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接地及几种接地概念

合集下载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一、静电的特点静电电压高但能量小,固体静电电压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人体静电达10000V以上。

由于积累静电材料的电阻率很高,所以静电泄漏过程很缓慢。

从静电危害角度考虑,当材料体积电阻率超过一定值时,材料耗散静电能力明显减弱;工业生产中静电电位高、电量低、电流小、作用时间短,设备或人体静电位最高超过数万伏,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万伏。

但所积累的静电量很低、静电电流为微安级、作用时间为微秒。

静电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瞬态现象多。

二、防静电接地1.防静电接地方法物体所带电荷向大地泄漏,防静电接地适用于静电导体和静电耗散材料。

有直接静电接地和间接静电接地,前者通过金属导体构成静电接地系统,后者通过含非金属、防静电材料或其制品使物体静电接地。

金属导体一般直接接地;其他静电导体或静电消散材料不能直接接地,应该用导电胶液将表面的局部或全部与金属导体紧密粘和,再将金属导体接地,即间接接地;间接接地时,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消散材料与金属导体紧密粘和面积大于20cm2,接触电阻尽量小。

静电危险场所如存在多个金属物体时,为消除金属间电位差、消除静电放电,需将所有金属物体直接接地。

对相距较远的大型设备,必须直接接地,不许串联接地。

对相距很近的小型金属物体,可串联后再接地,这种金属物体连接方式称为搭接。

搭接后导体之间及与大地间等电位。

防静电接地方式选择如下:①金属导体是直接接地的对象,活动的金属导体可考虑间接接地。

②金属导体外的静电导体及表面电阻率小于1012W·m的物体是间接接地对象。

③表面电阻率大于1012W·m的物体静电非导体,不能作接地对象。

④人体是静电导体,是直接接地对象,也是间接接地对象。

2.防静电接地范围及实施1)凡加工、储存、运输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粉体的金属工艺设备、容器和管道都应接地,接地线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连接良好;一般共用接地,如单独接地每处接地电阻小于30Ω。

对於设备的接地与防静电的接地

对於设备的接地与防静电的接地

对於设备的接地与防静电的接地,专家的看法请叁考。

电器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低压二次线圈一相接地主要是防止设备漏电而接地,属于保护接地。

电器设备的中性点接地,属于工作接地。

人体接地,是针对电子设备工作时,使人体和电子设备机体同电位,防止人体静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一般是一个带引线的金属环戴在手腕上,引线的另一端接地(机壳)。

人体接的“地”与设备接的“地”分开,是避免因两个“地”之间的干扰而产生人身或电子设备的不安全情况。

接地设备是为了把要检修或者别的电器把设备内的残留余电释放不会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防静电装置是防止其他带电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不带点的设备产生电流互感,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总之为了安全都是为了把不该存在的漏电或静电放入大地,但阻抗要求不同,安全级别不同,防静电地线一般会经过一个电阻接在操作人员身体上,所以安全要求更高。

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GBJ 97的要求。

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因为雷击等现象会通过回路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人身安全。

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

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g、对接地电阻值要求较高的工作场所应该安装接地系统监测报警仪。

接地有三种1,市电接地,2,防雷接地,3,防静电接地不同的接地,应用的相关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配电箱的地线是不能共用的制作防静电接地很复杂,国标对地电阻4欧姆,欧标对地电阻1欧姆设备接地是你们厂务提供的总接地端,而防静电接地是感应电或弱电接地,两者不能混接。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一般常见之静电接地规范包括:(1)在中国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准则)中规定:i.导体与大地间之泄漏电阻应<1MΩ,ii.每组专设之静电接地极之接地电阻应<100Ω,iii.腕带接地电阻应<1MΩ。

(2)英国BS5958Control of Undesirable Static electricityi.一般导体:10Ωii大型固定导体:10Ωiii.金属管路:10Ωiv.导体运输设备:10Ωv.与非导体組合之导体设备:1MΩvi.抗静电材料(衣服鞋):1~100MΩ(3)日本静电安全指針i.一般导体:1KΩii.大型固定导体:1KΩiii.金属管路:1KΩiv.导体运输设备:1KΩv.与非导体組合之导体设备:1MΩvi.抗静电材料(衣服鞋):10~100MΩ(4)美国ANSI/ESD-S20.20-1999i.接地/连接系统设备接地<1.0Ωii.辅助设备接地<1.0Ωiii.同电位连接<1.0*109Ωiv.共同接地点<1.0Ωv.人员接地, 腕带系统<35*106Ωvi.坐下操作/站立操作,地板-鞋面系统<35*106Ω或<100V其大多为该规定之接地电阻仅为量测点至接地电极棒接线端点,並不包括接地电极棒以下之大地电阻。

