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机械化种植品种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耐旱、耐寒等特点,适宜于生长在干旱山区和荒漠地带。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是实现高粱生产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项关键技术。

一、优选品种高产栽培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良好产量和品质的品种。

我国高粱品种繁多,如内蒙古白高、豫高11、晋高2号、陕西8号等品种都是比较优良的,选择种植品种需根据土壤、水源、气候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二、适时播种高产栽培需要适时播种,一般在当地土壤温度普遍达到10℃以上,气温稳定在5-7℃时开始播种,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初。

以栽培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土地为高粱的最佳种植地点,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三、密植高效在选择种植区域后,要注意栽培密度。

一般来说,高粱的株距宜控制在20-25cm,行距宜控制在60-75cm之间。

控制密度可以使植株之间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长更加均匀,产量更高。

四、保持适宜土壤湿度高粱要求土壤有较大的疏松度和透气性,保持土壤湿度也是关键。

在生长期内要始终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和结实的时候,水分的供应要足够。

同时注意避免积水和排水不畅的情况,以免对高粱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五、施肥管理高粱的肥料管理需要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高粱的生长需要进行调配。

高粱生长期一般需要进行2-3次追肥,一般情况下是春季追肥1次,夏季追肥1次,秋季追肥1次,并根据高粱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肥料配比。

同时注意不要施用过度,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病虫害防治高粱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高垣螟、假单胞菌性叶斑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要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及时换作茬、轮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相对综合的系统,需要在实际种植中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与改进,保证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等特点。

再生高粱作为高粱的变种,其生产效益更高。

下面将介绍高粱和再生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高粱品种,耐旱抗逆性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适应性好的高粱品种有红高粱、绿高粱等。

再生高粱选用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如再生能力强的角果高粱。

二、土壤准备高粱适应性广,可以在一般土壤条件下生长,但对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翻耕,深翻15-20厘米,破坏虫卵和杂草茎根。

加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使土壤富含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三、时期播种高粱和再生高粱的适宜播种时期是在气温适宜、无霜期的早春。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四、播种方法1.直播法:在良好的地块上,先将土地整平,然后进行直播。

将高粱种子均匀撒在地面上,然后用锄头轻轻覆土,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

2.穴播法:在地块上开挖一定深度的穴床,将高粱种子放入每个穴床中,然后覆土,保持适宜的湿度。

五、水肥管理高粱生长期一般需要35-45天,这个时期是高粱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适时浇水。

避免拥挤生长,影响通风和光照。

对生长势较弱的植株,可以适当喷施矿质肥料和有机肥料,补充养分。

六、病虫害防治高粱和再生高粱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高粱炭疽病、高粱蚜虫等。

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按照药剂说明进行正确施药。

七、收获和加工高粱的收获期一般是在种子成熟后,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或红色。

使用手工或机械割取高粱穗,并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包括去壳、晒干等步骤,使高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并用于食用或燃料制作等用途。

高粱和再生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时期播种、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和加工。

根据这些要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可以提高高粱和再生高粱的产量和品质,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高粱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高粱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粱;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引言高粱,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秆实心,中心有髓,分蘖或分枝,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

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

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

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

性喜温暖,抗旱、耐涝。

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

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

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我国栽培区域较广,除东北之外,吕梁山区种植高粱面积大、产量多、品质佳、效益高,且中长期市场潜力大、综合前景好。

因此,在吕梁山区,高粱栽培技术值得开发研究、广泛推广。

1合理轮作高粱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消耗地力较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瘠薄能力,能够作为多种作物的后茬。

高粱不宜重茬,重茬高粱不仅氮素消耗多,不利于养分均衡利用,而且黑穗病发生也会加重。

高粱轮作倒茬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一年一熟区常以高粱作为大豆的后茬与玉米、谷子轮作;在盐碱地区,前茬以豆类、葵花为佳;旱坡地、平川水地以瓜类、薯类及油料作物为前茬。

春播高粱的生育期为100~125d,甜高粱的生育期比较长,一般为130~150d。

2机械化深耕技术2.1土壤选择适宜高粱生长的土壤,一般应是耕作层深厚、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

