,并颁布《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规定:“铜元成色定为用九五紫铜,五厘白铜,愿用听锡一厘”;“重量定准当二十者重库平四钱,当十者重库平二钱,当五者重库平一钱,当二者重库平四分”;“统一制造大清铜币,由户部颁发祖模,均与总厂所铸一律,惟于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以便查考。
每次铸出,均须呈送财政处户部化验,并由财政处户部随时遵派要员前往稽查”,“各省所铸铜币,应令该省所设官钱公估等局,酌量市面情形定价,随发随收,持之以信”;“各省所铸铜币,不得大宗贩运出生活上,若各省需用铜币,可备价至总厂领取”。
到了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7月,清政府处户部又奏请朝廷,拟将当时全国24处铜元局,酌量归并为九处,如折中所述:“然中国幅员辽阔,若如全国仅设一厂,转运恐形不便,惟有相度地势之拼。
除臣部所设总厂外,拟以山东归并直隶为一厂,湖南归并湖北为一厂,江西、安徽、江苏、清江并归江宁一厂,浙江归并福建为一厂,广西归并广东为一厂。
合奉天、河南、四川、云南四厂,共九处,皆归臣部统辖,调剂盈虚,彼此均可匀拨。
”在归并铜元局得以顺利实施的同时,又限定各省每日铸造铜元数额,以避免重蹈滥造的覆辙。
此后,清政府将户部改称“度支部”,命各省造币厂改称度支部造币分厂,欲统而治之,巩固中央造币集权。
带你玩转清代钱币——康熙通宝版别与市场价格

带你玩转清代钱币——康熙通宝版别与市场价格康熙皇帝开创康乾盛世,在位61年间,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商品交换、货币经济发达。
社会经济繁荣集中体现到钱币上,其铸造非常精美,形制规整、厚重,文字美观大方,铸量极大,存世量也非常丰富。
钱币多为铜锡合金,呈青白色,称为“大白钱”,只有省局铸钱中有红铜或黄铜的情况。
康熙通宝版式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市场价格百元左右。
康熙通宝宝泉大样康熙通宝。
宝源美82(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另一类是仿“顺治五式”的满汉文钱。
市场价格200至400元不等,藏友可以细细研究。
保粹评级…康熙通宝满汉宁(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保粹评级…康熙通宝(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康熙通宝满汉东(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公博82分清康熙通宝满汉昌(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康熙通宝满汉福(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康熙通宝特殊版别——罗汉钱康熙通宝第二个珍稀版别是罗汉钱。
罗汉钱民间有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说清朝康熙年间,伊犁河流域准噶尔部叛乱,康熙派兵平叛。
不料军饷难以接济,朝廷特许带兵大将临时铸钱,以解燃眉之急,军方便到当地寺庙求援,深明大义的僧人以国事为重,慷慨献出院中所有铜佛及18尊纯金罗汉,让军方熔化铸钱。
因此币含金,超过了其币值,为了区别,有意把钱面上的“熙”字减了一笔,以便将来收回。
谁知铸钱的秘密被泄露出去,民间有幸获得者视如珍宝,不再进行流通。
事实上是,康熙52年(公元1713年),为康熙皇帝60大寿,特命户部宝泉局精铸一批“万寿钱”作为寿辰纪念,因此铸造了康熙“罗汉钱”。
由于“罗汉钱”含黄金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加之此币铜质精良、制作精美,因此在民间多有人不是打制成戒指,就是熔炼想提出金子,或是当作过年压岁钱、出嫁压箱钱,致使存世数量越来越少。
盘点清代最贵古铜币

盘点清代最贵古铜币清代的钱币,真是好东西!有时候你一不小心就会发现,某些铜币的价格能把你吓一跳,简直贵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清。
今天呢,我们就来聊一聊清代那些贵得令人咋舌的古铜币。
说到这些铜币,那可不是随便一个古玩市场就能碰到的,得仔细瞧、细心摸,哪怕一小点瑕疵都可能让价格翻天覆地。
得提到的就是清代的“乾隆通宝”铜币。
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个“大人物”的代表,乾隆帝不光是在历史上声名显赫,连他的通宝铜币都没少吸引收藏家们的眼光。
乾隆年间,通宝铜币的流通范围可谓是遍地开花,谁家不是家里有个几枚啊?可惜啊,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那些铜币数量稀少、保存完好的少得可怜。
想想吧,经过百年风霜,能留存下来的乾隆通宝,不说有多少黄金,至少它那份“年纪大”的份儿,值钱就不意外了。
尤其是那些没有锈迹、字迹清晰的,一枚就能卖个天价。
甚至有些在拍卖会上,一不小心拍到的价格比我们这些人一年的工资还多,心疼钱包!再说说“嘉庆通宝”。
说到这个,得先感慨一句,嘉庆帝真是个“省心”的皇帝!嘉庆通宝可是清朝币制历史上的一个标志,分量十足,但其实它流通的时间不长,才几十年而已。
嘉庆年间的钱币并没有像乾隆那样遍地可见,这就让嘉庆通宝的数量更加稀少了。
