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校园网络设计通信

小型校园网络设计通信
小型校园网络设计通信

小型校园网络设计与通信

1.设计目的

(1)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组建操作、使用技能。

(2)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

(3)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4)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组建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

2.设计任务

2.1 设计内容

使用模拟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 6.0,构建一个小型网络实现网络的通信,网络规模要求如下:

(1)终端用户包括:1号楼有48个校园网普通用户;2号楼有1个包含24个多媒体用户的电子阅览室;3号楼有1个包含48个用户的多媒体教室(性能要求高于电子阅览室)。4号楼是网络中心。支持远程教学,可以接入互联网,具有广域网访问的安全机制和网络管理功能。

(2)各楼之间的距离超过500米。

2.2 设计思路

(1)首先通过网络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网络方案设计

网络在日常教学办公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的运作模式会带来大量动态的www应用数据传输,会有相当一部分应用的主服务器有高速接入网络的需求。这就要求网络有足够的主干带宽和扩展能力。同时,还有一些新的应用类型,如网络教学、视频直播/广播等,也对网络提出了支持多点广播和宽带高速接入的要求。还要注意到由于逻辑上业务网和管理网必须分开,所以建成后校园网应能提供多个网段的划分和隔离,并能做到灵活改变配置,以适应教学办公环境的调整和变化。

(2)画出该网络实施的网络拓扑图,之后进行各网络设备的配置。

(3)将设计与配置好的网络进行网络测试,检查它的连通性。

(4)将设计好的网络应用到实际中,检查他的合理性与否。

2.3 概要设计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网络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系统的先进性、体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配合度、与外界网络的连通性、建设成本的可接受度等。

(一)、选择带宽高的网络设计

校园网应用的具体要求决定了网络必须采取高带宽网络。多媒体课件包含了大量的声音、图象和动画等信息,需要高带宽的网络通信能力的支持。在构建校园网时,不能由于网络传输速率的不足,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整体性能,使传输速率成为网络传输的瓶颈。所以校园网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的高带宽网络技术。

(二)、选择可扩充的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的用户数量或服务功能是逐步提高的,网络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涌现。一般情况下,校园网络的建设资金用量非常大,对于学校来说,办学资金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在校园网构建是,宜采用当时最新的网络技术,结合学校财力,实行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这就要求在网络构件时要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展性能的网络互连设备,有效地保护现有的投资。

(三)、充分共享络资源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这个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用户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实现文件共享、数据共享,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网络设备的共享,如打印机、存储设备的共享等。

(四)、网络可管理性,降低网络运行及维护成本

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是网络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只要在网络设计时选用支持网络管理功能的网络设备,才能为将来降低网络运行及维护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网络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整和

校园网络构建了校园内部通畅的数据流通路了,为应用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了基础。网络系统与应系统要能够很好的融合,才能发挥校园网的效率和优

势,构建校园网的目的并不是只为了人们浏览Internet的方便。校园网平台要能够为学校的图书资料管理、网络考试、课件制作、教师档案管理、校长办公系统、多媒体教学等提出技术的支持和帮助。应用系统应能够在网络平台上,与硬件平台很好的结合,发挥出网络的优势。

(六)、建设成本

考虑校园网工程在建设方面都希望成本较低,整个网络系统有较高的性价比,在设备选型等方面选用性价比高的网络产品。

(七)、高可靠性

网络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足够设备冗余和备份,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避免网络出现单点失效的情况。在网络干线上要提供备份链路。在网络设备上要提供适当的冗余配置。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安全运行。安全包括4个层面-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世界各地的Internet用户也可访问校园网,校园网将采用防火墙、数据加密等技术防止非法侵入、防止窃听和篡改数据、路由信息的安全保护来保证安全。同时要建立系统和数据库的磁带备份系统。

3.设计实现

3.1.设计图

因此本小型校园网络设计的拓扑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图(一)

用office软件的visio画出网络的物理分布图,如下图(2)所示:

图(二)

3.2设备选型

根据上图的网络拓扑图,使用模拟仿真软件PacketTracer5,构建一个小型网络。该网络构建所需的设备有:

