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八大部
伪满八大部
伪满八大部简介伪满八大部位于长春市中心的新民大街附近,包括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卫生部),建成于1936年。
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
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这八幢建筑独特的大楼就繁华绿树之中隐隐而现,将这条街装点得典雅清净。
“八大部”于1936年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新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是解放初完工的。
宫殿,华丽中透着古朴,翠绿色琉璃瓦的宫顶,高大的六根红柱,使整个宫殿庄严雄伟。
宫殿占地31.2公顷。
殿前的广场已改建为文化广场,是人们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那绿色的草坪、白色的广场鸽以及壮美的雕塑太阳鸟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
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望去,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直插南湖公园,宽约60米,两侧是高高的杨树,中线花坛是松、柏、丁香树带,通街象一条绿色长廊。
“八大部”办公楼坐落在沿街两侧。
伪满综合法衙(今中国人民解放军461医院),邻近南湖公园,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中塔式楼顶,嵌以紫红色的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砖贴面,设计新颖独特,外表呈圆角曲线形。
它是伪满州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傀儡政权统治镇压中国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10种刑具。
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在此惨遭无辜杀害。
伪满八大部建筑特点八大部所有的外墙都采用了当年最先进的陶瓷贴面技术,而这种技术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至少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
陶瓷贴面的色彩以咖啡,褐,赭,淡黄等相对沉静的暖色为主,而大厅内的地面、楼梯及楼梯围面都是淡黄底色的水磨石,墙围多是配套颜色的大理石。
工艺讲究,质量上乘,70多年以后,除了极个别的硬伤外,无论是外墙的瓷砖还是室内的地面、墙体,基本保持原色并光滑如新。
这些建筑还在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下了很大工夫,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很多倍。
长春市文化广场
长春市文化广场是长春市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长春市的城市标志之一。
文化广场位于长春市的城市中心区,总用地面积21.25h㎡,东西长约469m,南北长约453米。
是长春市历史街区的一部分。
其用地为原满洲国皇宫的前庭广场用地,正对伪满洲国行政中央干道——顺天大街(现为新民大街)。
干道两侧有6栋伪满时期行政办公建筑,与另两栋伪满建筑,合称为伪满“八大部”。
是第二批归家风景名胜区的文物保护建筑。
其中医大基础楼(原伪国务院),医大住院部(原为军事部),为文化广场南侧界面建筑,北侧地质宫(原伪满皇宫)居于广场的南北主轴线上,这三栋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南北轴线关系及其建筑本身占据着整个广场的空间和视觉的主导地位,是广场的灵魂所在。
广场平面与1996年竣工。
长春伪满八大部
长春伪满八大部长春伪满八大部又名八大处,位于长春市内。
193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将长春立为伪满洲国国都(称新京),并在长春建起了伪国务院(今白求恩医大基础楼)并下设八个部,即伪满治安部(今白求恩医大一院主楼)、伪满司法部(今白求恩医大校部楼)、伪满经济部(今白求恩医大三院主楼)、伪满交通部(今白求恩医大卫生系办公室)、伪满兴农部(今东北师大附中)、伪满文教部(今东北师大附小)、伪满外交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原址)、伪满民生部(今吉林省化工设计院),还有伪满综合法衙(今长春市空军医院)。
“八大部”于1936年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正式“新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
解放后于该基础上建筑的地质宫,华丽中透着古朴,绿色的琉璃瓦的宫顶,高大的六根红柱和石砌二级多步台阶,使整个建筑庄严雄伟。
地质宫占地51.2公顷。
站在地质宫中轴线上南望,宽达60米的一条笔直的大街直插南湖公园,街旁树荫覆盖,中线花坛松、柏、丁香掩映,构成一条绿色长廊,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八大部”就坐落在沿街两侧,成为长带形景区。
新民大街1号伪满治安部(军事部)旧址,现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新民大街6号伪满司法部旧址,现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部。
新民大街5号伪满经济部旧址,现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
