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广西第一强区——南宁市青秀区“十一五”经济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青秀区食用菌产业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发展规划

青秀区食用菌产业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发展规划

青秀区食用菌产业“十一五”发展情况总结暨“十二五”发展规划食用菌生产是青秀区一直以来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宁市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产品之一。

我城区有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历史,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特别适合食用菌发展,是南宁市食用菌集中产区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城区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种植基础,广泛采用农作物秸秆、桑树修剪枝条等作为原料,积极开发蘑菇、平菇和周年食用菌生产,大力开拓市场,食用菌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青秀区食用菌发展现状食用菌生产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城区农林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积极适应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紧紧围绕提高食用菌生产科技含量、增加栽培效益、尽快富裕农民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丰富的劳力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布局,积极推广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立体棚架和周年食用菌生产,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市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0年末,全城区食用菌栽培投料总量达到1.21万吨,9680吨,总产值4465万元,比“十五”期未增长32%。

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青秀区蔬菜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生产发展逐年加快。

“十一五”期间,青秀区的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栽培品种日渐丰富、栽培方式灵活多样,食用菌的投料量、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

2006年,全城区食用菌栽培投料达9220吨,鲜菇总产7330吨,总产值达到2050万元;2007年,全城区食用菌总投料9650吨,鲜菇总产量7720吨,总产值1855万元;2008年,全城区食用菌总投料1.03万吨,总产量8345吨,总产值2500万元,2009年,全城区食用菌投料总量达1.14万吨,总产量9160吨,总产值3300万元;预计到2010年末,全城区食用菌栽培投料量可达1.21万吨,总产量9680吨,总产值4465元,分别可比上年增长31.2%、32%和118%。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6.28•【字号】南府发[2006]70号•【施行日期】2006.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南府发〔2006〕7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企业、事业单位:现将《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南宁市全方位开放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进一步促进南宁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编制《南宁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述促进南宁市工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是南宁市工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十五”工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2001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在“九五”基础上逐步加快发展,“十五”末期,进入“九五”以来最佳发展时期。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23.19:27.88:48.93调整到2005年的16.55:31.96:51.49,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20.90%提高到 22.83%,工业支柱地位得到提升,工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

2005年,我市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9.78:50.22,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64美元,工业化正处于由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阶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工业经济良性运行,总量扩大、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发展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南府发[2006]63号【发布部门】南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7.03【实施日期】2006.07.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南府发〔2006〕6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〇六年七月三日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的部署和《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实施创新计划,应用开发研究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为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南宁市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组织实施了863计划、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31项,201项获自治区和南宁市科技进步奖,承担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地方试点”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

专利申请数2630件、授权专利为1368件,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65%和48%,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列全区第一。

--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7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80 %以上制造业企业应用了一个单元以上信息化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423项;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1 %;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城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南宁)”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述“十五”时期(2001-2005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增长,城市扩展迅速,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需求总量上升较快,为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五”交通计划已全面完成,为“十一五”交通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南宁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在这一时期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交通经济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交通服务质量,把交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规划建议。

第一章“十五”计划实施与评价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在“十五”时期取得显着成绩,初步形成以国道、省干线为骨干,以重要县乡公路为支骨架,连接村镇道路的公路网;公路主枢纽客运系统基本建成;运力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完成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改革任务,实现大交通管理体制;运输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管理;有效抑制了交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交通运输业,提高了交通行业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十五”交通计划目标。

第一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着一、公路建设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63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6公里,一级公路24公里,二级公路692公里,三级公路921公里,四级和等外公路4210公里。

“十五”期间新增公路799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率为18.72%,公路密度由24.9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8.55公里/百平方公里。

市交通局公路管养总里程由原两县一郊的1300多公里增加到六县六城区的3500多公里。

南宁市青秀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

南宁市青秀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

南宁市青秀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城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城区各有关双管单位:现将《南宁市青秀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2019年7月10日南宁市青秀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为了贯彻落实《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南府规〔2017〕30号)精神,大力发展城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汽车、铝精深加工、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结合城区实际,制定本措施。

