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5
戒坛
出摩尼殿北门是一座牌楼,穿过牌楼就是戒坛。戒坛平 面为正方形,四角攒尖顶。戒坛为清乾隆年间所建。戒坛内 供奉有一尊明弘治6年(公元1493年)所铸的双面铜佛。面 朝南的是阿弥驼佛,面朝北的是药师佛。这尊佛神奇之处是 ,如果正面面对佛的一面,是看不出其是双面佛。
宋、明、清建筑特征的比较 宋代
宋代的斗 拱作为结构构 件作用明显, 布置疏朗,用 料硕大。
明清
斗拱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整体性加强,柱头上 的斗拱不再起宋代建筑上那样重要的结构作用,原 来作为斜梁上的昂,也成为纯装饰性的构件。
布局
布局与建筑保留了宋代风格,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 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 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大觉六师殿( 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 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 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 亭。寺院东侧的方丈院、雨花堂、香性斋,是隆兴寺的 附属建筑,原为住持和尚与僧徒们居住的地方。
NO.1 建筑实例
摩尼殿
建於宋仁宗皇祐四 年(1052年),距今 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总面积为1400平 方米。大殿结构十 分奇特,属抬梁式 木结构,平面呈十 字形。
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 椽屋,前後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 。
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 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厦,体现 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见格,殿顶 为绿琉璃瓦剪边、檐下饰雄大的 绿色斗拱,翼角弧度圆润而微微 向上翘起。大殿雄伟壮观,又不 失矫键优美。
NO.3
转轮藏殿
戒坛西侧是转轮藏阁。其造型和慈氏阁一样,同 为宋代所建。阁内正中安置有一个直径七米、八角形 的木质转轮藏——就是可以转动的藏经橱。隆兴寺的 转轮藏是现存的实物中年代最早的,是宋代小木作稀 有的遗物。足见其弥足珍贵。
NO.4
弥陀殿
来自百度文库
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这座大殿的建筑 特点与宋代建筑不同,它是宋代到清代建筑转换过程中的 中间环节,既有宋代建筑高大疏朗,不重彩绘的特点,也 有清代色彩华丽、小巧玲珑的风格。
殿脊、飞檐曲线如波, 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 振翅欲飞。像这样立体礼富 淤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 建筑,我国早期古建筑中实 属罕见。
NO. 2
大悲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 ,坐落在中轴线後部。阁前 古柏参天,阁後老槐吐翠, 周圉苍松、百花环绕,景色 清幽宜人。阁高33米,面阔 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 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 、”天宁观音阁”。
正定隆兴寺
班级:建0901-1 小组成员:徐亚光 柳贝贝 雷林宁 李英杰 张 爽 马玉洁
简介
隆兴寺位于距离石家庄15公里的河北省正定县 城内,始建于隋朝,时称“龙藏寺”,唐朝改名为“ 龙兴寺”,至宋朝时落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之后 历经多次修葺。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增建, 并改名为隆兴寺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并举的建筑 格局,规制日益完善,达到鼎盛时期。因寺内供奉 着一尊巨大的铜铸菩萨,因此又俗称大佛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