市面上真正保存得完好的铜币,根本不多!许多嘉庆通宝上面,岁月的痕迹特别明显,像是小坑小疤,表面也有些氧化,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你看看那些拍卖行的价格,简直让人心跳加速。
每一枚铜币,仿佛都带着历史的风霜,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买得起的人,才是真正的“土豪”呀!说完了乾隆、嘉庆,那得再提一下“同治通宝”。
同治帝这位小皇帝,你说他没啥大作为吧,可是这铜币却成了收藏界的“大热货”。
为啥呢?因为同治通宝在清代币制历史中属于“过渡型”货币,数量不算特别少,但保存完好的却不多,尤其是一些同治铜币上面带有“官局”印章的,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买一枚这种铜币,估计有些人得好几个月的工资吧!这种铜币的外形也比较特别,它的字形和设计比起其他年份的币种,稍微显得更为精致,所以在一些收藏家眼里,它可是个“宝”啊。
清朝铜钱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
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
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
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
钱重一钱二分。
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
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
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
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
”此种钱式制作较好。
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继位。
只保留户部宝泉局和江南省江宁局铸“康熙通宝”制钱,其余各局停铸。
后于康熙六年各省恢复铸行,此后又相继停铸行。
康熙通宝钱铸行时间长达六十年,铸量较多,但版本较简单,北京宝源,宝泉两局沿“顺治通宝”满文钱式,背文满文,其它各地钱局所铸,背文满汉文局名各一字,民间为方便记忆把这钱钱局名串成了一首诗“同福临同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此外还有“巩”、“西”两种,但数量不多,要收集全不易。
古币交流收藏网精品推荐——清代五帝钱币

古币交流收藏网精品推荐——清代五帝钱币今天所说的五帝币,通常是指清朝五帝五枚铜钱,顺治76克、康熙77克、雍正74克、乾隆77克、嘉庆75克,是清朝五大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所铸。
这五位皇帝先后执政180年,是清代最为鼎盛的时代,在统治期间,国家实力空前强大,并形成了“康乾盛世”。
既有帝王的威严,也有国家的神灵。
在古代,人们相信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皇帝的力量是上天赐予的,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地交流。
中国古代的民间风俗是用古钱来驱鬼。
史书记载,方孔通宝不论大小,皆以红绳挂于颈上,以铜钱千人之力,聚百家之阳,可防妖魔鬼怪。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都是“五世其昌”,这五个皇帝先后执政180年,是清代最鼎盛的时候,统治期间国力鼎盛,才有了“康乾盛世”的盛况。
五帝币是一种古老的货币,在现代有着诸多的用途,被很多人使用。
首先,五帝币可以抵挡煞气,可以用来装饰家居,五帝币可以化解房子的设计、布局、摆放等问题,起到化险为夷的效果。
同时还能为家中的使用带来良好的风水,具有镇宅、辟邪、旺财等作用。
其次,五帝币是一种古老的货币,蕴含着帝王的力量,代表着国家的力量,代表着华夏的精神,代表着中华的精神。
五帝币,其形如天,内有法,取义之大。
其颜色光亮自然,纹饰深浅适中,外形美观,外观美观。
钱面字体为楷体,字体从上到下依次为“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有不同的字体。
钱文轮廓清晰,是古代钱币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收藏价值。
五帝钱有辟邪、防小人、避邪、旺财、祈福之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佩戴铜钱的习俗,以挡煞、防小人、避邪、旺财、祈福。
五帝钱是华夏五大王朝最鼎盛的钱币,所以五帝钱汇聚了天地之气,人之气,人之气,故能镇宅,化煞,有旺财之效,还能增强主人的信心,消除心魔。
声明: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自公众号:A古币收藏交流网,更多精彩的钱币和古董请关注我。
清朝历史之大清铜币的历史介绍

清朝历史之大清铜币的历史介绍大清铜币是清朝的一种货币,你大清铜币是什么吗?对这个铜币了解多少呢?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大清铜币介绍_清朝历史之大清铜币的历史介绍,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历史--大清铜币的历史介绍(一)一、大清版式繁复,尤以当十者为最。
