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评估汇总表》161124(终)

《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评估汇总表》161124(终)

附件《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坡地高设计院/强制性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标准监督总站量验收规范2008《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标准研究院/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7/1趸船防火规范2009《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验收规范《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水排水《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强制性标准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市建筑装饰协会2/1宅装修工程技术规程-113-2010《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理技术规程2010《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建设技司、重庆市电信行业协会通信建设专业委员会8/1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056-2011《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推荐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城建控程边坡及挡护结构施-126-《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城市建设档案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机械6/111/1建设工程档案重机安装与拆卸技术50-129--140-2012强制性标准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1/1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模板支-168-2013推荐性标准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7/1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184-2014《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强制性标准公安局消防局/上海同细水雾灭火系-208-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全技术规范《重庆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汇总表》强制性标准-244-2016地铁设计规范1/1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一、引言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承载各种荷载,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将从设计载荷、结构材料、结构形式、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设计载荷2.1 建筑荷载建筑荷载主要包括自重荷载、人员荷载、家具设备荷载、风载荷、雪载荷、地震荷载等。

建筑结构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荷载标准,并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承受合理的荷载。

2.2 地基荷载地基荷载是指建筑物通过地基传递到地下的荷载。

建筑结构设计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等信息,合理确定地基荷载标准,以确保建筑物在地基上稳定安全。

三、结构材料3.1 钢材钢材作为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钢材品质标准,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抗震性能、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等特点。

3.2 混凝土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混凝土品质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同时要考虑混凝土与钢材的搭配使用,以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3.3 砖材砖材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砖材品质标准,具有合理的强度和抗震性能,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

四、结构形式4.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具有简单、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设计框架结构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高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梁柱的尺寸和间距,以确保结构稳定。

4.2 钢结构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刚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

在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荷载大小、结构形式和钢材性能等因素,合理确定钢材的截面尺寸和连接方式。

4.3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确保结构的稳定和耐久。

五、设计方法5.1 弹性设计方法弹性设计方法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一般建筑物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修订)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修订)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7.23•【字号】渝建发[2008]124号•【施行日期】2008.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建发〔2008〕124号)各区县(自治县)建委,北部新区建设管理局,有关单位:为全面推行住宅性能评定与标识制度,推动住宅产业技术进步和住宅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节能水平和住宅建设品质,培育健康的住宅建设市场和消费市场,促进住宅产品结构由数量质量型向性能品质型的转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相关要求,我委修订了《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重庆市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渝建发[2003]96号)同时废止。

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请与市建委科教处或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市建筑节能中心)联系。

1、市建委科教处联系人:平大野联系电话:63672908 ;63603771(传真)2、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市建筑节能中心)联系人:余朝鹏联系电话:63635766 ;63621183(传真)附件: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二○○八年七月二十三日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推行住宅性能评定与标识制度,推动住宅产业技术进步和住宅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节能水平和住宅建设品质,培育健康的住宅建设市场和消费市场,促进住宅产品结构由数量质量型向性能品质型的转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住宅性能评定与标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住宅性能评定与标识,是指对申请进行性能等级评定的住宅,依据《重庆市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评定其性能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第1章总则 (6)1.1 设计基本规定 (6)1.1.1 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

(6)1.1.2 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作用和影响,保证结构安全、可靠、耐久。

(6)1.1.3 设计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功能和经济效益。

(6)1.1.4 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充分考虑绿色、环保、节能要求,提高建筑物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1.1.5 设计应注重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6)1.2 设计依据与标准 (6)1.2.1 设计依据 (6)1.2.2 设计标准 (7)1.2.3 设计规范 (7)1.2.4 设计指南和手册 (7)1.2.5 其它 (7)第2章结构体系与布置 (7)2.1 结构体系选择 (7)2.1.1 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规模、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及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基本要求。

(7)2.1.2 常见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空间结构等。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7)2.1.3 结构体系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7)2.2 结构布置原则 (7)2.2.1 结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7)2.2.2 结构布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8)2.3 结构构件设置 (8)2.3.1 结构构件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8)2.3.2 结构构件设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8)第3章荷载与作用 (8)3.1 永久荷载 (8)3.1.1 概述 (8)3.1.2 结构自重 (9)3.1.3 建筑构件及固定设备重量 (9)3.1.4 预应力 (9)3.1.5 地基土的侧压力 (9)3.2 可变荷载 (9)3.2.1 概述 (9)3.2.2 楼面活荷载 (9)3.2.3 屋面活荷载 (9)3.2.4 风荷载 (9)3.2.5 雪荷载 (9)3.2.6 温度作用 (9)3.3 偶然荷载 (9)3.3.1 概述 (9)3.3.2 地震作用 (10)3.3.3 爆炸作用 (10)3.3.4 撞击作用 (10)3.4 荷载组合 (10)3.4.1 荷载组合原则 (10)3.4.2 荷载组合分类 (10)3.4.3 荷载组合计算 (10)第4章地基与基础 (10)4.1 地基处理 (10)4.1.1 地基调查与评价 (10)4.1.2 地基处理方法 (10)4.1.3 地基处理施工 (10)4.2 基础设计 (10)4.2.1 基础类型选择 (11)4.2.2 基础尺寸及布置 (11)4.2.3 基础材料及构造 (11)4.3 地基基础检测与验收 (11)4.3.1 检测内容与方法 (11)4.3.2 验收标准及程序 (11)4.3.3 验收文件及资料 (11)第5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11)5.1 材料功能 (11)5.1.1 钢筋 (11)5.1.1.1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功能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

