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合集下载

农作物生产技术 棉花试题汇总

农作物生产技术 棉花试题汇总

农作物生产技术-------棉花试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01.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纤维作物是( ) A.棉花 B.黄麻C.大麻D.亚麻02.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棉区是( ) A.黄河流域棉区B.长江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D.华南棉区03.我国单产最高的棉区是(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D.北部特早熟棉区04.棉花苗期的生长中心是( ) A.叶B.花蕾C.根D.茎05.棉花生育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 ) 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06.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是( ) 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07.在棉花产量形成因素中,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的是( ) A.单位面积总铃数B.单铃重C.衣分D.单位面积株数08.棉花的单铃重是指( )A.单个棉铃的重量B.单个棉铃籽棉的重量C.单个棉铃皮棉的重量D.单个棉铃棉籽的重量09.陆地棉单铃重一般为( ) A.2~4g B.3~5g C.4~6g D.5~8g10.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棉株的不同部位,以( )铃重最重。

( ) A.主茎中部内围铃B.主茎中部外围铃C.主茎上部内围铃D.主茎下部外围铃11.(06高考)皮棉占籽棉重量的百分数叫( ) A.衣分B.衣指C.籽指D.铃重12.(10高考)棉花衣分一般为( ) A.25%~28% B.33%~40% C.40%~45% D.30%~33% 13.棉籽发芽最低温度是( ) A.8~10℃B.6~8℃C.11~12℃D.13~15℃14.棉籽发芽的最适温度为( ) A.11~12℃B.13~27℃ C.28~30℃D.31~45℃15.棉花吐絮期的最适温度为( ) A.11~16℃B.13~24℃ C.25~30℃D.31~45℃16.棉花是( )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中性作物D.定日照作物17.对短日照要求较严格的是陆地棉的( )品种。

( ) A.早熟B.中熟C.晚熟D.都一样18.棉花一生中的需肥高峰在( ) 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19.棉花灌水的关键时期是( ) A.苗期B.盛蕾至初花期C.花铃期D.吐絮期20.一般棉花备种量应比播种量多( )A.20%B.30%. C.40%D.50%21.棉花晒种,一般在播种前( )天进行。

内蒙古农作物生产技术(北方本)综合测试题(四)

内蒙古农作物生产技术(北方本)综合测试题(四)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测试题(四)一、单项选择(20×2分=40分)1、()是对甘薯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

A、种植密度B、块根数量C、块根重D、每穴株数2、烟草不宜施用()肥料。

A、钾肥B、磷肥C、氮肥D、含氯肥料3、作为早熟蔬菜收获的马铃薯,收获时块茎直径不小于()厘米。

A、3B、4C、5D、64、从甜菜块根外部形态来看,含糖最高的部位是()A、根头B、根颈C、根体D、根尾5、芝麻苗以()叶期移栽较好。

A、3叶B、4叶C、5叶D、6叶6、谷子起源于()A、中国B、地中海C、南美D、印度7、冬季最低平均气温在()℃是冬小麦种植北界限。

A、20℃—22℃B、20℃—-22℃C、-20℃—22℃D、-20℃—-22℃8、()是小麦后期灌浆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A、高温B、霜冻C、干热风D、暴风9()是玉米播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A、撒播B、条播C、点播D、机械精量点播10、经济系数最大的粮食作物是()A、叶菜类B、禾谷类C、甜菜D、薯类11、()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经济效益D、地力与肥料条件12、在分蘖期定下来的产量构成因素是()A、单位面积穗数B、每穂颖花数C、每穗粒数D、粒重13、水稻起源于()。

A、中国B、地中海C、南美D、北美14、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出苗期B、苗期C、穗期D、花粒期15、棉花属于()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日中性作物D、定日作物16、决定花生有效花数和果针多少的关键时期是()A、幼苗期B、开花下针期C、结荚期D、饱果成熟期17、大豆是我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籽粒中脂肪含量为()A、20%B、30%C、40%D、50%18、()是培养夏薯苗的主要方法。

