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中职学生是青春期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尤其明显。
这些问题往往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本文将探讨一些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压力过大中职学生经常面临压力过大的问题。
压力可能来自学习、亲情、友情或其他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等。
应对策略包括:1. 学习放松技巧:中职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放松技巧,减少压力。
例如,听音乐、看书、做瑜伽等。
2. 沟通:学生可以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他们可以帮助发现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方法。
3. 调整心态:学生应该学会积极思考,尽量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
自卑感许多中职生在某些方面有自卑感,例如外貌、家庭背景等因素。
应对策略包括:1. 发扬自己的优点:学生应该发掘自己的优点,例如能够演讲、运动,或者拥有艺术天赋等。
2. 志愿服务:学生可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帮助他人来增加自信心。
3. 寻求专业帮助:学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医生或公共关系专家。
完美主义一些中职学生过于追求完美,可能导致效率低下,产生焦虑情绪等。
应对策略包括:1. 看到过度追求完美的局限性:了解过度追求完美的局限性,增加自信心并且对成败做出恰当的处理。
2. 制定合理的计划:学生可以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灵活运用时间和资源。
3. 向外界寻求帮助:学生可以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助确立合理的期望值。
人际关系问题中职生常常面临人际关系问题,如不良的朋友、感情纠葛等。
应对策略包括:1. 寻找更好的社交圈子:学生可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友谊,特别是那些积极向上的人。
2. 沟通是关键:学生应该学会沟通,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时。
如果学生有异议或是发现了问题,应当勇于说出来。
总结中职学生经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必须了解不同的情况以便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通过学会自我放松技巧、寻找更好的社交圈子、沟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了解并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焦虑和压力随着学业的加重和社会实践的压力,许多中职生会面临焦虑和压力。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未来的就业前景等问题,造成心理负担。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帮助中职生正确应对焦虑和压力,培养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二、自我认同问题在中职学校,许多学生会面临自我认同问题,特别是在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期待和压力时,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怀疑,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氛围,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三、人际关系问题在中职学校,学生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摩擦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及时化解矛盾,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职业焦虑由于中职学生接受的是职业技能培训,他们可能面临着就业压力和职业发展方向的困惑,产生职业焦虑。
对策:学校可以加强对职业规划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选择和发展前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职业目标。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和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融入职场,增强就业的信心和能力。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中职生是指就读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
他们在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学业压力问题中职生一般都要面对比高中生更加紧张的学业压力。
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质量不够好,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有些人会出现学习厌恶现象。
应对策略: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规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学会分配自己的时间,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等。
(3)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学习变为一种享受。
(4)及时向身边的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助自己制定更为合理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2. 自主心理问题中职生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需要面对自立的压力。
在这个发展期,许多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有些学生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自己去做决定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应对策略: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必须要认清自己面对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求相关的信息。
此外,需要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问题,可以通过与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了解更多信息,形成更加全面的思路。
(2)学习如何进行思维分析,可以通过逻辑推理、事实分析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3)学会宽容、理解和关爱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过于苛求自己,需要学会宽容和信心。
(4)寻求他人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向身边的老师、朋友和家长等咨询一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获得帮助和支持。
3. 情感问题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时期,情感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在学习和生活中,许多学生都会遭遇各种情感困扰,比如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
应对策略:情感问题是中职生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职生心理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还要面对就业和职业规划等现实问题,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沮丧和消极情绪。
随着学业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许多中职生常常会感到沮丧和消极情绪。
他们觉得自己面对的问题太多太难,缺乏应对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和消极态度。
2.适应能力不足。
由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些中职生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对新环境和新事物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这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
3.焦虑和压力过大。
中职生们在学业、就业和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人会由于无法承受而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这会导致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4.自我认知不清。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一些中职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清晰,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定位,这会使他们缺乏方向感和前进动力,对人生感到迷茫和无助。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给中职生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但也使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包括就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物质欲望强烈等,这都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2.教育体制的变革。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职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培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适应和困扰问题。
3.家庭和个人因素。
中职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也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不和谐、亲情缺失、性格压抑等,这都可能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4.学校教育和管理。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也会对中职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教学方式单一、班级管理不善、师生关系紧张等,这些都可能使中职生在心理上产生问题。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中职学生作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群体,常常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探究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 学业压力大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同时兼顾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负担都提出了挑战。
加上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家庭原因而选择中职学校,这也增加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一方面需要应对职业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需要适应工作生活的各种挑战。
这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 自我认知不足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面临着自我认知和定位的问题。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人生规划等方面存在困惑和迷茫,这会导致心理上的不稳定和焦虑。
4. 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注重人际关系,但是由于社交能力和人际沟通的不足,中职学生在班级和社会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如孤独感、适应不良等。