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

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

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

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若小于0.9,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为止。

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得总自由度数。

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得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藕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执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有关事宜的通知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执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有关事宜的通知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执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有关事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规划局•【公布日期】2014.08.27•【字号】渝规发[2014]85号•【施行日期】2014.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规划局关于执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有关事宜的通知(渝规发〔2014〕85号)各处室、分局,局属事业单位,远郊区县(自治县)规划局(建委),万盛经开区规划建设局,双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269号公告,《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执行新标准,经重庆市规划局局长办公会8月25日审议同意,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登记(登记号:渝文审〔2014〕54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以下情形的建设项目,执行原《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一)2014年7月1日以前,已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成交确认书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以出让方式供应土地的建设项目。

(二)2014年7月1日以前,已办理选址意见书或立项手续的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的建设项目。

(三)2014年7月1日以前,已办理相关规划手续,涉及“四久工程”、司法处置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建设项目。

二、除上条规定之外的建设项目,执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三、本通知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此前的通知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特此通知重庆市规划局2014年8月27日。

重庆市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DBJ50-079-2008)

重庆市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DBJ50-079-2008)

建设部备案号:J11227-2008重庆市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DBJ50-079-20082008.06.16发布 2008.09.01实施前 言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07年度建设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07]281号)的要求,结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的精神,本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设计经验和管理实践,参考各地成果,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作为《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以下简称《住宅设计规范》)的延伸和补缺,适应小套型住宅的特点。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套内空间;4防火;5其他。

本规范由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江北区金源路7号,邮政编碼40002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陈航毅 程炳渊 田 玲范苍渝 周 霖 邓志刚闫兴旺 黄向宇 周 莲 审 查 专 家:李秉奇 刘梅梅 孟全胜 余吉辉 何 均陈荣华 张 睿 赵 军 郭盛友 唐初旦 戴志中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套内空间 (3)3.1 套型 (3)3.2 卧室、起居室(厅) (3)3.3 厨房 (4)3.4 卫生间 (4)3.5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5)3.6 层高 (5)3.7 阳台 (6)3.8 套内入口过道 (6)4 防火 (7)5 其他 (9)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10)条文说明 (11)1 总 则1.0.1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居民对小套型住宅多样化的需求,解决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条件,在小套型住宅内解决好基本的使用功能,使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在遵从《住宅设计规范》原则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内容,对少量条款作了调整。

重庆市小套型住宅规范

重庆市小套型住宅规范

重庆市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DBJ50-079-20082008.09前言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07年度建设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07]281号)的要求,结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 的精神,本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设计经验和管理实践,参考各地成果,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作为《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以下简称《住宅设计规范》)的延伸和补缺,适应小套型住宅的特点。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套内空间;4防火;5其它。

本规范由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江北区金源路7号,邮政编码400020)。

本规范主编单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陈航毅程炳渊田玲范苍渝周霖邓志刚闫兴旺本规范审查组成员:戴志中李秉奇陈荣华余吉辉张睿刘梅梅郭盛友张建周何均邹俊才王春萱姚清袁野黄向宇周长安目次1总则 (1)2术语……………………………………………………………3 套内空间………………………………………………………3.1套型…………………………………………………………3.2 卧室﹑起居室(厅)………………………………………3.3 厨房…………………………………………………………3.4 卫生间………………………………………………………3.5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3.6 层高…………………………………………………………3.7 阳台…………………………………………………………3.8 套内入口过道……………………………………………… 4防火……………………………………………………………5其它……………………………………………………………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居民对小套型住宅多样化的需求,解决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条件,在小套型住宅内解决好基本的使用功能,使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1. 概述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2. 材料选择
2.1 结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质量检验。

2.2 主要结构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应能满足设计要求。

3. 结构计算
3.1 结构设计应按照建筑物的用途、负荷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计算。

3.2 结构计算应以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原则,确保结构安全,同时尽量节约材料和成本。

4. 结构布局和分析
4.1 结构布局应合理,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4.2 结构分析应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考虑静力和动力影响,计算结果应具有合理可行性。

5. 建筑物抗震设计
5.1 建筑物应符合国家抗震设计标准,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5.2 抗震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震烈度等级等因素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6. 结构施工和监测
6.1 结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6.2 结构监测应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进行,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7. 结构验收和文件管理
7.1 结构验收应由专业机构进行,确保结构满足相关要求。

