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容性检测程序

合集下载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直接关系着输血安全,检测内容包括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 和RhD 血型测定,受血者的抗体筛选,受血者与献血者间的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建立本标准流程旨在规范输血前相容性试验采用的实验室检测程序,确保受血者的ABO 及RhD 血型抗原抗体与献血者的相容,确定受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是否有相对应的抗原抗体,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

一、输血申请(一)受血者信息资料核对1.受血者既往检测相关信息资料的核对主要包括血型是否相符、既往是否存在抗体筛选阳性史、既往是否存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不合史等。

2.计算机或手工比对。

(二)输血前试验项目组合1. 输血申请的作用作为整个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的第1 步,临床医师开据的《输血治疗申请单》具有双重作用—申请用血与申请相容性检测。

2.成分输血与检测组合拟输注血液成分决定相容性检测组合,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增加检测项目,不需要医师填写检测项目申请单,《输血申请单》以最终发出的相容性血液为最终结果。

检测组合分别为:1) 申请含有红细胞成分时的项目组合,包括受血者ABO 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抗体筛选,献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液主次侧交叉匹配试验。

2) 申请血浆时的项目组合,包括受血者ABO 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献血者ABO 血型反定型测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液次侧交叉匹配试验。

3) 申请血小板时的项目组合,包括受血者ABO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献血者ABO 血型反定型测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小板血清学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4) 受血者抗体筛选为阳性结果时,须做抗体鉴定,同时测定献血者该阳性抗体的对应抗原;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受血者血液做主次侧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5) ABO 正反定型不符时,须做疑难血型鉴定( 含亚型) ,正定型增加抗-A1、抗-A,B 和抗-H 检测,反定型增加A2 细胞、O 细胞及自身细胞检测,确定血型后实施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相合或相容的血液输注。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规*输血科各级检验人员室内质控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合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

选择已知型别的红细胞和血清,根据其与在用试剂标准血清:抗 A、抗 B、抗 D 、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及 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阳性及阴性检测结果,通过每天或者每批与待检标本相同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以监控实验室进行 ABO 、RhD 血型检测过程中应用的试剂、设备及实验流程,并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1. 质控品:样本 1 A1 型 RhD (+)红细胞样本 2 B 型 RhD (+)红细胞样本 3 A 血清样本 4 B 血清样本 5 O 型 RhD (+)红细胞样本 6 RhD ( -)红细胞2. 血型鉴定试剂:标准血清:抗 A,抗 B,抗 D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 Ac, Bc, Oc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卡式专用离心机首先将质控品、标准血清及 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从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

操作步骤按不同检验方法(平板法、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具体如下:1. 平板法:在玻片上(或者纸片上)按表 1 加样各 1 滴(50ul),混匀(直径约 20mm 大小), 先后缓慢摇晃玻片, 2 分钟摆布肉眼判读结果,并记录。

2. 试管法:取 13 支(95mm×12mm 或者 75mm×12mm) 试管做好标记, 按表 1 加样各 1 滴(50ul), 混匀, 离心 (离心速度和时间可以选择转速 1000rpm 时间 1 分钟或者转速3400rpm 时间 15 秒) , 判定结果,并记录。

3. 柱凝胶法:取 4*待检 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做好标记。

将样本 1 分别加入第 1*卡的 1-3 孔中各 1 滴(50ul),将样本 2 分别加入第 2*卡的 1-3 孔中各 1 滴(50ul),将样本 5 分别加 入第 3*卡的 1-3 孔中各 1 滴(50ul),将样本 6 加入第 4*卡的第 3 孔内。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二十二、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1.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的管理,确保输血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和程序,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2.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前,应执行下列管理规定或完成下列工作:2.1.严格核对《输血审批单》、《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要求字迹清楚、信息填写完整,联号相符,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等准确、一致;若联号不符或患者身份信息不一致,应拒收,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2.2.认真检查血标本质量,确保血标本符合实验要求,要求实验用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且无溶血、无气泡、颜色正常、标本量充足;否则应拒收,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2.3.复检患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要求复检血型与申请单上的血型一致,否则应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2.4.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在配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还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

