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园林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朱建宁将节约型园林解释为“因地制宜为原则,便于养护管理为规划设计准则,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营造一个适度、合理的空间环境”[1]。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构成要素;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生态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不仅能为人们创造出自然宜居的生存环境,更对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园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节约型植物景观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方法,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从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使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构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

1 现今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但是一些城市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出现了很多与节约型园林背道而驰的现象。

1.1 “大草坪风”

有的城市在建设中不顾自身条件,脱离现实,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大广场、大草坪,简单地模仿西方国家“疏林草地”等,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定位不协调。既没有起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又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养护投入与植物群落的养护投入之比是3∶1;由乔、灌、地被、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是草坪的4-5倍[2],此外草坪灌溉用水量也比植物群落多得多,还要防病、治虫、割草。大面积种植草坪不仅浪费财力,更耗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1.2 盲目移植大树古树,“高价建绿风”

近年来,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大量移植大树甚至古树。大树、古树从购买、运输、栽植到后期管护的费用都远远高于规格较小的同类树木,而且其成活率也较低,死亡后需要进行二次栽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原生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

1.3 “洋花洋树风”

当今各种奇花异木漂洋过海,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也是典型的不节约型绿化。洋花

洋树因“水土不服”大量死亡,造成了建设和养护成本的极大浪费。

1.4 盲目追求进度、重建轻养

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往往忽视了植物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不切实际地追求一日成景,立株成景,只着眼于目前的景观效果,过分地追求大规格苗木,增加成本和种植费用,甚至不惜牺牲工程质量来换取建设进度,导致一些工程建设时间不足而“早产”,工程质量不达标,造成很大的浪费。重建轻养,管护维持工作严重滞后。只管巨额工程款的投入,不考虑日常维护投入,绿地荒芜或遭到人畜损毁和破坏严重,导致园林绿化景观无法挥应有的作用。

2 节约型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2.1 生态优先,利用原有植物资源进行植物造景

园林绿化建设之前,设计人员要先仔细踏勘现场情况,只有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绿化,认真修复和再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好场地中的原有植物是对场地必须要做的保护性工作,利用原有植被是最大的节约,这也反映出了设计者对场地的尊重。相反,对大树、古树的砍伐或移植是最大的浪费和失败的做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涉及到占用绿地和伐移树木,必须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城市建设、改造与保护的关系,设计时结合场地中的植物情况,因地制宜,保留场地原有精神。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时,对场地中的所有大树、灌木不要尽数砍伐。

2.2 使用乡土植物,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

2.2.1 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繁殖和栽培,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并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3]。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来说,由于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当地特色明显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环境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少有病虫害,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有些仅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良好,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各种生物学特性优良的乡土植物,是节约型园林首选的植物材料。

2.2.2 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结构

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在与

环境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以最优化的形式利用自然资源,不需要过多的人工维护,这种稳定和谐的植物群落正是构建稳定园林绿地系统和节约型园林所应大力借鉴的。

同时用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状态下的群落结构,能够体现地方景观特色。目前,园林绿化树种单一且雷同,造成城市风光特色的丢失。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独特,相异的气候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这才是城市寻求景观特色的出路。与其花费有限的建设资金引进千篇一律的园林植物,不如致力于地域性植物群落的构建。

2.2 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在规划设计中,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增加植物多样性是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好途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同时为了强调观赏效果,大量使用草坪、人工修剪的模纹植坛以及大量摆放一年生草花等。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实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4]。另外,在园林绿地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一年生草花的集中摆放,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强烈的“展示”效应,但短暂的花期过后,则出现景观上的断层与空白,这些做法都是非节约型的,均应在今后绿化建设中加以改正,应该强调多年生宿根花卉的利用,构建乔—灌—花(草)复层式植物生态群落。

在合理的原则下,考虑实际情况,尽量缩小纯草坪性的开敞空间,特别是人不能进入的“观赏草坪”,加大林下活动空间的比例。其次,最大可能增加绿地的绿量,提高单位绿地面积植物的多样性,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的人工群落种植方式,从而在城市土地面积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抑制城市绿化“纯草坪热”,“绿篱热”,达到城市合理绿化,实现单位绿地面积生态效益最大化。

2.3 选用节水抗旱植物构建节水型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