7.2 结构设计文件应保存完好,便于后续维护和改造。

以上为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设计合理性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规范的意义、规范的制订过程、规范的内容和规范的应用等角度,探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规范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为了确保安全和质量,制定的一些标准和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正是在遵循这个原则下产生的。

它规定了建筑物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构造的设计方法、使用的材料以及抗震、防火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循规范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失稳、倒塌等安全问题,同时能够使建筑物在经济成本和节能效果上达到最佳平衡。

规范的制订过程一般经历立项、编写、审查和公布等环节。

首先,立项阶段确定编制规范的目标、范围和时间。

然后,编写阶段根据建筑行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采集并整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经过专家组的讨论、论证和修改,形成一个初步的规范内容。

接着,审查阶段对初稿进行技术和经济上的评估,并通过与实际工程的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最后,在公布阶段,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后,规范正式发布实施。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内容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荷载标准、结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构造、抗震设计、防火设计、绿色建筑等。

荷载标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规定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

结构设计方法是根据荷载标准和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进行设计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造是目前主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规范中详细描述了各种构件的尺寸、配筋、施工工艺等要求。

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规范中规定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

防火设计则是保障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规范中包括了建筑物布置、防火构造、消防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新兴的概念,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使用环保材料等方式,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应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是保障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基础,它规定了建筑物各部分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要求,确保建筑物在自身重力和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或倒塌。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规程和标准,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工程规范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荷载计算方法、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包括混凝土构件的尺寸、配筋、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要求等内容。

2. 钢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针对钢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荷载计算、材料选择、连接形式、设计原则等。

同时也包含了钢结构的抗震要求,确保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备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

3.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原则,包括地质勘察、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结构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确保建筑物的基础能够承受建筑物本身和荷载的作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建筑物验收规范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该规范用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的验收要求。

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2. 技术检测规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以确保设计和施工的合规性。

该规程规定了建筑物的结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评定指标等。

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定期进行结构安全检测,以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三、建筑结构设计标准1. 荷载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物所要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用途和地理位置,确定合适的荷载标准,以确保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保障其安全稳定的基础。

该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范围、设计地震参数、抗震构造形式、抗震设防烈度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韧性和抗震能力。

3. 结构分析与设计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包括构件尺寸的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材料的选用等。

重庆市自建房设计标准

重庆市自建房设计标准

重庆市自建房设计标准
一、建筑设计
1、房屋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得影响城市景观和交通。

2、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并考虑地方文化和气候特点。

3、建筑造型应简洁、美观,体现现代建筑风格。

4、建筑内部布局应合理、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5、建筑外墙材料应选用环保、耐用的材料,色彩搭配应协调。

二、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2、结构设计应考虑房屋的荷载能力,确保房屋的结构安全。

3、结构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

4、结构设计应考虑地震、风载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机电设计
1、机电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的原则。

2、机电设备应选用高效、低噪音的产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机电设计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便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4、机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四、消防设计
1、消防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2、消防设施应选用合格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消防通道和出口应保持畅通,满足紧急疏散的需要。

4、消防设计应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环保设计
1、环保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护环境质量。

2、环保材料应选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重庆市住宅设计标准

重庆市住宅设计标准

重庆市住宅设计标准
重庆市的住宅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096-2011)以及重庆市的地方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
些重庆市的住宅设计标准的概述:
1. 建筑布局:住宅建筑应符合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功能及适用性要求。

建筑布局应根据环境要求,合理规划主次动线,保证住户的生活质量。

2. 建筑面积: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规定的要求。

在规划住宅时,要合理计算建筑面积,并满足功能规划和使用要求。

3. 空间要求:住宅的各个功能区域应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合理布局,包括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

同时,要满足通风、采光、隔声、防水等要求。

4. 层高和层高比:住宅楼层高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同时要考虑层高比以及建筑物的整体形象、风格和适用性。

5. 窗户和阳台:住宅建筑要求有合理的窗户和阳台设计,以满足住户采光、通风和景观观赏的需求,同时要考虑保护住户隐私和安全。

6. 安全要求:住宅设计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以保证住户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7. 设备与设施:住宅建设中应考虑住户的基本生活设备与设施需求,比如电力供应、给排水系统、卫生间等。

8. 特殊群体需求:住宅设计应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比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无障碍设施和便利设施。

以上是重庆市住宅设计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具体标准和规范可以参考相关法规和规范文件。

[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DBJS0-047-2016
主编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设计院 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批准部门 z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 2 0 1 6