2.2深耕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进行深耕整地,在深耕整地过程中,应当注意深浅一致,做到不留犁沟及残茬、杂草;尽可能早秋耕,做到秋雨冬用;要根据土壤状况掌握耕作深度,一般以耕深30cm为宜;要根据土壤的湿度适当深耕,一般以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深耕效果最好。

在丘陵山区机械化深耕时,采用大型拖拉机耕作时的工作速度应控制在5km/h左右,耕深要求达到24cm;采用中型拖拉机耕作时的工作速度应控制在4km/h,耕深达到20cm;采用小型拖拉机耕作时的工作速度应控制在3.5km/h,耕深达到18cm。

中晚熟航天高粱品种晋粱11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晚熟航天高粱品种晋粱11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晚熟航天高粱品种晋粱11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晚熟航天高粱品种晋粱11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航天高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晋粱111号作为中晚熟品种,在各地具有广泛的种植价值。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对于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土壤选择、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土壤选择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种植高粱。

高粱适应性强,但最适生长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5.5-8.5之间的壤土。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避免选用重盐碱地、水水易涝地和斜坡等不利于高粱生长的土壤。

二、品种选择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中,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高粱品种,例如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的品种,而且耐抗性强、产量高的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提高产量。

三、施肥管理
1. 控制氮肥的施用,以避免高粱茎秆生长过旺而影响籽粒的发育;
2. 在种植前充足的基肥,保证高粱的营养需求;
3. 适时施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有利于高粱的生长和坐果。

四、病害防治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中,病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高粱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因此要定期喷洒农药进行治理和预防,及时发现病毒病害,立即进行适当的防治措施。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中,虫害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高粱常见的虫害有高粱螟、白粉虱、高粱叶蝉等,对高粱生长发育造成危害。

针对不同的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方法,对高粱进行适时的防治,减少虫害对高粱的伤害。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是提高高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而上述措施只是一部分,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栽培,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高粱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优质、高产豫粱八号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豫粱八号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的开 9963 作母本,以早熟、抗病性较好的材料 9812为父本进 行有性杂交,经过连续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抗逆 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棉花新品种。2004~2005 年参加山西省 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 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晋审棉 2006005。 2 特征特性
地下部生长较快,地上部生长较慢。 2. 2 丰产指标
幼苗粗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基部粗实、喇叭口大。 拔节前株高达 60c m左右,可见叶 10 片。 2. 3 苗管理措施
(1)及时查苗,如发现缺苗处及时带土移栽。 (2)早间苗,适时定苗,在 3~4 片叶时间苗,5~6 片叶 时定苗,间苗时留浅红色叶鞘苗,去除杂苗,要做到去弱苗、 留壮苗,留苗要均匀一致。如果行距是 50cm,株距应保持在 33. 3~36. 6cm之间,(52500~60000 株 / hm2)。 (3)适时中耕,定苗后人工浅锄一次,7~10d 后再深锄 一次,拔节时中耕结合追肥,追 N、P、K复合肥 300kg/ hm2。一 定要做到壮苗早 发。 3 拔节至抽穗 3. 1 生育特点
生育 期121d,比对 照中 棉41 早熟 2d,属于中 早熟类 型, 早 熟高产 ,早熟 不早衰 。植株 塔型,出苗快 、开花结 铃较 早、 整 齐度好 、生长 势强,株高中 等、株 型清秀 ,叶片大 小适 中, 叶 色稍淡 ,茎 秆茸毛 较少 ,长势 好, 铃卵圆 形较 大,主 茎 果 枝节间 长, 结铃性 强, 吐絮 畅,易 采摘 ,衣分 高,株 高 102. 6c m, 第一果 枝节位 6. 5 节, 单株 成铃 16. 5 个 ,单铃 重 5. 2g,衣分 41. 29%,子指 9. 9g,上 中下 结铃均 匀,纤维 洁白 色泽好 。 3 产量表现

北方地区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高粱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强、耐旱性强、产量高等优势。

为了提高高粱的品质和产量,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北方地区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高粱。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高粱品种是种植成功的第一步。