1.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倡劳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学习乐趣。
2.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包括了解职业市场需求、掌握就业技能、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同时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提升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4. 提供人文关怀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归属感,减少孤独感和适应不良问题。
5.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推动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职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求职竞争激烈的当下,中职学生更加容易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分析1.学业压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他们需要既要完成学业任务,同时还要学习专业技能。
对于一些学业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来说,面临着就业前景不确定的压力,这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2.就业焦虑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因此就业焦虑是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在面对未来就业前景时,他们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压力,包括就业渠道窄、竞争激烈等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校学生处在成长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会遭受同学欺凌,或者因为自身原因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对策建议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中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调查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就业焦虑等问题。
2.加强师生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师生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与老师分享心理困惑,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部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加大对学校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学水平,优化学校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4.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中职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企业合作的实习计划,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中职学校,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关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对策。
1. 学业压力大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业压力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需要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由于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许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 人际关系问题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区,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比如互相排斥、欺凌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自我认知不足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我和未来的认知可能不够清晰,这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自我怀疑等心理问题。
5. 家庭问题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学校可以采取开展课外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
3.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减轻他们对就业的焦虑。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为学生讲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分享就业经验等。
4. 加强师生沟通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职学校是为适龄青少年提供职业教育的一所学校。
相比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然而,在学习实践技能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学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需得到重视。
本文将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1. 青春期烦恼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进入职场和成为家庭的压力,因此他们容易出现生活上的烦恼和心理问题。
2. 适应困难相比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
这也意味着学生需要适应学校的实践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发现他们不能理解或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因此他们容易出现学习压力和适应困难。
3. 就业焦虑中职学校学生的毕业后,大多数会选择进入职场,因此他们会面临着就业和职业选择的问题。
这种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4. 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他们有老师、同学、学长学姐等不同的人际关系。
同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也不同,为此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
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来实现。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生活。
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雇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实现。
3.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学校应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从而更好地选择职业和规划未来。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和组织职业规划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冲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人际关系课程和组织人际关系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中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和认知水平都在迅速发展,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心理健康不佳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甚至可能影响到考试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会导致学生情绪波动大、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可能出现自闭、抑郁等情况。
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生理健康方面的隐患,严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绝不可忽视。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中职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他们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和实习要求,同时还要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种压力常常导致学生焦虑、担忧和抑郁。
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期望值较低,缺乏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相比高中生和大学生,中职学生通常被认为学习能力、职业前景等方面存在局限,这种负面评价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中职学生在青春期正处于身心发育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容易受到情绪波动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的影响。
他们可能面临着自我认知不足、社交能力不足等困扰,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与干预。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支持,才能帮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展现他们的潜力和价值。
2.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业压力、职业选择困难、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环境不稳定、社会环境不良等几个方面。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也逐渐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其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1.学业压力中职学校的课程紧张、学习内容繁杂,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课程,学业压力较大。
一些学生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2.职业发展焦虑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也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
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担心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否能够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
3.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背景,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
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时感到困惑和焦虑。
4.心理调适困难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职业发展问题,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一些学生对此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二、对策建议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中职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面对学业压力、职业发展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发展。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学科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业压力。