5

1

2016
重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
渝建发〔 2016 〕 8 号
榕洞的稳定计算
…………………………………… 111
主动、被动、有限范围内土土压力计算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 117
……….........二…………………………………….
Contents
………………………………………… 1 ………………………………………… 2 2. 1 Terms …………………………………………………… 2 2. 2 Symbols ………………………………………………… 3 3 Basic requirements ….·····················……………………… 6 4 Foundation Design Calculation …………………………… 12 4. 1 Embedded depth of foundation ……………………… 12 4. 2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 13 4. 3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 20 4. 4 Stability calculation …………………………………… 25 5 Foundation in Mountain area ……………………………… 27 5.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7 5. 2 Foundation on Rock ………………………………… 28 5. 3 Foundation on Rock and Soil ………………………… 28 5. 4 Foundation on Compacted Fill ……………………… 30 5. 5 Foundation with artificial cavern …………………… 33 5. 6 Karst and sinkhole …………………………………… 37 6 Ground treatment ………………………………………… 39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9 6. 2 Replacement layer of compacted fill method ……… 40 6. 3 Vibration and impact roller method ………………… 43 6. 4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 45 6. 5 Static groutmg method ……………………………… 47 6. 6 High pressure spin injection method ……………… 48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就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设计载荷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载荷是指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要承受的各种力的作用。

设计载荷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重要性等因素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设计载荷包括自重、活载、风载、雪载、冰载、地震作用等。

规范要求在设计时要合理确定这些设计载荷,并保证设计结构能够承受这些载荷的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二、材料强度要求建筑结构的材料有很多种类,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等。

规范要求对于各种材料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以确保结构在承受荷载时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例如,对于混凝土,规范要求按照混凝土的标准进行配比,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

对于钢材来说,规范要求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结构受力性能要求建筑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会出现不同的受力状态,如受拉、受压、弯曲等。

规范要求要确保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受力性能,不出现过度变形、开裂等不良现象。

另外,规范还要求要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一定的抗震能力。

四、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非常重要。

规范要求要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材料的合理选用、施工工艺的正确操作、检测和验收等方面。

规范要求还要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五、检测与验收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规范要求了各个工作阶段的检测和验收要求,如材料的出厂检验、结构的施工检验等。

在检测和验收过程中,要求随时记录检测结果和验收结果,以确保整个设计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4.19•【字号】渝建发[2010]68号•【施行日期】2010.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0〕68号)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北部新区建设管理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结合我市实际和工程实践经验,市城乡建委组织修订发布了《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将于6月1日起实施,现就我市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执行时间及范围2010年6月1日起主城区2737平方公里范围内(详见附件)报初步设计审批的居住建筑执行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我市其它区域范围内的居住建筑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

其中,2010年6月1日起主城区2737平方公里范围内报初步设计审批的保障性住房和学生宿舍等项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在取得市城乡建委批复同意的情况下,可按《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进行节能设计。

二、其他要求(一)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法律法规、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节能设计,保证设计质量。

(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在审查报告中应有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意见。

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应为不合格。

(三)2010年6月1日前已取得初步设计批复的项目仍按我委已发布的相关规定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24-2002)或《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07)。

现行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目录(2016上网版)

现行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目录(2016上网版)