新民大街7号伪满交通部旧址,现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系教学楼。
自由大路20号伪兴农部旧址,现为东北师大附属中学。
自由大路18号伪文教部旧址,现为东北师大附属小学。
普庆胡同1号伪外交部旧址,现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人民大街77号伪民生部旧址,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与净月潭合辟为八大部的净月潭风景区,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八大部”是伪满洲国的八大统治机构。
即治安部(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民生部的统称。
这些政治机构同伪国务院、综合法衙(司法检察机关)都建在长春新民大街附近,形成以地质宫为中心的建筑群。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规划--正文
一、绪论伪满十余年短暂统治作为国耻很少被提及,也经常被回避。
甚至在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但是,伪满统治期间长达十余年“国都建立〞却改变了长春命运。
伪政权大兴土木使长春由一个人口仅十余万小城一跃成为人口众多、城市功能齐全、根底设施建立完备大城市。
其现代化程度曾一度超越了日本首都东京。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也不能回避史实。
我们在七十余年后今天回首那段充满耻辱岁月,也当在铭记历史教训同时,肯定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积极影响,其规划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作为新世纪高中生,我们应该以负责心态辩证地对待历史。
而不能一味地因民族仇恨而丧失了理智思考方式。
因此我们着手对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进展研究,以探求其对今日长春城市建立影响。
二、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第一节城市规划一、伪满国都“新京〞规划原那么“新京〞作为半殖民地城市,在建立之初即有明确规划意图。
由于“新京〞是伪满国都,其总体规划必然要以政治中心为原那么。
因此,规划中反复强调要使“新京〞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以到达所谓“对内招服民心,对外震扬国威,宣扬大东亚圣战〞目。
在伪国都建立中,规划重点在于伪皇宫及行政中心用地位置选择。
在城市景观威严、整齐、壮观以及城市功能分区上也花费了大量笔墨。
同时,规划中对于居住区安排、旧城改造、开展弹性以及战时治安、防空等方面也做了必要考虑。
整个规划立足要使“新京〞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城,与当年世界上各大都市一比上下。
此外,由于以溥仪为首伪宫廷坚持,关东军司令部最终妥协,规划中又规定以伪皇宫正门朝南为绝对条件。
从“新京〞规划原那么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规划中充满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伪满洲国殖民地本质也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二、?大新京都市方案?出台1932年3月,满铁经济调查会开场编制“新京〞城市规划。
同年4月,伪政府设立“国都建立局〞,承当“新京〞城市规划制订到实施规划全部任务。
1932年8月,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伪满洲国国务院三方举行联席会议,对满铁调查会与国都建立局两个方案进展比拟。
伪满洲国八大部
伪满经济部
伪满经济部
历史背景
• • • • 历史背景: 一、伪满洲国的建立及灭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即伪满洲国。日本通过这 一傀儡政权,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深陷于“亡国奴”的水深火热之中。 伪满洲国得以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就借此对中国东北实行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在它的操纵下,日本在长春炮制 出台了一系列残害东北人民的法西斯法律,如《国家防卫法》、《治安警察法》、《暂行保甲法》、《暂行惩治叛 徒法》、《暂行惩治盗匪法》、《思想矫正法》等,,并从长春向东北各地散步蔓延,长春也因此变成了日本帝国 主义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伪满洲国草草收场,存在了近14年的傀儡小朝廷可耻地覆亡了。 二、日本为什么选择长春为“新京”? 选择面积、人口、工业发展程度都远较沈阳和哈尔滨落后的长春作为伪满首都“新京”,是日本侵略者别有用心所 在。 1、从地理上看,长春处于东北中心,铁路交通便捷,易成为控制中枢。 2、从政治上看,当时沈阳一直为奉系军阀统治中心,而哈尔滨则被苏俄经营多年,惟独长春政治色彩稀薄,易于 培植势力。 3、长春当时土地广阔地价便宜,建设成本低。 4、日本军方从战略上考虑,主要是认为长春的地理位置适中,且地处东北中部,已在日本的势力范围内;交通便 利,可由铁路通往大连、丹东,有利于日本以东北为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与西伯利亚的基地。 5、长春是中国第一个全部由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规划设计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 培拉),日本人在长春大兴土木工程植树造林到1934年,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 “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一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 5倍,被日本人宣称为世界大城市之冠,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简单的政治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使日本最终确定将 “新京”建于长春。从而可见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伪满时期的长春建筑
