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次作业答案(1-3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次作业(一、二、三章)
1.试对照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当地农业当前的发展重点。
(第一章第一节)
答: 20世纪,世界农业取得辉煌成就,也遗留诸多问题。
21世纪,世界农业如何发展,众说纷纭。
只有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并充分考虑农业自身特点,才能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做出相对正确的预测。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在21世纪,我市农业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人均占有资源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要充分利用地球的各种资源,养活、养好世界人口,只有改变目前大多数国家存在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走向集约型农业发展的模式,世界农业才有出路。
世界农业走集约化增长的路子,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资源集约化和生产技术密集化等方面。
二、农业生产多元化。
农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使农产品经营性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力,农业经营“多元化”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农业经营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作物种类多元化、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目标多元化。
三、农产品经营全球化。
农产品经营全球化成为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之一,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农业跨国公司不断扩展。
四、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使未来世界农业的特征,使资源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显着提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
信息化作为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快传统农业信息化改造,发展农业科技、商贸信息市场,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业数据库,充分发挥农业数据库作用,信息技术为未来农业科技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2.试析确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章第二节)
答: 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试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分析农业产业化和传统农业的区别。
(第一章第五节)
答: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具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内涵、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式、产品形式和销售等的不同。
一、基本内涵的区别。
传统农业是一个产品生产部门,是人类特别是农民谋生的物质生产部门,而不是产业,其本质特征是自给性和封闭性。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包括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基础、产品加工和商贸等一、二、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和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
它的本质特征是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
二、生产组织形式的区别。
传统农业的生产是一家一户分散的,超小规模家庭生产方式,农工商、供产销是分离的。
而农业产业化通过调整农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规模化布局。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确立主导产业,实行连片开发,建立生产基地,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养联合成千家万户的专业化生产,创造区域性的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三、生产管理方式的区别。
传统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差异。
传统农业是一个由千家万户经营者构成的一个生产部门,不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与产业
的产前、产后是分割的,因此,对传统农化联合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企业为龙头形成的产业组织,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公司化、法制化管理,联合农户采用合同契约制度,产业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核算实行企业化管理,联合体各组成部分共同发展。
四、产品形式和销售的区别。
传统农业是一个传统色彩很浓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缺乏深加工,产品处于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状态,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直接用于农业人口消费,为社会提供的商品份额很小,通过集市进行销售,商品率很低,经济效益很低。
农业产业化在其产业链中有深加工和销售这一环节,因此,产中生产的农产品很少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原料)直接进入市场,而是通过产后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形成高一级的产品进入市场,获得比初级产品更高的效益。
4.试析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第一节)答: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来自于实践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其产生和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
正确认识和理解农业化的相关理论,有利于加速其健康发展。
一、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方式不断调整和变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看,一种新的经济组织的产生,必将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减小进入市场障碍、利于分工协作、取得规模优势等许多功能,它是其成员预期“诱因”大于“贡献”和利益驱动作用的结果。
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客观上要求其内部各公司、农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合同或其他途径结合成某种形式的组织,进行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通过产加销各环节、农工贸各领域的有机结合,使农业具有产业的系列化效应和大规模组织的优势,成为一门高度社会化的产业。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更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创新。
由于技术进步、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原来有效的传统的农业制度安排就会渐渐失效。
农业产业化就是在这种新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
因此,这并非是主观臆造的,也不是政府强制实行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所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制度创新。
实践证明,这种制度更适合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利益引力理论。
利益驱动是农业产业化的动力源泉,是由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基本价值取向转变的重要特征。
农业产业化本身包括多个利益主体,如公司、农户等,他们之所以全组织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关键在于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其经济活动的目标,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农户既有强化个人独立性的要求,又有趋向互相联合的愿望。
这种矛盾心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同时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群体的特殊性。
产业化群体联合可以弥补农户生产经营的缺陷。
因此,利益吸引是产业化群体各方联合的契机和保证,其引力越大,他们之间的联系程度就越牢固。
根据这一理论,在发展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切实考虑各方的利益要求,不搞强制命令。
只有这样,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具有引力和活力。
三、规模经济理论。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它采用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生产形式,不仅有利于扩大经营主体的规模,还有利于形成关联产业群体的优势。
四、分工协作理论。
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是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一切形式上的分工都是劳动的较高社会结合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当代社会的分工更是遍及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企业,范围十分广泛,水平也相当高。
而协作是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有创造集体生产力、提高个体与整体劳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五、比较效益理论。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由于质的差别,不同产业的获利不一定相等。
传统理论一般认为,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其比较效益低。
农业比较效益低,一般认为是由其自身和社会的双重弱质性所决定的,即农业不仅受制于社会生产力,而
且还受制于自然力的作用。
六、产业关联理论。
农业产业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这种延伸既有向后相关产业的延伸,也有向前相关产业的延伸。
农业与其产前、产后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一方面是物质关系,加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关系。
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用来分析农业与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
产业关联理论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运用投入账产出表来揭示产业之间在物质技术方面的关联关系,从而为确定主导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提供依据。
通过定量化的产业关联分析,还有助于确定一个具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中各个经营主体的资源配置、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比例关系。
5.试析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第一节)
答: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使我国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了市场经济,广大农村的家庭经营已由自给自足生产转向了商品经营型,这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
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广大农民顺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从小生产者束缚中挣脱出来,注重扩大规模,生产由零星型向规模型转变,改变原来小而分散的小生产格局,敢于投资,敢于冒险,涌现出一大批种养专业户、种田能手,进行企业化、集约化经营,获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
二、专业性生产与经营的形成。
由于面向市场,着眼经济利益,农民积极改革经营策略,注意发展专业生产,由兼业型向专业型转变。
他们将原来小而全的经营格局转为专攻一项的专业经营。
有的还特别注重在一个方面专深专透,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流通意识的增强。