用模拟仿真软件PacketTracer5.0搭建的网络拓扑图3.3 IP地址分配

用模拟仿真软件PacketTracer5.0搭建的网络拓扑图该网络的拓扑图中的15台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如下:

PC0 IP Address: 192.168.4.1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1 IP Address: 192.168.4.2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2 IP Address: 192.168.4.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3 IP Address: 192.168.4.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4 IP Address: 192.168.4.5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5 IP Address: 192.168.4.6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6 IP Address: 192.168.4.7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7 IP Address: 192.168.4.8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8 IP Address: 192.168.4.9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9 IP Address: 192.168.4.10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10 IP Address: 192.168.4.11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11 IP Address: 192.168.4.12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12 IP Address: 192.168.4.1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13 IP Address: 192.168.4.1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PC14 IP Address: 192.168.4.15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4.1

3.4网络设备配置

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对3560-24PS Multilayer Switch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S3560

S3560(config)#ip routing //开启路由功能

S3560(config)#int f0/1

S3560(config-if)#no switchport//该端口启用三层路由功能

S3560(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配置该端口的

IP地址 S3560(config-if)#no shut//开启该端口

S3560(config-if)#end

对3560-24PS Multilayer Switch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静态路由的配置S3560(config)#ip route 172.168.5.0 255.255.255.0 192.168.2.1

S3560(config)#ip route 172.168.4.0 255.255.255.0 192.168.1.1

S3560#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配置

对3560-24PS Multilayer Switch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RIP的配置

S3560(config)# router ip

S3560(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S3560(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

S3560(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0

S3560(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4.0

S3560(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5.0

S3560#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配置

对2960-24TT Switch 交换机的配置

#Conf t//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 Hostname S1

S1(config)#

S1(config)#ip address 172.168.3.3 255.255.255.0//配置ip地址

S1(config)#

S1(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8.3.1//配置默认网关

S1# show ip//显示IP配置命令

S1# show interface e0/1//显示接口配置命令

S1# show ip interface s1

S1# 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当前配置

S1# 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MAC地址表

(config)# exit

(config)#

对2950-24 Switch 交换机的配置

#Conf t//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 Hostname s2

S2(config)#

S2(config)#ip address 172.168.3.4 255.255.255.0//配置ip地址

S2(config)#

S2(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8.3.1//配置默认网关

S2# show ip//显示IP配置命令

S2# show interface e0/1//显示接口配置命令

S2# show ip interface s1

S1# 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当前配置

S1# 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MAC地址表

(config)# exit

(config)#

(4)通过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局域网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Ping 192.168.1.1

Ping 192.168.1.2

Ping 192.168.1.3

Ping 192.168.2.1

Ping 192.168.2.2

Ping 192.168.2.3

Ping 192.168.3.1 ……

3.5通信仿真

4设计结果与分析

4.1设计结果

将配置好的网络进行测试,其数据包的传送过程如上图所示从该通信结果可以知道该网络实现的是校园内部局域网连通的设计

设计截图

pc0配置

Pc6配置

Pc12配置

ilayer Switch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2950-24 Switch 交换机的配置

4.2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在PC12和PC6,PC7和PC2,PC0和PC5,PC12和PC1进行数据包的传送,没有实现通信,可能的问题是3560-24PS Multilayer Switch三层交换机没有进行静态路由和RIP的配置。不仅在实验中,还是在课程设计中,凡是有用到路由器接入时通常会出现PC与PC之间Ping不通,而各PC只能Ping通到对方PC

所接的交换机端口或路由器端口。然而这从理论上说既然一台PC能Ping通到对方PC所接的交换机端口或路由器端口,那么就应该可以Ping通对方PC的。但好几次实验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由于机器设备的缘故,该问题还有待于解决。5设计体会

通过这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我知道了课程设计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学习期间都不可缺少的,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课程设计同时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拓展手段,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见识,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经过了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可以说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有一些掌握了,但这些似乎还尚有欠缺,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到实际中去应用,那我想我肯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总算明白了网络组建与通信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在课程设计期间,老师完全放手让我们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已去组建网络以及自己实现整个网络的通信。这一点很重要,有利的调动了我们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独立性,有什么不懂得,自己去查阅网络,书籍,这样,将更加增强我们的学习主动性。当然,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遇到问题了,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合作,更加有利于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发现问题,最后改正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6参考文献