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钱银,铜币的运用具有首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生意渐渐起来。
而此时此刻,大清铜币也具有必须的保藏价值,很多保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方针。
前史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 ,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
铸造流通时刻尽管只要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九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
十九省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一样,版式繁复。
仅以明显区分区分,其版式就有数百种之多。
如以纤细区分区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
因此今世铜圆保藏爱好者时时以搜寻不一样版式的铜圆为最大乐事。
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复,尤以当十者为最。
清代晚期开机铸造铜圆的十九省二十局,无一不铸造当十铜圆,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铜圆那么仅有有些省局铸造。
故这篇文章所列铜圆保藏方法,仅就当十铜圆而言。
铜币区分修正一、以铸造地不一样为区分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
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致,市商乐用,流通顺畅。
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容许仿铸。
此后,全国各地纷乱开机铸造铜圆。
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一样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
清代当十铜圆首要分为两大类:1、“”; “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
除基地户部铸造者外,本地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
计有:1、基地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苏;17、安徽;18、广西;19、新疆。
清代铜钱背满文对照表(收藏备用)

清代铜钱背满文对照表(收藏备用)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大清帝国,是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
许多的清代钱币都有满文,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义呢?今天小编就分享一下关于清代古币上的这些满文含义。
钱币背面用满文表示局名,是清代铸币的重要特点之一。
清代古钱币的背面通常有光背,汉字,满汉文,满文,这几种形式,康熙后,清代古钱币逐渐由满汉文的形式转变成纯满文,左边为“满文宝”,右边为“满文铸地名”。
满族使用过的文字,在清代称作“清文”或者“国书”。
满族原是金代女真族的后裔,女真族原有女真文。
1234年金朝灭亡后,女真文仍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直至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失传,改用蒙古文。
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二人在蒙文字母基础上创制满文颁行,这就是“无圈点的老满文”。
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2)命达海改进这种文字,主要改变了字母写法,在字母旁边加圈加点以区别同形字的读音以及另造译写汉字音的字母。
改进后的满文称“有圈点的满文”,共有40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同一字母在词首、词中、词尾时,写法各不相同。
满文的基本笔画有:字头(uju)、字牙(a)、字圈(fuka)、字点(tongai)、字撇(aka)、字尾(uncehen)等。
字母没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
自左而右上下直书。
有满文篆字32种,以及花体字(多用于楹联)。
清朝用满文写的文献,初期有《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政府重要档案,是研究满族社会历史和中俄关系等的珍贵资料。
清朝的15种古钱币,一起来学习,涨姿势!

