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通感现象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通感现象解析
作者:王燕席国安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要:文章对通感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指出传统园林空间早已将通感手法运用其中,通过人的感知而获得了诗画般的意境美。
并阐述了古典园林中与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情感互通的园林理论与实例,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园林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拓展了人们的欣赏视野。
关键词:古典园林;通感;意境;诗情画意
1 通感浅识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又叫“移觉”,是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从而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如嵇康《琴赋》、白居易《琵琶行》中,都有生动的运用。
在我国近代,最早提出通感一词的是钱钟书先生。
通感是多种感觉相互挪移的心理活动,它能够突破个别感觉的局限性和机械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艺术形象的局限,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起来,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2 古典园林的意境与通感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到达的一种意蕴和境界,也是诗歌、散文、绘画等一切艺术作品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意境存在于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之中。
园林创作时要以情入景,使建筑寓意、花木生趣、山水寄情,用景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时则是触景生情、以景达情。
人们处在园林这种有“情”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联想和共鸣,最后概括、综合,使感觉升华,成为意境。
对于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不仅仅是通过具体的山水植物建筑等视觉元素,更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能够给人视、听、嗅,甚至味觉、触觉、情感等全身心的感受。
从而使游赏者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审美活动获得景观内在的美,也就是园林景观的意境美。
可以说,园林艺术的迷人意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全身心的通感欣赏。
3 通感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古典园林借助嗅觉、听觉、味觉以及触觉而赋予园林诗一般的意境美的例子,在《园治》中提到了很多,作者也强调了五官对园林空间的协同感受。
除了山水亭台可观望的景色之外,闻香的有“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听声的有“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隔林鸠唤雨,断
岸马嘶风”;五官和身体综合感觉的有“俯流玩月,坐石品泉”;还有对着美景品茗和“把酒临风”等以味觉来加深对园景的感受等。
(1)嗅觉互通。
春有幽兰夏荷花,秋有桂子冬梅花,一年四季络绎不绝。
置身于这种舒心怡神的香味空间,令人情思萦绕,流连忘返。
因此,在园林中借用植物的香气造景的例子很多:拙政园的“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等,均为借荷花之香成景。
荷出淤泥而不染,迎骄阳而不惧,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君子品格,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追捧;再就是梅花,它那斗雪吐芳、凌寒绽放的品格风韵,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如怡园的“闻妙香室”等。
这些景名不仅表达了该环境周围所种植物的特点,而且将那特有的短暂的香气定格在名字中,并化为某种意境深深地感染人们,让人一年四季到此都能感受到那幽远的清香。
(2)听觉互通。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发觉了山林水石的自然声响,能使人的听觉愉悦和身心舒适。
特别是边赏景边听声,视听结合,互相强化,这种园林景观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赋予观赏者更多更全面的感官体验。
借风声造景,算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物化的特殊效果,缔造出的这些稍纵即逝、富于变化的声音也为园林平添了许多趣味和生气。
例如,拙政园的“松风水阁”,是一座临水小阁,且有额曰“一庭秋月啸松风”。
松树一般被视为品质高洁,看松、听松风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情趣。
听雨的意境营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方式,也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例如,拙政园的留听阁,阁名取“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意为临池静听雨打残荷声,不比夏日观荷逊色,是另一种意境和感受。
但雨天毕竟是短暂的,如何能以之来命名呢?这进一层的意义就在于想象了:即便是在晴天,游人通过楹联匾额,也自然能想象得出细雨敲打在芭蕉荷叶上那轻重缓急的节奏之音。
(3)触觉互通。
触觉,一般指皮肤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感觉,如风吹、雨淋等带给人的直观感受。
有触觉参与的景观是视觉景观的升华。
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参与互动。
例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体现出了清风拂面的舒畅感。
避暑山庄“月色江声”岛的西南有一亭,叫“冷香亭”。
此亭名中的“冷”字,从身体感觉上点明秋意晚浓的时间特征,而“香”字即说明此亭临湖,湖中有莲的环境氛围。
“冷”、“香”连用,即触觉和嗅觉共通。
夏日居此亭,观荷闻香因“冷”而清凉,秋日居此亭,虽只见残荷冷月却因“香”而神往。
(4)味觉互通。
调查发现,一个环境只要能在越多感官上吸引游赏者,游赏者的环境体验感就会越强。
尤其是味觉感官的参与,能让游赏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后都对游赏时的体验记忆犹新。
因此,味觉景观的塑造甚至能让一个园林在参观者的脑中建立起永久的美好印迹。
与味觉互通的景点如:拙政园的“枇杷园”,让人想到硕果累累的枇杷;安徽滁州的“醉翁亭”。
到底是何等的景色,让嗜酒之人不为酒醉,又是如何的秀峰俊壑令其神形皆醉?带着这般的好奇与憧憬,吸引了无数游人探入这片优美的画境。
(5)情感互通。
人的知觉除了上述以外,还包括通过感觉器官在更深层次上的感受,如舒适、压抑、快乐等身体知觉和情感体验。
园林空间是作为一种序列而存在的。
人所留意到的往往不是空间的界面,而是一种感受,人在不同空间中体验时会感受到各种空间所带来的不同的心理反应,这种感受就是情感。
宋时苏轼超尘绝世的精神境界,被明时诗人艺术家以实法捕
捉诠释。
彼时不见明月,却有秋雨、湖水、清风拂面吹不尽。
独坐轩中,很难不被这种雅致十足的氛围所感染。
4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山水植物建筑等实体进行创作的时空艺术,流线的组织、空间的往复无尽使其具有诗歌一般的时间属性,而“景”的苦心经营则让它处处成画。
总之,园林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凝固的音乐。
在造园手法上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
在这样诗情画意的环境中,人的所有感官都被充分调动起来,适宜的景点题名又让人浮想联翩。
可以说通感在园林中的应用造就了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人的感官参与完善了园林构图,使园林成为全息的山水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 计成.园冶[M].陈植,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王燕(1979—),女,山东邹城人,硕士,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