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观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观教育总结

近期我们班开展了幸福观教育主题班会,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怎么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现实的人不断思索的,而对于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来说,幸福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评价;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有关人生幸福的认识,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所持态度的系统观念!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还活越气氛!

在开展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一项问答形式!

认为生活得“很幸福”、“不太幸福”、“不幸福”和“无所谓”的,分别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68.50%、21.82%、3.71%和6.07%。当问及大学生“你认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呈现了:“事业有成”→“实现了个人价值”→“家庭美满”→“快乐健康”→“财富很多”的梯形结构。在了解他们对“如何获得幸福”的设想时,认为“靠奋斗”、“靠机遇”、“靠等待”的,分别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75.59%、9.11%和0.79%。

同时为使我们扩大理性“幸福观”的阈限做了总结

1.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幸福的全部观点和全部理论的总和,是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相对立的无产阶级的幸福观,是理性幸福观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论述与看法,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的幸福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把理论化、理性化的幸福观融入大学生在高校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使他们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刻地体验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2、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幸福观”的有益成份。西方文化向东方的扩展,早已通过各种文化产品渗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中的理性幸福观,许多基督教著名思想家都有论述。西方文化中的幸福观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其中有益的成份,就是珍爱生命,遵守德行,它是消除各种心理疾病的有利工具。

3、了解当今中国社会理性的幸福观,端正对幸福的认识。当今中国社会幸福观的代表先是进人物典型雷锋的幸福观。他认为,“为党的事业贡献出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在当代社会,普通民众的理性的幸福观就是:快乐和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满足就可以快乐,就是幸福。我们应该让大学生懂得,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的幸福标准也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但是,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总是要有一定的阈限,超出了这个阈限,人对幸福的要求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就会变成奢求,变成病态的幸福观。在当今社会,各层次、各个年龄人们的“幸福观”各不相同,有人根据中国的俗语“知足者常乐”得出结论:快乐和幸福无处不在的,只要满足就可以快乐,就可以幸福。在积极进取的前提下,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崇高的“幸福观”。我们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不能仅就幸福观讲幸福观,而是要从理性的高度,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崇高目标的向往与追求等诸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我们面对大学生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要让他们从理性的高度,正确对待这些需求,并且不断地把某些低级的需求,变成高级的需求,形成理性的“幸福观”。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教育,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诸如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快乐幸福与痛苦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揭示人生的本质,回答大学生关心的人生问题,不仅使他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而且

还使他们的物质需求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科学的需求观点和切合实际的思维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