A、改良回笼火炕育苗B、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C、采苗圃D、酿热温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19、在烟草苗床期,把水肥管理摆上中心位置的时期是()A、出苗期B、十字期C、生根期D、成苗期20、喜微酸性土壤的作物为()A、棉花B、玉米C、甜菜D、马铃薯二、双向选择(15×3分=45分)1、烟草良好的前茬作物为()A、马铃薯B、瓜类C、小麦D、水稻2、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是()A、氮B、磷C、钾D、硫3、需实行4年以上轮作制的作物有()A、芝麻B、小麦C、谷子D、甜菜4、谷子的两个需水临界期是()A、苗期B、拔节—孕穗C、抽穗—灌浆D、灌浆—成熟5、属于经济作物的为()A、棉花B、甘蔗C、大豆D、谷子6、甘薯安全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为()A、1—3℃B、10--15℃C、95%以上D、85%--90%7、()实物标准是棉花定级的依据。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计算题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计算题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部分)04计算题【题目】某生产单位计划种植1000 hm 2玉米,确定的产量目标为7560kg/hm 2,根据当地的气候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以及往年的生产经验,制定出如下栽培技术方案:成苗数和有效穗数5株(穗)/m 2,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千粒重300g 。

购买的种子的千粒重为280g ,田间成苗率为70%,试计算种子用量(单位土地面积用量和该单位总用量)。

【代码】10412111 【答案】【题目】2014年宜宾县展鹏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000hm 2水稻,收获前调查测产了五块典型田块,结果如表1,请计算其理论产量?表1 某生产单位水稻调查测产结果 田块 有效穗(穗/m 2) 穗着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产量(kg/hm 2)1 303.3 141.8 70.8 25.042 381.7 137.9 70.7 25.293 436.7 130.9 73.7 25.554 501.7 105.9 71.0 25.78 5550.090.770.725.96【代码】10412112【答案】水稻的理论产量(kg/hm 2)=有效穗数(穗/ m 2)×穗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 )×666.7×15/1000×1000表1 某生产单位水稻调查测产结果 田块 有效穗(穗/m 2) 穗着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产量(kg/hm 2) 1303.3 141.8 70.8 25.04 7624.5 2 381.7 137.9 70.7 25.29 9411.4 3 436.7 130.9 73.7 25.55 10764.2 4 501.7 105.9 71.0 25.78 9724.8 5550.090.770.725.969155.8【题目】2012年有甲乙两生产单位各有150hm 2耕地,均种植粮食作物,各自采取的复种方式及其种植面积见表1试计算各生产单位的复种指数(列出计算2/201007028010001000100005%)10001000/)1(hm kg )((g )(=⨯⨯⨯=⨯⨯=⨯=田间出苗率千粒重公顷苗计划苗数田间出苗率每千克种子数计划苗数每公顷用种量公式)表1 某生产单位的种植方式及其面积甲单位乙单位复种方式种植面积(hm2)复种方式种植面积(hm2)蚕豆—中稻40 冬水—中稻20小麦—中稻50 小麦—中稻20冬水—中稻10 蚕豆—中稻20 小麦+蔬菜—水稻20 冬水—早稻—晚稻10油菜—早稻—晚稻20 蚕豆—早稻—玉米30小麦—玉米—晚稻10 马铃薯—玉米—甘薯50表中“—”表示接茬复种,即前作收后播种或移栽后作,“+”表示间作。

棉花生产技术测试题

棉花生产技术测试题

棉花生产技术测试题1. 什么是棉花的生产技术?棉花的生产技术是指种植、育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一系列关于棉花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

2. 棉花的种植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棉花种植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注意土壤条件的调理和施肥,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科学采摘等。

3. 棉花育苗应该如何进行?1棉花的育苗通常在春季进行,可以使用育苗箱、育苗窖等育苗设施。

育苗时需要准备良好的育苗基质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控制好光照和通风条件,合理施用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4. 如何施肥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有影响?棉花需要充分的营养供给才能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施肥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棉花的需求进行,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过度施肥和缺乏施肥。

5. 棉花的灌溉应该如何进行?棉花需要适宜的土壤湿度才能良好生长,因此灌溉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环节。

灌溉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掌握好灌溉的时机、水量和灌溉方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26. 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方法?棉花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红蜘蛛、棉铃虫、白粉病等。

防治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进行药剂喷洒、轮作休耕、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等方法。

7. 棉花的采摘应该注意什么?棉花的采摘要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避免露珠和雨水对棉花的影响。

采摘时要使用合适的采摘工具,注意采摘时不要损坏棉花纤维,及时分类、存储和运输。

8. 棉花的加工过程中有哪些环节?3棉花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脱硬、打包、压缩、纺纱等环节。

