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国企并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企并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企并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国企并购是指一家国有企业购买另一家国有或非国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股权或财产,并将其合并到自己的经营体系中。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报告将分析国有企业并购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建议。

二、国有企业并购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并购是一种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 促进企业结构调整。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优化,提高经营效益。

2. 推动企业战略升级。

国有企业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促进行业整合。

通过并购,促进行业内企业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整体效益。

4. 增强企业市场影响力。

并购可以通过整合资源、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并购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法人化、专业化、现代化改革,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能力。

三、国有企业并购的可行性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国有企业并购涉及国家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等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国家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需要谋求成长与发展的新路径,国有企业并购也是顺应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

2. 行业市场环境行业市场环境是国有企业并购的重要考量因素。

通过对目标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估并购是否能够带来战略价值和经济效益。

3. 目标企业实力国有企业在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品牌知名度、主要竞争对手、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确保目标企业与自身发展战略相匹配,有望为企业带来价值。

同时,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股权结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清晰把握,也是并购可行性评估的重要内容。

并购中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中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并购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购并方式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行为,是一种比内部发展更快的增长方式。

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资金状况、管理层意愿等。

因此,对并购进行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并购中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并购中的可行性研究目的1. 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以评估其并入公司后对整体业务的影响;2. 对并购后产生的效益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决策;3. 为并购交易提供可行性评估报告,以便向股东、债权人和监管部门进行说明。

4. 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指导其进行并购决策。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 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1.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1.2 财务比率分析1.3 现金流量分析2. 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分析2.1 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地位和竞争情况2.2 行业分析2.3 目标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团队3. 并购后的效益与风险分析3.1 合并后的预期收益和成本3.2 效益与风险的评估和预测3.3 并购后的商誉分析4. 市场环境及行业分析4.1 宏观经济环境4.2 行业发展趋势4.3 市场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空间5. 法律合规和审计尽调5.1 目标公司的合法性和合规性5.2 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5.3 合规和审计尽调的风险评估6. 并购交易结构的比较分析6.1 不同交易结构的优缺点分析6.2 并购交易的税务影响分析6.3 并购交易的融资方案分析四、可行性研究的方法1. 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报告、评估报告等;2. 进行财务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3. 进行SWOT分析,分析目标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4. 进行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了解目标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情况;5. 进行合规和审计尽调,确保目标公司的合法性和可靠性;6. 进行风险评估和仿真模拟,对并购后的利润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案例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并购整合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实力,还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但是,并购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整合难度、业务结构不合理、文化差异等,这些问题可能会阻碍并购整合的顺利进行。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整合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上市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为企业在进行并购整合时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1. 国内外并购整合理论研究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的案例分析3. 中国上市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4. 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探究国内外并购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其次,选取中国上市公司的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整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出中国上市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并为企业在进行并购整合时提供参考。

同时,针对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因素,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五、参考文献1. 杨琦. 并购整合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2. 王海涛. 企业并购整合价值实现机制研究[J]. 国际商务与经济研究,2019,16(1):121-126.3. 吴静. 并购整合中文化差异的管理策略研究[J]. 商业研究,2018,(32):65-67.4. 张磊. 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整合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65-68.。

《2024年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研究》范文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尤其是国有企业并购,其背后蕴含的动因与并购绩效,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国家经济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1. 战略调整与产业升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国有企业并购成为实现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进入新的领域,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 优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资源分配不均、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通过并购获取更多的优质资产和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获取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品牌、人才等资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三、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研究1. 并购绩效的衡量指标并购绩效的衡量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等,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非财务指标如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员工满意度等,可以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主要包括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后的整合能力、政策环境等。

实力雄厚的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以及强大的整合能力,是保证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

此外,政策环境也对并购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如国家对并购的政策支持、行业政策等。

3. 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总体呈现积极态势,企业在规模、效益、竞争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企业并购后整合能力不足、资源浪费等。

并购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并购类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项目背景、目标、市场环境、技术条件、财务情况、管理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估,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一项并购项目,主要通过购买或整合现有企业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实现市场竞争的优势和经济效益。

