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师提问技能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民族预科教师的提问技能
摘要: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的。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主要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在教师教学中的功能:传递信息、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和“在学生学习中的功能: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语言、引导方向、巩固强化”两方面。

关键词:提问技能提问类型民族预科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的。

纵观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因此,提问也就成为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一致认同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师必须掌握的基
本教学技能。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叩其两端”的追问方法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精神产婆术”教学法都是教师高超的提问技能的展现。

课堂提问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多边设疑、交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使任何教学技能的使用都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出发,教师巧妙的提问能够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智慧,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因此,课堂教学提问技能的使用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提问教学示范和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掌握思维的规律,形成问题意识,学会在自己的学习
过程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性格上的内敛性和民族心理的独特性,以及地域教学的差异化,目前的预科大学语文主要是静态课堂,这就对民族预科的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提升预科教师的提问技能。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主要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在教师教学中的功能:传递信息、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和“在学生学习中的功能: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语言、引导方向、巩固强化”两方面。

一、教师提问技能的应用类型
教学提问的具体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根据设计问题时检测目标的不同,将问题分为两个层次、六种类型。

两个层次是指低级认知问题和高级认知问题。

低级认知问题是用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已学过的知识,理解的程度如何,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

低级认知问题通常只有一种确定的答案。

高级认知问题是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分为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高级认知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确定的,因此对答案的评价就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优与劣。

另外,根据提问的技巧,把提问又可分为四类,即诱导提问、疏导提问、台阶提问、迂回提问。

诱导提问是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并能指引解决问题途径的提问类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疏导提问就是用提问的方
式来启发和指引学生活动和思考的方向,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台阶提问即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难度与梯度,由易到难逐步提出一系列问题。

迂回提问就是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著名的“曲问”,即不直接问要解决的问题本身,而是先绕一个圈,问其他容易回答的“焦点问题”,再慢慢绕回来。

除此之外,根据教学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分类可分为: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和自答式提问,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教师提问技能的实施要点
(一)提问要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提问要注意梯度。

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

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考的轨迹有一段距离。

由此可见,“解答距”越短的问题越容易回答。

对于整个问题体系来说,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即教师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原则对问题进行设计,先提认知理解性问题,然后是分析综合性问题,最后是创设评价性问题。

问题难易度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于导致恐惧心理的恶性循环。

(三)提问要注意映射度。

问题设置应注重最佳角度在哪里。

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

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为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注重问题与回答之间的映射关系,不要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某一问题。

在提问时也应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幻出新颖的角度。

(四)提问要注意密度。

适度的课堂提问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

但是如同所有真理跨过一步将是谬误一样,不恰当的提问必有悖于上述目的。

我们在问题设置的同时要把握住合理的密度,问题不宜过密过细,提问更不宜过频,太多的提问只能是走马观花,而且还影响有效信息的摄入。

反之则使问题衔接吃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问题设置不宜过频,应控制提问的密度,将提问与讲授、讨论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五)提问要注意趣味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赵凌.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讲授技能指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8.7
[2] 冯晓林,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8
[3]张翠玲.问题教学及其设计原则初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6)
作者简介:赵凌(1973—),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教育与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