现行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目录(2016上网版)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DB50/T5007-1999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999/7/12DB50/T5008-1999脱硫石膏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及验收规程1999/7/13J11717-2001DB50/5019-2001重庆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范2001/12/14J10333-2004DB50/5028-2004特细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04/2/25J10331-2004DB50/5029-200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2004/2/116J10346-2004DB50/5031-2004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4/3/57J10422-2004DBJ50-034-2004白蚁防治施工技术规程2004/10/18J10434-2004DBJ/T50-035-2004重庆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04/12/19J10474-2004DBJ50-037-2004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规程2004/12/110J10581-2005DBJ50-038-2005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规程2005/5/111J10550-2005DBJ50-041-2005轻型住宅钢结构技术规程2005/7/112J10605-2005DBJ50-043-2005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05/9/113J10636-2005DBJ/T50-044-2005园林栽植土壤质量标准2005/10/114J10849-2006DBJ50-050-2006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2006/10/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5J10852-2006DBJ50-051-2006小城镇消防规划规范2007/1/116J10850-2006DBJ50-052-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6/9/117J10912-2006DBJ50-055-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2007/1/118J10955-2006DBJ50-057-2006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007/3/119J10956-2006DBJ50-058-2006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2007/3/1 20J10957-2006DBJ50-060-2006建筑防雷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规程2007/3/121J11023-2007DBJ/T50-061-2007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2007/6/122J11024-2007DBJ/T50-062-2007干混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2007/6/123J11025-2007DBJ50-063-2007建筑外墙饰面涂饰翻新技术规程2007/10/124J11026-2007DBJ50-064-200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2007/10/125J11046-2007DBJ50-065-2007民用建筑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2007/10/126J11047-2007DBJ/T50-067-2007种植屋面技术规程2007/10/127J11094-2007DBJ50-068-2007清水住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2008/2/128J10645-2007DBJ50-069-2007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2008/1/129J10958-2007DBJ50-070-2007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2008/1/130J10536-2008DBJ/T50-040-2007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2008/2/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31J11142-2008DBJ50-073-2008市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2008/4/132J11183-2008DBJ/T50-074-2008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规程2008/6/133J11203-2008DBJ/T50-075-2008挤塑聚苯乙烯石膏复合板外墙内保温应用技术规2008/7/10 35J11311-2008DBJ50-077-2008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2009/3/136J11224-2008DBJ50-078-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8/9/137J11309-2008DBJ50-081-2008公共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标准2008/11/1 38J11270-2008DBJ/T50-082-2008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8/12/139J11297-2008DBJ/T50-083-200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2009/1/140J11349-2008DBJ/T50-084-2008河床渗滤取水与水源热泵系统联合应用技术规程2009/2/1 41J11310-2008DBJ50-085-2008住宅信报箱建设规范2009/2/142J11341-2008DBJ50-086-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9/2/143J11348-2008DBJ/T50-087-2008建筑主体施工FJ型专用防护架应用技术规程2009/2/144J11356-2009DBJ/T50-088-2009建筑玻璃隔热膜工程技术规程2009/3/145J11379-2009DBJ/T50-089-2009节能彩钢门窗应用技术规程2009/5/146J11378-2009DBJ/T50-090-2009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2009/5/147J11411-2009DBJ/T50-091-2009造价软件数据交换标准2009/6/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48J11410-2009DBJ/T50-092-2009跨座式单轨交通防雷技术规范2009/6/149J11412-2009DBJ/T50-093-2009特细砂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009/6/150J11413-2009DBJ/T50-094-2009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09/6/151J11416-2009DBJ/T50-095-2009多孔混凝土河道护坡及坡面绿化施工技术规程2009/7/152J11406-2009DBJ50-097-2009餐饮娱乐住宿趸船防火规范2009/7/153J11448-2009DBJ/T50-098-2009城市绿化养护质量标准2009/9/154J11557-2009DBJ/T50-099-2010预拌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规程2010/3/155J11558-2010DBJ/T50-100-2010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3/156J11602-2010DBJ/T50-101-2010装配式超载自动报警型钢卸料平台技术规程2010/6/157J11572-2010DBJ50-102-2010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2010/6/158J11571-2010DBJ50-071-2010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2010/6/159J11609-2010DBJ50-103-2010无机保温砂浆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0/9/160J11656-2010DBJ/T50-105-2010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2010/9/161J11678-2010DBJ/T50-106-2010重庆市三峡库区跨江桥梁船撞设计指南2010/10/162J11670-2010DBJ50-107-2010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11/163J11683-2010DBJ50-108-2010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11/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64J11720-2010DBJ50/T-109-2010燃气用衬塑(PE)铝合金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011/1/1 65J11736-2010DBJ/T50-110-2010停水自闭阀应用技术规程2011/1/166J11756-2010DBJ50-111-2010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装修设计标准2011/2/167J11757-2010DBJ50-112-2010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2011/2/168J11752-2010DBJ50-113-2010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技术规程2011/2/169J11751-2010DBJ50-114-2010成品住宅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011/2/170J11772-2011DBJ50-115-2010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标准2011/3/171J11759-2010DBJ50-116-2010 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1/3/172J11773-2011DBJ50-117-2010 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适应性评估标准2011/3/173J11785-2010DBJ50-118-2010 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2011/3/174J11784-2011DBJ50/T-119-2010 改性无机粉建筑装饰片材工程技术规程2011/3/175DBJ50/T-120-2010成品住宅装修工程设计技术导则2011/2/176DBJ50/T-121-2010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施工技术导则2011/2/177DBJ50/T-122-2010成品住宅装修工程监理技术导则2011/2/178J11787-2011DBJ50-123-2010建筑护栏技术规程2011/5/179J11834-2011DBJ50-124-2011重庆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规范2011/7/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80J11845-2011DBJ50-125-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8/181J11864-2011DBJ50-126-2011市政工程边坡及挡护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9/182J11865-2011DBJ50-127-2011非承重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墙体工程技术规程2011/9/1 83J11863-2011DBJ50-056-2011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2011/8/184J11888-2011DBJ50-128-2011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10/185J11899-2011DBJ50-129-2011 重庆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验收标准2011/11/186J11935-2011DBJ50/T-130-2011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2011/11/187J11934-2011DBJ50/T-131-2011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2011/12/188J11940-2011DBJ50/T-132-2011仿幕墙涂料涂饰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1/12/189J11946-2011DBJ50/T-133-2011公共租赁房设计标准2012/1/190J11940-2011DBJ50-134-2012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2/3/1 91J11967-2012DBJ50/T-135-2012绿色建筑设计规范2012/3/192J11969-2012DBJ50/T-136-20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2012/3/193J11968-2012DBJ50/T-137-2012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2012/3/194J12030-2012DBJ50/T-138-2012建筑隔声门窗工程技术规程2012/4/195J12042-2012DBJ50/T-139-2012低碳建筑评价标准2012/5/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96J12027-2012DBJ50-140-2012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技术规范2012/6/197J12058-2012DBJ50/T-141-2012 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2/6/198 J12136-2012DBJ50/T-142-2012轻型斜拉式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2012/7/199 J12096-2012DBJ50/T-143-2012无机复合烧结页岩空心砖应用技术规程2012/7/1100J12121-2012DBJ50/T-144-2012复合酚酫泡沫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2/9/1 