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调查及病因分析要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畜禽种业
中2019.02作者简介:王双坡(1983.10-),男,河南省新乡市人,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临床动物疾病诊断工作。

奶牛乳腺炎调查及病因分析要点
王双坡
(河南省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453003)
摘要:奶牛乳腺炎作为奶牛泌乳期乳腺炎症,导致牛奶产量下降、质量降低,延长产后发情与妊娠时间,影响养殖户养殖效益提高。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性快、损失大的特点,调查显示,乳腺炎占据奶牛总发病约25%,发病率达到50%。

因此,做好奶牛乳腺炎病因调查与控制尤为重要,成为养殖场、养殖户主要关注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奶牛;乳腺炎;病因分析;防治措施
引发奶牛乳腺炎病因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化学药物、机械性损伤等。

我国养殖场中,80%奶牛乳腺炎都是病原微生物造成。

所以,奶牛乳腺炎防控需做好养殖环境、养殖管理、规范挤奶操作等多方面,同时,定期检查,做到发现炎症及时治疗,降低损失。

1奶牛乳腺炎病因调查1.1机械性病因
现阶段,养殖场多采取机械挤奶形式,机械挤奶因为抽离、频率、乳杯不同导致奶牛患乳腺炎。

首先,机械原因。

机械挤奶时没有选择适合的牛群,个体前后乳区应选择适合的牛群,产奶量为4:6,前吊、后吊、偏乳腺等不适合采用机械挤奶。

下垂乳腺影响机械操作,乳头导管难以达到畅通。

不适合采取机械榨乳。

其次,机械技术参数不到位。

机械设备高于实际需求30%,真空泵生产力较差,控制器过小造成不规则的真空波动导致乳头感染。

最佳脉动频率为50~60次/min,脉动配比为60:40。

脉性能稳定性不足,建议使用电磁脉动。

榨乳过程中真空压保持在380~400mmHg。

如果真空较高也可能导致榨乳杯移动,增加患病几率[1]。

1.2病原微生物成因首先,传染性病原菌。

病原菌主要传染源为乳腺皮肤和乳头,在正常条件下病原菌无法生存。

接触性乳腺炎为慢性与亚临床性,以毛巾、养殖人员的手、榨乳设备等为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有无乳链球菌与葡萄球菌进入乳房。

其中葡萄球菌为奶牛乳腺炎首要病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对组织具有较强的破坏力。

蛋白A 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其次,环境成因,其中包含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高温、潮湿环境下回增加奶牛患病几率,因为真菌性乳腺炎与细菌性乳腺炎相似,养殖人员在未确诊病原的条件下盲目治疗,时常容易忽略真菌病原影响。

此外,菌质体也能造成奶牛患病,牛作为菌质体是一种自由生存的有机体,乳腺炎感染菌质体初期对奶牛无较大影响,但产奶量有明显降低,奶牛呈棕褐色。

2奶牛乳腺炎防控措施2.1养殖环境控制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整洁的圈舍;使用干软、新鲜的垫草。

养殖人员定期消毒,尤其是乳腺炎高发时期应适当增加消毒频率。

圈舍保持良好的通风、光照、温度湿度。

定期清洁,
确保乳房清洁;下垂乳房需注意保护,防止受到损伤。

做好奶牛产后护理,及时清理粪便与排除的恶露,为奶牛提供舒适、健康、整洁的养殖环境
[2]。

2.2规范榨乳操作
首先,清洗乳头,清洗过程中避免淋洗面过大,容易导致乳房上层脏污留至乳头位置增加感染几率。

清洗后使用毛巾擦拭乳房,要求一只奶牛一条毛巾。

按摩乳房有助于增加产奶量,注意轻柔快速,时间控制在20s 左右。

其次,废弃初期的三把奶,有助于及时发现验证异常。

乳导管内放弃带有高细菌的奶牛,提供强烈地放乳刺激。

最后,榨乳前将乳头浸泡在消毒液内,停留30s 后封闭乳头孔,避免细菌感染。

2.3干奶期防控
奶牛干奶期有助于控制乳房炎症发生。

干乳期前最后一次挤奶后注入抗生素,治疗泌乳期感染炎症并起到预防作用。

现阶段,常见药物为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IU、2%单硬脂酸铝、新霉素0.5g、霉菌豆油10ml,加工成油剂后注入乳区。

使用长效抗菌药物可以杀灭病原菌与预防感染,有效期为5~8周[3]。

2.4减少应激
奶牛应激因素分为分娩、妊娠、温度环境、养料等,影响奶牛生理机能导致隐秘乳房发炎。

对此,养殖人员应注意减少奶牛应激,尽可能地让奶牛处于稳定、良好的条件下生产。

3结语
总而言之,奶牛泌乳期乳腺炎症导致牛奶产量下降、质量降低,延长产后发情与妊娠时间,影响养殖户养殖效益提高。

奶牛乳腺炎病因分为多种,因而进行乳腺炎控制也需从多方面入手,如养殖环境、正确的榨乳操作、养料管理、消毒清洁等。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病原菌传播,提高奶牛产奶量,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丹,杨峰,李新圃,等.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血清型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8):680-686.
[2]厉成敏,朱乐乐,李莲,等.重组牛脂多糖结合蛋白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4):715-721.[3]金耀忠,王曼,王婷婷,等.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单链抗体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评价[J].畜牧与兽医,2018(7):127-131.
资源育繁|畜业技术
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