北方地区适宜种植的高粱品种有红高粱、白高粱、黄高粱等。

农户应根据自己的种植区域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高粱品种,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准备在种植高粱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耕地,翻耕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犁地后进行平整,破土细碎,排水良好。

如果土壤贫瘠,可在播种前施入适量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三、播种密度和深度高粱的播种密度和深度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高粱的适宜播种密度为每亩8-10公斤,播种深度在3-5厘米左右。

密植可增加高粱的竞争力,提高产量,但也要避免过密造成植株缺乏养分和生长不良。

四、及时灌溉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高粱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在高粱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灌溉是关键。

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高粱生长状况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高粱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施肥管理在高粱生长期间,及时施肥对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可以根据高粱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如基肥、追肥等。

农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种类,如氮、磷、钾等元素比例要适当,不可过量施肥,以免对高粱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六、病虫害防治高粱在生长期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高粱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户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

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杂草,保持田间通风良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七、收获与储存高粱成熟后,应及时进行收获和储存,以保证高粱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在高粱籽粒成熟后,可以进行机械化收割或手工收割。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干燥,保持高粱籽粒的干燥度,防止霉变和发芽。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优质饲料和工业原料。

了解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对于提高高粱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第一,选择优质种苗。

高粱的优质种苗是高产的基础。

选择适宜生态条件下的品种,注意选择抗病虫害、抗旱和耐逆性强的品种。

种子应该健壮、无病无虫,并且具有良好的发芽力和出苗率。

第二,合理施肥。

高粱的高产需要适宜的养分供应。

在高粱的生长期内,根据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以及高粱对养分的需求,科学施肥,合理投入有机肥料和化肥。

特别是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应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有利于高粱的生长和形成健壮的株型。

合理管理田间灌溉。

适宜的灌溉是保证高粱高产的关键。

在干旱地区,干旱季节要坚持科学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高粱的需水量,及时进行灌溉,并且要注意合理控制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积累,以免影响高粱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第四,及时病虫害预防与治理。

高粱的高产离不开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在高粱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及时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早做好防治措施。

选择安全、高效的农药进行喷药,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的科学性,以确保高粱的健康生长。

第五,适时采收与储存。

高粱的种植在高粱成熟后,及时进行采收,避免高粱粒子过早脱落,造成减产。

采收后,要做好高粱的储存工作,注意储存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并及时清理仓库,防止高粱虫害的滋生。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包括选择优质种苗、合理施肥、合理管理田间灌溉、及时病虫害预防与治理以及适时采收与储存。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高粱是作物中播种量大、种植范围广的重要粮食作物,具有营养价值高、收获期长、灌溉条件宽松等优点。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技术、水分管理技术、农药技术以及农资等多种技术。

一、播种技术1、集约化种植。

在种植高粱时,要注意空间利用效率,建议采用三倍体空心播种,放宽播种间距,如果土壤肥力好可以采用2.5米×20厘米或2米×25厘米的播种排列方式。

2、选择优质的种子。

种子新鲜、洁净、隔子间距较近,种子重量相仿、如果是早熟品种可以做20头一粒处理,这样能使种子播种均匀,有利于作物群落的形成和高产栽培。

二、水分管理技术1、灌溉管理。

应根据气温、地温、湿度、蒸发量、植物生长期等元素来决定灌溉次数,且灌溉量要均匀,灌溉时时间不宜过长,当农作物发芽5~6厘米后就要进行一次灌溉,开花前后应積極灌溉,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2、减量灌溉。

减量灌溉是指在保证灌溉品质的前提下,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确保作物下部根部土壤足够的水分。

具体的减量灌溉技术可以通过实测或数值模型来分析,以有效管理地下水资源。

三、农药技术1、农药施用时间。

高粱作物主要在发芽期、开花期,穗粒期及半衰期使用农药,控制虫害及病害,以提高高粱产量。

2、农药类型及剂量。

农药类型及剂量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壤质特点和虫害种类及严重程度确定,使用农药时应加强耐药性管理,控制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及污染的可能性。

1、正确使用肥料。

只有科学施用复合肥才能有效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其数量需根据土壤和作物具体环境进行调整,以充分体现肥料的有效成分。