脱硬是指去除棉花籽中的杂质和毛刺,打包是将棉花打包成标准的包装形式,压缩是将打包好的棉花进行压缩以节约存储和运输空间,纺纱是将棉花纤维转化为线材或纺织品的过程。

4。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计算题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计算题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部分)04计算题【题目】某生产单位计划种植1000 hm 2玉米,确定的产量目标为7560kg/hm 2,根据当地的气候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以及往年的生产经验,制定出如下栽培技术方案:成苗数和有效穗数5株(穗)/m 2,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千粒重300g 。

购买的种子的千粒重为280g ,田间成苗率为70%,试计算种子用量(单位土地面积用量和该单位总用量)。

【代码】10412111 【答案】【题目】2014年宜宾县展鹏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000hm 2水稻,收获前调查测产了五块典型田块,结果如表1,请计算其理论产量?表1 某生产单位水稻调查测产结果 田块 有效穗(穗/m 2) 穗着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产量(kg/hm 2)1 303.3 141.8 70.8 25.042 381.7 137.9 70.7 25.293 436.7 130.9 73.7 25.554 501.7 105.9 71.0 25.78 5550.090.770.725.96【代码】10412112【答案】水稻的理论产量(kg/hm 2)=有效穗数(穗/ m 2)×穗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 )×666.7×15/1000×1000表1 某生产单位水稻调查测产结果 田块 有效穗(穗/m 2) 穗着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产量(kg/hm 2) 1303.3 141.8 70.8 25.04 7624.5 2 381.7 137.9 70.7 25.29 9411.4 3 436.7 130.9 73.7 25.55 10764.2 4 501.7 105.9 71.0 25.78 9724.8 5550.090.770.725.969155.8【题目】2012年有甲乙两生产单位各有150hm 2耕地,均种植粮食作物,各自采取的复种方式及其种植面积见表1试计算各生产单位的复种指数(列出计算2/201007028010001000100005%)10001000/)1(hm kg )((g )(=⨯⨯⨯=⨯⨯=⨯=田间出苗率千粒重公顷苗计划苗数田间出苗率每千克种子数计划苗数每公顷用种量公式)表1 某生产单位的种植方式及其面积甲单位乙单位复种方式种植面积(hm2)复种方式种植面积(hm2)蚕豆—中稻40 冬水—中稻20小麦—中稻50 小麦—中稻20冬水—中稻10 蚕豆—中稻20 小麦+蔬菜—水稻20 冬水—早稻—晚稻10油菜—早稻—晚稻20 蚕豆—早稻—玉米30小麦—玉米—晚稻10 马铃薯—玉米—甘薯50表中“—”表示接茬复种,即前作收后播种或移栽后作,“+”表示间作。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测试题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测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测试题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____________ A 小麦棉花B 玉米花生化C 绿豆甘薯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 A 芦苇B 天麻C 三叶草D 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 A 薯类作物B 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D 嗜好性作物4、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____________ A 小麦棉花B小麦油菜 C 玉米马铃薯D 高粱豌豆5、荞麦是____________ A 长日照作物B 短日照作物C 定日照作物D 中性作物6、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____________ 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____________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 C 种植面积D 种植方式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____________ 300% 400% D D 300% A 150% B 200% C C 400% 9、土壤耕作不能____________ 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D 消灭病虫害10、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不超过____________ A A 1010-15CM B B 1515-20CM C 20-25CM D D 2525-30CM 11、下列属于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____________ A 西瓜B 甜菜C马铃薯D 小麦12、间作与套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前者较长,后者较短 C前者超过了其全生育期的一半D后者不到其全生育期的一半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_________ A 玉米B棉花C花生D甘薯14、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____________ 水稻C 玉米D 棉花A 油菜 B 水稻1 15、下列属于C4作物的是( )、小麦 D、玉米A、水稻 B、棉花、棉花 C、小麦16、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复种 D、套种A、间作 B、连作 C、复种17、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复种 D、轮作A、间作 B、连作 C、复种18、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越高,说明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 )、一样 D、不确定A、越高 B、越低 C、一样19、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20、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小题1分,共10分)1.间作时,高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