4.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庭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精品文档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中职生正值青春期,这段时期他们心理渐趋成熟,追求人格独立,但同时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应往届的初中毕业生,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初中就中途辍学的青少年。
他们大部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经常被忽视的教育弱势群体,由于在校成绩不理想、教师不重视,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中心理问题呈多发、易发、复杂性强等特点,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特别关注的教育弱势群体。
一中职生的心理问题1.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一是存在厌学心理,厌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二是存在抗学心理,在学习上,中职生往往习惯于把考试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小聪明上,或寄托在任课教师的一份复习资料上,或寄托在教师的“高抬贵手”及“慈悲心”上,他们对学习上的得失缺乏合理的归因,习惯于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中职生的学习表面上是轻松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跟身边的大专同学相比,升学难、出路窄的压力常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进而对学习产生较严重的恐惧和抗拒心理。
三是学习自卑感强,大部分中职生因为中考失利而没有顺利进入高中,成绩差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伤口,带着这个伤口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然会有一种自卑感。
中职学生的自卑感比较强,他们很怕别人问“在哪里上学啊”“上的是什么学校”等敏感性问题。
2.中职生的感情心理问题中职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中职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学生易冲动、缺乏理智。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职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或大叫大喊、摔砸东西,及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不少情感冷漠的中职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职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一、厌学心理厌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在中职孩子中,常出现如下几种厌学心理。
1.新生的厌学心理从初中刚进入中专的孩子,常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如思念亲人和以前的同学、朋友,不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不能独立生活等。
一部分农村出来的孩子还因觉得不如城里同学经济富足、见多识广,从而产生自卑感,严重的会产生退学的念头。
2.被动无奈型孩子的厌学心理大部分孩子上中职学校是因为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普通高中,或迫于父母的压力,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
他们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被淘汰,被遗弃的人,将来没有出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没有作为。
因而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都在混日子。
3.学习后进生的厌学心理一部分孩子因为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在学习上无法满足自己成功的愿望。
加上平常又遭受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升入高中同学的歧视,感觉生活中无人能理解和关怀自己,品尝到的只是失败、自卑被忽视等负面情感体验,逐渐形成了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想法,这些又反映到日常行为上,形成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
而另一部分孩子则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孩子缺乏恒心,意志薄弱,在学校里碰到困难就畏惧,打退堂鼓,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不同原因,学校和家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教育和疏导工作。
1. 如果孩子的厌学情绪是由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起的,那么班主任和家长就要及时地给新生多一些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心,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比如,组织“新老生见面会”,鼓励新生与老生之间多交流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经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使新生多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自卑
自卑是中职生心理问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是因为很多中职生都有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或家庭背景不好等方面的困扰。
而自卑会对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缺乏自信、失去斗志、退缩等。
应对自卑问题的方法:
1. 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认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自己的定位。
2. 培养一项自己的特长或特点,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成为专家,从而获得自信。
3. 多和老师或家长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让自己在困难面前更有勇气和决心。
二、焦虑
中职生通常会面临实习考核、就业竞争等压力,这些压力都可能导致中职生产生焦虑。
焦虑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比如失眠、食欲不振等。
1. 让自己有个清晰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分步骤解决问题。
2. 学会舒缓压力,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打坐等方法来达到舒缓情绪的效果。
3. 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增强自信心。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一、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一)学习类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
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
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
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职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与对策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与对策中职学生是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心理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对策。
一、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1.自我认同感差:许多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感到不确定,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
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职学生有一定的职业理想,但往往面临现实的限制,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容易感到沮丧和失望。
4.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中职学生普遍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识,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二、针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对策1.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中职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充满信心,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项目、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2.管理和缓解压力:学校和家长可以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例如通过运动、音乐、绘画等方式缓解压力,并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3.激发学生的潜能:中职学生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尊重,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4.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学校应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职业探索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
6.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和教师应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和谐、互助的班级氛围。
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开展集体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意识,减少冲突和竞争,共同成长。
三、结语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和对策的制定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和支持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规划,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篇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正文:一、心理健康问题探析1.1 焦虑和抑郁在中职学生中,焦虑和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研究,中职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比例高达40%以上。
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以及个人面临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1.2 孤独感和社交隔离在中职学校中,由于学业繁忙和人际关系的疏远,中职学生经常感到孤独和社交隔离。
这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和自尊心,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1.3 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问题在中职学生中,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问题比较普遍。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缺乏自信,导致他们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策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策略。