伪满时期的长春建筑因而获得“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
到1942年时,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
干道网采用放射状、环状与方格状结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设置了广场。
规划建设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
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
给排水规划采用分流系统,强制推行厕所水洗化,利用伊通河的若干支流改造为人工湖,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利用人工湖修建临水公园带。
在长达14年的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及伪满洲国当局对长春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和建设,为现代长春城市奠定了骨架和基础。
但是规划带有强烈的侵略特征,为一线侵略军提供物质支持的铁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占首要地位,甚至城市的路网形态也带有日本国旗中太阳的形态。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长春的城市定位做了调整,逐步实现“消费型城市”转变成“生产型城市”的功能转变。
由于特殊历史语境和空间规划布局,长春的古建筑遗存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伪满时期和建国初期两个时间维度;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两条街区,人民大街——城市的主轴线,新民大街——城市的历史轴线。
其他较为集中的地区还有伪满皇宫街区、第一汽制造厂街区、南广场街区、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长春电影制片厂街区等。
伪满时期的建筑和兴亚式建筑风格相近,也有学者直接将其归属为兴亚式建筑。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日本侵略者为达到“日、朝、满、蒙、汉”“五族协和”目的,体现“新满洲、新国家、新形象”,掩盖其由日本制造的傀儡国家的实质,尽量避免采用欧美古典以及国际流行的建筑样式。
它借鉴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形式和日本传统建筑构件、细部作法,掺杂有欧洲折衷主义建筑特征与构图的一种杂糅的建筑样式。
伪满建筑,正面或立面呈现“日”字和“亚”字结构,顶部延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大檐帽,立面给人以压迫感。
占据了当年长春伪满洲国政府办公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主导地位。
长春伪八大部介绍
长春伪八大部介绍193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将长春市变为伪满州国国都——新京市,并在新京建起了伪满国务院(今白求恩医大基础楼)及所属八个部,即:伪满治安部(今白求恩医大一院)、伪满司法部(今白求恩医大校部)、伪满经济部(今白求恩大三院)、伪满交通部(今白求恩医大卫生学)、伪满兴农部(今东北师大附中)、伪满文教部(今东北师大附小)、伪满外交部(今社会科学院)、伪满民生部(今省化工设计院)、伪满综合法衙,统称"八大部"。
景点信息地址:位于长春市中心新民大街附近门票:没有门票交通:乘1、18路公交车可达八大部。
乘出租车约7、8元。
景点相关资料“八大部”位于长春市中心,1936年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新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是解放初完工的。
宫殿,华丽中透着古朴,翠绿色琉璃瓦的宫顶,高大的六根红柱,使整个宫殿庄严雄伟。
宫殿占地31。
2公顷。
殿前的广场已改建为文化广场,是人们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那绿色的草坪、白色的广场鸽以及壮美的雕塑太阳鸟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
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望去,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直插南湖公园,宽约60米,两侧是高高的杨树,中线花坛是松、柏、丁香树带,通街象一条绿色长廊。
“八大部”办公楼坐落在沿街两侧。
伪满综合法衙(今中国人民解放军461医院),邻近南湖公园,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中塔式楼顶,嵌以紫红色的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砖贴面,设计新颖独特,外表呈圆角曲线形。