2.5.根据患者的血型、申请输血种类和输血量,取相应库存血液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复检,要求复检血型与血袋上标注的血型一致(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且无Rh(D)血型相同的血液时,可以不考虑患者和库存血Rh(D)血型的一致性),否则应更换相符的库存血液进行复检,并通知和配合市血站纠正相关错误。

3.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时,应执行下列管理规定或完成下列工作:3.1.严格按照《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简化操作程序。

3.2.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或烧伤患者的溶血标本,应在试验前、后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3.3.凡输注红细胞类血液制品、浓缩白细胞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应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血浆类血液制品可以不要求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

3.4.配血时,应采用能检查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和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同时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即盐水法+凝聚胺法,或盐水法+微柱凝胶法等。

3.5.配血不合时,应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还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介绍输血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一项治疗手段。

在进行输血时,需要进行血液相容性实验,以确保病人接收的血液与其自身血液相容性良好,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档将介绍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的程序指南。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测血液样本和供血者血液样本准备好,同时将其标记清楚,确保其完整性以及标签的准确性。

确保所有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药品在实验室中均已备齐。

2. 预备实验首先进行凝集素检查,确认使用的凝集素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还需检查用于实验的培养基、血清等试剂是否过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操作流程1.取2ml待测血液样本于无菌离心管中;2.加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混匀,制成2%全血;3.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在4℃下保存;4.取2支离心管,分别标记为“试验管”和“对照管”;5.分别加入100μL试验组全血和100μL对照组全血;6.加入10μL适当稀释的抗人球蛋白凝集素,混匀;7.在室温下孵育30分钟;8.观察试管内血液凝聚程度,根据排序判定。

–如果试验管和对照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聚,说明出现凝集反应,意味着输血存在不相容现象。

–如果试验管和对照管凝聚程度相同,说明样本血液与对照血液相容性良好,可进行输血。

4. 结果分析根据凝聚程度的排序结果,可对血液相容性进行分类。

1.1+:试验管明显凝聚,对照管无凝聚;2.2+:试验管明显凝聚,对照管有轻度凝聚;3.3+:试验管明显凝聚,对照管中度凝聚;4.4+:试验管明显凝聚,对照管重度凝聚;5.反应消失:试验管和对照管均无凝聚反应。

注意事项•操作实验时需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保证操作安全;•实验室应当向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状况。

了解血液相容性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准确评估输血患者的风险和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留意操作细节,加强实验室质控管理,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输血相容性检测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程序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职责,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输血安全合理。

一、收到输血申请单及相应的血标本时,必须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和诊断、用血日期及申请血量,并要求送标本者签字,若有不符,则拒收申请单及标本。

二、同时查看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指标是否检测,如未检测,及时通知科室采标本送检,并做好登记,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送检化验单上注明送检日期及时间。

三、ABO血型鉴定常规进行正反定型,并常规RH(D)定型;交叉配血常规用盐水法和特殊介质法(卡式配血),按卡式配血SOP 认真操作,杜绝差错。

四、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双查双签”(领、发血双方)后,方可发出。

发血时认真核对,若血有异常一律不发出。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保存于冰箱内7天。

五、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相关资料按要求保存十年。

六、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1、通过国家认可的试剂才能使用,试剂应按规定的温度保存。

2、抗血清和试剂细胞(除谱细胞)必须在每天使用前观察外观并与相应的细胞和血清做阴、阳性对照,以检测其可靠性。

3、对每批抗血清必须进行入库前样本的检测来评估试剂的质量。

重点检测特异性、亲合力、效价,结果与本实验室所用技术吻合。

抗血清质量的最低标准:*R1r是指基因型为CcDee的Rh阳性细胞。

试剂检测细胞质量的最低标准:A1细胞和B1细胞外观无明显的溶血和浑浊,特异性和灵敏度与抗A、抗B细胞反应清晰。

A细胞与抗-A、抗-A1反应凝集强度达3+-4+,与抗-B无反应。

B细胞与抗-B反应凝集强度达3+-4+,与抗-A、抗-A1无反应。

4、抗人球蛋白试剂每次实验前,外观无沉淀物、微粒或胶状物,无溶血性。

试验阴性结果需加入IgG致敏的红细胞能够检测出来,以此确定抗人球蛋白试剂的反应性。

5、生理盐水应每天试验前更换并外观检查无浑浊或颗粒,每批检测pH值和溶血活性。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本规程适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旨在规范检验人员的室内质控操作程序,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有输血科员工都应该遵守执行。