101J12099-2012DBJ50-145-2012 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2012/11/1102J12152-2012DBJ50/T-146-2012注塑型塑料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2012/11/1103J12149-2012DBJ50/T-147-2012重庆市住宅电气设计标准2012/11/1104J12148-2012DBJ50/T-148-2012 夹砂玻璃钢(GRP)塑料(PE)复合顶管管道技术规程2012/11/1 105J12151-2012DBJ50/T-149-2012 挤压成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12/11/1106J12150-2012DBJ50/T-150-2012 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2012/11/1107J12168-2012DBJ50/T-151-2012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2012/11/1108J12219-2012DBJ50/T-152-2012 硅酸铝棉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3/1/1109J12230-2012DBJ50/T-153-2012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2013/1/1110J12251-2012DBJ50/T-154-2012行人道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13/3/1111J12252-2013DBJ50/T-155-2012建筑工人安全操作规程2013/3/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12J12222-2013DBJ50-156-2012 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2013/3/1113J12233-2012DBJ50-157-2013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2013/3/1现场施工从业人员配备标准114J12308-2013DBJ50/T-158-2013复合硬泡聚氨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3/4/1115J12309-2013DBJ50/T-159-2013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3/4/1116J12289-2013DBJ50/T-160-2013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3/4/1117J12310-2013DBJ50/T-161-2013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3/4/1 118J12290-2013DBJ50/T-162-2013 岩棉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3/4/1119J12307-2013DBJ50/T-163-201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技术规程2013/4/1120J10882-2013DBJ50-054-2013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3/5/1121J12286-2013DBJ50-164-2013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2013/6/1122J12337-2013DBJ50/T-165-2013建筑外立面遮阳设施应用技术规程2013/6/1123J12336-2013DBJ50/T-166-2013绿色施工管理规程2013/6/1124J10706-2013DBJ50/T-046-2013外墙涂料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2013/9/1125J10850-2013DBJ50-052-2013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3/11/1126J12418-2013DBJ50/T-167-2013建筑外立面空调室外机位技术规程2013/11/1127J12441-2013DBJ50-168-2013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2014/1/1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28J10345-2013DBJ50/T-169-2013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14/1/1129J12460-2013DBJ50-170-2013建筑边坡工程安全性鉴定规范2014/2/1130J12480-2013DBJ50/T-171-2013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2014/1/1现场施工专业人员职业标准131J12501-2013DBJ50/T-172-2013铝及铝合金管熔化焊对接接头X射线检测工艺技术规程2014/3/1132J12507-2013DBJ50/T-173-2013塑料片材空铺法层面防水应用技术规程2014/3/1133J12493-2013 DBJ50-174-2014 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14/5/1134J12553-2014 DBJ50/T-175-2014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2014/5/1135J12558-2014 DBJ50/T-176-2014综合医院通风设计规范2014/5/1136J12568-2014 DBJ50/T-177-2014重庆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2014/5/1现场施工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标准(I)137J12569-2014 DBJ50/T-178-2014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2014/5/1138J12570-2014 DBJ50/T-179-2014 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2014/5/1139J12571-2014 DBJ50/T-180-2014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2014/5/1140J12630-2014 DBJ50/T-181-2014绿色照明技术规程2014/6/1141J12632-2014 DBJ50/T-182-2014 重庆市砖砌体结构房屋装配式构造柱技术规程2014/6/1142J12631-2014 DBJ50/T-183-201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系统能效检测标准2014/7/1143J12592-2014 DBJ50-184-2014 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2014/7/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44J12642-2014 DBJ50/T-185-2014 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4/7/1 145J10435-2014 DBJ50/T-036-2014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2014/7/1146J12672-2014DBJ50/T-186-2014装配式住宅建筑设备技术规程2014/8/1147J12673-2014DBJ50/T-187-2014重庆市住宅用水一户一表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014/8/1 148J12674-2014DBJ50/T-188-201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用柔性饰面块材应用技术规程2014/8/1 149J12697-2014DBJ50/T-189-2014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规范2014/9/1150J12696-2014DBJ50/T-190-201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构件生产与验收技术规程2014/8/1151J12694-2014DBJ50/T-191-2014 装配式住宅构件生产和安装信息化技术导则2014/8/1152J12695-2014DBJ50/T-192-201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2014/8/1153J12683-2014DBJ50-193-201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2014/8/1154J12748-2014DBJ50/T-194-2014 设施栽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2014/10/1155J12747-2014DBJ50/T-195-2014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2014/10/1156J12745-2014DBJ50/T-196-2014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基础数据标准2014/10/1157J12746-2014DBJ50/T-197-2014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安全规范2014/10/1158J12744-2014DBJ50/T-198-201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用饰面砂浆应用技术规程2014/10/1159J12719-2014DBJ50-199-2014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2014/11/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60J12720-2014DBJ50-200-2014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2014/11/1161J12780-2014DBJ50-201-2014 焊接箍筋应用技术规程2014/12/1162J11047-2014DBJ50/T-066-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12/1163J12799-2014DBJ50/T-202-2014无机干粉建筑涂料应用技术规程2014/12/1164J12824-2014DBJ50/T-203-2014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标准2015/1/1165J12836-2014DBJ50/T-204-2014城市道路路面维护评价标准2015/2/1166J12839-2014DBJ50/T-205-2014碱矿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15/2/1167J12852-2014DBJ50/T-206-2014模块化同层排水及节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5/3/1168J12841-2014DBJ50/T-207-2014旋转挤压灌注桩技术规程2015/3/1169J12860-2014DBJ50-208-2014重庆市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2015/4/1170J12902-2015DBJ50/T-209-2014 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5/4/1 171J12903-2015DBJ50/T-210-201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015/4/1172J12904-2015DBJ50/T-211-2014绿色建筑检测标准2015/4/1173J12944-2015 DBJ50/T-212-2015机制排烟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5/6/1174J12972-2015 DBJ50/T-213-2015 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指标采集与发布标准2015/7/1 175J12973-2015DBJ50/T-214-201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7/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76J13060-2015DBJ50/T-215-2015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2015/8/1177J13061-2015DBJ50/T-216-2015 建筑施工轮盘插销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2015/8/1 178J13062-2015DBJ50/T-217-2015装配式住宅部品标准2015/8/1179J13042-2015DBJ50-218-2015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配套设施设计规范2015/9/1180J13083-2015DBJ50/T-219-2015 自承重水泥钢丝网架膨胀珍珠岩墙板应用技术规程2015/9/1 181J13082-2015DBJ50/T-220-2015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规程2015/9/1182J10535-2015DBJ50/T-039-2015 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规程2015/8/1 183J13166-2015DBJ50/T-221-2015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2015/10/1184J13165-2015DBJ50/T-222-2015屋面保温隔热工程施工技术规程2015/10/1185J13167-2015DBJ50/T-223-2015 塔式起重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基础技术规程2015/10/1186J13184-2015DBJ50/T-224-2015玻化微珠真空绝热芯材复合无机板薄抹灰外墙2015/12/1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187J13235-2015DBJ50/T-225-201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应用技术规程2016/1/1188J10222-2015DBJ50/T-226-20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2016/1/1189J13269-2015DBJ50/T-227-2015建设领域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2016/2/1190J13305-2016DBJ50/T-228-2015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6/3/1191J13306-2016DBJ50/T-229-2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6/4/1序号备案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施行日期192J13307-2016DBJ50/T-230-2015绿色建材评价标准2016/4/1193J13308-2016DBJ50/T-231-2015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2016/4/1。