它是伪满州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傀儡政权统治镇压中国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10种刑具。
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在此惨遭无辜杀害。
八大部各部建筑各具特色,绝无雷同。
其间各有院落,皆掩映在绿涛之中,错落有致的高大楼房,典雅幽静的庭院,集中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这里的街心带状花园与和谐的建筑,把长带形风景区妆扮得格外俊美。
八大部介绍"八大部"是伪满洲国的八大统治机构,即治安部(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民生部的统称。
历史趣谈伪满时期长春“八大部” 如今都承担什么“职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伪满时期长春“八大部”如今都承担什么“职责”
导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统治”这里长达14年,当时的长春,是以伪满洲国“国都”的面目出现的,名字叫做“新京”。
如今,长春还能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统治”这里长达14年,当时的长春,是以伪满洲国“国都”的面目出现的,名字叫做“新京”。
如今,长春还能看到很多日伪时期留下来的建筑,特别是“八大部”,当时更作为日伪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核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许多长春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曾经的“八大部”都在哪,当时的“八大部”现在都在做什么。
29日,记者通过走访,从相关部门获得历史资料和现实的印证,带您看看如今“八大部”的“职责”。
伪满军事部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住院部
如果你从解放大路由东向西行驶或步行,走到与新民大街交会时,就会看见一栋呈八字型的建筑,这里就是今用作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住院部的“伪满军事部”。
该建筑建于1935年,占地5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47802平方米,原为四层建筑,1978年又加高了一层。
这个部门在伪满时期主要是管辖国防、兵事、军政、铁路、水警,主要任务是镇压东北人民。
1948年长春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接管。
伪满经济部
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离开“伪满军事部”,沿着新民大街一路向南,在不远处的新民大街与清华路交会处,你便会看见一栋整个建筑呈矩形,主楼为五层建筑,两翼为四层建筑,外墙采用烟色瓷砖贴面,屋顶覆盖着烟色琉璃瓦的
生活常识分享。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摘要: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殖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使东北三省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此期间日本以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为利用工具,1932年3月1号在东北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以溥仪为“执政”,以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年号“大同”,把长春设立为“首都新京”,并对长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殖民统治建设。
本文针对伪满时期长春城市发展特点,结合事实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操纵的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的原因,就伪满洲国对长春的管理进行深入探析,对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带来严重灾难的同时,客观地评价了列强侵略对长春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历史不自觉带动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字:长春;伪满时期;建筑风格;历史变迁一、长春城市历史背景地处于我国东北平原长春市,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长春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
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
在此后漫长历史岁月里,这座古都虽使用不同称谓,但一直是东北地区古代王国的古都。
早在唐朝,长春地区就作为唐‘安北都护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朝囚徒的地方。
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
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居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写景优秀作文4篇