而接地电极棒以下之大地电阻:大多属电工方面之技术与规范。

因为静电所牵涉到之接地电阻其主要作为静电荷洩漏之途径使用,或含1M欧姆则是作为避免人员感电使用。

与一般电工所论及之大地接地不同,所以並无直接性关系。

认为一般而言,一般第三类大地接地电阻100欧姆以下,对于静电应该绰绰有余。

国內电气相关之接地电阻可參考一电工法规。

防静电接地线防静电接地线采用PU及PVC原料制成,弹性好,内有1兆欧电阻或0欧姆电阻。

黑线黄头。

具有多种尺寸,6,8,10,12英尺等。

防静电接地线主要由星爪或扣帽与弹弓线、鳄鱼夹组成。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

在一般情况下静电接地可以和保护接地或有重 复接地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静电接地 应尽可能避开和某些精密仪器的信号接地、微 小参量仪器的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因为静电 接地泄放静电有时可产生较高脉冲,对仪器产 生干扰。
静电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因为防雷接地在 泄放雷电流时,可产生较高反击电压,通过静 电接地能将反击电压引入静电防护区造成安全 事故或将仪器设备损坏。在工程中静电接地应 与防雷接地相隔20m距离。
1×103≤Rs< 1×109
1×106≤Rs< 1×109
<1×109
<1×109
1×103≤Rv< 1×109
1×106≤Rv< 1×109
(椅面对脚轮、 椅面对靠 背)
<100
<100 <100
每季度
每季度 每季度
屏蔽袋
<1×1011
<1×1011
<100
(屏蔽残余电压 <100V)
导电材料 耗散材料
腕带
人体腕带接地电阻: 0.75×106≤Rg≤1
0×106
表面电阻 (Ω)
0.1×106≤Rs< 1×109
体电阻 (Ω)
系统电阻 (Ω)
摩擦电压 (V)
检测周期 (至少)
每半年
每季度
<100
每季度 每季度
腕带内表面对电缆 扣电阻: ≤20K;
腕带外表面对电缆 扣电阻: >1×107 ;
腕带连接电缆电阻:
为保证测试精度,P'的位置尽可能靠近E'、C'间连线的中点。
防静电地面电阻测试
防静电地面表面电阻测试
测试电极 φ 50 2kg
湿滤纸垫
R
防静电铺设地面
100V DC兆欧表
0.9~1.0m

防静电的三大基本方法

防静电的三大基本方法

防静电的三大基本方法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电荷的积累,当两个带有电荷的物体接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导致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还会对设备和器材造成损坏。

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如半导体生产、医院手术室等地方都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

二、防静电的三大基本方法1. 接地法接地法是最常见的防止静电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物体与大地连接在一起来达到消除或减少物体表面积累的静电荷的目的。

具体实现方式是将物品和接地线连接在一起,使其与大地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在这个回路中,任何静电都能够流入大地中而不会积聚在物品表面。

2. 屏蔽法屏蔽法是通过使用金属网罩或屏蔽材料来隔离外部环境中的静电场而达到防止静电干扰的目的。

金属网罩通常用于射频设备和其他高频设备上,以保护内部元件免受外部电磁辐射的影响。

屏蔽材料通常用于包装敏感电子元件,以防止静电干扰和损坏。

3. 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使用静电消除器来消除物体表面积累的静电荷。

静电消除器通常使用离子风机、离子棒或离子枪等设备,将正负离子注入空气中,以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荷。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经常移动的物品,如半导体芯片、LCD屏幕等。

三、防静电措施的应用场合1. 半导体生产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要求严格,任何微小的静电放电都可能会对芯片造成损坏。

因此,在半导体生产车间中采取了一系列防静电措施,如地面铺设导电材料、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静电消除器等。

2. 医院手术室在医院手术室中,由于手术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疗设备和器械,这些设备和器械都需要进行防静电处理。

否则,手术中的静电放电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因此,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需要穿戴防静电服装,并使用有防静电功能的医疗设备和器械。

3. 电子工业在电子工业中,由于设备和器材都是以微小的电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因此任何静电干扰都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丢失。

因此,在电子工业中采取了一系列防静电措施,如使用屏蔽材料、地面铺设导电材料、使用防静电包装等。

如何设计静电接地?什么是硬接地?什么是软接地?

如何设计静电接地?什么是硬接地?什么是软接地?