2、增肥增效。

可以在种子播种期间就采取施肥措施,根据作物传统种植技术的不同,采用大田和中膜的技术,加强作物的根系发育。

这样能够提高植株的生长力,调节内部营养,提高粮食作物的品质。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摘要】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土壤选择与改良、良种选育与播种技术、灌溉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对土壤进行选择和改良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土壤和进行有效的施肥是关键。

在良种选育与播种技术方面,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并合理进行播种是保障高产的关键。

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施肥技术也能够有效提高高粱的产量。

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损失,提高产量。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高粱, 高产栽培, 管理技术, 土壤选择, 改良, 良种选育, 播种技术, 灌溉管理, 施肥技术, 病虫害防治, 有效性, 发展趋势.1. 引言1.1 高粱的重要性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高。

高粱具有耐旱、耐寒、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种植。

高粱的籽粒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粮食之一。

高粱还可以用来酿造酒精饮料,生产酒精等工业原料,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高产栽培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使高粱的生长周期缩短,增加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的发展。

研究和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高粱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增加,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1.2 高产栽培的意义高产栽培的意义在于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粱的单产和总产,实现高效、稳定、持续的产量增长。

高产栽培还可以提高农田的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高产栽培,可以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为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粱新品种豫粱九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

高粱新品种豫粱九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

高粱新品种豫粱九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高粱新品种豫粱九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环境选择、选地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豫粱九号的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高粱;豫粱九号;高产栽培屮图分类号S514. 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 (2015) 15-0042-01高粱是世界五大谷类作物z —,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Z -O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其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已由过去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向往天然、保健、营养的食品发展。

高粱作为杂粮之一,高粱米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牛素、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因而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豫粱九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科院以“M08A”为母本,自选商恢6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于2013年通过鉴定,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1]。

经鉴定:蛋白质含量& 98%,赖氨酸含量0.21%,籽粒含淀粉73.27%。

豫粱九号,淀粉含量高,其屮直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26.99%,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73.01%,是一个理想的适宜淀粉加工和酿酒的专用糯质高粱杂交种,比普通高粱的出酒率提高20%以上[2]。

1环境选择対于优质高产高粱的生产基地,首先要选择无污染的环境,要求基地不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基地附近无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其灌溉水源地、地下水或河流上游无排放有毒物质的企业,使基地所处的大气、水体、土壤屮的冇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标准[3]。

2选地整地应选择耕作层肥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地块栽植高粱。

一般要求耕作层内含有效磷42 mg/kg>有效钾180 mg/kg>全氮8. 4 g/kg>碱解氮120 mg/kg.有机质16.6 g/kg以上。

小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灭茬施肥,用播种机械种肥异位同播,用复合肥(15-15-15)600〜750 kg/hm2 作底肥。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对于高粱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进行一些详细的介绍。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高粱生长的土壤选择和准备是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高粱适宜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者壤土,土层深厚,排水性好。

在种植高粱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整地和施肥。

整地的深度一般为25-30厘米,可以促进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持水分。

在整地的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二、品种选择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高粱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种植习惯等因素。

对于气候寒冷的地区,可以选择抗寒性好的高粱品种;对于水分充足的地区,可以选择抗涝性好的高粱品种。

还需要注意选择高产、耐旱、抗病虫害的高粱品种,以确保产量和质量。

三、适时播种高粱的适时播种对于产量和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高产栽培期在4-5月份进行播种。

适时播种可以避开冻害和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保证高粱的生长和发育。

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比如用蒸汽熏蒸或浸泡种子,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需要控制好播种深度和行距,保证种子的生长空间和养分的充足。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高粱的生长期,需要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进行适时的追肥。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施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础施肥主要是在播种前进行,可以通过混合施入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追肥主要是在高粱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阶段的需要,适时追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保证高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科学浇水管理浇水管理是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高粱的生长季节,需要确保土壤的适度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和气候的变化,适时进行浇水。

对于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分的浪费。

高粱品种通杂126 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品种通杂126 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4.3 适宜种植区 金糯272适宜在四川省丘陵平坝地区春、夏季节种植,在川西地区,是适宜小麦、油菜等收后安全种植的后茬高粱品种。