一、ABO、RhD血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该规程的检验原理是选择已知型别的红细胞和血清,根据它们与在用试剂标准血清的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通过每天或每批与待检标本相同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

这样可以监控实验室进行ABO、RhD血型检测过程中应用的试剂、设备及实验流程,并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主要试剂组成包括质控品和血型鉴定试剂。

质控品包括样本1A1型RhD(+)红细胞、样本2B型RhD(+)红细胞、样本3A血清、样本4B血清、样本5O型RhD(+)红细胞和样本6RhD(-)红细胞。

血型鉴定试剂包括标准血清:抗A,抗B,抗D、ABO血型反定型红细胞:Ac,Bc,Oc以及ABO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

卡式专用离心机是该规程的主要仪器。

操作步骤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平板法、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具体执行。

建立参考值是该规程的重要步骤之一,可以通过统计实验室内已知血型的样本来确定参考值。

以上是关于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通过遵守该规程,可以确保输血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凝聚胺介质法是一种血型鉴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和Zeta电位来实现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该方法首先使用低离子溶液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中和凝聚胺阳离子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

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试验结果为阳性。

微柱凝胶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血型鉴定方法。

该方法选择已知的血清和相应的细胞,标本其与在用试剂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微柱凝胶)中的阳性及阴性结果,通过每天或每批与待检标本相同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以监控实验室进行交叉配血过程中应用的试剂、设备及实验流程,并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流程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流程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1.
2.
2.1.
2.2.天之内2.
3.
2.4.阳2.5.
3.
3.1.严格按照《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简化操作程序。

3.2.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或烧伤患者的溶血标本,应在试验前、后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3.3.凡输注红细胞类血液制品、浓缩白细胞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应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血浆类血液制品可以不要求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

3.4.配血时,应采用能检查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和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同时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即盐水法+凝聚胺法,或盐水法+微柱凝胶法等。

3.5.配血不合时,应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还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

3.6.日常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应由双人负责,互相核对,只有操作相符时,方可发布报告;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应进行复核,复核相符时,方可发布报告。

4.输血相容性检测操作完毕后,应及时、认真、准确、完整填写《输血记录单》,并签名和记录时间,要求双人操作时进行双人签名或一人操作时双签名,时间记录应精确到分钟。

5.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试剂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同时应做好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

6.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应的要求,同时应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确保仪器设备能正常使用。

7.
8.。

输血相容性检测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流程1目的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范室内质控操作流程,以便能够发现试验室用试剂、耗材的质量问题及反应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补救措施,提供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证据,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达到预期的适量标准。

2使用范围使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

3职责3.1各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过程。

3.2实验室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执行。

4 工作程序4.1质控品来源:商品化质控品、第三方实验室提供或实验室自制质控品。

4.2技术要求4.2.1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的试剂盒应包括抗原阴性。

阳性对照品和抗体阴性、阳性对照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质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4.2.2自制质控品,必须经本实验室鉴定,获得明确的抗原或抗体特异性表达结果。

排除冷凝集、自身抗体、异常蛋白干扰等情况。

4.3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

4.3.1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的试剂盒对照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于每次实验操作进行检查,发现标本明显的颜色变化、溶血应放弃使用并更换新的质控品。

4.3.2.自制质控品:4.3.2.1抗凝全血标本:未经其它处理,参照红细胞保存期,使用前同样检验外观,排除溶血、细菌污染等情况。

4.3.2.2红细胞溶血:经盐水或其它缓冲液处理,一般当天使用。

4.3.2.3稀释后抗血清:4℃保存,根据需要量按月配置,使用前检验是否存在颜色变化及细菌污染等。

4.4实施质控的频次:常规实验应该在每天实验开始进行,实验中途更换试剂批号后应重做质控实验,特殊实验应在每次实验前进行。

4.5常规检测前将质控品于室温放置30分钟后使用,所用质控标本类型应与实验项目要求相一致,检测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质,仪器设备及室内温度、环境均应相对固定。