如何设计静电接地?什么是硬接地?什么是软接地?如何设计静电接地?什么是硬接地?什么是软接地?如何设计静电接地?什么是硬接地?什么是软接地?静电接地有很多名词术语:硬接地:即使物体直接或通过一个低阻抗同大地相连接。

软接地:即使物体通过一个足够高的阻抗接往大地,以便发生触电事故时把电流限制在人身安全电流之下。

直接接地:即将金属导体与大地进行导电性连接,从而使金属导体的电位接近于大地电位的一种接地类型。

间接接地:即为了使金属导体外部的静电导体和静电亚导体进行静电接地,将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与接地的金属导体紧密相接,将此金属作为接地电极的一种接地类型。

跨接接地:即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把金属物体间进行结构固定,从而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绝缘的金属导体进行导电性连接,以建立一个供电流动的低阻抗通路,然后再接地的一种接地类型有的部门为防静电接地投入了数千元,挖了一个大坑,埋了一个接地电阻小于10Ω的地线,然而实际上仍没有解决好ESD问题。

最可怕的是当您采购回来的IC元器件虽然检测时其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但由于这些元器件在其生产、检测、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中由于没有严格有效地控制ESD而已受到ESD 伤害,这叫潜在损伤,即IC虽然遭受到ESD的损伤但其性能指标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的变坏,可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可靠性和性能迅速变差而导致整个设备出现问题而经常返修甚至崩溃。

如果是非常昂贵的设备或修理成本非常高的卫星,其修理成本将会远超出那几片IC的价格。

谁也不希望采购和使用这种受到ESD伤害的IC器件或设备。

为了使客户相信保证整个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器件没有ESD伤害,就需要对生产厂家的ESD设施进行认证,得到ESD认证就像得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一样,体现了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现在这种认证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建立并实施ESD科学而有效控制方案,如何审核与认证,这就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学员与国际国内著名美国NARTARTE ESD-专定,日本等静电专粗面对面交流,全面系统学习国际上最新的ESD理论、模型、测试方法、防护技术、设计要求、指导原则、关键技术、国内外最新ESD标准,了解国内外ESD发展现状与趋势,迅速解决手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ESD故障,顺利通过静电试验获得EMC认证或ESD20.20认证,以降低ESD损失,也让客户更加信服产品质量,扩大企业的国内外市场,学员与企业双方受益。

防静电接地及几种接地概念

防静电接地及几种接地概念

防静电接地及几种接地概念1)几种接地概念1.保护接地接。

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当没有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经人身、大地流回中性点;在中性点埋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并经线路对地电容构成通路,两种情况都能造成人身触电。

如果装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路的电条支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我们知道:在一个并联电路里,通过每流值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即式中IR/I’d=rd/rRI’d——沿接地体流过的电流;IR——流经人体的电流;rR——人体的电阻;rd——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由上式可以看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越小,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流经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

即Id≈I’d。

实际上,由于接当接地电阻级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不高的。

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

所以,。

加装保护接地装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电阻是避免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2.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如消弧线圈、阻抗、电阻等)与大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的作用如下:①主要是中性点接地,这是系统运行的需要。

在高压系统里。

采取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使接地继电保护准确动作并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

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另外在两线一地供电系统中,由于将一相工作接地,借助大地作一相导体,降低了线路建设投资。

②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所受到的接触电压将超过相电压而成为线电压,即为相电压的√3 倍。

防静电接地及解释

防静电接地及解释

防静电接地及解释1种防静电接地相关术语1)地任何一点的电位按惯例取为零的大地或导电物质。

2)接地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上(如在地、舰船或运载工具金属外壳等)。

3)(静电)接地将金属导体(通过接地极)与大地进行电气上的连接,使金属导体的电位接近大地电位的措施。

4)接地a、直接接地或通过一个低阻抗同地相连。

b、通过一个具有很小或几乎为零电阻(阻抗)的导线或其他导体与地连接。

5)软接地通过足够的阻抗接地,把电流限制在人身安全的电平(通常为5mA)之下。

软接地所需要的阻抗取决于靠近接地点的人员可能接触的电压电平。

6)直接接地将金属体与大地进行导电性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7)间接接地为使金属以外的物体进行静电接地,将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与接地的金属体紧密相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8)静电放电接地装置一个公共装置,在静电放电防护工作区内与该装置连接的无器件被接地。

9)接地参考平面一个平的导电表面,其电位被用作为公共参考电位。

10)静电接地连接系统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漏、消散的外界导出通道。

11)人体接地通过使用导电垫、导电地面、导电鞋或其他各种接地用具使人体与大地保持通导状态的措施。

12)接地(电)极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良好接触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

