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别伤着自己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别伤着自己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别伤着自己

11、《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松山区当铺地学区张广华

一、教学目标:

1、体验独自在家做的危险事件,说一说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事故,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础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准备:场景仿真课件,学生小品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自觉性较差,生活经验有限,所以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能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设置了经验交流、情景表演等多种学生们喜欢的教学环节,力求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我相信如果对学生引导得当,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的。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小品表演:8岁爱美女童阳阳,周末放假在家,她陆续用妈妈的化妆品擦过脸,突然脸上和脖子上起了很多红点,痒得不行。妈妈忙把她带到解放军161医院看病,被诊断为皮肤过敏。阳阳告诉医生,妈妈化妆台上有很多瓶瓶罐罐,平时总看到妈妈用,她很好奇。所以也模仿妈妈进行了涂抹。

2、师:同学们小品里发生了什么事?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小组讨论:自己和同龄人的经历、感受。

4、生讲述受伤的后果。

(自己难受、家长担心、花很多钱)

5、师总结:说明滥用化妆品的危害性

①医学专家支招:医院皮肤科主任陈小强分析,

成人护肤品里含有不少儿童不宜的成分,阳阳使用后过敏了。建议家人发现孩子接触化妆品后出现过敏症状,应赶紧用清水给他们洗脸,防止化妆品残留在皮肤表层,并尽快就医

②成人化妆品对儿童有哪些危害

容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一旦皮肤过敏,孩子就会非常难受,可能会因为瘙痒将自己的皮肤抓破带来进一步的细菌感染。

儿童使用成人化妆品很可能会中毒。化妆品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如果孩子误服了化妆品,体内突然聚集大量雌激素,就会造成急性中毒,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需要进行洗

胃治疗;如果孩子经常涂抹成人化妆品,接触大量雌激素,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对今后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成人化妆品容易导致宝宝性早熟。一般成年人用的化妆品中都多少含有激素,尤其一些精华类产品,这些产品对于宝宝健康是非常危险的因子。

活动二:独自在家怎样正确使用剪刀?

老师问:你们对剪刀感兴趣吗?

学生讨论:剪刀可以做很多事情

老师总结经验:

(一)选择剪刀的要领:

1.剪刀的刀尖呈圆形。

2.选择专用的儿童剪刀,剪刀不要太大太重,

要适合孩子抓握。

3.剪刀的握柄要由塑料制成,不会磨伤孩子的手。

(二)示范儿童剪刀的使用方法

1.教孩子拿剪刀的正确姿势:大拇指穿过左边的把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穿过右边的把柄,小拇指抵住把柄。使用的时候,剪刀的上下刀刃和水平面垂直,大拇指朝上。

2.让孩子知道不要用剪刀对着自己或他人,传递剪刀的时候,应该把剪刀合拢,手要握住合拢的刀尖,剪刀柄对着他人。

{老师感悟:在孩子不擅长的方面,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阻止、不是去掩藏、也不是进行自我安慰,而是应该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多给孩子示范、引导与鼓励。相信他,他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童使用剪刀是从开始的胡乱剪,逐步成长为剪直线,再到圆形,最后才能儿按照规则,剪出复杂图案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一定不要着急,不要嫌弃孩子“不听话”,耐心引导就好啦!

活动三案例:可怕的“电老虎”

课件新闻报导:6月30日,对于村民郭铁彬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一天。当天上午8点20分左右,8岁的女儿小紫露因为拔风扇的电线插头,当场触电身亡。据推测当时她估计是去拔电插座上的插头,手指触碰到电插头上的电极,形成回流,触电身亡。很多小孩很喜欢模仿大人去拔插头,手指容易碰到电极,是很多小孩触电的主要原因。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家人提醒过这样的事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积极地参与讨论

师: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①提醒你的家长要给电插座穿上防小孩拔弄插头和电插孔的电插座保护外衣(图片)。

②所有的电器设备,用完后立刻放回安全的地方,如电烫斗、搅拌器、吹风筒等,同学们不相私自使用这些电器。

③儿童不要玩弄电插座、开关、电线、电器以及各种电器设备,教育儿童不能用湿手和湿抹布擦电器。

活动四:不小心打碎玻璃物品怎么办?

小品表演:王欢在家不小心把玻璃杯子打碎了,于是她蹲下去用手去捡碎裂的玻璃,结果失去平衡,把手和腿都扎破了。

师:如果你在家不小心打碎玻璃物品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想一想,给王欢出出点子学生自我总结:用扫除用具,不能用手……

活动五:能随便吃药吗?