并购是企业快速增长和扩展业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经济规模,增强竞争能力。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并购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分析1. 行业分析本项目的并购目标为特定行业的公司,因此首先对该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容量、市场竞争、行业利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根据行业分析,该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需要提高自身实力。

2. 竞争对手分析进行了对该行业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的规模、市场份额、产品定位、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

并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为并购提供了有力的竞争依据。

3. 市场需求对于该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特点和趋势,为并购后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技术与运营状况1. 技术条件对并购目标企业的技术实力进行了评估,包括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专利情况等方面。

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对技术条件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2. 运营状况对并购目标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评估,了解了其运营状况和管理水平,为后续整合提供了依据。

五、财务分析1. 财务状况对并购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等方面。

从中了解了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

2. 财务风险对并购后的财务风险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包括并购后的资金安排、盈利预测、现金流预测等方面。

并购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并购是指通过一种吸收合并、资产收购或股权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提升的行为。

本次研究旨在对某一家公司进行并购可行性研究,通过对该公司的资产、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其并购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公司概况本次研究的目标公司是一家中国大型制造型企业,主要从事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成立于2000年,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实力。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并且还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扩张。

公司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三、目标公司的财务分析1. 资产状况目标公司在过去三年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0亿元、11亿元、12亿元,公司资产有所增加,显示出了一定的规模扩张和经营稳定性。

其中,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但也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供灵活运用。

总体来看,公司的资产状况较好,为并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 负债状况目标公司的负债总额分别为4亿元、5亿元、6亿元,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

公司的负债主要集中在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上,负债结构相对合理,财务风险较低。

目前公司没有出现资金链紧张和偿债困难的情况,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

3. 盈利能力目标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亿元、7亿元、8亿元,盈利规模较大且持续增长,呈现出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预示着公司的盈利能力良好,具备一定的现金流稳定性。

综上所述,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具备较好的资产实力和盈利能力,为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务基础。

四、目标公司的市场地位分析目标公司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市场地位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在同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口碑和认可度,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

同时,目标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投入,确保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保护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本次并购研究的目标是对公司A收购公司B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公司A是一家知名的制造商,拥有强大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

而公司B是一家具有创新技术和独特产品的初创企业。

通过收购公司B,公司A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产品线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并购目标分析1. 创新技术和产品:公司B具有独特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这对于公司A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可以帮助其进一步创新和开拓市场。

2. 市场增长潜力:根据市场调研,公司B所在的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市场。

通过收购公司B,公司A可以快速进入这个市场,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3. 协同效应:公司A和公司B在技术、销售渠道和供应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效益。

三、并购风险评估1. 文化冲突:公司A和公司B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果并购后不能有效融合,可能会导致内部矛盾和人才流失,对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财务风险:并购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债务承担,如果资金不足或者财务管理不善,可能会给公司A带来财务风险,甚至导致经营困难。

3. 技术整合风险:公司A和公司B拥有不同的技术平台和研发团队,技术整合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技术整合不顺利,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市场竞争力的丧失。

四、并购策略建议基于以上风险评估,以下是本报告针对并购策略提出的建议:1. 风险防控:在并购过程中,公司A应加强对于并购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和财务评估,确保与公司B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的预测一致。

同时,也要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应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2. 文化整合:在并购后,公司A应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团队建设。

通过沟通、培训和激励机制等手段,促进公司A 和公司B的员工在文化上的融合和适应。

3. 技术整合:公司A和公司B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实现整合,公司A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整合方案,并建立专门的团队进行技术对接与协调。

并购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往往需要通过并购来进行扩张。

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能够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巩固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然而,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果不加以谨慎考虑和研究,很容易导致并购失败,损害企业的利益。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并购企业的可行性研究,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并购的优势和劣势,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以确保并购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

二、研究对象介绍被并购企业为一家规模较小的工程设计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业务。