写景优秀作文4篇写景优秀作文篇1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长春市,它是吉林省的省会,它还有许许多多的有名的风景,比如净月潭、南湖、伪皇宫……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净月潭吧!净月潭风景名胜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境内。
1988年8月1日,国务院公布由伪满洲帝国傀儡皇帝宫殿、伪国务院及其下属八大部等历史建筑与山清水秀的净月潭自然风光统一组成八大部──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151平方公里。
这也是一种类型的历史纪念地,通过遗址遗物使人们了解中国这段灾难历史,从中受益。
公元193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将长春市立为伪满洲国国都──新京市,并在今长春市东北部光复北路3号建造了皇宫殿堂。
宫殿分内外两廷,占地12公顷。
外廷主要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楼;内廷主要有缉熙楼、同德殿,还有御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跑马场及书画库等附属建筑。
勤民楼取清室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义。
为一幢二层方形圆楼,中为方形天井,是溥仪处理政务、接见日本关东司令、外交使节和伪满官吏的地方。
缉熙楼系溥仪和皇后婉容、祥贵人谭玉玲的居所。
楼房二层典出《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上句。
伪国务院及其下属八个部,统称长春八大部。
即伪国务院及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的原址,现均为白求恩医大用房。
兴农部今系东北师大附中,文教部今属东北师大附小,外交部今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八大部位于长春市中心,公元1936年基本建成。
唯有溥仪的正式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系50年代完工。
宫殿占地51.2公顷,殿前的草坪广场可容50多万人集会。
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眺望,一条宽80米的笔直的新民大街直向南湖公园延伸,中线花坛为松、柏、丁香树风景带和两侧的高可钻天的杨树,形成1500米的绿色长廊,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的办公室全部坐落大街两侧,形成一个菱形景区,建筑各具特色,绝无雷同。
伪满八大部
伪满八大部伪满八大部“八大部”是伪满洲国的八大统治机构,即治安部(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民生部的统称。
这些政治机构同伪国务院、综合法衙(司法检察机关)都建在长春新民大街附近,形成以地质宫为中心的建筑群。
八大部旧址等大型建筑保存完好,分布于市中心地带,公元1936年基本建成。
这些遗迹已成为日本侵华罪恶史和民族耻辱历史的见证。
位于新民大街1号的建筑就是当年的伪满军事部,如今这里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伪满军事部原名“军政部”,后改称“治安部”,1943年改称“军事部”,是指挥伪满洲国军队的机关。
伪满经济部座落在新民大街9号,现在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监床学院。
这栋楼建于1938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伪满经济部原名“财政部”,1937年改称“经济部”。
今天的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就是当年的伪满交通部。
它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运及邮政。
伪满司法部的旧址在今天的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部,司法部设有总务司、法务司和行刑司,掌管法院、检察厅及狱政等司法行政事务。
位于自由大路8号的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就是当年的伪满兴农部,兴农部掌管东北的农、林、牧和水产。
在它的东面就中伪满文教部,日本投降后,这栋楼被当时的长春大学占用,解放后由东北大学接管,现在是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的教学楼。
伪满民生部的旧址位于人民在街133号,现在是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民生部原名“民政部”。
1937年改称“民生部”,1945年3月又改称“厚生部”。
位于建设街30号的这栋法国风格的建筑就是当年的伪满外交部,这栋楼建成于1934年,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是由法国一家建筑承包商设计和承建的。
解放后,几经周折,现在归吉林省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
地质宫地质宫的历史连同它前面的文化广场可以追溯到1938年。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着后规划长春。
不久,他们便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东、西民主大街之间的这个区域定为“宫廷建筑用地”。
关于伪满洲国
关于伪满洲国学习辅助网 关于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2年3月9日,日本正式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溥仪为“执政”,以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年号“大同”。