第一条项目落地奖励(一)对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的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1亿元以下的,给予项目落地奖励1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含)、3亿元以下的,给予项目落地奖励2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含)、5亿元以下的,给予项目落地奖励3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含)、8亿元以下的,给予项目落地奖励5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以上(含)、10亿元以下的,给予项目落地奖励7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亿元(含)以上的,给予项目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

兑现方式:项目开工建设预付50%的落地奖励,项目竣工投产后支付50%的落地奖励,最终的奖励以固定资产实际的投资额为准,多退少补。

(二)对城区工业经济贡献特别大、带动性强或者固定资产总投资30亿元以上、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

第二条鼓励企业壮大发展(一)年工业总产值奖励:对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5亿元、10亿元、15亿元、2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及300亿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60万元、70万元、80万元、90万元、100万元、110万元的奖励。

青秀区建设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

青秀区建设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

青秀区建设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09年是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持增长的头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局在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城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以“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党组织服务年”活动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题,紧紧围绕青秀区党委、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立足部门职能,以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和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我城区建设事业新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力求在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强化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现将我局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工作任务汇报如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热潮通过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的意志和行动,进一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优势更优、强者更强、好中更好、快中更快、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发展意识,积极投身于城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城区在全市实现“率先解放思想,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提升”而努力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学习实践活动任务的落实,并通过实践,真正达到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职工受益,服务社会的活动目标。

上半年,我局共发出学习科学发展观专题简报5期,组织召开座谈会15场次,发送科学发展观教育短信70余条,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5个,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二、开拓创新,克难攻坚,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一)贯彻活动情况1、扎实推进征地拆迁项目工作今年市政府下达给我城区的征地拆迁任务95项(原下达责任项目69项,城区征地拆迁“大会战”动员会后又下达26项),其中有多项属自治区、南宁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共需征地1.8万亩,拆除房屋及附属物60多万平方米;涉及被征地拆迁单位50多个,需安置被拆迁户3000多户,安置人口9000多人。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6.02.18•【字号】•【施行日期】2006.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18日南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前言为促进“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总体要求,在国家和自治区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着重阐明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开展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全方位开放创新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并且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千方百计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确保在富民兴桂新跨越中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章“十五”发展回顾“十五”时期,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战胜了特大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722.66亿元,年平均增长1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57亿元,年平均增长5.50%;第二产业增加值230.99亿元,年平均增长14.30%;第三产业增加值372.10亿元,年平均增长12.10%。

3.“十一五”时期南宁市生产总值情况综述

3.“十一五”时期南宁市生产总值情况综述

全市GDP翻番人均GDP突破2.5万元——“十一五”时期南宁市生产总值情况综述“十一五”时期,在国家宏观政策正确调控下,在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引导下,全市经济发展进入了历史发展快车道,呈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趋势,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变化呈现以下特点:“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经济质量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取得可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GDP总量在“十一五”第二年突破千亿,经济实力实现巨大跨越进入“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总量呈现逐年攀升趋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十一五”第二年(2007年),全市GDP即突破千亿,达1089.07亿元,全市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综合实力实现巨大跨越。

到2010年全市GDP达1800.26亿元,是“十五”末年(2005年)GDP的2.5倍,比“十五”末年翻1.3番,GDP总量增加1072.3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14.47亿元,明显超过“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9.99亿元的水平,经济规模扩张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经济规模扩张趋势明显。

“十五”至“十一五”时期全市历年GDP总量发展趋势图二、国民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创新高,在各历史时期达到最高水平“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与其他各时期比较,“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时期,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创历史新高,达到最高水平。

“十一五”全市GDP各年发展速度均在114%以上,绝大部分年份发展速度保持在115%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15.6%,比“十五”时期的年均发展速度(111.5%)高4.1个百分点,也高于各历史时期年平均发展水平。