公司目前拥有一批专业技术团队和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融资困难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鉴于现状,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实现规模扩大和资源整合,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市场环境分析1. 行业发展趋势当前,工程设计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下滑、技术更新换代、政策法规变化等多重挑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跟进行业发展趋势,就很难立于不败之地。

2. 行业政策支持政府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设计行业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措施来促进行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 竞争对手分析行业内竞争对手众多,有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制定有效的战略。

四、公司内部资源分析1. 经营状况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业务范围广泛,主要涉及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咨询等领域。

公司具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但在规模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公司财务状况稳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实力,但在扩张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整合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管理团队公司管理团队成熟稳定,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对行业有着较深的理解。

并购重组 研究报告

并购重组 研究报告

并购重组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份并购重组的研究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并购重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并购重组的概念和背景进行了阐述,并说明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分析了并购重组的动机和目标,并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并购重组方式。

然后,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并购重组的成功因素和风险。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供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参考。

1. 概念和背景:并购重组是指两个或更多公司之间合并、收购、重组以及其他合作方式的行为。

并购重组是企业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

2. 动机和目标:并购重组的动机包括市场扩张、资源整合、技术创新、风险分散等。

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目标常常包括提高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实现战略目标等。

3. 并购重组的方式:并购重组可以分为竞争性收购、友好收购、合并等不同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特点。

竞争性收购主要用于争夺市场份额或阻止竞争对手的发展,友好收购则更注重合作意愿和价值相互补充,合并则是双方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

4. 成功因素和风险:并购重组的成功因素包括战略一致性、管理团队配合、资源整合能力等。

同时,风险也存在,包括整合困难、文化差异、价格溢价等。

5. 建议:在进行并购重组时,企业应该认真考虑战略一致性和目标的匹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并制定合理的整合计划。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文化融合和员工沟通,以减少并购重组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以上是我们对并购重组的研究报告,希望能为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并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并购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经济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围绕某企业进行并购活动进行研究,以评估该并购活动的可行性和效益。

二、项目目标1. 确定合适的并购对象,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2.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三、项目分析1. 并购对象选择:通过对行业内的竞争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并购对象。

选取的对象应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2. 资金需求:并购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外部融资渠道。

同时,还应评估并购后可能面临的债务风险和财务压力。

3. 组织结构调整:并购活动后,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规模的效益。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员工的职责和岗位调整,确保并购后的企业能够顺利运营。

4. 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并购后,通过并购对象的技术和管理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和变化。

四、项目实施方案1. 资金筹集:通过内部资金调整、外部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所需资金。

同时,应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2. 并购谈判和协议签署:与并购对象进行谈判,明确双方的意向和要求,并最终达成并购协议。

在谈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和承诺,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3. 组织结构调整和整合:根据并购的要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

并购后,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作。

4. 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并购对象的资源整合和技术引进,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可采取培训和引进优秀管理人才等措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项目评估1. 财务评估:对并购活动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实施前的资金投入、盈利能力预测和风险控制等。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也日益活跃。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

一、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1.1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金额达到XX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金额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

1.2 主要的跨国并购领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涉及能源、制造业、金融、科技和消费品等领域。

能源领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热点,特别是在能源供应链上的垂直整合。

此外,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跨国并购也日益增多,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1.3 跨国并购的地域分布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洲地区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首选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企业的重要目标。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跨国并购也呈现增长态势,尤其在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二、中国跨国并购的挑战和机遇2.1 挑战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跨国并购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需要处理好国际间的法律和文化冲突。

其次,由于跨国并购金额巨大,涉及资金调配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也较大。

此外,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2.2 机遇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跨国并购有助于扩大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实现跨国布局和产业链优化。

此外,跨国并购还可以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中国跨国并购的未来趋势3.1 跨国并购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

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需求将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的跨国并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就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1.1 从数量上看,我国的跨国并购已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根据全球跨国并购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并购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金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

1.2 从领域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涉及到多个行业。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金融投资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频繁,已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也有部分中国企业在高技术领域进行跨国并购的趋势,这些行业的并购活动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1.3 从效果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跨国并购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并购获得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中国企业得以加速自身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1.4 从问题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管理层的文化融合、盈利模式的创新、资源整合的难度等问题,都给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企业跨国并购的不确定性。