农户由原来的自给自足、只产不销变为自主经营、既产又销。
农村经营大户积极活跃在市场大舞台上,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当好排头兵。
四、与农业相关联产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少能人开拓新领域,兴办第三产业,带领农民由种养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单一服务型向系列化服务方向发展。
五、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民走向市场,带来了经济收益的提高。
他们总结经验,学习科技知识,走依靠科技致富之路,农、林、牧、副、渔资源全面开发,实行种、养、加立体开发,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实现多层次增值,农业生产由劳动型转变为智能型。
六、资金投入的增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随着工业化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地,工、商部门的资金有向农业部门倾斜的趋势,相当多的企业家和外国财团已看到农业开放的效益,逐渐向农业投资,同时,农民自身也有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愿望。
七、经营组织程度的增强。
新一代的农业生产合作与互助、股份合作制的产生、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组织的形成,加之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在农业中的运用,使开展工作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可能。
八、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九、发达的基础设施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能源、信息和通信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涌现了一批高素质的经营与管理人才,这是农业产业化得以实施的最根本的基础条件。
6.试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二章第二节)
答: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首先,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分工分定进一步细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协作、联合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从而产生了贸工农一体化的强烈需要。
其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
最后,现阶段,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们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被应用于农业,农产品的销售领域逐步扩大,贸工农一体化已成为农、工、商三方的共同要求。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产力条件。
包括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方面。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条件。
7.试析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
(第三章第一节)
答:龙头企业承包的有五种:第一种是加工企业做龙头。
加工企业按照合同收购生产基地的农副产品之后,进行加工和销售,与基地和农户形成产加销一体化。
第二种是流通企业做龙头。
即由商贸公司代购或收购生产基地的农副产品,经过分检、储藏、包装之后销售。
第三种是批发市场做龙头。
即以农副产品的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带动基地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种是合作经济组织。
由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管理、服务,将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
第五种是抗美援朝实体做龙头。
由科委、科协主办的科技服务实体牵头,依托高新无计可施推广服务体系,把基地和农户联结起来,生产高科技含量产品,并进行加工、销售、成为产业化龙头企业。
存在的问题一是较小、层次不高、带动能力弱。
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三是竞争无序,产权不明,管理薄弱。
发展策略:一是鼓励创办龙头企业。
二是支持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大力推广农科教与龙头企业联姻。
三是提高龙头企业的营销能力:发现、培养、使用营销人才,建立、健全销售体系。
四是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龙头企业。
五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8.根据确立主导产业的原则,分析当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确立哪些主导产业。
(第三章第三节)
答:如何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对选择和建设主导产业提出的一些观点与主张,对选择和确立农业产业化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提出“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说,认为要要选择收入弹性较大、有巨大社会需求、生产率上升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主主导产业。
发展经济学赫希提出“产业关联基准”说,认为应选择产业前后关联度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我们认为,一种收入弹性大、生产率上升快、前后项关联度大的产业,一旦有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就会以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主导产业。
确定主导产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市场需求原则。
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是确立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前提和最高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产业能不能迅速形成并发展壮大,关键在于这个产业其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占有市场的能力。
因此,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大、最直接的动力。
按照“收入弹性基准”理论,应当选择收入弹性较大、有巨大社会需求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二)资源优势原则。
发挥资源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选择和确立主异产业必须资本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一是要全面正确认识资源优势。
二是要准确把握和利用资源优势。
三是要积极创造优势。
四是要拓宽视野看优势。
四是要拓宽视野自优势。
(三)产业关联最大化原则。
就浊在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或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所谓产业关联度,则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的程度。
产业的关联可分为纵向的关联和横向的关联。
(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原则。
如果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布局合理,可以使产业化项目本身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节省物耗、能耗,提高总体功能和总体经济效益。
相反,如果布局不合理,就必然造成总体结构功能低下或失调,总体经济效益差。
因此,确立主导和产业化项目时,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一是组织协调,统筹规划。
二是合理地布局农业产业化项目。
三是要注意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优势产品优先原则。
各地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优势产品,这为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考察认证和筛选,从已经形成的优势产品中,选择和确立主导产品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目标比较明确,投资少,见效快。
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优势产品实际上大都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好的销售市场,有的已经发展成为较大规模和较高质量
的生产基地。
有了这样的生产基地,再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向加工、销售延伸,向规模化发展,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六)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原则。
国家的产业政策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适应需求结构所制定的政策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进,必须坚持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原则,即必须是国家的产业政策所支持、鼓励发展的产业,而不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
9.根据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策略。
(第三章第四节)
答: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
二是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
三是市场运行不规范。
四是市场环境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功能日趋扩大,市场种类日益完善,形成了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劳务)市场以及信息市场等。
各种要素市场在其运行过程中相互联、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市场结构完整,各种市场配套;二是价格、利率等市场信号能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动。
三是市场的主体——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市场的各种信号有能动的应变能力。
四是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卦锁,保证货畅其流。
五是国家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
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市场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完善农产品市场。
重点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完善。
二是建设要素市场。
没有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就无法利用各地区资源的比较优势,也无法借助要素流动来提高要素的回报率,因此,必须努力建设要素市场。
三是市场主体。
1、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国有、集体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改造成产权明确、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2、加快棉油流通体制改革,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经营。
3、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
4、鼓励和引导农民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四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不仅能维护生产者、经营者
消费者和国家的权益,而且能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生产、流通效益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要对已有的法规不断完善,使市场的内容配套、协调。
五是强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督管理。
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督和调控对高场的发育和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平竞争,而且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政府发挥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调控作用,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统一的规范化市场监管机制。
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