作物生产技术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作物生产技术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作物生产技术综合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经济产量2、水稻直播3、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4、油菜壮苗5、烟叶的工艺成熟6、作物收获指数7、水稻抛栽8、转基因抗虫棉9、广义作物10、狭义作物11、作物生物产量12、作物产量形成的“源”:13、作物产量形成的“库”:14、作物产量形成的“流”:15、作物群体结构:16、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17、基本营养生长性:18、水稻旱育秧:19、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20、大豆垄三栽培技术:21、油菜早花:22、烟叶底烘:23、小麦的春化阶段:24、甘蔗工艺成熟:二、填空题1、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第一的是。

2、水稻品种的“三性”指、、。

3、水稻抛秧对大田整地质量要求较高,要达到、、、。

4、影响马铃薯炸片、薯条质量和产品率的主要因素是、、。

5、棉花属于科,我省主要栽培种是。

6、根据优质烟叶的要求,烟叶采收以最好。

7、小麦的阶段发育分为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 __二个阶段。

8、一般玉米在_____ _ ___及时隔行去雄。

9、土壤中的含量过高会导致烟叶品质下降。

10、大豆__ ______施氮肥,是公认的增产措施。

11、烟叶烘烤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2、油菜的冻害有、、、四种表现。

13、甘蔗贮藏须、、、。

14、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是、、。

15、作物产量包括、。

16、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上的、三个因素。

17、作物群体矛盾主要是指、、。

18、根据栽培的气候生态不同把水稻分为和。

19、水稻的生育类型可分为、、三种。

20、水稻安全齐穗期的气温指标为日平均气温不低于,日最高气温不低于。

21、水稻种子处理包括、、、。

22、水稻种子催芽过程要做到、、、。

23、水稻旱育秧要求土壤的酸碱度在。

24、水稻插秧要求、、、。

25、抽穗结实期的中心任务是、、。

26、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可将小麦品种分为、、。

27、在玉米施肥中,是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

农作物生产试题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试题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试题及答案——————————————————绩—成线———————号—学—封———————名—姓——密—————级—班———————————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农作物的生产对象是活的生物体,因此农作物生产具有()A、确定性B、不确定性C、预见性D、可行性2、小麦受精最适温度()A、5—10℃B、18—20℃C、9—11℃D、30℃3、水稻一生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是()A、返青分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结实期D、鼓粒成熟期4、大豆需氮最多的时期是()A、幼苗分枝期B、开花结荚期C、鼓粒成熟期D、都不是5、水稻幼穗开始分化到枝梗原基分化时施用的穗肥为()A、促花肥B、保花肥C、壮秆肥D、促熟肥6、水稻一生需水量最多,且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是()A、返青分蘖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结实期D、成熟收获期7、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是()A、出苗期B、分枝期C、开花结荚期D、鼓粒熟期8、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量迅速的时期是()A、完熟期B、蜡熟期C、乳熟期D、子粒形成期9、水稻不同育秧形胁苗移栽要求的最低气温也有所不同,保温育秧小苗为()A、13.5℃B、13℃C、12℃D、14℃10、大豆化学除草有苗前土壤处理剂和苗后叶面喷施顺种,苗后叶面喷施剂有()等。

A、豆草威,阔草净B、豆草灵,豆阔灵C、乙草胺D、喷施宝11、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田间管理主要措施是()A、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加厚培土层,消灭杂草,提高地温B、中耕除草,深松土,浅培土,防治地下害虫C、中耕除草,增施氮肥肥料D、中耕培土,除草施肥12、下列非粮食作物有()A、小麦,玉米B、大豆,小豆C、甘薯,马铃薯D、甜菜、茶叶13、小麦有明显的阶段发育特性,其春化阶段需要较低的温度,在其正常的生育温度范围内()发育越快。

A、较低B、较高C、温度越高D、温度越低14、玉米茎秆上除了上部的4-6节外,每节都有腋芽,只有中上部1-2腋芽()A、发育成果穗B、不发育C、停留在穗分化的早期阶段D、发育成果穗但不能正常成熟15、大豆贮藏时要求含水量达12%以下,仓库温度保持在()效果较好。