重庆市装配式混凝土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试行)

重庆市装配式混凝土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试行)

重庆市装配式混凝土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导则(试行)
一、总则
1、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装配式混凝土居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

2、本导则所称的装配式混凝土居住建筑,是指采用混凝土结
构和装配式建筑技术,用于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的建筑。

3、本导则所称的标准化设计,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在制定的
标准条件下,结合技术经验,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

二、设计内容
1、结构设计
(1)结构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建
筑的结构系统,并结合抗震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系统的类型。

(2)结构构件的选择:根据建筑的结构系统,确定结构构件
的材料、尺寸和形式。

(3)结构构件的分析:根据结构构件的材料、尺寸和形式,
对构件进行力学分析,确定构件的承载能力。

(4)结构系统的组合:根据结构构件的分析结果,结合抗震
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系统的组合方式。

2、装配式技术设计
(1)技术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装配式技术的类型和组合方式。

(2)技术构件的选择:根据装配式技术的类型和组合方式,确定技术构件的材料、尺寸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Chongq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esidential structure征求意见稿2013- - 发布 2013- - 实施市工程建设标准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Chongq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esidential structure征求意见稿DBJ50***主编单位:市土木建筑学会大学中科建设(集团)批准部门:市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3年月日2013年前言本规程根据市建委下达的修订《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的要求,由市土木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和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对《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DB50/5019-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根据新版国家和地方标准对相应容进行了调整。

根据市特点,在总结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地基与基础、山地建筑结构和底部局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等设计容。

修订后的条款在全市围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7章。

主要技术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结构设计基本规定、场地与地基、钢筋混凝土房屋、砌体房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容是:1. 修改扩大了适用围,将原第6章“薄壁异形柱框架房屋”改为“钢筋混凝土房屋”;2. 增加了结构体系选择和结构布置的总体原则; 3. 修改了房屋结构高度和层数限值;4.新增了山地建筑结构布置原则和计算分析要求;5.增加了第4章“地基与基础”的相关设计容;6.明确了高位转换层数的限值;7.给出了山地建筑结构侧向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等控制指标的计算方法;8.改进了剪力墙剪力调整系数;9. 增加了坡屋面设计与计算的要求;10. 取消了蒸压灰砂砖砌体、加密构造柱砌体、混凝土墙-砌体等规定; 11.根据新抗震规和砌体规修改了砌体结构的计算与构造要求;12.新增了底部局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相关设计容。