4.6质控品选择基本要求:每次质控试验应至少选择一个阳性对照质控品,一个阴性对照质控品。

质控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前需认真阅读《输血科血型血清学质控品在库状态登记表》,选择符合要求的质控品4.7过程控制4.7.1ABO、RhD血型鉴定(全自动微柱凝胶)4.7.1.1一般选择2个质控标本。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采集一)标本采集1.受血者标本采集:采集受血者静脉全血标本,避免过度采血。

2.献血者标本采集:采集献血者静脉全血标本,避免过度采血。

二)标本处理1.受血者标本处理:将受血者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存放于2-8℃,不得冷冻。

2.献血者标本处理:将献血者标本进行红细胞分离,存放于2-8℃,不得冷冻。

三、实验室检测一)实验室检测流程1.受血者ABO和RhD血型测定:采用标准血清试剂和技术进行测定,确认受血者的ABO和RhD血型。

2.受血者抗体筛选:采用标准试剂和技术进行筛选,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

3.血液交叉匹配试验:采用标准试剂和技术进行交叉匹配试验,检测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是否有相对应的抗原抗体。

二)实验室检测结果1.受血者ABO和RhD血型测定结果:确定受血者的ABO和RhD血型。

2.受血者抗体筛选结果:确定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

3.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确定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是否相容,从而确定最终输血血液的相容性。

四、结果判定与报告一)结果判定1.受血者ABO和RhD血型测定结果判定: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受血者的ABO和RhD血型。

2.受血者抗体筛选结果判定: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

3.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判定: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是否相容,从而确定最终输血血液的相容性。

二)结果报告1.结果报告内容:报告受血者的ABO和RhD血型、抗体筛选结果、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以及最终输血血液的相容性。

2.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子报告,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结果保存与归档一)结果保存1.实验室检测结果保存:将实验室检测结果记录在实验室记录簿中,并保存原始记录和计算机数据。

2.结果报告保存:将结果报告记录在相应的记录簿中,并保存原始记录和计算机数据。

二)结果归档1.实验室检测结果归档: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归档,保存至少5年。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英国血液标准委员会输血工作专题组1 引言1.1 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开展输血前实验必须采用的实验室规程。

本指南的形成是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英国临床病理鉴定学会(cpa)的推荐、英国输血服务机构的指南、英国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方案(bti p)的数据和输血严重危害(sh()t)的监测方案。

支持新的观点以及潜在争议的依据将在文内提及。

1.2 输血前实验项目1.2.1 受血者abo、d血型鉴定1.2.2 受血者抗体筛选,若新生儿输血则进行患儿母亲抗体筛选。

筛选阳性者,继续进行抗体鉴定。

1.2.3 计算机或手工比对当前的结果与既往的记录。

上述3项组成定型和筛选。

1.2.4 供血者红细胞选择及交叉配合试验,包括病人血清/血浆和供者红细胞的血清学试验,或者电子化的选择及发放。

1.2.5 应有紧急情况下的书面处理程序。

临床紧急用血时,患者需要即刻的红细胞支持,输血前实验必需简化,或者直接发放o型红细胞.1.3 红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1.3.1 临床意义的红细胞抗体是指能通过加速破坏一定比例的输注红细胞,而导致患者输血反应的抗体。

1.3.2 抗一a、抗一b和抗一a,b通常认为具有临床意义。

1.3.3 除少数例外,一般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红细胞抗体仅指在严格的37 c时,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阳性的抗体.1.3.4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如大量失血,患者需要输血可能会输注不配合的血液.1_3.5 患者有同种抗体时,红细胞的选择原则见表1。

