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潘泽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互动的工具,是社会现实的传感器,是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也是传播思想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语言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作为语言形态之一的流行语以其独特的意象、通俗的知识性、诙谐的趣味性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流行语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社会事件、焦点问题。流行语同样也是人们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表征,某一社会群体的流行语言可以反映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念、社会心态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向。

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具有预示和媒介的作用,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1]。青年群体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一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是这一群体心理状况的一个折射,也是未来中国社会心理变迁趋向的一个显示器。本文对各个时间段的流行语进行梳理、辨析与解释,进而说明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及其变迁方向。

一、青年群体的流行语变迁:

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

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所选取的年度青年流行词语的内容分析主要来自百度、新浪、网易、腾迅、搜狐等网站,同时参考了由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会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语言分中心共同组织的“中国主流报纸年度十大流行语”的评选结果,现将各个时期的流行语进行归纳整理。

2002年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通过YENT网站开展的“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中,网民投票选出的词语为:“9.11”、“本·拉登”、“申奥成功”、“WTO”、“翠花上酸菜”、“出线”、“QQ”、“反恐”、“Flash”等。

2004年青年流行语为:“执政能力”、“雅典奥运”、“刘翔”、“审计风暴”、“零关税”、“科学发展观”、“海啸”“布什连任”、“廉政公务”、“以人为本”、“食品安全”、“电荒”、“性别失衡”、“公民道德教育”、“公款炒汇”、“红色经典”、“审美疲劳”、“博客”、“SARS灭活疫苗”、“矿难”、“大兴安岭火灾”等。

2006年青年流行语为:“您大点声不费电”、“你

摘要: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

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

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

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

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关键词:青年群体;流行语;社会心态

□潘泽泉李超锋

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

的神韵”、“今晚上太阳多好啊(打岔时就说)”、“素质啊,注意素质”、“不仅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郁闷”、“走,找校长聊天去”、“我搜”、“晕”、“FB”、“顶”。

2007年青年流行语:“你太有才了”、“和谐”、“史上最……”、“哦了”、“我看行”、“晒”、“纸包子”、“工龄归零”、“平常心、平常心”、“正龙拍虎”、“你让我滚,我滚了。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走牛B的路,让傻B去说吧!”、“矿难在检讨中继续,楼价在控制中上升”、“广告也信,读书读傻了吧!”……

2008年青年流行语:“三十年”、“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宅”、“囧(郁闷、悲伤、无奈)”、“山寨”、“人不猥琐枉少年!”、“北京奥运会”、“上Google上百度一下”、“范跑跑”、“猪坚强”。

2009年青年流行语:“被就业”、“裸”、“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睛的!”、“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OK?”、“大学就是大概学学!”、“唯女人与英雄难过也,唯老婆与工作难找也”、“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珍惜生活——

—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偷菜去,今天买了什么车?”、“你OUT了!”。

作为一种最能体现时代感的有趣词汇,流行语集中反映了青年心态在社会变革和文化碰撞时期的动态运动。作为一种时尚,流行语可以说是反映青年群体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的这面镜子中折射率最强的一个点。通过对当代青年流行语的内容分析发现,首先,青年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变化中产生的新词;旧词语的重新流行;外来词语的使用;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等大众传媒中的经典语言[2]。流行语常常表达青年群体在特定时期的新观念、新感觉或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具有阶段性、时效性、高频性、新颖性、生动性、简洁性等特点,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世界意识、祖国关怀、娱乐需求等几个方面。其次,可以发现当代青年的流行语表现出从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从全球化背景下的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到网络时代的新奇迷恋与多元流行文化,从强烈、严肃的现实关注到诙谐、幽默的现实解读。

二、过渡人与边缘人的结合:

当代青年群体的“精神镜像”

1928年,罗伯特·E.帕克在《人类的迁移与边际人》一文提出“边际人”的概念。他将边际人形象地比喻为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的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不过,这种边际性,不仅是一种负担,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因为“相对于他的文化背景,他会成为眼界更加开阔智力更加聪明,具有更加公正和更有理性观点的个人”[3]。周晓虹曾将边际人划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处在两种社会形态的转折点或者说是两种时代交界处的特定人格,就像当年恩格斯称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是所谓历时态边际人;其二是处在两种文化接壤处的特定人格,称共时态边际人。历时态边际人可以称之为“过渡人”,而共时态边际人可称之为“边缘人”[4]。周晓虹认为,“边际人”是当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形象写真[5]。

当代青年群体的成长经历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可以说是“过渡人”和“边缘人”的结合体,具有“二元性”的特质。那么,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又将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呢?邓福庆认为社会心态既包括横向层次结构上的民族心态、阶级心态、职业心态、家庭心态,又包括纵向层次结构上的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情趣和社会习俗[6]。笔者认为,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体现在以下8个层面: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家庭心态、生活心态、价值观念、教育心态和社会交往心态。通过对体现这8个方面的青年流行语的分析,我们可以勾画出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精神群像”。

1.在民族心态方面,表现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逐渐增强,呈现出理性化特征。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当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当代青年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日益增强,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在世界各地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向心力,相对于韩国和朝鲜等亚洲国家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而言,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民族心态表现出一种大国公民的胸怀,更加从容,大度。

2.在政治心态方面,表现出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和对政治的关注度提升,要求自由民主和公平正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