13)对地电压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令大地电位为零)。

14)(静电)连接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

15)搭接a、使两个物体之间具有导电性的任何固定结合。

这种结合可以是两个物体导电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加装在两个物体之间牢固的电气连接。

b、在电气工程中,将各金属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对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电流呈现低电阻电气接触的一种方法。

16)单点接地每个电路或屏蔽体对地仅有一个连接点的接地形式。

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分系统只接在同一个接地点,这种方法可防止结构中流过返回电流。

17)搭接线[条,片]a、一种用于搭接的金属编织线或金属条[片,b、当部件和结构之间不能用其他方法保持足够的电接触时,一种在它们之间提供必要导电性的金属编织线或金属条[片]。

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

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

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接地为防止触电或保护设备的安全,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

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1、接地种类——常见的接地种类有以下几项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2、重复接地重复接地就是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在零干线的一处或多处用金属导线连接接地装置。

在低压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线路中,施工单位在安装时,应将配电线路的零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接地,零干线上每隔1千米做一次接地。

对于距接地点超过50米的配电线路,接入用户处的零线仍应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

保护接地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支架与大地作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重要应用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

假如不采纳保护接地措施,那么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由于输电线和大地之间存在分布电容而构成回路,使人体有电流通过而发生触电事故。

假如电气设备采纳了保护接地措施,那么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并联。

由于接地电阻小于人体电阻,此时可以认为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电流几乎不通过人体,避开了触电事故。

工作接地接地网示意图地是为了使系统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牢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掌控精度而设的接地。

它分为机器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在石化和其它防爆系统中还有本安接地。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是构成防雷措施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把雷电流引入大地。

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防雷重要是用避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消雷装置等)。

避雷器的一端与被保护设备相接,另一端连接地装置。

当发生直击雷时,避雷器将雷电引向自身,雷电流经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进入大地。

此外,由于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副效应,为了防止造成间接损害,如房屋起火或触电等,通常也要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钢筋结构等接地;雷电波会沿着低压架空线、电视天线侵入房屋,引起屋内电工设备的绝缘击穿,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所以还要将线路上和进屋前的绝缘瓷瓶铁脚接地。

什么是接地与浮地

什么是接地与浮地

什么是接地与浮地1、保护性接地防电击接地:防电击接地属于安全(safety)范畴,它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漏电流时使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带电而导致电击,将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称为防电击接地。

这种接地还可以限制线路涌流或低压线路及设备由于高压窜人而引起的高电压;当产生电器故障时,有利于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而切断电源。

这种接地,也是狭义的“保护接地”,有时叫“PGND”;防雷接地:将雷电或浪涌导人大地,防止大电流使人身受到电击或财产受到破坏;防静电接地:将静电荷引人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

特别是目前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用得很多,而集成电路容易受静电作用而产生故障,接地后可防止集成电路的损坏。

注意:此防静电接地并非EMC意义上的防ESD (静电放电)接地,ESD现象是一个瞬态过程,而防静电接地是为了防止电荷的累积避免发生ESD现象;防电蚀接地: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阳极,防止电缆、金属管道等受到电蚀;EMC接地:为防止、屏蔽、抑制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避免干扰电流流过电路板或产品内部的EMI电流流过产品中的等效发射天线,通过接地手段引导这些电流的流向,最终通过测试。

2、功能性接地功率接地: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防止系统振荡,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在交直流电力系统的适当地方进行接地,交流一般为中性点,在电子设备系统中,则称除电子设备系统以外的交直流接地为功率地;逻辑接地:为了确保稳定的参考电位,将电子设备中所有或局部电路的参考点作为“逻辑地”或“OV”地,规定这一点的电压为OV,电路中其他各点的电压高低都是以这一参考点为基准的,电路图中所标出的各点电压数据都是相对于地线的大小。

一般采用金属底板或PCB中的平面作为逻辑地。

本书中将数字电路的逻辑接地称为“工作地”或“GND”,将其他模拟信号系统的逻辑地称为“模拟工作地”或"AGND”;屏蔽接地:将干扰源引入大地,抑制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也可减少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影响其他电子设备。

接地型式的分类

接地型式的分类

接地型式的分类
接地型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

2.防雷接地:为防止雷电袭击(直击、感应或线路引入)而进行的接地,是防雷保护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的需要。

3.保护接地: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方式。

4.防静电接地:为防止静电危害影响并将其泄放,是静电防护最重要的一环。

5.屏蔽接地:是消除电磁场对人体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有效措施。

6.重复接地:当系统中发生碰壳或接地短路时,可以降低零线的对地电压;当零线发生断裂时,可以使故障程度减轻。

7.隔离接地:把干扰源产生的电场限制在金属屏蔽的内部,使外界免受金属屏蔽内于扰源的影响。

另外,接地还可以分为临时接地和固定接地两种,其中临时接地包括检修接地和故障接地,固定接地包括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安全接地包含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