[1]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Douglas E. Comer.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Third Editio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计算机网络.熊桂喜,王小虎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计算机网络》(第4版)英文影印版 Andrew S. Tanenbaum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计算机网络》(第4版) Andrew S. Tanenbaum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6]《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7]《计算机网络》(第2版)/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吴功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8]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教程张连永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9]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美]Jeanna Matthews 著,李毅超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10]计算机网络基础——重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赵阿群等编著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规划设计)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设计与规划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越来越重要。各大院校的校园网都已经初具规模,良好的网络管理成为校园网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该文基于铜陵学院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详细讨论了校园网建设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主干网构建,既有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配合当前的教学发展情况,完成学校内部Intrannet的配套基础建设,将全校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畅、合理、可靠、安全的校园网。还应针对学校的教学特点,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功能,以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通过各校校园网络的连接,可以更便利地互相交换信息,促进各个学校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校园网络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新的通讯方式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拓扑结构,地址分配规划设计

目录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1) 二.目前国内外相关工作情况 (2) 2.1无线上网 (2) 2.1.1无线上网的发展趋势 (3) 2.1.2无线上网的优点 三.校园网的总体设计 (4) 3.1网络的层次结构 (4) 3.1.1网络规划 (5) 四.校园网的详细规划 (8) 五.结果评价 (17)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组建校园网络,既可以实现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能有效的重塑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通过全校师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凝聚共识,开拓进取。校园网既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展现师生风采。同时,校园网也是沟通世界的窗口,制作精美的网站,浓浓的学术气息,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往往给浏览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如何构建校园网络,进而打造文明向上、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校园网物质文化的构成与构建校园网中的学校物质文化实质上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构成校园网络的物质设施;另一个则是网络空间中所虚拟出来的校园,是学校物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在校园网中的再现和整合。前者较多地关注硬件建设、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己经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探讨,我在这里只做简要的叙述;后者则更注重一个人文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养成(也可以称为软件建设),这与校园网物质文化品质建设的目的更相吻合,将会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主题设计在校园网建设中,制作者通常要考虑到信息的受众者以及硬件的承载情况来设计网页、文字和图片。 网上教育以受众广、投入低、不受师资的校舍等条件限制、容易开展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相对容易保证等特点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一些重事业高校的网站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应用。但现在中小学的校园网正在建设阶段。中小学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的根本动机,就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而并非只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具有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学校的教育手段。架设满足学校应用需求的小的局域网络、教学网络同样也能发挥大的教育效益。 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实际的中小学校计算机网络的

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校区(函授站):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 班级:10级自考 学号:1003z1114 学生姓名:黄伟 导师姓名:常敏慧 起止时间:2012.01.20至2013.05.10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黄伟指导教师常敏慧职称副教授校区(函授站)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 题目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任务与要求 任务: 一、校园网站建设的需求分析及设计思想 二、校园网站设计的开发工具的选用及介绍 三、网站的总体分析与设计 四、网站的详细设计步骤 需求: 网站设计中用到的开发工具可以选用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https://www.360docs.net/doc/904092199.html,、vbscript脚本语言以及access等开始日期2013.01.20 完成日期2013.05.10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年月日 学生姓名黄伟指导教师常敏慧职称副教授 校区(函授站)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 题目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工作进程起止时间工作内容2013.01.20-2013.02.10 确定论文方向 2013.02.10-2013.02.15 准备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2013.02.15-2013.03.23 毕业设计系统实现 2013.03.23-2013.04.05 毕业设计系统检查 2013.04.05-2013.04.20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 2013.04.20-2013.05.10 毕业设计论文修正及检查 主要参考书目(资料) [1] 孙卫佳.《网络系统集成技术与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沈辉,曹国良,袁家政,付立新.《计算机网络工程与实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系统工程综合实训——某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要点