学生小品表演:一次偶然机会,宝鸡7岁男孩彤彤(化名)给爸爸取降压药时发现,粘在手上的黄色糖衣很甜。随后,爱吃糖果的他,趁大人不注意,拿下药瓶倒进嘴里……7月3日,彤彤因为偷吃药物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正常成年人误食降压药,血压会急剧下降,继而影响心脏供血,甚至休克,儿童误食,若不及时洗胃,后果会更严重。孩子年幼无知,好奇心强,对外界的一切都喜欢尝试。而在孩子看来,成人的药物很像常吃的糖果;既是糖果,那就放开吃好了。这些年来,有关孩子误服药物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尽管在医生的抢救下,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转危为安,但孩子的身体,却因此受到不小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这些意外事件,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孩子误服药物,折射的是家长与生产商的双重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家庭与社会予以重视,加以解决。

师:你还乱动家里的药吗?

活动六:如果你和同学两人在家玩捉迷藏滑游戏,你应该躲在哪些地方? ]

爱玩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游戏自古以来就有,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去年暑假的一天,成都市双流县王某和妻子到商铺里忙生意,留下10岁的儿子明明和3岁的女儿在家。明明和妹妹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明明打开那个长宽高各90厘米的木质箱子,跳了进去。以前,明明也经常跳进箱子里逗妹妹开心,但这次,明明跳进去时箱子锁头恰巧扣在了锁鼻子上。妹妹找不到哥哥,大哭起来。明明听到哭声,却怎么也顶不开箱子盖。妹妹还太小,够不着箱子盖.....因附近的邻居都在商铺里忙生意去了,妹妹的哭声无人听到。幸好有路人经过,听见哭声,闻声寻来,将箱子盖打开。此时在里面闷了一个小时的明明终于得救了。如果再没有人打开箱子盖,明明就有窒息的危险了。

专家点评:这是一起险些造成生命危险的案例。家长们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家长应尽可能让各种会导致儿童伤害的物品远离孩子。

活动七:如果你要的东西在高处,你够不到怎么办?(播放课件:一小朋友踩椅子够物,结果摔成骨折,高处够物应注意什么?)

活动八:你赞成他们的行为吗?请你选一选,说一说理由。图片展示,培养保护能力。

五、课堂总结:

老师问:你知道独自在家哪些行为是危险了吗?应该怎么做?

学生做答,教师可适当补充

1、攀爬门窗可能撞伤、坠落

眼下高层楼房逐年增多,有的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有增多趋势。孩子本来好奇心强,喜欢爬高,如果父母外出将孩子“反锁”在房中,孩子很容易因恐惧而攀爬阳台或窗口造成坠落。此外,婴幼儿在家中还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包括碰伤、撞伤。不管是客厅、厨房、楼梯、浴室,对一个学龄前幼儿来说,处处都潜藏着危机。幼儿爬上沙发却不知道如何爬下沙发,很容易滚下来。若不小心撞到头,那就不堪设想了。

2、“学开瓶盖”误服药、致中毒

独自在家的孩子可能发生误服化学药水、药物等意外中毒事故。而这类意外多见于0至4岁儿童,其中的毒物包括各种灭鼠药、灭蟑螂药等,此外还可能有煤油、汽油、油漆等。警方提醒除了将家中的危险药罐和有毒物质收藏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等到孩子足够大,可以辨别何种东西可以使用、何种东西不可使用时,再教导孩子正确的技能。

3、玩插座、冲电器易被电流击伤

如今,家用电器多了,儿童在家看管不当,发生触电等意外伤害也不少。有些孩子调皮捣蛋喜欢玩电线插座,将镊子等金属器具插入电插座双孔里。因为短路,身体被强电流弹出。随着手机用户普及,还有不少孩子喜欢玩充电器等,这些都是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隐患之处。预防儿童触电的意外伤害,主要靠父母在平时加强教育,同时还要加强监管。比如:打火机、电热器、充电手机等,不要放在儿童拿得到的地方;电源开关尤其是插座,也不要让儿童触摸;对于家电的电源线,更不要乱接乱拉,这样可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在选购电动玩具时,要注意辨明生产厂家,特别注意电玩的设计和安全性,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儿童触电概率。