下设伪民政部、军政部、财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实业部、交通部、立法院、监察院、参义府等机构。
1934年3月,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宣布第三次退位,伪满洲国灭亡。
从1931年长春沦陷到1945年长春光复,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长春达14年之久,长春市变成了殖民地城市。
这个时期,长春城市建设进展很快,而长春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日,长春沦陷。
由于长春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地价便宜,军阀势力和沙俄势力影响小。
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决定把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国都,妄图以此为中心,推行其殖民政策,控制整个东北。
长春沦为伪国都后,城市性质和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伪国都是日本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伪满洲国出笼后,在长春建立了庞大的中央机构。
从溥仪“登极称帝”的伪皇宫,到伪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都,特别是日本关东军大本营,均裹以威严雄伟的近代化建筑,竭力显示伪国都的政治尊严和殖民统治气势。
日本侵略者采取“内部统辖”手段,在伪皇帝身边设“御用挂”,指导和监视溥仪行动;任命日本人担任伪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控制伪国务院的一切活动;推行“次长制”,由日本人担任各部副职,掌握实权。
而这一切皆听命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司令部成为主宰伪满洲国的太子皇。
在它的操纵下,一系列残害东北人民的《国家防卫法》、《治安警察法》、《暂行保甲法》、《暂行惩治叛徒法》、《暂行惩治盗匪法》、《思想矫正法》等法西斯法律,在长春泡制出笼,并从长春推行到东北各地,长春市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
迟子建伪满洲国
迟子建伪满洲国迟子建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是迟子建19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品描绘了日本占据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满洲国伪政权那个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时代,写足了当时东北地区的人物生活。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迟子建伪满洲国,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内容梗概《伪满洲国》中所描述的是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从溥仪、婉容、祥贵人、福贵人等皇室成员,到胡二、杨三爷等所谓贱民;从王亭业、郑家晴到王金堂、祝兴运;从李香兰、谢子兰到慰安妇、朴善玉、杂货张,这各色人等的书写,都是从日常生活写起。
作者通过记录他们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命运浮沉,来展示伪满洲国统治下的民众生活状态,并希望以此来还原、或者说论证这段历史的存在。
创作背景1990年底,迟子建到日本访问,一位日本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她当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因为伪满洲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而那段历史对东北人民来讲,象征着苦难和屈辱。
回国后,她决定创作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试图还原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
1991年—1997年的这几年里,她除了写一些中篇小说外,四处搜集有关资料。
这些资料有的是从图书馆复印来的,也有的是从书店购置的,还有一些则是从旧书摊寻到的。
1998年,迟子建觉得创作《伪满洲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写作更顺畅,她又集中做了两个月的资料整理。
接下来的春夏秋冬,她夜以继日地写作。
直至1999年12月脱稿之后,当她把文稿整理出来,发现小说竟然长达60多万字,这着实吓了她一大跳。
《伪满洲国》这部编年体的长篇小说出版后,评论家们都说是“历史小说”,迟子建却觉得,它只是涉及了特殊岁月的生活。
她笔下的“历史”仍然是日常的,没有大事件、大人物,有的只是开当铺的、当劳工的等等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把一个特殊年代的日常生活写足了”,这便是她理解的历史小说。
她认为,真正能让人肝肠欲碎的作品,其实是靠冷静的叙述、富有“质感”的生动的细节营造来实现的。
伪满国民勤劳部 遗忘的第九大部
职能掠夺劳动力资源
“勤劳奉公”是日语“勤劳效力”之意,也就是强制劳动的代名词。“勤劳奉公制度”是日本法西斯分子在德国考察法西斯青少年组织时学到的,1939年他们把这种残酷奴役人民的手段带到伪满洲国,并率先在伪新京、伪奉天等地区试行。
“勤劳奉公制度”最初由伪满协和会发起和组织,多少还带有些自愿性质,对不参加者也无明确制裁措施。后来,由于战时劳动力严重缺乏,力不从心的日本侵略者为解决这一难题,开始逐步推行“勤劳奉公制度”,使之成为日本侵略者残酷奴役中国人民和疯狂掠夺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争论“九大部”之说定局