摘要 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信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在,随着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加紧对信息化教育的规划和建设。开展的校园网络建设,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其最终建设目标是将建设成为一个借助信息化教育和管理手段的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园区网络,最终完成统一软件资源平台的构建,实现统一网络管理、统一软件资源系统,并实现网络远程教学、在线服务、教育资源共享等各种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次的实训就是设计规划一个小型校园网,通过作需求的分析,并设计画网络拓扑图和IP地址的规划等工作。最终,利用实验室设备和boson software软件组建一个模拟的小型校园网,并对校园网内的各种互联设备和部门进行综合配置,以了解和熟悉校园网建设的过程。 关键词:信息,校园网,网络拓扑,IP地址,boson software

一、实训题目及设计要求 1、实训题目 某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2、网络设计要求 本次实训要求规划的校园网内覆盖五个大楼,分别是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外与Internet相连接。其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内网计算机共享两个全局IP地址(59.78.84.1和59.78.84.2)上 Internet。(提示:做NAT动态地址映射)。 2)不同大楼内的客户机划分不同的VLAN,以控制广播风暴。 3)办公楼和教学楼的计算机能互相通信。 4)校园内所有计算机都能访问服务器。 5)给校园内各个部门的机器分配内网地址。 6)给校园内的服务器(ftp、www等)分配内网地址,并要求外网用户可以访 问。(提示:做NAT静态地址映射,外部地址是59.78.1.1和 59.78.84.9)。 7)教学楼100台机器,实验楼150台机器,图书馆100台机器,办公楼机器 100台,学生宿舍600台。 8)IP地址规定为B类(172.序号.0.0----172.序号.255.255)或C类 (192.168.序号.0---192.168.序号.255)。 二、设计思路 分析实训题目及其设计要求可知,五栋大楼其实也就是五个不同的VLAN 了,已经可以控制广播风暴,提高网络的性能。其次,在规划IP地址、给网络中的设备分配IP地址时,要特别注意每栋楼的主机数,以免发生IP地址不够用或冲突的情况,还有在控制各楼栋间的访问时,要采用ACL的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另外,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还可以实现内部地址到外部地址的转化,在服务器访问外部网络时,可以一对一的转换分配外部的地址。而通过动态地址的转换则可以实现校园网内的所有主机共享两个全局IP地址(内部合法地址)访问Internet。但由于每栋大楼的主机数都是上百的,在设计时如果把所有主机都连上会比较的麻烦和不实际,所以在设计拓扑图时我就在每栋楼选了两台主机作为代表。以下就是我设计规划的网络拓扑框图: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V1.0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3) 三、智慧校园云平台架构设计 (4) 3.1基础设施层 (4) 3.2资源池层 (4) 3.3云服务层 (5) 3.4云管控层 (5) 3.5云网络安全服务 (5) 3.6云灾备服务 (5) 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设计 (6) 4.1校园门户网站 (6) 4.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7) 4.3教育服务应用 (8) 4.4学生管理应用 (10) 4.5实习就业应用(该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定) (12) 4.6后勤办公应用 (14) 4.7云录播系统 (15) 4.8精品录播系统 (17) 4.9媒体资源中心系统架构 (18) 4.10虚拟演播室系统 (18) 五、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22)

一、背景概述 智慧校园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宽带、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体架构图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下面是本人收集整理的校园网络方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校园网络方案设计一、学校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 调研情况 学校有几栋建筑需纳入局域网,其中原有计算机教室将并入整个校园网络。根据校方要求,总的信息点将达到 3000个左右。信息节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将涉及到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主控室可设在教学楼的一层,图书馆、实验楼和教学楼为信息点密集区。