表1 含同种抗体的患者选择输注血液的原则血型系统抗体推荐原则abo 抗-ai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rh 抗—d、-c、-c、—e、—e 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rh 抗—cw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kell 抗—k、-k 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kell 抗-kpa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kidd 抗-jka、jkb 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mns 抗-m(37c反应)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mns 抗—m(37c不反应)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mns 抗—n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mns 抗-s、—s、-u 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duffy 抗-fya、fyb 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p 抗—p1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lewis 抗-lea、—leb、lea-b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lutheran 抗—luaa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diego 抗—wra(抗—di3)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h 抗—hi(ait和aib患者) 37c iat法交叉试验相合全部其它在37c iat反应性抗体咨询血液中心1.3.6 可以考虑应用抗体卡,该卡由实验室或血站填写而由患者携带.它们可以提醒临床医生或实验室患者体内存在临床意义的抗体。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指南》
嘿呀,咱今儿就来讲讲这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是咋回事哈。

就说有一次啊,我在实验室里,准备好好弄这个血液相容性实验。

咱先得把那些血液样本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就跟捧着宝贝似的,可不敢有半点马虎呀。

然后呢,就开始一步步按照程序来啦。

先得把实验器材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的,啥试管呀、试剂呀,都得摆好了,就像士兵排队一样整齐。

接着呢,把血液慢慢加到试管里,这时候可得集中精神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生怕出啥差错。

然后就开始各种操作啦,一会儿加这个,一会儿加那个,感觉自己就像个小魔法师似的。

在这个过程中呀,还得时刻注意着各种反应,看看有没有啥变化。

要是有一点不对劲,那可就得赶紧找找原因咯。

实验做完了,还得仔细记录数据,一个数字都不能错,就跟记账似的,得清清楚楚的。

哎呀,这就是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的大致过程啦,虽然听着有点复杂,但只要咱认真对待,一步一步来,肯定能做好滴!以后再做这种实验,咱就更有经验啦,哈哈!
好啦,这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输血实验室血液相容性实验程序的事儿,希望对你们有用哟!。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现就我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目的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规范室内质控操作流程,以便能够发现实验室常用试剂、耗材的质量问题及反应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补救措施,提供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证据,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三、职责(一)各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过程。

(二)实验室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执行。

四、工作程序(一)质控品的技术规则定义IQC 作为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遵照实验室制定的室内控制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可靠性程度,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的批内,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以确定测定结果是否可靠,是否发出报告的一项工作,是对实验室检测的即时性评价。

(二)质控品来源商品化质控品。

(三)技术要求由生产商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质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四)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生产商提供的试剂盒对照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于每次实验操作前进行检查,发现标本明显的颜色变化、溶血应放弃使用并更换新的质控品。

(五)实施质控的频次鉴于输血相容性实验的特殊性,常规实验每天进行一次,实验中途更换试剂批号后应重做质控实验。

(六)常规检测前将质控品于室温放置30 分钟后使用,所用质控标本类型应与实验项目要求相一致,检测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质,仪器设备等应相对固定。

(七)质控规则、有效性判断及失控的判断标准1 、ABO 血型鉴定:质控品设计以能够检测为原则。

按照血清试剂反应标准反应强度,设置3+ 为最低检出标准。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规定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规定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规定与程序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1.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的管理,确保输血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和程序,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2.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前,应执行下列管理规定或完成下列工作:.严格核对《输血审批单》、《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要求字迹清楚、信息填写完整,联号相符,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等准确、一致;若联号不符或患者身份信息不一致,应拒收,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认真检查血标本质量,确保血标本符合实验要求,要求实验用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且无溶血、无气泡、颜色正常、标本量充足;否则应拒收,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复检患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要求复检血型与申请单上的血型一致,否则应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在配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还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

.根据患者的血型、申请输血种类和输血量,取相应库存血液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复检,要求复检血型与血袋上标注的血型一致(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且无Rh(D)血型相同的血液时,可以不考虑患者和库存血Rh(D)血型的一致性),否则应更换相符的库存血液进行复检,并通知和配合市血站纠正相关错误。

3.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时,应执行下列管理规定或完成下列工作:.严格按照《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简化操作程序。

.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或烧伤患者的溶血标本,应在试验前、后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凡输注红细胞类血液制品、浓缩白细胞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应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血浆类血液制品可以不要求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