伪满国民勤劳部,是在1945年3月伪满民生部撤销后,以原伪满民生部下辖的“国民勤劳奉公局”为基础成立的,并将“伪满国民勤劳奉公总队”也划入该部管理。到伪满洲国1945年8月垮台,这个部存在的时间仅有5个月。
正是由于存在的时间短,使得很多人常常忽略这个部的存在。这也使得一些专家在一定时间内,徘徊在“八大部”和“九大部”的争论之中。部分专家认为,“八大部”的格局形成于1932年,并早已在民间约定俗成。对此,于祺元先生认为“八大部”的格局形成虽早,但并不是贯穿始终的,伪满政府根据日本主子的需要,曾多次调整政府机构,在1934年已经形成过“九大部”。
1940年4月11日,伪满政府公布了《国兵法》,规定由募兵制改为征兵制。“从年满19岁的青年中征兵,服役三年。”有关资料记载,伪满洲国每年有适龄壮丁三十多万人,除去体检合格入伍者和残疾人之外,还有二十四五万剩余劳动力可以利用。日伪统治者认为,如果能将这部分人组成勤劳奉公队,也实行三年义务制,最少可掌握60万人次的劳动力。另外,由于参加勤劳奉公的劳动者是无偿服役,又节省了大笔的经费。
大学期间,王巍和其他同学一样,常议论这座楼的历史。有的说这里曾是伪满民生部,也有的说这里曾是伪满禁烟总局,还有的说这里曾是伪满财政部和伪满蒙政部等地。这些议论,都能说明大家对这栋建筑的历史不了解。“若是像其他老建筑那样,有一个文物标牌就好了。”王巍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课件
自主学习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 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新知讲解
九一八事变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归纳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明治国维策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迫蒋介石抗日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文化日报》报道西 安事变的消息
兵谏亭
经过
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在西安在西安扣押蒋介 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 张学基良与本杨虎结城 束,抗日民族兵谏统亭(一捉蒋战亭)线初步形成。
南京方面亲日派主张“讨伐”张学良,亲英美派 宋美龄等竭力主张释放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会 怎样做呢?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 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
释放他。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以民族利益为重。
西安事变的背景2:
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同 时为了排除异己,蒋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 红军,企图一箭双雕。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军事上遭到红军的打击,屡次失败。不甘心东北沦陷,想打
回老家,内心同意中共的停止内战的号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伪满洲国国务院
• 193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将长春立 为伪满洲国国都(称新京),并在长春建起了 伪国务院并下设八个部,即伪满司法部、 伪满兴农部、伪满军事部、伪满交通部、 伪满文教部、伪满民生部、伪满外交部、 伪满经济部。除八大部外还有伪满综合法 衙。
• 1.伪满司法部 • 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6号的伪满司法部始建于1935年,该 部掌管司法、法院、监狱、民事、 刑事、民籍、地籍及 其它司法等事项,它以制定镇压爱国力量的法律而著名, 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殖民政策服务效劳。肆无忌 惮地剥夺了东北人民的生存权利,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血 案”。现为吉林大学新民校区院部。 伪满司法部整体建筑呈十字形,正门朝西,主体三层,地 下一层,正中建有塔楼,塔楼为三层。塔楼底层为拱型窗, 二、三层为条窗。主楼中上部配以歇山、马尾、重檐。钢 筋混凝土结构,总体建筑面积为16328平方米。
伪满交通部
• 5. 伪满文教部 • 伪满文教部的全部目标是破坏东北文化,极力发展殖民文 化和教育,维护他们的殖民统治。他们禁绝一切具有中华 民族意识的文化传授,把具有民族意识的书刊统统毁掉。 在教学上,伪文教部不让百姓使用中国教材,不准挂中国 地图。他们制造舆论,建立“弘法处”,大力宣扬侵略扩 张,维护了法西斯的统治。 • 伪满文教部原在“伪满兴农部”东,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 时这座大楼被长春大学占用,解放后由东北大学(东北师 范大学医院)接管。 • 位于自由大路10号,现为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的教学楼
伪满军事部
伪满军事部
• 4. 伪满交通部 • 该建筑位于现新民大街7号,始建于1937 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楼为四层,两 翼为三层,地下一层。在坡屋顶边缘雕有 花纹,四条突出墙面的装饰柱。整个建筑 用浅褐色寸条瓷砖贴面,用深红色琉璃瓦 铺顶。现为吉林大学新民校区卫生系教学 楼。