与以往育成的杂交高粱品种相比,金糯272的单宁含量有了显著提升,可以有效提升酿酒品质,符合酿酒企业的需求;制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减少了播种环节,使种子生产更简便,符合种子生产企业的需求;植株矮、抗倒伏、耐密植、宜机收,可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生育期短,种植调节性大,可有效衔接油菜和小麦茬口,做到更安全地种植,符合种植户的需求。

综上,金糯272是一个适应各方需求、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1]倪先林,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陈国民,胡炯凌,丁国祥.高粱重要抗性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福建农业学报,2012,27(6):652-660[2]曾祥忠,孙静,涂佑能.酒用高粱红缨子制种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中国种业,2015(6):66-67[3]尹大宽,唐友才,李于兴,朱亮,彭远松.高粱新品种国窖红一号有机丰产栽培技术.四川农业科技,2010(1):26[4]酒业财经.郎酒酿造专用高粱“郎糯红19号”,郎酒品质的原始码.(2021-03-18)[2022-05-09].https://k.sina.com.cn/article_61109 20062_16c3d3d7e00100pbl9.html[5]丁国祥,曾庆曦,陈国民,刘兴全.四川糯高粱品种的酿酒品质及其育种目标.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2):14-16(收稿日期:2022-05-30)高粱品种通杂126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李 岩1 金广洋2 周 伟2 李 默1 邓志兰1 徐庆全1 呼瑞梅1崔凤娟1 王振国1 王探微1 周亚星2(1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通辽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028000)摘要:通杂126属于酿造型高粱杂交品种,由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育成,于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酿造品质好、丰产性和稳产性强、抗旱、抗倒伏、适应性广,适宜在赤峰市、通辽市等中早熟高粱种植区春季种植。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一、技术概述“红缨子”优质高产高粱新品种是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用当地传统高粱品种小红缨子系统选育而来,是目前产量高且品质优的地域性常规糯高粱新品种,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是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

“红缨子”优质高粱种属糯性中杆中熟常规种。

生育期春播130天左右,夏播120天左右;株高2.4m左右,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色浓绿,叶宽7.2㎝左右,总叶片数13叶,散穗类型,穗长32—38㎝,穗粒数2800粒左右,颖壳红色,籽粒红褐色,较易脱粒。

抗病、抗旱能力较强,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云南)。

“红缨子”高粱糯性好,籽粒坚实、饱满、扁圆形,千粒重为18ɡ--22ɡ,颜色为棕黄或红褐色,粒小皮厚,淀粉含量65%以上(其它品种含量为55%),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88%---93%(因土质、气候不同而异),玻璃质好,单宁含量1.68%(酱香型白酒原料高粱单宁含量必须在1.0%----2.0%之间),耐蒸煮,耐翻糙,出酒率最高,酒质好,是最符合酿造茅台酒工艺要求的优质原料。

二、技术要点1环境选择“红缨子”高粱在永胜县的适宜区为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

高于此海拔种植大小春两季间矛盾突出,且“红缨子”高粱空瘪率增高,成熟度差,影响其质量,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红缨子”高粱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通透性良好,肥力中上等的缓坡地或平地种植。

2“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1)整地及施肥种植“红缨子”高粱的地块应在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时进行整地,犁耙后做到田平土细。

每亩以1500公斤优质农家肥做底肥,以50公斤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做种肥施于播种沟侧(注意肥料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种子发芽后出现烧苗现象)。

(2)种子处理为了保证种子出芽率,选取颗粒饱满、个头大的种子,剔除干瘪、粒小的,然后将放置在太阳下暴晒2-3天,这样可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使种子发芽率高,并出芽整齐。

高粱种植如何实现高产?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

高粱种植如何实现高产?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

高粱种植如何实现高产?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高粱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古老的谷物之一。

高粱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粒用高粱、糖用高粱和饲用高粱等,用途广泛,种植价值高。

而在高粱的种植过程中,如何实现优质高产是提高农户经济效益的关键。

那么,高粱种植如何实现高产?现将高粱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高粱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高粱种植忌连作,连作一是造成严重减产,二是病虫害发生严重,高粱植株生长高大,根系发达,入土深,吸肥力强。