需求功能 校园网最终必须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能够有效促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办公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设计特点 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 技术先进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五 中小型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所学知识,对中小学校需求进行调研,并根据学校需求和特点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 二、实验任务 要求编写校园网需求分析报告和网络设计方案。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 (一)需求分析报告: 1) 满足计算机教学教研、计算机辅助教学、行政办公需要,提供 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 系统资源。 2) 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 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功能。 3) 能够满足信息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教研人员 对各种信息资料、科技情报的检索和查询。 4) 能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信息处理 安全保密,还应有方便高效的网络管理工具。 5) 学校信息网络系统要保证应用和技术先进,能不断满足学校未 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 (二)网络设计方案: 1) 网络分层规划(划分层数以及各层设备选择) 根据校园规划、校园内数据访问流量特点,网络可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方法,使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构架方式。通过千兆光纤交换构建网络核心层,构成网络主干;通过千兆双绞线交换构建汇聚层,构成楼宇子网交换;通过百兆交换构成接入层,实现楼宇中各楼层房间的网络接入。 1.核心层。在校园网络部署2核心节点,双冗余模式。两个核心节点采用2台高性能千兆路由交换机作为主干中心交换机,将两核心节点以千兆双回路互联提供无阻塞传输骨干网,并实现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提高核心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汇聚层。在校内的学生宿舍、图书馆、行政楼、实验楼、和多媒体教室部署汇聚交换机,采用千兆交换机作为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双链路捆绑连接,实现负载均衡的同时完成链路备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应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计算机网络架构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设备使用水平,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 (3)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具体设计任务,确定方案,画出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写出具体配置步骤情况,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打印及电子稿一份;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软件文档写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 路由器若干,交换机若干,PC机若干,线缆若干。 三、实验任务及要求: (1)校园网或园区网方案设计; (2)要求有拓扑图和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 (3)要用到VLAN,NAT; (4)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 (5)列出实验所需设备,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 (6)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仿真,模拟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 (7)调试验证 四、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 (1)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教育信息量的不断增多,使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和教育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个人是否具有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能否成功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及文化环境都是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学校应该培养所有学生具有驾驭和掌握这种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作为青少年教育工具的同时也向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新技术提供的机会以及它们在教学方面具有的优势都是很多的,特别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使用有助于个人化的道路,每个学生在个人的学习道路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 (3)我国各级教育研究部门、软件开发单位、教学设备供应商和各级学校不断开发提供了各种在网络上运行的软件及多媒体系统,并且越来越形象化、实用化,迫切需要网络环境。 (4)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园网中将计算机引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引起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重大革新。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又为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提供了获取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智慧校园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信息化项目 整体设计方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1

目录 第1章概述 (6) 1.1 项目背景(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6) 1.2 系统建设目标 (7) 1.3 系统设计原则 (7) 1.3.1 合理性原则 (8) 1.3.2 先进性原则 (8) 1.3.3 实用性原则 (8) 1.3.4 可靠性原则 (8) 1.3.5 安全保密性原则 (9) 1.4 系统设计依据 (11) 第2章需求分析 (13) 2.1 系统整合需求 (13) 2.2 校园人员管理需求 (13) 2.3 校园车辆管理需求 (14) 2.4 突发事件快速应急需求 (14) 2.5 设备维护需求 (14) 第3章总体设计 (16) 3.1 概述 (16) 3.2 系统整体结构拓扑 (16) 第4章详细设计 (18) 4.1 视频监控系统 (18) 4.1.1 前端监控点设计 (18) 4.1.2 存储系统设计 (21) 4.1.3 监控中心设计 (26) 4.1.4 高点鱼球联动布控系统 (28) 4.1.5 主从式跟踪系统 (33) 4.1.6 全景拼接系统 (39) 4.2 传输系统 (41) 4.2.1 网络的总体设计 (41) 4.2.2 网络详细设计 (44) 4.2.3 VLAN规划 (45) 4.2.4 IP地址规划 (47) 4.3 报警系统 (48) 4.3.1 概述 (48) 4.3.2 设计依据 (48) 4.3.3 系统结构 (49) 4.3.4 设备选型 (50) 2