4、误食小零食可能导致窒息

导致窒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误食。由于误吸黄豆、碎花生米、腰果、豆芽、硬币、玩具零件、纽扣和笔帽等而导致窒息的儿童意外事件可谓是五花八门。儿童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还喜欢用嘴尝,因误服而导致窒息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5、家庭整体环境布置是否安全关系到小孩的人身安全

客厅桌角和地板易碰撞;栏杆、楼梯防跌倒;厨房、餐厅小心烫伤;桌子底部最易被忽略;不让幼儿单独在浴室,防止烫伤窒息。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 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 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 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 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 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 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 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 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 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 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 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 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 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篇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我们的工作,通过近年天来的培训、实践我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 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 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 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 学实践。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 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 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 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 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 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 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 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道德与法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 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 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如果“照葫芦画瓢”,原 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 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 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修订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教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教师面对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相撞。)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 【篇一】 让生活融入课堂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应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关键词: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发展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班级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原课程“品德”与“社会”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联系。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学核心的课程。因而,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受文本范围的制约,教学时间不能受40分钟的限制,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与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走出课本,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拓宽教学内容,把教学融于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知,获得价值体验,实践道德标准。 一、课堂生活化,提高认知。 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在教

学中应以课本为纲领,大胆的拓宽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观点认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文本的缺憾,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学会拒绝“不跟烟酒交朋友”后,学生了解了烟酒的害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吸烟酗酒的危害,我有意识的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身边因为抽烟酗酒产生严重后果的真实故事。 学生A:去年的一天晚上,我家附近有位老爷爷抽烟,烟火掉在棉被上,酿成一场火灾,大火烧了被子、家具,老人也在大火中烧成重伤,损失惨重。 学生B:前年的冬天,我村的一位年青人在外面酗酒后开车回家,车子一头撞在电线杆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案。 学生C:…… 一件件实事,一桩桩惨案;沉重的代价,血的教训,同学铭记了抽烟酗酒的危害,坚定了远离烟酒,并主动劝告父母不抽烟不酗酒的信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再现生活,增强认知。 再现生活就是通过视频、表演还原事实真相,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获取信息,了解事物、看清事实、获得切身体验,增强认知,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的第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愿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学唱儿歌《上学歌》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愿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学校,认识语文。 教学难点:认识学校,认识语文。 教学准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 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1)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 (6)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画面上有什么?天安门,很多学生。 (2)他们在做什么?上学了。 (3)他们有什么不同?不同名族。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我们上学了”为主题。 三、教学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正确引导。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 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 “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

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上下》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上下》教案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上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关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空间观念的培养,倾听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学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出示一棵大树图)今天是树爷爷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给树爷爷过生日,小鸟和小兔最先来,(出示小鸟贴在树梢,小兔贴在树下) 师:你能描述一下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可能只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师引导学生规范地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课题:“上下”学生齐读。再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充分的描述小鸟和小兔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学三个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师:小松鼠也赶来了(把小松鼠贴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吗? (学生任意选一只小动物来说,也要引导学生语言完整、规范) 3、教学一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你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松树的位置吗? 师:小松树的位置还可以怎么说? 二、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在文具盒上放数学书,说说文具盒和数学书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数学书上放一个橡皮,说说数学书和橡皮的上下位置关系。 2、看图说一说 教师出示摆放的三个物体,让学生说说三个物体间上下相对位置关系。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1--2题 四、动手实践、深化新知 1、引导学生看书,动物园里建了一座新楼房,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住那一层,请给它们分房子。 (学生动手贴动物头像) 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及顺序。 2、找宝物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知识讲解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但是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参与到其中就能够对知识进行总结,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还

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前的漩涡。 2.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范文(3篇)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范文(3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点。 水平目标: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实行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 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喜洋洋的贴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贴脸游戏,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瞧: (课件出示喜洋洋图片) 2、出示喜洋洋图片1。 问:你们觉得这两个喜洋洋有什么不同? 3、学生讲,老师贴。 4、学生观察,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5、引入课题,喜洋洋为了感谢大家帮它找回了鼻子和嘴巴,现在 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玩,在生活中去学习上下位置关系。 板书:上下。 二、理解上下,培养空间观点。(重点) 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站,南京长江大桥,图中有什 么交通工具呢? 学生观察。 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汽车和火车,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详细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火车和轮船,你能再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小结: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 3、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难点) 出示汽车、火车、轮船,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一会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又说火车在下面。对吗? 同桌讨论。生回答。 小结:对于三个物体来说,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例如:火车对汽车来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火车对轮船来说,火车 在轮船的上面。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动情感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社会) 研训工作将继续以市科研中心学科教研要求及区小学学科研训计 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课程 建设、提高品德学科育人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科课程实施力度, 强化学科专业学习与研究,重视学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 深化品德学科教学改革,努力转变品德课“看图画、教课本”的 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教 学目标,进一步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学科课程实 施的规范化、教师课堂的专业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 平及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 局。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大检查力度,夯实课程实施方案 1、围绕“开齐、开足、上好”的课程原则,深入贯彻落实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课堂督 查,加大监控频率,及时反馈监控情况;加强随堂听课及推门听 课制度,强化常态课建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上实、上好。(二)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2、继续进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根据本学科教师兼职教师多,流