2.2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中职学校中,学生需要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该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4 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能力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课程、活动、实践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
结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篇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摘要:中职学校是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心理挑战。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选择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群体。
作为该群体的一员,中职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1. 学业压力中职生面临着来自于学习任务的压力。
他们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应对考试、实习和就业等多重压力,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和紧张。
2. 职业选择困难中职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而面临着个人兴趣、家庭期望、职业前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
3. 自我认同问题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常会遭受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他们可能面临认同自己身份的问题,感到自卑和不被接纳。
4. 人际关系问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中职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可能遇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不良。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提供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增强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2. 搭建职业规划平台学校可以建立职业规划平台,为中职生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服务。
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介绍和分析,帮助中职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3. 增强自我认同感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生的关爱和支持,重视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
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开展主题讲座等方式,帮助中职生树立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感。
4.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中职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四、总结与回顾本文主要讨论了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面临学业压力、职业选择困难、自我认同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职生群体中。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1. 教育观念滞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学习成绩和技能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观念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高,教育内容和形式也相对单一。
2.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数量不足的问题。
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难以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3. 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完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和个体差异。
同时,教育方法单一,多采用课堂讲授、讲座等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家庭教育缺失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教育观念的原因,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中职生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
5. 社会环境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职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中职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学校和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确保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中职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方法

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方法说实话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中职学生啊,跟普通中学生还不太一样呢。
他们的心理问题有点复杂,我见过有些学生特别自卑。
为啥呢?就因为自己没考上普通高中,感觉低人一等似的。
像我认识的一个中职学生,他成绩其实在中职里算挺好的,但就是整天垂头丧气的,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我试过很多方法去帮助这些有自卑心理的中职学生。
一开始我就跟他们讲道理,说什么中职也有很多出路,以后发展不见得比普通高中出来的差。
可这根本没用,就像对牛弹琴一样。
他们听了也就是听听,根本没往心里去。
后来我就改变方法,开始找一些成功的中职毕业生的例子。
这些例子真的很实在,比如说有个学长之前也是中职的,学的汽修,现在自己开了个汽修厂,生意可好了。
我把这些例子讲给那些自卑的学生听,就好比拿有滋有味的食物在他们眼前晃悠,慢慢引起他们的兴趣。
这时候呢再跟他们详细说,你看人家也是中职起步的,人家就能成功,你也可以的。
这才稍微有点效果,有些学生开始眼睛里有光了。
还有些中职学生特别叛逆。
我在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时候那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有次我想纠正一个叛逆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很严厉地批评他。
结果简直是捅了马蜂窝,他不仅没改,还变本加厉了。
这我才知道,对待叛逆的中职学生,不能硬来。
对于叛逆的中职学生,我学聪明了。
我试着像个朋友一样走进他们的世界。
先从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能是游戏,也可能是一些潮流的东西。
比如说有个学生特别迷电竞,我就去了解电竞相关的知识,然后和他聊。
他一开始还很防备我,但慢慢发现我懂他的爱好后,就开始信任我了。
这时候呢,我再一点点地跟他说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他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中职学生还容易有焦虑心理,担心自己以后找不到工作啊之类的。
我尝试过组织专门的活动,就像一场小型的职场体验会一样。
模拟职场环境让学生们参与,他们一开始手足无措,但慢慢就适应了。
经过这个活动,有些焦虑的学生就不像之前那么担心了,因为他们知道其实只要努力并且掌握技能,在未来职场是能够有一席之地的。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
与普通高中不同,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并面临着更多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压力。
然而,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压力过大、职业规划不明确等原因,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1. 压力过大:中职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职业规划、就业前景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压力管理方法,导致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自我形象困扰:中职学生常常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学习成绩、外貌等方面感到困惑与不安,容易出现自卑情绪,对自己缺乏信心。
3. 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生由于学校环境相对狭小,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容易出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4. 职业发展困惑:中职学生由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不充分、职业规划不明确,常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与迷茫。
二、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1. 课程设置不合理: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 学习压力过大:中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往往需要同时应对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两方面的内容。
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3. 职业规划不明确:中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导致对未来感到无助和困惑。
4. 家庭环境不稳定:一些中职学生来自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关系不稳定的背景,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情感关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压力管理能力,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一、厌学心理厌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在中职学生中,常出现如下几种厌学心理。
1.新生的厌学心理从初中刚进入中专的学生,常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如思念亲人和同学,不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不会独立生活等等。
一部分家处农村的学生还会觉得不如城市同学那么富裕、能说会道,从而产生自卑感,严重的会产生退学的念头。
2. 被动无奈型学生的厌学心理大部分学生上中职学校是父母的选择,他们是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
他们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被淘汰,被遗弃的人,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所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抱着混时度日的心态虚度青春。
3. 学习后进生的厌学心理这类学生有些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满足自己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不自由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遇到简单的问题还能够积极地去思考和解决,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不同原因,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教育和疏导工作。