《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汇编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汇编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及答案《农作物生产技术》习题汇编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简答题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节农作物布局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农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农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农业技能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复合肥C. 鸡粪D. 钾肥答案:C2. 农业中常用的“三耕”指的是?A. 耕田、耕地、耕作B. 耕种、耕作、耕收C. 耕田、耕作、耕收D. 耕田、耕种、耕收答案:C3. 以下哪种作物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A. 玉米B. 棉花C. 茶树D. 番茄答案:C4. 农业机械化主要是指?A. 农田水利化B. 农田电气化C. 农田信息化D. 农田机械化答案:D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最节约水资源?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沟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6. 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文化效益答案:ABC7. 以下哪些属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转基因技术B. 组织培养技术C. 杂交育种技术D. 基因编辑技术答案:ABCD8.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包括?A. 机械化B. 信息化C. 智能化D. 绿色化答案:ABCD9.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A. 土壤B. 气候C. 病虫害D. 光照答案:ABCD10.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包括?A. 废物利用B. 能源循环C. 物质循环D. 信息循环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满分10分)11.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对)12. 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错)13. 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对)14.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错)15.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对)16.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人力成本。

(对)17. 农业循环经济不包括物质循环。

(错)18. 农业现代化不包括智能化。

(错)19.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对)20.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包括文化效益。

《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

《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

《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1。

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称为()A 玉米的生育阶段B玉米的生育期C玉米的生育时期D。

玉米的一生2.玉米从播种到子粒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A玉米的生育阶段B。

玉米的生育期C玉米的生育时期D玉米的一生3.玉米出苗期幼苗出土高()A1-2cmB.2-3cmC3-4cmD4-5cm4.玉米植株近地面手可感到有径节,基部径节长度在2-3CM时为()A出苗期B。

拔节期C大喇叭口期D幼苗期5.玉米一生施肥。

灌水最重要的时期在()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C抽雄期D开花期6。

玉米吐丝期全田50%植株雌穗抽出花丝()A1cmB.2cmC3cmD4cm7.玉米的成熟期的标识不包括()A乳线消失B出现黑成C子粒变硬D。

叶片枯干8.玉米的生育阶段不包括()A苗期B穗期C花粒期D.成熟期9。

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A.根系B茎秆C叶D穗10.玉米从拔节期到抽穗一般经历()A20-25天B。

30-35天C40-45天D50-55天11。

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中没有()A单位面积穗数B.单位面积株数C穗粒数D粒重12。

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苗,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称初生根,是因为其()A形态与胚根相识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识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识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识13。

玉米的地下根也叫()A.次生根B支持根C气生根D次生胚根14.玉米根系有两部分组成,其中节根包括()A初生根和种子根B初生胚根与次生根C次生根与种子根D.次生根与气生根15.玉米的雌穗为()A圆锥花序B。

肉穗花序C总状花序D头状花序16.一般情况下,玉米每个果穗的籽粒行数为()A8-10行B10-11行C。

12-20行D18-20行17。

通常将玉米花柱和柱头总称为()A雌蕊B小花C.花丝D子房18.玉米花丝的什么部分能接受花粉()A上部B中部C下部D.任何部位19.目前玉米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为()A品种间杂交种B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C.自交系杂交种D综合杂交种20.世界上玉米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是()A硬粒型B。

农作物种植技术员试题

农作物种植技术员试题

一、选择题1. 水稻“三化一管”是指全程生产机械化、旱育壮秧模式化、产品品质优质化和以下哪一项?A. 田间管理精细化B. 病虫害防治科学化C. 资源利用高效化D. 土壤改良持续化答案:C2. 在农业生产中,“最小耕作法”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减少耕作成本C. 保护土壤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力D. 增加作物产量答案:C3. 下列哪种不是有机肥料?A. 堆肥B. 绿肥C. 化肥D. 厩肥答案:C4. 农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土壤肥力B. 减少病虫害C. 提高作物品质D. A和B都是答案:D5. 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发芽率B. 杀死病菌C. 促进根系发展D. A和B都是答案:D6. 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是?A. 节约水资源B. 提高肥料利用率C. 减少杂草生长D. A和B都是答案:D7. 植物缺乏哪种元素会导致老叶先黄化?A. 氮B. 磷C. 钾D. 铁答案:A8.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的氮肥最可能导致什么问题?A. 作物烧苗B. 土壤酸化C. 地下水污染D. A和C都是答案:D9. 农作物的密植原则是为了?A.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减少病虫害D. A和C都是答案:D10. 温室大棚种植的主要优势是?A. 延长作物生长期B. 提高作物品质C. 增加作物产量D. A和B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1.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__________和氧气。

答案:温度12. 光合作用是植物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_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氧气13. 农作物生物学下限温度是__________℃。