二、展望2.1 我国跨国并购必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必将寻求更多的海外并购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更广泛的全球布局。

2.2 我国跨国并购领域将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跨国并购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需要在并购领域拓展更为专业化的能力,积极开展战略性的并购活动,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营。

2.3 我国跨国并购必将更加重视持续经营和价值创造。

中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并购报告2023摘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并购市场之一。

本报告对中国并购市场在2023年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报告首先介绍了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整体情况,包括并购活动的数量和价值。

然后分析了影响中国并购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状况、政府政策、行业趋势等。

最后,报告对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引言中国并购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并购的重要一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并购市场的前景仍然十分光明。

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研究,旨在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决策支持。

2. 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概述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活动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与过去几年相比,虽然可能会受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但中国仍是全球并购交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根据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价值可能达到[xxx]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

3. 影响中国并购市场发展的因素3.1 宏观经济状况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对并购市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023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计将保持在[xxx]%左右,这为并购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此外,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经济结构转型也将促进并购市场的发展。

3.2 政府政策中国政府一直非常支持并购活动,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3年,我们可以预见政府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优化并购审批流程,并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

3.3 行业趋势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会对并购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2023年,我们预计科技、新能源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将成为中国并购的热点。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并购的重要方向。

4. 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前景在2023年,中国并购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我们预计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数量和价值将继续增长。

2023年企业并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企业并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企业并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来扩大规模或实现战略目标的行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并购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战略选择。

本报告将对企业并购行业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企业并购行业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而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并购交易金额连续增长,2019年的合并交易总额达到3.6万亿美元。

在各个地区,亚洲是并购交易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则成为了全球最活跃的并购市场之一。

二、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并购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竞争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和专业的并购咨询服务机构。

这些机构通过自身优势,如资金实力、专业知识、全球网络以及并购经验来吸引客户。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企业并购行业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首先,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并购活动。

随着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寻求通过并购来开拓新市场、获取新技术和资源。

其次,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并购的重要驱动力。

由于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将快速崛起,而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来获取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以保持竞争优势。

最后,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将对企业并购行业市场产生影响。

由于并购交易通常涉及大量资金和产业资源的流动,各国政府将加强对并购活动的监管,以保护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竞争格局激烈。

在未来,企业并购市场将受到全球化、技术创新和监管政策的影响,呈现出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运用并购策略,以实现战略目标并获取竞争优势。

并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关键信息项:1、并购双方的基本情况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业务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财务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购的背景和目的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方法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市场分析行业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争态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财务分析资产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收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本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风险评估市场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财务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整合计划业务整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员整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整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结论和建议可行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引言11 本协议旨在对并购双方名称之间的并购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2 本研究报告将依据充分的市场调研、财务数据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并购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国有企业并购风险问题研究报告

国有企业并购风险问题研究报告

国有企业并购风险问题研究报告国有企业并购风险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通过并购可以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然而,并购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问题,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并购中,政策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问题更加凸显。

本报告旨在研究国有企业并购风险问题,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政策风险国有企业并购面临的首要风险是政策风险。

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和引导,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原计划的并购项目无法落地,甚至被迫中止。

此外,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国有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难以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

三、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在性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管理层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合并后的企业文化冲突、组织结构调整、人员流失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并购后的企业运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四、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并购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并购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可能导致并购失败甚至破产。

此外,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困难,如公司间的账务清算、资产评估、负债问题等也需要及时解决。

五、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并购后的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滑、品牌价值下降等风险,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

此外,由于不同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不同,如果并购后的企业无法顺利整合市场资源,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市场表现,就可能面临投资回报率低的风险。

六、法律合规风险国有企业并购还要面临法律合规风险。

并购活动涉及到的合同、股权转让、公司治理等方面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政策,一旦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受到法律追究,甚至面临被取消并购交易的风险。