清朝的15种古钱币,一起来学习,涨姿势!天命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
铸行量不大,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小平大型。
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
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大。
汉文天命通宝天聪天聪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清朝前身后金的钱币。
由清朝太宗皇太极在后金皇太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始铸。
明天启六年( 1626 )即努尔哈赤天命十一年,皇太极嗣位。
次年改元天聪。
天聪元年铸当十的满文“天聪汗钱”,完全仿天启大钱的形制。
又铸汉文“天聪通宝”钱,轮廓外圆,很完美。
满洲崛起辽沈时,为济饷糈而铸。
“天聪汗钱”背“十一两”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
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
顺治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
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
“顺治通宝”背左“延”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继位。
只保留户部宝泉局和江南省江宁局铸“康熙通宝”制钱,其余各局停铸。
后于康熙六年各省恢复铸行,此后又相继停铸行。
康熙通宝钱铸行时间长达六十年,铸量较多,但版本较简单,北京宝源,宝泉两局沿“顺治通宝”满文钱式,背文满文,其它各地钱局所铸,背文满汉文局名各一字,民间为方便记忆把这钱钱局名串成了一首诗“同福临同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此外还有“巩”、“西”两种,但数量不多,要收集全不易。
康熙康熙通宝,清代钱币。
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
4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康熙通宝(四)

古钱币收藏必备知识点系统讲解清朝入关后的钱币——康熙通宝康熙通宝(一)在古泉界,提到那种钱币最受欢迎、知名度和认知度最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非康熙通宝莫属。
因为,收藏古钱币的人,几乎没有不玩康熙通宝的。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69岁),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我个人比较喜欢康熙通宝,因此对康熙通宝关注会稍微多一些。
我查过康熙通宝的存世量,正清康熙皇帝在位61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达,货币发行量很大。
清张廷玉等编著的《清朝文献通考》曰:"康熙元年(1622年)颁行‘康熙通宝’,因产铜有限,停,工部差人办铜,统由各关差购送……是年铸钱二亿九千七百八十九万六千三百八十。
"可见康熙元年铜料缺乏,但是也铸了近3亿枚铜钱。
据史料统计康熙年间每年铸钱量一般有3亿至5亿枚。
也就是说康熙在位61年里,初步估算国家铸造康熙通宝超过200亿枚,可谓铸期之长、存世之丰,这是历史仅有。
但真么有那么多康熙通宝存世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康熙皇帝始铸康熙通宝,重量达到1钱4分,也就是大概5.3克左右,钱币厚重、美观、大方。
但是,铜在古代一直是战略资源,国家整体很稀缺。
那里有利润,那里就有投机倒把,古来如此。
当时,百姓把国家铸造的康熙通宝钱币用来制作纽扣或者其他铜制用品,存在着毁坏钱币的风潮。
导致了市场上流通的康熙通宝锐减。
因为百姓私自毁坏钱币,加强国家铸造1钱4分重的康熙通宝一直处在亏损状态,所以,在康熙22年开始对钱币减重,开始铸造七分康熙,就是重量是以前康熙通宝大钱重量的一半,当然钱币直径也小了很多,导致了现在市场上七分康熙的大量存在。
一枚不起眼的大清铜币凭什么价值过百万

一枚不起眼的大清铜币凭什么价值过百万一枚不起眼的大清铜币凭什么价值过百万2016-06-11 古董艺术收藏16评导语:大清铜币成新宠,成为不少收藏人士的追捧对象,究竟大清铜币为何受到如此多人的追捧呢,为什么大清铜币价值如此高,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大概历史背景。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 ,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
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九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
十九省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
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就有数百种之多。
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
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每每以搜寻不同版式的铜圆为最大乐事。
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
清代末期开机铸造铜圆的十九省二十局,无一不铸造当十铜圆,而二文、五文、二十文铜圆则仅有部分省局铸造。
故本文所列铜圆收藏方法,仅就当十铜圆而言。
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变成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反盈天,动辄上百万的天价。
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通常古玩市场上的多为假造品。
现在“大清铜币”价格一路狂飙,致使假造状况越演越烈。
家住沈阳的陈先生,是某小区保安,因为其家中的一枚大清银币,陈先生现在可是一方名人。
陈先生在在老家拆迁房子发现了一枚大清银币,据陈先生的父亲介绍,这枚银币还是自己小时候爷爷送给他的玩具,玩了两天就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在一次秋拍中,以168万的高价成交。
这下,陈先生在当地可是出了名的富豪,但陈先生表示,虽然现在有钱了,但钱还是得花在刀刃上,我愿意拿出三分之一的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我国,收藏家极其喜欢这枚钱币,由于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民间传说,“大清铜币”反面的龙,能增加人的气运,趋吉避凶,所以这枚钱币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欢。
“大清铜币”收藏价格难以估量,版式繁复,尤以当十者为最。
清代厌胜钱之八卦花钱介绍!