静电防护和接地名词术语

静电防护和接地名词术语

孙延林帮您解析名词术语电磁兼容、静电防护、接地名词术语(一)接地术语1 地 ground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舰船或运载工具外壳等)。

2 直接接地(硬接地) hard ground用金属导体(或导线)将电气设备、测试仪器(表)、防静电装备直接与接地极作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 间接接地(软接地) soft ground通过一足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器连接到接地极的一种接地方式。

4 防静电接地连接系统 ESD grounding system将静电荷泄放到大地(或实现静电等电位)的接地连接导体的总汇。

5 接地极(桩) earthing electrode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土壤(大地)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

6 接地电阻Resistance of an earthed conductor ;earth resistance被接地体与地零电位面之间接地引线电阻,接地极电阻,接地极与土壤之间电阻和土壤的溢流电阻之和。

.7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EB)设备和接地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8防静电接地引出线 down-conductor systm连接在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端子、防静电接地汇流母线(排)与接地极或共用接地系统端子之间的导体。

9防静电接地汇流母线(排) ESD main earthing conductor在防静电工作区内汇接所有防静电接地支线、干线并由此引出防静电工作区的防静电接地线的公共接地线(排)。

其可以敷设成环形或条形等状。

10接地端子earthing terminal将安全保护接地导体,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导体、防静电接地导体等(也可以是其中一种或多种)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11浪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

静电防护的四种方式

静电防护的四种方式

静电防护的四种方式
静电预防的措施有哪四种方法静电防护措施除有降低速度、压力、减少摩擦及接触频率,选用适当材料及形状,增大电导率等抑制措施外,还可采取下列措施:1、接地:通常是指设备和人员的接地,即通过截面积符合标准的金属导线将设备接地,人员则通过手环、服装、防静电鞋等措施接地。

2、使用防静电材料:主要是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即表面电阻在10的5次方欧姆到10的11次方欧姆之间的材料)来替代普通的材料。

比如在防静电工作区使用的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包装盒等等。

4、静电屏蔽:主要是指利用法拉第笼原理,使用封闭导体来对静电源或需要防护的产品进行屏蔽。

屏蔽措施还可防止电子设施受到静电的干扰。

5、对几乎不能泄漏静电的绝缘体,采用抗静电剂以增大电导率,使静电易于泄漏。

6、环境增湿:采用喷雾、洒水等方法,使环境相对湿度提高到60~70%,以抑制静电的产生,解决纺织厂等生产中静电的问题。

但环境增湿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使用,不能代替以上措施。

扩展资料静电已然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工业的恐怖主义者。

静电不仅损害社会财产、降低产品可靠性,而且威胁人身安全、阻碍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

若对静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减小静电造成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向静电宣战!努力控制和防止静电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防静电接地及几接地概念

防静电接地及几接地概念

防静电接地及几个接地概念引言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周围的电子设备数量越来越多,但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电静电问题。

这其中包括静电干扰、电器设备损坏和电子产品的性能衰减等问题。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电静电及其防范,其中防静电接地是非常重要的。

电静电电静电是在摩擦、分离、接触和变形时产生的自然电荷,常见的静电现象包括毛发充电、电晕、静电击、电子器件失效等。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问题会越来越常见。

静电现象主要是由摩擦和分离产生的,当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分离时,物体表面上的电子没有时间回归原处,因此会产生自然电荷,即电子的跳跃离开原子或分子和空隙等。

在EBSD扫描仪等电子显微镜设备中,产生电静电的主要原因是光电子的发射和沾有电荷的样品表面。

由于电子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样品电场的影响,因此一旦样品表面带有较高或者较低的电荷,电子会发生偏移,导致显微镜的扫描出现诸如畸变、偏移等问题。

电气接地我们知道,在电学中,接地是指将电学系统与地电位相连的操作。

在电气上,接地通常是指将信号或电力线与地接通,并将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电器故障时导电体靠近等电位参考那样,形成一个安全的环境。

电气接地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用于安全保护的保护接地、用于仪表指示的仪表接地、用于设备运行的信号接地等。

其中,防静电接地是应用广泛的类型之一。

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是用于防范电静电问题的一种措施。

通过将电气或电子设备接地,电荷将被释放到地球的永久电荷中。

同样的,通过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金属外壳和周边空间的接地点之间连接电路,可以延缓电荷积累并减少电荷释放的时间。