此外,不合规行为还会对企业声誉造成损害,影响后续的业务发展。

七、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国有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充分调研与评估: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财务等方面的评估,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和评估,确保并购的可行性和价值。

《2024年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范文

《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运作模式以及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1. 理论概述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购买东道国企业股权或资产,以实现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或经营权的行为。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内部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均强调了跨国并购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跨国并购的动因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获取战略资源、实现市场多元化等。

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获取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品牌、渠道等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跨国并购的运作模式1. 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并购,旨在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

其运作模式包括股权收购、资产收购等。

2. 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旨在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其运作模式包括上游资源型企业对下游加工制造企业的并购等。

3. 跨行业并购跨行业并购是指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旨在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分散风险。

其运作模式包括利用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品牌等资源,开发新的业务领域。

四、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1. 面临的问题(1)政策法规不熟悉: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往往对东道国的政策法规不够熟悉,导致在并购过程中遇到政策障碍和法律风险。

(2)文化差异: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后往往面临文化融合的难题,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3)资金压力:跨国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企业在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上存在一定压力。

2. 解决策略(1)加强政策法规研究:我国企业应加强对东道国政策法规的研究,了解并购政策、税收政策等,降低政策风险。

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

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

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中国并购基金研究报告一、市场背景及概述中国并购基金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并购基金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并购项目的基金,旨在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资产,实现投资回报。

中国并购基金的兴起受到了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追逐以及国内企业重组整合的需求的推动。

二、发展趋势及机遇中国并购基金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兴趣日益增加,海外并购项目的机会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规模扩张等诸多挑战,这为并购基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此外,随着政府对并购基金市场的支持力度加大,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三、主要风险及挑战然而,中国并购基金市场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由于市场规模扩大快速,可能导致投资机会变少,竞争加剧。

其次,海外并购项目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税务、文化等多重风险,需要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谨慎对待。

此外,由于并购项目往往涉及到大规模资金的投入,投资者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和资源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发展建议为了促进中国并购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并购基金市场的支持力度,包括推出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相关审批程序等措施,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加强行业监管:加强对并购基金市场的监管,加强市场的透明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加强风险管理:鼓励并购基金在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

4.培育专业人才:加强对并购基金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市场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五、结论中国并购基金市场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但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住机遇,同时在投资过程中注意风险管理,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2024年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范文

《2024年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范文

《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篇一一、引言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全球战略扩张的常用方式之一。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技术和资源,纷纷进行跨国并购活动。

联想集团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通过多次跨国并购活动实现了从国内到全球的快速扩展。

本文将围绕联想集团的跨国并购历程及整合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揭示其成功的内在逻辑与外在策略。

二、联想集团跨国并购的背景与历程联想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其跨国并购的背景主要源于对全球市场的渴望、技术的追求以及资源的整合。

在过去的十年里,联想集团先后完成了对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等重要并购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三、跨国并购的动机与策略1. 扩大市场份额:联想集团通过并购,迅速进入了新的市场,增加了市场份额,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2. 技术与资源整合:通过并购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研发团队,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

同时,整合被并购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国际化战略:联想集团通过并购逐步实现了全球化的布局,扩大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范围。

四、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策略1. 组织架构整合: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将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2. 人力资源整合:对被并购公司的员工进行评估与调整,保留优秀人才,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确保团队的稳定与高效。

3. 文化整合: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与被并购公司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4. 业务整合:对被并购公司的业务进行梳理与优化,实现业务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五、联想集团跨国并购的成效与挑战经过多次跨国并购,联想集团在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技术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市场环境变化等挑战。

但通过有效的整合策略,联想集团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六、结论联想集团的跨国并购及整合策略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我国出现过的企业并购大多是强弱并购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自身需要更为迫切,中国企业并购方式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以下是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欢迎阅读。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据统计,截至20xx年底,中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协议投资总额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

中国参与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并购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持续稳定增长油气、矿产、林业、渔业等境外资源合作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特别是跨国并购成为新兴形式发展迅速,迄今累计投资约12亿美元。