清代厌胜钱之八卦花钱介绍!压胜钱也称厌胜钱。
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官铸和私铸,其包含的内容,反映了古代民俗文化的风貌。
形制以方孔圆钱为主,形状各异,不是正规钱币,大多数不用于流通,而用于赏玩、佩带。
清代、一品当朝、状元及第背喜结连理图花钱稀有有其珍贵之处:一,中间有一个方孔,这是机制铜元中独一无二的设计,熟悉机制币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设计,所以才没能通过审核,有资料记载,铸造量不超过五千枚,经过上百年的沉淀,已经很少出现在市面上了2,严格意义上来说,安徽省“徽”是错别字,也就是说,这枚铜币是一种很罕见的错别币。
3,“一元十文一文”的设计思路,在那个时代是非常超前的。
4,37毫米直径,2.5毫米,重量13.8克,比普通的机械铜元还要高。
这就是它的珍贵之处还有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宣统二年推行“废两改圆”,这一方案引起了无穷的争议。
(一)就材料而言,可分为金,银,铜,铁,铅,牙,木等。
(二)按钱形来分,大小不一,形体大如盘,小如鹅眼,有葫芦形、方形、桃形等。
(三)按用途分:赏玩、馈赠、卜挂、佩饰、洗儿、布帐、官灯坠、殉葬、棋子、包袱等。
山鬼背八卦钱,是厌胜钱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能辟邪,又能美观。
正面:“山鬼,雷霆杀鬼降魔斩妖辟邪永保神符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其实也算一个咒语,八卦图就是乾—巽—坎—离—震—兑—艮—坤。
古代都是佩戴在身上,既美观,又有祛除乱东西,保平安的美好愿望,深得人们的喜欢。
留存到现在的有部分传世之宝,可以说非常的漂亮,虽然现在佩戴的人不多了,但是依然可以收藏把玩,寓意很好,市场价值也在不断上升中。
声明: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自公众号:淡名收藏,更多精彩的钱币和古董请关注我。
如果喜欢的话,赶紧点个"在看" 分享给你的好朋友们吧,爱你么么哒 !好消息你在文末点亮在看就可以换取合作机会哦“在看”目前20372+藏友已通过本协会成功出手藏品如果您觉得我们推送的内容不错,欢迎分享转发。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为什么都这么贵?因为它是大清朝“关门币”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为什么都这么贵?因为它是大清朝“关门币”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为了解决各地银元局与铜元局生产铸币混乱的问题。
四月间度支部下令造币权归属中央。
将各省所设银、铜元局造币厂一律裁撤,仅仅保留粤、鄂、川、滇、奉、甯等六处作为分厂,并且直接归属度支部总厂管辖。
清政府的全国统一币制设想仅仅持续了两年多!宣统年造一厘,样币(三级币;未流通级别:200000元)度支部于四月间颁布了《币制则例》,确定了国币单位名称为“圆” ,以银为本位,壹圆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另外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种银毫及五分镍币,二分、一分、五厘和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
宣统年造· 一厘铜元系列宣统年造一厘,黄铜版(四级币;极美品:60000元)宣统年造一厘,青铜版(四级币;未使用:150000元)宣统二年铜币辅币从至今发现的辅币来看,曾经短暂流通过,存世数量极其稀少!经过史料记载,宣统年造一厘样币是奥地利维也纳造币厂所造。
币坯制作精良,压力足,其外缘明显异于流通币。
宣统年造· 五厘铜元系列宣统年造五厘(三级币;近未使用:100000元)宣统年造五厘,青铜版(二级币;未使用:250000元)宣统年造五厘,白铜版(二级币;无定价级别珍品)在目前发现的宣统二年铜辅币中,我们得知:其中五厘面值的发行量最为稀少,几乎未参与流通。
目前该套钱币在中国钱币博物馆中珍藏(白铜版除外)!白铜为近年来发现的珍品,具体持有者不得而知,只发现存世一枚!宣统年造· 一分铜元系列宣统年造一分,试样版(四级币;近未使用:60000元)宣统年造一分,黄铜版(二级币;未使用:250000元)宣统年造一分,青铜版(二级币,未使用:250000元)宣统年造· 二分铜元系列宣统年二分(三级币,未使用:250000元)宣统年二分,薄坯版(二级币,未使用:300000元)宣统二分,青铜版(二级币,未使用:300000元)宣统二分,白铜版(一级币,无定价级别)宣统三年大清铜币系列宣统三年除了十文正式流通外,其余的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都没有进行正式流通,大清朝就完了!宣统三年一文,黄铜(九级币,普品:50元;极美品:300元)宣统三年一文,黄铜试样(二级币,未使用:150000元)试样币和流通币字口的区别宣统三年一文,满穿(四级币,未使用:100000元)宣统三年一文,满穿,试样币(二级币,未使用:150000元)二文,黄铜版(二级币,未使用:250000元)双花二文满穿(二级币,未使用:300000元)三年五文(三级币,未使用:150000元)三年五文宽缘版(四级币,近未使用:50000元)宣三,大字十文(三级币,极美品:150000元)宣三,黄铜版(二级币,未使用:250000元)宣三,白铜版(一级币,无定价级别)宣三十文,流通币(九级币,普品:150元;极美品:500元;近未流:1500元)宣三,二十文(三级币,近未使用:120000元)宣三二十文,青铜版(一级币,无定价级别)宣三二十文,白铜版(一级币,无定价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清朝康熙年间,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部叛乱, 为了统一大计,皇上派兵前往平叛。不料部队到 了边关,军饷难以接济,朝廷特许可带兵大将临 时铸钱,以解燃眉之急,军方便到当地寺庙求援, 深明大义的喇嘛以国事为重,慷慨献出院中所有 铜佛及18 尊金罗汉,让军方熔化铸钱。因而此钱 金光灿烂,故称“罗汉钱”。
A
16
A
17
乾隆通宝