各历史时期全市GDP年平均发展速度趋势图三、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服务业比重保持稳定水平,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农业比重逐步下降,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调整,全市服务业保持主导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使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全市农业比重逐步下降,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区一带”格局初步形成—“十一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区一带”格局初步形成—“十一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区一带”格局初步形成—“十一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十一五”时期,推动广西跨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类区域,通过实施“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同时,广西县域发展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更加科学协调,有力推动广西向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加快迈进。

一、“两区一带”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提高了广西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出台,打造西江经济带取得实质性进展;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步伐加快,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

“两区一带”三大版块特征鲜明、优势互补、互相依存、互动发展,广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2006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广西迅速做出“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科学决策,加快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等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5—2010年,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下同)GDP从1179.68亿元增加到3021.73亿元,年均增长16.3%,远高于全国11.2%的增长速度,比同期全区快2.4个百分点。

其中2009年经济区GDP增速在全国21个经济特区、新区、经济区中排名第二。

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41.6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41.46亿元,年均增长25.5%,高于全区平均4.6个百分点。

经济区面积不到全区1/5,人口不到1/4,GDP却占到近1/3,正逐步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

三大园区产值突破百亿,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培育。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19•【字号】南府发[2007]2号•【施行日期】2007.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南府发〔2007〕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已经市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九日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南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南宁的战略思想,是“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符合全市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对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特制定《纲要》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方案。

一、分工原则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应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纲要》顺利实施。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涉及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逐步】广西十一五园区发展

【逐步】广西十一五园区发展

【关键字】逐步“十一五”时期,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先后出台了《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园区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作优的措施。

五年来,广西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园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增加值2585亿元,数倍于“十五”。

“十一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已达10个。

一、“十一五”工业园区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和发展规划工作不断加强,园区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根底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园区工业快速发展的根底不断夯实。

一些重点产业园区,在体制、机制、政策、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等各方面得到自治区的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明显增强。

(一)园区建设取得突破,集聚功能得到强化,支撑工业发展的根底不断夯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广西各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迅速扩充产业承载空间,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工业园区逐步成为全区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根底设施、集中污染治理、集约利用土地、促进企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十一五”期间,2004年清理整顿后保留的2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开发区)得到巩固和发展,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和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60个工业园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B类产业园区。

根底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各工业园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以道路、港口、水、电、通讯为主的根底设施及供能、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楼宇厂房建设,促进工业园区尽快产生效益,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27•【字号】桂政发[2007]3号•【施行日期】2007.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07]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十五”时期,广西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十一五”是广西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推进广西城镇化,是今后五年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规划是广西“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编制本规划主要是明确“十一五”期间广西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提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本规划的年限为2006~2010年。

一、“十五”城镇化发展回顾(一)主要成绩“十五”期间,广西加大推进城镇化力度,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1.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的特征开始显现2005年,全区有地级市14个,县级市7个,建制镇696个。

“十五”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997.32平方公里增加到1216.63平方公里,年均增地43.86平方公里;全区城镇人口由 1250万人增至1656万人,城镇化以年均1.09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到 33.62%,全区人均GDP提高到8762元(折合 1083美元),标志着广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加速期。

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的人口及建成区规模增幅明显,一批县级市、县城和重点镇城镇化发展势头良好。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发文字号】南府发[2006]65号【发布部门】南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6.26【实施日期】2006.06.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农业第“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南府发〔2006〕6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南宁市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南宁市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发展回顾(一)“十五”农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南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战略决策和“1234610”工作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不断落实农村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优质、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克服了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禽流感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完成了“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

全市(六县六区)农业稳步发展,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农、牧、渔业生产取得可喜成绩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07亿元,农业增加值119.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同比分别增长8.21%、8.2%和8.51%。

农产品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市场供需相对平衡。

“十五”期末粮食总产181.02万吨、糖蔗总产860.93万吨、油料总产8.7万吨、蔬菜总产268.5万吨、水果总产71.82万吨、木薯总产54.05万吨(干片)、蚕茧总量4.17万吨、肉类总产46.48万吨、禽蛋总产1.63万吨、牛奶总产2.65万吨、水产品总量16.73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