此外,中方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农业合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二)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20xx年中国境外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52万美元,比20xx年提升近30%.一批以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通过在香港、美国等地设立公司,加快了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的步伐。

20xx年新签合同额达上亿美元的大型工程项目15个,主要涉及电力、交通、建筑、石化等行业,经营方式逐渐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BOT等发展。

(三)开拓新市场、新领域初见成果国内企业境外投资领域拓宽到生产加工、贸易、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劳务、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旅游餐饮及咨询等,投资重点逐渐从港澳、北美地区向亚太、欧洲、非洲、拉美地区扩展,分布日趋均衡。

(四)大型骨干企业表现突出,龙头作用显著20xx年,中石油、中石化等一批大企业渐成中国境外投资主力军。

而优秀民营企业如浙江万向、远大空调、新希望等则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走出去”中的重要力量。

另外一些优势企业如华源、海尔等还开始实施海外投资战略,并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

二、国外企业跨进来(一)并购——外资进入中国的另一种途径1998-20xx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454.6亿美元、403.98亿美元和407.72亿美元。

外资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立“三资”企业;第二种是并购中国企业实现控股或参股。

在我国,外资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设立“三资”企业方式直接投入的。

以“三资”企业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对外资而言其优点在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本土化优势,能较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又能享受东道国的优惠政策。

其缺点是:三资企业从建立到实现盈利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新建的三资企业与中国投资方往往处于同一行业形成竞争,导致市场上竞争者数量增加;三资企业的资本仅来源于发起人的出资,缺乏更广阔的筹资渠道。

跨国并购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主要由大型跨国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对外资而言,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优点是:(1)与“三资”模式相比,直接收购国内相对成熟的同类企业,不仅可以早早收摘果实,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资过程中双方的矛盾。

(2)吞并了竞争对手,减少了市场上竞争者数目,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通过并购国内的上市公司而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可以避免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上市的耗时费力,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低成本进入、低成本扩张、本土化融资的优势。

(4)并购后形成的企业,只要外资比例超过总投资的25%,同样也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但由于目前跨国并购还有诸多的法律障碍、会计标准差异、国内企业产权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内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普遍不规范、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等问题,加大了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的风险。

在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收购国内企业虽然偶有发生,但长期以来不成气候。

目前中国每年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只占全球外资比例的6%.而这其中采用跨国并购方式完成的,也只占6%左右。

虽然如此,跨国并购还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外资并购在中国的行业特征真正意义上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外方与中方合并,或外方收购境内企业股权达10%以上)的案例还不多见,但由于与外资进行合资或合作往往是外资并购的前奏,所以业内人士一般将外资并购与合作放在一起分析。

外资并购/合作的行业目前集中于制造业,比重超过60%.制造业中,又以汽车、电子及家用电器、机械设备仪表、石化橡胶塑料、纺织业居前。

新兴的热门行业则是服务业,包括公用事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电信业、房地产业、传媒和文化产业。

(三)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操作方式在国际范围内跨国并购也以收购为主,兼并仅占跨国并购的3%.真正的兼并如此之少,以至于并购基本上意味着收购。

实际上,在外资对境内企业的并购中,合并的案例很少,绝大多数情况是收购。

总的看来,外资对境内企业的并购有两种手法:一种是外国新投资者收购境内企业,或现有合资企业的外方收购合资企业里中方的股份,另一种是收购合资企业新发行的股权,以达到并购合资企业的目的。

下面就以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主要操作方式。

1.间接收购:通过控制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股东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购买型的间接收购:外商整体或部分买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企业,将该控股企业变成外商独资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从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

典型案例是20xx年10月,阿尔卡特通过股权受让,以50%+1股控股上海贝岭(600171)的第二大股东上海贝尔有限公司,从而成为上海贝岭的间接第二大股东。

新建型的间接收购:跨国公司在中国新建独资或合资企业,通过它来间接收购上市公司。

典型案例是20xx年3月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米其林与中国轮胎生产的龙头企业轮胎橡胶(600623)合资成立由米其林控股的企业购买了轮胎橡胶的核心业务和资产,通过合资企业实质性地控股轮胎橡胶。