防静电接地通常用于高灵敏电子设备的制造和组装过程中,例如半导体工业、电视制造、无线电设备制造和电子设备制造等。

其目的是为了将设备上产生的静电释放到安全的地方,防止设备间的静电干扰以及设备损坏等问题的发生。

不同的接地概念在防静电接地中,有许多不同的接地概念需要了解。

设备静电接地线标准及方法

设备静电接地线标准及方法

设备静电接地线标准及方法1.静电接地线定义静电接地线是指用于将设备或组件上的静电荷引导入地的导线。

静电接地线可有效防止静电荷积累◇避免静电放电对设备和人身造成危害。

2.静电接地线种类静电接地线可根据用途、材质、外形等不同进行分类。

按用途分,静电接地线可分为设备接地线和人体静电接地线;按材质分,静电接地线可分为铜质、铁质、钢质等;按外形分,静电接地线可分为单股线、多股线、编织线等。

3.静电接地线材料选择静电接地线的材料时,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铜质和铁质的静电接地线较为常见。

对于高腐蚀性环境,可选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设备,还可根据需要选用加厚线芯、编织线等加强静电导走能力。

4.静电接地线安装位置静电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根据设备情况、安全规定等进行设置。

一般要求将静电接地线固定在设备的金属部位,如外壳、支架等,确保与设备导电部分良好接触。

对于人体静电接地线,应将其佩戴在合适的位置,如手腕、脚腕等,确保有效引导人体静电。

5.静电接地线连接方式静电接地线的连接方式包括接线方法和连接方式。

接线方法可采用压接、焊接、螺丝连接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线方法。

在连接方式上,可采用直连式或感应式。

直连式是将静电接地线直接连接到设备的地线上,感应式则是通过感应圈等设备,感应静电并导入地线。

6.静电接地线电阻要求静电接地线的电阻要求根据不同材料、不同安装位置等进行计算和要求。

一般而言,静电接地线的电阻应小于100Ω。

对于一些特殊设备,如高精度电子设备,其静电接地线的电阻应更小,甚至达到毫欧级。

7.静电接地线检查周期静电接地线的检查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并给出具体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

一般而言,应定期检查静电接地线的完好性、连接可靠性、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等。

对于一些高精度电子设备,应缩短检查周期,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静电接地要求

防静电接地要求

防静电接地要求防静电接地要求是指为了减少和防止静电的危害和损害,需要将静电引导到地面。

静电在工业生产、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等领域中都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导致设备故障、电荷积累、引发火灾、破坏电子元器件等等。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对防静电接地进行要求和规范。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荷的不平衡,当物体带电时,就会形成静电场,如果接触到具有异性电荷的物体,就会产生静电放电。

而接地就是为了将这些静电引导到地面,避免静电积聚和放电,从而减少静电产生的危害。

防静电接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装置的设置:对于需要防止静电的设备和场所,需要设置专门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极、接地线等。

接地装置应设置在靠近设备的地方,并且和设备连接良好,确保静电能够顺利地引导到地面。

2. 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阻是指接地装置与地面之间的电阻,接地电阻越小,静电引导越快,对防止静电的效果越好。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以确保静电能够快速安全地引导到地面。

3. 接地线的要求:接地线是连接接地装置和地面的导线,其截面积和材料对防静电效果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接地线的截面积越大,导电性越好,对防止静电的效果越好。

同时,接地线应采用铜质或镀铜的导线,以确保导电性。

4. 接地保护的要求:在一些特殊的场所,如化学工厂、石油化工厂等,由于存在易燃易爆物质,静电的产生和放电会造成严重的危险和损害。

因此,需要在接地装置上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以确保发生放电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5. 接地装置的检测和维护:为了确保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

一般来说,需要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其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检查接地线和连接部件是否松动、生锈、腐蚀等等,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以确保接地装置的可靠性。

总之,防静电接地要求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设置、规范要求和定期维护,可以有效减少静电产生的危害和损害,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静电接地方法

防静电接地方法

1.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当雷击发生时,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20M范围内都会有"跨步电压"产生,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不可能绝对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20米以外.(2).埋设方法:为保证接地的可靠,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即每隔5m挖深1.5m 以上坑,将2m以上铁管或角铁打入坑内(即角铁插入地下2m以上),再用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用16m㎡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3).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以增加土壤导电性,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4Ω.(见图2)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