答案:1014. 活动积温是指大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累加。

年活动积温2300-2500℃在我省属于第__________积温带。

答案:三15. 农作物三大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P、K。

答案:N16. 土壤的“三相”是指固相、液相、__________。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章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 A 、三七 B、天麻 C、白术 D、可可16、玉米和小麦间作时玉米边行优势是1—4 行,小麦边行劣势是1—5 行,玉米最多一、单项选择题:种()行,大豆至少种()行A 、4B、 6C、8D、101 、属于喜温短日照的作物是()17、下列植物属于 C3植物的有()A 小麦B 油菜C 甘薯D 马铃薯A 、小麦 B、玉米 C、高粱 D、谷子18、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2、下列属于 C4作物的是()A小麦棉花B小麦油菜C玉米马铃薯D高粱豌豆A 谷子B 水稻C 小麦D 烟草19、荞麦是()3 复种的首要条件是()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 C定日照作物D中性作物A 水分B 热量C 肥力D 劳畜力20、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A需求原则B生态适应性原则C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 充分利用土4 下列经济作物中属于嗜好类作物的是()地原则A 向日葵B 橡胶C 亚麻D 茶叶21、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5 ≥10℃的日数在 180-250 天范围内可进行农作物()A欲种作物的种类B品种 C 种植面积D种植方式22、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A 一年一熟B二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6 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23、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植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 带宽B间距C种植密度D幅宽()7 “冬小麦—夏玉米 - →春甘薯”轮作的复种指数为()A 、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24、“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表示的熟制是()A 100%B 150%C 200%D 300% A 、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8 能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使农业增效的种植方式是()25、“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闲”表示的熟制是()A 单作B间作C轮作D套作 A 、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26、()种植方式中,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9 下列可以一年三熟的为()A 单作和套作B 单作和立体种植C 套作和间作D 单作A 2500-3600 ℃B 3600-4000℃C 4000-5000℃D 5000-6500 ℃27、丘陵山区常见的山顶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粮的种植模式是()10 下列作物中耐长期连作的农作物是() A 立体种植 B 间作 C 套作 D连作A 大豆B 烟草C 水稻D 薯类作物29、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A 带宽B 间距C 密度D 幅宽11 适用于一般耕地的是()29、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A 全翻垡B 半翻垡C 分层翻()12 下列属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是()A连作 B套作 C轮作 D单作二填空:A 大豆B 水稻C 高粱D 谷子1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13、下列作物属于纤维作物的是()A 、小麦 B、亚麻 C、三叶草 D、油菜__________四大部分。

农业耕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农业耕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农业耕种技术理论考核一、选择题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监测,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15年后,表层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农田扬尘减少35%以上,地表径流减少40%~80%,每亩可节省作业成本50元以上。

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东北黑土地实施“农作物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的季节一般在()[单选题] *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C.夏秋季节D.秋冬季节2.通过该现代耕作技术的连续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黑土地()[单选题] *A.土壤的温度B.土壤的含水量√C.土壤的矿物质含量D.土壤的沙土含量3.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技术的实施与应用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单选题] *A.玉米种植面积大,田地秸秆堆积量大B.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小C.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慢√D.扬尘少,风力侵蚀作用小2018年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低产地块或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逐渐退出耗水量大的小麦生产,休耕轮作面积不断增加。

阅读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4.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考虑()[单选题] *A.种植技术B.劳动力C.国家政策D.市场需求√5.“藏粮于地”需要()[单选题] *A.整治土地,高标准建设农田√B.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C.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D.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绿色农业6.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逐渐退出耗水量大的小麦生产,最可能是()[单选题] *A.成都平原B.珠江三角洲C.黄淮海平原√D.三江平原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东北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的工作目标。

农作物生产技术(高教版)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高教版)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期末试题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 下列作物中耐连作的是( )A. 棉花B. 西瓜C. 烟草2. 棉花的需水临界期是( )A. 蕾期B. 开花结铃期C. 吐絮期3. 小麦种子播种深度大约是( )A. 4cmB. 5cmC. 6cm4.从降水量看,我国一般年降水量达的地区,相应的热量可实行一年两熟。