伪满交通部
伪满民生部
伪满民生部
• 7. 伪满外交部 • 位于长春市普庆胡同1号的一处老楼,就是原伪满外交部 所在地。 这座楼始建于1934年,总建筑面积为9700平方米,是由 法国一家建筑公司承包并负责设计和承建的,完全是法式 风格,这在长春诸多独特建筑中也是很独特的。 伪满外交部所实行的一切政策都是为维护它的殖民统治, 残酷镇压中国东北人民的利益需要所服务的。日本一直重 中国东北为它的“生命线”,为了夺取这条“生命线”, 外交上着手实现他的北进计划,从进攻和防御方面对准苏 联。 但是,伪满的外交部是个穷途末路的外交,当年也只有那 么几个如“萨尔瓦多”等一些小国与它建交,说明了它的 可怜和可悲。现为吉林省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
• 伪满洲国司法部
• 伪满洲国司法部
• 2. 伪满兴农部 • 伪满兴农部掌管东北的农、林、牧和水产, 其前身是伪满实业部和伪满产业部。 该建 筑位于自由大路8号,为两层楼房,正门朝 北,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9871平 方米。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 伪满兴农部
伪满兴农部
• . 伪满军事部 • 伪满军事部原名“军政部”,是指挥伪满洲国军 队的重要机关。在它行使权力的历史中制定了大 批镇压中国人民的策略并加以实施,虽叫“军 事”,其实它又兼管“军政”,1937年改称“治 安部”。 该建筑于1970年整体接建一层,并把顶部改为歇 山式屋顶,屋顶及檐口的琉璃瓦都改成绿色,加 上后加的尺度巨大的装饰浮雕图案,因此也更加 剧了该建筑存在的既有矛盾。位于新民大街1号, 现为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 • • • • •
•
伪满外交部
伪满外交部
• 8. 伪满经济部 • 伪满经济部坐落在长春市新民大街9号,现吉林大学第三 临床医学院。经济部始建于1938年,整体建筑平面呈长方 形,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顶盖建筑,主体建筑为五层, 墙面贴深褐色瓷砖,屋顶及檐部采用深色琉璃瓦装饰,占 地面积为4.32万平方米,伪满经济部的原名是“伪满财政 部”,是先有部后有楼,1937年改称为“经济部”。 伪满经济部在经济上实行的是统制政策,采用设立特 殊会社为主要手段,疯狂地掠夺东北的资源,排挤和打击 东北的民族工业,对其进行限制和掠夺,使东北的物资不 断地被伪满洲国控制,使原有的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大量 的资财流入日本侵略者手中。据统计,到1934年伪满的特 殊会社达42家,准特殊会社达62家,大多集中在长春。日 伪的经济统制,就是从这里伸向东北的四面八方。Βιβλιοθήκη 伪满文教部伪满文教部
• 6. 伪满民生部 • 民生部原名“民政部”,1937年改称为 “民生部”,1945年3月又改称为“厚生 部”。 民生部实为镇压东北民众负责日本移民政 策的一处重要的工作机构。通过“地籍整 理”大肆掠夺东北农民土地,并积极策划 成立了“满洲拓植株式会社”,负责“移 民现地指导和获取土地”等事项。位于人 民大街77号,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 院。
伪满经济部
伪满经济部
历史背景
• • • • 历史背景: 一、伪满洲国的建立及灭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即伪满洲国。日本通过这 一傀儡政权,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深陷于“亡国奴”的水深火热之中。 伪满洲国得以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就借此对中国东北实行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在它的操纵下,日本在长春炮制 出台了一系列残害东北人民的法西斯法律,如《国家防卫法》、《治安警察法》、《暂行保甲法》、《暂行惩治叛 徒法》、《暂行惩治盗匪法》、《思想矫正法》等,,并从长春向东北各地散步蔓延,长春也因此变成了日本帝国 主义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伪满洲国草草收场,存在了近14年的傀儡小朝廷可耻地覆亡了。 二、日本为什么选择长春为“新京”? 选择面积、人口、工业发展程度都远较沈阳和哈尔滨落后的长春作为伪满首都“新京”,是日本侵略者别有用心所 在。 1、从地理上看,长春处于东北中心,铁路交通便捷,易成为控制中枢。 2、从政治上看,当时沈阳一直为奉系军阀统治中心,而哈尔滨则被苏俄经营多年,惟独长春政治色彩稀薄,易于 培植势力。 3、长春当时土地广阔地价便宜,建设成本低。 4、日本军方从战略上考虑,主要是认为长春的地理位置适中,且地处东北中部,已在日本的势力范围内;交通便 利,可由铁路通往大连、丹东,有利于日本以东北为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与西伯利亚的基地。 5、长春是中国第一个全部由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规划设计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 培拉),日本人在长春大兴土木工程植树造林到1934年,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 “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一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 5倍,被日本人宣称为世界大城市之冠,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简单的政治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使日本最终确定将 “新京”建于长春。从而可见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