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五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人生的五大问题”的思考
人活在世上,总有一天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思考:我是谁?我总希望自己幸福,那幸福又是什么呢?我从哪里来,最终将往哪里去?我的命运能否改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发现了没有,我们总在说“我”,十句话里有一半都提到“我”:我很开心,工作得到了上司和同事的肯定。他这么做让我特别没面子。我的小孩在班里成绩骄人。我的团队要被解散,简直是晴天霹雳……为什么开心,因为我得到了。为什么难过,因为我失去了。我们情绪和感觉,大都与“我”息息相关。那是什么是我呢?这个身体是我吗?这个情绪是我吗?看一看,好像这个身体确实是我的呀,情绪明明也是我的情绪嘛。但是,学习佛法后,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无常”。身体是无常的,情绪也是无常的,身体和情绪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对无常的事物,我们却执着于给它一个恒定的看法或期待,当事与愿违时,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暂且不去讨论“无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最终是否还存在阿赖耶识。正如济群法师所说的“无论身体和情况都不能代表所谓的我。无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诸我的错觉,而非现象本身”。我想,至少佛法讨论“我是谁”应该让我们认识到“我执”是产生烦恼的根源,并推动我们
学会去破“我执”。
凡夫如我,总是说要破我执,要断烦恼,要解脱自在。但是,在生活中又追求幸福快乐,总是期待有所得。这是不是矛盾的呢?正如唯识宗所说的:我们的认识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我们自己规定的。济群法师也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它与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心态。所以幸福不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佛法和祖师大德也告诉我们:人生是苦。既然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空,那人生怎么还能定义为苦呢?既然人生是苦,那是否还有究竟的幸福存在?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是这么思考的。正如法师所例证的,任何一种快乐都有某种痛苦与之相对应。我想,在世间法里,是不是也遵循了类似于“能量守恒定理”的规律(不包括功德及心的发展)。想得到多少,我们就必须付出多少;我们成长,但也要老去;我们对快乐的感知,基于对痛苦的领受(确实,就算快乐当下不是痛苦,也往往是痛苦之因)……因而,在世间法里,从整个轮回生命长河来看,是否一切最终都归于“零”,一种“无用”的状态?人生是苦,否定应该是整个长远的生命状态,而不是生活片断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在这方面来看,确实人生是苦的,因为“无用”嘛。另外,人生是苦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无常、无独立性和无实在性来理解。因为无明,我们总是希望有恒久不变的、真实独
立存在的事物,对此寄予了期待,惴怀着希望。得到的时候满怀欣喜,倍感幸福。失去的时候痛苦不堪。然而,一切如梦幻泡影,得到和失去、痛苦和快乐都不复存在。所以,我理解的“人生是苦”中的“苦”,并不指世间感受中与“幸福”相对的“痛苦”,更多的是说明一种“如梦幻泡影”般“无用”状态(不知道用这个词来形容合不合适,目前没想到更好的词来代替)。很多人,一听到“人生是苦”便觉得佛法很消极,听到苦便感到失落。但实际上,从这点来看,正好说明了佛法并不是教我们消极处世,而是让我们积极面对人生,传授给我们无上的智慧!正是因为明白“无常”、“无独立性”和“无实存性”让我们有更豁达超然的胸怀来处世。成功了,不执着不骄纵。失败了,不放弃不绝望。正是明白了“人生是苦”,让我们看清了生命的状态和规律,让我们增长智慧,源源不断地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那么,既然人生是苦,那还有没有究竟的幸福呢?我想,应该是有的。那个究竟的幸福,应该是一种涅磐圆满的幸福。这种幸福,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认识的与“痛苦”相对立的“幸福”,超越了我们概念的“幸福”。有多幸福?思维既不中用,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非常非常美好,又一定非常非常寻常。师兄们,为了这一天,我们都要精进学习,要努力啊!加油!
学习并思考“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何为命运”和“生
命的意义”这三大问题,我想到了“当下”两个字。当下是多么重要啊!正如济群法师在书中写的:当下的心行,长久积累形成了习惯,并逐步固定为心态,进而导致不同性格、人格。而性格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而从轮回的角度来说,当下心行的影响,让我们体验了六道。嗔恨、嫉妒,让我们当即体验到阿修罗道;骄慢,那是天人的特征;贪得无厌,便是饿鬼道的状态。我们每天几乎都在六道的不同频道中不停转换。比如,生日或结婚纪念日到了,觉得这是一个必须庆祝的特殊日子,并精心为伴侣准备了礼物。当日,发现对方似乎没有任何准备,甚至可能把这天给忘了,顿时生气不满。最后,发现其实对方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立即所有不良情绪烟消云散,并感到自己是全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心里又慢慢地埋下了另一个种子,对下次的纪念日有了期待,希望这种幸福可以永恒甚至更多。你看,这样的愚痴、嗔怒、骄慢和贪欲,不是让我们的内心在畜生、阿修罗、天人和饿鬼道的状态中转变?而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命运,我们此生结束后的走向,不正是由每个当下来决定的吗?由此看来便不难理解,命运及生命的归宿都是可以改变的。
把握了当下,便是把握了所有。济群法师告诉我们:生命既是渺小的,也是无限的;既是短暂的,也是恒久的;既是脆弱的,也是强健的。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无限的。每个当下,都存在的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当下,都取决于我们的
心;每个当下,都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当下解脱,当下觉了、悟了,想必也就成佛了。
所以,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当明白我们所执着的身体、名利、情感都是无常,当我们明白一切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当明白无明是我们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当明白一切都只是梦幻泡影,我们便会生起出离心,对在轮回中执着痛苦的无明众生生起菩提心,这种出离心和菩提心,也随着自己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强化。这种出离就是要得到解脱,要觉。而菩提心,应该就是要引众生走上解脱、觉的道路,而不仅仅是世间意义的慈善、做好事。有些人,可能听到“解脱”,便觉得有点可怕,好像人生的解脱就是跟生命的终结或“成仙成佛”虚无飘渺的解释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我想,那应该是因为对轮回还不够认同,更重要的,还没有坚定认识到自己本具佛性,并总有一天也能成佛。其实,解脱烦恼,也是一种解脱。成佛,也不代表着一定死亡。当我们还有这种恐惧和怀疑,那说明我们离解脱还是有很长距离的。我所理解的佛法,并不反对世间的幸福,在一定意义上也不否认它们的存在。但是,究竟的幸福,究竟的活着的意义,那应该是解脱,成就佛菩萨品质。我们都是走在菩提大道上的人,只是步伐有点差别而已。
怎么样才能解脱呢?佛陀传授了八万四千法门给众生,引导我们觉悟成佛。所以,就好好修行佛法吧。多闻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