.配血时,应采用能检查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和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同时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即盐水法+凝聚胺法,或盐水法+微柱凝胶法等。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程序 SOP文件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程序     SOP文件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程序SOP文件(QC):是的一部分,目的是保证质量,满足要求,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

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

法律约定:《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绘制质量控制图。

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

”医院科所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也应该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

一、实施质量控制的目的:1、将控试剂盒和非商品化试剂检测结果的精密性。

2、监控试剂的批间变异。

3、证明检测结果可靠。

4、及时发现实验室常见误差,采取纠正和补救措施。

5、采用标准化的程序和优质试剂,实施良好实验室实践。

6、促进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

7、向顾客提供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证据。

8、向审核方提供实验室运作的信息。

二、范围:1、试剂质控:主要针对手工操作而言1)、标准血清:抗-A、抗-B、抗-D。

2)、试剂红细胞:反定细胞、抗筛细胞。

3)、凝聚胺介质。

4)、抗人球蛋白试剂。

2、过程质控:针对试剂与反应体系整合在一起的实验所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使用微柱凝胶介质进行的相关实验。

包括:、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鉴定等。

3、质控品来源:商品化质控品,第三方实验室提供或实验室自制质控品。

4、质控品技术要求:1)、由生产商或试剂商提供的试剂盒应包括阴性阳性对照品和抗体阴性阳性对照品。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2)、自制或(第三方)质控品,必须经本实验室鉴定,获得明确的抗原或抗体特异性表达结果。

三、质控规则:1、ABO血型鉴定:质控品设计以能够检测为原则。

按照血清试剂反应标准反应强度,设置3+为最低检出标准。

检测频次建议为每天工作人员开始检测工作前时。

2、RhD测定:质控品设计以能够检测为原则。

按照血清试剂反应标准反应强度,设置与阳性细胞2+为最低检出标准。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输血相容性检测是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相容性的重要程序,以避免输血反应和其他不良后果。

为了有效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并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程序。

本文将就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进行详细探讨。

一、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体系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应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上。

相关部门应建立质量管理手册,明确各项检测工作的质量标准、流程和责任部门。

同时,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2.设备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所需的设备应定期检修、保养,确保其运行稳定可靠。

相关部门应建立设备管理档案,记录设备购置、操作规程、维护记录等信息,以便及时跟踪设备状态。

3.试剂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试剂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在有效期内。

相关部门应制定试剂管理制度,建立试剂领用、使用、存储、报废等流程,严格执行规定,确保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4.人员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

相关部门应建立人员档案,记录人员的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信息,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和约束人员的工作表现。

二、程序规范1.标本采集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患者的血样和供血者的血样。

采集血样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和标本信息,确保正确的标本和正确的患者之间相对应。

采集后应立即妥善保存,避免交叉污染和标本混淆。

2.血型鉴定对采集的患者和供血者血样进行血型鉴定,确定其ABO血型和Rh 血型。

鉴定前要准确标注标本信息,避免混淆。

鉴定后要对结果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3.抗体筛查对患者血样进行抗体筛查,检测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抗体。

筛查前要核对患者信息和标本信息,筛查后要对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确保结果可靠。

4.交叉试验对供血者血样和患者血样进行交叉试验,确定其相容性。

试验前要核对供血者信息和患者信息,试验后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输血相容性检测是指在进行输血前,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测,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和血凝型相匹配,防止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的建立和执行,将为为保障输血安全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一、管理制度1.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相容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负责制定并修订血站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清晰。

3.负责定期组织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机制,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与其他相关工作的协调进行。

二、程序1.严格按照供受血者的标本采样要求操作,确保采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血型鉴定方法采用ABO、RhD血型标志物鉴定、典型血清试验、中性凝集试验等方法。

3.血凝型鉴定采用全血凝集试验、抗凝剂处理试验、制备抗血小板血清鉴定等方法。

4.根据受血者的血型和血凝型鉴定结果,制定输血方案,并列明受血者的血型和血凝型鉴定结果。

5.进行交叉试验,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交叉反应试验,以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6.定期对设备和试剂进行校准和监控,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检验结果登记、报告和存档,并通知输血医生和相应相关部门,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