2.直接收购:直接控制上市公司协议收购流通股:外资通过收购B股、H股等流通股实施的收购。

由于发行B股、H股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且B股、H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较小,即使全部收购也难以达到控股的目的,所以暂时还没有外资通过直接收购流通B股、H股而成功并购上市公司的先例。

协议收购非流通国家股或法人股:在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条件下,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应该算作是最简便易行的方式。

虽然基于控制市场开放进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及暗箱操作等考虑,199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券委员会〈关于暂停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予外商请示〉的通知》(以下简称《暂停通知》)暂停了这种收购方式,但这类收购却并未真正绝迹。

随着入世后外资逐步获得国民待遇,对于将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的限制将放松。

协议收购外资法人股:由于这种方式属于外资股在外方股东间的转让,受到的限制较少,操作起来相对简便。

直接合并股东,成为最大股东:20xx年,茉织华(600555)公司第二大股东日本松冈株式会社与其全资子公司TERUCOM CO.合并后,松冈株式会社单独并通过现第三大股东合计持有茉织华总股本的41.66%,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实质掌控了茉织华。

增资式收购,国内上市公司向外资定向增发B股:1999年3月,华新水泥又以每股2.16元人民向Holchin B.V.定向增发7700万B股,使后者的持股比例达23.45%,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与股权协议转让相比,定向增发方式显得更为公开、公正、公平,没有太多的法律障碍,易于实施,也易于监管,但前期B股市场的大幅上扬提高了外资并购的成本。

3. 其他方式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以债转股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上市公司:通过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使外资可以较快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外资企业通过A 股直接进入我国资本市场还有待时日,通过对债务重组的参与则可以较快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急待处理的庞大的坏帐,众多急待重组的T族上市公司,为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条件。

大量的对上市公司的不良债权最终都将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处置。

这种方式主要的缺点:外资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国民待遇”——大股东的债务豁免、各金融机构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政府各方面的支持等。

得不到这些支持,则处理不良资产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以融资方式参与管理者收购:外资还可以通过为管理者提供融资的方式帮助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完成对企业的收购,并通过控制管理者进而控制上市公司。

外资通过托管+远期合约或期权等方式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收购:这种方式涉及到一些金融创新工具的运用,在当前还有困难,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将不失为可操作性很强的收购手法。

(四)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新特点、新动向1.加大控股并购力度,增资控股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外方更是要求控股、独资。

因为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领先、技术保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

技术越领先,对股权控制的要求越强。

2.外资进入的产业不断推进从一般产业进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同时进入第三产业的热情高涨。

说明中国鼓励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领域的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外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关注,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市公司渗透国际间的企业并购多发生在证券市场上,中国资本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外资企业极具吸引力。

目前外商投资的对象是那些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在行业中处于骨干地位的优势企业,而上市公司大多属于该行业的排头兵,或是该领域中潜力不错的企业,所以外资把眼光盯在上市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

4.投资主体由港澳台的中小资本转变为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到中国投资。

跨国公司比国内企业更加不受各国的条件和政策的约束。

例如,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其巨大的内部化市场使其国际交易的很大一部分避开各国的控制和审查,利用转移定价使税收暴露最小化,从而夺取母国或东道国的税收收入。

所有这些,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处理跨国性问题的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

5.投资的规模化、系统化程度加强,并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所谓系统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不仅向一个个单独的企业进行投资,而往往是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或相关联的企业、行业进行横向的投资,或者是对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纵向或系统的投资。

这与中国力求零部件的国产化有冲突。

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仅生产某种零部件或进行某种产品系列的组装,他们是母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其配套体系是全球的,带动全球子公司发展,与中国的产业关联不大。

三、发展国际并购的制度障碍我国对外商跨国利用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在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利于并购活动的健康开展。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健全在企业产权不清晰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收购标的本身就蕴涵了巨大的风险;收购后的企业组织也难以通过产权来实现对资源的内部化配置,并形成跨国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