4.3.5 探测器布置 (51) 4.3.6 校园紧急报警点 (52) 4.3.7 周界防范系统 (53) 4.4 门禁系统 (54) 4.4.1 概述 (54) 4.4.2 系统结构 (54) 4.4.3 系统功能 (56) 4.4.4 门禁产品功能 (65) 4.5 车辆管理系统 (67) 4.5.1 概述 (67) 4.5.2 系统功能基础 (67) 4.5.3 出入车辆管理系统 (71) 4.5.4 车辆限速卡口系统 (76) 4.5.5 车辆违停抓拍系统 (82) 4.5.6 停车场出入口系统 (85) 4.6 云存储 (92) 4.6.1 概述 (92) 4.6.2 系统设计 (95) 4.6.3 系统优势 (97) 4.6.4 部署方案 (103) 4.7 智能化 (109) 4.7.1 概述 (109) 4.7.2 智能行为分析系统 (110) 4.7.3 人脸识别系统 (125) 4.7.4 人数统计系统 (130) 4.8 三维地图可视化管理 (134) 4.8.1 概述 (134) 4.8.2 系统结构 (135) 4.8.3 系统功能 (135) 4.9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44) 4.9.1 概述 (144) 4.9.2 系统构架 (145) 4.9.3 系统功能 (146) 第5章智慧校园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151) 5.1 总体设计 (151) 5.1.1 开放性 (151) 5.1.2 融合性 (151) 5.1.3 智能化 (152) 5.2 平台架构设计 (152) 5.2.1 平台结构设计 (152) 5.2.2 平台服务组成 (155) 5.3 平台特点 (157) 3

【好】校园网络设计方案(全)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五组 组长:李娟娟 组员:陈燕、余丹、李玉 罗燕、刘娟娟、常平

网络总体设计 网络架构分析 现代网络结构化布线工程中多采用星型结构,主要用于同一楼层,由各个房间的计算机间用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产生的,它具有施工简单,扩展性高,成本低和可管理性好等优点;而校园网在分层布线主要采用树型结构;每个房间的计算机连接到本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然后每层的集线器或交换机在连接到本楼出口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各个楼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再连接到校园网的通信网中,由此构成了校园网的拓补结构 校园网采用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骨干网为1000M速率具有良好的可运行性、可管理性,能够满足未来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另外作为整个网络的交换中心,在保证高性能、无阻塞交换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 因此在网络中心的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上必须考虑整体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我们选择热路由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交换的可靠性。 传输介质也要适合建网需要。在楼宇之间采用1000M光纤,保证了骨干网络的稳定可靠,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覆盖距离大,能够覆盖全部校园。在楼宇内部采用超5类双绞线,其连接状态100m的传递距离能够满足室内布线的长度要求。 设计思路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 (4)高效实用; (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以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应用,采用基于交换的技术代替传统的基于路由的技术,并且能确保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在几年内基本满足需求。 (2)开放性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应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大多数厂家支持的标准协议及标准接口,从而为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连提供便利和可能。 (3)可管理性原则 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网络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保证网络运行的可管理性。在优秀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校园局域网规划 网络工程071 200780124106 常幸飞 摘要: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专用网络,它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目前,我国的校园网正飞速发展,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有自己的校园网并且实现了如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一卡通等多方面应用,利用校园网可以进行学校之间及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技术单位之间等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达到了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校园网建设目标。 关键词:校园网;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 Abstract: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dicated network at school, its primary purpose is for 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with advanced practical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offer the glob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Nowadays, with the high pac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mpus network, a major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campus network and fulfilled multiaspect of application, such as academic affairs management, office automation, one-card etc.We can have multiaspect and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depart-ments of schools,teachers,students and teachers, schools and skill units and so on, by making use of the campus network. Reaching the goal that the prim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i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Campus Network;resource sharing;office automation 一.校园网的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高校校园网做为一个成功应用的实例,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发展平台,因此也成为教学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设备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渡过这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学校园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第二个阶段是学校网络设备处于比较杂乱的阶段,我国现有高校的大部分校园网都处在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个阶段也是我们校园网发展的更高目标。校园

无线一体化智慧校园网技术设计方案(20201126084150)

无线一体化智慧校园网 技术设计方案 1项目背景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现状分析 (5) 1.3总体建设目标 (5) 1