8.进行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及时纠正问题,防止不良反应再次发生。

9.定期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内部和外部评估,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和执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可以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制度与程序的完善和执行,将为提升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并降低输血引起的不安全因素的风险。

207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207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与程序一、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1、受血者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无溶血、无重脂、无细菌生长。

2、送标本时,《临床输血申请单》和受血者标本二者不分离。

3、交接标本时,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所记录内容与受血者标本是否一致。

4、凡输注红细胞类成分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输注血小板一般情况下同型相输(特殊情况除外),输注血浆和冷沉淀可不做交叉配血试验,但必须同型或相容。

5、配血前,按标准操作规程再次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D)血型,ABO血型作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最好用两个厂家试剂,供血者为Rh阴性者应进一步作DU鉴定,如鉴定结果为DU,该血只能作为Rh阳性血输给患者。

如果受血者为Rh阴性可不作DU鉴定,因为受血者无论Rh阴性或DU都输Rh阴性血液。

6、配血时,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认真观察结果、先肉眼观察后,再用显微镜观察,主侧和次侧应无凝集或无溶血。

如果受血者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每个献血者之间血液作交叉配血试验,发现不相合时,该血液不得输入受血者体内,查找原因后,作进一步处理。

7、配血时应有一人(一人值班除外)专门负责监督和复核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是否准确,配血结果是否可靠,《配血试验报告单》字迹是否工整,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决不允许张冠李戴,出任何错误。

8、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交叉配血不合时;(2)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9、严格临床输血核对制度,输血前病人至少作两次血型鉴定,且前后相符。

交叉配血过程必须做3次核对,即配血前、配血中、配血后核对。

10、严格血样保留制度,标本及配血管保存至少7天,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箱保存。

二. 输血相容性检测程序1、实验要求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 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相容性检测程序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职责,提高服务质量,确保输血安全合理。

一、收到输血申请单及相应的血标本时,必须逐项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和诊断、用
血日期及申请血量,并要求送标本者签字,若有不符,则拒收申请单及标本。

二、同时查看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指标是否检测,如
未检测,及时通知科室采标本送检,并做好登记,在感
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送检化验单上注明送检日期及时
间。

三、ABO血型鉴定常规进行正反定型,并常规RH(D)定型;
交叉配血常规用盐水法和特殊介质法(卡式配血),按
卡式配血SOP认真操作,杜绝差错。

四、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必须做到“双查双签”(领、发血双方)后,方可发出。

发血时认真核对,若血有异常一律不发出。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保存于冰箱内7天。

五、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相关资料按要求保存十年。

六、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
1、通过国家认可的试剂才能使用,试剂应按规定的温度
保存。

2、抗血清和试剂细胞(除谱细胞)必须在每天使用前观
察外观并与相应的细胞和血清做阴、阳性对照,以检测其可靠性。

3、对每批抗血清必须进行入库前样本的检测来评估试剂
的质量。

重点检测特异性、亲合力、效价,结果与本实验室所用技术吻合。

抗血清质量的最低标准:
*R1r是指基因型为CcDee的Rh阳性细胞。

试剂检测细胞质量的最低标准:
A1细胞和B1细胞外观无明显的溶血和浑浊,特异性和灵敏度与抗A、抗B细胞反应清晰。

A细胞与抗-A、抗-A1反应凝集强度达3+-4+,与抗-B无反应。

B细胞与抗-B反应凝集强度达3+-4+,与抗-A、抗-A1无反应。

4、抗人球蛋白试剂每次实验前,外观无沉淀物、微粒或
胶状物,无溶血性。

试验阴性结果需加入IgG致敏的红细胞能够检测出来,以此确定抗人球蛋白试剂的反应性。

5、生理盐水应每天试验前更换并外观检查无浑浊或颗粒,
每批检测pH值和溶血活性。

七、设备的质量控制
1、储血冰箱必须定期检测温度计的准确性、均衡性和报
警功能,必须每天记录温度,确保在控。

2、血清学试验专用离心机必须定期检测定时器和离心速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