2. 防静电地线的铺设和测试:(1).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6m㎡多股铜芯绝缘线,每楼层或适当区段用铜排或40A以上开关,闸刀与主干线相连,以利检查维修.(2).防静电地线缆应与设备外壳,工作台铁架,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防止短路,搭连或破皮连接.(3).于分段铜排或开关的"干线端",另铺一条检查线.(1.5~2m㎡即可),每车间设2~3检查点,固定好,标识清楚.(4).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a).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Ω,理想应为0Ω.但实际测得为2m㎡导线从测试点到总结点电阻+6m㎡,导线从总结点到被测点电阻之和,这一值约5-15Ω且基本不变,如测量结果趋于无穷大,是为防静电地线或测量线有一条断线,应及时修好.b).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尤其地电流,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且其值从十几欧到几百K都算正常,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3.防静电地板最规范的防静电地板是类似防静电橡胶的复合结构,下层为导电层与防静电地连在一起,上层为绝缘防静电产生层,不会因行走的磨擦产生静电.铺设时导电层应用绝缘垫与建筑物地面和墙壁隔开,防止雷击时地板带静电,并将导电层通过1MΩ20W电阻与防静电地接好.起到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作用.这种地板造价太高,但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各种危害和静电产生.一般电子厂多用简易防静电地板(仅有绝缘防静电产生层多为涂料或地板胶),直接铺在建筑物地面上,大大降低造价,且也可起到防行走产生的静电作用.但对雷击产生的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防护作用较差.4.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橡胶绿色面为防静电产生层,电阻较大,表面电阻108~1010Ω.防静电橡胶的黑色面电阻较小,表面电阻104~106,与绿色面良好连接,可保妥善接地.起静电屏蔽和泄放作用. 可通过扣式连接,由专用静电手环导线(内含1M 电阻)接地.或在绝缘台面上放0.2mm厚铁板或铜箔,焊好导线通过1MΩ电阻连接到静电地线,然后铺平防静电橡胶(黑面向下,贴紧导电片).该1MΩ电阻同样起提供静电泄放通路,防止过速放电打火和隔离的作用.甚至坐椅(凳)也应引起重视,多数生产线上使用普通塑料凳,极易与衣物摩擦产生静电,有条件应采用防静电椅,并通过1MΩ电阻接静电地,至少要将塑料凳用防静电布料套上.5.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做到并不难,但由于经常发生如:插座接地端松脱,断线,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接设备地)断开等现象,故应每班次检测,可用自制简易通断指示灯测试,发现问题立即更换.6.防静电服(衣,鞋,手套等):所谓防静电服,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内衣,外着防静电服.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所以做好控制环境温度,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隔离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是必用的.7.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Ω电阻由导线,铁夹接地.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并起隔离作用.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携带的静电荷作用。

电气接地的规范要求及接地的各项参数,收藏!

电气接地的规范要求及接地的各项参数,收藏!

电气接地的规范要求及接地的各项参数,收藏!为了主要目的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减少公司电气事故发生,控制公司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失,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接地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用电系统、新建扩建、检维修、改造、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等电气线路接地规定。

2、术语和定义电气系统配置保护方法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工作接地等。

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

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

3、接地概念及种类(1)防雷接地: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

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 线)接地。

N 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

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

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 PE 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有PE 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 线与N 线连接。

(4)直流接地: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

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防静电接地: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防静电接地几种接地概念41891

防静电接地几种接地概念41891

防静电接地及几种接地概念1)几种接地概念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当没有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经人身、大地流回中性点;在中性点埋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并经线路对地电容构成通路,两种情况都能造成人身触电。

如果装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我们知道:在一个并联电路里,通过每条支路的电流值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即式中IR/I’d=rd/rRI’d——沿接地体流过的电流;IR——流经人体的电流;rR——人体的电阻;rd——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由上式可以看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越小,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流经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

当接地电阻级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

即Id≈I’d。

实际上,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不高的。

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

所以,加装保护接地装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电阻是避免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

2.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如消弧线圈、阻抗、电阻等)与大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的作用如下:①主要是中性点接地,这是系统运行的需要。

在高压系统里。

采取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使接地继电保护准确动作并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

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另外在两线一地供电系统中,由于将一相工作接地,借助大地作一相导体,降低了线路建设投资。

②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所受到的接触电压将超过相电压而成为线电压,即为相电压的√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静电接地及几种接地概念
1)几种接地概念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当没有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其外壳有可能带电,如果人体触及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经人身、大地流回中性点;在中性点埋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接地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并经线路对地电容构成通路,两种情况都能造成人身触电。

如果装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我们知道:在一个并联电路里,通过每条支路的电流值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即式中
IR/I’d=rd/rR
I’d——沿接地体流过的电流;
IR——流经人体的电流;
rR——人体的电阻;
rd——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由上式可以看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越小,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流经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

当接地电阻级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

即Id≈I’d。

实际上,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不高的。

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

所以,加装保护接地装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电阻是避免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