1.如果学生的厌学情绪是由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起的,那么班主任就要及时地给新生多一些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比如,组织“新老生见面会”,鼓励新生与老生之间多交流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经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使新生多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
2.对于被动无奈型的学生,学校的工作关键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潜能,重塑自我。
这些得过且过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易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要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向上发展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渴望向好的方向发展,渴望被认可。
(2)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直接影响着其自信心。
教师有必要了解归因知识,指导学生正确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原因归于用功不够,基础知识有缺陷等可以控制的、内部的原因,使学生有信心改变现状,从而走出成功的一步。
(3)帮助学生调整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
如果学生的抱负水平很低,容易达到目标,他的身心潜能实际上处于被埋没的状态;而如果抱负水平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虽然全力以赴,但力不从心,学生就会产生失败感,体验不到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即“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
3.对于那些学习后进生的厌学心理,首先学校应根据目前学生文化素质下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取按学生实际水平分班、分科目进行上课或补课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对这部分学生需要开小灶,让他们能迎头赶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其次,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自卑感强大部分中职生是由于中考失利而没有顺利进入高中,成绩差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伤口,带着这个伤口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然会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就是形成所有歪曲性格的导火线。
中职学生的自卑感比较强,他们很怕别人问:“在哪里上学啊?”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除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外,还可以通过讲座和团体辅导等形式来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三、社交心理障碍与普高生的心理问题相比,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体现在因面向社会以及就业而产生的焦虑以及人际关系的问题上。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以及办学模式,使得中职教育更重视技能和实践,学生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和时间都多,因而决定了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等特别重要。
事实上很多中职学生存在着如下的社交心理障碍:1. 不良的心理品质,性格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妒忌,猜疑,偏激,报复性强等;2. 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如言语表达力差,知识水平低,不会交往等;3. 曾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最后演变为社交心理障碍;4. 语言不通,没有共同语言,最后成为心理障碍;5. 易冲动,极为争强好胜,有的时候甚至只是因为别人多看了他几眼他就上去动手打人。
这些心理障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爱打架,尤其是打群架;班级不团结,内部经常拉帮结派,搞江湖哥们义气;上课没有表现欲,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问题也正是中职学校中常见的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教导学生认识交往的重要性,互相尊重,乐于助人,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2.教导学生给他人以真诚的肯定、鼓励、赞扬和善意的批评、忠告,不把个人意见强加于人,尊重他人隐私。
3.教导学生勇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四、情感心理问题中职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中职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学生冲动缺乏理智。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职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不少情感冷漠的中职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
帮助学生做情绪的主人,保持和发展健康的情绪。
无数事实证明,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对工作和学习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就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面对火热的生活,永远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
针对中职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的现状,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和团体辅导等形式,教会学生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进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五、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这个心理问题在中职学生中比较明显。
因为他们相对于普高生来说没有那么重的课业负担,而且有着相对宽裕的闲暇时间。
当他们无所事事时,就会选择去上网。
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能够很轻松地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地位和权力,体验到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侠义、快意恩仇。
而这些体验,正是平时他们的生活中所缺失的。
然而,网络不能当饭吃,他们总是要回归现实,回归这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世界。
也正是由于虚拟和现实的落差太大,使得他们迫切地想要返回到那个能够给他们成功和快乐的虚拟世界。
而长时间的上网又只会恶化他们的现实生活,进一步加大这种落差。
最后就形成恶性循环,一群群学生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地在网吧里沉沦。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多和学生沟通,和他们平等对话。
我们并非是要训斥学生,而是理性、平等、友好地和他们交流,要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其他爱好,转移兴趣点。
教师可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一些积极行为给予肯定,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淡化,对爱好和特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针对性地把他们对上网的兴趣扭转到生活和学习中来。
3.迷恋上网的学生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愿与人交流、对网络以外的事物反应冷淡、情绪不稳定等现象。
对这类学生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相对独立的转变环境,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试着与人交际,尝试体验网络以外的同龄人群体游戏的乐趣,使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
六、性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已经开始萌发,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他们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
而目前学校性教育的缺失,使中职学生的“性骚动”成了强烈的“性困扰”,产生了不少性心理问题。
如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
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中职学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中职学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男女生同居、女生怀孕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就是性心理反应过敏。
有些中职学生经常被原始的性欲望所困,对性问题过于敏感,过多阅读性描写的书籍,对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不少中职学生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虚不安等心理反应。
学校应加大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的教育,从正反两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倡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由于中职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强,自卑感比较严重的现状,教师还应加强对失恋学生的疏导,帮助他们早日摆脱困境。
七、自我心理问题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存在自我评价不当现象。
他们一方面自卑自贱,另一方面又自私自利。
不少中职学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以致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是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自贱、自暴自弃现象严重。
而一部分独生子女中职学生又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表现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
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固然会有缺点或短处,但也有优点和长处,即使是缺点或短处也总有一定的限度,作为一个学生决不能因为自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便否定自己,断定自己一无是处。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短处不外乎两种:一是可以改进的,如不良的习惯等,对此要随时发现随时承认它、改正它。
二是无法改进的,如身材矮小,相貌不扬等,对此也要鼓足勇气正视它、接受它,并以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针对中职学生的自我认识现状,学校可以组织关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知识的讲座,也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接纳自我,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通过班会、和学生谈心等形式,促进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八、择业心理问题择业就业一直是当前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