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
华夏大地特殊的土壤和气候孕育、诞生和发展了中华孝道文化。
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于中国人的心灵,并积淀和内化成最具民族特点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恒久的人文精神。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基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
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
“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
“孝”被公认为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人人应当遵守的全球伦理。
“孝”表现为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安定的一剂良方,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有之义。
弘扬新孝道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目前,由于西方文化中“利益”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泛滥,从经济现象中的诚信缺失到人情冷漠,从在金钱面前的人格异化到权钱交易,连“孝道”这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在极其卑劣的利益冲突中被许多人所抛弃。
不但有的独生子女的老人寂寞地独守空巢,也有多子女的老人因子女互相推诿孝养责任而衣食无靠、患病无医惨淡度过晚年。
有的即使衣食无忧也常常因为享受不到儿女的亲情呵护与慰籍而空虚落泪。
农村的老人如子女不孝养,晚景就更为凄凉。
社会和谐,核心是人的和谐。
我国有13亿人口,分布在4亿个家庭中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家庭怎样才能和谐呢?我们中华民族有个传统,有个法宝,这就是尊老爱幼。
说起尊老,我们强调一个“孝”字。
当前,我国孝道意识淡化了。
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孝道教育势在必行。
弘扬孝道文化,使孝道成为全社会每一个公民基本道德,使之成为公民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和系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建议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从“感动、感激、感恩”做起,倡导公民懂得感动、常怀感激、学会感恩。
各级部门建立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
教育的计划或长效机制,并纳入公民道德教育范畴,在整个社会的平台上,一贯性的、经常性地推动“三感”文化。
希望把各单位零散宣扬美德的活动,变成深入各个层面、各行各业的社会行为,让全社会对“三感”从知到信,从信变成自觉的行为,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弘扬。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审视孝道文化,确实认识到孝道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
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应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切实让孝道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
其次,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已逾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以上,尤其是,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
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2500万人。
到那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两倍于日本的总人口,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将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
可见,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为此,我们略做分析便知在我国倡导和弘扬孝道文化的重大意义。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积极行动起来,崇文崇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父母、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人,用我们的行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全社会形成孝亲敬老、感恩图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为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