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理论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研究浅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如何上好理论课
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教师稍不小心就容易使学生觉得这门科目说教味浓、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老师在课堂上一般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纪律管的严格的话学生会表现为没有精神和瞌睡,如果纪律不严格的话学生就表现为说话、看课外书、搞小动作。
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口若先河滔滔不绝,而下边学生则我行我素相会周公去了。
所以如何上好理论课,让学生喜欢、乐于听课,一直是专业课偏重于理论性的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那么作为理论课老师如何才能把理论课讲好,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呢?
1、教师备课浅尝辙止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方面存在不深、不透、不周、不全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透彻,缺乏科学的加工和梳理;教学目标抽象模糊、过高过大等问题;对学习对象的分析、了解不到位,难以掌握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障碍。
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
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日益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填充实例
理论课本身就抽象难懂,如果老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仅仅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应用具体的实例来充实丰富支撑这些枯燥的理论,那么学生永远会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层面而谈不上理解。
对于很多理论知识其实是和生活中的很多实例是有联系的,例如我所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IP地址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这一点和我们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分成区号和电话号两部分是一个道理,能给学生举出这样的例子学生在理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容易
多了。
二、改善教学中师生互动
去年我在带五年制大专部《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的时候我有一个深深的感触:预科部的学生虽然是从初中直接过来的年龄很小,课堂上有时候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是课堂纪律稍差,学生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但是给他们上课的教学效果却要比大专部的学生效果好,尽管那些从高中过来的大专部的学生纪律性好和自我约束力强。
究其原因我觉得一个根本性的预科部的学生课堂互动好,哪些知识点你讲的不清楚学生没有听懂有疑问的他们都会提出来。
所以我觉得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1、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发现自我,弘扬个体主体性,将思想引向深层。
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为主,因此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处理不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的主导掩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2、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仅仅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边缘系统上打转,更需要在学习内容这一内在吸引力上把好关,使学生成为最好的学习者。
3、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设民主的交往氛围。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是借助于语言,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的。
但是,那种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并非真正的对话,因为在这种形式下,总是包含着某种教师的权威在内。
对话意味着师生之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意味着师生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平等的师生关系。
尤其思想政治课,要体现其德育性,要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仅靠教师的权威,靠自上而下的灌输,是不能真正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学生不会从心底信服教师所讲的内容。
4、分层指导,重视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生的基础性差异主要包括身体状况和知识基础两个方面。
学生身体状况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差异,改变的可能性较小且情况复杂,难以实施,而身体状况的差异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限。
学生的知识基础则相对来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过滤”和“筛选”,它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来作用到主体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而影响到个体后续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若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基础性差异,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首先要做到,区别对待,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不同,那么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先按照班级
整体水平制定统一的学习目标,这是最基础和最低要求,同时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制定更高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其次,制定弹性作业,对学习能力强,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同学,少布置重复性作业,给他们的自由学习和思维发展留下空间。
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则要针对他们的薄弱之处,布置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点。
同时,可以根据“跳摘理论”,在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促使不同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差异教学
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教学”就如生活中的“个性化服务”一般,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交流。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虽然效率高,便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但却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诸如在知识、能力、兴趣、个性、背景等诸方面的差异。
这就使得,一方面,致使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偏科,甚至学习落后,变成普遍意义上的“差生”;另一方面,又使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得不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空间,造成其发展受限制,大面积的中等生则受到忽略,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
而这所有的问题都与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有关。
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的不同需求,使教与学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得到适切的发展”。
而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
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全面的基础,从素质结构上体现个体内差异的合理性,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
让我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多元文化追求“差异性价值”,这是社会发展对差异教学的客观要求。
对于差异化教学,首先要做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可以建立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的档案,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承认这些差异,调整自身的心态,并且能够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施教方法。
营造科技的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信息技术的时代意义和高速发展,同时营造人文的学习环境,教师予以每个学生的肯定和理解,往往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感到自己受欢迎受重视。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思维,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量,理解并允许每个学生有思维的快慢和不同的看法。
其次,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受欢迎,受尊重,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渴望,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
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善于引导班级的其他同学了解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深有浅,有快有慢,这都是正常现象。
让学生们学会尊重他人,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做到耐心仔细的倾听。
当一个同学回答的较慢时,其他同学要学会等待;当有同学的观点特殊时,不会招致同学们的讥笑。
鼓励每个学生都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他才能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