本规程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大学《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管理组(地址: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邮编:400045) 。

主编单位:市土木建筑学会大学中科建设(集团)参编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市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中煤国际工程集团设计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院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分公司主编:英民、薛尚铃主要起草人:(按拼音排列)邓小华、董勇、龚国琴、苟基佐、军、姬淑艳勇、林文修、立平、成荣、汤启明、王中元吴华勇、夏洪流、自强、徐革、溥、越曾高亮、妮娜、周长安、周海鹰、周锐角、周晓雪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5)3.1 一般规定 (5)3.2 结构布置 (7)3.3 结构计算 (8)4 场地与地基 (11)4.1 一般规定 (11)4.2 场地 (13)4.3 地基 (13)5 钢筋混凝土房屋 (16)5.1 一般规定 (16)5.2 计算要点 (17)5.3 构造要求 (19)6 砌体房屋 (21)6.1 一般规定 (21)6.2 计算要点 (23)6.3 构造要求 (25)7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31)7.1 一般规定 (31)7.2 计算要点 (33)7.3 构造要求 (35)本规程用词说明 (39)引用标准名录 (40)条文说明 (41)CONTENTS1 General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3)3 Basic Requirements on Design (5)3.1 General (5)3.2 Structural Arrangement (7)3.3 Structural Analysis (8)4 Site and Soil (11)4.1 General (11)4.2 Site (13)4.3 Soil (13)5 Reinforcement Concrete Buildings (16)5.1 General (16)5.2 Essentials in Calculation (17)5.3 Detail requirements (19)6 Masonry Buildings (21)6.1 General (21)6.2 Essentials in Calculation (23)6.3 Detail requirements (25)7 Masonry buildings with R.C. frames on Ground Floors (31)7.1 General (31)7.2 Essentials in Calculation (33)7.3 Detail requirements (3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3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0)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 总则1.0.1为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体现地区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说明:本条明确规程的制定目的,表述上与现有相关国家规相一致。

(调整了顺序,将原规程“确保质量”改为“保证质量”,《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的“方便施工”未纳入。

)1.0.2 本规程适用于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

说明:本条规定了规程的适用围,包括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

1.0.3 本规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原则制订。

说明:本条规定了规程的制订原则的依据。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较新,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采用的是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标准。

)1.0.4 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体、柱作为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加密构造柱砌体结构的统称。

2.1.2 烧结砖 fired brick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普通砖和多孔砖。

2.1.3 砌块砌体结构 block masonry structure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砌成的砌体结构。

2.1.4 框架结构 frame structure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5 剪力墙结构 shearwall structure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6 框架-剪力墙结构frame-shearwall structure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7短肢剪力墙一剪力墙结构shearwall structure with short-pier shearwall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8 短肢剪力墙一核心筒结构corewall structure with short-pier shearwall由短肢剪力墙和核心筒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2.1.9 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with frame-shearwall at the bottom指建筑物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为砌体的承重结构体系。

2.1.10局部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with part frame-shearwall at the bottom指建筑物下部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部分为砌体,上部为砌体的承重结构体系。

2.1.11异形柱框架结构 frame structure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以异形柱和梁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12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 frame structure with special-shaped column and shear wall以异形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13 过渡层 transient story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房屋中与底部框架剪力墙层相邻的上一砌体楼层。

2.1.14山地建筑结构structure on the slope因山地地形需要,在坡地上底部构件约束部位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不能简化为同一水平面的结构形式。

包括吊脚结构、掉层结构等形式。

2.1.15 吊脚结构structure supported by different height vertical structural members at the bottom顺着坡地采用长短不同的竖向构件形成的具有不等高约束的结构体系。

2.1.16 掉层结构structure supported by foundations with two different height在同一结构单元有两个或以上不在同一平面的嵌固端,且上接地面以下利用坡地高差按层高设置楼层的结构体系。

2.1.17 轻型钢结构房屋 light steel structure采用截面较小、厚度较薄的轻型型钢组成的房屋结构。

2.2 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d合的效应设计值;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d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应力、裂缝宽度和自振频率等的限值;e U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包括地震 倾覆力矩附加轴力引起的侧移);[]e θ——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

RE γ——抗震设计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2.2.2 几何参数h ——层高;c A ——墙体的端柱水平截面面积b ——矩形界面宽度、T 形和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w h ——T 形和I 形截面的腹板高度2.2.3 计算参数及其他——过渡层与相邻框架层的纵、横向层间侧移刚度比; ——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

φ——岩体摩擦角2ξ——岩质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系数a l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aEl ——纵向受力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t f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yv f ——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K 1——与过渡层相邻的框架、剪力墙层间侧移刚度;K 2——过渡层砌体的层间侧移刚度;f cw K K ∑+∑——与过渡层相邻全部框架和剪力墙的层间侧移刚度之和; mw K ∑——过渡层砌体的层间侧移刚度之和;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本规程结构体系包括市多层砌体结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层轻型钢结构的住宅建筑结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