2总体架构设计 (7) 2.1建设原则 (7) 2.1.1安全性 (7) 2.1.2先进性 (7) 2.1.3开放性 (7) 2.1.4扩展性 (7) 2.1.5高性能 (8) 2.1.6可运营管理 (8) 2.1.7规范化和标准化 (8) 2.2网络架构拓扑 (9) 2.3网络设计概述 (9) 3无线校园网设计 (11) 3.1无线地勘情况 (11) 3.2用户终端类型分析 (12) 3.3方案设计原则 (12) 3.3.1无缝覆盖 (12) 3.3.2多种服务支持 (13) 3.3.3安全性 (13) 3.3.4兼容性 (13) 3.3.5扩展性 (13) 3.3.6高性能 (13) 337可管理 (14) 3.4无线规划设计 (14) 3.4.1分布式加集中式的无线部署方式 (15) 342集中式的身份认证系统 (15) 3.4.3无线供电设计 (15) 3.5无线热点部署设计 (16) 2

3.5.1无线覆盖指标要求 (16) 3.5.2不同场景下的无线部署 (18) 3.6无线设备部署规划 (21) 3.7无线部署点位图示例 (22) 3.8无线漫游设计 (23) 3.9无线多SSID设计 (24) 3.10无线认证设计 (24) 3.10.1 802.1X无线认证方式 (24) 3.10.2 Web Portal无线认证方式 (26) 3.10.3终端智能识别的WEB认证 (27) 3.10.4无线安全设计 (27) 3.11无线审计设计 (28) 3.12无线QOS设计 (29) 3.13智慧校园无线方案特点与优势 (31) 3.13.1 X-sense,会思考的灵动天线 (31) 3.13.2业务流量全面分流的本地转发架构 (34) 3.13.3基于用户、流量、频段的智能负载均衡 (35) 3.13.4逐级深入的安全防护 (37) 3.13.5坚若磐石的可靠网络 (40) 3.13.6全面支持IPv6的无线网络 (41) 1 项目背景概述1.1项目背景 学院自建校以来,服务于教务教学的校园网络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学院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学院业务系统的增多和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实验探究和实践的要求明显提高,因而对整个学院的校园网性能承载和功能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校园网络已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另外,由于原有的网 络设备使用年限和技术更新等因素,现有校园网设施也已很难满足新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 3

校园网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摘要] 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是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网络安全建设的全面信息,在对网络系统详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依照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目标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关键词]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实现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概述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也很多。一般来说,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评估技术、防病毒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等。为了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必须结合网络的具体需求,将多种安全措施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这样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可以防止安全风险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并实现 1.桌面安全系统 用户的重要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取、修改、分发。这样可以提高办公的效率,但同时也造成用户的信息易受到攻击,造成泄密。特别是对于移动办公的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对移动用户的文件及文件夹进行本地安全管理,防止文件泄密等安全隐患。 本设计方案采用清华紫光公司出品的紫光S锁产品,“紫光S锁”是清华紫光“桌面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的商品名称。紫光S锁的内部集成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加密运算协处理器(CA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等,以及固化在ROM内部的芯片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 tem)、硬件ID号、各种密钥和加密算法等。紫光S锁采用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认证的Sm artCOS,其安全模块可防止非法数据的侵入和数据的篡改,防止非法软件对S锁进行操作。 2.病毒防护系统 基于单位目前网络的现状,在网络中添加一台服务器,用于安装IMSS。

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1 第一章前言 某高校背景某高校是一所极具现代意识、以现代化教学为特色的公办高校。为了推进教育学信息化和现代化,学校计划在校内建立校园内部网并通过千兆位链路连接与国际互联网相连。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某高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以满足校园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要。对于某高校来说,由于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信息和管理平台放到校园网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校园网,校园网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成为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我XX 公司与XX 公司一起,通过专场技术交流会、XX 认证培训、项目设计和方案论证等形式,为某高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校园网发挥的作用为全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将计算机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改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环境,提高其水平;熟悉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手段,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某高校着重进行了校园网的接入,并与电化教室相结合,配合多媒体设备,使该校的信息化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某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2 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 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建设不但应考虑现有的硬件、软件,同时还应考虑学校教师的信 息化教育能力;不但网络要建起来,软件也要贴近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才能逐步实现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化。 项目总体目标是:建立物理上覆盖学校教学楼与办公楼的千兆主干校园网,百兆交 换到桌面,使学校所有部门的网络和计算机都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配置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布线设备和辅料,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研究提供服务。本项目的需求可概括为如下几部分: 2.1 结构化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划成6 个部分: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 统、建筑群子系统 ⑴ 工作区子系统