A.600mm B.800mmC.1000mm D.1200mm5. 水稻品种不同晒田时期不同,一般中、晚熟品种晒田在()A. 拔节后期B. 分蘖末期C. 返青期6. 下列作物中俗称“水布袋”的是( )A. 水稻B. 玉米C. 小麦7. 在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花生类型是( )A. 普通型B. 龙生型C. 珍珠豆型8. 甘薯开始打顶时一般在茎蔓伸长到( )A. 20cmB. 30cmC. 40cm9.小麦能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温度B.日照的长短C.水分D.养分10.水稻引种时,北种南引,其生育期A.缩短B.延长C.不变D.不能确定11.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闲,属于()A.一年二熟B.一年三熟C.二年三熟D.多熟制12.玉米温汤浸种温度为A.20~30℃B.50~55℃C.55~58℃D.58~60℃13.花生清棵蹲苗的时期是A.苗期B.开花下针期1C.结荚成熟期14.期是冬小麦幼苗的营养转折期。

()A.出苗B.分蘖C.三叶D.越冬15.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A.生长发育失调B.机械操作C.病虫危害D.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小麦种子播种开始萌动后,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称发芽。

( )2.农作物的分类是绝对的,一种作物只有一种用途。

( )3.水稻播种时,床面泥浆软硬合适,以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

( )4.棉花育苗移栽,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30左右。

( )5.棉花播种应“深不过寸、浅不露子”,深度以1.5cm左右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生产技术》网络学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B.小麦、水稻C.甘蔗、玉米D.百合、苜蓿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A.棉花B.玉米C.高粱D.甘蔗3.烟草属于()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中性植物D.定日照植物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是()A.小麦B.西瓜C.水稻D.棉花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B.确定农作物配置C.密度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A.2500~3000℃B.3000~3600℃C.3600~4100℃D.4100℃以上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A.5℃B.10℃C.15℃D.18℃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B.5C.8~10D.25~30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B.深松耕C.旋耕D.耙地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A.热量B.水分C.地力与肥料D.经济效益大小13.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B.种植制度C.农作物布局D.复种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

A.需求原则B.生态适应性原则C.经济效益和可行性原则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18.≥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

A .一年一熟 B. 二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19.重型镇压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5B.9-10C.10-12D.20-25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2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2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养分 C.水分 D.温度23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24、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 B.晚播 C.一齐播25、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气温稳定在()℃为宜。

A.18~16 B.15~13 C.14~12 D.10~826、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A.根系B.茎杆C.叶D.穗27、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 C.大喇叭口期 D.幼苗期28、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A.拔节期 B.大喇叭口期 C.抽雄期 D.开花期29、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成为初生根,是因为其()A.形态与胚根相似 B.生理功能和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 D.发生位置和胚根相似30、玉米雌穗为()A.圆锥花序 B.肉穗花序 C.总状花序 D.头状花序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合计20分):1.积温≥10 ℃在 4000 一 5000℃之间,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2.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 mm 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3.水稻与花生、小麦与豌豆、玉米与甘薯种在一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

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

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行距。

()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行优势为 1 一 4 行,甘薯的边行劣势为 1 一 3 行,那么棉花的行数不应超过 8 行,甘薯的行数不应少于 6 行()6.冬季温度不适宜,因此所有的作物不能冬播。

()7.玉米只能作为粮食食用。

()8.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小麦属于喜凉作物()9.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10.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其中,养地制度是中心,种植制度是基础。

()11.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12.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13.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

()14.国际上通常用多熟种植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

()15.施肥总量中,基肥一般占80%以上。

()16.初级耕作是指入土比较浅,作用强度小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17.间作时,高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

()18.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19.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

()20.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广,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三、名词解释:(24分)1.农作物2、农作物生产技术3、耕作制度4、种植制度5、农作物布局6、水稻的感光性7、水稻的拔节孕穗期8、棉花的衣分四、简答题:(31分)1.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有哪些?(4分)2.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4分)3、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用。

(6分)4、简述花生清棵的作用及技术要求?(6分)5、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花保荚?(6分)6、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管理技术有哪些?(5分)五、综合题(15分)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7分)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8分)一年级种植专业网上测试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20、( ) 三、名词解释(24分)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周期现象:3、有效积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胞间连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共2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答案部分一、1-5:BABCB 6-10:ADDAC 11-15:AABAB16-20: BCCBD 21-25:BDBAB 26-30:ABBBB二、1-5√√××√ 6-10××√√×11-15√√√×× 16-20×√××√三、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包括“粮、棉、油、麻、糖、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