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 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 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 名。
A
18
A
19
嘉庆通宝
清代钱币中的嘉庆通宝,马定祥先生在批 注《历代古钱图说》时说到,嘉庆通用钱 庆字底部攵均少一横,唯见一小平祖钱书 作攵。这说明,他尚未见过书作“攵”的 母钱、样钱和通用钱。
A
3
A
4
A
5
顺治通宝各个省份出的各不相同
A
6
A
7
康熙通宝
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 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 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 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 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 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 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 满汉文钱。
二说是道光年间,杭州净慈寺有罗汉像500尊, 一位虔诚的信徒偶然在罗汉像的背洞里摸出这种 康熙钱,认为神赐,如获至宝,将摸出的铜钱称 为“罗汉钱”。
事实上“罗汉钱”是专为康熙皇帝60寿辰而铸的 一种祝寿钱。
A
14
A
15
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单以其小平制钱而言,由于雍正 在位仅仅13年,不仅比起康熙在位61年差 得太多,而且比起顺治在位的19年也不及, 况且顺治作为清朝开国皇帝,其铸钱受着 社会变化的影响,不断变换面孔,形成了 多种格局的钱币,而雍正通宝作为盛世之 后的王朝自然无此多虑,也就省去了许许 多多的变化。
A
26
A
27
A
28
同治通宝
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 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同治皇 帝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 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 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 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A
29
A
30
A
31
光绪通宝
光绪帝在位30多年,不能不说他在励精图 治殚心极虑,希望有一个变革一个强盛的 前景,即使在货币发行上也逐步引进了西 方先进的机制技术,各铸钱局均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发行了多形式多版别秀美小巧 的光绪通宝、光绪重宝,形成了在中国铸 币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A
20
A
21
A
22
道光通宝
道光通宝形制特点基本与嘉庆钱相同,所 不同者只是新疆际克苏、库车因缺少黄铜 而开始铸折五当十升值平钱,这是清代虚 值大钱的滥觞。道光通宝只少数钱背有星 月纹以及记地、记年、记值的汉字,但却 不多见。 NhomakorabeaA
23
A
24
A
25
咸丰通宝
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平钱。 因政治腐败,经济危困,铸行未久即收到 各种重宝、元宝大钱冲击,通宝钱遂严重 贬值,故制作简陋,形制混杂;全国27局 所铸的小平钱,铜质、大小及文字各不相 同,粗略者多而精良者罕见。
A
32
A
33
A
34
宣统通宝
宣统通宝是在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后,改 元宣统,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 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 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 两种,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 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
A
35
A
36
A
37
A
38
谢谢!
A
39
清朝铜钱
A
1
清十帝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A
2
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 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 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 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 “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 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 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 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 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 “顺治五式”。
A
8
A
9
康熙通宝花钱是由民间雕刻流传下来的
A
10
看看两个康熙通宝有什么区别?
A
11
康熙通宝普通版
康熙通宝罗汉钱
A
12
罗汉钱:是清朝康熙年间铸的一种特别钱, 个子也和普通的康熙钱一样大小,只是“康 熙”的“熙”字左边少一直画;铜的颜色特 别黄,看起来有点象黄金。
关于罗汉钱主要有两种说法
A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