校园网设计与实现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概述 (2) 一、校园网的发展 (2) 二、校园网的意义及目的 (3) 三、校园网的功能 (4) 3.1信息传递 (4) 3.2资源共享 (4) 3.3方便教学 (4) 四、校园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5) 第三章校园网络设计系统需求分析及目标 (6) 一、校园网的设计要求 (6) 二、网络设计目标 (6) 三、设计原则 (7) 3.1先进性 (7) 3.2可靠性 (7) 3.3安全性 (8) 3.4网络设备安全 (8) 3.5VLAN划分保证内网访问安全 (8) 四、系统需求分析 (9) 五、校园基础应用平台 (9) 5.1信息共享 (9) 5.2信息交流 (9)

5.3课件系统 (9) 5.4办公自动化 (10) 5.5家庭办公学习 (10) 5.6远程教学(网络课程) (10) 5.7教务管理 (10) 六、安全与管理需求 (10) 6.1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10) 6.2网络管理需求分析 (11) 七、实用与经济性 (11) 八、校园网系统建设目标 (11) 九、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 (12) 第四章方案设计 (14) 一、校园网的设计方案 (14) 1.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14) 1.2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14) 1.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15) 二、网络设备选型 (15) 三、不间断电源(UPS) (16) 四、服务器平台选择 (16) 五、接入层结构设计 (17) 六、布线系统设计 (18) 七、层次型结构的提出 (19) 八、核心层结构设计 (20) 九、汇聚层结构设计 (20) 十、接入层结构设计 (21) 十一、主干网设计 (22) 十二、IP地址规划 (22) 十三、VLAN设计 (23) 十四、校园网接入Internet (25) 第五章软硬件和VLAN及IP技术的分析 (26) 一、软硬件的功能 (26) 1.1路由器 (26) 1.2 交换机 (26) 1.3 服务器 (28)

小型校园网的设计与组建

实验十二小型校园网的设计与组建 12.1 实验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计算机网络架构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设备使用水平,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12.2 实验环境及设备 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3台PC机 12.3 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要求,设计并搭建一个校园网。要求进行子网划分和结构设计,并将网络结构建立起来。最后完成网络设备的调试。 12.4 实验说明 某大学分为总校和分校,为该校设计校园网,总校有一个局域网共20台计算机,分校由VLAN 划分为两个局域网,分别有10台计算机。该校被分配了一个C类网段210.100.10.0,总校和分校各有一台路由器及一台交换机。请进行网络设计,将总校和分校各个局域网连接起来。根据要求,设计IP地址分配表,设计网络结构,画出网络拓扑图。 根据设计搭建网络结构。 配置网络设备,完成网络调试。 提示: 1)使用IP子网掩码的原理设计IP地址分配表。 2)用到的设备为两台路由器,以及两台交换机。 思考: 1)要使总校局域网能够与分校两个局域网通信,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分别为分校的两个网段配置静态路由,并且全部经过的连接分校交换机的路由器。 针对本实验,具体配置为: Router1#con Router1(config)#ip route 210.100.10.96 255.255.255.224 210.100.10.66 ! 添加静态路由Router1(config)#ip route 210.100.10.128 255.255.255.224 210.100.10.66 ! 添加静态路由Router1(config)#end 2)如果分校两个局域网分别有20台主机,交换机快速以太网口是否够用?如不够用,则如何解决该问题? 不够用,可以增加一个交换机,进行级联。

校园网设计方案.doc

方案1: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这里我们介绍网络技术选型。 一、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a)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 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 (b)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 (c)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2.教学子网的设计 校园网建网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课堂、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多媒体教学的难点在于实现视频信号的传送(如VOD视频点播)。目前在局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