2.工作接地
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如消弧线圈、阻抗、电阻等)与大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的作用如下:
①主要是中性点接地,这是系统运行的需要。

在高压系统里。

采取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使接地继电保护准确动作并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

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以方便使用单相电源。

另外在两线一地供电系统中,由于将一相工作接地,借助大地作一相导体,降低了线路建设投资。

②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所受到的接触电压将超过相电压而成为线电压,即为相电压的√3倍。

当中性点接地时,因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很小或近似于零,与地间电位差亦近似于零,当一相碰地而人体触及另一相时,人体的接触电压只接近或等于相电压。

因此降低了人体的接触电压。

③迅速切断故障设备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很小,因此,保护设备不能迅速动作切断电流,故障将长期持续下去。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就不同了,当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成为很大的单相短路电流,保护设备能准确而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线路,保证其他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

④降低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的设计绝缘水平:如上所述,因中性点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不会升高至相电压的√3倍,而且近似于或等于相电压,所以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线路在设计时,其绝缘水平只按相电压考虑。

故降低了建设费用,节约了投资。

3.重复接地
在有重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当发生接地短路时,能降低零线的对地电压;当零线发生断路时,能使故障程度减轻;对照明线路能避免因零线断线又同时发生某相碰壳时而引起的烧毁灯泡等事故。

在没有重复接地的情况下,当零线发生断线时,在断线点后面只要有一台用电设备发生一相碰壳短路,其他外壳接零设备的外壳上都会存在着接近相电压的对地电压。

而有重复接地时,断线点后面设备外壳上的对地电压Ud的高低,由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与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分压决定,即
Ud=Ux ? rn/(rO+rn).
式中Ud设备外壳上的对地电压;
Ux ——相电压;
rO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
rN——重复接地电阻。

一般rN﹥rO故外壳电压仍然较高,对人体仍可造成危害。

如果是多处重复接地(并联),则接地电阻值很低,零线断路点后面碰相外壳的对地电压Ud也就很小,对人体的危险就会大大减轻。

由上述分析可知,零线断线是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故应尽量避免发生零线断线现象。

这就要求在零线施工时注意安装质量,零线上不得装设保险丝及开关设备,同时在运行中注意加强维护和检查。

4.中性点,零点和中性线、零线
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三相绕组星形连接的公共点称为中性点,如果三相绕组平衡,由中性点到各相外部接线端子间的电压绝对值必然相等。

如果中性点是接地的,则该点又称作零点。

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作中性线;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作零线。

5.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叫作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①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

②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的金属导体。

③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雷电接受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总称为防雷保护装置。

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应根据落雷时的反击条件来确定。

防雷装置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各类防雷专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下列数值:
* 室外单独装设的避雷针,一般不大于1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在满足不反击的条件下,也可适当增大;
* 变电所构架上允许装设的避雷针,其接地点除与主接地网相连外,还应做集中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但避雷针的接地点与主变压器的接地点在地中沿接地体的长度必须大于15m;
* 电力线路架空避雷线的接地电阻,根据土壤电阻率不同,分别为10~30Ω;* 单独装设的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保护间隙其接地电阻为10Ω;
* 烟囱的避雷针接地电阻为30Ω;
* 水塔上避雷针接地电阻为30Ω;
* 架空引入线瓷瓶脚接地电阻为20Ω。

6.静电接地
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静电接地。

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Ω
(2)防静电接地和其它几种接地关系
防静电工程中静电防护区的地线较为常用的敷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专从埋设的地线接地体引出的接地线,单独敷设到生产线的防静电作业岗位。

以便做静电泄漏之用,单独敷设的接地导线通常使用大于1mm厚,约25mm宽镀锌铁皮或用截面大于4~6mm2的铜芯软线单独引入;二是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中的地线,引出电源零线的同时,单独引出大地地线作防静电接地母线,工程上称谓“一点引出电阻隔离”,电源主变电箱至大地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在一般情况下静电接地可以和保护接地或有重复接地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

静电接地应尽可能避开和某些精密仪器的信号接地、微小参量仪器的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

因为静电接地泄放静电有时可产生较高脉冲,对仪器产生干扰。

静电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

因为防雷接地在泄放雷电流时,可产生较高反击电压,通过静电接地能将反击电压引入静电防护区造成安全事故或将仪器设备损坏。

在工程中静电接地应与防雷接地相隔20m距离。

对于某些建筑物,由于在设计中以将防雷接地和其他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此时系统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Ω。

另外在其它地线支路(不包括防雷地线支路)必须装设防反击的装置(压敏元件等)和防雷接地连接,形成等电位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