动性大的特点,学期初继续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培训与学习指导,使老师们明确课程是什么、怎么教,正确把握培养目标及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认真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对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充分利用好区级教材培训的机会,及时进行校级培训,建立健全参训通知、到会记录、学习考核、成绩通报等形式,督促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3、继续深化市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以区送教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等为学习平台,结合网络优秀课例或者聘请兄弟学校的优质课例观摩等活动,组织老师们对市学科教学策略进行再研究、再学习、再反思,促进学科教师不断优化品德课堂教学流程,提升个人教学设计能力。 4、系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深化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活力课堂在教学的引领上,继续以市学科策略落实、学生有效参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合为深化着力点,大力推进学科生本活力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活动体验真正参与、品德养成真正落地,努力改变部分课堂“看图画、教课本”的现象,还真实生活体验于课堂,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一、本单元内容分析: 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对教材的分析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的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位置”这一教学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感的特点,它是学生认识生活空间的一个起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学前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常识性的方位知识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 编排特点 本单元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先以“自我为中心”区分方位,再以“自然标志”区分方位,最后能以“抽象的形式”区分方位。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间的这种上下、前后、左右的相

对位置。在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例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地位和作用 这单元内容是以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难点是体会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特别是左右的相对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建议 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一般学生在6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 (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 1

“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 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口袋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及正确使用。 2、用不同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教具学具: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老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袋子里。 上课时,可让学生通过猜或用手摸等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说出里面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以便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 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1、剪刀 2、蜡笔 3、水彩颜料 4、水笔 5、钢笔 6、铅笔 7、毛笔 8、油画笔 9、橡皮泥10、剪刀11、毛笔12、印13、各种彩卡等 (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四)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四、讲评: 欣赏同学用各种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 五、收拾整理 第二课大家都来做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新编道德与法治想要真正融入小学课堂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挖掘各种资源,教师的要求就更加规范,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课外知识要求教师整合充分后教授给学生,同时以更多教学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简单单一教学,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生活中的每一处与道德法治相关的内容牢记于心,并熟练运用教授学生。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必须坚持学习理念,秉承终身学习信念,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适合学生们成长的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已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扩展教师知识面,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从读书做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将更多知识教授给学生。在学生的印象中教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引路人”。而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散发属于自己的魅力。才能做到学生喜欢,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不仅仅是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喜欢,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该理论及知识,这是教学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读书,同时更多的是与时代接轨,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也是新时代教师所必备的素质,“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才能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思维有对接,思考学生所思考的内容,更好的考虑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积极参与各种教师专业化培训活动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教师在假期或者平常多参加教师培训是增强自己业务能力较快途径,在培训中学习更多知识,接受更多想法与建议,学习他人之长,补充自己短缺,在创新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进步的喜悦。努力突破自己提高自己。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精选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精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9加几”教学设计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钱月娥【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最新].pdf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 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 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 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 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 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 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 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 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 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 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

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 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 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 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 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 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 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 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 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 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 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 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导读:本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是为了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儿童所了解和遵守。下面是带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xx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口耳目) 设计者:侯威单位:南康十八塘红岭小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上课时候也不例外。画画的、玩弄文具的、转来转去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觉得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是挺多的,最主要的有:1、借“礼仪规范”主题责任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小朋友的行为礼仪规范。特别是课后休息和排队。2、渗透班级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3、严格上课纪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重点与难点 1、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并认识一种新的笔画“丨”。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用具 生字卡片、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本课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文字,学生容易理解,通过游戏激发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之间的联系,结合字义了解,识记字形。 2.导入新课 (二)出示图片 1.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三)揭示课题 1.小组讨论:把生字贴到哪一张图片下面。 2.全体认读生字。 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啊。 (四)学习书写生字 1.认识新笔画“丨”。 2.教师范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