一生中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合理的轮作方式是高粱增产的关键,最好前茬是豆科作物。

二、精细整地秋季耕翻,深耕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更后要连续进行耕地、镇压整地作业。

三、种子处理1.选种、晒种: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发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2.浸种崔芽: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晾干后播种,起到提高出苗率与防治病害的作用。

3.药剂拌种: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种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

四、适时播种春作播种期约在农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秋作则选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

高粱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5厘米。

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受的阻力大,出苗时间延长。

播种过浅,表土跑墒多,种子易落干,对出苗同样不利。

高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8℃,一般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播种较适宜。

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因土壤而不同。

壤土为15—17%,粘土为19—20%。

发芽要求土壤的最低含水量,壤土为12—13%,粘土为14—15%,沙土为7—8%。

高粱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分析

高粱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分析

高粱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分析高粱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强、耐旱性好等特点,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

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提升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粱的高产栽培综合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帮助种植户更好地掌握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高产栽培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宜的高粱品种。

在我国,高粱品种繁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宜的高粱品种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应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高粱品种进行种植。

比如在北方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品种,而在南方湿润地区可以选择抗病品种。

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土壤类型和光照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高粱品种,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粱的产量潜力。

二、科学施肥施肥是高产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方面,首先要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保持土壤的肥力。

在播种前应充分施入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对于保证高粱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高粱生长过程中,追肥的时机也非常关键,一般在高粱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等生长关键期要进行追肥,以满足高粱的生长需求。

同时还要注意做到氮、磷、钾的平衡施肥,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养分也不尽相同,要根据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

三、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对于高产也非常重要。

首先是合理的密植和整枝。

一般来说,高粱的种植密度较大可以提高高粱的产量,但是密植过大也会导致高粱植株间的竞争,影响产量。

所以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高粱品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密植。

在高粱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整枝,及时去掉一些不良的分蘖和不良的生长部位,保证植株的生长有序,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粱的产量。

四、适时灌溉高粱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适时的灌溉可以保证高粱的正常生长。

在北方干旱地区尤其需要注意灌溉的问题,因为干旱对于高粱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土壤干旱会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

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粱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粮食来源。

高粱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适应性强,是干旱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高粱的产量和效益,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高粱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的田地。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结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二、种子选择和处理选用适宜的高粱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粱品种,具有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生长势好、灌浆期适中等特点。

在种子处理方面,可以采用种子浸种、种子外涂剂、种子种衣等技术手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增强高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适时适量施肥高粱生长期短,生长势强,对养分的需求大。

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高粱的生长特点,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适时适量地进行追肥,不但要使高粱生长势强,还能充分发挥高产高效的作用。

四、密植高效栽培高粱是耐旱抗寒的作物,生长势强,因此可以适当采用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密植不仅可以节省耕地资源,提高种植面积的产量,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有利于高粱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高粱的产量。

五、科学浇水管理高粱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因此在浇水管理中,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浇水,根据高粱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水分的情况,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避免干旱或水浸的现象发生,提高高粱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六、病虫害防治高粱的病虫害主要有高粱镰刀菌病、高粱纹枯病、高粱叶枯病、高粱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对高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病虫害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

在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高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七、适时收获和储存高粱的收获时间一般在高粱籽粒丰满、籽粒含水量较低的时候进行,适时收获可以保证高粱的产量和品质,避免天气和病虫害造成的影响。

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收,是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高粱的品种繁多,而且高粱的栽培技术也是相当丰富多样的。

合理的栽培技术既可以提高高粱的产量,又可以提高高粱的质量。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高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择地块高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是在选择种植地块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耕地,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地块。

要避开田地低洼处,以免发生积水,影响高粱的生长发育。

二、适时播种高粱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期来确定。

北方地区春季播种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秋季播种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而南方地区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播种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播种前应该对土地进行耕作准备,将土壤松软,然后施入适量的基肥,培肥均匀后再进行撒播。

三、合理密植高粱的密植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每亩种植的穂数越多,产量也就越高,但是密植过密了也会对高粱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时,适合的密植量是15×25cm,秋季播种时,适合的密植量是17.5×30cm。

在密植的同时要控制好营养的供给,防止缺肥,保证高粱的健康生长。

四、科学施肥高粱的施肥要科学合理,太过肥沃的土壤容易导致高粱生长过于旺盛,发生倒伏现象。

一般来说,高粱在生长期要施足基肥,出苗后要及时进行追肥,一般是在幼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开花期进行中追肥,以提供高粱生长所需的养分。

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钾肥和磷肥,提高高粱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五、合理灌水在干旱地区,要合理用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而在湿润地区,要避免水浸、水淤,要保持土壤的通气性。

高粱栽培中,要注意根系的生长,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但是不能过湿,以免发生根部腐烂等病害。

六、及时防治病虫害高粱生长期间,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92420141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粱机械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中、晚熟地区高粱的机械化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缓(控)释肥料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释放延缓,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4播前准备4.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均匀,排灌良好的耕地。

4.2轮作倒茬高粱忌连作,轮作年限在2年以上。

4.3秋深耕晒垡与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深耕晒垡,耕翻深度25cm ~30cm 。

结合机械化秋耕每666.7m 2施腐熟有机肥1m 3~2m 3。

4.4播种前旋耕92420142播种前旋耕做到无大土块和残茬,表土上虚下实,地面平整。

4.5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4.5.1品种选择选择经国家、省审(鉴、认)定的,适宜当地生态条件,株高150cm左右、穗柄稍长、主茎分蘖高度基本一致同时成熟的高粱品种。

4.5.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纯度≥93.0%、净度≥98.0%、发芽率≥80.0%、水分≤13.0%。

5播种5.1播期当5cm地温稳定通过10℃~12℃、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时播种。

5.2播种量每666.7m2播种量为0.5k g~0.8kg。

5.3播种方式采用机械化条播,等行距50cm~60cm或宽窄行宽行距60cm~70cm,窄行距30cm~40cm种植。

播种深度3c m~4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粱机械化种植品种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是一种粮食作物,也是一种灌木草本植物,其中芒种高粱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品种,其叶片宽阔,颜色呈淡绿色,花序簇状,果实呈淡黄色。

高粱因其耐旱、适应性强、抗逆
能力强、产地广、适宜于天秤节一等荒山坡地的种植,且产量高,是我国三大谷类主粮之一。

在高粱的种植中,优质高产的高粱品种选择以及高质量的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粱品种的选择
在高粱的种植中,高粱品种的选择对于高产和优质的高粱农作物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品种选择的原则和考虑因素进行高粱的品种选择,可以有效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并
减少农作物的疾病害虫侵害的情况,从而保障高粱农作物的品质和稳定性。

1. 品种的选择原则
以地域为基础进行品种的选择,选择产量高、抗逆性强(耐旱、耐涝、耐病虫害)生
长旺盛、适应力强、加工品质好的高粱品种。

2. 品种的考虑因素
常用的品种有:早熟品种、适应性品种、栽培习性品种、优质品种、矮秆型品种等;
抗逆性强的品种有:耐旱品种、耐涝品种、耐病虫害品种等。

二、高粱的栽培技术
高粱需要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高粱产量。

同时,栽培技术的实
施也是提高高粱抗逆性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粱的害虫侵害和疾病发生,从
而保障高粱的产量和质量。

1. 块茎繁殖技术
高粱栽培的首要步骤是选择品种和繁殖方式。

常用的繁殖方式有下茬块茎、地上茬块
茎和种子繁殖;其中,下茬块茎是传统栽培方式,地上茬块茎是最常用的栽培方式之一,
种子繁殖一般用于新品种的选育中。

2.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对于高粱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种植密度过高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少,植株争夺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也会加强,从而影响高粱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合理的种植密
度可以保证高粱正常生长,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高粱的产量。

3. 施肥
加强高粱的施肥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

在高粱栽培中,施肥应考虑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等。

施肥时应注意用肥量,不能过量施肥,以避免对土地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4. 病虫害防治
高粱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必要的工作,关系到高粱的产量和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土壤治理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高粱产量和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